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风土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5.82 MB
- 文档页数:16
家乡的风俗福建晋江作文说起我的家乡福建晋江,那可真是一个充满独特风俗和魅力的地方。
在晋江,每逢重要的节日或庆典,总是能看到各种各样热闹非凡的场景。
就拿端午节来说吧,那场面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还记得小时候,一到端午节前夕,家里的大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奶奶会把糯米、粽叶、红枣等食材一一准备好。
那糯米可不是随便买的,奶奶总是精挑细选,她说好的糯米才能包出又香又糯的粽子。
粽叶呢,也是从市场上精心挑选的新鲜叶子,闻起来有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包粽子的时候,全家老小都会围坐在一起。
奶奶是包粽子的高手,她的手法娴熟得让人惊叹。
只见她先把粽叶折成一个漏斗的形状,然后抓一把糯米均匀地铺在底部,接着放上几颗红枣,再铺上一层糯米,最后把粽叶折过来,用绳子紧紧地绑好。
不一会儿,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出现在奶奶的手中。
我和弟弟妹妹们也忍不住想要尝试,可是我们包出来的粽子不是漏米,就是形状奇奇怪怪。
奶奶看着我们的“杰作”,总是忍不住笑出声来,然后耐心地手把手教我们。
“哎呀,你们这小手啊,可得轻点,别把粽叶给弄破了。
”奶奶一边说,一边轻轻地纠正着我们的动作。
除了包粽子,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那就是赛龙舟。
比赛那天,河边早早地就挤满了人。
大家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龙舟赛的开始。
龙舟上的选手们个个精神抖擞,他们穿着统一的队服,手里拿着桨,眼神坚定地望着前方。
随着一声令下,龙舟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选手们喊着整齐的口号,手中的桨有力地划动着水面,溅起一片片白色的水花。
岸上的观众们也没闲着,大家纷纷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加油助威。
“加油!加油!”的呼喊声此起彼伏,整个场面热闹极了。
我站在人群中,被这热烈的氛围所感染,也跟着大声喊起来。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团结和热情。
到了晚上,还有一项特别的活动,那就是放孔明灯。
我们会在孔明灯上写下自己的心愿,然后看着它缓缓升上天空。
我总是会闭上眼睛,默默地许下一个愿望,希望家人健康平安,希望自己学习进步。
【六年级】晋江这样过节传统文化作文700字晋江是一个富有传统文化的城市,每逢佳节,当地人民都会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庆祝节日。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晋江这样过节的传统文化。
在晋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是春节。
春节,又称为年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整个晋江都笼罩在喜庆的气氛中。
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对联,门上挂上大红灯笼,营造出喜庆的气氛。
人们会穿上盛装,亲朋好友相约到一起,举行丰盛的年夜饭。
饭桌上摆满了美味的年菜,有鱼、鸡、虾和各种糕点,人们吃得津津有味,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利,福运连连。
晚上,晋江的街道上会有精彩的舞狮、舞龙表演,五彩斑斓的烟花会在空中绽放出美丽的图案,照亮了整个晚上,引来了无数游客的观赏。
除了春节外,晋江还有其他一些传统节日,例如中秋节和端午节。
中秋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的时候,也是夜晚的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
人们会吃月饼,赏月来庆祝这个节日。
在晋江,还有一个特殊的传统活动,叫做“步步高升”。
人们会在这一天放飞孔明灯,希望自己的心愿能象孔明灯一样飞往天空,得到实现。
而端午节,则是在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也是有着浓厚民俗特色的节日。
人们会包粽子,放龙舟,还有一种特殊的民间活动,叫做“打毛衣”。
人们会在这一天用捧子打毛衣,一边打一边唱着大家耳熟能详的打毛衣曲,意在祈求健康和平安。
晋江的传统节日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许多寓意深远的习俗和民俗。
每逢大年初一,人们在出门前,会先给祖宗和家中神明烧香祭拜,以示对祖先的尊崇;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在热闹的街道上放上孔明灯,祈求平安和幸福;在过年的时候,大家还会包饺子,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团结。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更传承了晋江的富有情感的文化。
晋江这样过节的传统文化,是一种非常独特和丰富的方式。
通过传统节日,晋江人不仅庆祝节日,更加弘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使晋江这座城市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晋江的特色
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有许多特色之处,具体如下:
1.特色美食:晋江的美食丰富多样,比如深沪小吃,这是一种用海产制成的传统美味小吃,还有芋泥、麻糍、土笋冻等。
此外,晋江的牛肉文化也十分独特,有牛肉羹、咸饭等美食。
2.传统工艺:晋江的传统工艺品也很有特色,如锦绣图案的锦衣、丝织品、纸伞等。
此外,泉州的影雕、惠安的石雕、福建漆器等都是传统的工艺品。
3.民俗文化:晋江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如抬阁、高跷、拍胸舞等民间舞蹈和舞龙、舞狮等民间表演。
4.风景名胜:晋江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如草庵寺、紫帽山、清水岩等。
5.建筑风格:晋江的建筑风格也很有特色,如五店市传统街区、安平桥、土楼等。
总的来说,晋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拥有许多值得探索的特色之处。
晋江的风俗作文在福建的东南沿海,有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那就是晋江。
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和发达的经济,更有着独特而丰富的风俗文化,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与众不同的韵味。
就拿晋江的婚礼来说吧,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
我曾经有幸参加过一场晋江朋友的婚礼,至今回想起来,那些细节还历历在目。
婚礼的筹备工作那可是相当繁琐。
提前好几个月,男女双方的家庭就开始忙碌起来。
男方家要准备丰厚的聘礼,什么金银首饰、现金红包那是一样都不能少。
女方家则要忙着准备嫁妆,大到家具家电,小到针头线脑,都要精心挑选。
光是准备这些东西,就能让人感受到双方家庭对这场婚礼的重视和期待。
到了婚礼当天,那更是热闹得不得了。
天还没亮,新郎就带着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迎亲的车队一辆接着一辆,装饰得美轮美奂,那排场真是让人惊叹。
到了新娘家,可没那么容易就能把新娘接走。
新娘的姐妹们早就准备好了各种难题等着新郎和伴郎们。
什么猜谜语、做游戏,要是答不上来或者做不好,那就得乖乖地掏红包。
我当时看着新郎和伴郎们被折腾得满头大汗,又着急又无奈的样子,真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好不容易通过了考验,进了新娘的房间,新郎还要找到被藏起来的新娘的鞋子。
这可把新郎急坏了,到处翻找,最后还是在大家的提示下才找到了。
接着就是给新娘穿上新鞋,背着新娘出门。
这一路上,鞭炮声、欢笑声、祝福声交织在一起,整个世界仿佛都沉浸在这幸福的氛围中。
把新娘接到新郎家后,还有一系列的仪式要举行。
先是拜天地,然后给长辈敬茶。
长辈们接过新人敬的茶,都会送上祝福和红包,希望新人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幸福美满。
婚礼的酒席那也是相当讲究。
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有清蒸鱼、红焖虾、鲍鱼汤等等,让人看了就直流口水。
而且在酒席上,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风俗,就是新郎新娘要挨桌敬酒。
每到一桌,客人们都会送上祝福的话语,有的还会开开玩笑,让气氛更加欢快。
除了婚礼,晋江的传统节日也有着独特的风俗。
比如端午节,这里不仅有赛龙舟,还有包粽子、挂艾草、喝雄黄酒等习俗。
晋江地区的端午节习俗□卓阳萍端午节,在晋江又称“五月节”,是民间岁时习俗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晋江地区除有“包粽子”“赛龙舟”“挂蒲艾”等传统习俗之外,还有很多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
近年来,晋江市每年在安海古镇举办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既是对传统民俗活动的传承,更是对晋江地区端午节习俗的充分展示。
据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泉州府与晋江的端午节习俗大致如下:五月初一日,采莲。
城中神庙及乡村之人,以木刻龙头击鼓锣迎于人家,唱歌谣,劳以钱或酒米。
端阳,龙舟竞渡。
悬蒲、艾及桃枝于门,贴符及门帖。
小儿以五色丝系臂,曰长命缕。
又以通草象虎及诸毒物插之。
饮雄黄酒,且噀于房角及床下,云去五毒,小儿则擦其鼻,沐兰汤。
作粽相赠遗。
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为之堆合百药。
又有《安海志》载晋江安海的端午习俗:端午,五月初五,俗曰“五月节”。
家家户户煎(锑)结粽。
在大门口插松、艾,于室内烧苍术、蝉蜕,饮雄黄酒,且噀于房角及床下,以去秽、驱邪除病。
以五色彩布制虎仔形、棕形香袋,内实香末,曰“虎仔香袋”,系于小儿臂上。
午后,阖家老幼穿新|民间习俗||057|衣,上街游赏,登白塔,俗曰“投(锑)”。
各境扛木刻龙头,举大旗,提鲜花篮,敲锣鼓,奏弦管,唱采莲歌(俗名“口苏口鲁口连”),迎于各户。
执旗者舞于各家厅堂,呼吉祥语;提篮者送户主鲜花,人家以“红包”劳之。
是谓“采莲”。
细言之,晋江地区的端午节习俗主要有以下内容:一、“煎锑(闽南话读作dē)补天”,或称“煎堆补天”据《安海志》载:“端午:五月初五,俗曰‘五月节’。
家家户户煎锑结粽……俗曰‘投锑’。
”所谓“煎堆补天”,就是用麦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稠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而后食用。
当地有“雨仔微微,舀油来煎堆”的民谣,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均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传说天公(天上)破了洞,要“补天”,借“煎堆”的形态和黏性来表达补天的意愿。
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是把天补好了。
【六年级】晋江这样过节传统文化作文700字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一句相传千年的古语。
晋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地方,这里保留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过节习俗。
过节,是人们一年中最盼望的时刻,也是展示传统文化的好时机。
今天,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晋江这样过节的传统文化。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在晋江,人们过春节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
除了家家户户贴春联、贴窗花、扫尘埃,还有许多有趣的民俗活动。
比如说,每到腊月二十九这天,黄瓜、豆腐、面条这三样东西不能碰,而且全家大小要吃饺子,寓意团团圆圆。
清明节,意味着祭拜祖先、扫墓祭奠的日子。
在晋江,人们除了扫墓,还会到野外去踏青游玩,品尝清明特有的食品——清明糕。
清明糕是晋江地区传统食品,在清明节当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这种糕点,意味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端午节,是古老传统的重要节日。
在这一天,晋江本地人会包粽子、赛龙舟、吃艾草、挂艾叶等一系列活动。
最有意思的就是端午诗会,人们聚在一起吟诗作对,共庆佳节。
除了以上这些,农历七月七日的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晋江都有着丰富多彩的庆祝方式。
晋江人民传承和弘扬着这些传统节日习俗,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过节,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
在这样的传统节日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家的温馨、乡的情意,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都是一种久远而深沉的情感的传达。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淡去,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根和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我们要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在过节的时刻,更要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美好。
晋江这样过节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传统节日习俗,传承这些美好的文化传统,让它继续在我们心中发扬光大。
【六年级】晋江这样过节传统文化作文700字晋江是福建省的一个小县城,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
每到传统节日,晋江的街头巷尾都会充满浓浓的节日气氛。
那么,晋江人是如何过节的呢?春节是中国传统的最重要的节日,晋江人在这一天也会有自己的传统庆祝方式。
除了放鞭炮、吃年夜饭、贴春联之外,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烧火爆竹。
每逢除夕夜,晋江的居民会在家门口燃放爆竹,以祛除一年的不吉利,同时也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
当爆竹声不绝于耳,聚集在一起的人们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祝福着彼此,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除了春节,中秋节也是晋江人非常重视的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习俗十分丰富,晋江人也有自己的特别庆祝方式——赏月。
在这一天晚上,晋江的玉山公园内会举行盛大的中秋晚会,成千上万的市民涌向公园,欣赏美丽的月亮和远古的传统舞蹈。
除此之外,晋江还有一项特别的中秋习俗——吃“豆沙饼”。
这是晋江的传统特色小吃,制作过程相当繁琐,然而其里面的豆沙馅十分鲜美,口感也十分独特,一尝难以忘记。
还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晋江传统节日——清明节。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祭奠先人的节日,在晋江的民间,去祖坟扫墓是此节庆祝的重要方面。
晋江境内的香山公园,就是晋江人祭祀先人的主要场所。
在清明节期间,公园里到处都是前来祭祀先人的家庭,祭祀后,一边品尝当地特产小吃,一边与家人唠家常,十分诙谐开朗,显得很温馨。
除了以上几个节日,晋江还有许多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庆祝活动。
如每年的“三月三”妇女节,晋江的女性们会穿着传统服装,戴上盘形发饰,在街头巷尾游街献艺,展现着别致的魅力。
这些都是晋江传统文化的精华。
总之,晋江以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晋江的年轻人们更加注重文化底蕴的积淀,使得城市的文化底蕴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扬,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六年级】晋江这样过节传统文化作文700字晋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的地方,每年的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活动。
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晋江人过节时的传统文化。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晋江人过春节的方式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
在晋江,人们会提前几天开始打扫整理房屋,把一年的旧物处理干净,为迎接新的一年做好准备。
家家户户都会粘贴春联、贴对联,门口的"福"字更是人人都有的。
这些都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顺利、幸福、吉祥。
晋江人还有一个传统的必玩游戏,那就是"踩高跷"。
人们会在大街小巷上看到一些人踩着高高的木屐,两个脚后脚掌之间放着一个40多厘米长的木棍,然后在马路上一路跳着走。
这个游戏非常有趣,也是晋江人喜爱的新年游戏。
龙船节也是晋江人很重要的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晋江人都会开展盛大的龙船比赛。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古代郑和下西洋而设的。
在比赛当天,晋江的每个村庄都会组织自己的龙船队伍,他们会穿着鲜艳的衣服,手拿彩旗,手舞足蹈地跳着特殊的"舞龙舞",然后一起划龙船。
整个龙船队伍跑到河边后,大家都抢着向龙船里面扔红纸条,希望能够得到好运。
比赛的时候,龙船队员们全部全力以赴地划桨,不停地高呼着"靠!靠!靠!"声,整个比赛现场热闹非凡,观众们也会纷纷大声为队伍加油助威。
这样的比赛一直持续到天黑,然后晚上还会有烟花表演和灯笼展览。
除了春节和龙船节之外,晋江人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庆祝方式。
每年的端午节,晋江人会包粽子、插艾叶、划龙舟,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中秋节的时候,晋江人会一家团聚在一起,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
还有每年的清明节,晋江人会祭祀祖先,并且扫墓,感受生命和家族延续的意义。
晋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的地方,人们不仅继承了传统,也愿意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通过这些节日和庆祝活动,人们能够深刻体会到晋江人的勤劳、善良和团结,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晋江乡土史文化
晋江乡土史文化以闽台东石元宵数宫灯、七夕围头两岸返亲节、安海元宵端午中秋三大系列文化节为重点,开展的数宫灯、攻炮城、水上抓鸭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民俗活动,融入爱国爱乡、感恩孝敬、戒奢尚俭等传统理念,赋予传统节日更多新鲜元素,打造了海内外晋江人追寻“乡土史文化”的盛会。
文化不能只存放在博物馆,而是要根植于群众中。
只有让群众从历史文化保护中获益,让文化保护的意识在群众中扎根,文化才能实现可持续的保护和传承。
晋江“乡土史文化”把高甲戏、南音、舞龙、灯谜制作、闽南童谣等95个乡土文化教学项目融入课堂、校园、家庭中。
通过这种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传承,晋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乡土史文化认同中加快族群融合,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真正爱上晋江、融入晋江。
晋江七夕风俗:吃糖粿、契七娘妈晋江七夕风俗农历七月初七,晋江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许多贡品祭拜七娘妈,举行祈福活动,俗称“做七娘妈生”。
跟许多传统节日一样,七夕也有自己的应令祭品,老晋江人在七夕要吃糖粿。
1、吃糖粿泉谚有云:“七月初七七娘生。
”泉州人都说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把天帝的第七个女儿演变成“七位娘妈”;而在中国民间七夕节流传着“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
闽南人将两个传说“合二为一”,共同构成独具特色的七夕风俗,应令祭品糖粿除了用于拜祭“七娘妈”之外,还有一个美丽的说法———“用来盛放织女的眼泪”。
糖粿的做法其实很简单,用糯米粉加凉水调成面团,然后搓成跳棋、玻璃珠大小的丸子;然后,用手掌轻轻一按搓成圆形的丸子,使之成为扁圆;最后用拇指往中间一押,使其中间下凹即可。
糖粿做好后,把水烧开,放糖粿、乌糖,煮片刻即成。
2、祭拜“七娘妈”在闽南的七夕传说中,天帝原旨意是允许织女七日一会牛郎,但喜鹊错传为一年一度即七月七日相会,这是个不能原谅的过失。
因此家庭妇女们在七夕大清早,把早已准备好的胭脂、花粉、花束等物,用红髻索捆扎起来,抛上屋檐顶,责罚喜鹊衔送到天河边,供织女梳妆打扮,以会牛郎。
七夕中午,人们在檐口摆方桌,敬祀七娘妈。
旧时人们要备瓜果菜肴七盘(如时令小芋头,喻“芋仔芋孙”),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柱,酒盏七个,筷子七双,小型纸轿七乘,敬祀“七娘妈”。
3、妇女乞巧泉州妇女乞巧的风俗,主要是在天井上搭一个彩箩,准备瓜果七盘,点七支香,用七根针、七根丝线,在月光下比赛穿线,谁穿的线越多越快,就证明那个姑娘的手越巧。
目前泉州地区的这种风俗已经少见,不过,如今很多华侨归乡,经常会把外地的丝线作为礼物带来送给家乡人,礼轻意重。
4、“契七娘妈”每逢七夕,凡有1岁或16岁子女的家庭最为忙碌热闹。
因为小孩出世的头年要拜“七娘妈”为干娘,以置于她们的庇护之下,此称“新契”。
到了16岁,已是成年,根基已固,可以脱离干娘了,俗称“洗契”。
晋江的乡土气息
我生活在一个充满闽南文化气息的城市,这儿有独具特色的古大厝,古老绵长的五里桥,神秘的古森林遗址,这儿有绿意的思绪,蓝色的梦想……这就是我美丽的故乡——晋江。
晋江容貌因岁月的增加而变化,唯有独具特色的古大厝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这幅具有浓厚的乡土的气息的风景画——五店市,仍在光辉地闪烁。
你看,那一座又一座红砖瓦的古大厝,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你看,那一条又一条石块的小路,是我们祖先劳动的硕果;那一条又一条的斑痕,是那个年代所留下的印记。
你听,一条小巷中传来了一声又一声的欢声笑语,原来,这里有着那闽南特色的物品;你看,那一棵又一棵翠绿的树木,衬托出古大厝红艳明亮的色彩。
走进老晋江美食街,那琳琅满目的闽南传统美食,直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一阵阵美食的幽香令人陶醉,使人忍不住去品尝。
有味道酸辣的土笋冻,有香气浓厚的拳头母…..这些传统的闽南美食,令我禁不住再次品尝,让人流连忘返。
走出老晋江美食街,你会为这古朴的文化气息而赞叹。
每逢节假日,我都回来五点市游玩。
在这里,我总会看到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人们怀着节日的喜庆,各自挑选晋江美食。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不禁燃起乡土气息的思想。
美丽晋江,我的家,我为之自豪。
生活在这一个充满闽南文化的城市里,我更加热爱晋江。
晋江,我想对你说:“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