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人口基本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贵阳市(一)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贵阳市统计局5月17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11月1 日零时为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
在贵阳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市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2]为4324561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718449人[3]相比,十年共增加606112人,增长16.3%,年平均递增1.52%。
二、人口自然变动根据普查登记结果,11月1日至10月31日,全市常住人口中的出生人口为 47835人、出生率为11.11‰,死亡人口为19295人、死亡率为4.48‰,自然增长人口为28540人、自然增长率为6.63‰。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了3.76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1.5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2.17个千分点。
三、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359278户,家庭户人口为398669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3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24人减少0.31 人。
四、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226730人,占51.49%;女性人口为2097831人,占48.51%。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10.84下降为106.14。
五、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42747人,占17.17%;15-64岁人口为3239483人,占74.91 %;65岁及以上人口为342331人,占7.92 %。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7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8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4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603040人,占83.3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21521人,占16.68%。
贵阳市基本情况贵阳是贵州省的省会,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贵州省中部,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地带。
因地处贵山之阳而得名,因古代盛产竹子而简称“筑”。
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总人口394万,有汉族、布依族、苗族等38个民族,辖六区一市三县、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早在几十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贵阳这块土地上活动。
春秋时期,贵阳属牂牁国辖地;战国时期,贵阳属夜郎国范围。
唐朝时称贵阳为矩州,宋朝时称贵阳为“贵州”。
公元1279年(元十六年),元世祖忽必烈筑顺元土城,贵阳自此有城,至今已有730年历史。
公元1569年(明隆庆三年),贵阳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开始使用。
贵阳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
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15.3℃,夏季平均气温23.2℃,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平均风速每秒2米左右;空气清新,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堪称“天然氧吧”,常常昼晴夜雨,对天空有良好的“清洗”作用,一年中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超过95%;生态良好,树林覆盖率达41.78%,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区植被保持最好的中心城市;维度合适,位于北纬26°11′~26°55′,非常适合人居;海拔适中,平均海拔1100米,为世界上紫外线辐射最低的城市之一。
舒适的气候、清新的空气、良好的生态,是用多少GDP都换不来的。
贵阳是一座非常宜游的城市。
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公园、天河潭、南江峡谷等奇山秀水、溶洞石林、飞瀑峡谷美不胜收;黔灵山公园人与野生猕猴和谐相处;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温泉,可休闲,可健身,可祛病。
人文景观底蕴深厚,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王阳明在贵阳修文龙场悟道,成就了“心即理”、“知行合一”学说;历史文化明镇青岩古镇迄今已有620年历史。
美食文化丰富,传统风味小吃有100多种,最著名的有肠旺面、花溪牛肉粉、丝娃娃、恋爱豆腐果等。
贵阳还是贵州的旅游集散中心,周边有换果树瀑布等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梵净山等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国家森林公园、关岭化石群等6个国家级地质公园、4个国际性生态博物馆、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贵州省的区划变动,6个地级市之一,贵阳市为何有10个区县?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贵州省各个地级市发展建设的故事,例如遵义市、毕节市等等。
今天,我们聊聊贵州省的省会贵阳市。
目前,贵阳市下辖了10个区县,总人口600万左右,发展潜力巨大。
一个问题出现了,贵阳市10个区县的区划,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贵阳市区划变迁的故事。
首先,我们聊聊贵州省的基本情况。
贵州省属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省份。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地形结构非常复杂、交通不便,限制了贵州各地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的交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铁路、公路网络的完善,贵州省的经济发展非常迅猛。
尤其是贵州省的省会贵阳市,城市建设很漂亮,具备了成为大都市的雏形。
按照2020年七普统计的数据,贵州省总人口3800多万。
在西南各省中,这样的人口基数并不算少。
2021年,贵州省的GDP总量达到了1.95万亿。
目前,贵州省下辖了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总计9个地级区划,分别是: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铜仁市、毕节市、黔南自治州、黔西南自治州、黔东南自治州。
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省会城市,也是贵州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
按照2020年普通统计的数据,贵阳市总人口598万多人。
按照计算,目前,贵阳市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600万人。
2021年,贵阳市的GDP 总量为4700多亿,属于非常不错的水平,竞争力逐步提高。
目前,贵阳市下辖了6个区、3个县级市、1个县,合计下辖了10个区县。
分别是:南明区、花溪区、云岩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清镇市。
至于贵阳市10个区县的区划,与贵州省的区划变动,属于相互影响的关系。
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以后,疆域面积空前庞大。
依靠唐宋两朝的州县两级区划,根据无法有效管理各个地区。
在这样的情况下,元朝借鉴了金国行尚书台的经验,设立了行省制度。
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云南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四川行省等等。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和户籍人口数量3年数据洞察报告2020版序言本报告对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和户籍人口数量做出全面梳理,从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户籍人口数量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和户籍人口数量数据洞察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和户籍人口数量的理解,洞悉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和户籍人口数量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第一节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和户籍人口数量现状 (1)第二节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一、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三、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四、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贵阳市花溪区户籍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一、贵阳市花溪区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贵阳市花溪区户籍人口数量占全省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贵阳市花溪区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贵阳市花溪区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贵阳市花溪区户籍人口数量同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和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表2: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表6: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贵阳市花溪区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贵阳市花溪区户籍人口数量占全省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贵阳市花溪区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8)表14:贵阳市花溪区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贵阳市花溪区户籍人口数量同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和户籍人口数量现状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和户籍人口数量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贵阳市花溪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和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贵阳简介概况介绍贵阳是位于中国贵州省中部的省会城市,也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贵阳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6°11′~27°20′,东经106°33′~107°51′,总面积为8031.45平方公里。
贵阳市辖6个区和3个县,其中包括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清镇市、开阳县、修文县和息烽县。
截至2020年末,贵阳市总人口约为439.9万人。
贵阳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贵阳市区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大约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古代,贵阳属于黔中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曾是多个历史王朝的都城,如先秦时期的楚国、南越国和骆越国,以及后来的南宋和元朝。
贵阳市也因其优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总体而言,贵阳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夏温暖多雨,秋冬寒凉干燥。
贵阳市内有许多名胜古迹和自然景区,如观山湖风景区、花溪公园、青岩古镇、花果园风景名胜区等。
其中,观山湖风景区被誉为贵阳的“后花园”,以其秀丽的山水景色和宜人的气候条件吸引着众多游客。
贵阳也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省会,省政府和省立机关都设在这里。
经济方面,贵阳是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贵州省的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
贵阳工业较为发达,主要以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技术为主。
贵阳也是贵州省知名企业的总部所在地,如中国贵州茅台酒厂、贵州铝业公司等。
此外,贵阳市也是贵州省的教育和文化中心,拥有一批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
在交通方面,贵阳是贵州省重要的交通枢纽。
贵阳市内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相连,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也是贵州省的主要机场之一。
贵阳市的交通便利性为经济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总的来说,贵阳市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还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较为完善的现代化设施。
它作为贵州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了许多游客和投资者的关注,为贵州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昆明和贵阳差距越来越大昆明和贵阳是西南地区仅次于重庆和成都的两个城市,位于云贵高原,著名避暑圣地,近几年的发展相当快速,是中国经济明星,那么这两座城市谁更有机会,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第一,从国土面积来讲昆明管辖7区7个县/县级市,总面积达21473平方公里,是中国省会城市中最大的城市之一,其中建成区面积484平方公里;贵阳管理辖6区4县/县级市,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60平方公里;从地形上讲,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中部,以高原为主,地形较为平坦;贵阳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形崎岖,以山地为主。
从国土面积来讲,昆阳要优于贵阳;第二,从人口因素来讲在新形势下,人力因素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竞争因素,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消费和经济力量,2020年昆阳的常住人口为为846万人,贵阳的常住人口598.70万人,昆明多于贵阳。
同时昆明在在校学生、高校数量等方面也占有一定优势。
故在人口方面,昆明优势较为明显;第三,从区位方面昆明和贵阳属于西南地区,北靠川渝,东南邻广西,西接越南和缅甸。
贵阳相比昆明,更加接近川、渝、鄂、湘、桂等经济发展区,距离京、沪、苏、粤等经济中心区更近,在贵阳完善了交通以后,到重庆、长沙和南宁大约2-3小时,到广州、成都和武汉大约3-4小时,贵阳的区位优势更明显;第四,在交通方面在历史上,因两市地方偏僻,地形起伏,所有两市的交通一直比较落后,自从西部大开发以来,昆明和贵阳都将交通交通放到了第一位,目前两市交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发展。
1)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云南和贵州两省形成了以昆明和贵阳为核心的呈放射状的高速公路网,路网密集,交通方便,两相比较,贵阳稍为占优(这也反应贵州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上投入巨大);2)在铁路方面,昆明已通成昆、沪昆、昆河、南昆、贵昆等铁路/高铁线路,也是规划中的泛亚铁路网的核心点;贵阳已建设贵广、贵渝、沪昆、成贵、贵南、湘黔、川黔、黔桂等线路,目前还讲贵阳略为领先一步;3)在航空方面,从机场旅客吞吐量来讲,昆明长水机场是我国主要机场,2020年旅客吞吐量居中中国机场第6位,贵阳龙洞堡机场居机场第15位,昆明领先较多;在交通方面,昆阳和贵阳持平;第五,在经济规模方面2020年昆明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33.79亿,成中国城市第31位,贵阳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12亿元,居中国各城市第53位;昆明领先优势较大;第六,在经济增长方面经济增长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是2020年经济增长率,贵阳同比增长5%,这是非常高的增速,居中国百强城市第5位,昆明同比增长2.3%,和中国整体增速差不多;第二从历史角度来看,2010年时昆明排中国城市GDP百强榜第53位,贵阳第102位,2020年昆明是31位,提升22位,贵阳是53位,提升49位,更是成就惊人。
贵阳市基本情况【位置面积】贵阳市地处东经106°07′至107°17′,北纬26°11′至26°55′之间。
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瓮安、龙里、惠水、长顺4县接壤,西靠安顺地区的平坝县和毕节地区的织金县,北邻毕节地区的黔西、金沙两县和遵义市的遵义县。
土地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4.56%。
贵阳市城区(云岩、南明、小河3个区)面积220.31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97%。
其中,云岩区在城区北部,面积67.5平方千米;南明区在城区南部,面积89.68平方千米;小河区在城区南部,面积63.13平方千米。
郊区(花溪、乌当、白云)面积2194.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7.99%。
其中,花溪区在市西南部,面积957.6平方千米,乌当区(包括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市东北部和西部,面积964.9平方千米,白云区在市西北部,面积272平方千米。
“一市三县”总面积5625.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70.04%。
其中,清镇市在贵阳市西部,面积1492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8.58%;修文县在市北部,面积1071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3.33%;息烽县在市北部,面积1036.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2.91%;开阳县在市东北部,面积2026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5.22%。
【地势地貌】贵阳市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地带。
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苗岭横延市境,岗阜起伏,剥蚀丘陵与盆地、谷地、洼地相间。
相对高差100—200米,最高峰在水田镇庙窝顶,海拔1659米;最低处在南明河出境处,海拔880米。
中部层状地貌明显,主要有贵阳——中曹司向斜盆地和白云——花溪——青岩构成的多级台地及溶丘洼地地貌。
峰丛与碟状洼地、漏斗、伏流、溶洞发育。
较平坦的坝子有花溪、孟关、乌当、金华、朱昌等处。
南明河自西南向东北纵贯市区,流域面积约占市区总面积的70%。
贵州9市州人口一览:毕节、遵义奔千万,贵阳奔五百万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山峰耸峙、山脉连绵,如大娄山、苗岭、乌蒙山等,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地和丘陵面积占了全省总面积的92.5%,是一个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大省。
受多山地理环境影响,贵州省的农业生产土地面积严重不足,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优质耕地所占比例较低。
另一方面,因为多山、可耕地少,贵州的人口规模一直不大,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下游水平。
贵州省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比广东省略小,比河南省略大;2019年末贵州省常住人口3622.95万人,而面积相当的广东、山东两省常住人口均超过1亿人。
从户籍人口来看的话,2018年末贵州省户籍人口即达到了4528.63万人,2019年户籍人口数据暂未查询到,以2018年户籍人口对比2019年的常住人口规模,贵州省的人口净流出规模接近一千万人,是一个人口流出大省。
贵州省下辖9个地级行政区(包括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以下为九个市州的人口分布情况:毕节是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西南地区区域性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珠三角连接西南地区、长三角连接东盟地区的重要通道。
2019年末,毕节全市常住人口671.43万人、户籍人口937.76万人,是贵州省第一人口大市、第三经济强市,且地域面积广阔,未来户籍人口必定会突破千万规模、常住人口突破八百万规模。
遵义是黔渝合作的桥头堡、主阵地和先行区,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
2019年末,遵义全市常住人口630.2万人、2018年末户籍人口812.75万人,是贵州省第二人口大市、第二经济强市。
未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户籍人口或许会奔向千万、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八百万人以上。
贵阳是贵州省省会,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全国综合性铁路枢纽。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贵州(第1号)基本信息所属数据项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提交时间:2005年12月12日01:15数据内容(贵州省统计局2001年4月9日发布)遵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在省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精心组织下,我省于2000年11月1日开始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记。
经过40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记资料通过了复查、质量抽查和快速汇总数据的充分论证,全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记工作顺利结束。
现将我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报如下:一、普查时点在我省登记的常住人口2000年11月1日0时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标准时间。
在普查标准时点我省登记总人口为3524.50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
普查时点总人口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点总人口3239.11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285.39万人,增长8.81%。
平均每年增加27.6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2%。
二、普查时点总人口的地区分布根据普查快速汇总结果,我省普查时点总人口地区分布如下:地区别普查时点总人口(万人)贵阳市371.82六盘水市274.36遵义市654.26安顺市233.17铜仁地区330.25黔西南州286.52毕节地区632.69黔东南州384.46黔南州356.97三、人口自然变动情况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全省出生人口为72.14万人,出生率为20.59‰;全省死亡人口为26.38万人,死亡率为7.53‰;全省自然增长人口45.76万人,自然增长率为13.06‰。
与1990年相比,出生率降低2.5个千分点,死亡率降低0.37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降低2.13个千分点。
四、家庭户2000年11月1日0时,全省共有家庭户931.1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458.52万人,占总人口的98.13%,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71人,比1990年的4.41人减少了0.70人。
贵阳市情简介贵阳简称“筑”,贵州省省会,面积8043平方公里,辖6区1市3县,有国家级高新区1个、经开区1个、综保区1个、航空港经济区1个,常住人口约500万。
贵阳生态良好。
处于北纬26度,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14.9℃,夏季平均气温22.3℃;夏季相对湿度76%至79%之间;森林覆盖率53%,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1%,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1万多个,夏季平均风速每秒3米以下,有“爽爽贵阳•中国避暑之都”的美誉。
贵阳资源富集。
已探明铝、磷、煤等矿产资源50余种,其中铝土矿资源储量5.31亿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磷矿资源储量15.48亿吨,优质磷矿占全国的70%;煤矿资源储量20.14亿吨;有中药材资源1993种,被称为“天然药谷”。
贵阳景色秀美。
拥有6500多处旅游资源,1个5A级旅游景区、20个4A级旅游景区,已探明温泉点75处。
两条全长374公里的林带环绕全城,1000多个公园分布全域,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独特气韵。
贵阳交通便捷。
被列为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大主通道之一,已建成集公路、轨道、高铁、航空多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
高铁直达北上广深、香港等主要城市,贵广、沪昆、成贵等高铁在贵阳交汇,与周边省会城市已形成2小时高铁经济圈。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开通航线253条,其中国际航线25条(含6条洲际航线),旅客吞吐量超过2000万人次。
贵阳开放包容。
形成国家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航空港经济区“四轮驱动”开放格局,打造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等国家级国际性活动平台,累计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超过110家,进出口总额41.51亿美元、增长18.8%,实际利用外资17.8亿美元、增长13%,新引进项目到位资金1270亿元、增长15.5%,设立境外商务代表处4个、文化旅游推广中心5个,国际友好交往城市 17个。
贵阳创新活跃。
作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国家级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指数49.9。
只有500万人口的贵阳,为何敢建可供1000万人居住的房
子?
贵阳简介
贵阳简称筑,别名林城,贵州省会,面积803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360平方千米,人口497万,下辖七区三县(清镇市刚刚撤县建区),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中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国务院对贵阳的定位
贵阳市城区和人口总体规划
2020年贵阳市区人口突破400万,2030年达到500万,以贵阳为中心的都市圈人口将达到1290万,以贵阳为核心的黔中城市群核心区人口将达到2000万。
贵阳未来城市组团空间布局图
环城快铁串联所有城市组团
以贵阳为核心的黔中城市群范围
贵阳人口从何而来?
贵阳是全国超级楼盘最多的城市,也是楼盘最大的城市,上一篇文章我们提到贵阳修建的楼盘新房超过200多万套,可供600万以上
人口居住,贵阳市美其名曰“吸引人才,筑巢引凤”,关键是人口从何而来?
每年十几万外省人流入贵阳
贵阳拥有大数据之都的美誉,同时拥有国家扶持的一系列特殊政策,每年都有十几万外省人来贵阳创业,也有一部分大数据人才被吸引到贵阳,再加上贵阳特殊的气候优势,来贵阳旅游的外省人非常之多。
十年来吸引外地人口数量
贵阳逐步转变成移民城市
贵阳每年增加10万外地创业者和大数据人才,每年吸收20-30万地州市人口,还有900万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回流,习惯了沿海大都市
生活,贵阳成为了首要选择。
贵阳市人口基本情况
全市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辖6区3县1市,77个乡镇,91个社区服务中心,1605个村(居) (1164个村,441个居委会)。
据人口计生报表统计,2012年,全市总人口万人(公安户籍总人口万人),总户数万户,户均人口人(公安户均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流动人口万人,其中流入人口100万人,流出人口万人。
人口出生率为‰,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
据“六普”显示,2010年,在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6万人,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万人,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万人,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万人,至2000年以来,全市小学入学儿童减少万人。
人口结构:0—14岁人口万人,占总人口%;14—60岁人口万人,占总人口%;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万人,占总人口%;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万人,占总人口%以上。
全市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市区中心人口密度达到了2万多人/平方公里。
贵阳市人均占有土地量为亩,仅相当于全省人均土地面积亩的%;全市水资源占有量为1386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一半。
2012年到2013年,居民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年均分别增长%、%,其消费收入比重分别由%、%上升到%、%。
根据贵阳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障科的调查资料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愿意花更多的钱投入子女教育支出。
2013年,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支出1562元,比2012年增加了218元,年均增长%。
我们的产品性质是教育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