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分析指南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46
2023上海市中考英语试卷分析本文对2023年上海市中考英语试卷进行分析,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考试内容和趋势。
1. 试卷结构分析试卷分为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写作等部分。
听力占总分的25%,单项选择占30%,完形填空占15%,阅读理解占20%,写作占10%。
整个试卷涵盖了听力、语法、词汇、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要求。
2. 题型分析2.1 听力部分- 听力部分分为多个短对话和长对话。
其中短对话主要测试日常对话、购物、问路等场景的理解能力,长对话则侧重于学校生活和活动的理解。
- 听力部分还包括听短文和填写信息、选择正确答案等题型。
考生需要能够听懂短文的主要内容并提取有关信息。
2.2 单项选择部分- 单项选择考查词汇、语法和语境等方面的能力。
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词义和语法知识选择正确的答案。
2.3 完形填空部分- 完形填空部分考查考生对文章整体内容和上下文的理解能力。
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上下文逻辑和语言特点填写合适的词语。
2.4 阅读理解部分- 阅读理解部分包括多个短文,涉及生活、教育、科技、环保等不同领域的内容。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题、目的和细节信息。
2.5 写作部分- 写作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提示或给定的范文,完成短文写作。
考生需要注意文体、用词和语法的准确性。
3. 难度分析3.1 语言难度- 试卷中的词汇和句子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部分选项可能存在干扰项,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考察。
3.2 题目难度- 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部分的题目相对简单,大多数考生能够较好地完成。
阅读理解和写作部分的题目相对较难,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4. 备考建议- 注意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对日常对话和短文的理解能力。
- 多做题,掌握常见的语法和词汇知识点。
- 阅读理解和写作部分要多读多写,积累词汇和文章结构。
-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时间掌握。
- 增强自信心,积极面对考试挑战。
2024上海中考作文分析一、2024上海中考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60分)假如世界是一滩无形的水,每个人都在用各自的取水方式来认识这滩水。
成长,就是在一次次对未知事物的探寻中,或拓宽眼界,或增长才干,或发现规律……同时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取水”方式。
请以“我也是个取水人”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
二、题目分析题目采用比喻的方式命题,把“世界”比作“无形的水”,把“认识世界”比作“取水”,把“学生”比作“取水人”,把“学习方法”比作“取水方式”,其实是要求学生记录成长过程中对世界的探寻,在拓宽眼界、增长才干、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成长。
"成长类”作文一直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热点,青春生命、成长滋味、挫折磨难、独立进取、自信乐观……无不充盈在中考作文的试卷中,定格为青春成长的天空中永恒的朝霞。
三、“成长”类命题往往基于以下两点:1.关注青春生活风采学习生活中,我们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热爱科学,却也怕作业负担,怕考试失败;渴望老师的尊重、关爱,却也常常叛逆,喜欢自由自在,有自己的空间;喜欢表现自己,却因常常出错而害怕。
课余生活中,我们总是生龙活虎,热爱班集体,却常常因打打闹闹毁坏了班级荣誉,伤了同学间的和气,被家长、老师批评;渴望同学友谊,却也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大打出手;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喜欢“另类”,做自己爱做的事。
家庭生活中,渴望父母的理解,厌烦父母的唠叨,常常和父母对抗;富有理想,但遇到挫折便失落怅惘……中考作文的命题,就是紧紧扣住我们自己的个性生活作为命题的范围和内容的。
2.折射生命的内涵成长中,我们学会了开启尘封的心灵,睿智地面对世间一切不可预测的变故,打造坚实的青春底座,磨出生命的光亮,感受体验青春生命的精彩。
我们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演绎人生的精彩。
我们学会用自己的行动解读自己的生命,由青春成长感悟生命的内涵。
上海中考英语第三部分完形填空(首字母填空)答题指导分析【2009】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properMy friends and I became volunteers at school. We help make our school more earth-friendly.09年答案考点1考点2字母数nobody不定代词句意理解6different形容词句意理解9again副词句意理解5instead副词句意理解7less形容词比较级句意理解4drive动词句意理解5reduce动词句意理解66.0中考英语首字母填空试题抓分技巧:现结合2006年上海市中考英语试卷的首字母填空试题,来探讨该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When the London Underground goes on strike, my journey to work can be terrible. I remember a strike, which happened a few years a___1___the station near my house was closed and I had to use another station and take a different train. This a___2__about an hour to my journey, so I wasn’t very happy. E__3___went wrong at the station. People were late and they were panicking! By the time I go to the train, I was feeling upset and sorry for myself. Then I saw this man. There was something about him-he had such a familiar f___4__.A few minutes later, I realized that he was Jack, a fiend from my school days in Scotland.At the same time he a___5___realized who I was. Then we started talking about school days and the people we both used to k___6___.I was even more surprised when the train came into my station and he started to get off too! I asked him w___7___he wasgoing and he said he was going to work. He told me he worked in Fitzroy Street. You see, I work in Fitzroy Street, too. It’s a small w__8__!It was such an amazing coincidence!完形填空解题技巧考点分析: 完型填空一直是考试必考题型,而且在整卷中占相当大的分值,如果该部分失分严重,会影响学生英语最终成绩.因此,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完型填空做题技巧,同时通过一定量专题练习,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注:学生该部分失分特别严重,所以必须加大该部分的练习.一.完型填空最常用的四种解题法: 1.总体把握:要通读完形填空的短文,跳过空格快速阅读,了解全篇的主要内容。
2021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免费2021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一、试卷基本结构:2021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分值分布:科目题号题量总分数学一、选择题:1-6(共24分);二、填空题:7-18(共48分);三、解答题:19-25(共78分) 25题 150分试卷结构从08年之后都没有变化,1-6题为选择题,占24分(每题4分);7-18题为填空题,占48分(每题4分);19-25题为解答题,占78分(其中,19-22每题10分,23-24每题12分,25题14分)。
二、模块分析: 模块代数与方程图形与几何题号 1 2 7 8 9 19 20 5 6 10 14 15 17 18 22 23 函数与分析 3 11 16 分值 4 4 4 4 4 10 10 4 4 4 4 4 4 4 10 12 4 4 4 50 总分命题特点 40 该模块共占40分,对比去年48分略有减少,其中代数部分3题12分,方程部分4题28分。
该模块中几个常考考点:分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的定义及其计算、二元一次方程根的判别及其解法。
不等式组和方程组的解法等在今年的中考卷中都有出现。
本模块所占分值高,难度简单。
该模块共占50分,对比去年46分有所提高。
图形的对称及翻折问题、相似的判定和性质、向量、圆等考点为中考中填空选择的常考题型。
从2021年以来,17题改为考“信息”类题型,今年继续沿用,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新知识,题干条件的捕捉能力,难度简单。
18题从09年以来一直考查翻折旋转等问题,综合度较高,属于难题。
解直角三角形、四边形相关的证明题、相似相关考点为近几年必考题型。
在近6年的中考中,10年仅考查2题共8分外, 12年考查3题18分,其余3年均考查4题1622 分,而今年考查高达4题22分,比去年还有所上升。
121 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综合 4 12 14 24 25 10 4 4 4 12 14 由此可见这一模块的考查力度会继续加强,需要引起重视。
上海中考英语作文学习资料一.评分标准上海中考英语作文总分为20分,其中内容分8分、语言分8分、组织结构分4分。
以下为上海中考英语作文官方评分标准:1.内容分8分。
内容切题,意思连贯,表达清楚完整。
2.语言分8分。
学生需用语规范,表达准确,无或少见语法错误,词汇拼写正确,句型使用恰当。
首先是字数,少于60字的作文要酌情扣分。
3.组织结构分4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采分。
根据学生使用复杂句型/单词和谚语/俗语的情况来加分。
二.注意点:每少5个词扣0.5分,拼写错误每处扣0.5分,标点,大小写错误每2处扣0.5分3内容和语言表达总分达15分及以上,得2~3分内容和语言总分13~14分,如确有好句型或表达用语,可酌情给1~2分通篇句型,句式单一,词汇贫乏者,即使无语法错误,也不给分开头句+给的几个参考点+结尾句+亮点。
先划档次:A档18~15分B档14.5~12分C档11.5~8分D档 3.5~0分然后再仔细批阅看有否语法错误,最后给出总分。
第1页共34页三.学生常出现的问题:1.内容空洞,没有清晰的思路,表达能力不强,总是用一些不合适的句子内容来表达,所以可能让老师觉得理由或是内容太假,当然也就得不了高分。
2.议论过多,描写不足。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把议论当成的作文的重点,所以常常会跑题。
应当多描述提示的内容或加以想像,不能只翻译了事。
3.总是使用同一个主语写句子,重复太多。
尽量使用不同的主语来表达,比如:I must learn English well.就可以换成:It is important for me to learn English well.4.结构散漫,想哪儿写哪儿,乱七八糟。
应该使用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
5.都是简单句,缺少复合句。
多用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及一些重要的句型,也人教版新目标初二下英语同步辅导(一)初中二年级下un...初中二年级下Un...可以用用被动语态。
6.连词的使用较少,句子之间的连接很生硬。
上海中考完全指导手册(上海中考指南)第1篇-概述篇 (4)第一章这些名词你都熟知吗? (4)1.1 学校类 (4)1.2 中考报名类 (4)1.3 提前录取类 (5)1.4 统一招生类 (5)1.5 学科竞赛类 (6)第二章2011年上海中考情况介绍 (7)2.1 考生人数 (7)2.2 学校分布 (8)2.2.1 学校称谓 (9)2.2.2 2012年上海中考将出现新黄浦区 (10)2.2.3 2012全市取消择校 (10)2.3 两种主流的招生手段(!important) (10)2.4 一种基本的录取方式(!important) (11)2.5 招生计划 (11)2.6 普通高中分数线(一) (12)2.6 普通高中分数线(二) (14)2.6 普通高中分数线(三) (17)第2篇-行程篇 (21)第三章上海中考报名 (21)3.1 中考报名条件 (21)3.1.1 上海中考报名相关说明: (22)3.1.2 报考资格说明 (23)3.2 跨区考 (25)3.2.1 跨区考注意事项 (25)3.2.2 如何选择考区参加中考?(!important) (26)第四章中考体育 (29)4.1 中考体育考试项目 (29)4.2 特殊考生的考试及成绩评定 (30)4.3 返沪生、往届生、跨区考生的体育考试 (31)4.4 育考试项目成绩评价标准① (31)4.4.1 男生部分项目 (31)4.4.2 女生部分项目 (32)4.4.3 垫上运动考试 (33)4.4.4 单杠考试 (34)4.4.5 双杠考试 (34)4.4.6 支撑跳跃考试 (35)4.4.7 篮球考试 (36)4.4.8 排球考试 (37)4.4.9 足球考试 (37)4.4.10 游泳考试 (38)第五章自主招生(提前录取)(!important) (39)5.1 推优、自荐概述 (39)5.2 四校自主招生① (41)5.3 冬令营 (41)5.4 惊心动魄的四校自主招生 (42)5.5 提前录取 (47)5.4.1 推优 (47)5.4.2 自荐 (49)5.6 “提前录取”志愿填报 (50)5.5.1 推优生如何填报志愿 (51)5.5.2 自荐生如何填报志愿 (52)5.7 本章附录(推优、自荐表) (53)第六章统一志愿填报(!important) (55)6.1 招生报考志愿表 (55)6.2 填报志愿须知 (56)6.3 零志愿 (57)6.3.1 零志愿填报及录取规则 (57)6.3.2 “品味”零志愿 (58)6.3.3 各区县零志愿分数线(详情查看附件1) (59)6.4名额分配 (60)6.4.1 名额如何分配 (60)6.4.2 填报及录取规则 (60)6.4.3 静安区“区名额分配法招生方法” (61)6.4.4 优等生的福音 (61)6.5 中高职贯通 (61)6.5.1志愿填报及录取规则 (62)6.5.2 哪些考生适合就读中高职贯通志愿 (62)6.6 平行志愿 (63)6.6.1 平行志愿填报及录取规则 (63)6.6.2 平行志愿投档是如何操作的? (63)6.7 同分比较 (64)6.8 加分、降分录取政策 (65)第3篇-攻略篇 (66)第七章上海市中考招生考试问答 (67)7.1 中考报名 (67)7.2 报考录取(一) (68)7.2 报考录取(二) (77)7.3 学业考试 (82)7.4 招生信息 (85)第八章提前录取自主招生试题集锦 (87)8.1 复旦附中 (87)8.2 华师大二附中 (88)8.3 建平中学 (89)8.4 格致中学 (89)8.5 控江中学 (90)8.6 南洋模范中学 (91)8.7 进才中学 (91)第九章自荐生简历的制作 (92)9.1 自荐生简历的制作——自荐简历应包括哪些部分? (92)9.2 自荐生简历的制作——自荐信如何写? (93)9.3 自荐生简历的制作——个人简历制作 (95)第十章e度社区网友精彩原创分享 (97)10.1 2010,我们一起走过中考 (97)10.2 那些花儿 (99)10.3 家有小女初成长 (100)10.4 初秋到初夏的290天 (102)10.5 听那年夏季的蝉鸣 (104)后记 (105)第十一章学科攻略 (105)11.1 学科攻略——数学 (105)11.2 学科攻略——物理 (106)11.3 学科攻略——化学 (108)11.4 学科攻略——英语 (109)第1篇-概述篇从2005年开始,上海中考出现了多元化的中招政策。
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点分析及分值分布一、试卷的总体情况无论是上海市的数学中考,还是外地的中考数学,都是严格按照中考数学考试纲要制定的。
大体上都是从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四个方面对学生加以考查。
试卷的知识点覆盖面广,基础知识多,很能体现出适合不同层面的学生来完成,这一点,上海市与外地没有太大的其别。
二、试卷的内容与结构1、代数和几何的比例试卷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以及探索、开放性试题等)。
外地试卷的内容分布:数与代数约占48.7%;空间与几何占42%;统计与概率约占9.3%。
上海市《考纲》要求:数与代数的内容约占50%,空间与图形的约占35%,通过对近几年上海市各个区的中考试卷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考试卷150分内代数约占90分,几何约占60分,比例在6∶4。
2、各章节分值情况1、上海市中考方程(28分左右)和函数(32分左右)占较大的比重,函数部分(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所涵盖的知识点基本考查到位,但是难度降低,这与外地的考点有比较大的区别,外地二次函数是中考重点考察的内容,且难度很大,属于综合类的大题。
2、统计的分值约占10% ,这与外地没有太大的区别。
3、锐角三角比板块分值与统计类似,约占10% ;4、二次根式、因式分解、不等式分值统计;因式分解3分左右,不等式分值大于二次根式,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关注不等式知识点复习的有效性。
三、考点分析1、方程:(1)解方程(组):主要是解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及二元二次方程组;无理方程与二元二次方程组在外地没有出现过,这些内容是上海市自己独立命题的。
(2)换元(化为整式方程),外地中考没有这一考点。
(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主要是求方程中的系数;(4)列方程解应用题;“方程与不等式”的考法一般可分为如下的三大类:①技能层面上的题目——多以考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为主;②能力层面上的题目(“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多以情境化的形式出现;③“方程思想”层面上的应用——一是以“横向”联系、“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或变化过程的即时性(阶段性)问题”为主。
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点分析及分值分布一、试卷的总体情况无论是上海市的数学中考,还是外地的中考数学,都是严格按照中考数学考试纲要制定的。
大体上都是从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四个方面对学生加以考查。
试卷的知识点覆盖面广,基础知识多,很能体现出适合不同层面的学生来完成,这一点,上海市与外地没有太大的其别。
二、试卷的内容与结构1、代数和几何的比例试卷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以及探索、开放性试题等)。
外地试卷的内容分布:数与代数约占48.7%;空间与几何占42%;统计与概率约占9.3%。
上海市《考纲》要求:数与代数的内容约占50%,空间与图形的约占35%,通过对近几年上海市各个区的中考试卷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考试卷150分内代数约占90分,几何约占60分,比例在6∶4。
2、各章节分值情况1、上海市中考方程(28分左右)和函数(32分左右)占较大的比重,函数部分(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所涵盖的知识点基本考查到位,但是难度降低,这与外地的考点有比较大的区别,外地二次函数是中考重点考察的内容,且难度很大,属于综合类的大题。
2、统计的分值约占10% ,这与外地没有太大的区别。
3、锐角三角比板块分值与统计类似,约占10% ;4、二次根式、因式分解、不等式分值统计;因式分解3分左右,不等式分值大于二次根式,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关注不等式知识点复习的有效性。
三、考点分析1、方程:(1)解方程(组):主要是解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及二元二次方程组;无理方程与二元二次方程组在外地没有出现过,这些内容是上海市自己独立命题的。
(2)换元(化为整式方程),外地中考没有这一考点。
(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主要是求方程中的系数;(4)列方程解应用题;“方程与不等式”的考法一般可分为如下的三大类:①技能层面上的题目——多以考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为主;②能力层面上的题目(“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多以情境化的形式出现;③“方程思想”层面上的应用——以“横向”联系、“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或变化过程的即时性(阶段性)问题”为主。
上海中考数学试卷亮点剖析陆芳今年的数学卷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初中学段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难易比例适中。
试题和往年相比略有调整,基于基础,又不失灵活,对今后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有触动和导向作用,试题题干表达精准,图形简洁、美观,表达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兼顾适度的区分。
卷中有几大亮点值得一提:【一】试题能引起教师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思考和转变都说今年的数学卷难,其实不然。
如第25题的第2小题用中位线的方法很容易求得,但因为学生发现不了中位线,选择了很繁琐的方法,而出现了思路混乱和计算错误。
目前,很多初三复习课的教学是以做题为主,尤其是模拟考结束以后,更是以做模拟试题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对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缺少提炼,只是为解决一道题而做题,没有很好挖掘题目背后蕴含的数学本质和教学功能,大量的练习还形成学生对中考卷最后两题解题的思维定势。
对今年的中考卷而言,这些教学方法弊大于利。
所以,相信今年的中考将引起教师对今后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改变。
【二】试题保持平稳略有调整本卷第17题是一道设计比较新颖的试题,表达了对学生阅读理解、画图等基本能力、基本知识的考核,是本卷的亮点之一。
第22题一改往日统计题的风格,从函数的角度考查学生从图像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的内容保持不变,实现了平稳过渡。
【三】试题突出考查核心内容兼顾数学思维能力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一、 选择题这部分试题试题侧重于考查基本的概念、法则.例1 下列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是( )(A )11=+x x ;(B )02122=++xx ;(C ) 222-=-x x x ;(D )222-=-x x x .例2 下列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是( )(A )013=+-x ; (B )523-=-+-x x ;(C )x x -=-23; (D )x x -=+2.例3 如图 ,在△ABC 中,AB =AC ,AD 、AE 为高,那么下例四个角中与∠1不一定相等的角是( ) (A )∠2; (B )∠3; (C )∠4; (D )∠5.例4如果b a >,那么下列各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A) 22b a >; (B )b c a c ->-; (C )c b c a +>+; (D )bc ac >.B例5 已知,0a b << 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的是( )(A )⎩⎨⎧>>;,b x a x (B )⎩⎨⎧-<->;,b x a x (C )⎩⎨⎧-<>;,b x a x (D )⎩⎨⎧<->.,b x a x例6 二次函数x x y 32-=的图像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二、 填空题这部分试题试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例1. 不等式12)21(->-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例2. 写出一个图像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的一次函数_________________.例3. 二次函数x x y 422-=的图像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例4.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三个连续的整数,那么较长的直角边的长为__________.例5. 如图 ,在△ABC 中,点D 在BC 边上,△ABD 绕点A 旋转后与△ACE 重合,如果∠ECB =100°,那么旋转角的大小是_______度.例6. 已知正方形桌子桌面边长为80cm ,要买一块正方形桌布,如图铺设时,四周垂下的桌布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桌面四个角的顶点恰好在桌布边上,那么要买桌布的边长是 cm (精确到个位,备用数据:73.13,41.12≈≈).三、 简答题(这部分试题试题侧重于考查基本的运算及统计的有关知识.)例1 已知222=-x x ,将下式先化简,再求值:1)3)((3)3)((1)(2--+-++-x x x x x .例2 计算:.231341651222------+-x x x x x x例3 解不等式组:⎪⎩⎪⎨⎧-≥-->+(2) .356634(1) ),1(513x x x x例4 解方程:.236532+--=+x x x例5 解方程组⎪⎩⎪⎨⎧=+-=-(2).04(1) ,04222xy x y x例6 抛物线x x y 422-=经过平移,能否与抛物线1622-+=x x y 重合?如果能够,请说明可以怎样平移;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例7 如果函数(2)y m x m =-+的图像不经过第三象限, 求m 的取值范围.例8 如图1,在直角坐标平面中,O 为坐标原点,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B 的坐标为(0,–3),且AO =BO ,二次函数y x bx c =++2的图像经过点A 、B ,且顶点为M .求:(1) 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 四边形AOBM 的面积.例9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15,AD =9,点E 、F 分别在BC 、CD 边上,△ABE 沿直线AE 翻折后与△AFE 重合,求CE 的长.E B图1例10 已知,点A 、B 、C 在圆O 上,AB 是圆O 的内接正十二形的一边,BC 是圆O 的内接正四边形的一边,求以AC 为一边的圆O 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例11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BC ,AB=15,CD=13,AD=8,∠B 是锐角,sin B 54 .求:BC 的长.四、 解答题这部分试题试题侧重于考查知识运用、基本论证、实际应用以及综合运用.1.基本几何论证题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思考方法有:从结论出发进行思考逐步寻求结论成立的条件,这种“执果索因”的方法称为“分析法”;从条件出发根据已有的公理、定理、定义等逐步推理得出结论,这种“由因导果”的方法称为“综合法”;对于某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可采用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思考的“两头凑”的方法.要证明一个命题为假命题可用举反例的方法.在进行几何证明时,总是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利用几何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和推论等,分析、推得结论的正确或错误.几何中的证明题涉及所有几何知识,其中最基本的是证明线段相等,证明角相等,另外我们经常还遇到如何证明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垂直,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全等,两个三角形相似,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等等问题,这要我们总结一些基本的方法.例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 AD //BC , BD ⊥AD ,点E 、F 分别是边AB 、CD 的中点,DE =BF .求证:∠A =∠C .例2 如图, 在△ABC 中, 点AD ⊥BC ,点D 为垂足,AD AC CD AB ⋅=⋅.求证:AB AC AD BC ⋅=⋅.例3 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点D 在BC 边上,∠DAC =90°.(1) 当∠B=30°时,求证:BD =CD 21; (2) 当BD =CD 21时,∠B 是否一定为30°?如果一定,请给出证明;如果不一定,请说明理由.例4 已知:如图,△ABC 中,点E 在中线BD 上, ABD DAE ∠=∠.求证:(1)DB DE AD ⋅=2; (2)ACB DEC ∠=∠.A CD E B2. 应用性问题例1 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前往相距5千米的B地.甲骑自行车,途中修车耽误了20分钟,甲行驶的路程s (千米)关于时间t (分钟)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乙慢跑所行的路程s (千米)关于时间t (分钟)的函数解析式为1(060)12s t t =≤≤. (1) 在图中画出乙慢跑所行的路程关于时间的函数图像; (2)乙慢跑的速度是每分钟 千米;(3)甲修车后行驶的速度是每分钟 千米;(4)甲、乙两人在出发后,中途 分钟时相遇.例2沪杭磁悬浮新型交通建设项目正在规划研究,现假设上海到杭州的铁路与磁悬浮的路程均为168千米,磁悬浮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比现在的铁路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每分钟快5.5千米,乘坐磁悬浮列车比现在的铁路列车要少用88分钟,问磁悬浮列车平均每分钟行驶几千米?分钟)例3如图,有一块长为80米,宽为50米的长方形绿地.其中有三条笔直的道路(图中的阴影部分,道路的一边AD与长方形绿地的一边平行,且道路的出入口的边AB、CD、EF、GH、HI、IJ的长度都相同),其余的部分种植绿化,已知道路面积为352平方米,求道路出入口的边的长度.例4如图1,路灯A的高度为7米,在距离路灯正下方B点20米处有一墙壁CD,CD ⊥BD,如果身高为1.6米的学生EF站立在线段BD上(EF⊥BD,垂足为F,EF<CD),他的影子的总长度为3米, 求该学生到路灯正下方B点的距离BF的长.近年中考应用题均是以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各样问题为问题背景不同类型的试题,问题涉及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事,或我们所熟悉的事物,或我们生活中问题或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知识主要是初中阶段各方面的主干性知识,各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方程思想、变量与函数思想、图形分解组合思想、运动变化思想、转化的思想等等;有时还会综合几种和几种思想方法.重点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稳中有变、稳中有进及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命题指导思想.3.代数型综合题这里代数型综合题指的是综合运用数、式、方程、函数等初中代数的知识解决的问题,出现较多的是涉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系关系的应用,函数图像与坐标轴交点的确定,根据函数的基本性质结合具体条件解决问题,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有时在此基础之上再结合有关的几何知识,如几何图形的判定、面积等几何量的计算、图形位置关系的确定等等.例1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把直线)0(>=k kx y 向左平移5个单位后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且使方程041)(2=++-+BO x BO AO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值.例2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二次函数c bx x y ++-=2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相交于A 、B 两点,A 、B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1(1)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例3 已知一次函数421+-=x y 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 、B .梯形AOBC 的边AC = 5.(1)求点C 的坐标;(2)如果点A 、C 在一次函数y k x b =+(k 、b 为常数,且k <0)的图像上,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例 4 如图,一次函数b x y +=2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 、B ,□ABCO 的顶点A 、B 、C 在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上,此二次函数图像顶点的横坐标为1.求:(1)b 的值; (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例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tg ∠OAB =2.二次函数22y x mx =++的图像经过点A 、B ,顶点为D . (1)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 (2) 将△OAB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0后,点B 落到点C 的位置.将上述二次函数图像沿y 轴向上或向下平移后经过点C .请直接写出点C 的坐标和平移后所得图像的函数解析式;(3) 设(2)中平移后所得二次函数图像与y 轴的交点为B 1,顶点为D 1.点P 在平移后的二次函数图像上,且满足△PBB 1的面积是△PDD 1面积的2倍,求点P 的坐标.说明 本题以二次函数为母体,结合三角比、图形的旋转、平移和三角形面积的有关知识,将代数与几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数形结合、图形运动、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并运用了待定系数法、配方法、全等变形、面积比转化为线段比等一些重要的数学方法.解题的难点是利用图形平移的性质,并将三角形的面积比转化为高的比.4.几何型综合题例1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用一块含45°角的三角板,把45°角的顶点放在D 点,将三角板绕着点D旋转,使这个45°角的两边与线段AB、BC分别相交于点E、F(点E 与点A、B不重合).(1)由几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AE、EF、FC的长,从中你能发现AE、EF、FC的数量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2)设AE=x,CF=y,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由.说明本题在于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问题能力,第(1)题是在操作—观察—猜想—论证的过程中探究结论的.在论证的过程中,通过图形的运动—旋转来解决的. 在(2)、(3)问中,利用函数、方程思想,探究问题的可能性,这种操作探究性问题正在成为中考命题中的一个热点.例2如图,线段AB=1,点C在线段AB上,以AC为半径的⊙A与以CB为半径的⊙C相交于点D,BD的延长线与⊙A相交于点E,CD、A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1)求证:∠ADB=3∠B;(2)设⊙C的半径为x,EF的长为y,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说明本题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与变量与函数的思想.本题中两个极端的位置虽不能取到,但可利用运动变化的思想,把一般情况转化成特殊情况,充分利用这两个特殊位置的值求得结果.例3在△ABC中,∠B=15°,△ABC的面积为2,过点A作AD⊥AB交BC或BC的延长线于点D, MN垂直平分BD,垂足为N,交AB于M.(1)求证:BM=2AD;(2)设BC=x,BD=y.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定义域.说明本题利用辅助线将一般三角形转化成特殊直角三角形,充分运用特殊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探求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且体现数形结合、变量与函数等数学思想.例4 如图, 等边△ABC 的边长为1, 点D 、E 分别在AB 、BC 边上,DE 将△ABC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点F 、G 在AC 边上,DF//BC ,EG//AB , 设AF =x ,CG =y .(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2)试问以AF 、FG 、GC 的长为三边的长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说明 本题是三角形知识与函数知识结合的综合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索性,解题借助于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及整体代换进行几何论证的方法,体现了运动变化、变量与函数、数形结合等多种数学的思想方法.第(2)题用面积方法证明更为简明扼要,分别延长DF 、EG 相交于G ,可证明△BDE ≌△MED ,则S△MED=S△BDE=ADEC ABC S S 四边形=∆21,得MFG CEG ADF S S S ∆∆∆=+, 即222434343FG CG AF =+,所以222FG CG AF =+.。
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点分析及分值分布一、试卷的总体情况无论是上海市的数学中考,还是外地的中考数学,都是严格按照中考数学考试纲要制定的。
大体上都是从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四个方面对学生加以考查。
试卷的知识点覆盖面广,基础知识多,很能体现出适合不同层面的学生来完成,这一点,上海市与外地没有太大的其别。
二、试卷的内容与结构1、代数和几何的比例试卷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以及探索、开放性试题等)。
外地试卷的内容分布:数与代数约占48.7%;空间与几何占42%;统计与概率约占9.3%。
上海市《考纲》要求:数与代数的内容约占50%,空间与图形的约占35%,通过对近几年上海市各个区的中考试卷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考试卷150分内代数约占90分,几何约占60分,比例在6∶4。
2、各章节分值情况1、上海市中考方程(28分左右)和函数(32分左右)占较大的比重,函数部分(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所涵盖的知识点基本考查到位,但是难度降低,这与外地的考点有比较大的区别,外地二次函数是中考重点考察的内容,且难度很大,属于综合类的大题。
2、统计的分值约占10% ,这与外地没有太大的区别。
3、锐角三角比板块分值与统计类似,约占10% ;4、二次根式、因式分解、不等式分值统计;因式分解3分左右,不等式分值大于二次根式,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关注不等式知识点复习的有效性。
三、考点分析1、方程:(1)解方程(组):主要是解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及二元二次方程组;无理方程与二元二次方程组在外地没有出现过,这些内容是上海市自己独立命题的。
(2)换元(化为整式方程),外地中考没有这一考点。
(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主要是求方程中的系数;(4)列方程解应用题;“方程与不等式”的考法一般可分为如下的三大类:①技能层面上的题目——多以考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为主;②能力层面上的题目(“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多以情境化的形式出现;③“方程思想”层面上的应用——一是以“横向”联系、“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或变化过程的即时性(阶段性)问题”为主。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现代文阅读两题,分值48分。
其中必有一篇记叙文,另一篇是议论文和说明文二选一。
议论文或说明文的题号为16——20,共五题。
一、议论文出题特点:以近期时事热点、与人文生活相关论点为出发点。
考点主要有:1、词语题。
文中一些关联词或副词等能否删除以及原因。
(问答题)常见问题:划线句中的。
关联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划线句中的“据说”,“研究资料显示”等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答题思路:一般情况下,这种词是不能删除的,因此必须先答不能,再答出原因即可。
答题格式一般为:不能+关联词含义及作用+体现议论文的某种语言特征。
2、论证方法及作用。
(问答题、填空题、选择题)答题思路:论证方法+论证作用+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影响常见问题:。
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一般为:A、举例论证:举。
例子说明了。
,使论据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充分说明了。
B、引用论证:通过引用。
强调了。
的观点,使论证更深入,更有权威性。
C、对比论证:把。
和。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
的观点,在你逻辑上更严密,使。
的观点更深入人心。
D、比喻论证:将。
比作。
,证明了。
的道理,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形象生动,浅显易懂。
3、论证结构(填空题、选择题)结构:层进(递进)、并列式、总分总式、对照式4、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提炼。
答题思路:从文章标题,中心论点中提炼。
5、含义理解题。
主要为重点字词的具体含义,重点句子的理解。
分为问答题和选择题。
常见问题:文章标题中的。
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指什么?文章中。
词代表什么,深层含义是什么?对文章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答题思路:联系文章中心论点和词语(或句子)前后句子和分论点的含义。
答题格式一般为:字面意思+在文中的具体所指+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
6、语段分析题。
即给定一段议论文字,问放在本文中合适否;或者给定一段文字,问放在文中哪里合适。
答题思路:分析文章论点与文字的关系,找出与文章中某些分论点的相似或关联之处。
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点分析及分值分布一、试卷的总体情况无论是上海市的数学中考,还是外地的中考数学,都是严格按照中考数学考试纲要制定的。
大体上都是从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四个方面对学生加以考查。
试卷的知识点覆盖面广,基础知识多,很能体现出适合不同层面的学生来完成,这一点,上海市与外地没有太大的其别。
二、试卷的内容与结构1、代数和几何的比例试卷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以及探索、开放性试题等)。
外地试卷的内容分布:数与代数约占48.7% ;空间与几何占42% ;统计与概率约占9.3%。
上海市《考纲》要求:数与代数的内容约占50%,空间与图形的约占35%,通过对近几年上海市各个区的中考试卷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考试卷150分内代数约占90分,几何约占60分,比例在6 : 4。
2、各章节分值情况1、上海市中考方程(28分左右)和函数(32分左右)占较大的比重,函数部分(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所涵盖的知识点基本考查到位,但是难度降低,这与外地的考点有比较大的区别,外地二次函数是中考重点考察的内容,且难度很大,属于综合类的大题。
2、统计的分值约占10%,这与外地没有太大的区别。
3、锐角三角比板块分值与统计类似,约占10% ;4、二次根式、因式分解、不等式分值统计;因式分解3分左右,不等式分值大于二次根式,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关注不等式知识点复习的有效性。
三、考点分析1方程:(1)解方程(组):主要是解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及二元二次方程组;无理方程与二元二次方程组在外地没有出现过,这些内容是上海市自己独立命题的。
(2)换元(化为整式方程),外地中考没有这一考点。
(3)—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主要是求方程中的系数;(4)列方程解应用题;“方程与不等式”的考法一般可分为如下的三大类:①技能层面上的题目一一多以考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为主;②能力层面上的题目(“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一一多以情境化的形式出现;③“方程思想”层面上的应用一一-是以“横向”联系、“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或变化过程的即时性(阶段性)问题”为主。
2.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一、物质的推断题物质的推断是初中《化学》中特有的一种题型,也是中考难度较大的题。
推断题主要检测学生的推理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它要求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为了比较轻松顺利地完成推断题,需要了解推断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一)、观察颜色 1、溶液颜色:(1)溶液呈蓝色:含可溶性铜盐(即含Cu 2+)。
其中首先应考虑可能含有CuSO 4,其次可考虑其他可溶性铜盐,如:CuCl 2 、Cu(NO 3)2等(初中基本只考虑这三种可溶性铜盐)。
(2)溶液呈红褐色:含可溶性铁盐(即含Fe 3+)。
其中首先应考虑可能含有FeCl 3,其次可考虑其他可溶性铁盐,如: Fe 2(SO 4)3 ,Fe (NO 3)3等(初中基本只考虑这三种可溶性铁盐)。
(3)溶液呈浅绿色:含可溶性亚铁盐(即含Fe 2+ )。
如:FeCl 2 ,FeSO 4、Fe (NO 3)2 等。
2、沉淀颜色:(1)产生蓝色沉淀:产物为Cu(OH)2 。
(2)产生红褐色沉淀:产物为Fe(OH)3。
(3)产生浅绿色沉淀:产物为Fe(OH)2 (二)、滴加试剂溶液为无色,需滴加试剂才能鉴别,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加试剂后出现气泡(即有气体产生):(1)滴加酸液:产生的气体为CO 2,原溶液可能含有可溶性碳酸盐)。
(2)加入固体物质:A 、加入某种活泼金属:气体为H 2,溶液呈酸性(即可能为某种酸)。
B 、加入某种不是金属的固体:产生的气体为CO 2,加入的固体为碳酸盐,原溶液呈酸性。
2、加入某种溶液后出现沉淀或者说溶液变浑浊(沉淀为白色) (1)加入AgNO 3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A 、再滴加稀HNO 3,沉淀不溶解,原溶液含可溶性氯化物)( Ag 2SO 4 微溶,也有可能,但较少见)。
B 、 再滴加稀HNO 3,沉淀溶解,并产生气泡,原溶液可能含可溶性碳酸盐),且气体为CO 2。
(2)加入Ba(NO 3)2[或BaCl 2溶液]后产生沉淀:A 、再滴加稀HNO 3,沉淀不溶解,原溶液可能含可溶液性硫酸盐)。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评价指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中考语文评价指南也随之不断调整和完善。
本文将就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评价指南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对中考语文考试有更清晰的认识。
一、考试内容1. 文言文阅读和鉴赏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应通过阅读文言文,了解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2. 现代文阅读和鉴赏现代文是当前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通过阅读现代文,了解时代潮流,提高文学鉴赏力。
3. 作文中考语文作文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考生的文字表达流畅、思路清晰,还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材料、表达个人观点,做到文理通顺、结构合理。
二、评价要点1. 阅读能力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对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以及解读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旨,理解文中的隐含意义,把握文学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从中领会文学艺术的真谛。
2. 写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有条理地陈述观点,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合理地组织文章结构,做到言之有物、层次分明。
3. 语法和修辞在评价中考语文时,还会综合考察学生的语法和修辞能力,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正确应用语法知识,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三、考试形式1. 试卷结构中考语文试卷一般分为阅读理解、写作、文言文鉴赏等几个部分,其中阅读理解占据较大比重,写作和文言文鉴赏分值也相对较高。
2. 考试时间中考语文考试一般为120分钟,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试卷,考验学生的时间管理和应试能力。
四、备考建议1. 多读多练学生在备考中要多读各类文学作品,不仅有助于扩大阅读面,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多练习各类作文题目,增强写作能力,熟悉题型,提高答题效率。
2. 注重基础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好词汇、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有助于提高对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理解能力,能更好地应对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