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
- 格式:pptx
- 大小:695.50 KB
- 文档页数:27
501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指南与共识·《中国癌症杂志》2021年第31卷第6期CHINA ONCOLOGY 2021 Vol.31 No.6子宫内膜癌在中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发达国家居首位[1-2]。
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中国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为10.28/10万,死亡率为1.9/10万。
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持续雌激素暴露[如卵巢排卵功能障碍、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无孕激素保护的雌激素替代治疗(包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如他莫昔芬等)]、代谢异常(如肥胖、糖尿病)、初潮早、未育、绝经延迟、携带子宫内膜癌遗传易感基因,如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 )以及高龄等。
近年来,由于高脂高热饮食和低运动量生活方式的影响,子宫内膜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约70%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时肿瘤局限于子宫体,属临床早期,预后较好。
子宫外转移的晚期和高危组织学类型患者预后不良。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发病年龄、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有关,高龄、分期晚、低分化的患者预后更差[3-4]。
临床上可将子宫内膜癌分为Ⅰ型和Ⅱ型(Bokhman 分 型)[5],Ⅰ型为激素依赖型,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癌为主,预后较好;Ⅱ型为非激素依赖型,主要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等,预后较差。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被广泛研究,并与病理分型相结合,应用于临床指导内膜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和预后预测。
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和放化疗。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开展,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在晚期和复发转移的子宫内膜癌中显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诊断;治疗;指南 DOI: 10.19401/ki.1007-3639.2021.06.08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21)06-0501-12示出良好的疗效。
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子宫内膜癌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 [单选题] *A粘液性腺癌B内膜样腺癌(正确答案)C透明细胞癌D浆液性腺癌2.按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2B期是指() [单选题] * A侵犯深肌层B累及宫颈粘膜腺体C侵犯宫颈间质(正确答案)D盆腔淋巴转移3.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可靠的办法() [单选题] *A超声B细胞学检查C诊断性刮宫(正确答案)D盆腔核磁4.孕激素治疗不适用于() [单选题] *A不能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B晚期子宫内膜癌C复发性子宫内膜癌D早期子宫内膜癌(正确答案)5,子宫内膜癌首选治疗() [单选题] *A放射治疗B激素治疗C手术治疗(正确答案)D化疗6.属于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 [单选题] *A增生期子宫内膜B分泌期子宫内膜C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D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正确答案)7,子宫内膜癌以那种类型最常见() [单选题] * A1型雌激素依赖性(正确答案)B2型非雌激素依赖型C不典型增生D增生性内膜8子宫内膜癌预后较好的病理类型() [单选题] * A癌肉瘤B粘液性癌C内膜样低分化癌(正确答案)D透明细胞癌9原发性输卵管癌起源于() [单选题] * A子宫内膜B输卵管粘膜(正确答案)C输卵管浆膜D输卵管肌层10.与子宫内膜癌有关的因素是() *A雌激素长期刺激(正确答案)B肥胖高血压(正确答案)C内膜癌家族史(正确答案)D绝经延迟(正确答案)。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提供关于子宫内膜癌的最新诊断与治疗策略的全面指南。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和恰当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将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和医学进展,对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本指南还将强调多学科协作在子宫内膜癌诊疗中的重要性,以推动子宫内膜癌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
通过本指南的学习和应用,期望医疗专业人士能够提升对子宫内膜癌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通常涉及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个方面。
临床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等,以及观察是否存在异常阴道出血、腹部肿块、疼痛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能包括全血计数、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以帮助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
子宫内膜活检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关键步骤,可以通过刮宫术或宫腔镜检查获取子宫内膜组织样本。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浸润深度。
其他可能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扫描、MRI和PET-CT等,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肿瘤信息和评估疾病的分期。
组织病理学检查:这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
通过显微镜检查子宫内膜组织样本,病理学家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异常增生和恶性转化的证据。
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还可以帮助进一步了解肿瘤的分子特征和预后。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正确的诊断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关键。
三、子宫内膜癌的分期与评估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测预后的重要依据。
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分期系统,子宫内膜癌分为四期,即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引言: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发生于子宫内膜组织,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经历阴道出血、盆腔疼痛以及不规则的月经。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手术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子宫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
- 子宫切除术:手术中切除子宫以及附件(输卵管和卵巢)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仅需切除子宫;- 淋巴结清扫术:通过在手术中对盆腔淋巴结进行清扫,可确定癌细胞是否已经蔓延至淋巴结,并帮助决定进一步的治疗。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以作为手术治疗后的辅助疗法。
它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阻止其进一步生长和扩散。
放射治疗通常分为外部放射治疗和内部放射治疗:- 外部放射治疗:通过机器从体外照射高能射线,瞄准肿瘤区域进行治疗。
这种方法非侵入性,对于早期癌症和手术后辅助治疗非常有效;- 内部放射治疗:也称为腔内放射治疗,通过将放射源直接放置在子宫内,使放射线直接照射癌细胞。
这种方法适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和复发子宫内膜癌。
3. 化疗:化疗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来治疗子宫内膜癌。
化疗可以作为手术前的辅助治疗,以缩小肿瘤的大小,使手术更容易进行。
它也可以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并减少复发的风险。
化疗通常通过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药物的方式进行。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它通过作用于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例如,靶向子宫内膜癌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或酶,从而干扰癌细胞的正常功能。
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案,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单独或联合使用这些治疗方法。
此外,密切的随访也是重要的,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任何复发或进展的迹象。
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良好的支持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子宫内膜癌在发达国家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据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发病率为63.4/10万,死亡率21.8/10万。
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水平的雌激素(可能由肥胖、糖尿病、高脂肪饮食引起),初潮早,未育,绝经延迟,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高龄(55岁以上)以及应用激素替代和他莫昔芬等。
近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本指南更新基于临床重要规范的修正,不能解决临床所有的问题,也不能替代好的临床判断和个体化治疗。
约有70%的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发现时局限于子宫体。
子宫内膜癌大部分是局限性病变,生存率相对较高,但常忽略早期不规则阴道流血和阴道排液等症状,失去早期诊断的机会。
有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病死率增速超过了发病率的增速。
增高的病死率可能与晚期病例的增加,高危型病理类型(如浆乳癌),诊断时处于高龄等相关。
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显示,年轻患者、早期病例、低级别病变的患者有更好的生存率。
与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病理级别、浸润深度、年龄、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病变累及子宫下段等。
为了提高患者生存率,医师需要判断这些高危因素进行适当的个体化治疗。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子宫内膜癌筛查手段,可探索无创筛查方法。
1 遗传咨询与干预大部分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是散发性的,但有5%左右的患者是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其特点是这些患者发病年龄要比散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要小10~20岁。
对于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如患有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者]应该在50岁以前进行。
对于小于50岁或者有家族史的子宫内膜癌或结肠癌患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
林奇综合征患两种恶性肿瘤如结肠癌或者卵巢癌的可能性增加,这些患者的亲属也是林奇综合征的易感人群,因此建议根据子宫内膜癌患病年龄和家族患癌情况进行遗传咨询。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子宫内膜癌在发达国家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据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发病率为63.4/10万,死亡率21.8/10万。
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水平的雌激素(可能由肥胖、糖尿病、高脂肪饮食引起),初潮早,未育,绝经延迟,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高龄(55岁以上)以及应用激素替代和他莫昔芬等。
近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本指南更新基于临床重要规范的修正,不能解决临床所有的问题,也不能替代好的临床判断和个体化治疗。
约有70%的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发现时局限于子宫体。
子宫内膜癌大部分是局限性病变,生存率相对较高,但常忽略早期不规则阴道流血和阴道排液等症状,失去早期诊断的机会。
有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病死率增速超过了发病率的增速。
增高的病死率可能与晚期病例的增加,高危型病理类型(如浆乳癌),诊断时处于高龄等相关。
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显示,年轻患者、早期病例、低级别病变的患者有更好的生存率。
与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病理级别、浸润深度、年龄、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病变累及子宫下段等。
为了提高患者生存率,医师需要判断这些高危因素进行适当的个体化治疗。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子宫内膜癌筛查手段,可探索无创筛查方法。
1 遗传咨询与干预大部分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是散发性的,但有5%左右的患者是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其特点是这些患者发病年龄要比散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要小10~20岁。
对于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如患有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者]应该在50岁以前进行。
对于小于50岁或者有家族史的子宫内膜癌或结肠癌患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
林奇综合征患两种恶性肿瘤如结肠癌或者卵巢癌的可能性增加,这些患者的亲属也是林奇综合征的易感人群,因此建议根据子宫内膜癌患病年龄和家族患癌情况进行遗传咨询。
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Endometrial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2022。
Diagnosis: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 Includes a pelvic exam and discussion of symptoms.Transvaginal ultrasound (TVUS): Uses sound waves to create images of the uterus and ovaries.Endometrial biopsy: Removal of a small sample oftissue from the uterine lining for microscopic examination.Hysteroscopy: A thin, lighted instrument is inserted into the uterus to visualize the uterine lining.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Provides detailed images of the uterus and surrounding structures.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 Provides images of the uterus and other pelvic organs.Treatment:Surgery:Hysterectomy: Removal of the uterus and often the ovaries as well.Trachelectomy: Removal of the cervix and upper part of the vagina.Myomectomy: Removal of fibroids or other growths from the uterine muscle.Radiation therapy:External beam radiation: Delivers radiation from outside the body.Brachytherapy: Places radiation sources inside the uterus or vagina.Chemotherapy:Systemic chemotherapy: Drugs that travel throughout the body to kill cancer cells.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Drugs delivered directly into the peritoneal cavity.Hormonal therapy:Progestins: Blocks the effects of estrogen on the uterine lining.GnRH analogues: Suppress the production of estrogen.Targeted therapy:Anti-angiogenesis drugs: Inhibit the growth of newblood vessels that supply cancer cells.PARP inhibitors: Block the activity of an enzyme involved in DNA repair.PD-1/PD-L1 inhibitors: Enhance the immune system's ability to recognize and attack cancer cells.Surveillance:Regular pelvic exams and Pap smears: To detect any recurrence of cancer.Imaging tests: Such as ultrasound, MRI, or CT scans, to check for any suspicious changes.Blood tests: To monitor the levels of cancer markers.Follow-up:Regular appointments with the healthcare team: To monitor progress, adjust treatment as needed, and providesupport.Patient education and support: To help patients cope with th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challenges of cancer and treatment.中文回答:宫内膜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