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和泪()
- 格式:doc
- 大小:2.32 KB
- 文档页数:2
梦和泪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梦境通常被认为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引起的?A. 日间活动的回忆B. 随机的大脑电波活动C. 潜意识的表达D. 预知未来的能力答案:C2. 根据心理学理论,泪水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清洁眼睛B. 表达情感C. 调节体温D. 传递疾病信号答案:B二、填空题3. 梦是睡眠中的_____现象,通常与_____有关。
答案:脑活动;潜意识4. 哭泣时产生的泪水含有溶菌酶,这种物质的主要作用是_____。
答案:保护眼睛免受细菌感染三、简答题5. 描述一下为什么人们在悲伤时会流泪。
答案:悲伤时流泪是一种情感表达,泪水可以释放情绪压力,帮助个体缓解悲伤和痛苦。
同时,流泪也是一种社会信号,可以引起他人的同情和关注,从而获得社会支持。
四、论述题6. 讨论梦境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答案:梦境是个人潜意识的反映,它可以揭示个体内心深处的渴望、恐惧和冲突。
通过分析梦境,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梦境还可以帮助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问题,有时甚至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灵感。
然而,如果梦境频繁出现焦虑或恐怖的内容,可能表明个体正在经历心理压力,需要适当的关注和干预。
五、案例分析题7. 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梦和泪在其中的作用。
案例:小李最近工作压力大,连续几晚都做了关于工作失败的梦,并在梦中哭泣。
答案:在这个案例中,梦境反映了小李对工作失败的恐惧和焦虑。
这种梦可能是他潜意识中对工作表现的担忧和对失败后果的恐惧的体现。
梦中的泪水则是情感释放的一种方式,它帮助小李缓解了日间积累的压力。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小李可能需要寻求压力管理的策略,如进行放松训练、寻求心理咨询或者与同事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思考题8. 你认为梦和泪在人类情感表达和心理健康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答案:梦和泪是人类情感表达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梦境可以作为内心世界的窗口,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欲望,而泪水则是情感释放的一种方式,有助于缓解情绪压力。
梦和泪一、基础知识:1、文化常识:①冰心:原名,现代作家。
代表作:诗集《》、《》,短篇小说集《超人》,长篇小说《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散文《》,散文集《》。
②巴金:现、当代作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人。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爱情的三部曲》(《》、《》、《》),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
③舒乙:老舍的长子,现代作家。
④甲午海战: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于1894(甲午年)年7月至1895年3月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
1894年9月17日,中国北洋舰队在黄海突然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中国舰队官兵临危不惧,沉着应战,以邓世昌为首的“致远”舰冲锋直进,代替旗舰指挥作战。
“致远”舰号毫不退缩,重创敌舰多艘。
“致远”舰已中弹累累,仍战至弹尽。
中国清朝政策由于腐败无能和妥协投降的政策,终于招致了战争的失败。
2、句子:(一)选词填空①梦中有欢乐,也有;有亲情,也有;有成功,也有。
()A、高兴失落离别B、痛苦离别失落C、失落痛苦离别D、痛苦友情失落②别的不说,看看她幼年跟随父亲在海军学校中的生活经历,听听她积压了近一个世纪的号啕大哭,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一目了然,,归根结底,生活决定了一切。
()A、只有只有才能只是B、只要只要才能因为C、只要只要就会因为D、如果如果就会只是③那是一种真正的大哭,很吓人。
双手捂着脸,号啕大哭,,,毫不掩饰,不管当着什么人,来势极猛,像火山爆发,是一种最真挚的感情的流露。
()A、以泪洗面荡气回肠B、荡气回肠声泪俱下C、声泪俱下荡气回肠D、声泪俱下以泪洗面3、标点:①、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她是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真可恨。
②、这就是可爱的冰心永远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美和美好永远充满朝气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无所畏惧有五不怕超脱得很。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考情分析(12年-22年)1、近三年分值:17分(9+8)2、大纲必学35+9篇记叙文16篇:《离太阳最近的树》毕淑敏(18年一)(17年)《胡同文化》汪曾祺(14年)《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13年)《我的母亲》(12年一)《想北平》(老舍)《故都的秋》郁达夫(21一)《我很重要》毕淑敏(20年三)《我为什么而活》伯兰特·罗素(英国)(21三)《科学人文和而不同》杨叔子(19年三)《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20年二)《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9年二)马克思(德国)《我与地坛》史铁生(18年二)《列车上的偶然相遇》阿里克斯·哈利(美国)(21年二)《一张诊断书》乐拓《合欢树》史铁生《卖白菜》莫言《荷塘月色》朱自清(22年一)《好雪片片》林清玄《像山那样思考》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人生的境界》冯友兰《画里阴晴》吴冠中《过万重山漫想》刘征《内蒙访古》翦伯赞《肖邦故园》雅•伊瓦什凯维奇(波兰)《金大力》汪曾祺《梦和泪》舒乙《废墟的召唤》宗璞《古希腊的石头》冯骥才《百合花》茹志鹃《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奥地利)《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德国)《横渠四句》冯友兰《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美国)(22年三)《依奇克里克》雷达议论文8篇:《善良》(20年一)《春之声》王蒙《科学是美丽的》沈致远(18年三)(12年二)《祝福》《拿来主义》鲁迅《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文艺随笔两篇:《咬文嚼字》朱光潜《不求甚解》马南邨《文学的趣味》朱光潜《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赵鑫珊《米洛的维纳斯》清冈卓行(日本)小说9篇:《项链》(19年一)莫迫桑(法国)《荷花淀》孙犁(15年)《边城》沈从文(16年)《哦,香雪》铁凝《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士兵突击》兰晓龙《一个人的遭遇》肖洛霍夫(苏联)说明文2篇:《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中国画与西洋画》丰子恺《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记叙文部分《离太阳最近的树》作者简介毕淑敏,代表作有《我很重要》和《离太阳最近的树》(红柳)。
梦和泪优秀教案《梦和泪》是一篇感人的作文,通过描写主人公小华的奋斗故事,深刻表达了梦想和坚持的重要性。
本教案以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激发学生对于追求梦想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梦和泪》的故事情节,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
3. 通过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技能。
【教学准备】1. 课文:《梦和泪》。
2. 阅读理解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梦和泪》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于追求梦想的思考。
教师可以提问:“你有没有过类似小华的经历?你怎么理解梦想和坚持的意义?”二、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分发《梦和泪》的课文,让学生独立阅读,并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
2. 学生交流讨论答案,并进行互评、班评。
三、写作准备(1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梦和泪》中小华的奋斗故事,明确故事主题和要表达的观点。
2. 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故事主题进行归纳梳理。
四、写作展示(2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并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
2. 鼓励学生以亲身经历、观察感悟等方式,进行写作创作。
3. 学生相互交流并提供意见和建议。
五、写作指导(1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包括语言表达、结构设计等方面。
2.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等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六、写作实践(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自己的写作作品。
七、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并进行班级评价。
【课堂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写作作品进行朗读,增强表达能力和语感。
2. 可以邀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在班级报纸或网站上,拓展展示的平台。
【教学反思】通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理解《梦和泪》的同时,培养了自己的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下册目录(第三版)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一、我的母亲——老舍二、金大力——汪曾祺三、梦和泪——舒乙四、国家的儿子(节选)——黄转会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一)写作记叙文选材组材应用文便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专业——祝我点燃信念的灯——了解专业、热爱专业、树立学习自信心的主题活动文学常识(一)——《诗经》课外古代诗词诵读无衣——《诗经》国殇——屈原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郁达夫五、故都的秋——毕淑敏六、离太阳最近的树——【美国】奥尔多?利奥波德七、像山那样思考——张抗抗八、窗前的树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二)写作记叙文写景状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热爱大自然——讲述我与**(动、植物、山水、树林、公园等)的故事文学常识(二)——楚辞课外古代诗词诵读饮马长城窘行——汉乐府民歌白马篇——曹植第三单元阅读与欣赏九、哦,香雪——铁凝十、项链——【法国】莫泊桑十一、荷花淀——孙犁十二、棋王(节选)——阿城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自我介绍写作记叙文人物描写(片段)应用文单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认识自我文学常识(三)——先秦散文课外古代诗词诵读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山居秋暝——王维第四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三、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十四、拿来主义——鲁迅十五、文艺随笔二篇咬文嚼字——朱光潜不求甚解——马南邨十六、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华罗庚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电话交谈写作记叙文人物描写(篇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好书伴随我成长——优秀图书推荐会文学常识(四)——《史记》课外古代诗词诵读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蜀相——杜甫第五单元十七、爱情诗二首致橡树——舒婷我愿意是急流——【匈牙利】裴多废十八、与妻书——林觉民十九、再别康桥——徐志摩二十、在桥边——【德国】伯尔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复述写作说明文特征和顺序应用文书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点亮爱心奉献青春——为“空巢老人”服务青年志愿者宣传活动文学常识(五)——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课外古代诗词诵读石头城——刘禹锡青玉案•元夕——辛弃疾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二十一、《诗经》二首静女采薇二十二、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二十三、劝学——荀子二十四、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表带与交流口语交际介绍事物写作说明文说明方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诵读经典古诗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诗诵读比赛文学常识(六)——唐诗课外古代诗词诵读苏幕遮——范仲淹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林则徐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一合欢树二善良三人生的境界四父亲的手提箱(节选)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介绍工艺流程写作记叙文叙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绿色伴我行——“走进生活关注环保”宣传展文学常识(一)——宋词课外古代诗词诵读桃夭离骚(节选)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五科学是美丽的六南州六月荔枝丹七飞向太空的航程八中秋月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交谈写作应用文启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感受职业生活——与学长的对话文学常识(二)——元散曲第三单元阅读与欣赏九边城(节选)十林黛玉进贾府十一士兵突击(节选)十二百合花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即席发言写作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舞台多精彩——课本剧表演文学常识(三)——元杂剧课外古代诗词诵读蜀道难咏怀古迹第四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三荷塘月色十四世间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十五画里阴晴十六洛阳诗韵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演讲写作议论文论点与论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奏响蓝色畅想曲——“保护水资源”语文实践活动文学常识(四)——明清传奇课外古代诗词诵读大林寺桃花书愤第五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七诗二首黄河落日雨巷十八雷雨(节选)十九窦娥冤二十歌词二首我爱你,中国天路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即兴演讲写作应用文通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展望我们未来的职场——“我的职业设计”策划会文学常识(五)——明清小说的四部长篇名著课外古代诗词诵读扬州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二十一唐诗二首将进酒琵琶行(并序)二十二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二十三师说二十四促织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应聘写作文章修改应用文计划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歌读写实践活动文学常识(六)——近代的爱国诗篇课外古代诗词诵读鹊桥仙【南吕】四块玉·别情。
《梦和泪》【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的伟大人格。
2.领会课文标新求真,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详略结合、详略得当的取材、剪裁特色。
3.了解课文设疑、比较与衬托,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1.领会课文标新求真,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详略结合、详略得当的取材、剪裁特色。
2.了解课文设疑、比较与衬托,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剪裁特色。
[教学设想]1、本文抓住人物最富个性的本质特征,用梦的形式向读者全面展示冰心的一生,作者把冰心的梦和冰心的泪巧妙连结起来,这点学生不易理解,要抓住这个重点,结合课文结构框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
2、文章的语言质朴而又真挚,凝炼而又形象,作者时而叙述,时而议论,时而抒情,时而描写。
可让学生分类整理,深刻体会。
[教学方法]1、建议本课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2、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可组织大家讨论,总结归纳本文学习的重点。
【教学安排】2课时一、导入漫谈大家了解的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的女性作家之一。
代表作品散文集《繁星》、《春水》。
(回顾作品)她将童真、母爱、大自然融为一体,希望世间处处有欢乐,人人相亲相爱在人们心目中,冰心始终是微笑的,以微笑面对世界,多少年来,她就是微笑着歌颂母亲的爱,歌唱儿童的爱和大自然的爱,却很少有人知道冰心感情世界的另一面。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作家舒乙的梦和泪来走近冰心。
1、作者简介舒乙,老舍的长子。
1935年生,满族,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18岁毕业于北京二中,后被国家派往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技术大学学习林业化学工艺专业,回国后从事科研工作多年。
1978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出版过多部散文集和文学研究、评论集。
1984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参加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工作。
高三现代文主旨第一册1.《荷塘月色》主旨:作者通过夜游荷塘,抒发了不满现实,又幻想起脱现实,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感情2.《邓嫁先》主旨:作者通过选取半个世纪中与邓嫁先交往中的件事,歌颂了邓嫁称对中华民族作出的杰出贡献,高度评价了邓嫁先质朴内秀、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
朴素而深沉的叙写中,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3.《梦和泪》主旨:作者通过冰心的哭,冰心父母的故事、冰心的梦等的叙述和描写或议论或抒情,向读者展示了这位老人感情世界的两个侧面,冰心爱的梦,因为她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
她是一位充满真善美理想的老人,冰心又曾声泪俱下地豪恸过,因为她有深仇大恨,也有大情,她是一位时刻不忘民族屈辱,有着强烈爱憎情怀的爱国老人。
4.《世间最美的坟墓》主旨:借浏览托尔斯泰墓抒发了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追求朴素、不求奢华的伟大人格的敬仰之情,并表达这样一种观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的震憾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
5.《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主旨: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作为科学理论家和革命实践家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所作出的伟大贡献,颂扬了马克思为人类历史前进奋斗终老的崇高精神,表达全世界无产价级和劳动人民对这位伟大导师无限崇敬、爱戴和深切的悼念。
6.《记念刘和珍君》主旨:校对刘和珍君的悼念,对军阀者的愤怒,总结了教训和鼓励后来者继续奋斗。
7.《悼念玛丽·居里》主旨:本文通过玛丽·居里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深刻揭示了她取得的成就的原因——拥有伟大的人格、具有极端顽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及其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
8.《灯》主旨:作者以“幻”象征物。
通过现实回忆、联想,写以后人类们照明、指路。
而使感到希望和光明,表达了对抗战必胜的信念。
9.《庖丁解牛》主旨:一切事物都有它们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
10.《阿Q正传》主旨:通过描述辛亥革命未经的动态和阿Q从狂热为冷落的心路历程,反映农民的辛亥革命要求和农民革命观念的落后性,揭露封建势力的顽固、狡猾,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启示新的民主革命应该多取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高中语文教材文学常识1、《我的母亲》: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北京人,满族,著名戏剧家。
主要代表作有《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四世同堂》等。
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
2、《金大力》:作者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汪曾棋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3、《梦和泪》:作者舒乙,1935 年生于青岛,北京人,满族,中国著名文学家舒庆春(老舍)之子。
4、《国家的儿子(节选)》:作者黄传会,1949年9月出生,浙江苍南人。
2014年报告文学《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
5、《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市人。
现代作家。
主要著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集有《达夫游记》《达夫散文集》等。
现有《达夫文集》、《达夫选集》等行世。
6、《离太阳最近的树》:作者毕淑敏,当代女作家。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
7、《像山那样思考》: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享有国际声望的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被称作美国新保护活动的“先知”“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
《沙乡年鉴》是作者的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也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8、《哦,香雪》:作者铁凝,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主要著作有《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 300余万字。
9、《项链》:作者居伊·德·莫泊桑,19 世纪后期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短篇小说巨匠”之称,与美国作家欧·亨利、俄国作家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成名作《羊脂球》,辛辣地讽刺了贵族资产者的自私自利和寡廉鲜耻。
基础模块(上)一单元测试题语文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先填写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位号。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注意事项:1.选择题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不计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须按规定要求正确涂卡,否则后果自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鲜.xiān:鲜红新鲜屡见不鲜鲜为人知B.强.qiǎng:坚强牵强强词夺理博闻强识C.供.gōng:供给供应提供供不应求D.当.dāng:当家当代门当户对安步当车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归置坍踏较量红缨帽B.瓦脊翘起砌墙紫沙壶C.致谢垫子响午捡屋漏D.撤去器皿粗糙腌咸肉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浮.雕(表面的)川.流不息(同“穿”,来往)估工..算料(估算工钱)B.应酬..(交际往来)相.地定基(观察,探勘)据实复告..(再次告诉)C.道劳.(劳动)德高望.重(看,看见)墨里藏针.(比喻白头发)D.知.足(懂得,明了)无从查考..(查访考证)想当然耳.(罢了)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1995年秋,我去威海参加笔会,主题是《人与大自然》。
B.威海,你可知道,冰心曾为你流过多少泪!C.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D.《病榻呓语》《我梦中的小翠鸟》《我的家在哪里》这几篇公认的冰心近年的代表作都属于此类。
5.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你文章中有几处错误,我斗胆加以斧正。
B.令尊的字画运笔真是飘逸无比。
C.家父正恭候您的光临。
D.欢迎公子光临寒舍。
6.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A.多年不见的老多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尽管只是微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山西教育2023/1◇王彩霞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脚·踝(hu ái )·龟裂(j ūn )·荸荠(b ó)汗流·浃背(ji ā)B.瘦·削(xi āo )·胳肢(g ē)·戕害(qi āng )叱·咤风云(ch à)C.·殷红(y ān )·角色(ji ǎo )·纤巧(xi ān )忧心忡·忡(zh ǒng )D.鞭·笞(ch ī)呜·咽(y è)匀·调(ti áo )不落·窠臼(k ē)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神驰千里剥啄有声既往不咎仗义执言B.众口烁金玲珑剔透心悦诚服婷婷玉立C.凭心而论浮想联翩豁然贯通历经苍桑D.睚眦必报富丽堂皇诬天渺小游目聘怀3.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种方正因为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所以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B.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
C.他的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D.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
4.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丝绸之路打破了族与族、国与国的界限,将人类四大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串联在一起。
B.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
C.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D.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梦和泪读后感梦和泪,是人生中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梦,是希望和憧憬的象征,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泪,是痛苦和伤感的流露,是对生活中种种不如意的抱怨和无奈。
梦和泪,是人生中无法避免的两种情感,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人生的精彩和多姿。
读完《梦和泪》,我深深感受到了梦和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作者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故事和情感抒发,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梦和泪的内涵和意义。
梦,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向往,是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可能是成为一名医生、老师、画家,也可能是环游世界、创业成功、家庭幸福。
梦想让我们有了前进的动力,让我们有了奋斗的目标,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在《梦和泪》中,作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故事,让我明白了梦想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
然而,生活中总是充满了泪水。
无论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工作的挫折、家庭的矛盾,还是因为爱情的失落、友情的背叛、亲情的离别,我们都会不断地流泪。
泪水是生活中最真实的情感流露,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痛苦和伤感。
在《梦和泪》中,作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故事,让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泪水的珍贵和意义。
泪水让我们更加懂得了珍惜,更加懂得了感恩,更加懂得了坚强。
泪水让我们更加懂得了生活的真谛,也让我们更加懂得了人生的价值。
《梦和泪》让我明白了梦和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了自己的梦想和泪水。
梦想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泪水让我更加懂得了感恩,更加懂得了坚强。
梦和泪,是人生中最真实的情感表达,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向往和流露。
让我们怀揣着自己的梦想,用泪水浇灌着自己的希望,让梦和泪在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梦和泪》教案[教学目的]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的伟大人格。
2.领会课文标新求真、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取材、裁剪特色。
3.了解课文设疑和释疑、比较与衬托、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冰心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领会本文构思、组织材料的独特思路。
[课文内容说明]本文以冰心对人生的热爱——“梦”为经纬,以冰心为国家、民族而号啕大哭——“泪”为焦点,脉络清晰地展现了一代文学大师——冰心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本文拟用两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梦和泪”为线索,以启发提问的方式将文中的材料组织贯穿起来,进而升华主题,感受冰心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格魅力。
第二课时主要从欣赏的角度,就课文的某些细部作分析,把握本文特质性的写作技巧和剪裁特色。
本课时教学以组织学生朗读和课堂提问、讨论为主。
[教学步骤与内容]第一课时预习提纲(建议课前完成)1、熟悉课文,弄清有关字音、字形、字义。
(1)注音:○1噩.梦è ○2疑惑.hu ò ○3豪恸.大悲t òng ○4愕.然è ○5吴文藻.z ǎ o ○6病榻呓..语t à y ì ○7璀璨..cu ǐ c àn (2)解词:○1荡气回肠:这里形容冰心的号啕大哭感人肺腑。
○2豪恸:极悲伤地痛哭。
○3愕然:形容吃惊。
○4璀璨:这里形容光彩鲜明。
○5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2、通读课文、理清线索,初步理解文意。
一、导入新课:(5分钟)多媒体展示并伴配乐朗诵冰心作品的《繁星》、《春水》各一首: 繁星(之一)繁星闪耀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春水(之一)别了!春水,感谢你一春潺潺的细流,带去我许多意绪。
二梦和泪课文分析《梦和泪》是著名文学家老舍之子舒乙写的一篇关于冰心的文章。
作者对冰心的经历和文学创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大量丰富的材料中悟出了冰心这位可敬的老人最本质的特征,那就是“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永远充满朝气,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无所畏惧”,她“胸怀宛如大海,可以波涛大作,可以平静如镜,擦去眼泪,依旧笑对人生”。
正因为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冰心的“梦”和“泪”才能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冰心的形象才能跃然纸上。
根据文中的空行,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5自然段),写冰心因准备写甲午海战而痛哭。
作者首先告诉读者,冰心是“惯于把梦当作人生的一部分来描写的”,并用她关于美梦的文章,“令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昼夜激动,思绪万千,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现了20世纪中国人的探索追求、苦难历程和爱憎情怀”。
接着,由作者为甲午海战纪念馆的题辞引出冰心哭的故事。
文章设置了一个悬念:作者为什么会说爱做美梦的冰心曾为威海流过那么多的泪?由这一悬念入手,文章叙述了冰心内心深处的愿望:要为甲午海战写一部大作品。
然而,冰心“竟没有写成,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哭”,“哭得完全不能写”。
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冰心的哭:那是一种真正的大哭,一种“毫不掩饰”的“声泪俱下”的“号陶大哭”,其声势“荡气回肠”“像火山爆发”,感情流露是“最真挚的”。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一向微笑的老人如此“豪恸大悲”呢?“为了可爱的朋友,为了多难的祖国,为了民族遭遇的屈辱和劫祸”,这种感情是“最博大、最无私”的,它是诗,“字字都厉害,铿锵有声”。
第二部分(第26—36自然段),写冰心父母所经历的故事。
冰心的泪不是偶然的,她的爱国情怀、赤子之心是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于是,作者回过头去叙述关于冰心父母的故事。
XX主街上的“白榜”,母亲怀揣的“大烟”,XX水域的炮火,烈士死难的故事,中国士兵不屈的精神,时时牵动着冰心的心,直到95岁高龄,“她梦寐以求的头等大事就是记下少年时父辈们多次讲述的那段可歌可泣的血泪史”,“正是它们不止一次地引得老人号啕大哭”。
【教学目标】
1.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的伟大人格。
2.能领会课文详略得当、点面结合的取材、剪裁特色。
3.能了解课文设疑与释疑、比较与衬托、记叙与议论想结合的写作特色,理解这样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冰心的伟大人格。
2.文章选材、构思的特色。
【教学难点】将对人物精神和品格的理解。
【教学方法】1.自主探究法。
2.诵读法3.练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生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冰心的形象特征及文章的中心;初步领会文章在选材、剪裁上的特色。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每个人都会做梦,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但梦的内容和意义却大不相同。
有这么一位喜欢做美梦的老人,她曾经在世界上整整走过一个世纪,她个世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去感受以下她的伟大人格和魅力。
二、打开课本到p13,先看“阅读提示”,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本文的基本程序。
三、初读课文。
注意:阅读的方法可以自由选择,比如默读、小声诵读等。
要求:读后能基本了解文章的内容,看看文中的冰心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四、讨论交流:
1.从文中可以看出,冰心老人是怎样一个人?她有哪些品格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答: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
代表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从文中所写的材料看,冰心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她爱做美梦,因为她“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她是一位充满真、善、美理想的老人;二是她又曾经声泪俱下地豪恸过,因为她“有深仇有大恨”也“有大情”,她是一位时刻不忘民族屈辱,有着强烈爱憎情怀的爱国老人。
冰心身上那种真诚、善良和充满爱心,她那种敢爱敢恨的爱国情怀都是令人敬佩的。
(学生回答时,要求结合文中具体的内容事例等来分析)
2.课后“思考和练习”第四题,借此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
(见书)
五、再读课文,分析研究文章在选材、组材方面的特色,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一题:
本文叙述事件的顺序和事件发生时间顺序不完全一致。
试按时间顺序把文中讲述的事件梳理出来,然后比较一下,说说本文采用这样的叙述顺寻有什么表达效果。
事件事件发生的
时间顺序本文的
叙述顺序这样写的作用
冰心的哭
冰心的梦后
先先
后以梦和泪为线索贯穿全文,打破叙述的时空限制和一般的叙述顺序,突出表现冰心的“赤
子之心”,集中展示冰心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伟大人格和人生追求,从而使文章成为众多描写冰心的文中中与众不同的一篇。
六、小结:本文选取独特的视角和材料,以“梦”作为文章的经纬,以“泪”为焦点,作为人物形象传神的写照,着眼点小,而立意却非常深刻,主题非常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