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中化学元素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人体内的化学元素人体的主要化学元素包括氧、碳、氢、氮、钙、钠、钾、磷、镁、铁、锌、铜、锰、锰、碘和硫等15种元素。
氧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占据了体重的60%以上。
它是呼吸过程中氧化产物的组成成分,并参与能量代谢过程。
氧通过血液运输到细胞中,提供给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碳是构成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元素,是生物分子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存在于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生物分子中,起着构造和能量储存的重要作用。
氢是构成水分子的重要元素,也是有机化合物中的组成部分。
它在人体内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如酸碱平衡和代谢反应等。
氮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的必要元素。
氮元素通过进食蛋白质等食物摄入人体内,然后通过消化系统进行分解和吸收。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同时也参与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细胞信号传递等生理过程。
钙的吸收和代谢主要通过肠道和肾脏进行。
钠、钾和磷是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
它们在维持细胞内外电位差、维持水平衡和调节神经传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钠和钾主要通过饮食摄入,而磷以无机盐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铁是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的主要成分,起到携氧和电子传递的作用。
铁主要通过食物中的铁盐摄入人体内。
锌、铜、锰和硒是人体内其他微量元素。
它们在人体内参与多种酶的活化和催化反应,维持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
锌和铜主要通过食物中的含锌和含铜食物摄入人体内,锰和硒则通过水和食物摄入。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需元素。
它主要通过食物中的碘盐和碘含量较高的食物进入人体内。
硫是构成许多蛋白质和荷尔蒙的基本元素。
硫主要通过食物中的含硫氨基酸摄入人体内。
虽然这些元素是人体内的必需元素,但缺乏或过量摄入都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钙缺乏可导致骨质疏松症,铁缺乏则会导致贫血等。
相反,过量摄入一些元素如铅、汞或镉等重金属可导致中毒。
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口诀:微量元素:新zn、铁fe、臂b、阿童cu、木mo、猛mn。
常大量元素: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即c、h、o、n、p、s、k、ca、mg。
化学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从哲学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电子数目发生量变而导致质变的结果。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虽及其微小,但具有强大的生物科学作用。
区别:1、在人体内含量不同:常量元素在人体占到体重 0 . 01 %以上,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高于人体质0.01%~0.%。
2、成分不同:常量元素主要有氧65%、碳18%、氢10%、氮3%、钙1.5%、磷1%、钾0.35%、硫0.25%、钠0.15%、氯0.15%、镁0.05%。
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铜、锰、锌、钴、钥、铬、镍、钒、氟、硒、碘、硅、锡。
3、促进作用相同:常量元素是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
微量元素就是参予酶、激素维生素和核酸的新陈代谢过程,其生理功能主要整体表现为帮助运送宏量元素;做为酶的共同组成成分或激活剂;在激素和维生素中起至独有促进作用;影响核酸新陈代谢等。
钙 ca钙占到人体重的1.7%左右,99%以羟基磷酸钙的形式存有于骨骼和牙齿中,1%存有于血液中。
离子态的钙可以推动凝血酶原转型为凝血酶,并使伤口处的血液凝固。
钙在其它多种生理过程都有重要作用,如在肌肉的伸缩运动中,它能活化atp酶,保持肌体正常运动。
缺钙少儿会患软骨病;中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受伤易流血不止。
钙还是很好的镇静剂,它有助于神经刺激的传达,神经的放松,它可以代替安眠药使你容易入眠,缺钙神经就会变得紧张,脾气暴躁和失眠。
钙还能够减少细胞膜的渗透性,避免有毒细菌、病毒或过敏原等步入细胞中。
钙还是较好的镇痛剂,还能够帮忙你增加烦躁、快速体力的恢复正常。
成人对钙的需要量推荐值为1.0克/日以上。
奶及奶制品是理想的钙源,此外海参、黄玉参、芝麻、蚕豆、虾皮、干酪、小麦、大豆、芥末、蜂蜜等也含有丰富的钙。
体内化学元素的吸收与代谢化学元素是构成生命体所必需的化学物质,它们在运动、休息、生长、发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需要多种化学元素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众所周知,天然界中的元素并非所有的都能健康地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体内化学元素的吸收与代谢是人类身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多个元素如钙、铁、锌等,贯穿整个人类健康的状态与过程。
体内化学元素的吸收:多种化学元素在人体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它们通过人类的肠道而被吸收入体内,有些元素需要在体内被合成或转化,完成后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效应。
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可以分以下三类:一类元素属于重要离子元素,像钠、钾、钙、镁、磷等,它们在体内发挥着各种不同的生理作用,比如:维持酸碱平衡、维持正常血压和体温、参与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活动,以及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类元素是微量元素(也叫微量元素),包括锌、铁、铜、锰、钼等,这些元素的摄入量是100毫克以下,大多数都在体内以离子形式存在,通过日常饮食和补充剂摄入到人类身体内。
虽然摄入的总量非常少,但仍对身体的健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参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活动、参与DNA的合成、对维持红细胞和肌肉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类元素是超微量元素,包括硒、碘、钴等,这些元素的摄入量是微量需求的一部分,缺失可能容易引起疾病。
体内化学元素的代谢:人类体内的化学元素在代谢时经过分解、合成和转化等过程,常涉及酶类和细胞蛋白的参与。
化学元素的代谢主要发生在人类的肝脏、肾脏和其他组织器官内。
这些组织器官通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将一些化学元素从一个化学形式转化为另一个形式,这些形式也反过来相互影响和影响体内许多其他的化学元素。
化学元素的代谢途径涉及多种关键的酶类反应、激素分泌和基因调节。
分析化学元素的吸收和代谢过程,很多健康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方案。
比如,钙的摄入不够会减少骨密度和增加骨折的风险,铁的摄入不够会导致贫血,碘的摄入不足则会影响甲状腺的功能。
初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总结第一篇:初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总结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常量元素(11种)在人体中含量>0.01% 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 Fe、Zn、Se、I、F等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1、钙 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 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3)钙过多:结石、骨骼变粗过少: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4)补钙产品:钙中钙;葡萄糖酸钙;2、钠和钾(1)Na+ 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g—120g K+ 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Fe、Zn、Se、I、F 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Cr、Pb、Ag、Ba、Al、Cu等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Fe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缺铁会引起贫血 Zn 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Se 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
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I(碘)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F(氟)能防治龋齿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一、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碳元素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2、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有机物有机小分子如:CH4、C2H5OH、CH3COOH、C6H12O6等(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二、有机合成材料1、有机高分子材料(1)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合成橡胶(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元素的名词解释医学引言:元素,作为自然界中的基本物质,对于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小到大,从微观到宏观,元素在人体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元素在医学中的名词解释,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收获。
一、元素的定义与分类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组成。
每个元素都具有独特的原子数目和化学性质。
在医学领域,元素的分类主要基于其功能和生理作用。
根据医学研究和诊断的需要,元素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宏量元素:宏量元素是人体内需要量较大的元素,常见的包括碳、氢、氧、氮、钠、钾、钙、镁和磷等。
这些元素在人体内以离子形式存在,参与多种重要的生化反应,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人体内需要量较小的元素,但同样不可或缺。
其中包括铁、锌、铜、锰、硒、碘、铬和钴等。
这些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作为酶的结构或辅助因子参与许多代谢过程,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二、元素在医学中的作用1. 宏量元素的生理作用(1)碳、氢、氧、氮(CHO元素):这四个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CHO元素组成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分子,进而维持人体的能量代谢和生命活动。
(2)钠、钾(Na和K元素):这两个元素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和水电解质平衡的关键离子。
它们通过细胞膜的离子泵和通道系统,调节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维持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水分平衡等生命过程的正常进行。
(3)钙、镁、磷(Ca、Mg和P元素):这三个元素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同时也参与维持细胞的酶活性、细胞信号传递和酸碱平衡等重要生理过程。
2. 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1)铁:铁是人体内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参与氧气的运输和储存。
铁还是多种酶的催化剂,参与能量代谢和DNA合成等生化反应。
(2)锌:锌在人体内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和调节因子,参与子宫发育、免疫功能、脂肪代谢和DNA合成等生理过程。
(3)硒:硒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清除自由基,维护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人体中化学元素范文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包括原子和离子等化学实体。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约118种已知的化学元素,而人体中则存在着大约60种化学元素。
这些元素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人体中最丰富的化学元素是氧、碳、氢和氮,它们占据了体重的大部分。
这些元素构成了活体物质的“骨架”,并且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
例如,氧气是人体呼吸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通过呼吸进入我们的身体,和食物中的碳元素结合,释放能量供给细胞需要。
同时,氮元素则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大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细胞生长和修复的关键。
此外,钙、磷和镁等金属元素在人体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钙元素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主要元素,不仅提供了身体结构的支撑,还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中发挥重要作用。
磷元素则是构成我们的DNA 和RNA的组成部分,不仅参与了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还是ATP这种重要的能量分子的组成部分。
而镁元素则参与了多种酶的反应中,调节了细胞代谢和神经肌肉的功能。
此外,钾、钠和氯等元素是调节体液平衡和维持神经肌肉功能的重要成分。
这些元素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体内,通过细胞膜的离子通道进出细胞,参与了神经传递和肌肉收缩等生理过程。
同时,这些元素还是维持酸碱平衡的重要因素,调节细胞内外溶液的pH值,确保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除了这些常见的元素外,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在人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铁元素是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碘元素参与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调节了身体的新陈代谢。
锌元素是许多酶活性的辅酶,参与了免疫反应和DNA合成等生理过程。
这些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所需量较少,但其缺乏或过量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总的来说,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对于维持生命活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元素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我们身体的各种生理过程,从呼吸到新陈代谢,从神经传递到骨骼生长等等。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生物机器,由许多不同的元素组成。
然而,有几种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特别重要,因为它们对我们的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五个元素。
1. 氧气: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之一是氧气。
氧气是呼吸的关键,它在我们的肺部被吸入并通过血液分配到我们的身体各个部分。
氧气在细胞呼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
除了支持细胞功能外,氧气还有助于维持心脏和肺部的健康。
2. 碳:碳是构成我们身体的有机分子的关键元素。
碳与氢、氮和氧等元素结合形成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生物大分子。
这些大分子构成了我们身体的大部分组织和器官,包括肌肉、骨骼和皮肤。
此外,碳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通过氧化反应产生ATP,这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转所需的能量。
3. 氢:氢是水的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它在人体中的含量也非常丰富。
除了构成水分子外,氢还参与到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中。
人体内的许多重要分子,如蛋白质和DNA,都含有氢原子。
氢还与氧气相结合形成ATP,为细胞提供能量。
4. 氮:氮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同时也占据着人体元素中的重要位置。
蛋白质是身体的基础,它们参与到细胞结构、酶、抗体等多种生物化学过程中。
氮原子的循环和利用是保持人体氮平衡的关键,可能受到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以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5. 钙: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之一。
钙离子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骨骼健康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此外,钙还参与到血液凝结、细胞凋亡和激素分泌等生理过程中。
维持合适的钙平衡对于保持骨骼的强壮和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尽管以上列举的五种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较多且至关重要,但并不代表其他元素的作用不重要。
我们的身体还需要微量元素,如铁、锌、镁、硒等,这些元素同样对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五个元素是氧气、碳、氢、氮和钙。
它们在我们的身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至关重要。
人体每日所需微量元素标准
人体每日所需微量元素标准因不同元素而异,部分人体中某些化学元素含量极少,但是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必须通过饮食摄入的微量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如铁、铜、锌、锰、钼、钴、钒、铬、氟、碘、硒、镍、锶。
具体如下:
1. 铁:每日需要量\~,主要来源于肉类、肝脏、菠菜。
缺乏易患缺铁性贫血。
2. 锌:每日需要量2\~5mg,主要来源于肉类、蛋类、水产品、乳制品。
缺乏会影响酶的组成。
3. 铜:每日需要量\~,主要来源于动物内脏、豆类、贝类、鱼。
缺乏会影
响合成一些氧化酶。
4. 碘:每日需要量100\~300ug,主要来源于海产品、海盐、加碘盐。
缺
乏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组成。
5. 硒:每日需要量50\~70ug,主要来源于海产品、肉、谷物。
缺乏会影响保护机体抗氧化。
以上是部分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及其日需要量,如需获取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天然元素有92种,其中在人体内的有多少种?
人体是由40多种元素构成的。
所谓微量元素,在环境地球化学中,是指仅占地球组成部分的0.01%的60余种元素,它们的含量一般在1×10-8~1×10-88之间。
在医学领域,从人体的结构来看,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者即为微量元素。
根据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要情况,那些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须通过食物摄入且每日膳食需要量都在100mg以下的微量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
人体是由40多种元素构成的,根据元素在体内含量不同,可将体内元素分为两类:其一为常量元素,占体重的99.9%,包括碳、氢、氧、磷、硫、钙、钾、镁、钠、氯等10种,它们构成机体组织,并在体内起电解质作用;其二为微量元素,占体重的0.05%左右,包括铁、铜、锌、铬、钴、锰、镍、锡、硅、硒、钼、碘、氟、钒等14种,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虽然微乎其微,但却能起到重要的生理作用。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铁。
微量元素是指在机体内其含量不及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
人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组成人体的元素有60多种。
其中有钙、钠、钾、镁、碳、氢、氧、硫、氮、磷、氯等11种属必需的定量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头20个元素内,另有铁、铜、锌、锰、钴、钒、铬、钼、硒、碘等十余种必需的微量元素。
其中钙、钠、钾、镁四种元素约占人体中金属离子总量的99%以上。
它们大多以络合物形式存在于人体之中,传递着生命所必须的各种物质,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当膳食中某种元素缺少或含量不足时,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下面介绍几种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氮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占蛋白质分子重量的16%~18%。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细胞核、各种细胞器的主要成分。
动植物体内的酶也是由蛋白质组成。
此外,氮也是构成核酸、脑磷脂、卵磷脂、叶绿素、植物激素、维生素的重要成分。
由于氮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因此人们将氮称之为生命元素。
植物缺氮时,老器官首先受害,随之整个植株生长受到严重阻碍,株形矮瘦,分枝少、叶色淡黄、结实少,子粒不饱满,产量也降低。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物质,有多种蛋白质的参加才使生物得以存在和延续。
例如,有血红蛋白;有生物体内化学变化不可缺少的催化剂——酶(一大类很复杂的蛋白质);有承担运动作用的肌肉蛋白;有起免疫作用的抗体蛋白等等。
各种蛋白质都是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
氮是各种氨基酸的一种主要组成元素。
钠和氯在人体中是以氯化钠的形式出现的,起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和维持体液平衡的作用。
人体每天必须补充4~10g食盐。
钙是一种生命必需元素,也是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大量金属元素,含量仅次于C、H、O、N,正常人体内含钙大约1~1.25kg。
每千克无脂肪组织中平均含20~25g。
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它参与人体的许多酶反应、血液凝固,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巩固和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缺钙会引起软骨病,神经松弛,抽搐,骨质疏松,凝血机制差,腰腿酸痛。
人体每天应补充0.6~1.0g钙。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铁的摄入不足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症。
磷是人体的常量元素,约占体重的1%,是体内重要化合物ATP、DNA等的组成元素。
人体每天需补充0.7g左右的磷。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缺碘,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和智力发育,造成呆小症;会引起成人甲状腺肿大。
为了人体的健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的平衡,特别是要注意上述元素和其它一些微量元素(如铜、钾、镁、氟、硒、锌等)的补充,以保证某些生理功能的正常。
下面是各种元素与其生理功能及日常来源的对照表:
元素
生理功能
来源
钠
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食盐。
钾
酶的激活剂
蔬菜(植物生长需要钾,在植物中含有较多的钾)。
钙
骨骼等硬组织不可缺少的元素,还与肌肉的收缩有密切的关系,它参与人体的许多酶反应、血液凝固,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巩固和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食物中含有较丰富的钙(但要注意不要与会与钙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一起食用):动物骨、鸡蛋、鱼虾和豆类等含钙丰富。
镁
酶的激活剂
绿色蔬菜(叶绿素中含有较丰富的镁),豆类,虾蟹
锌
缺锌会引起营养不良,生殖系统失调,还对酶有一定的活性作用和对蛋白质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豆类、瘦肉、米、面
铜
铜是很多酶的活性元素,可促进细胞成熟、催化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并协同造血,缺铜会引起贫血和发育不良。
铜的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协助DNA的复制。
动物肝脏、绿叶蔬菜、软体动物等都含有较丰富的铜
铁
铁是构成血红素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把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细胞并把CO2排出体外,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动物肝脏、蛋黄、海带、紫菜、菠菜(吃含铁高的物质忌饮茶)。
磷
磷在人体内主要分布于骨骼、牙齿、血液、脑、三磷酸腺苷中,其中三磷酸腺苷是人体能量仓库。
肉、虾、鱼、奶、豆等。
碘
甲状腺素的组成成分,缺碘会引起粗脖子病。
海带、紫菜、海参。
氟
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缺氟会引起龋齿,但氟过量会引起“氟骨病”和“斑釉病”含氟牙膏
硒
是某些酶的成分,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缺硒会导致心血管病,还会导致溶血性贫血和克山病。
海米、肉类、动物肝脏、大米、大蒜、芥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