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径计算
- 格式:xls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2
管径寸径计算方法管径(又称寸径)是指管道的内径或外径的一种计量单位。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是指管道的内径或外径的长度为一寸(英制单位,1英寸=25.4毫米)的管子。
管径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管道所能流经的流体量,因此管径的选择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一些计算管径的方法。
1.流速法。
流速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计算管径的方法。
根据所需流体的流速来确定合适的管径。
计算公式为:管径(寸)=定额流量(m³/h)/流速(m/s)。
2. Reynods数法。
Reynolds数是衡量流体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
当Reynolds数小于2000时,流动为层流状态;当Reynolds数在2000-4000之间时,流动为过渡状态;当Reynolds数大于4000时,流动为紊流状态。
对于层流状态的管道,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管径:管径(寸)=3.2 * (流量(L/s)/(流速(m/s) * 动力粘度(m²/s)))^ 0.253.流体阻力法。
流体在管道中的阻力是由于黏度和壁面摩擦所引起的。
根据流体的黏度和管道壁面的光滑程度,可以计算出阻力系数,再根据流体的流速来选择合适的管径。
4.经验公式法。
经验公式法基于工程经验,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实际情况,通过试验和实际运行得出一些经验公式。
例如,对于给水管道,常用的经验公式为:管径(寸)=0.71*(流量(L/s))^0.475.排水管道设计法。
对于排水管道,一般需要考虑到流体的流速、流量和管道的坡度等因素。
根据排水管道的设计标准,可以选择合适的管径。
综上所述,计算管径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应用场合来决定。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管径,确保管道能够满足流体的流量要求和流速要求。
管径压力流速流量计算在液体管道系统中,管径、压力、流速和流量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它们互相关联,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一些关键信息,例如管道系统的设计和性能。
1.管径计算:管径是指管道的内直径。
管径的大小决定了管道能够承受的流量和压力损失。
常用的管径表示方式是英寸(inch)或毫米(mm)。
管径的计算可以根据所需的流量和流速进行。
公式:流量=π*(管径的平方)/4*流速其中,π是圆周率,流量单位可以是升/秒、立方米/小时或加仑/分钟等。
例如,如果流量是100升/秒,流速是2米/秒:管径 = (流量 * 4)/ π * 流速 = (100 * 4)/ (π * 2)≈ 63.66mm2.压力计算:压力是液体在管道中的压强。
压力可以通过计算压力差或使用流速和管道特性来估算。
最常用的单位是帕斯卡(Pa)或标准大气压(atm)。
公式:压力=密度*加速度*高度+压力损失其中,密度是液体的密度,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高度是液体在管道中的高度差,而压力损失是流体在管道中摩擦所引起的压力损失。
例如,如果液体密度是1000千克/立方米,加速度是9.81米/平方秒,高度差是10米,压力损失是1000帕斯卡:3.流速计算:流速是指液体在管道中通过的速度。
流速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液体的流量和压力损失。
常用的单位是米/秒。
公式:流速=流量/(π*(管径的平方)/4)其中,流量是液体通过管道的体积,计算时需要将流量的单位转换为立方米/秒。
4.流量计算:流量是指液体通过管道截面的体积或重量。
流量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流速和管道的截面积。
常用的单位是升/秒、立方米/小时或加仑/分钟等。
公式:流量=(π*(管径的平方)/4)*流速其中,π是圆周率,管径的单位为米,流速的单位为米/秒。
综上所述,管径、压力、流速和流量是液体管道系统中的重要参数,它们之间存在着明确的计算关系。
通过合理计算和选择,可以满足管道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要求。
管径计算公式
管径计算是针对输送介质的体积流量来确定管道所需的最佳内径的过程。
在输气管道的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管径计算公式来确定最佳的管径:
1.雷诺数公式:
雷诺数(Re)是一个无量纲数,用于描述流体的速度、密度和粘度所引起的流态变化。
雷诺数公式如下:
Re=(ρ*V*d)/μ
其中,Re是雷诺数,ρ是气体密度,V是气体速度,d是管道内径,μ是气体粘度。
2.利用雷诺数公式确定最佳管径:
最佳管径可以通过确定Re的范围来计算获得。
一般来说,当
Re<2000时,气体流体呈现层流状态;当2000<Re<4000时,气体流体处于过渡区;当Re>4000时,气体流体呈现紊流状态。
当气体呈现层流状态时,可以使用下面的Darcy-Weisbach公式计算最佳管径:
d=[(4*Q)/(π*V*ρ)]^0.5
其中,Q是气体的体积流量。
3.如果流体呈现紊流或者过渡状态
1/((λ)^0.5) = -2 * log((k / (3.7 * d)) + (2.51 / (Re * (λ)^0.5)))
其中,λ是摩阻系数,k是绝对粗糙度。
给水管径计算公式
给水管径计算公式一:
D=
D------- 管道的计算内径(单位:米)
V秒----- 通过管道的流量(单位:米3/秒)
π----- 常数:3.14
W----- 通过管道的流体速度(单位:米/秒)一般取 1.5~2.0米/秒
给水管径计算公式二:Array式中: Dι----某一管段的供水直径(mm)
Qι----该管段的用水量(L/s)
μ-----管网中水流速度(m/s);一般取经济流速1.5~2.0米.
根据计算而得的某一管段的最大用水量Qι,再将μ=1.5m/s和2.0m/s分别代入公式,则可计算出两个管径,选择两个计算管径中间的标准规格的水管即可;如果没有这种规格的水管,也可选用直径接近的水管。
给水管径计算公式三:
标称管径DN的单位mm(毫米)、流速u的单位m/s(米/秒)、流量q的
单位m3/h(立方米/小时)。
给水允许流速u:DN≥500时,u为0.5~1.5m/s、DN<500时,u为1.5~3m/s。
管径计算公式:
d=18.8×[(q/u)^(0.5)]=18.8×[sqrt (q/u)]
根据d的数值选择与其最接近的标称管径的给水管。
一般工程上计算时,水管路,压力常见为0.1--0.6MPa,水在水管中流速在1--3米/秒,常取1.5米/秒。
流量=管截面积X流速=0.002827X管径^2X流速(立方米/小时)^2:平方。
管径单位:mm
管径=sqrt(353.68X流量/流速)
sqrt:开平方
饱和蒸汽的公式与水相同,只是流速一般取20--40米/秒。
如果需要精确计算就要先假定流速,再根据水的粘度、密度及管径先计算出雷诺准数,再由雷诺准数计算出沿程阻力系数,并将管路中的管件(如三通、弯头、阀门、变径等)都查表查出等效管长度,最后由沿程阻力系数与管路总长(包括等效管长度)计算出总管路压力损失,并根据伯努利计算出实际流速,再次用实际流速按以上过程计算,直至两者接近(叠代试算法)。
因此实际中很少有人这么算,基本上都是根据压差的大小选不同的流速,按最前面的方法计算。
水管管径计算公式水管管径的计算,这可是个在给排水工程中相当重要的环节。
要是管径算错了,那麻烦可就大啦!咱们先来说说为啥要算准水管管径。
就好比咱们家里的水龙头,如果管径选小了,水流量就小得可怜,你着急洗手的时候,那水慢悠悠地流,能把人急死;要是管径选大了呢,又浪费材料和成本,不划算嘛。
那到底怎么算水管管径呢?这就得用到一些公式啦。
常见的计算方法跟水的流量、流速还有管道的阻力有关系。
先来说说流量。
流量就好比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水管的水的总量。
比如说,你家洗澡喷头一分钟喷出了多少水,这就是流量。
计算流量的时候,咱们得考虑用水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比如说,一个普通的淋浴喷头,每分钟的流量大概在 6 升到 12 升之间。
要是你家同时开着两个喷头洗澡,那流量就得乘以 2 啦。
再说说流速。
流速就是水在水管里流动的速度。
流速太快,水管可能会承受不住压力,容易出问题;流速太慢,又达不到咱们用水的需求。
一般来说,生活用水的流速在 0.5 米每秒到 2 米每秒之间比较合适。
然后就是管道阻力。
这个有点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水在水管里流动的时候遇到的阻碍。
水管的材质、长度、弯头的数量等等都会影响管道阻力。
那具体的计算公式是啥呢?一般用这个公式:管径= √(4×流量÷(π×流速))。
我给您举个例子吧。
比如说,有个小区要设计供水管道,预计每天的用水量是 500 立方米,一天按 24 小时算,那每小时的流量就是500÷24 ≈ 20.83 立方米。
假设流速选 1.5 米每秒,那咱们来算算管径。
管径= √(4×20.83÷(3.14×1.5))≈ 0.51 米,也就是 510 毫米。
所以,这个小区的供水管道管径可以选 500 毫米左右的。
不过,实际计算的时候可没这么简单。
还得考虑很多其他因素。
比如说,要是管道太长,压力损失就大,可能就得选大一点管径;要是有很多弯头和分支,也会增加阻力,管径也得适当加大。
临时用水管径计算公式
临时用水管径的计算公式通常涉及到水流速度、用水量和管道长度等因素。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临时用水管径计算公式的示例:
管径(mm)=sqrt[4×用水量(m³/h)/(π×流速(m/s)×时间(h))]
其中:
- 管径:需要计算的管道直径,单位为毫米(mm)。
- 用水量:每小时的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³/h)。
- 流速:水在管道中的流动速度,单位为米/秒(m/s)。
- 时间:用水时间,单位为小时(h)。
- π:圆周率,取 3.14。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公式,实际的临时用水管径计算可能会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管径计算时,还需要考虑管道的压力损失、流量要求、管道材质和工程标准等因素。
建议在进行具体的管径计算时,参考相关的工程规范、设计手册或咨询专业工程师,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管管径流量压力计算公式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水管的流量和压力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管道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水管的流量和压力进行准确的计算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水管管径流量压力的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参数。
一、水管管径的计算公式。
水管的管径是指管道的内径,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在工程设计中,确定水管的管径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水流的流速和流量。
一般来说,水管的管径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D = Q / (V π/4)。
其中,D为水管的管径(mm),Q为水流的流量(m³/s),V为水流的流速(m/s),π为圆周率(约3.14)。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水管的管径与水流的流量和流速有关,当流量增加或者流速减小时,水管的管径也会增加。
因此,在设计水管时,需要根据实际的流量和流速来确定合适的管径,以保证水流的畅通和稳定。
二、水管流量的计算公式。
水管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的水流量,通常以立方米每秒(m³/s)或者升每分钟(L/min)为单位。
水管的流量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Q = V A。
其中,Q为水流的流量(m³/s),V为水流的流速(m/s),A为管道的横截面积(m²)。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水管的流量与水流的流速和管道的横截面积有关,当流速增加或者管道的横截面积增大时,水管的流量也会增加。
因此,在设计水管时,需要根据实际的流速和管道的横截面积来确定合适的流量,以满足工程的需求。
三、水管压力的计算公式。
水管的压力是指水流对管道壁面的压力,通常以帕斯卡(Pa)或者千帕(kPa)为单位。
水管的压力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P = ρ g h + 1/2 ρ V²。
其中,P为水流的压力(Pa),ρ为水的密度(kg/m³),g为重力加速度(m/s²),h为水流的高度差(m),V为水流的流速(m/s)。
排水管道管径计算排水管道的管径计算是设计排水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其目的是确定管道的直径以满足排水需求,并保证排水畅通和排污效果。
管道的直径直接影响水流的速度和排水能力,太小会导致堵塞,太大则会浪费材料和设备。
根据不同类型的排水系统和排水对象的不同,管道的直径计算方法也会有所区别。
下面将分别从建筑物内部排水管道和外部污水管道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1.建筑物内部排水管道的管径计算建筑物内部排水管道主要包括卫生间、厨房、洗衣房等用水设备的排水管道。
通常采用速度法或容积比法进行管径计算。
速度法是根据水流的速度来确定管道的直径。
根据实际的使用经验,常用的排水速度范围为每秒0.5米到1.5米。
根据水流速度和管道材料的摩阻系数,可以反推出合适的管道直径。
容积比法是根据用水设备的容积,考虑水流量的大小来确定管道直径。
首先需要统计各个用水设备的水流量,然后根据用水设备所在楼层和用水设备的类型,查表获取相应的容积比系数。
最后,根据容积比系数和用水设备的水流量,计算出合适的管道直径。
2.外部污水管道的管径计算外部污水管道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废水排放和城市污水处理。
根据排放的污水类型、流量以及管道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进行计算。
对于主排水管道,通常使用单位长度的内径流量(又称NA值)来计算。
根据污水流量、泵站位置和管道的水平距离,可以根据规范中的公式计算出NA值。
然后,再根据污水流量和NA值,查表得到合适的管道内径。
对于分支管道,通常采用单位排污面积的内径流量(又称NF值)来计算。
根据污水流量、排污设备数量和排污面积的大小,可以根据规范中的公式计算出NF值。
然后,查表得到合适的管道内径。
在进行管径计算时,还需要考虑管道的坡度、水流速度和水流的连续性。
坡度主要用于排水的畅通,一般为0.5%到2%。
水流速度一般不宜小于0.5米/秒,以防止堵塞。
水流的连续性是指管道的延伸方向一致,不出现支管的弯曲和多次变向,以保证顺畅排水。
综上所述,管道的直径计算是排水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步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排水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安全性。
管径计算公式口诀管径计算这事儿啊,说起来还真有点小门道。
今儿咱就来好好唠唠管径计算公式的口诀。
先来说说为啥要整明白管径计算。
你想啊,不管是家里通水的管子,还是工厂里输送液体的管道,管径要是没选对,那麻烦可就大了。
水流量不够,或者压力不足,都会影响正常使用。
那管径计算公式到底是啥呢?其实常见的就是根据流量、流速来算管径。
口诀就是“流量除以流速,开方再乘系数”。
这里面流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的液体体积,流速呢就是液体在管道里流动的速度。
我给您举个例子啊,就说我之前去一个老旧小区改造水管的事儿。
那小区的水管老化得厉害,水压总是上不来,高层住户经常没水用。
我们去查看的时候发现,原来之前安装的管径太小啦!当时我们就根据实际的用水量,估算出流量。
然后再结合合理的流速,用口诀里的方法来计算管径。
比如说,算出的流量是每小时 10 立方米,我们期望的流速是 2 米每秒,按照公式算下来,管径就需要大概 0.1 米。
可别小看这简单的计算,稍微一个数弄错了,那新换的管子还是不顶用。
所以我们那叫一个仔细,反复核算,确保万无一失。
而且啊,不同的液体,流速的选择也有讲究。
像水和油就不一样,粘稠的液体流速就得慢些,不然阻力太大。
再比如说,在工业生产中,输送化学溶液的管道,管径计算更是要精确。
要是管径小了,溶液流动不畅,可能会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管径大了呢,又浪费材料和成本。
总之,管径计算公式口诀虽然简单,但是用起来可得小心谨慎。
只有算对了管径,才能让各种液体在管道里顺顺畅畅地流动,不闹心。
希望通过我今天跟您讲的这些,您对管径计算公式口诀能有更清楚的了解,以后碰到相关的问题也能心里有底,轻松应对!。
给水管径计算公式如何理解2012-07-08 10:35 提问者:shy604912562|浏览次数:280次管径计算公式:d=18.8×[(q/u)^(0.5)]=18.8×[sqrt (q/u)]根据d的数值选择与其最接近的标称管径的给水管。
(资料引自《简明管道工手册》,P.54~55)例如若流量q=5 m3/h、流速u=2.6 m/s。
按公式计算得d=26.07mm,可选择DN25的管道。
计算公式为什么我计算出来不对啊我来帮他解答满意回答2012-07-08 11:53管径计算公式:d=18.8×[(q/u)^(0.5)]=18.8×[sqrt (q/u)]例如若流量q=5 m3/h、流速u=2.6 m/s。
带入公式计算d=18.8×[(5/2.6)^(0.5)]=26.0709=26.07mm,可选择DN25的管道,计算结果应该没有问题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步骤2010-04-21 20:32 提问者:小新跑慢点|浏览次数:4055次建筑概况:某办公大楼包括主楼和附楼。
两楼位于工业大道东侧,且在与工业大道交汇的另一市政道路两侧对应相望。
主楼为办公楼,建筑面积27318m2,地下层为设备层和车库,地上架空层(±0.00标高层)为敞开式停车场。
正层21层,最高层屋面标高72.10m,建筑高度72.60m。
该楼生活用水对象主要是公共卫生间的洗涤和冲洗便溺。
消防给水按一类高层建筑设防。
附楼为独立的建筑物,功能为招待所综合楼,属于一般高层公共建筑。
设计要求是1.建筑室外管道与设施布置(包括:引入管,水表井,化粪池,检查井,排出管,室外消火栓,室外消防水泵接合器等);2.室内给水系统设计(包括:室内生活冷水供应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自动喷淋给水系统,泵房与水池布置);3.室内排水系统设计(包括:室内排水系统与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第一次做设计,麻烦高手告诉一下具体的设计计算步骤我来帮他解答满意回答2010-04-21 22:41热心网友你这问题说的,完全是要这个建筑的计算书,可是你又没有提供足够的资料,我就简单的说说我认为值得注意的地方吧。
管径和流量的计算
1、
管径D=√[4流量D/(π经济流速v)]
其中:管径D单位为米,经济流速v:对于DN300以下管选1.2m/s、DN300以上管选1.5m/s;流量单位为立方米/秒.
所以,管径D=√[4x(200/3600)/(πx1.2)]=0.243(米)=243毫米.
2、
一般工程上计算时,水管路,压力常见为0.1--0.6MPa,水在水管中流速在1--3米/秒,常取1.5米/秒。
流量=管截面积X流速=0.002827X管径^2X流速(立方米/小时)^2:平方。
管径单位:mm 管径=sqrt(353.68X流量/流速)
sqrt:开平方
饱和蒸汽的公式与水相同,只是流速一般取20--40米/秒。
如果需要精确计算就要先假定流速,再根据水的粘度、密度及管径先计算出雷诺准数,再由雷诺准数计算出沿程阻力系数,并将管路中的管件(如三通、弯头、阀门、变径等)都查表查出等效管长度,最后由沿程阻力系数与管路总长(包括等效管长度)计算出总管路压力损失,并根据伯努利计算出实际流速,再次用实际流速按以上过程计算,直至两者接近(叠代试算法)。
因此实际中很少友人这么算,基本上都是根据压差的大小选不同的流速,按最前面的方法计算。
管径和压⼒损失计算管径和压⼒损失计算⼀、管径计算1、管径计算蒸汽、热⽔、压缩空⽓、氮⽓、氧⽓、⼄炔按下述三式计算:按体积流量计算按质量流量计算按允许压降计算式中—管道内径(mm);—在⼯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m3/h);—在⼯作状态下的质量流量(t/h);—在⼯作状态下的流速(m/s);—在⼯作状态下的密度(kg/m3);—摩擦阻⼒系数;—允许⽐压降(Pa/m)。
压缩空⽓、氮⽓、氧⽓、⼄炔等⽓体⼯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可由标准状态(0℃,绝对压⼒0.1013MPa)下的体积流量换算⽽得式中—标准状态下⽓体体积流量(m3/h);—⽓体⼯作温度(℃);—⽓体绝对⼯作压⼒(MPa)。
⼆、管道压⼒损失计算管道中介质流动产⽣的总压差包括直管段的摩擦阻⼒压降和管道附件的局部阻⼒压降,以及管内介质的静压差。
管内介质的总静压差:;直管的摩擦阻⼒压降:;管道附件的局部阻⼒压降:;管内介质的静压差:。
式中Δp—管内介质的总静压差(Pa);Δpm—直管的摩擦阻⼒压降(Pa);Δpd—管道附件的局部阻⼒压降(Pa);Δpz—管内介质的静压差(Pa);∑ξ—管件局部阻⼒系数之和;∑Ld—管道局部阻⼒当量长度之和(m);H1—管段始点标⾼(m);H2—管段终点标⾼(m);对液体,因其密度⼤,计算中应计⼊介质静压差。
对蒸汽或⽓体,其静压差可以忽略不计。
三、允许⽐压降计算对各种压⼒管路的计算公式为式中—单位压⼒降(Pa/m);、—起点、终点压⼒(MPa);—管道直管段总长度(m);—管道局部阻⼒当量长度(m)。
在做近似估算时,对⼚区管路可取=(0.1-0.15);对车间的蒸汽、压缩空⽓、热⽔管路,取=(0.3-0.5);对车间氧⽓管路去=(0.15-0.20)看见公式,写上⾃⼰知道的公式吧。
管径计算公式。
d=18.8乘以(Q/u)的开平⽅,其中Q=Qz(273+t)/(293*P),其中,Qz为标准状态下的压⼒,P为绝对压⼒。
对于u的确定,p=0.3~0.6MPa时,u=10~20s;p=0.6~1MPa时,u=10~15s;p=1~2MPa时,u=8~12s;p=2~3MPa时,u=3~6s;p>3MPa时,u=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