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四章2013版
- 格式:ppt
- 大小:9.11 MB
- 文档页数:8
思修第4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题目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的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此外,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上。
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题目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表现,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道德建设的新思路。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我们的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1)“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我国目前虽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已经建立。
绪论1、怎样适应大学新生活?(P.2~3)①培养独立生活意识;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2、优良学风的内涵是什么?(P.4~5)①勤奋:刻苦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②严谨: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严肃、严格、严密;③求实: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实践。
④创新:不拘陈规、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
3、什么是新的学习理念?如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P.3~4)新的学习理念包括:①自主学习的理念;要合理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安排学习时间,账务正确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②全面学习的理念;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学会知识技能、生存生活、做人做事。
③创新学习的理念;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
④终身学习的理念;打牢知识基础,为今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
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何在?(P.11)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价值依据和价值评判标准。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
③有利于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提高。
④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指明了努力方向。
第一章1、大学生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P.20~22)大学生承担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具体是:①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②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世界科技文化的挑战、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我国改革发展任务的挑战。
2、为什么大学生要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P23~24)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崇高的;②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③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2013版思修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5篇)第一篇:2013版思修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指的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维系的,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一)、道德的功能(1)认识职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人们认识和反映社会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
(2)调节职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作用的表现(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1、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1)原始社会的道德(2)奴隶社会的道德(3)封建社会的道德(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5)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2.道德发展的规律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3.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4.1 复习笔记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1)道德的产生条件①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节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2)道德的起源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3)道德的形成过程①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
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道德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
(4)道德的本质①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②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相应的道德体系的性质,它所体现的利益关系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③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或多或少地会打上阶级的烙印。
④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
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1)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①认识功能a.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b.道德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理想、道德准则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道德义务和责任,正确选择道德行为,积极塑造自身的善良道德品质。
②规范功能a.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
b.从道德的特征来说,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的实践精神,也就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