人教版四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第17课让瘪乒乓球鼓起来一、知识点1、液体、气体、固体在受冷或受热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是它们的热胀冷缩性质。
2、水、牛奶、醋等液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在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说明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水在0摄氏度-4摄氏度时反常膨胀(热缩冷涨)。
3、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一壶水放在火炉上,水还没有开,壶里的水就往外溢,这是因为水受热体积膨胀的原因。
5、瘪乒乓球入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向瘪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再放进热水中不会鼓起来,说明瘪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是球内的气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的结果。
6、冬天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绷得比较紧,夏天比较松原因是电线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夏天气温较高,电线受热体积膨胀,因此较松;冬天气温较低,电线受冷体积收缩,所以绷得紧。
7、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不能装满是因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8、生活中热胀冷缩的例子:①冬天水管破裂。
②有时候夏天路面会向上拱起,就是路面膨胀了,所以在铺路的时候路面每隔一段距离都有空隙留着。
③买来的罐头很难打开,是因为工厂生产时放进去的是热的,气体膨胀,冷却后里面气体体积减小,外面大气压大于内部...所以难打开,我门可以微热罐头就很容易打开了④铁轨也是到了一定长度,总要留有空隙,再接着往下延伸,也是因铁轨热胀冷缩,如不留空隙,夏天高温下铁轨会膨胀隆起。
⑤把拧不下的金属瓶盖放在热水里浸一会,瓶盖就很容易拧开了。
⑥夏天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的轮胎都不能充太足的气,防止温度高时,因气体膨胀而引起爆胎。
⑦瓶子中的液体都装不满是因为液体受热体积会膨胀。
二、分组实验(一)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课题】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器材】烧瓶、橡胶塞、玻璃管、红墨水、小皮圈、烧杯(2个)、冷水、热水。
【实验过程】1、组装实验装置:(将烧瓶装满红色的水并塞上橡胶塞,在玻璃管上用小皮圈做记号。
)2、将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3、将小皮圈移到玻璃管的红水处,将实验装置放入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超全)本文档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全部知识点,内容详实且涵盖广泛,供学生和教师参考使用。
1. 第一章:空气与水- 空气的存在与运动- 空气的组成与特征- 空气的利用与保护- 水的存在与运动- 水的特征与作用- 水的循环与利用2. 第二章:物体的形状和运动- 物体的基本形状- 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的平衡与不平衡- 科学探究:物体的平衡实验3. 第三章:生物与生物的环境-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与动物的不同特征- 生物的栖息与生存条件4. 第四章:天体- 太阳系的组成与特点- 月亮的现象与运动- 星星的形状与颜色- 科学探究:观察月亮的变化5. 第五章:声音- 声音的来源和传播- 声音的强弱与音高- 声音的响度与音量6. 第六章:日常生活中的力- 力的作用与力的产生- 力的方向与力的大小- 力的效果与影响- 科学探究:施加力的实验7. 第七章:光的传播- 光的来源与光的传播- 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颜色与光的阻挡- 科学探究:反射光的实验8. 第八章:热的传导和变化- 热的存在与传导- 热的变化与影响- 变温物体的传热比较9. 第九章:物质的分离和变化- 物质的纯与杂- 物质的三种状态- 物质的溶解与凝固- 科学探究:物质的分离与变化实验10. 第十章:健康与生活- 生活中的卫生保健- 健康饮食与身体健康- 健康的心理与生活方式- 科学探究:人体的呼吸实验本文档为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的超全整理,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具体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Xia)册第四单元知识点1、岩(Yan)石是自然形成(Cheng)的,是地(Di)球的重要组成部(Bu)分。
它(Ta)广泛分(Fen)布于地(Di)球,山上的岩石、地下的岩石和海底的岩石拼接起来,组成了地球坚硬的外壳(地壳)。
2、根据岩石成因,我们可以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
石英、云母、长石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从软到硬的顺序依次是:云母、长石、石英。
4、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看、摸、闻、掂、刻等。
地质学家、岩石学家常常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岩石薄片的成分和颗粒组成,对岩石种类作出判断。
●由碎石和卵石组成,像混凝土——砾岩●颗粒粗或中等,像许多沙子黏合在一起——砂岩●颗粒粗或中等,颗粒有不同颜色,花斑状——花岗岩●颗粒细,有孔,有的能浮于水面——浮石●颗粒细,常有化石,滴稀盐酸冒泡——石灰岩●颗粒粗或中等,有美丽条纹,滴稀盐酸冒泡——大理岩●颗粒细,薄层状,敲击无砰声——页岩5、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矿物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
6、有些矿物有着特殊规则的几何形状,他们都是矿物的晶体。
7、很多矿物都是以颜色的名字命(Ming)名的,如赤铁矿是红(Hong)色的,褐(He)铁矿是褐(He)色的,黄铜(Tong)矿是黄(Huang)色的(De),白钨矿是灰白(Bai)色的。
我们可以从颜色、条痕、软硬、透明度、光泽、形状观察和描述矿物。
8、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
几种矿物的条痕:自然金——黄色、黄铁矿、黄铜矿——绿黑色、方铅矿——黑色、石墨——黑色、石英——白色或近于白色、赤铁矿——樱红色9、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它广泛地应用于研磨、切割、抛光等重要工具中;硬度最小的是石墨,它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还用来制作铅笔芯。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第1课一天的气温1、气温计的构成: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
2、在读取温度计或者气温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3、在室外背阴处和阳光照射的地方分别测一测气温,有什么发现?在室外背阴处的温度要比阳光照射地方的温度要低。
第2课风向与风力4、什么是风向?风吹来的方向是风向。
5、什么是风力?风力是指风的强度。
6、一般风力可分为几级?风力的大小可以分为13级,最小是级,最大是12级。
(背诵风级歌P7)第3课观测云和雨7、什么是云量?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是云量。
8、我们怎样来判别天气?按照云量的几何,可以把天气分为晴、少云、多云、阴。
9、什么是降雨量?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称为降雨量。
通常用雨量器测定,以毫米为单位。
10、天空中的降雨有时大,有时小,怎样知道降雨的多少呢?下雨时,可以用雨量器将雨水收集起来,再测量降了多少雨。
11、按照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几何,景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细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品级。
11、漏斗式雨量器的结构?包括盛水器、漏斗、储水筒、储水瓶。
第4课天气和景象灾祸11、气候是指经过多年观察得到的一定地区内平均气象情况。
天气总在发生着变化,气候却有一定的规律。
12、常见的自然灾害(P12)出现的季节和防御的措施。
第二单元养蚕蚕出生了用什么窥察蚕卵和蚁蚕?能用感官和放大镜、直尺等工具窥察。
蚕卵的形态特点?约1毫米长、紫褐色、扁扁的、椭圆状形态。
了解蚕卵孵化需求的条件(P16)。
怎样养蚕通过什么方式可以了解人们是怎样养蚕的?可以通过实地走访蚕农、查阅书刊、上网搜索资料等多种方式。
蚕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5℃左右、通风的环境中。
第四单元1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商品为什么不装满?谁还没有烧开就从壶中溢出来,这是为什么?因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温度过高时,液体机会从容器中溢出来。
2液体受冷或受热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就是利用这一性质制成的)3为什么冬季两根电线杆之间绷得比较紧,夏季比较松?因为冬季电线受冷收缩,夏季电线受热膨胀,比较松,电线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瘪乒乓球在开水终能被烫的鼓起来,这是为什么?乒乓球中的气体受热膨胀。
5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商店里的瓶装液体不能装满,因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生活中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的有:1公路的路面是一段一段的2电话线不能拉得很直3夏天的车胎的气不能打的太足4瓶装液体不能装得太满5铁轨是一段一段的8什么叫做溶解?见课本68页9如何把白糖水中的白糖分离出来?1把溶液放在阳光下,使水分蒸发2把溶液放在火上加热,使水分蒸发3把溶液放在阴凉处,使水分蒸发。
(加温日晒自然蒸发)10夏天出汗后,为什么会在衣服上留下白色的东西?因为人的汗水中有盐水蒸发后,盐就留在了衣服上11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种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12生活中可逆的现象有:1沙子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2铁粉与水混合后,还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3盐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4白糖和水混合后,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13气体能够溶解到水中。
打开汽水瓶盖会发现液面上有泡沫产生,因为其水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14因为洗衣粉中有磷,所以会污染环境。
15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16醋和小苏打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冒出:食油和水洗洁精搅拌-------白色混浊物生成。
水泥和水混合后,水泥变硬17混合后不容易分离,而且很难恢复成原状的变化,是不可逆的过程。
18生活中不可逆的变化有:1食品熟了2小树长高了3鸡蛋熟了4木头燃烧了5个子长高了19除去水壶中水垢的方法:20大量使用洗涤剂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什么影响?如何减少不利的影响?会污染地下水,危害人体健康,做法:少用洗涤剂或生产不含磷的洗涤剂。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局部:〔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的运动方法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肘关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完成的。
14、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7、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兴盛〕、〔体力充分〕、〔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
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0、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打算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青黑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电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不显示带电。
物体表面的电荷能发生转移。
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1、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2、要有电路,电流只能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一节普通的干电池的电压时1.5v。
人体安全用电是在36v以下。
5、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会造成电池损坏。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那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交换法等来破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或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亮或灭。
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相同材料下,并联比串联的电路要亮。
13、电池可以串联和并联。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 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人教版pep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PEP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PEP四年级科学下册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各单元的主要内容:
Unit 1: 生活中的科学
- 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家的工作
-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和实践
- 观察和提问的重要性
Unit 2: 物体的特性
- 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 物体的大小和质量
- 物体的硬度和柔软度
Unit 3: 物体的运动
- 物体的静止和运动
- 物体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物体的快慢和方向
Unit 4: 声音的传播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高低和响度
- 声音的音质和音色
Unit 5: 天气和季节
- 不同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季节的变化和特点
- 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Unit 6: 植物的生长
- 植物的种子和萌发
-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Unit 7: 动物的生长
- 动物的生殖和繁殖
- 动物的生命过程
- 动物的适应环境能力
Unit 8: 健康与安全
- 身体健康和卫生惯
-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
- 急救常识和急救方法
Unit 9: 昆虫的生长
- 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 昆虫的生长和变态过程
-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Unit 10: 物质的变化
- 物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状态
- 物质的溶解和挥发
- 物质的燃烧和化学变化
以上是人教版PEP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第十二课种辣椒1、在观察辣椒的生长前,预先确定观察内容、观察时间、记录方法等,就是在(制订观察计划)。
2、植物都会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成(幼苗)、(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等阶段。
3、种辣椒的正确顺序(挑选种子)、(温水浸泡催芽)、(播种)、(适量浇水)、(适时移栽)。
4、空气流通地方的辣椒长势(茂盛),背阴处的辣椒生长(缓慢)。
5、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还有(空气)。
第十三课不同环境中的植物1、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维持(植物生存)。
2、莲的地下茎和叶柄都有(孔),可以储存空气,有利于莲在水中(呼吸)。
莲的叶柄长,可以使叶子(伸出水面),叶子表面有一层(蜡质)白粉,能使雨水聚成滚动的水珠,使叶子实现(自我清洁)功能。
大大的叶片可以吸收更多的(阳光)。
3、猴面包树的茎(粗大),木质疏松,多孔。
雨季时,猴面包树利用松软的木质吸收并贮存(水分);旱季来临时,猴面包树(叶子脱落),自身水分蒸发减少。
利用雨季贮存的水分度过漫长的旱季。
4、仙人掌的叶片是(针)状的,茎内有浆状物,适合在(干旱环境)生长。
5、松树的叶片一般是(针)状的,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根系发达,能(吸收更多水分)。
绝大多数都能适应(干旱)环境。
6、“一树成林”说的是南方的(榕树)。
7、冬天杨树的叶子会(全部落光),松树(不落叶)。
第十四课调查家乡植物1、我国南方地区盛产(荔枝)、(橘子),北方地区盛产(苹果)、(梨)。
2、像玉兰、桂花这样经过专门培植,用来供人们观赏的植物,称为(观赏植物)。
3、像棉花、大豆这样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物,称为(经济作物)。
4、通过实地观察、走访等方式,了解当地经济作物的名称、经济作物与人们的关系等,就是在(调查)。
5、为了让某个区域内的植物更好成长,人们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围海造田)。
6、观赏植物(美化)了我们的环境。
四年级下(Xia)册科学知识点第一(Yi)单元《电》●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随着飘动;冬天梳头发,头发容易打结;干燥的季节用手触摸门把手,会有触电的感觉;干燥的季节脱毛衣(Yi),会发出啪啪声和电火花;阴云密布的天空,常产生雷电……这些是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后,会发生互相排斥的现(Xian)象,这是因为(同种电相互排斥)(异种电相互吸引)。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Ling)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有正电“+”和负电“-”两种。
★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人通常(Chang)感觉不到物体带电的原因:物质同时具有正负两种电荷,由于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不显示带电。
★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Yi)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二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电可分为(没有触电危(Wei)险)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输送到各家各户的的电线、插座的电是(220V)交流电。
220 V 以上的电压很不安全,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不能做实验及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1.5V)的干电池,对人体来说,低于(36 V)的电压是安全的。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
●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电流路径。
★通路、断路和短路的区别:①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电流从干电池的一端经(铜帽,正极)流出,通过用电器(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锌壳,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科学第四单元重点知识一、我能填空:1、我们可以通过看、摸、刻等方法观察岩石,通过学习我认识的岩石有页岩、板岩、石灰岩、大理岩等。
2、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其中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3、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种,这些矿产资源属于家,任何组织硬度最小的是石墨0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4、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类。
5、要想知道矿物的硬度,我们可以采用指甲、铜钥匙等去刻划矿物,判断其硬度。
我能判(J ) 1、石英具有多种色彩。
(J)2、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J ) 3、不同岩石的硬度也不同。
(J ) 4、不管什么岩石中都含有一种或几种矿物。
(X ) 5、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
(J ) 6、制造钟表和计算机都要用到石英。
(J ) 7、各种形状的岩石都会改变模样。
(X ) 8、赤铁矿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J)9、花岗岩是房屋装修的好材料。
(X ) 10、要辨别一块岩石是不是花岗岩,只要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
(V ) 11、我们用的铅笔芯是用石墨做的。
(V ) 12、我国的稀有金属矿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X ) 13、岩石和矿物很多,我们可以随意开采。
(V ) 14、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
(X ) 15、矿物外表的颜色和和矿物条痕的颜色是一样的。
三、我能选择: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o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C、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也不会发生变化2、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A )。
A、化石B、青田石C、页岩3、在地球运动过程中,口积月累沉积而成的岩石是(C )。
A、化石B、岩浆岩C、沉积岩4、用铜钥匙刻划不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B )。
A、较软B、较硬C、硬5、经过地球运动,(B )是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的岩浆形成的。
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1、什么叫气温?答: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2、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一般有哪几类?答: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还有日匀温,月匀温、年匀温。
日最高气温在(14:00),日最低气温在是在日出前后3、用什么测量气温?答:气象人员一般用装在百叶箱时的(气温计)测量气温,气温计上有(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读温度计上温度时,眼睛一定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不同的温度计里分别装有酒精、煤油、水银等液体。
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百叶箱的装置是什么样的?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以免阳光直射入箱内。
箱内温度表的玻璃泡要距离地面1.5米在右。
百叶箱中除了安装着温度表外,还安装着测量大气湿度的湿度表。
5、什么叫风向?有几种风向?答:风吹来的方向就叫风向,风向有8种:东、西、南、北风,东南风、西南风、东北风、西北风6、什么是风力?答:风力指风的强度,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分为13级,最小的0级,最大12级,(风力歌见书第七面)7、气象台一般用什么测量风向和风速?答:用风向风速仪测量,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风向,根据风杯的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风速一般以米/秒(m/s)为单位。
8、什么叫云量?答:云量是指云遮蔽的天空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据云量,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为晴云多云和阴。
云量为0-2之间为晴,云量在3-5之间为少云。
云量在5-7之间的为多云,在8以上的为阴9、什么叫降雨量?答: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称为降雨量。
通常用雨量器测定,以毫米为单位。
雨、雪、冰雹等都属于降水。
10、漏斗雨量器的组成?答:有盛水器、漏斗、储水筒、储水瓶、另配有量杯。
四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的基础知识汇总班级姓名学号复习提示:1、熟读,领会。
2、括号中的黑体字能对答如流。
3、括号中的字会写。
1、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看、摸、闻、掂、刻、轻轻敲打听声音)等。
2、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光泽、软硬、条痕、气味)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岩石可以按(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颜色、形状、透明度等标准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也可能不同),3、岩石按形成的原因,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4、(沉积岩)是地球表面物质经水流等作用下(沉积胶结)形成的,如(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等,在沉积岩中往往会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就叫(化石)。
5、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浆会从火山口流出来,冷却后就形成(岩浆岩),如(浮石、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等。
6、岩石受到一定的压力和高温而发生(变化),矿物会重新排列,性质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如(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页岩变质成板岩)等。
7、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石英、云母、长石、金刚石、方解石、石墨、石膏、盐)等都是自然界的矿物,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
它们各有用途,石英用于制造(钟表和计算机);石墨制造(铅笔芯);铁矿石(炼铁);金刚石(划玻璃);金银(做首饰);石膏(点豆腐)等。
8、有些矿物形成时有着一定的(几何形状),如食盐的颗粒都是(立方体)的。
9、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等工具粗略的来检验矿物的软硬。
可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归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完整版知识归纳
本文档是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所涵盖知识的完整版归纳,旨在帮助学生复和总结所学内容。
第一单元:科学常识
- 科学是什么?科学的特点和方法有哪些?
-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与科学常识。
-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第二单元:天文地理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星星、太阳和月亮的特点和作用。
- 季节变化与地球的倾斜角度有关。
第三单元:植物
- 植物的基本特征。
- 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
- 植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和保护植物的意义。
第四单元:动物
- 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 动物的生活性和生存方式。
- 动物与人类的亲密关系和保护动物的意义。
第五单元:环境保护
- 保护环境的意义和必要性。
- 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
- 我们可以怎样保护环境?
第六单元:人体健康
- 健康的标准和重要性。
- 身体的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如何保护和维护健康的身体。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完整版知识归纳,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复习和总结有所帮助。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
四单元知识小结
本文档对于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小结,内容如下:
1. 物体的分辨
物体可以通过以下特征来进行分辨:
- 大小:物体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来进行判断,比较大小时可以使用尺子等工具进行测量。
- 形状:物体的形状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判断,也可以通过感觉来辨认,比如圆形的物体、方形的物体等。
- 颜色:物体的颜色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分辨,比如红色的苹果、蓝色的天空等。
2. 硬度和柔软度
物体可以通过硬度和柔软度来进行判断:
- 硬的物体:比如木头、石头等。
- 柔软的物体:比如纸张、海绵等。
3. 粗糙度和光滑度
物体可以通过粗糙度和光滑度来进行判断:
- 粗糙的物体:比如砂纸、石头等。
- 光滑的物体:比如镜子、玻璃等。
4. 饰品与非饰品的辨认
物体可以通过是否是饰品来进行判断:
- 饰品:比如项链、手表等。
- 非饰品:比如书籍、玩具等。
以上是对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知识进行的小结。
*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教材为准。
*。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知识要点第1课各种各样的岩石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形状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上述不同的特点为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大小最好不要作为岩石分类的标准,而形状可以作为分类标准。
3.以岩石的形成原因为标准,可以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1.我们可以用感官和借助工具来观察岩石。
2.我们可以从岩石的结构、构造等方面来认识岩石。
结构主要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相互关系等。
构造主要指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所赋予岩石的外貌特征,比如层理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等。
3.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岩石的特征和它的成因有关。
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详见课文P68、69)。
4.大理岩和石灰岩滴上稀盐酸后会冒气泡,石灰岩冒气泡的情况比大理岩猛烈。
第3课岩石的组成1.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地球上已知的矿物有近 4 000种,常见的有五六十种。
2. 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石英晶体是一端有尖角的柱状或长柱状,颜色常因混人不同的杂质而具有多种色彩;长石晶体常呈柱状或板状、细粒状,颜色肉红、浅黄色、白或灰白;云母呈片状或鳞片状,颜色呈黑、棕红、白、浅灰等。
花岗岩也是多种多样的。
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1.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2.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有些矿物以颜色命名,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如石英),颜色不同是因为所含杂质不同;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金矿、黄铁矿、黄铜矿都具有美丽的金色)。
3.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条痕指的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将矿物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擦划,瓷板上留下的粉末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观察岩石的描述:光滑、粗糙、有无条纹、颜色、形状、斑点、层理、生物痕迹、气孔、声音、颗粒结构等。
2.观察岩石的方法:用放大镜;用岩石相互敲击;滴稀盐酸;观察(如第1条)。
3.注意:稀盐酸有腐蚀性,千万不能碰到皮肤、眼睛。
碰过稀盐酸的岩石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4.识别岩石的成分:科学书P68-P69,注意记住一些明显特点。
5.花岗岩的组成:石英、长石、云母。
6.石英、长石、云母是自然界的矿物。
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常常几种不同的矿物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7.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约4000种。
列举几个矿物制成的物品:吃的盐、点豆腐的石膏、铅笔芯的石墨、中药里的雄黄、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等。
8.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矿物:赤铁矿(红色)、褐铁矿(褐色)、黄铜矿(黄色)、白钨矿(灰白色)。
若把矿物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就是矿物的条痕。
条痕颜色见P72。
9.矿物的硬度(软硬)的检测方法:互相刻画。
我们可以先比较指甲、铜钥匙(或回形针)、小钢刀谁软谁硬,然后把它们作为判断岩石软硬的标准,分别去刻画矿物,从而知道矿物的硬度。
请看科学书复习P73。
10.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它用于研磨、切割、抛光等;硬度最小的是石墨,它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用来制作铅笔芯。
鉴别矿物的硬度在建筑、珠宝、雕塑等行业中有重要的意义。
11.矿物透明度的鉴别:根据矿物碎片的边缘能否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
矿物根据透明度的不同,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12.区别物体透明度的2种方法:(1)用手电筒照射,看物体能透多少光;(2)透过物体看字,能否看清楚。
13.光泽: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
有金属光泽的大部分是金属矿物。
14.遇到不认识的矿物,该如何鉴别?答:(1)野外观察;(2)用显微镜观察;(3)对照资料、图鉴。
15.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被开采后就不能再生了。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人的身体是由()等几个部分构成的。
2、人体的有些组成部分从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可以用()等方法观察我们身体的内部。
3、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不同的活动中有相同的身体部位参与了活动。
4、人体骨骼的作用是(),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5、()等,可以避免骨骼受到伤害。
5、骨骼不能独立运动,还必须有()和()的协调,才能使我们进行各种运动。
6、骨骼();关节();肌肉()。
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
8、运动后人体的()都加快了,()和()都增加了。
运动时人体需要()。
9、在平静状态下,人1分钟呼吸次数一般是()次,人1分钟心跳次数一般是()次。
10、呼出的和吸入的气体相比,()不变,()减少了,()增加了。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使()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11、人体的呼吸器官有()等。
在呼吸器官中,()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12、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所以呼吸的次数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1的数量也比平时多。
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获得更多的氧气。
13、爱运动的同学和不爱运动的同学相比,运动后恢复正常呼吸和心跳的时间都比较(短)。
14、人体需要的氧气由()吸入后进入(),再由()通过()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15、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心脏。
16、心脏的肌肉(),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17、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18、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
心脏长期处在快速的跳动下会感到()。
19、在身体休息状态下,特别是睡眠的时候氧气的需要量减少,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会减少,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
所以,(),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20、当我们跳动、奔跑起来的时候,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来自我们每天所吃的()。
21、人体的消化器官依次是有()。
食物主要在人体内的()和()内被消化和吸收,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
22、()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
食物在()里的有良好的初步()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23、()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牙齿有()的作用;舌头有()的作用;唾液有()的作用。
口腔中起着消化淀粉作用的是()。
24、我们牙齿按形状可分为()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
门齿有()作用;犬齿有()作用;臼齿有()作用。
25、经常刷牙可以预防()。
26、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才能完成。
我们身体的各部分器官看似没有关系,实际上关系密切。
27、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等方法了解和记录我们的身体结构、主要器官的运动情况。
连线:
1、消化器官与它们的主要功能。
()——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将食物运输到胃里
()——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
()——吸收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
()——食物的残渣进入并对其残存的营养进行吸收
2、器官分类。
消化器官:
呼吸器官:
简答:
1、人体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吃饭要“细嚼慢咽”?
3、为什么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同学在跑步时比那些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同学感觉轻松?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4、人弯腰驼背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脊柱不变形呢?
5、你认为滑旱冰应做好哪些部位的保护?
6、呵护身体的好行为有哪些?
7、运动对我们身体的好处。
8、人体各部分器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缺一不可。
请举例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