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镶边与剪纸
- 格式:pdf
- 大小:991.47 KB
- 文档页数:8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七章7.6镶边与剪纸17.6.1《镶边与剪纸》习题精选解答题一1.我们的汉字中有很多都可以根据对称的性质用剪纸的方法剪出来,想像一下,用下面的这张折纸剪出来的是什么字呢?把你剪好的这个字贴在方格中,你还能想出有哪些字可以用折纸的方法剪出来吗?试试看,请把你的作品展示在右边。
比一比,看谁剪的多。
2.你准备一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纸条,将它每3厘米一段,一正一反的折叠起来,在折叠的纸上剪去如图所示的图案,把它展开你会得到一个花边,它漂亮吗?把你剪的花边贴在下面。
3.过新年时,小强家的窗户上贴着如图所示的美丽剪纸图案,你能找到它有几条对称轴吗?4.快过年时,小明的奶奶剪了一个漂亮的窗花,她用一张正方形红纸沿对角线对折它,得到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沿底上的高纸对折,又得到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在此三角形上剪出一些花纹,然后打开折叠的纸,并将它铺平,小明一下就猜出这个图案至少有几条对称轴,你知道吗?参考答案1.略 2.略 3.8 4.2解答题二1.取一张长20cm、宽18cm的长方形彩纸,将它每 cm一段一正一反折3次,在折叠好的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然后将阴影部分用剪刀剪去,将纸打开,你会发现剪出了一个字.2.如图是由24个小方格组成的轴对称图案,请你用剪刀剪三下,把它分成四块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案,并使分出的小图案也是轴对称图案,你知道怎样剪吗?3.将不同的正多边形对折不同的次数都可以得到一个三角形,用剪刀在三角形上随意剪出一条线,你就会得到不同的轴对称图案。
(1)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沿虚线对折2次,所得的图形至少有_________条对称轴。
(2)将一张正六边形的纸片沿虚线对折3次,所得的图形至少有________条对称轴。
(3)一张正八边形的纸片应对折几次才能得到一个三角形,所得的图形至少有几条对称轴?如果换成正十边形呢?(4)你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请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参考答案:1.喜喜2.3.(1)2 (3)3 (3)4,4,5,5 (4)一张正n边形的纸片对折次可以能得到一个三角形,用剪刀在三角形上随意剪出一条线所得到的图形至少有条对称轴。
《镶边与剪纸》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巧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在农村过春节要贴对联、贴窗花。
你们注意过窗花吗?老师这里有一些窗花(教师可出示具有轴对称图案的一些窗花)。
它们好看吗?窗花的制作仅用一把剪刀,通过纸的折叠和剪切,就可以得到一幅幅漂亮的图案。
下面同学们再来看一组图案:(出示投影片§1、5A)大家喜欢这些图案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镶边与剪纸。
学生欣赏,回答。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容。
讲授新课镶边与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大家是否也想用剪刀来尝试一下剪纸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出示投影片§1、5B)取一X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纸条,将它每3厘米一段,一正一反像“手风琴”那样折叠起来,并在折叠好的纸上画出字母E,用小刀把画出的字母E挖去,拉开“手风琴”,你就可以得到一条以字母E为图案的花边。
同学们先想一想,按照这样的步骤可制作出什么样的图案呢?好,大家来动手做一做,看到底制作出的图案是什么样子?(学生制作,教师指导)学生先猜想。
[生甲]可能是一串的“E”吧。
学生大胆猜想,提高学习兴趣。
然后看结果和猜想的不同,让学生学会动手,亲自获取知识。
剪好了吗?来,同学们展示一下。
?(出示投影片§1、5C)(1)在你所得的花边中,相邻两个图案有什么关系?相间的两个图案又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以相邻两个图案为一组,每组图案之间有什么关系?三个图案为一组呢?为什么?(3)在上面的活动中,如果先把纸条纵向对折,再折成“手风琴”,然后继续上面的步骤,此时会得到怎样的花边?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下面看问题(2),如果以相邻两个图案为一组,每组图案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了图案之间的关系。
真棒,下面大家来思考第(3)个问题:先猜一猜,你按上面的步骤会得到怎样的花边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同学们做得都很好。
北师大课标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6 镶边与剪纸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在制作剪纸和镶边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发展空间观念;欣赏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镶边中的一些图案,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在制作剪纸和镶边的过程中,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欣赏剪纸与镶边中的一些图案,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下面的图案是用剪刀剪出来的,漂亮吗?你能剪出这样的图案吗?
二、探索练习:
1.取一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纸条,将它每3厘米一段,一反一正像“手风琴”那样折叠起来,并在折叠好的纸上画出字母E;用小刀把画出的字母E挖去,拉开“手风琴”,你就可以得到一条以字母E为图案的花边.
(1)在你所得的花边中,相邻两个图案有什么关系?相间的两个图案又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以相邻两个图案为一组,每个图案之间有什么关系?三个图案为一组呢?为什么?
(3)在上面的活动中,如果先把纸条纵向对折,再折成“手风琴”,然后继续上面的步骤,此时会得到怎样的花边?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小组讨论探索
2.书中做一做2
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启发觉得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
3.读一读:
三、小结:
在制作剪纸和镶边的过程中,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通过欣赏剪纸与镶边中的一些图案,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7.6 镶边与剪纸学习目标:1、在制作剪纸和镶边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发展空间观念;2、欣赏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镶边中的一些图案,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学习重点:在制作剪纸和镶边的过程中,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
学习难点:通过剪纸与镶边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方法:实验、演示法,归纳法。
学习工具:纸,剪刀,投影仪。
准备活动:收集镶边和剪纸、或用剪刀通过折叠和剪切,制作的图案。
学习过程:一、引入:、你能剪出这样的图案吗?二、做一做:取一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纸条,将它每3厘米一段,一反一正像“手风琴”那样折叠起来,并在折叠好的纸上画出字母E。
用小刀把画出的字母E挖去,拉开“手风琴”,你就可以得到一条以字母E为图案的花边。
(1)在你所得的花边中,相邻两个图案有什么关系?相间的两个图案又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以相邻两个图案为一组,每个图案之间有什么关系?三个图案为一组呢?为什么?(3)在上面的活动中,如果先把纸条纵向对折,再折成“手风琴”,然后继续上面的步骤,此时会得到怎样的花边?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三、归纳:四、巩固练习:1.请你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并在上面画出以下图形,然后将其轮廓剪下来展开,看看它是什么图形?你能仿此方法剪出一个蜻蜓或其他的图案吗?2.一张正方形纸片经过两次对折,并在如图位置上剪去一个小正方形,打开后是()3. 下列图案不能用折叠剪纸方法得到的是()A. B. C. D.小结:在制作剪纸和镶边的过程中,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通过欣赏剪纸与镶边中的一些图案,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作业:课本P244习题:1,2。
教学反思:A.B.C.D.。
镶边与剪纸教材分析作为本章的综合应用,镶边与剪纸不仅实现了轴对称知识、操作活动经验、趣味数学等内容的综合。
而且实现了图形的轴对称向图形的平移的拓展,也实现了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美化生活的目的。
在教学中,建议在丰富的现实情景中,让学生经历剪纸、镶边和观察、折叠、图形欣赏与设计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欣赏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镶边中的一些图案,体验对称在其中的广泛应用和文化价值。
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轴对称现象,并对其中的一些共同特征加以分析、总结;同时,充分利用相对真实的情景以及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对称图形和对称现象进行教学,尽可能全面的体现教学素材的现实性和问题的挑战性。
2、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如:扎眼、印墨迹、折叠、剪纸等)和合作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折叠、剪纸、图形欣赏大呢感活动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有关数学操作活动的经验和数学欣赏的体验,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进一步体验轴对称、镜面对称的数学内涵,获得有关轴对称的知识和一定的成功经历,了解初步的镜面对称的内容,形成有关的简单技能,体会学习的乐趣,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3、应该有意识的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并真正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时间和空间。
如:如何得到一个轴对称图案,学生既可以通过扎眼、印墨迹,也可以通过折叠、剪纸,甚至可以通过作图等形式。
设计一个轴对称的徽标图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有的可以仅要求他按所给的条件(如用一个三角形、一条线段、一个圆)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有的还应要求他们将图案设计的更有美感,必要时,教师应在适当的场合展示学生的“作品”。
教案教学目标1、在制作剪纸和镶边的过程当中,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发展空间观念;2、欣赏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镶边中的一些图案,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3、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努力培养实践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