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第六章力与运动 课堂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235.00 KB
- 文档页数:4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力和运动专题1.(2022广西贺州)正在冰面上滑动的冰壶,如果冰壶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改变原来运动的方向C. 做加速运动D. 立即停下来2.(2022梧州)小玲在做家务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但没有推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对沙发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B. 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 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沙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3.(2022绥化)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物体不发生形变也能产生弹力;③物体的重心总在物体上;④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一定作用在同一物体上;⑤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⑥摩擦力可以为物体的运动提供动力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②⑤⑥D. ①④⑥4(2022湘西)头球是足球比赛中的技术动作,运动员以头顶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头球过程中足球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B. 头球过程中足球发生了形变C. 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 头球过程中运动员头部受到足球冲击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2022海南)“每天运动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适度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 人在跑步时有惯性,停下来后惯性消失B. 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运动时不受脚对它的作用力C. 投篮时,篮球撞击篮板后反弹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 游泳时,人对水的作用力与水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6.(2022呼和浩特)神箭飞天,梦想成真;祖国荣耀,写满太空。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07秒,“长征二号”2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六个半小时后,承载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在轨的“天和”号核心舱实现自主交会对接,盛世中华,举国欢腾。
发射,对接场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惯性增加B. 对接成功后,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惯性消失C. 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飞船是静止的D. 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飞船做匀速直线运动7.(2022赤峰)排球比赛中,运动员把对方打来的球打回对方场地,情况如图所示。
2022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题练:力与运动1.(2022鄂州)乘上公交车后,车很快就到了校门口,司机踩下刹车,你不自觉地向前倾,幸好你及时抓紧了扶手。
关于刹车时你向前倾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你没站稳B.你受到了惯性的作用C.你具有惯性D.如果鞋底光滑,你就会纹丝不动2.(2022梧州)小玲在做家务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但没有推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对沙发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B. 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 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沙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3.(2022辽宁本溪铁岭辽阳)中国航天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已有多位宇航员进入空间站。
关于宇航员在空间站工作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电脑带上太空后,电脑的质量不变B. 工作台上的电脑与工作台保持相对静止C. 陀螺被抛出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D. 宇航员向前推舱壁时,他会向后运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2022菏泽)如图为我国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的场景,下列对冰壶运动过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冰壶被推出后继续向前滑行,说明冰壶具有惯性B. 冰壶被推出后减速滑行,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 运动员用毛刷持续摩擦冰面是为了增大摩擦力D. 冰壶所受重力和它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5.(2022湖南邵阳)2021年8月5日下午,中国小将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夺冠。
当她站在领奖台上领奖时,下列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的是()A. 她所受的重力和她对领奖台的压力B. 她所受的重力和领奖台对她的支持力C. 她对领奖台的压力和领奖台对她的支持力D. 她对领奖台的压力和领奖台受到的重力6.(2022营口)2022年2月,中国女足勇夺亚洲杯冠军。
关于比赛中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静止在水平球场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 足球鞋底部的鞋钉,可以有效的减小摩擦D. 运动员射门时,脚对球的力大于球对脚的力7.(2022海南)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八级物理第六章《力和运动》填空题(每空1分、第八题2分:共30分)1、牛顿第一定律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状态。
表明:原来__________的物体在不受_______作用时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___________的物体在不受_______作用时将保持_____________。
2、如果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
3、足球被踢出去以后还能继续在地面上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足球的运动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是因为。
4、我们把物体保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不管是否受力、是否运动都具有。
惯性只与_________有关。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__________定律。
5、百米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有_____。
锤头松了:将锤柄的一端在石墩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这种做法是利用了锤头的______。
6、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这两个力是_____________。
7、两个小孩共同提起一桶水:而大人一个人就可以提起:就是说大人用的力与两个小孩用的力的作用效果_____:大人施加的力是两个小孩的力的____。
8、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二力平衡时:它们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状态或状态。
10、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只撤去其中一个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将: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物体将。
11、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__:在右面方框中画出它受力的示意图。
‘二、选择题:(2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B、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必然静止:C、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D、若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专题二力与运动思想方法提炼一、对力的几点认识1.关于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这一定义体现了力的物质性和相互性.力是矢量.2.力的效果(1)力的静力学效应: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的动力学效应:a.瞬时效应:使物体产生加速度F=mab.时间积累效应:产生冲量I=Ft,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Ft=△pc.空间积累效应:做功W=Fs,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E k=W3.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隔离体、整体).(2)按照次序画受力图,先主动力、后被动力,先场力、后接触力.(3)只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分析.(4)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是静止还是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如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在某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轨迹弧线内侧的某个方向.二、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几种力三、力和运动的关系1.F=0时,加速度a =0.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F=恒量:F与v在一条直线上——匀变速直线运动F与v不在一条直线上——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2.特殊力:F大小恒定,方向与v始终垂直——匀速圆周运动F=-kx——简谐振动四、基本理论与应用解题常用的理论主要有: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平抛运动的规律、圆周运动的规律等.力与运动的关系研究的是宏观低速下物体的运动,如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天体的运行、带电物体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等都属于其研究范畴,是中学物理的重要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各种类型的试题都有,且常与电场、磁场、动量守恒、功能部分等知识相结合. 感悟 · 渗透 · 应用一、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与运动关系的习题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其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所受的未知力或与力有关的未知量.在这两类问题中,加速度a 都起着桥梁的作用.而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及运动过程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例1】如图所示,质量M=10kg 的木楔 静止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楔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在木楔的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 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 时, 其速度v=1.4m/s.在这个过程中木楔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取g=10m/s 2).【解析】由于木楔没有动,不能用公式f=μN 计算木楔受到的摩擦力,题中所给出动摩擦因数的已知条件是多余的。
中考物理培优专项复习——力与运动(含答(Da)案)一、选择(Ze)题1.小明同学骑自行(Xing)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两面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
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Na)个物体为参照物的(De) ( A )A. 小明同(Tong)学的自行车(Che)B. 对(Dui)面驶来的公共汽车C. 新华大街D. 天上飞过的小鸟2.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如下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C)A.一定是图线aB.一定是图线bC.可能是图线bD.可能是图线c3.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D )4. 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他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4m/s,他感觉要迟到了,便以6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那么他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B)A. 4m/sB. 4.8m/sC. 5m/sD. 6m/s5. 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B )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B.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汽车刹车后,速度会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D .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受到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6. 如(Ru)图(Tu)12所示(Shi),放在M、N两水平桌面(Mian)上的(De)P、Q两物体,分别(Bie)在F P=5N、F 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Yi)确定(Ding)( D ) 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B.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C.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7. 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8. 重力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6甲、乙所示,则在图像描述的运动过程中( D )A. 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 前6秒内,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9. 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两物体质量相等,惯性一定相同B. 跳高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C. 赛车在高速行驶时不容易停下来,是由于速度越来越大惯性越大D.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作用10. 一茶杯放在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受力的论述中,正确的是(C)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并未发生形变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11. 小明乘坐公交汽车时,站在离(Li)车门较近的位置而且双手没有扶任何物体,为了避免汽车启动时摔倒,下列说法及解释正(Zheng)确的是(B)A.他应将身(Shen)体保持(Chi)直立(Li)B.他(Ta)应将身体向汽车运动(Dong)方向倾斜(Xie)C.向汽车运动的反方向倾斜D.汽车启动后人体的惯性增大了12. 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向右作匀速运动时,则此时物体受到的传送带对它的摩擦力为(C)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C.零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13. 一个球沿斜面匀速滚下,图中关于该小球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B)A B C D14. 如右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B. 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C. 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填空题15. 如图5,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为2.70__ cm;秒表的读数为337.5_ 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1.2_______N。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力和运动》复习第1课时(基础知识)当堂检测试题与答案当堂检测试题:A组1.踢球的时候,对球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同时脚也疼,因为。
2.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有什么关系?_________表达式______?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哪些?______________(选填两种即可)4.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则( )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一定处于匀速运动状态C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5.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物受到外力越大时,它的惯性就越大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6.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肯定受到力的作用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物体运动得越快,所受的外力一定越大D、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任何外力作用B组1.请画出图甲中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
2.判断下面两幅图是否正确:①静置在桌子上的书②球静止在垂直的墙角处附当堂检测答案:A组:1.脚(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成正比 G=mg3.接触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接触面的压力和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加润滑油等)4.D5.D6.AB组:1分析:先分析物体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力,并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物体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及摩擦力的作用。
在作图时,可以将三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重心上;解答:2.分析:力的示意图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某同学和家人在外出旅游途中,车抛锚在水平路面上,家人试图推动汽车但没有推动(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车未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 车未被推动是因为人推车的力小于车推人的力C. 车未被推动说明人推车的力等于车受到的摩擦力D. 车受到的支持力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解析】解: A C.车没有被推动,处于静止状态,推力和摩擦力平衡,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故 A错误, C正确;B.人推车的力与车推人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 B错误;D.车受到的支持力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分别作用在车和路面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 D错误.故选: C.2.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已知F_1=3 N ,F_2=5 N .那么物体B受物体A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应分别为()A. 3 \N , 5 \NB. 5 \N , 3 \NC. 2 \N , 3 \ND. 3 \N , 2 \N【答案】D【解析】 A 在水平向受拉力F_1及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故由二力平衡可得,F_A=F_1=7 N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整体进行分析,则整体在水平向上受F_1、F_2及地面对B的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故三力的合力应为零_B=F_4-F_1=5 N -5 N =2 N ;3.如图所示,弹簧秤的称钩和提环上分别用细绳绕过定滑轮后吊着A、B两个物体且处于静止状态.A和B的质量都是1千克,则弹簧秤的读数为()g= 10 N/kg .A. 0 \NB. 10 \NC. 20 \ND. 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解: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向左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与向右的拉力(等于B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而测力计的示数表示的是作用在它的挂钩上的力,即B对测力计的拉力;故测力计的示数等于B对它的拉力,即示数等于B的重力G= mg= 1 kg \times 10 N/kg = 10 N .故选B.4.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加速上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物受到的重力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无人机对细线的拉力与重物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D. 若细线突然断了,重物就会立即下落【答案】C【解析】解:\mathrmAC.无人机在空中加速上升时,重物也加速上升,处于非平衡状态,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受到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mathrm A错误,\mathrm C正确;\mathrm B.无人机对细线的拉力与重物对细线的拉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mathrm B错误;\mathrm D.若细线突然断了,重物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但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速度会变小,然后重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故\mathrm D错误.故选\mathrm C.5.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若其中一个力突然消失,物体将立即停止运动B. 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减速运动时,足球的惯性大小不变C. 竖直上抛的小球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受力平衡D. 绕地球飞行的空间站内的宇航员,因失重而没有惯性【答案】B【解析】解:\mathrm A.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其中一个力突然消失,物体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故\mathrm A错误;\mathrm B.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减速运动时,足球的质量不变,其惯性不变,故\mathrm B正确;\mathrm C.竖直上抛的小球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小球只受重力的作用,因此合力不为零,受力不平衡,故\mathrm C错误;\mathrm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绕地球飞行的空间站内的宇航员,虽然失重但仍然有惯性,故\mathrm D错误.故选\mathrm B.6.2019年10月4日,国际排联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中国女排重返世界第一.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家喻户晓.某次比赛中,运动员用斜向上的力F把重力为G 的排球垫向空中,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排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力情况的示意图是()A.B.C.D.【答案】B【解析】解:排球在空中飞行时,受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作用在球的重心,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只受大小为G的重力作用,故 B正确, ACD错误.故选 B.7.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 \kgB. 托一个鸡蛋的力约为0.5 \NC.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2 \mD.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40 \cm【答案】B【解析】解:A、成年人的质量在70 kg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 kg 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 g = 0.05 kg 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 mg= 0.05 kg \times 10 N/kg = 0.5 N .故B符合实际;C 、中学生的身高在160 cm 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 cm =0.8 m 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拳头宽度在10 cm 左右,一支粉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0 cm 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8.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在相持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B.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C.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和乙队对甲队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和乙队对甲队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解析】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和乙队对甲队的拉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不是平衡力。
新课标沪科版初中物理第六章《力和运动的关系》复习提纲及试题(含答案)一、运动状态:姓名知识点梳理:运动状态即:一个物体的运动的大小和方向1、运动状态的改变(非平衡状态)有五种可能:①(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快到慢、由慢到快);②(匀速圆周运动、曲线运动)。
即,物体的速度或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我们就认为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2、运动状态不变(平衡状态)分两种:一是物体处于状态;二是物体做运动。
这两种情况,物体运动的和都没有改变,就称为平衡状态。
精典题目:1.下列的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自行车匀速转弯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加速运动C、人造卫星绕着地球运动D、小车在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二、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知识点梳理:1、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或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通常又叫做定律。
2、物体保持状态或状态的性质,叫做物体的惯性。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之一,即不论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以及是否受力,都有。
惯性只与物体的有关,而与其它因素(特别要注意与速度无关)。
3、惯性与惯性定律,二者不可混淆。
4、注意:惯性不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产生的。
惯性则是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
只能说物体受到的作用,(能/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
精典题目:1.放学后,同学们在球场上踢足球,小丽用力把球踢了出去,同时感到脚上有点疼,这是因为;足球可以在草地上继续滚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足球;最后停了下来是由于足球。
2.遇到冰冻天气,沪宁高速上汽车追尾事故频发,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另一方面,当路面结冰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变,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长。
3.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B、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D、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指南针能指示方向,说明有受力物体不一定有施力物体B.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一定有力的作用C. 用手抓住绳子将井中的水桶提上来时,手同时也受到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水桶D. 运动员举起杠铃后,受到杠铃的压力作用2. 同学们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了解到物体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物体运动越快,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
同学们认真观察了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并讨论了篮球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下面几种看法中正确的是()3. 一气球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气球上脱落一物体,该物体离开气球后,将()A. 继续上升一段时间,然后下落B. 立即下落C. 仍以原来的速度匀速上升D. 不再受力4. 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坐着一位乘客,他发现自己正上方顶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滴水将落在()A. 此乘客的前面B. 此乘客的后面C. 此乘客的头上D. 此乘客的左侧5. 跳水运动员起跳后仍能向上运动如图,原因是跳水运动员(空气阻力不能忽略)()A. 受到一个向上的冲力B. 所受合力的方向向上C. 所受的合力大于重力D. 具有惯性6.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物重3N,乙物重5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则甲物受到的合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 0,3NB. 0,5NC. 2N,5ND. 2N,3N7. 木块重3N,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图的4个图中所画木块重力的图示正确的是()8.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F 突然减小时,物体将()A. 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B. 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减小C. 向右运动,速度保持不变D. 向左运动,速度逐渐增大9.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最省力的是()10. 物体甲重40N,物体乙重70N,如图所示两物体都静止。
鲁科版初三物理第六章《力和运动》单元测试(二)一、选择题1、放在一辆足够长且表面光滑的平板车上的两个物体,随车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这两个物体在车上将会(不考虑空气阻力)()A.一定不相碰B.一定相碰C.若两物体质量相等一定相碰D.若两物体质量不相等,一定相碰2、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对磁铁与附近的铁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施力物体只是磁铁,受力物体只是铁钉B.只有当磁铁与铁钉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C.磁铁和铁钉虽然没接触,但也会产生力的作用D.磁铁对铁钉有吸引作用,而铁钉不会吸引磁铁3、冰雪天,为了防止汽车打滑,下列措施哪种是不妥当的A.在汽车轮上装链条B.在汽车行走的路面上撒砂子C.对汽车行走的路浇水D.在汽车行走的路面上铺煤灰渣4、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A.船的重力B.水直接对船身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5、在生产过程过中,工人们为了搬运大型的机器,常常在它的下面垫上一些长金属圆棍,这样做是为了A.机器少移动距离,达到省力的目的B.使机器运动得快些,以便提高机械效率C.把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达到省力的目的D. 把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达到省力的目的6、学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四位同学概括出下列四条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说:物体静止时,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乙同学说: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丙同学说: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要受到力的作用D.丁同学说:要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7、与你的体重比较接近的重力是A.450NB.45NC.4.5ND.4500N8、下列图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9、起重机用钢丝绳拉一物体竖直上升时,钢丝绳突然断后的一瞬间,物体将A.加速下落B.停止上升C.继续上升D.静止后下落10、一个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小球,由快变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A.没有力对它作用的缘故B.摩擦力使它改变了运动状态C.重力使它改变了运动状态D.它的惯性逐渐减小11、车上的乘客发觉,原来静止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小球突然向车头方向运动,这说明A.车速越来越大B.车速越来越小C.车速不变D.与车速的变化无关12、一块长方体木块重49N,将木块平放、侧放和立放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木块各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按上述三种情况分别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所需的推力A.平放时最小B.侧放时最小C.立放时最小D.都相同13、小孩用100N的力拉大人,大人未被拉动,那么大人拉小孩的力是A.0NB.小于100NC.等于100ND.大于100N14、下面有关力的几条叙述,正确的是: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物体只有在力的做用下才可能持续运动C.在彼此不相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存在力的作用D.在弹簧秤的测量范围内,弹簧秤弹簧的长度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15、用弹簧秤拉木块沿水平桌面滑动,第一阶段使A以1m/s的速度匀速运动,弹簧秤的读数是F1;第二阶段使A的速度从1m/s慢慢增加为2m/s,弹簧秤的读数是F2;第三阶段再使A维持2m/s的速度匀速运动,弹簧秤的读数是F3(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是均匀不变的),则()A.F1<F2=F3B.F1<F2<F3C.F1=F2=F3D.F2>F1=F316、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托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所受的重力较大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一定很大17、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不变,运动快慢可以改变B.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快慢一定不变,运动方向可以改变C.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他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18、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B.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后,仍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19、将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的挂钩上,当它们一起竖直向上作匀速运动时A.金属块所受的重力大于弹簧秤对金属块的拉力B.金属块所受重力小于弹簧秤对金属块的拉力C.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弹簧秤对金属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金属块对弹簧秤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拉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加速运动,则拉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B.用手托着粉笔盒匀速直线上升,则粉笔盒的重力和托力是一对平衡力C.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则运动员的重力和地面给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起重机吊着货物匀速上升,则货物以20m/s的速度上升时的拉力比以10m/s的速度上升时的拉力要大二、填空题21、如果运动的物体,它的改变或改变,或改变时,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第六章力运动和力玩转广东省卷10年中考真题(2007~2016)),)命题点一弹簧测力计的读数(10年4考)1. [2013省卷16(1),1分]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第1题图2. [2007省卷16(2),1分]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N.第2题图命题点二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0年1考)3. (2012省卷3,3分)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命题点三平衡力的判断(10年5考)4. (2015省卷6,3分)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第4题图推动,下列说法正确( )A. 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B. 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C. 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5. (2014省卷5,3分)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如图所示,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第5题图A. 水杯的重力与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B. 水杯的重力与水杯对桌面的压力C. 水杯的重力与水杯对地球的吸引力D. 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6. (2007省卷7,3分)下列说法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 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推力B. 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C. 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D. 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命题点四惯性(10年8考)类型一惯性的理解7. (2011省卷2,3分)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 运动物体的惯性比静止时大C. 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失去惯性D.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8. (2007省卷4,3分)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足球射入球门时才具有惯性B. 赛车能很快停下来,说明赛车没有惯性C.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D.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类型二惯性的利用及防治9. (2015省卷4,3分)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①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作用;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③小汽车配置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10. (2013省卷2,3分)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关于汽车交通安全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A. 保持车距B. 雨天路滑,减速慢行C. 行车时系好安全带D. 禁止逆行第11题图11. (2008省卷5,3分)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b)的现象.由此可以判断( )A. 小车突然加速运动B. 小车突然减速运动C. 小车保持匀速运动D. 小车可能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做减速运动【创新猜押】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太空中的宇航员不具有惯性B. 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时不具有惯性C. 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D. 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提高成绩命题点五画力的示意图(10年7考)类型一画指定力的示意图(10年6考)12. [2016省卷15(3),3分]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G、摩擦力f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第12题图第13题图13. [2012省卷15(1),1分]画出图中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所受重力及支持力的示意图.14. [2011省卷15(1),1分]画出如图所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第14题图类型二受力分析作图(10年1考)15. [2014省卷15(1),1分]如图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篮球,请作出这个篮球受力的示意图.第15题图命题点六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0年1考)16. (2010省卷18,7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第16题图(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4)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六章力运动和力玩转广东省卷10年中考真题(2007~2016)1. 1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读数为1 N.2. 2.4 【解析】由题图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0.2 N,且指针指在2刻度后的第2个小格的刻度线上. 所以测力计的示数为2 N+2×0.2 N=2.4 N.3. C 【解析】4.D 【解析】考查二力平衡知识.这里的“平衡”是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同一受力物体,两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A、B描述的物体都是平衡状态,因此两个力相等,选项错误.C选项两个力不是同一受力物体.所以选D.5.A 【解析】一对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力的作用点在同一物体上.静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杯子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由于水杯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力平衡,即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 符合题意.水杯的重力(作用在水杯上)和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B不符合题意;水杯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水杯吸引而产生的力,它和水杯对地球的吸引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方向向下)和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作用在水杯上,方向向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不符合题意.故选A.6.D 【解析】一对平衡力必需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人对墙的力作用在墙上,墙对人的力作用在人上,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错;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是同一个力,B错;站在水平地面上,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地面的压力不是同一受力物体,所以C错;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选D.7.D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A、B、C选项都是加了条件来讨论物体是否具有惯性,是错误的.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D正确.故选D.8.D 【解析】A、错误,足球任何时候都有惯性;B、错误,赛车能很快停下来是由于受阻力的作用;C、错误,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跳的更远些;D、正确.故选D.9.C 【解析】考查惯性概念的理解及描述.①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②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③、④对现象的解释都是正确的,故选C.10. D 【解析】行车在行驶过程中为了防止紧急刹车后车由于惯性而造成追尾事故,故行车时要保持一定距离,故A不符题意;当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由于惯性车仍要向前运动,雨天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车就更不易停下来,所以要慢行,故B不符合题意;行车时如果突然刹车,人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与驾驶室碰撞,造成安全事故,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人要系安全带,与惯性有关,故C不符题意;禁止逆行是属于遵守交通规则,使车辆有顺序的行驶,与惯性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 B 【解析】本题考查惯性现象,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当小车突然加速运动时,木块底部受向右的摩擦力加速向右,木块上部不受摩擦力,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匀速状态,于是向后倾斜(可类比突然加速时车厢里的人向后仰).同理,若小车突然减速,则木块向前倾斜(类似紧急刹车时车内的人向前倾).故选B.【创新猜押】C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位置、是否运动、运动的速度、是否受力等都无关,所以A、B、D错误;汽车转弯时减速慢行,是为了避免在转弯时由于惯性冲出弯道而造成事故,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C正确.故本题选C.12.如答图所示第12题答图13.如答图所示第13题答图14.如答图所示第14题答图15.如答图所示第15题答图16. (1)二力平衡(2)不对未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3)表格如下:(4)【解析】(1)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而平衡,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当一个物理量受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影响时,要研究它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需要保证其他的因素不变,也就是控制变量.本题中要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就要保证其它的条件相同,即控制甲、乙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但题中甲用的木板面,乙用的是毛巾面,所以不能得到题中的结论.(3)该实验需记录的数据有接触面间的材料情况、压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大小及实验次数.(4)甲、丙两组实验中相同的条件是压力,不同的条件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毛巾面比木板面粗糙,丙的示数为5.4 N大于甲的示数 3.6 N,即丙的摩擦力比甲的摩擦力大,所以得到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11 / 11。
安徽省2017中考物理复习第六章力力和运动训练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安徽省2017中考物理复习第六章力力和运动训练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安徽省2017中考物理复习第六章力力和运动训练题的全部内容。
力力和运动训练题一、选择题1.(2016•成都)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踢出去的球再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2.(2016•枣庄)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
(2015安徽)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要系上安全带,系上安全带可以()A减小汽车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B.减小司机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C减小因汽车突然减速造成的伤害D.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造成的伤害4.(2015常德)长方体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上放一木块,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箱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填空题5.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原来静止的,将保持________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________状态.6.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________的两个力,必须________相等,方向________,并作用在________上.7.用钢笔写字时,钢笔和纸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用圆珠笔写字时,圆珠笔和纸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摩擦.8.力能改变运动物体速度的________或________,运动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则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它将做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9. 研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如右图所示,(a)为毛巾表面,(b)为纸板表面,(c)为玻璃表面,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在不同材料表面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1)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具有相等的________;(2)小车在不同材料表面的运动距离是在________表面最长,在________表面最短;(3)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4)从实验中可以推出的结论是________.10.(2012年桂林)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专题06 力与运动实验专题(解析版)考点1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推理法、理想实验法(就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基础上,基于可靠的事实,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过程进行更深层次的抽象分析及合理的推理,从而揭示出自然规律)。
(2)实验结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典例1】(•南关区校级开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每次必须使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在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
(2)下表是一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
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典例分析+变式训练考点直击阻力的大小大较大较小小车移动的距离18.322.626.7(3)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答案】(1)不同;(2)小;远;(3)A。
【分析】(1)实验时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获得的速度相等;(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如果小车不受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3)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判断好物体在外力消失瞬间的运动状态是本题的关键。
【解答】解:(1)实验时,每次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小车到达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时速度相同;(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远;(3)由实验事实可以推知:如果没有阻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中当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是瞬间静止的,此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不变,即A图。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A.B.C.D.【答案】B【解析】解: A.图中两个力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两个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不是平衡力,故 A错误;B.图中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还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是一对平衡力,故 B正确;C.很显然,图中两个力大小不等,故不是平衡力,故 C错误;D.图中两个力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故不是平衡力,故 D错误.故选 B.2. 如图是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清洁的竖直瓷砖墙面上后,它会紧紧“吸”在墙面上而不会掉落.这一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吸盘所受到的重力小于摩擦力B. 大气压力和重力平衡C. 大气压力增加时,吸盘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 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与墙面对吸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C【解析】解:AC.吸盘挂衣钩其工作过程是通过排除吸盘与墙壁之间的空气,松手后,吸盘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导致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其压在墙壁上,吸盘处于静止状态,吸盘受到竖直方向上墙面对挂衣钩的静摩擦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大气压力增加时,吸盘受到的摩擦力仍等于重力,不变,故 A错误, C正确;B.大气压力沿水平方向,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不可能为平衡力,故 B错误;D.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与墙面对吸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 D错误.故选 C.3.下列哪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可能是500 N ()A. 一支铅笔B. 一个装满书的书包C. 一个中学生D. 一辆汽车【答案】C【解析】解:因为G= mg,所以物体的质量为m= \dfracGg= \dfrac500 N 10 N/kg = 50 kg .A 、一支铅笔的质量在10 g = 0.01 kg 左右.不符合题意;B、一个装满书的书包的质量在4 kg 左右.不符合题意;C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在50 kg 左右.符合题意;D、一辆汽车的质量在3 t 左右.不符合题意.故选C.4.如图,手拉着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保持不变D. 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答案】C【解析】解:由题意知,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不变,故 A B D错误, C正确.5.图中事例中应用了重力方向的是()A.悬挂正相框B.用力拉弹簧C.往墙敲钉子D.向前推物体【答案】A【解析】解: A图中是利用重锤线检查相框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道理, A正确;B是拉力, C是敲打施加的力, D是水平推力,都与重力的方向无关.故选 A.6.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乙中的木块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 图甲中的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等两个力C. 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D.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物体间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小动越来越慢【答案】CA 、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故A错误;B、图甲中的木块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摩擦力,但在竖直方向还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B错误;C 、图甲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故C正确;D、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的压力大于甲的压力,可得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物体间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应越大,故D错误.故选:C.7.在平直公路上的一辆卡车,如果挂在车厢顶部的一个物体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能是停在公路上的卡车突然向前开动造成的B. 一定是卡车在减速行驶造成的C. 是物体受到一个向前的力造成的D. 可能是卡车刹车造成的【答案】D【解析】解:卡车停在平直公路上,如果卡车突然向后运动,挂在车厢顶部的物体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该物体相对于卡车向前运动(即摆向前方);如果这辆卡车是在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卡车突然刹车减速时,挂在车厢顶部的物体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该物体会向前运动,故\mathrmABC错误,\mathrm D正确.故选\mathrm D.8.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可以完成本实验C. 小亮处理数据时,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表格),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D. 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答案】D【解析】解:A、在月球表面也可以测量质量、重力,只是重力比地球小,质量不变,可以完成实验,故A正确;B、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由图象说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B正确;C 、在考虑误差的情况下,表格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相等,故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C正确;D、本实验课题是寻找规律的问题,故多次实验是得到更普遍的规律,故D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9.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物体所受重力,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mathrm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mathrm N,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答案】0sim5, 3.6, 竖直向下【解析】解:由图知,弹簧测力计最大测量值为5\mathrm N,分度值为0.2\mathrm N,故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sim5\mathrm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6\mathrm N,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10.如图所示,某公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部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汽车B刹车后由于________仍撞到汽车A;此时对汽车B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选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答案】惯性, 安全气囊【解析】解: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汽车B刹车后由于惯性仍撞到汽车A;图中汽车发生追尾时,对汽车B中的司机,由运动到静止,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前倾,前面的安全气囊对人体起缓冲、保护作用.11.实验中我们常用________测量力的大小,原理是________.【答案】弹簧测力计,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解析】解:物理中常用的测力工具为弹簧测力计.根据其原理可知弹簧在弹性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12.2022年我国空间站将登场,假如你以后成为一名在空间站中工作的宇航员.某次你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工作时,在你面前有一大块与你相对静止的太空巨石,你用力向前将它推开.请你展开想象,你将会怎样?________,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答案】向后运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解:面前有一大块与你相对静止的太空巨石,人用力向前将它推开,人会受到巨石的反作用力,故人会向后运动,原因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3.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质量相等的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块,另有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
2019-2020年中考复习:第六章力与运动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 A.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B.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C.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
D.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2.水平放置的水桶重350N,一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则水桶受到的合力大小为()A.50N B.650N C.300N D.ON
3.如图所示是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踢足球时,球对脚没有作用力 B.足球在空中时受到脚的作用力
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
D.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4.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文具盒放在物理课本上,则()
A.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物理课本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年的雪灾让人们记忆犹新,如图所示是推土机清除盘山公路上积雪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土机的车轮缠绕铁链是为了减小摩擦
B.推土机在匀速转弯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推土机开得越快,惯性越大
D.推土机提升雪的过程中,操纵杆用到了杠杆原理
6.如图10是一款利用电磁悬浮技术制作的没有“地轴”的地球仪,其原理是:将空心金属球放在通电的线圈上,电磁场在金属球表面产生涡流,涡流与磁场作用形成磁力,从而实现地球仪的悬空静止。
地球仪悬空静止的
原因是【】
A.只受到磁力的作用 B. 由于惯性的作用
C.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D. 磁场的磁力和重力相互平衡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推桌子未动,是因为人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
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
图10 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
8、下图所示的运动情景中,最明显的反映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9.如果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B.若撤去其中一个力,物体将静止下来C.若同时撤去这两个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若在水平方向上再加一个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10、在公交车上坐着一位中学生,他的手上拿着一杯饮料,当公交车急转弯时,杯内饮料晃了出来.中学生对司机很有意见,于是说:“师傅,你怎么开车的,我杯里饮料都晃出来了。
”司机说:“我的车在转弯呢。
”中学生说:“那你转弯为什么转得那么大?转小点,杯里饮料就不会晃出来了。
”在这段对话中.这位中学生对下面哪个概念缺乏理解?()
A.惯性
B.压强
C.浮力
D.压力
11、下列事例中,通过改变压力大小来改变摩擦力的是 ( )
A.汽车打滑时,常在轮胎下铺一些碎石或稻草
B.往生锈的锁头里滴一些油便于开锁
C.自行车紧急刹车时,要用力捏紧车闸以便尽快停下
D.高低杠运动员上杠前,在手上涂抹镁粉
12、按我国交通管理部门最近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对人造成的伤害( )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紧急刹车
D、突然起动
14、2010年6月16日,荆州市在九龙渊举行了盛大的“划龙舟”比赛活动,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桨往后划,龙舟前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划龙舟的桨是一个省力杠杆
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惯性的原因
15、如图所示,将B、A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设两磁环受到
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
系是()
A.F<G B.F=G C.G<F<2G D.F=2G
16、.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
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17、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经常转播一些重要的象棋或围棋大赛。
在复盘讲解时,棋子被吸附在竖直放置的磁性棋盘上保持静止,如图所示。
此时棋子受到的摩擦力〔〕
A.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它的重力
B.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它的重力
C.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大于它的重力
D.方向竖直向下,大小大于它的重力
二.填空题
1.张明用1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辆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小车以较慢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他推着小车以较快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沿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用的推力应该____1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请你举出一个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事例:_______。
请你举出一个生活或生产技术中减小摩擦力的事例:_______
3.说出下列体育运动项目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投出去的篮球,离开手以后还能继续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______;足球比赛时,运动员所穿鞋子的底部凹凸不平是为了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射箭时,弓能把箭射出去,是因为拉开的弓具有____能.
4、一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0kg,张开伞段时间后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过时运动员(包括伞)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N。
5、断开电风扇的开关后.电风扇的叶片不能立即停止转动是因为叶片具有_______,过一会儿叶片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叶片受到_______作用。
6、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 N.
7、汽车轮胎的表面制成凹凸花纹,其作用是通过来增大摩擦;机器的轴承中加入润滑油的目的是摩擦;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能增大闸皮与车轮间的,从而增大闸皮与车轮间的滑动摩擦力.
8、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运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
的发生改变;铅球落地时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小坑,说明力可以
使物体的发生改变.如果飞行中的铅球受到的所有的力突然消失,那么铅球将做运动.
三、作图题:
如图放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画出物体所受重及斜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答出一条即可).2、小双实验小组四位同学想探究课桌面与课本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1)将一个同学的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课本,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课本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 N。
` 32421 7EA5 纥21790 551E 唞20812 514C 兌31613 7B7D 筽31166 79BE 禾 29296 7270 牰35462 8A86 誆32506 7EFA 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