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质量交底记录(混凝土砌体)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8
砌体施工技术交底书范文亲爱的工友们:咱们今天来唠唠这个砌体施工啊,这可是个精细活,就像搭积木一样,但是比搭积木要求高多啦,每一步都得做到位,这样房子才能结结实实的。
一、施工准备。
1. 材料方面。
砖(砌块):咱们用的砖或者砌块啊,那得是质量合格的。
进场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检查,看看有没有裂缝啊,缺角少棱的那种可不行。
就像挑水果一样,得挑那些长得周正的。
而且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得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是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像MU10、MU15这些,可不能弄错喽。
砖还得提前浇水湿润,就像咱们人要喝水一样,砖喝饱了水,在砌筑的时候才不会把砂浆里的水分都吸走,这样砂浆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粘结作用。
不过浇水也不能太多,表面湿了就行,要是泡得像个落汤鸡似的,那也不好使。
砂浆:砂浆的配合比可是关键。
就像做菜一样,盐放多放少都影响味道,砂浆的水泥、砂、水的比例得按照实验室给的配合比来。
一般来说,水泥砂浆里水泥和砂的比例是有规定的,像M5、M7.5这些不同强度等级的砂浆,比例都不一样。
砂呢,要用中砂,含泥量不能太高,要是含泥量太多,就像饭里有沙子一样,会影响砂浆的质量。
而且砂浆要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在3小时内就得用完,要是气温比较高,超过30℃的时候,2小时内就得用完,可不能让它在那放着变成“干巴饭”。
2. 工具准备。
咱们干活的工具得齐全。
像瓦刀、大铲这些是必备的,就像战士上战场得带枪一样。
还有线坠、皮数杆,这可是保证咱们砌体垂直和平整的好帮手。
皮数杆要立得稳稳当当的,上面标清楚砖的层数、灰缝厚度这些,就像给咱们一个施工的小地图一样。
二、施工流程。
1. 基层处理。
在砌墙之前啊,得把基层打扫干净。
要是基层上有灰尘、杂物啥的,就像在脏桌子上放东西一样,肯定放不稳。
如果基层不平,还要进行找平,这就好比给地面或者墙面打个平整的地基,这样咱们砌的墙才能稳稳当当的。
2. 放线。
放线可是个技术活。
要根据施工图纸,把墙的轴线、边线都放出来。
就像给墙画个轮廓一样,这时候线一定要拉得直,要是线歪了,那墙可就跟着歪了。
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标题: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引言概述: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记录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标准等内容,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的内容和要点。
一、技术要求1.1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水泥用量等。
1.2 确定混凝土搅拌方式:确定混凝土的搅拌方式,包括搅拌机型号、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
1.3 确定混凝土浇筑方式:确定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包括浇筑顺序、浇筑高度、浇筑厚度等。
二、工艺流程2.1 混凝土原材料检验:对水泥、骨料、砂等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2.2 混凝土搅拌过程控制:对混凝土的搅拌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搅拌均匀。
2.3 混凝土浇筑质量检验: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行检验,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三、质量标准3.1 强度等级要求: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确保符合要求。
3.2 抗渗性能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要求,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3.3 外观质量要求: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进行要求,确保建筑外观美观。
四、安全措施4.1 施工现场安全要求:确定混凝土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包括人员防护、设备防护等。
4.2 混凝土运输安全措施:确定混凝土的运输安全措施,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意外。
4.3 混凝土浇筑安全措施:确定混凝土浇筑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五、验收标准5.1 混凝土强度验收标准:确定混凝土强度验收标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5.2 混凝土外观验收标准:确定混凝土外观验收标准,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5.3 混凝土抗渗性验收标准:确定混凝土抗渗性验收标准,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符合要求。
结语: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验收标准进行记录和执行,才能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砖砌筑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本次施工项目为_____,位于_____,总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其中,需要使用混凝土砖进行砌筑的部分包括_____等。
二、材料要求1、混凝土砖混凝土砖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单。
砖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不得有缺棱掉角、裂缝等缺陷。
2、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为 325 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应重新检验。
3、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应超过 5%。
使用前应过筛,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4、水应使用洁净的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水。
三、主要机具1、机械设备砂浆搅拌机、塔吊等。
2、主要工具大铲、刨锛、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扫帚等。
四、作业条件1、基础工程已完成,并验收合格。
2、弹出墙身轴线、控制线及门窗洞口位置线。
3、砌筑部位的灰渣、杂物已清理干净。
4、常温施工时,砖应提前 1 2 天浇水湿润,严禁干砖上墙。
五、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放线→排砖撂底→砌筑→勾缝→清理。
2、基层处理将基层表面的浮尘、杂物等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3、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在基础或楼面上放出墙身轴线、控制线及门窗洞口位置线。
4、排砖撂底根据砖的规格和墙体长度,进行排砖撂底,使砖的排列符合模数,减少砍砖。
5、砌筑(1)砌砖时应先盘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新盘的大角应及时进行吊、靠。
如有偏差应及时修整。
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
(2)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3)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
砌砖时砖要放平。
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
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 10mm,但不应小于 8mm,也不应大于 12mm。
砌体工程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引言概述:砌体工程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砌体工程施工之前,施工方需要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并掌握相关施工技术要求。
本文将从砌体工程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的角度,探讨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五个方面。
一、基础工程1.1 施工人员需了解基础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包括基础底面的平整度、强度等要求。
1.2 施工人员需了解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基础底面的处理、基础标高的控制等。
1.3 施工人员需了解基础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基础沉降、地下水位等。
二、墙体工程2.1 施工人员需了解墙体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包括墙体的砌筑方式、砌筑材料的选择等。
2.2 施工人员需了解墙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墙体的垂直度、水平度等要求。
2.3 施工人员需了解墙体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墙体开裂、墙体质量不过关等。
三、梁柱工程3.1 施工人员需了解梁柱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包括梁柱的布置方式、梁柱的加固措施等。
3.2 施工人员需了解梁柱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梁柱的尺寸控制、配筋的要求等。
3.3 施工人员需了解梁柱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梁柱偏位、梁柱质量不过关等。
四、楼板工程4.1 施工人员需了解楼板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包括楼板的铺设方式、楼板的加固措施等。
4.2 施工人员需了解楼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楼板的水平度、楼板的防水措施等要求。
4.3 施工人员需了解楼板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楼板开裂、楼板质量不过关等。
五、外墙工程5.1 施工人员需了解外墙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包括外墙的砌筑方式、外墙的保温措施等。
5.2 施工人员需了解外墙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外墙的垂直度、外墙的保温层施工等要求。
5.3 施工人员需了解外墙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外墙开裂、外墙保温层质量不过关等。
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标题: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引言概述: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是指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或业主交底工程技术细节和要求的记录。
这一记录对于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避免纠纷、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的内容和要点。
一、施工技术要求1.1 混凝土配合比:详细说明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砂率、石子粒径等。
1.2 浇筑工艺:说明混凝土浇筑的工艺流程,包括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
1.3 施工工期:确定混凝土浇筑的时间节点和工期计划,确保施工进度。
二、材料质量要求2.1 水泥:要求水泥符合国家标准,且在有效期内。
2.2 砂石料:砂石料应符合规范要求,且应有相应的检测报告。
2.3 混凝土添加剂:添加剂应符合相关标准,且用量应按照设计要求。
三、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3.1 浇筑前准备:确保模板、支架、钢筋等准备工作完善。
3.2 浇筑过程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运输时间和浇筑时间。
3.3 质量检验: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坍落度等检测,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四、安全生产要求4.1 施工现场安全:要求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4.2 作业人员技术培训:对参与混凝土浇筑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工作技能。
4.3 废弃物处理:规定废弃物的分类处理方式,保护环境。
五、施工后的验收及记录5.1 验收标准:明确混凝土验收的标准和要求。
5.2 验收记录:对混凝土的质量、数量等进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5.3 后续跟踪:对混凝土施工后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处理问题。
结论: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是工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详细记录施工技术、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可以有效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避免纠纷发生。
希望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时,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0 / 7
2
2
填充墙腰梁做法:
当墙厚为100,或当墙净高大于4m的墙体,在门洞顶处或在1/2层高处布置腰梁,腰梁厚度120mm,宽度同墙宽,配筋10、φ06@200,混凝土强度C25。
(当在门洞顶处做腰梁时,腰梁做法同过梁做法)。
4、构造柱、门边柱、窗边柱设置:
填充墙构造柱的设置位置、断面尺寸见各层建筑平面及相关结施图纸。
除有关图纸已注明者外,构造柱应在墙体转角、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洞口两侧、悬臂墙端部布置,构造柱间距≤5米,且不大于层高2倍。
断面尺寸亦可据墙身厚度。
构造柱应先砌墙后浇柱混凝土,用 C25混凝土浇筑。
砌墙时,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留马牙搓,并加拉筋。
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项目名称:
深圳市某住宅小区
日期:
2021年7月1日
参与人员:
- 项目经理:李先生
- 现场监理:张先生
- 建筑队长:王先生
- 施工队员:全体施工队员
交底内容:
1. 施工队员明确各自分工,了解工期要求和计划安排,并严格按照计划施工。
2. 关于混凝土浇筑:应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整体浇筑,不得拆分为小块,保证整体性。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按照要求进行模板支撑
和预埋件的预留。
对于过长或高度较高的构建部位,应采取适当的混凝土爬坡施工方法。
浇筑后应及时检查表面平整度、压实度和垂直度等质量要求,以及混凝土是否渗漏和捣实是否均匀。
3. 关于砼龙骨、构造柱和楼板的施工:在龙骨、柱和楼板的浇筑中,应特别注意其它施工队的协调配合,保证各种施工规范不得违反图纸和图纸异议处理结果,不得擅自变动。
在上一层浇筑时,下一层龙骨应全部浇筑完毕,吊装前必须完成现场质量检查,并按操作规程严格操作。
其它注意事项
在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生产措施和环保措施的落实,严格规范施工队人员的行为。
特别是在夜间施工时,应增加照明设备和保证施工队员的安全。
技术交底记录砌体工程范文一、工程概况。
咱这个工程啊,砌体工程可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就好比搭积木,每一块砖都得放对地方,整个建筑才能稳稳当当的。
咱们这砌体主要是用在[具体建筑部位,如内墙、外墙之类的],可不能小瞧了这砖砌的活儿。
二、施工准备。
# (一)材料准备。
1. 砖。
咱们用的砖得是质量过硬的。
就像挑对象一样,不能随便抓一个就用。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而且要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那些缺棱掉角、弯曲变形的砖,就像生病的士兵,不能让它们上战场,得挑出来,可别心疼那几块砖,要是用了不好的砖,以后麻烦可就大了。
提前把砖运到现场,要给它足够的时间“休息”,也就是浇水湿润。
为啥要浇水呢?就好比你干活前要喝口水润润嗓子一样,砖太干了,它会把砂浆里的水分都吸走,那砂浆就没粘性了,墙就砌不结实。
不过浇水也不能太多,浇到砖表面湿透,里面有点潮乎乎的就行,就像让砖喝个七八分饱。
2. 砂浆。
砂浆要随拌随用,一般在[规定的时间,如3小时内]就得用完。
要是放久了,就像饭菜放凉了一样,不好吃了,砂浆的性能也会下降,粘性就没那么好了。
# (二)机具准备。
1. 施工工具得准备齐全,像大铲、瓦刀、托线板、线坠这些都是咱的“武器”。
大铲用来铲砂浆,瓦刀可以砍砖、抹砂浆,托线板和线坠就像咱们的眼睛,用来检查墙砌得直不直。
这些工具都得提前检查好,要是瓦刀的刃都卷了,大铲破了个洞,那干活的时候肯定不顺手,就像战士上战场拿着破枪一样,怎么能打胜仗呢?2. 还有搅拌机,这可是搅拌砂浆的大功臣。
在使用前要检查它有没有毛病,搅拌机的叶片要转得欢快,不能慢悠悠的。
就像人要充满活力一样,这样才能把砂浆搅拌得均匀。
三、施工工艺。
# (一)基层处理。
1. 在砌墙之前,得把基层打扫干净。
就像你要在桌子上画画,得先把桌子擦干净一样。
如果基层上有灰尘、杂物或者松动的混凝土块,就得清理掉,不然墙砌上去就不牢固,就像在沙滩上盖房子,风一吹就倒了。
2. 如果基层不平,就得用水泥砂浆找平。
技术交底单位工程名称3#变电所工程量交底人分项工程名称混凝土实心砖砌体部位砌体结构施工班组(一)施工准备1.材料要求:MU10P型多孔砖、M7.5混合砂浆、M10水泥砂浆水泥,垂直和水平运输机械、砂浆搅拌机、脚手架、脚手板等砌筑工具。
2.主要机具:提升机、钢卷尺、粉笔、线坠、扳手、锤子、皮数杆、瓦刀等。
3.现场准备:轴线、定位边线位置已经经监理验收合格并且清晰直观的在现场弹放出来;施工机具安装调试和安全检验、安全防护措施搭设、临时施工通道畅通、临时用电、照明设备到位。
4.安全防护用具:安全帽、安全手套和安全带已备齐。
5.工序准备:上一道工序交验合格,完成报验程序。
(二)操作要点1.抄平:砌砖前在基础防潮层或楼面上,按设计标高用水准仪对各墙转角处和横交界处进行抄平,设置出标高的标识,然后用M7.5混合砂浆或C15细石混凝土找平,以保证底层平整而且标高符合规定。
2.弹线:按照图纸上墙体的尺寸,在基础顶面上用墨线弹出墙的轴线、墙的宽度及门洞口位置线。
3.摆样转(铺地):在弹好线的基面上,按组砌形式先用砖块试摆,核对所弹出的门洞位置线、窗口等处的墨线是否符合条砖的模数,以便对灰缝进行调整,使砖块的排列和砌体灰缝均匀,组砌得当。
4.标高4.7m以下墙体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标高4.7m以上墙体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MU10P型多孔砖;上部梁下部墙体采用MU15混凝土实心砖,在一层墙体底部设置钢筋砼圈梁,各楼层外墙底部在结构板面处均现浇140高C30砼挡水沿。
5.墙体厚度除标注外均为240厚。
6.门窗洞口底部设钢筋砼窗台梁,其长度每端超出窗宽500mm。
7.混凝土多孔砖不宜浇水砌筑,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多孔砖防雨、防潮;砌筑时应将混凝土多孔砖半盲孔面(铺浆面)向上砌筑;砌体砌筑应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块砖、一铲灰、一柔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
8.砌筑砂浆应在砌筑前按设计要求申请配合比,施工中严格按砂浆配合比通知单对材料进行计量,并充分搅拌。
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标题: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引言概述: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是指在施工前,由工程技术人员向相关施工人员详细说明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等内容的记录。
这一记录对于确保施工质量、提高工程效率、避免施工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一、设计要求1.1 确认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包括标号、抗压强度等级等内容。
1.2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明确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要求,包括水灰比、砂率、石粉率等参数。
1.3 确认混凝土材料:确定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材料的种类、品牌、质量标准等。
二、施工工艺2.1 浇筑工艺:详细说明混凝土浇筑的工艺流程,包括模板安装、浇筑顺序、振捣方式等。
2.2 养护工艺:说明混凝土养护的方法和要求,包括湿养护、覆盖保温等措施。
2.3 混凝土搅拌:介绍混凝土搅拌机的使用方法、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要点。
三、质量控制要点3.1 检测方法:说明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方法和标准,包括取样方式、试块制作、试块养护等。
3.2 质量控制:强调施工中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要点,包括搅拌均匀度、浇筑压实度、养护保温等。
3.3 质量验收:明确混凝土强度验收标准,包括合格强度、验收频率等内容。
四、安全注意事项4.1 作业环境:提醒施工人员注意作业环境的安全,包括施工现场的通风、照明、防护等。
4.2 设备操作:强调混凝土搅拌机、浇筑机等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避免设备故障导致事故。
4.3 人员防护:要求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防护用具,确保工作安全。
五、其他事项5.1 施工时间:确定混凝土浇筑的时间计划,避免施工进度延误。
5.2 施工责任: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5.3 问题处理:说明遇到问题时应如何处理,包括及时报告、寻找解决方案等。
结语: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文件,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技术人员应认真编制并交底,施工人员应仔细遵守,共同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一、技术交底1.原材料准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所需要的原材料包括砂、水泥、石灰、硅灰等。
施工人员应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分类储存。
2.砌筑基底处理:在进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施工前,必须先对基底进行处理。
首先清理基底上的杂物和尘土,然后涂抹一层水泥砂浆,使其与基底粘结牢固。
3.砌筑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规格统一、质量稳定的特点。
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砌筑,确保砌块之间的间隙均匀、整齐,并且用水平仪进行测量,以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4.砌缝施工:砌筑完成后,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砌缝施工。
施工人员应确保砌缝灌浆充实,使其与砌块紧密结合。
在进行砌缝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工作面的清洁,防止各种杂质进入砌缝。
5.养护处理:砌筑完成后,应进行养护处理。
施工人员应及时对墙体进行湿润养护,以确保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安全交底1.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耳塞、防尘口罩、工作鞋等。
同时,严禁穿戴松散的衣物,以防止被机械设备夹紧。
2.施工人员应在进行高空作业时,佩戴好安全带,将安全带连接到固定点上,确保自身的安全。
3.施工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特别是搅拌设备、升降机等。
在操作这些设备时,应注意安全距离,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在进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施工时,应严禁在风力较大或天气不稳定的情况下工作,以免因工地环境不安全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5.施工人员应注意墙体的稳定性,在砌筑过程中应遵守规定的砌筑速度,确保墙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结: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要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只有施工人员了解相关操作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日期:YYYY年MM月DD日地点:XXXX工地参与人员:XXXX(工程技术员)、XXXX(项目经理)、XXXX(施工队长)等施工内容:1.结构施工内容:混凝土浇筑。
2.施工地点:XXXX(具体位置)。
3.施工时间:XXXX年MM月DD日至XXXX年MM月DD日。
4.浇注方式:采用泵送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
5.混凝土等级:C30。
6.浇注方式:分段浇筑。
7.浇注厚度:XXXX(具体厚度)。
8.混凝土配合比:- 用水量:XX kg/m³,按需加水。
-水泥标号:XX#水泥。
-砂石比例:1:XX(砂石比例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掺合料:XXXX(具体掺合料种类和用量)。
施工要点:1.预埋件处理:预埋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清理,必要时进行调整以确保与混凝土的连接性。
2. 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XX cm左右,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工艺性能。
3.浇注方式:采用泵送方式进行浇筑,注意定位砼泵的位置,确保混凝土顺畅流动,防止管堵或浇筑不均匀。
4.分段浇筑:根据实际情况,将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分成若干个小段进行,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5.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
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施工要求:1.现场安全:施工现场要做好安全防护,保证工人人身安全,正确使用建筑机械设备,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施工现场整洁: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将废弃物及时清理,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3.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4.沟通协作: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单位之间要及时沟通交流,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进行。
风险控制措施:1.泵送设备检查:在施工前,要对泵送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工作,预防设备故障和意外事故。
2.灌注过程监测: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灌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浇筑质量符合要求。
技术交底记录砌体工程范文一、工程概况。
咱们这个工程啊,砌体工程可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这就好比盖房子搭积木,每一块砖都得放对地方,整个房子才能稳稳当当的。
咱们这砌体工程涉及到的墙体有[具体墙体类型,如内墙、外墙等],用的砖呢是[砖的类型,如烧结普通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砂浆也有专门的要求,是[砂浆类型,如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等]。
二、施工准备。
# (一)材料要求。
1. 砖。
兄弟们,这些砖可得好好检查。
运到现场的砖啊,要有质量证明文件,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得证明它是合格的。
外观上不能有裂缝、缺棱掉角的情况。
要是砖有毛病,那砌出来的墙肯定不结实。
像那种烧结普通砖,尺寸偏差也得在规定范围内,不然一块大一块小的,墙能砌整齐吗?对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它比较娇贵,怕水怕磕碰。
在运输和堆放的时候,得给它遮风挡雨,还要轻拿轻放。
要是被水泡了,强度就不行了,就像饼干泡了水,软趴趴的,还怎么用在墙上啊。
2. 砂浆。
砂浆可是砖和砖之间的“胶水”。
咱们的水泥得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有合格证的。
砂呢,要干净,不能有太多杂质。
如果砂里都是泥,就像炒菜放了太多沙子一样,那砂浆的质量肯定不行。
而且,砂浆的配合比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这就好比做饭的菜谱,盐放多放少味道可就不一样了。
# (二)施工机具。
1. 咱们要用的工具可不少,像大铲、瓦刀、托线板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大铲用来铲砂浆,就像炒菜的铲子一样顺手。
瓦刀呢,用来砍砖和铺砂浆,那可是咱们的得力助手。
托线板就更重要了,它是检验墙体是否垂直的“裁判”,要是墙砌歪了,靠它就能发现。
2. 还有砂浆搅拌机,这东西就像一个大厨的厨房电器,得好好保养。
使用前要检查它的搅拌叶片有没有松动,电线有没有破损,不然在搅拌砂浆的时候出故障了,那就耽误工期了。
三、施工工艺。
# (一)基层处理。
1. 在砌墙之前,基层一定要清理干净。
如果基层上有灰尘、杂物或者松散的混凝土块,就像在脏桌子上放东西一样,肯定放不稳。
要把基层表面的浮灰扫掉,松散的部分凿掉,让基层平整、坚实。
施工技术交底作业准备砖浇水砌砖墙验评四、施工注意事项及要求(1)材料进场卸货及堆放要求砌块进场后,应采用叉车或吊车平稳装卸,严禁翻斗倾卸和抛掷。
露天堆放时应采用覆盖措施,防止雨雪和污染。
堆放场地应坚硬平整无积水,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堆放,并且靠近施工现场,以减少多次搬运。
砌块应按品种、规格及强度等级分别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应超过2m。
砌块堆放示意图(2)施工要求1)砌筑要求1、本工程地下室隔墙砌筑时砌块排列应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下层砌块长度的1/3,且最小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50mm。
当不能满足时,在水平灰缝中应设置2,6 钢筋或,4钢筋网片加强,加强筋从砌块搭接的错缝部位起,每侧搭接长度不宜小于700mm。
2、砌筑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和找平,按设计要求测量放线、配块,并应每层挂线砌筑,确保墙面平整度和垂直度。
3、砌筑第一层砌块时应保证底面平整,如不平整,应先用1:3水泥砂浆找平,再用专用砂浆砌筑。
4、蒸压砂加气砼砌块采用薄层砂浆(粘接剂)砌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砌筑砂浆应采用专用粘接砂浆。
B.砌块不得用水浇湿,其灰缝厚度控制在2至4mm。
C.砌块与拉结筋的连接,应预先在相应位置的砌块上表面开始凹槽;砌筑时,钢筋应居中放置在凹槽砂浆。
D.砌块砌筑过程中,当在水平面及垂直面上有超过2mm的错边量时,应采用钢齿磨板和磨砂板磨平,磨平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在砌块上钻孔、镂槽、切割须采用专用工具进行处理,严禁任意剔凿或劈砍。
6、砌块填充墙上不得留设脚手眼。
7、墙体砌筑施工时水平胶缝饱满度应大于90%,垂直胶缝饱满度应大于80%。
8、砌体的组砌方法应正确。
砌体转角处应采取整块砌块盘脚(即大盘脚),砌块墙的转角及丁型交接处,应纵横搭砌,但不得出现通缝的现象。
附图:墙体转角做法示意图9、砌筑好的砌块不应任意移动或碰撞,如需校正,应清理原胶粘剂,重新批抹胶粘剂后进行砌筑。
10、地下室施工时负4层加气块下砌筑7皮实心小砖,负3至负1层加气块下砌筑3 皮实心小砖。
技术交底记录砌体工程范文一、工程概况。
咱这个砌体工程啊,在[具体工程名称]里面可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呢。
就像盖房子搭积木一样,砌体就像是那些积木块,一块一块搭好了,房子才能稳稳当当的。
咱这个工程的砌体主要采用[砌体材料名称,如加气混凝土砌块之类的],总的工程量还不小呢,所以大家都得用心干。
二、施工准备。
# (一)材料准备。
1. 砌块。
咱用的这些砌块啊,在进场的时候就得好好检查。
就像挑水果一样,得挑那些质量好的。
外观上不能有裂缝、缺棱掉角的情况。
尺寸也要符合要求,要是砌块大小不一,那咱这墙可就歪歪扭扭的了。
而且砌块还得有合格证明,没有合格证明的砌块可不能用,这就像没有身份证的人,咱不敢让他进工地一样。
2. 砂浆。
砂浆的配合比那可是很关键的。
就像做菜放盐一样,多了少了都不行。
咱的砂浆是按照[具体的配合比]来配的,水泥、砂还有其他的添加剂都得按照比例来。
砂要用中砂,含泥量不能太多,要是砂太脏了,就像在干净的白米饭里加了泥巴,那砂浆的质量肯定不行。
# (二)机具准备。
1. 搅拌机。
搅拌机就像咱的大厨师,用来搅拌砂浆的。
在使用之前,一定要检查搅拌机的各个部件是不是完好。
特别是那个搅拌叶片,要是磨损得太厉害了,就像厨师的刀钝了一样,搅出来的砂浆就不均匀。
而且搅拌机要放在平稳的地方,要是它晃来晃去的,就像人在摇摇晃晃的船上走路,很容易出问题的。
2. 运输工具。
咱们有小推车用来运砌块和砂浆。
小推车的轮子要灵活,要是轮子不好使,推起来就费劲,就像穿了一双不合脚的鞋子走路。
而且小推车也得经常检查,要是车坏了在半路上,那可就耽误事儿了。
三、施工工艺。
# (一)基层处理。
1. 基层就像咱们盖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
在砌墙之前,要把基层打扫干净,不能有杂物和灰尘。
要是基层不干净,就像在脏桌子上贴贴纸,肯定贴不牢。
如果基层不平,还要进行找平,就像给坑坑洼洼的路铺沥青一样,得让它平平整整的。
# (二)放线。
1. 放线这个活儿啊,就像是给墙画个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