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幼儿园教育中的美育教育美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是针对幼儿的审美启蒙教育,包括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教育。
幼儿阶段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美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幼儿园教育中,美育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审美、欣赏、创造和表达,增强幼儿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美育教育的意义1.发展幼儿认知能力美育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认知能力。
幼儿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可以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诸多认知能力,进而增强幼儿的认知开发。
2.丰富幼儿情感体验美育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艺术是情感与思维的结合体,可以唤醒幼儿的感情体验,增强幼儿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使幼儿更加敏感、细腻、有情感。
3.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
在艺术教育中,幼儿不仅可以欣赏和感受美的艺术品,还可以理解和掌握美的规律和特征,进而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能力,能够发现美的存在,欣赏并表达对美的感受。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艺术教育不仅强调知识的传递,更加重视幼儿的创造性实践,让幼儿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艺术创造能力。
二、美育教育的实施1.美术教育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色彩、线条、构图、形状等艺术元素的介绍,引导幼儿在课堂上进行绘画、手工等创作活动。
通过艺术教育,幼儿不仅可以观察、模仿、抠图、色彩,还可以自由创作,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幼儿园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和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歌曲、音乐游戏等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节奏、旋律和音色,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美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摘要美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审美趣味和审美创造力。
本文通过分析美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其在促进幼儿认知发展、情感培养、创造力激发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作用,旨在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美育;幼儿教育;认知发展;情感培养;创造力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幼儿教育阶段,家长们不仅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更希望孩子能够得到全面的艺术教育,从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已经在幼儿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美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育与幼儿认知发展美育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观察力: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幼儿需要观察颜色、形状、线条等视觉元素,从而提高观察力。
2. 培养想象力:艺术活动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答案,幼儿可以自由发挥,这有助于培养其想象力。
3. 促进创造力:艺术创作是一种创新活动,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幼儿可以锻炼自我表达和创造力。
4. 增强记忆力:艺术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形象和风格,通过欣赏和创作,幼儿可以提高记忆力。
美育与幼儿情感培养美育在幼儿情感培养方面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1. 陶冶情操:艺术作品具有情感传达的功能,通过欣赏和创作,幼儿可以受到美的熏陶,提高情操。
2. 缓解压力:艺术创作是一种情感释放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缓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
3. 培养同理心:艺术作品往往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欣赏和分析,幼儿可以培养同理心。
美育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美育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1. 合作精神:艺术创作往往需要合作,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自信心:通过艺术创作,幼儿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
幼儿园教育中美育的作用在学习学前教育学后我认为幼儿园教师需要致力于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美育在审美实践中, 陶冶崇高的道德情操,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幼儿美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幼儿对的的审美观念, 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发明美的能力及培养健康审美态度的教育。
美育在提高幼儿素质,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着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 教育应分心育与体育两大领域, 心育应涉及智育、德育、美育3个方面。
其中他提到美者感情之抱负。
完全之人物, 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
美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对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陶冶崇高的道德情操,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 通常简称“幼儿审美教育”和“幼儿美育”。
幼儿美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幼儿对的的审美观念, 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发明美的能力及培养健康审美态度的教育。
美育在提高幼儿素质,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着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在课题的实行离不开美育幼儿园的各科教学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 重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音乐教育音乐是以声音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 它以一定的节奏和旋律通过听觉影响着幼儿情感, 同时又使幼儿的听觉在音乐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音乐教育对于开发幼儿智力, 发展其想象力、记忆力, 活跃思维及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通过唱歌、欣赏音乐、游戏和舞蹈等内容教给幼儿有表情地唱歌并迎合音乐做出优美协调的节律动作或舞蹈动作, 培养初步的音乐欣赏和唱歌、跳舞的简朴技能, 发展其音乐才干和音乐艺术的想象力、发明力。
2.美术教育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涉及创作和欣赏等内容。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由于它色彩协调, 线条清楚, 形象生动, 有助于锻炼幼儿的视觉, 又可以发展幼儿的观测力和艺术想象力。
幼儿对形象美好、色彩鲜艳的玩具和图片能表现出极大的欣赏欲, 喜欢用画笔涂画出一些他们想象的图案来, 这一过程中事实上就是幼儿对美的追求和发明。
幼儿园美育教育的意义与实践一、美育教育的意义美育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幼儿的美学能力和审美素质,使其学会欣赏、理解和创造艺术作品的过程。
幼儿园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此时注重美育教育的意义更为重要。
1.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美育教育让幼儿学会欣赏与享受美的过程,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增加幼儿的自信和自尊心,提高幼儿的兴趣爱好,增进幼儿的生活情趣,逐渐摆脱压力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2.增强幼儿审美能力。
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表现力和想象力,使幼儿逐渐具备感知美的本领,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最终让幼儿在文化领域和艺术领域有所收获。
3.培养幼儿创新精神。
美育教育可让幼儿在艺术创作中尝试,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4.跨学科协同发展。
美育教育可以引导幼儿在视觉艺术、音乐、语言、数学等领域进行交叉学科教育,建立幼儿的知识系统,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二、美育教育的实践方法1.情境法情境法是让幼儿置身于真实、虚拟或发明场景之中,通过场景和角色形象的设置,让幼儿产生沉浸式的体验,达到感受、接受和领会美的目的。
比如,通过小伙伴们开展分组制服设计活动,可以凸显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设计能力。
2.游戏法游戏法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学习、领会和欣赏美的技能和要素,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制作美术卡片游戏,同时锻炼孩子的创意能力和小肌肉动作能力。
3.故事法故事法是通过讲述有代表性和具有情感诉求的故事,启发幼儿对美的认识与领会,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比如,幼儿园可以讲述有关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的故事,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4.实践法实践法是利用绘画、手工制作、唱歌、舞蹈表演等各种手段,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和把握美的要素和认识,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
幼儿园美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幼儿园美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育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美的环境中成长,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以下是幼儿园美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1.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通过美育教育,幼儿可以接触到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同时,幼儿也会学会如何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2.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美育教育不仅涉及到艺术方面,还涉及到幼儿的身心发展。
通过艺术活动,幼儿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表达和沟通的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提高幼儿文化素养
美育教育也是提高幼儿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教育,幼儿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增强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在美育教育中,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自信和自信。
总之,幼儿园美育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文化素养提升都有着
重要的作用,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幼儿时期是人类感知和认知世界的关键时期,也是美育教育最好的落脚点。
那么,美育教育具体是如何应用到幼儿教育中的呢?一、通过肢体语言、绘画和音乐培养审美意识幼儿的认知能力较弱,语言能力也有限,因此教师应该采用肢体语言、绘画和音乐等方式来向幼儿传达审美信息。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做手势、摆造型等肢体语言的方式来引导幼儿感知自然界的美;通过颜色、线条等绘画元素来启发幼儿对艺术的认知和欣赏;通过哼唱歌曲的方式来让幼儿体验音乐的美妙之处。
这些活动既可以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又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模仿能力。
二、建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建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教育环境建设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功能性和卫生条件,还应该关注环境的美学效果。
例如,教室墙面可以用各种鲜艳的颜色和有趣的形状进行装饰,座椅和桌子的设计也应该注重美学效果。
同时,在室内外更换季节时,可以用季节花卉、水果等元素对环境进行适当的装饰,营造出更美丽的氛围,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美育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自由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庞杂的信息中识别美的元素,并创新发挥。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创意拼图或构建玩具,让幼儿动手制作,从中发掘美的元素;在传统节日、特殊事件等进行手工制作,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创造精神。
四、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幼儿美育课程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而且每门课程都应该既有严谨的体系规范,又应该有趣味十足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幼儿舞蹈课上,教师不仅要把基本功训练得当,还要在创意和表达环节上让幼儿感受舞蹈的美;再如绘画课上,教师应该注重涂鸦、色彩等基本元素的教学,同时在主题创作上以幼儿的兴趣和创作力为主导,不断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在美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让美育教育与幼儿教育的相互配合更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
美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幼儿教育是孩子们重要的成长阶段,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外,注重美育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美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实施美育。
一、形成审美意识幼儿时期是形成审美意识的关键时期。
通过美育的引导,幼儿可以接触并欣赏到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
多样的艺术体验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度。
这种审美意识的养成不仅有助于他们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还可以扩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感知能力美育活动可以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帮助幼儿发展和提高感知能力。
例如,在绘画课上,通过观察和模仿,幼儿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色觉和空间感知能力。
在音乐活动中,他们可以通过听觉感受到不同的音符和音调,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通过这些感知能力的培养,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围的世界。
三、发展创造力美育在幼儿教育中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艺术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和角色扮演等艺术表现形式,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这种创造性的参与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还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促进情感发展美育活动可以给幼儿提供情感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通过艺术作品和表演,幼儿可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情感和情绪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和合作。
在合作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培养综合素质美育的实施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艺术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发展语言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综合素质对于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幼儿教育中的美育教育美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和兴趣爱好形成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他们发展审美能力和艺术潜能的关键期。
通过美育教育,幼儿可以培养自身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育中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施美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美育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审美能力:美育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辨别和欣赏美的事物。
通过欣赏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幼儿可以提高对美的敏感度,并学会感受、表达和欣赏美。
2. 增强创造力:美育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艺术活动中的自由创作可以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3. 促进情感和社交发展:美育教育可以通过情感表达和合作学习来促进幼儿的情感和社交发展。
例如,幼儿通过表演、绘画等艺术活动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他人进行分享和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实施美育教育的有效方法1. 提供丰富的艺术体验: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体验是实施美育教育的基础。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组织参观美术馆、音乐厅等文化场所,让幼儿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
2. 设计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应该设计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引导幼儿进行绘画、手工制作、音乐演奏等艺术实践。
通过参与艺术活动,幼儿能够不断尝试和实践,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创作能力。
3. 融入跨学科教学:美育教育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提供跨学科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幼儿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让幼儿通过艺术活动来探索科学知识。
4. 鼓励家庭参与:除了学校的教育,家庭也应该积极参与美育教育。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欣赏绘画、音乐、电影等艺术作品,与孩子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艺术品味和鉴赏能力。
5. 关注个体差异:在实施美育教育时,应该注重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在艺术发展上存在不同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幼儿园美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幼儿园美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一、引言幼儿园是提供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美育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育教育在幼儿园早期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篇文章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它的意义和作用。
二、美育教育的意义1.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在美育教育中接触不同形式的艺术,通过欣赏和感受,培养了其对美的感受和认知能力。
这有助于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 增强幼儿的文化素养美育教育是幼儿了解本民族文化、国际文化的重要途径。
幼儿在参与各种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并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增强其文化素养。
3. 促进幼儿综合发展幼儿在涉及艺术的活动中,要求其动手、动脑、动情,从而促进其身体、智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美育教育是幼儿综合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美育教育的作用1.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在美育教育中,幼儿通过主动参与艺术活动,展现自己的才华,不断得到鼓励和认可,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和创造力。
2.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幼儿是非常喜欢探索和尝试新事物的。
美育教育可以通过艺术活动的趣味性和多元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加幼儿对学习的热情。
3. 建立幼儿的协作意识美育教育是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的方式实现的。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与其他人合作完成艺术作品,了解他人的观点和需求,从而建立协作意识。
四、结论美育教育在幼儿园的早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美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育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树立自信心和创造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建立协作意识。
因此,幼儿园应该将美育教育纳入到其教育体系中,把美育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加以重视和实施。
美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美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意识到美育教育对幼儿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将重点讨论美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实施美育教育。
首先,美育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活动,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艺术思维,使他们更具有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其次,美育教育能够提升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幼儿可以学会用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绘画可以让幼儿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音乐可以帮助幼儿用声音来传递情感。
艺术活动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和其他孩子一起创作,幼儿不仅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还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共享成果。
此外,美育教育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艺术活动要求幼儿细致观察和感知事物的细节,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同时,艺术活动还需要幼儿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美育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艺术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在艺术创作中,幼儿可以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此外,通过参与艺术活动,幼儿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为了有效地实施美育教育,幼儿园需要创造丰富多样的艺术环境和条件。
首先,要提供良好的艺术材料和设施,如颜料、纸张、乐器等,以满足幼儿的艺术创作需求。
其次,要培养专业的美育教师队伍,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艺术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与幼儿有效沟通和引导的能力。
此外,要注重与家长的合作,让他们了解并支持美育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艺术活动。
美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幼儿教育中的美育教育旨在培养儿童认识美、发现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是幼儿教育启蒙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还有有助于塑造儿童自然天性和健全人格。
可见,美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显而易见。
笔者根据多年的幼儿教育任教经验,详细分析了美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体现。
【关键词】美育教育;幼儿教育;作用
0.引言
美育教育包含审美教育以及美感教育,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以及艺术上对美的感知和欣赏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对美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1]。
美感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个人审美理想,端正审美观,以一个健康、积极的审美态度看待社会。
幼儿教育作为儿童初步突入教育门槛的启蒙教育,不单单要教会孩子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和观察社会的能力,还要教育孩子审视美的能力,以及健全孩子的人格和塑造孩子的个性。
而美育教育的渗入,能够有效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给儿童营造一个理想教育的环境。
1.培养儿童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切美的事物对人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人往往会循着美的方向继续走下去[2]。
但是处于由于教育阶段的儿童,由于其本身心智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对美的感知和鉴别,往往容易在根据自己主观意识的喜好去判定“什么是美?怎样才算美?”,这极容易让孩子走入一个对美的事物认识的误区,而且这种误区一旦在儿童的潜意识中扎根,就很难根除。
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用正确的、积极的“美”的思想去引导儿童,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鉴别美、感知美。
比如,在幼儿教育大班活动课上,教师出了这样一套思考题,“花儿为什么美?因为它开放的时候,样子非常漂亮,有香气。
小树为什么这么美?是因为它有着茂盛的叶子和那让人看了心情舒畅的绿色。
那么小明在放学的路上见到了10元钱交给了警察叔叔,你觉得他是美的吗?他美在哪里?”通过这个思考题,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如何发现美,辨别美,以及要有拾金不昧的美德,实现了从实物美到心灵美上的升华。
2.释放儿童自然天性,健全人格
美育教育在释放儿童自然天性的作用体现在,它能通过美的事物将有关美的意识、形态传达给儿童,让儿童在潜意识中感知美的事物就是以这种形式存在的,从而让儿童天性中存在的天真、活泼、创新尽情的释放出来。
要知道儿童是这个世界上最纯洁、最富有变化的一类群体,他的想法会出人意料,他的话语会让人啼笑皆非,这就是他的天性,也是属于他们本身所拥有的“美”的一种。
在幼儿教育阶段,儿童就如同一瓶散发着无限幻想气味的香槟,而美育教育就是一个开瓶器,可以让“香槟”自由挥洒表演,尽情释放自我。
美育教育对于健全儿童人格方面的作用体现在,让儿童在发现美、鉴别美的过程中,对自我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互相比对,在比对的过程中认识到什么是是非对错,如何区别美与丑。
毕竟孩子对这个社会的了解非常有限,对美的事物缺乏一定的评判标准,往往会根据自己喜好来判别美。
比如对自然事物的美的看法,如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川河海,往往会因个人的第一感觉喜好来辨别,又比如对社会上一些精神层面上的美的评判,儿童更是没有判别的标准。
因此,美育教育作为一个摆渡者的身份,让儿童感受自然的万千变化、神奇奥妙的美,让儿童以健康、积极、向上的美的思想去感知精神层面上的美德。
3.促进儿童个性发展
美育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个性的发展,在协调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差异互补过程中,实现幼儿全方位个性的发展[3]。
美育教育在儿童认识美、发现美、鉴别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
将创造美的能力和方法传授给了儿童。
由于儿童本身就有天然的爱模仿、爱创造的能力,所以潜意识中他认为美的事物,他可以用自己的办法将它留住或创造。
美育教育在充分挖掘儿童的潜力的同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美。
比如,在幼儿教学大班阶段,笔者在教授“爱劳动,爱生活”这一美德时,我采用画画的形式,让孩子们把自己认为与这个主题相关的画面画下来,让孩子在思考什么算是“爱劳动”和“爱生活”过程中,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美育扎根在他们心中。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美育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健全儿童人格、塑造个性、开展人生观与世界观教育的良好平台,是任何教育模式所不能比拟的。
美育教育的关键在于用艺术的形式开展教育,让充满美的艺术作品进入儿童视野,让儿童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慢慢接受美、感知美,从而更好地释放儿童的自然天性,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全方位的资源,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谭兆红.美育是幼儿教育的理想境界[J].学前教育研究.2010(4):54-56.
[2]曹中平,余燕.心能美育的儿童文化心理基础及其美育功能[J].学前教育究.2010(04):57-59.
[3]杨帆.论美育是幼儿教育的理想境界[J].科技创业家,2013,(0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