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 加强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13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二、【教材分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
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进一步巩固。
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
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奋力国政,直属皇帝。
皇权兼并了相权,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三、【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有什么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探究教学法七、【讲授新课】【导入】通过前面学习,我们发现自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起,经历了汉朝的巩固、隋唐的完善、宋的加强,到元又出现了新的发展。
那么,随着新王朝的建立,该制度在今后的历史发展中又是如何一番天地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节: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引导学生阅读P16第一目相关内容1、背景: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集中2、过程:(1)、地方上,废行中书省,设“三司”[教师讲述]:明太祖首先在地方上就废除了行中书省,设立了“三司”。
“三司”就是指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
他们分别掌管什么呢?(布政司管行政,都指挥司管军政、按察司管监察)不过要注意一点:三司是互不统辖,各司其职的,它们分别隶属于中央的有关部门。
这样就把地方的权利集中到了中央。
那当时统领中央各部的是谁呢?——宰相。
那将地方的权利集中到了中央之后,宰相的权利也随之扩大了,那相权的扩大势必威胁到皇权的集中。
对此,明太祖在中央有采取了什么措施呢?(2)、在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1380年,明太祖借胡惟庸案废除了宰相。
宰相制度正式废除。
(引导学生思考学思之窗)[教师讲述] “宰相”之“宰”有“主宰”之意,“相”意指“辅佐”,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但权力过大则会威胁君权,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知识点一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了________的高度集中,导致社会动荡。
(2)措施: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________,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宰相制度宣告废除,________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1)背景: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深感力不从心。
(2)过程⎩⎪⎨⎪⎧①创立:明太祖设置 作为侍从顾问,但很少参决政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决策,“ ”由此出现。
②发展: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 ,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3)性质: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
【预习评价】1.(判断)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设内阁。
( )2.(判断)明朝殿阁大学士作为中央政府高级官员,拥有决策权。
( ) 3.(判断)明朝内阁不是正式的中央政府机构。
( )4.(思考)“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指什么?试答: 知识点二 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康熙时期加强皇权(1)背景: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但________________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定夺军国机要,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2)措施:在宫内设________,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
(3)影响:中枢机构一分为三,________、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2.雍正时期设军机处(1)目的:办理西北军务。
(2)特点:机构简单;大臣品级不高、钦定。
(3)职责:跪受笔录,按________的意旨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4)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加强,________进一步得到巩固。
【预习评价】1.(判断)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极大地加强了皇权。
高中必修1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说课稿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特点和加强措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社会制度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特点和加强措施。
2. 教学难点:学生对君主专制的理解和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4课。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3. 教具:图片、文献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明清时期的宫廷画像,引起学生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兴趣和好奇。
2. 概念解释(10分钟)解释君主专制的概念,明确君主专制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就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特点和加强措施展开讨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更加强大?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4. 小组汇报(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论。
5. 教师讲解(20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汇报,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详细介绍明清君主专制的特点和加强措施。
可以通过图片和文献资料进行说明,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可视性。
6. 学生提问(10分钟)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对明清君主专制的疑惑和深入思考。
7. 案例分析(15分钟)选择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如明朝朱棣篡位成为明成祖,让学生分析这个事件与明清君主专制的关系,以及明成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
8.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明清君主专制的特点和加强措施。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总结明清君主专制的特点和加强措施,并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历史事件和社会制度的能力。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笔记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将权力收归中央。
(2)设内阁: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内阁成员逐渐成为朝廷核心,权力增大,但始终没有法定地位,也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3)影响:明朝内阁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2. 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1)背景:清朝初期,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较大,雍正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
(2)目的: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3)特点: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
(4)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二、重点知识1.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将权力分散到六部,以便更好地掌控政权。
2. 明朝设内阁: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内阁的设立标志着明朝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3. 清朝设立军机处: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作为皇帝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4. 清朝乾隆帝时期加强军机处职能:乾隆帝时期,进一步加强了军机处的职能,使其成为皇帝控制政权的重要工具。
5. 清朝嘉庆帝整顿吏治:清朝嘉庆帝时期,整顿吏治,加强了对官吏的管理和监督,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清明。
6. 清朝道光帝整顿漕运:清朝道光帝时期,整顿漕运,改善了漕运管理,提高了运输效率,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7.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推行洋务运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推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 新课情境导入2 学习目标诠解3 课前自主学习4 课堂探究研析5 随堂达标训练6 课时作业新课情境导入•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下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朱元璋为了突出自己平定四方农民军的力量、完成国家统一的功绩,而在社会习俗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那么,在政治方面,朱元璋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大一统的局面呢?给整个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些疑问吧。
学习目标诠解学习目标学法指导1.了解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及影响。
2.掌握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过程,认识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异同。
3.了解军机处建立的史实,认识其特点及对加强君主专制的影【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2.难点: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法导引】1.从明清两个朝代采取措施的角度,分析认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课前自主学习•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① •1.原因•(1)历史:________丞相权势过重,内乱屡生。
朱元璋认为这种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现实:明初丞相胡惟庸权倾朝野,挑战皇权。
•2.经过•(1)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
•(2)裁撤中书省和________,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3.影响: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元朝丞相•二、内阁的出现 …………②•1.背景: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他深感力不从心。
•2.过程•(1)明太祖设置______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
这些侍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__________,参与决策,“内阁”出现。
•(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拥有__________。
•(4)__________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殿阁大学士文渊阁票拟权张居正•3.评价: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内侍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机构;它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