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公开课跳单双圈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体育与健康跳单双圈教案篇一:小学体育与健康跳单双圈教案引言:体育与健康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他们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跳单双圈作为一项经典的小学体育项目,既能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又能增强他们的专注力和反应能力。
本教案将围绕跳单双圈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详细阐述课程设计和教学步骤。
一、教学目标:1. 体会单绳和双绳跳绳的不同,理解其技巧要领。
2. 掌握跳单双圈的基本动作和跳绳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平衡感和节奏感。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单绳跳绳基本动作和技巧训练。
2. 双绳跳绳基本动作和技巧训练。
3. 跳单圈和双圈的综合练习和比赛。
三、教学步骤:1. 热身准备:在开始跳绳课之前,进行一定程度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筋等,以准备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2. 单绳跳绳基本动作和技巧训练:a. 示范和讲解基本动作: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并对每个动作的要领进行详细解说。
b.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示范进行跳绳练习,教师逐个纠正姿势和技巧不当的学生,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c. 组合动作练习:将基本动作组合成一套流畅的跳绳动作,并让学生模仿和练习。
3. 双绳跳绳基本动作和技巧训练:a. 示范和讲解基本动作:左右手交替跳、前后交替跳、交叉跳等,并对每个动作的技巧进行详细解说。
b.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示范进行双绳跳绳练习,教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跳绳的节奏和技术要领。
c. 组合动作练习:将基本动作组合成一套流畅的双绳跳绳动作,并让学生模仿和练习。
4. 跳单圈和双圈的综合练习和比赛:a. 在学生掌握了单绳和双绳跳绳的基本技能之后,进行单圈和双圈的综合练习。
b.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分组进行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跳绳的兴趣和动力。
c. 在比赛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动作的评判和指导,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和团队合作。
小学体育与健康《跳单、双圈》教案跳单、双圈——培养学生的运动协调性和爆发力跳单、双圈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跳跃动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动协调性和爆发力,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本文将围绕跳单、双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教学目标跳单、双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通过跳跃活动,训练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身体控制能力和身体意识。
2. 提高学生的爆发力:跳跃是一种快速、爆发力强的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肌肉爆发力和反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跳单、双圈通常是小组活动,学生需要与队友紧密配合,共同完成动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体育健身的兴趣:跳单、双圈是一种有趣的体育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健身的兴趣,增强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
二、教学内容1. 跳单圈:学生们按照老师的指导,站在圈内,然后进行单脚连续跳跃。
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设置不同的跳跃方式,如单腿前进跳、单腿后退跳、单腿交叉跳等,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2. 跳双圈:学生们按照老师的指导,站在两个圈内,然后进行双腿连续跳跃。
同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设置不同的跳跃方式,如双腿前进跳、双腿后退跳、双腿分开跳等。
3. 组合跳: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跳单圈和跳双圈技巧后,可以引导他们进行组合跳的训练。
让学生进行不同的跳跃动作组合,增加难度和挑战,如先跳单圈再跳双圈、跳单圈左手挥动跳双圈右手挥动等。
三、教学方法1. 示范引导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示范和引导。
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跳跃动作,然后分步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技巧和动作要领。
可以通过分组让学生互相观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 分层次训练法: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合理划分训练小组,进行分层次训练。
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情况下进行训练,促进他们的成长和提高。
跳单双圈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记住跳单双圈的规则。
2. 能够正确跳单双圈并配合音乐节奏进行跳跃。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
2. 清晰的绘图或示意图,用于讲解跳单双圈的规则。
教学过程:1. 介绍跳单双圈的规则:跳单双圈是一种有趣的跳跃游戏,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跳跃。
规则如下:- 单圈:两只脚同时离地,跳起并着地。
- 双圈:两只脚交替离地,每次只有一只脚离地,然后另一只脚跟随离地、着地。
- 跳得准确、灵活,并与音乐的节奏配合。
2. 演示跳单双圈的动作:- 先示范单圈动作,两只脚同时离地,跳起并着地。
- 再示范双圈动作,两只脚交替离地,每次只有一只脚离地,然后另一只脚跟随离地、着地。
- 提醒学生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要摇晃或摔倒。
3. 边跳单双圈边配合音乐节奏跳跃:- 选择一首节奏明快的音乐,并播放出来。
- 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跳单双圈的动作,与音乐节奏保持一致。
- 注意提醒学生跳得准确、灵活,并与音乐的节奏配合。
4. 分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领舞,其他同学围成一个圈。
- 领舞开始跳单双圈,并配合音乐节奏,在整个圈内逐个学生跳过去。
- 学生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相撞或摔倒。
5. 游戏结束:- 最后教师做个总结,强调跳单双圈需要注意什么,可以问学生有什么感受,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
- 教师给予学生的学习成绩反馈,并夸奖表扬好的表现。
6. 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在跳跃过程中安全,不要受伤。
- 确保音乐的响亮清晰,以便学生能够听到节奏。
- 适当调整音乐的节奏和速度,使学生更容易跟随。
一年级体育课教案——《跳单双圈》一年级体育课教案——《跳单双圈》授课年级:一年级授课教师:李翔授课形式:新授课跳单双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法与学法部分时间一、课堂常规。
组织:四列横队开始二、宣布课的内容。
准备三、准备活动。
部分四、激发兴趣,提出课的要求。
(10’) 要求:1精神饱满,认真练习。
2、声音洪亮、口令清晰。
一、单脚跳圈组织:两路纵队。
方法:单脚起跳膝关节弯曲,起教法:跳时脚用力蹬地身体重心向前1.教师讲解并示范规范的动上方,落地较轻。
作。
2.分组进行练习。
教学重点:单脚起跳落地。
3.教师巡视指导。
基要求:积极练习,大胆展示,教学难点:起跳时身体充分蹬注意安全。
本地,落地较轻。
部组织:两路纵队。
分(20’) 二、双脚跳圈教法:方法:双脚稍分开,膝关节弯曲,1.教师讲解并示范规范的动起跳时用力蹬地身体重心想前作。
上方,落地较轻。
2.分组进行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难点:双脚用力蹬地,落地要求:积极练习,大胆展示,缓冲。
注意安全。
要求: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难点:摆臂不但积极快速,同全。
时还要做到自然放松,不紧张。
基本部分组织:三路纵队成体操队形一一、集合。
臂距离散开。
二、放松操。
结束教法:教师带领学生在音乐伴奏下三、讲评。
进行放松活动。
部分四、收回器材,宣布下课。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讲评总结,并对(5’)学生提出新的要求。
要求:动作自然、优美、大方。
年级体育课教案——《跳单双圈》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跳的兴趣,以及单、双脚起跳和落地的动作要领。
通过本节课我心中深有感触,反思如下:一、主题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本节课一开始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巧妙地完成了队形的变换,与下一个教学环节的衔接紧凑自然,打破了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过于简单和模式化的开课形式。
二、留给学生互评互说的空间。
当各小组的学生用自己的图进行游戏,也用别组的图进行游戏后,我让各小组以自评互评讨论的方式评出最好的两幅图,然后各组分别用这两幅图进行单双脚接力,同学们又一次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单双脚跳,这时候每个学生都进入了极佳的学习状态,思维完全处于在一种敏捷、清晰、活跃的情景里,我认为这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一年级公开课跳单双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单双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4.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跳单双圈的基本动作:跳进、跳出、转身。
2. 跳单双圈的团队协作:图形变化、速度控制。
3. 跳单双圈的节奏感:音乐配合、动作同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跳单双圈的基本动作和团队协作。
2. 教学难点:跳单双圈的节奏感和动作同步。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操场或体育馆。
2. 教学器材:跳单双圈圈具、音乐播放设备。
3. 教学辅助工具:标志物、绳子。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跑步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2. 基本动作教学(10分钟):a. 教师示范跳单双圈的基本动作,包括跳进、跳出和转身。
b. 学生跟随教师模仿,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团队协作教学(10分钟):a. 教师示范跳单双圈的团队协作,包括图形变化和速度控制。
b. 学生跟随教师模仿,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节奏感教学(5分钟):a.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跳单双圈动作。
b. 学生跟随音乐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实践巩固(5分钟):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跳单双圈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b. 学生参与比赛,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
c. 比赛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
6. 结束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紧张,放松身心。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安全,避免学生受伤。
2. 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水平,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第10课跳跃:跳单双圈-科学版一年级教案课程背景跳跃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必备技能之一,可以锻炼儿童的协调性、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对儿童成长有很大的益处。
本课时将通过跳单双圈的游戏方式,让一年级的孩子在跳跃中得到锻炼。
教学目标•能够掌握跳单圈和跳双圈的基本技能;•能够在跳跃时保持平衡和姿势稳定;•能够在跳跃游戏中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游戏热身本课时的游戏热身为“跳圈比赛”,由两个小组互相比赛,看哪个小组的队员先完成跳单圈或跳双圈。
在比赛中,要求小组的每个队员都完成跳单圈或跳双圈的任务后才能算完成。
通过比赛,激发小组成员之间的竞争意识,增强课堂氛围。
2.知识讲解讲解跳单圈和跳双圈的基本技能与注意事项,如:•要伸直双腿,脚跟先着地,脚尖向上;•重心要向前,通过弹跳和腿部的收缩来完成整个跳跃过程;•在跳跃过程中要保持稳定的姿势,注意双手的协调运动。
3.跳跃练习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复杂的跳跃练习,如:•在单圈和双圈之间快速切换;•要求在跳跃过程中完成转体动作等。
小组成员之间要积极协作,互相配合完成任务。
在练习中,老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水平。
4.游戏结束为了使游戏结束更加轻松愉快,可以设计“跳圈大赛”,由小组选择出最佳队员代表小组参加比赛。
在比赛中,规定只能使用跳单圈或跳双圈其中一种方式来完成跳跃任务。
通过比赛能够让小组成员们在放松的环境下巩固所学知识,感受到胜利与失败的快乐与挫折,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价本课程利用游戏方式,将跳跃技能讲解和练习融合在一起,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又能培养其合作协作和竞争意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激励性。
在评价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跳跃姿势和完成任务的速度来评估其水平,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评分的方式进行评估,提高小组之间的互动性和协作性。
小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版一年级上册《跳跃:跳单双圈》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版一年级上册《跳跃:跳单双圈》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新设计
小游戏:“石头、剪刀、布”。
用脚并拢代替“石头”,两脚前后开立代表“剪刀”,两脚平行开立代表“布”,俩俩同学进行猜拳游戏。
起到热身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2新设计
后面的放松小游戏“迎面接力”渗透本节课所学内容--跳单双圈,起到加强巩固及增加趣味性的作用。
3教学目标
1、95%的学生了解跳单双圈时单踏双落的动作方法;
2、80%的学生通过练习,能较好地掌握单跳双落的动作方法,做到跳跃动作连贯、轻巧,能连续3—4个组合圈。
同时发展学生跳跃能力,提高动作协调性、灵敏性。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
4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上体育课很感兴趣,尤其是跳单双圈这种趣味性比较强的内容。
课堂上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他们了学、好学、喜欢模仿。
5重点难点
能掌握前脚掌蹬地起跳、轻巧落地的连贯动作
6教学过程
6.1第一学时
6.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1、跳单双圈;2、游戏:迎面接力
一、准备部分
(一)
1、体委整队集合,向教师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部分。
一年级体育《跳单双圈》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o了跳单双圈的基本动作要领。
o掌握跳单双圈的正确方法。
2.技能目标:能独立完成跳单圈和跳双圈的动作。
o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o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跳单双圈的动作要和方法。
难点:跳双圈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三、教学准备1.场地:宽敞平坦的操场或室内场地。
2.材:音乐播放器、跳绳、彩色圆圈若干。
3.教具:图片、视频、示范板。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运动(5分钟)1.准备活动:轻快地进行跑、跳绳、拍手等活动,使学生身体微微发热。
2.伸展运动:进行头部、肩部、腰部、腿部的伸展运动,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二)新课导入(5分钟)1.*游戏导入:**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学生互相牵手,围成一个圆圈,并进行简单的跳跃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图片展示:展示跳单双圈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跳单圈的动作。
3.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跳单双圈需要哪些动作?(三)新课教学(20分钟)1.跳单圈教学:o讲解示范:老师讲解跳单圈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起跳时双脚并拢,自然站立。
▪屈膝,双臂自然摆动,向前跳起。
▪跳起后,双腿自然分开,双脚落地。
▪落地后,双脚并,恢复站立姿势。
o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练习跳单圈,老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o游戏练习:进行“跳圈接力”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协调性。
2.跳双圈教学:讲解示范:老师讲解跳双圈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 起跳时双脚并拢,自然站立。
* 屈膝,双臂自然摆动,向前跳起。
* 跳起后,双自然分开,双脚落地。
* 落地后,双脚并拢,恢复站立姿势。
* 重复以上动作,完成第二个圈。
o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练习跳双圈,老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游戏练习:进行“跳圈比赛”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平衡性。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跳单圈和跳双圈的练习,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第28课跳跃:跳单双圈-科学版一年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跳绳的基本技巧和用途;
2.学习跳跳单双圈的方法;
3.培养学生耐心、毅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跳跳单双圈的方法;
2.操作练习;
3.回顾反思。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1 热身操
让学生进行一组简单的准备体操,以加强身体的柔韧性和血液循环。
1.2 引进
介绍跳跳单双圈的方法,并给出学习目标。
2.操作练习
2.1 熟悉跳单双圈的方法
老师先演示跳单双圈的方法,让学生熟悉动作。
然后分别给学生单独讲解跳单圈和双圈的方法,让学生练习。
2.2 尝试跳单双圈
提醒学生多次跳跃,努力尝试跳单双圈,并给予他们相应的鼓励。
2.3 分组合作
将学生分组,让他们互相搭配跳跃。
加强他们之间的协作精神,培养合作意识。
3.回顾反思
针对学生的问题,老师进行点拨和纠正,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动作,并提醒他们勤加练习。
在课程末尾,与学生分享跳跳单双圈的技巧和经验,让学生感受到一份成就感。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都掌握了跳跳单双圈的基本技巧,培养了耐心和毅力。
同时,学生们的协作精神也得到了锻炼。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习跳跳单双圈时,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以避免因跳跃过度而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
一年级公开课跳单双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单双圈的基本技巧,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跳单双圈的基本动作教学。
2. 团队协作跳单双圈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跳单双圈的基本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跳单双圈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
2. 练习法:分组练习,个别指导。
3.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拉伸等热身活动,准备身体。
2. 基本动作教学(10分钟):(1)教师讲解并示范跳单双圈的动作要领。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进行原地跳跃练习,熟悉动作。
3. 团队协作跳单双圈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人数相等。
(2)每组学生手拉手,形成一个圈。
(3)按照教师指令,进行跳单双圈的练习。
(4)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动作。
4. 趣味游戏(10分钟):(1)教师设计趣味游戏,如“跳圈接力赛”。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锻炼跳单双圈的能力。
5. 结束部分(5分钟):(1)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放松活动。
(3)学生回收器材,整理场地。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学生发生意外。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等。
2. 技能掌握评价:通过分组练习和游戏,观察学生跳单双圈的动作准确性、连贯性和稳定性。
3. 进步空间评价: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他们在本次课程中的进步,并提出改进意见。
七、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宽敞的操场或体育教室。
2. 教学器材:跳圈器材(可用绳子、轮胎等代替)、计时器、音响设备。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跳单双圈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第28课跳跃:跳单双圈-科学版一年级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跳单双圈的技巧;2.增强学生腹部和腿部肌肉的力量;3.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和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1.超大跳绳2根;2.方便学生跳绳的场地;3.跳绳音乐。
教学内容课前热身1.先让学生做简单的拉伸运动,如深呼吸,手臂上下拉伸,扭动腰部等;2.活动全身,尤其是腹部和腿部,以增强肌肉力量。
学习跳单双圈步骤1.学生双手持绳,绕过身体放在身后。
一只手托住绳子的后半段,另一只手托住绳子的前半段(注意,这里的前后和左右是指相对位置);2.右手持前半段的绳子,左手持后半段的绳子。
右手放开,并把绳子朝上方抛出,等绳子完成一圈之后,跳起并向内跃,落地时同时间完成一次绕身运动,跳绳完成一次圈。
提醒•初学者不宜跳过多圈;•身体应紧贴地面,跳起时不要抬得太高,否则易挂绳。
学习跳双单圈步骤1.学生双手持绳,绕过身体放在身后。
左右手各托住绳子的中间部分;2.先向上挑起双臂,使绳子呈环形;3.慢慢地,再把手腕转动,使所托住绳子的中间部分慢慢转动起来;4.当跳绳旋转一正一反圈时,跳起来,落地时继续跳翻转后一个圈,这样依次跳下去就是双单圈的跳法。
提醒•起跳时肩膀应绷直,手臂要够直,三支手指夹住绳子,另两指要松动;•绳子要旋转平缓,保证绕过身体时不会产生过大的力气;•起跳前绳子的长度应该和跳跃长度相对应。
学生练习1.先让学生自行适应绳子的轻重程度,尽量使跳跃软柿柿的,不要把绳子拉紧;2.学生可以自由练习并以单双圈为两个单元加以划分,逐渐地将单双圈组合在一起。
训练竞赛1.将学生安排为5人一组,队伍之间进行比赛;2.竞赛的项目是在指定时间内,看哪个队员跳多少下单双圈;3.其中需要规定一下活动范围,防止跳绳造成意外;4.竞赛结束后,给获胜小组颁奖并进行表彰。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掌握了跳单双圈的技巧,增强了腹部和腿部肌肉的力量,培养了集体协作和竞争意识。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未来的体育课中继续保持跳绳的精神和能力。
科学版小学体育一年级《第28课跳跃:跳单双圈》教学设计8一. 教材分析《跳跃:跳单双圈》是小学体育一年级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跳单双圈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跳单双圈的动作要领,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的运动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跳单双圈的动作要领,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练习、游戏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跳单双圈的动作要领。
2.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动作。
2.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动作要领。
3.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点评,给出改进意见。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跳单双圈的道具(如圈圈)、计时器、音响设备。
2.场地:宽敞的操场或体育场地。
3.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跳单双圈的动作要领和规则。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为正式练习做好准备。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跳单双圈的动作,让学生初步感知动作特点。
同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跳单双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动作准确性、连贯性和协调性,并给出改进意见。
4.巩固(10分钟)学生继续进行跳单双圈练习,教师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科学版小学体育一年级《第10课跳跃:跳单双圈》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跳跃:跳单双圈》是小学体育一年级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跳跃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通过跳跃单双圈的动作练习,使学生掌握跳跃的基本技巧,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跳跃单双圈的动作要领,能熟练完成动作。
2.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3.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跳跃单双圈动作的掌握。
2.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以及团队协作。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跟随练习。
2.游戏法:通过趣味性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跳跃。
3.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跳跃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激励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教室。
2.教学器材:跳圈、计时器、音响设备等。
3.教学课件:跳跃动作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如学生进行慢跑、关节活动等,提醒学生注意动作的幅度和力度。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跳跃单双圈的动作图片和视频,讲解动作要领,如跳跃时的姿势、落地时的缓冲等。
同时,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对跳跃动作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跳跃单双圈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偏差,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跳跃比赛,通过游戏形式巩固所学动作。
如“谁能跳得更远”、“跳跃接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跳跃动作的创新,如改变跳跃路线、增加跳跃难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