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定义、分类、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副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3.98 KB
- 文档页数:13
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引言:激素类药物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它们可以调节人体内的生理功能,并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激素类药物的种类、临床应用范围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激素类药物的种类1. 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皮质类固醇广泛用于抗炎、免疫抑制和代谢调节等方面。
常见的皮质类固醇药物包括地塞米松、泼尼松龙等。
2. 甲状腺激素类药物(thyroid hormones):甲状腺激素类药物被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
常见的甲状腺激素药物包括甲状腺素和甲状腺酮等。
3. 雄激素(androgens):雄激素主要用于替代治疗男性性激素缺乏症或雄激素缺乏症等疾病。
常见的雄激素药物包括睾酮等。
4. 女性激素(estrogens):女性激素主要用于替代治疗女性性激素缺乏症或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常见的女性激素药物包括雌二醇等。
5. 胰岛素(insulins):胰岛素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主要通过调节血糖水平来维持机体代谢的平衡。
二、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1. 炎症性疾病:皮质类固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
它们可以有效地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相关症状。
2. 免疫系统疾病:除了炎症性疾病,激素类药物还被用于治疗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它们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来减轻疾病症状。
3. 内分泌系统疾病:激素类药物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甲状腺激素类药物被用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甲减等疾病的治疗。
雄激素和雌激素主要用于替代治疗性激素缺乏症。
胰岛素则是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平衡的关键药物。
三、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1. 精确用药:激素类药物的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精确调整。
过量或失调的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2. 长期应用:一些激素类药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副作用,如骨质疏松、免疫抑制等。
激素类药物使用指南——神经内科专题激素类药物在临床神经内科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神经内科疾病往往伴随着免疫系统异常的产生,激素类药物能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发挥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等作用。
然而,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需要谨慎,合理的用药才能确保疗效的最大化同时减少潜在的副作用。
本文将为医务人员提供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指南,以帮助提高临床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水平。
一、激素类药物的分类
激素类药物主要分为糖皮质激素和甾体类激素两大类。
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目前神经内科最常用的激素类药物之一,包括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糖皮质激素在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甾体类激素:甾体类激素主要是一些性腺激素,如雄激素和雌激素。
在神经内科领域,甾体类激素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用于特定的疾病治疗,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二、激素类药物的适应症
激素类药物在神经内科领域有多种适应症,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疾病:
1. 脑卒中:激素类药物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降低脑组织炎症反应,减少脑梗死区域的扩展,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2. 自身免疫性脑炎:激素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从而减轻病情、缓解神经系统症状。
3. 脑肿瘤:激素类药物可以减轻脑肿瘤引起的脑水肿,缓解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并减少神经功能障碍。
三、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医务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严格掌握适应症:确保患者的疾病符合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标准,避免滥用和误用。
2.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过度使用和药物滥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是一类常用的内分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炎症、过敏、自身免疫和肿瘤等疾病。
然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示,因为滥用或错误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因此,编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对于合理使用这类药物十分重要。
1. 药理学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由肾上腺皮质合成的激素分泌在人体内的一种内分泌激素。
糖皮质激素可以结合到细胞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中,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分解,降低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延长细胞的生存期等。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可以调节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代谢等方面的生理过程。
2. 药物分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产生,包括皮质醇、皮质酮、17-羟溶血酮等,其中皮质醇是最主要的一种。
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是指通过口服、注射、吸入、局部涂抹等方式,从外部导入人体内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根据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又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
3. 适应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主要适应症包括:(1)炎症:各种类型的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结节病等。
(2)过敏反应:心血管、呼吸系统过敏反应等。
(3)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4)肿瘤细胞增生:如淋巴瘤、大肠癌等。
4. 注意事项尽管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且疗效显著,但仍有许多副作用需要注意,如:(1)免疫抑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2)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会影响钙盐代谢,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3)水肿、皮肤瘀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引起水肿、皮肤瘀斑等不良反应。
(4)增加血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增加血糖,导致糖尿病等代谢异常。
5. 临床应用指南(1)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需遵医嘱,按照剂量和时间等明确的指示进行。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1:引言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内源性激素,也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其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自1952年首次合成以来,糖皮质激素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药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包括药理作用、适应症、用药方案、副作用和禁忌症等。
2:药理作用2.1 免疫抑制作用2.2 抗炎作用2.3 代谢调节作用2.4 抗过敏作用3:适应症3.1 慢性炎症性疾病3.1.1 类风湿关节炎3.1.2 红斑狼疮3.1.3 炎症性肠病3.2 过敏性疾病3.2.1 哮喘3.2.2 过敏性鼻炎3.3 自身免疫性疾病3.3.1 天疱疮3.3.2 类白血病反应3.3.3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4:用药方案4.1 给药途径4.1.1 口服4.1.2 注射4.1.3 外用4.2 剂型选择4.2.1 口服制剂4.2.2 注射制剂4.2.3 外用制剂4.3 剂量调整4.4 治疗方案4.4.1 初始治疗4.4.2 维持治疗4.4.3 拮抗治疗5:副作用5.1 骨质疏松5.2 高血压5.3 免疫功能抑制5.4 妊娠并发症6:禁忌症6.1 糖尿病6.2 肾功能不全6.3 心脏病6.4 活动感染附件:- 附件1: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南- 附件2:糖皮质激素药物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糖皮质激素:指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内源性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
2、免疫抑制:指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反应,减轻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的症状。
3、抗炎作用:指能够减轻组织炎症反应的药物作用。
4、代谢调节作用:指糖皮质激素对蛋白质、糖类和脂类代谢的调节作用。
5、抗过敏作用:指减轻过敏反应,降低过敏疾病症状的药物作用。
全文结束 \。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一、概述1.1 糖皮质激素的定义及作用1.2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范围和适应症二、常见糖皮质激素药物2.1 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分类及特点2.2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及其适应症2.3 不同剂型的糖皮质激素药物的选择和应用三、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给药方式3.1 糖皮质激素的剂量选择原则3.2 糖皮质激素的给药方式及注意事项3.3 特殊人群的糖皮质激素使用注意事项四、常见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及预防措施4.1 皮肤与粘膜的副作用及应对策略4.2 内分泌系统的副作用及应对策略4.3 消化系统的副作用及应对策略4.4 免疫系统的副作用及应对策略4.5 骨代谢的副作用及应对策略4.6 其他常见副作用及应对策略五、糖皮质激素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5.1 糖皮质激素使用的禁忌症5.2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使用注意事项 5.3 儿童和老年人的使用注意事项5.4 合并感染的患者的使用注意事项5.5 其他需要特殊注意的情况六、糖皮质激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6.1 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的相互作用6.2 糖皮质激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七、糖皮质激素的处理和管理7.1 糖皮质激素的处方与购买7.2 糖皮质激素的储存与保管7.3 糖皮质激素的废弃物处理八、附件8.1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南8.2 糖皮质激素常用剂量表格8.3 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监测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糖皮质激素注释: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内源性激素,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并可通过外源性途径应用于临床治疗。
2:法律名词:禁忌症注释:禁忌症是指某种疾病、状态或情况下,不宜使用特定药物或进行特定医疗操作的情况。
3:法律名词:剂量注释:剂量是指给药或应用的药物的量,通常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
4:法律名词:相互作用注释:相互作用是指不同药物或物质之间相互影响、改变或增强对方的药效、毒性或代谢过程的现象。
激素类药物定义激素类药物分类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激素的相对禁忌症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注意事项各类肾上腺激素简介附:皮肤病不可滥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定义激素类药物分类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注意事项各类肾上腺激素简介附:皮肤病不可滥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定义广义定义:激素类药物就是以人体或动物激素(包括与激素结构、作用原理相同的有机物)为有效成分的药物。
狭义定义:通常,在医生口中的“激素类药物”一般情况下在没有特别指定时,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简称。
其他类激素类药物,则常用其分类名称,如“雄性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激素类药物分类激素类药物可以分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激素、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
该类药物常见使用方式:静脉使用、口服、外用及其他。
常见剂型:注射粉针、水针、胶囊、片剂、霜剂、膏剂、气雾剂。
依不同方法分类若按药物类别来划分,共可分为以下五类: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2、性激素类:包括雌激素类.孕激素类.雄激素类.同化激素类.促性腺激素类3、甲状腺激素类:包括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类.4、胰岛素类: 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中效胰岛素类.短效胰岛素类.5、五垂体前叶激素类:包括生长激素类.生长抑素类.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及类似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类.其中,第一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是指肾上腺皮质部分泌多种激素的总称。
肾上腺是位于肾脏上面的一个内分泌腺体,左、右各一,重约5g,左肾上腺近似半月形,右肾上腺呈三角形。
肾上腺可划分为皮质部分与髓质部分。
其中,皮质部分分泌三大类激素: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及少量性激素。
所以,男性也会分泌雌性激素,女性也会分泌雄性激素。
分泌紊乱时,会导致第二性征紊乱。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若按种类划分:(1)盐皮质激素:由皮质的球状带合成分泌,以醛固酮和去氧皮质酮为代表,对水盐代谢有一定的影响,故称盐皮质激素。
激素临床应用指南激素作为一类重要的药物,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激素疗法的正确应用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激素临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激素的分类、适应症、用药原则等内容,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激素的应用指南。
激素的分类根据生物合成途径,激素可分为类固醇激素和非类固醇激素两大类。
类固醇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非类固醇激素则包括胰岛素、生长激素、垂体后叶激素等。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激素类别进行治疗。
激素的适应症激素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2.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3.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支气管炎等;4. 皮肤病:湿疹、荨麻疹等;5. 恶性肿瘤:作为辅助治疗手段;6. 其他疾病:如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等。
激素的用药原则激素在临床应用中需严格遵循以下用药原则:1.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进行用药调整;2. 适当剂量:避免过量使用,根据病情轻重适当调整剂量;3. 逐渐减量: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减少激素剂量,以减少潜在的副作用;4. 定期监测:监测患者的病情及激素的血药浓度,及时调整用药方案;5. 避免突然停药:激素治疗时不宜突然停药,需缓慢减量;6. 联合应用:在需要时可考虑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激素治疗的注意事项在激素治疗中,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副作用管理:激素治疗可能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免疫功能下降、骨密度减低、水肿等,需及时诊断和处理;2. 长期应用: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导致激素依赖性及耐受性增加,应谨慎使用;3. 特殊人群: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在应用激素时需格外谨慎,并遵医嘱使用;4. 药物相互作用:激素与其他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需注意避免不良反应。
总结激素作为一类重要的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激素类药物的正确使用激素类药物是一类具有强效治疗作用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包括炎症、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等。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药理作用和副作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需要谨慎和正确。
本文将就激素类药物的正确使用进行探讨,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正确应用这类药物。
一、激素类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激素类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多种类型。
其中,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激素类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细胞核内受体的结合,调控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从而发挥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
甲状腺激素主要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长发育,而性激素则主要调节生殖系统的功能。
二、激素类药物的适应症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常见的适应症包括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炎症等)、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等。
此外,激素类药物还常用于器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治疗等。
三、激素类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激素类药物的剂型多样,包括口服制剂、注射剂、外用制剂等。
根据病情和需要,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途径。
口服制剂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注射剂适用于急性病情或需要快速起效的情况,外用制剂适用于局部皮肤病变的治疗。
四、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1. 严格遵医嘱使用:激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疗程使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2. 避免突然停药: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在停药时应逐渐减量,避免突然停药导致反跳现象。
3. 注意副作用:激素类药物的长期使用易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免疫抑制、骨质疏松、水肿等,应密切关注并及时就医处理。
4. 避免滥用:激素类药物虽然疗效显著,但滥用会导致药物耐受性增加、副作用加重等问题,应避免滥用。
五、激素类药物的禁忌症激素类药物有一些禁忌症,如严重感染、真菌感染、结核病等患者禁用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等情况下禁用;性激素在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禁用。
激素定义、分类、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副作用广义定义:激素类药物就是以人体或动物激素(包括与激素结构、作用原理相同的有机物)为有效成分的药物。
狭义定义:通常,在医生口中的“激素类药物”一般情况下在没有特别指定时,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简称。
其他类激素类药物,则常用其分类名称,如“雄性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1 分类激素类药物可以分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激素、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
该类药物常见使用方式:静脉使用、口服、外用及其他。
常见剂型:注射粉针、水针、胶囊、片剂、霜剂、膏剂、气雾剂。
依不同方法分类若按药物类别来划分,共可分为以下五类: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2、性激素类:包括雌激素类.孕激素类.雄激素类.同化激素类.促性腺激素类3、甲状腺激素类:包括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类.4、胰岛素类: 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中效胰岛素类.短效胰岛素类.5、五垂体前叶激素类:包括生长激素类.生长抑素类.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及类似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类.其中,第一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是指肾上腺皮质部分泌多种激素的总称。
肾上腺是位于肾脏上面的一个内分泌腺体,左、右各一,重约5g,左肾上腺近似半月形,右肾上腺呈三角形。
肾上腺可划分为皮质部分与髓质部分。
其中,皮质部分分泌三大类激素: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及少量性激素。
所以,男性也会分泌雌性激素,女性也会分泌雄性激素。
分泌紊乱时,会导致第二性征紊乱。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若按种类划分:(1)盐皮质激素:由皮质的球状带合成分泌,以醛固酮和去氧皮质酮为代表,对水盐代谢有一定的影响,故称盐皮质激素。
较少用于药物。
(2)糖皮质激素类:由皮质的束状带合成和分泌,主要影响糖和蛋白质等代谢,且能对抗炎症反应,而对水盐代谢影响较小,临床应用较广。
主要药物以氢化可的松为代表,一般所说的“皮质激素”即指这一类。
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比天然激素具有的抗炎作用更强,对水盐代谢影响更小的优点,因而在应用上更为重要。
常用的药有泼尼松、氢化泼尼松和氟美松。
若按药效维持时间长短划分,则可分为:(1)短效氢化可的松【其它名称】皮质醇、氢化考的松、氢化皮质素、氢可的松醋酸可的松【其它名称】醋酸副肾皮质素、醋酸考的松、可的松醋酸酯(2)中效泼尼松龙【其它名称】氢化泼尼松、强的松龙、去氢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其它名称】强的松、去氢可的松、甲基强的松龙【其它名称】甲基去氢氢化可的松、美卓乐、舒禄-美卓乐、(3)长效地塞米松【其它名称】:氟美松、德萨美松、地卡特隆、斯诺迪清倍他米松【其它名称】:β-米松、β-美松、贝皮质醇、贝氟美松曲安西龙【其它名称】:去炎松、阿塞松、氟羟强的松龙、氟羟氢化泼尼松Triamcino1one曲安奈德【其它名称】曲安缩松、去炎舒松、去炎松-A倍氯米松【其它名称】:丙酸倍氯美松、丙酸培氯松、必可酮、伯可纳、安德心(4)其它①氟替卡松;辅舒酮、辅舒良、Fluticasone Propionate②氯倍他索;③丁氯倍他松;丁氯倍氟松④哈西奈德;氯肤轻松、哈西缩松5.莫米松;内舒拿、艾洛松⑤氟轻松;氟西奈德、肤轻松⑥氟米龙;Flurometholone、Oxylone⑦地夫可特;Deflazacort、LANTADIN⑧氯泼尼醇;Cloprednol、SYNTESTAN⑨阿氯米松;Alclometasone、ALCOVATE第二类性腺激素(sex hormones)由性腺(睾丸和卵巢)产生和分泌的甾体激素。
由于肾上腺皮质也能少量分泌,通常还将它们称为性激素。
一般还将睾丸分泌的性腺激素称为雄激素(即睾丸酮);将卵巢分泌的性腺激素称为雌激素(即雌激素和孕激素)。
编辑本段2 适应症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①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结缔组织病、多肌炎/皮肌炎、血管炎等疾病中均有肯定效果,能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②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用于伴有血管炎、浆膜炎及器官损害的患者,以及不能接受非甾类抗炎药治疗的患者。
对Felty综合征、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缓解型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综合征、成人斯蒂尔病可有较好疗效。
③与免疫有关的过敏性疾病。
④其它关节炎伴重要器官损害:如Reiter综合征伴虹膜炎及心脏损害者,风湿性关节炎伴心脏损害等。
⑤免疫因素有关的肾炎、软骨炎、眼炎、浆膜炎、周围和中枢神经病变等。
⑥血细胞下降。
⑦骨性关节炎局部应用。
激素(如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是一类应用广泛、治疗效果显著的药物。
但同时,由于药理作用复杂,如若应用不当,也会带来各种不良反应。
因此,有人将激素形象地称为“双刃刀”。
原则上应尽量小剂量短疗程治疗。
编辑本段3 相对禁忌症感染、高血压危象、严重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伴出血、青光眼、糖尿病等。
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剂量、疗程有关。
小剂量(如强的松≤7.5~10mg/日)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
但是大剂量、长疗程导致副作用增加。
此外还与肝肾功能、年龄等有关。
常见不良反应:①免疫系统:增加感染机会,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活性下降等。
②肌肉骨骼系统:骨质疏松易于骨折,无菌性骨坏死、肌病等。
③胃肠道:消化性溃疡、胰腺炎等。
④心血管系统:高血压、水钠潴留、加速粥样硬化等。
⑤皮肤:痤疮、紫纹、多毛、皮肤变脆等。
⑥神经精神方面:神志改变、情绪波动、行为异常、失眠等。
⑦眼部:白内障、青光眼等。
⑧内分泌和代谢方面:糖耐量下降、糖尿病、体重增加、高脂血症、肥胖、生长发育迟滞、伤口不易愈合、肌肉萎缩、低钾血症、乏力、月经紊乱和急性肾上腺危象等。
编辑本段4 副作用激素类药物作为一种药效迅速明显但副作用同时也很严重的药物,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一般医院不到万不得已是尽量避免使用该药物的。
世界著名制药公司默克公司日前公布了一项最新临床研究结果: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减缓儿童的生长发育。
该项研究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治疗药物和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试验,观察轻度儿童哮喘患者360人,历时56周。
临床研究分倍氯米松(激素类药物)组、孟鲁斯特钠(非激素类药物)组、安慰剂组三组进行,56周后儿童身高增长速度按LS均值计算分别为4.86 cm /年、5.67 cm /年和5.64 cm /年。
即服用倍氯米松组的儿童身高年平均增长4.86cm,服用孟鲁斯特钠组的儿童身高年平均增长 5.67cm,服用安慰剂组的儿童身高年平均增长 5.64cm。
该项结果意味着使用激素的儿童,一年身高比正常儿童少增长了0.78~0.81 cm。
编辑本段5 注意事项长期超生理剂量的服用,可出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紫纹、皮肤变薄、肌无力、肌肉萎缩、低血钾、浮肿、恶心、呕吐、高血压、糖尿、痤疮、多毛、感染、胰腺炎、伤口愈合不良、骨质疏松、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儿童生长抑制、诱发精神症状等。
眼部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血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后囊膜下白内障、继发性真菌或病毒感染。
编辑本段6 激素药物各类肾上腺激素简介1、地塞米松别名:德沙美松;氟甲强的松龙;氟甲去氢氢化可的松;氟美松;甲氟烯索。
适应症:主要用于各种严重过敏性疾病,如严重支气管哮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症、剥脱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湿疹等。
不良反应:可引起局部刺激和过敏反应,长期大量或频繁使用可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也可引起酒渣样皮炎、口周皮炎,使人体免疫力减弱,易引起继发感染。
注意事项:1.较大量服用,易引起糖尿及类柯兴综合症。
2.长期服用,较易引起精神症状及精神病,有忆病史及精神病史者最好不用。
3.溃疡病、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性肺结核、肠吻合术后病人忌用或慎用。
4.其余注意事项,参见本类药物“应用注意事项”。
2、氢化可的松别名:可的索;皮质醇;氢化皮质酮;氢可的松。
适应症:1.用于肾上腺功能不全所引起的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发热、痛风、支气管哮喘等。
2.用于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瘙痒症等。
3.用于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巩膜炎、结膜炎等。
4.用于神经性皮炎。
注意事项:1.请参见本类药物“应用注意事项”。
2.气雾剂应存放于阴凉处,注意切勿受热,避免撞击、曝晒或近火。
3、泼尼松别名:强的松;去氢可的松。
适应症:主要用于各种严重过敏性疾病,如严重支气管哮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症、剥脱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湿疹等。
注意事项:本品需经肝脏代谢活化为氢化泼尼松才能有效,故严重肝功能不良者不宜使用,其余同氢化可的松。
4、醋酸泼尼松别名:醋酸1-烯考的松;醋酸强的松;醋酸去氢副肾皮质素;醋酸去氢可的松;醋酸去氢皮质素;醋酸去氢肾上腺皮质素。
适应症:本品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临床上用于各种严重的过敏性疾病、严重的支气管哮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剥脱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湿疹等。
注意事项:1.已长期应用本品的病人,在外科手术时及术后3~4日内常需酌增用量,以防皮质功能不足。
一般外科病人应尽量不用,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2.本品及可的松均需经肝脏代谢活化为氢化泼尼松或氢化可的松才有效,故肝功能不良者不宜用。
3.本品因其盐皮质激素活性很弱,故不适用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
4.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钠和水潴留、水肿等。
5.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糖尿病、溃疡病、精神病等禁用。
6.停药时,应逐渐减量,不宜骤停,以免复发或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症状。
编辑本段7 注意皮肤病滥用激素治疗,后果严重皮质激素(俗称激素)具有抗过敏、止痒、抑制炎症等作用。
但是,近年来滥用这类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和不良后果也成为医学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应引起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皮肤病临床治疗上有外用,内服和注射三种。
外用的皮炎平、氟轻松(肤轻松)、乐肤液等软膏或霜剂合成的激素制剂,对多种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痒疹、神经性皮炎及脂溢性皮炎等是有效的。
特别是对这些皮肤病所引起的瘙痒,有一定的止痒作用。
但是,每种药物对患者有治病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副作用)。
有些人把激素当成治疗皮肤病的万能药,不经皮肤病医生的诊断,稍有一些不适(尤其是面部),就自选以上含有激素的药物外涂。
结果却诱发了另人烦恼的并发症。
有些感染性皮肤病,外用了这类药物不但无效,还会使局部抵抗力降低,令病情加重,甚至导致药物依赖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
如果长期外用激素制剂,还会成瘾,其副作用大约有20多种。
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迅速好转,持续外用一段时间,一旦停药后,在一两天内用药部位(特别是面部)可发生赤红、触痛、瘙痒、裂口、脱屑,以致发生脓疱,原发病变加重,称之为反跳性皮炎。
当重新涂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很快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皮炎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