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和平区高三一模地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8
穷人思维总是找借口 富人的思维是来解决问题的第Ⅰ卷 选择题本卷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国庆70周年阅兵后的庆祝活动中,各省市以花车的形式展现了本地特色,下面左图为我市的花车,右图为某省的花车,该省花车上有如意(代表该省形状)、火箭、山河、飞马等元素,读图回答1~2题。
1.天津彩车上能代表我市作为我国北方航运中心地位的元素是A .桥上的“天津之眼”B .“大火箭”基地项目C .天河超级计算机D .龙门吊和集装箱2.右图彩车代表的省的简称是A .陇B .蜀C .琼D .鄂北京房山石花洞上下共有8层(如下图所示),①层是地表以上的东山穿洞,②层至⑧层位于地表以下。
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有一条地下暗河,推测该地下河的水位应A .高于②低于①B .④⑤之间C .低于或等于⑧D .与该地地表河流水位一致4.在石花洞形成过程中,该区域地壳经历了A .稳定的持续下沉B .稳定的持续抬升C .间歇性下沉D .间歇性抬升和平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线上学习阶段性评估检测地理学科试卷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中西风的风速分量(数值大于0为西风,小于0为东风)。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南、北半球1、7月西风分速在不同纬度的分布。
读图,回答5~6题。
5.以下对应正确的是A.①为南半球1月②为北半球1月③为南半球7月④为北半球7月B.①为南半球7月②为北半球7月③为南半球1月④为北半球1月C.①为北半球1月②为南半球1月③为北半球7月④为南半球7月D.①为北半球7月②为南半球7月③为北半球1月④为南半球1月6.导致南、北纬20°~30°地区1、7月东风都比较强的主要因素是A.地表状况B.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D.洋流自然村是指自然聚居形成的村落,一般多个自然村组成行政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进一步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积极稳妥地调整乡镇建制,有条件的可实行并村”。
2023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地理一模试卷南极环流是由极地东风产生的表层洋流,围绕南极大陆边缘流动。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极环流和西风漂流之间表层海水分别向南北两侧扩散,形成南极辐散带。
如图示意南极表层洋流及南极辐散带分布。
完成各小题。
1. 图中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的流动方向分别为( )A. 逆时针、逆时针B. 顺时针、顺时针C. 逆时针、顺时针D. 顺时针、逆时针2. 南极辐散带中鱼类资源丰富,推测是因为( )A. 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在此交汇,造成海水搅动B. 水温较高,太阳辐射强利于浮游生物生长繁殖C. 表层海水辐散,底层海水上升带来了鱼类饵料D. 海水运动速度慢风浪较小,适合鱼类迁徙活动阿尔伯特盆地位于东非大裂谷西支,盆地下层以湖泊相夹砂岩泥页岩为主,形成于新生代新近纪晚期,该层含有盆地形成油气资源所需的最重要的烃源岩(其形成需要大量有机质)。
盆地上层形成于新生代新近纪晚期至第四纪早期,期间三角洲相砂岩和湖泊相泥页岩交替形成。
如图示意阿尔伯特盆地岩层垂直剖面。
据此完成各小题。
3. 推断湖泊相夹砂岩泥页岩形成时期的古气候环境是( )A. 冷干B. 冷湿C. 暖干D. 暖湿4. 新生代新近纪晚期至第四纪早期,三角洲相砂岩和湖泊相泥页岩交替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 气候变化多次B. 构造运动活跃C. 湖面升降频繁D. 太阳活动剧烈如图示意2022年1月某日17时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
据此完成各小题。
5. 与图中锋线附近锋面及天气状况相符的是( )A. B.C. D.6. 推测未来24小时内( )A. 昆明雷阵雨,6~17℃B. 昆明小雪,-10~-8℃C. 贵阳小雨,3~7℃D. 贵阳晴朗,13~17℃岷江上游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地处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向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
该区域的汶川县、理县、茂县是我国十分典型的生态脆弱区。
如图、表分别为岷江上游水系和汶川县、理县、茂县气候要素统计表。
据此完成各小题。
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天津市和平区0 2020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第第I I 卷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5 小题,每题3 分,共45 分。
野外生存节目《大真探》的一集中,描述了探险家迈克夫妇在海洋上获取淡水求生的经历。
下面左图为迈克制作的简易集水装置,右图为“某日当地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该集水装置获取淡水的过程利用了水循环原理,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A. 蒸发B. 降水C. 水汽输送D. 下渗2. 据右图推断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段是()A. 5 时前后B. 10 时前后C. 13 时前后D. 18 时前后『答案』1. C2. C 『解析』【1 题详解】该集水装置获取淡水的过程利用了水循环原理,装置中海水蒸发体现了水循环的蒸发环节,A 不符合题意。
海水蒸发后遇到温度较低的塑料薄膜,冷凝结成水滴,最后汇聚至塑料薄膜最低处往下滴落到集水器中,这相当于水循环中降水环节,B 不符合题意。
水循环过程中,水汽输送是一个地区水汽转移到另一个地区,该实验装置中没有体现这一环节,C 符合题意。
塑料薄膜上冷凝结成水滴,滴落到集水器中,被集水器收集储存起来,这相当于水循环中的下渗环节,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题详解】塑料薄膜以下气温越高,蒸发水汽越多,塑料薄膜以上气温低,则凝结的水汽越多,获取的淡水越多,因此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段是薄膜上气温和薄膜下气温相差最大的时段。
读右图可以看出,膜下气温和膜上气温相差最大的时段在13 时左右,因此推断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段是13 时前后,C 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选C。
某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和强降水预警:“当前,我国江南大部、华南大部及四川盆地东部会出现持续性的高温天气,并且高温范围逐渐向江汉、江淮甚至黄淮等地扩展。
预计未来几天,我国北方将迎来-轮强雨。
”下图为该日我国高温天气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天气出现的月份最有可能为()A. 3~4 月B. 5~6 月C. 7~8 月D. 9~10 月4. 影响我国北方强降雨和江淮地区高温的主要天气系统分别是()A. 锋面和高压B. 气旋和反气旋C. 高压和低压D. 冷锋和暖锋『答案』3. C4. A 『解析』【3 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当前我国江南大部、华南大部及四川盆地东部会出现持续性的高温天气,并且高温范围逐渐向江汉、江淮甚至黄淮等地扩展,读图可知,我国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地区的气温达到35℃以上,说明此时为我国的盛夏;材料信息表明,预计未来几天,我国北方将迎来一轮强降雨天气,表明我国锋面雨带推移至北方地区,而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由此判断,图示天气出现的月份最有可能为7~8 月,C 符合题意,排除A、B、D。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读图“我国某山地西坡(实线)和东坡(虚线)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山地最可能位于()A. 湖南B. 上海C. 青海D. 河北2.该山东、西坡降水量相差最大处的海拔高度大约是()A. 300米B. 500米C. 800米D. 1000米洞里萨湖位于湄公河下游平原,其水文特征深受溻公河的影响。
图1示意湄公河流域部分地区及洞里萨湖位置。
图2示意洞里萨湖主湖区与洪泛区含沙量和湖水多年平均体积的季节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洞里萨湖()A. 雨季湖水含沙量增大B. 热季洪泛区面积最大C. 旱季主湖区输沙量大D. 湖面面积季节变化大4.影响洞里萨湖4月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A. 湖面风较大,湖泊水位低B. 湖水流速快,流域降水少C. 湖水流速慢,流域水位低D. 湖面风较大,流域降水多5.若在湄公河R处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将导致洞里萨湖()A. 生物多样性增加B. 水温年际变化减小C. 洪泛区面积扩大D. 泥沙淤积总量减少2020年最有看点的天象是发生在6月份的日环食。
我国厦门市日环食开始于北京时间21日14时43分,结束于17时24分,当厦门日环食开始时,G国的区时为21日7时43分。
G国北部地区此次日环食开始于北京时间6月21日12时47分,当地观测者可以看到“环食日出”的奇景。
回答6~7题。
6.G国北部的植被类型为()A. 热带荒漠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热带雨林D. 温带落叶阔叶林7.厦门观测者观测过程中应如何调整天文望远镜镜筒的朝向和高度?()A. 向东、升商B. 向东、降低C. 向西、升高D. 向西、降低如图是“世界两岛屿图”,读图完成8~9题。
8.关于两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两岛山脉走向大致相同②两岛地形都是东陡西缓③甲岛的比例尺小于乙岛④两岛都处于板块边界处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9.关于两岛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甲岛东部受暖流影响,分布热带雨林气候B. 甲乙两岛都以热带型的气候为主C. 7月份两岛东部受东南风影响,降水丰富D. 1月份两岛都盛行西北风面积近240平方千米,由火山喷发、湖盆相对下陷而形成的达里诺尔湖,位于我国某省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一次质量调查地理试卷第I卷(共50分)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
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
据此回答1—3题。
1. 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地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B. 甲、乙两地使用相同的区时C. 甲、乙两地昼夜长短总是相同D. 甲、乙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相同2. 该地图的比例尺为()A. 1:24000000B.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C. 六十万分之一D.3. 下面4幅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中,表示乙地的是()读下图,回答4-6题。
4. 图中①地降水大于②地,其主要原因是()A. ①地位于沿海、②地位于内陆B. ①地位于山地迎风坡、②地位于内陆盆地C. ①地受准静止锋控制、②地受副高控制D. ①地有暖流经过、②地有寒流经过5. ②地降水量()A. <100mmB. <200mmC. <50mmD. >50mm6. 有关③④⑤所代表的三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③河为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B. ③④两河注入印度洋C. ④河是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D. ⑤河为内流河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7—9题。
7. 若图中斜线部分表示在某种气候条件下分布的农作物,则该农作物可能是()A. 甜菜B. 春小麦C. 油橄榄D. 黄麻8. 在图示区域的西侧有洋流流经,该洋流是()A. 本格拉寒流B. 秘鲁寒流C. 加那利寒流D. 西澳大利亚寒流9. 当图中甲、丁两地被同一条昏线穿过时()A.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B.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 甲、乙两地日出时刻相D. 甲、丁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读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图,该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
6月22日在正午太阳高度为。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和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查地理学科试卷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在一些干涸的湖底,沉积物常常会裂开很大的缝隙,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和沟槽,使地表变得支离破碎。
回答下面小题。
1. 以下四幅图中的地貌景观符合材料描述的是A. B.C. D.2. 该种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A. 风力强大的沿海地区B. 降水量季节变化大的地区C. 气候极为干旱的地区D. 地壳强烈隆起抬升的地区【答案】1. B 2. C【解析】【1题详解】据材料中关键词干涸湖底、风沿裂隙吹时、陇脊和沟槽、支离破碎等,可判断其所描述的地貌为雅丹地貌,B正确。
A为岱崮地貌,C为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千沟万壑的形态,D为丹霞地貌,均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雅丹地貌主要受风力侵蚀而形成,材料可知干旱湖底,说明地区气候相对较为干旱,材料有风岩裂隙吹时,说明该地存在定向风,因此推测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干旱的地区,C正确。
故选C。
截至2018 年末,我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 1.67 亿,占总人口的 11.9%。
下表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65 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和赡养比数据(赡养比是指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与 20~64 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值)。
回答下面小题。
3. 推测以上四省市中近年来出生率最高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4. 四省市中甲的赡养比最高,最主要是因为 A. 严格执行了国家控制人口的政策 B. 环境优美吸引大量老年人口迁入 C. 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外出务工经商 D.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高于其他地区【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甲乙丙丁四省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甲地最高,说明该省份人口老龄化相对较为严重。
而丁省份人口老龄化比例为7.2%,但赡养比为9.9%,说明该地0~20岁人口相对较多,占比较大,意味着丁省近年来出生率较高,新增人口较多,D 正确。
天津市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一月调研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钱塘江位于长江干流以南,含沙量小,仅为长江的35%。
近5000年来,钱塘江河口(下图)在径流、潮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岸线不断向海延伸。
1950年以来,人们在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钱塘江河口泥沙的主要来源是A.钱塘江流域B.曹娥江流域C.长江口海域D.河岸与河床2.下列月份中,钱塘江河口径流与潮流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最明显的是A.3月B.6月C.9月D.12月3.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规模的扩大,将A.降低河口水体盐度B.增强径流对南岸的破坏C.减缓岸线向外推移D.改善河口航道水深条件2.上海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A.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C.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D.上海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3.某干旱区通过引水灌溉扩大耕地面积,下图示意农田灌溉初期该地环境要素的联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中表示蒸发增大和云量增多的依次为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2.由于灌溉该地区大气湿度A.一直减小的B.一直增大中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4.我国有大量工人赴非洲参与铁路援建工作,这种人口迁移形式属于A.智力迁移B.劳务迁移C.难民迁移D.生态迁移5.种植多肉植物时,往往会添加一种日向石,原产日本宫崎县日向市,是岩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多孔轻质岩石,后被加工为园艺用土,完成下列问题。
1.从成因角度看,日向石形成是A.岩浆侵入冷凝B.岩浆喷发冷凝C.沉积固结成岩D.高温高压变质2.多肉植物种植时日向石可以铺在土壤表层,也可以与其它土搅拌混合后使用,若采用后一种方式日向石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土壤的透气透水性B.增加土壤内储存水的空间C.提供更多的矿物养分元素D.增大土壤内部的昼夜温差6.暖池一般指热带西太平洋多年平均海表温度在28T以上的暖海区。
暖池的水温比东太平洋高出3Y~9T。
高三年级地理试卷第1页(共6页)第I卷单项选择题-------------------------------------------«…I . .... ........ ... !!.載:••・;Ii : ; :・:1……. :…l ^ i ---------- -本卷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野外生存节目《大真探》的一集中.描述了探险家迈克夫妇在海洋上获取淡水求生的经历。
下面左因为迈克制作的简芬集水袋置.右图为“某日当地塑料薄膜上下乞温变化示意图” o完成1〜2题.1. 该集水装買获取淡水的过程利用了水循环原理.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下渗2. 抵右图推断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段逕A. 5时前后B. 10时前后C. 13时前后D. 18时前后某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和强降水糸驴:“当前,我国江南犬部、华南大部及四川盆地东部会出现持续性的高温天气,并且商温范国逐渐向江汉、江淮甚至我浪等地扩展…… 预计未来几天,我国北方将迎来一轮強降雨……。
”下图为该日我国高温天乞分布图.据此回答37題。
3・图示天气出现的月份最有可能为A. 37 月B. 54 月C. 7〜8月D. 9~】0月4.影响我国北方强降雨和江淮地区高温的主要天气系统分别是是A. 锋面和高压B. 气旋和反气旋■C.高压和低压D. 冷锋和暖锋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丝绸之路能够促进沿线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017年,中俄两国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开岌和利用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下图为“冰上丝绸之路示盘图” °据图文材料回答54题。
5. -镀货轮从图中航道a航行到b,其航行方向大致为A.由东南向西北B.由东北向西南C・由西北向东南D・由西南向东北6. “冰上丝绸之路”链接的地区是A. 东亚、西欧、北非B. 北美、东亚、西欧C. 东亚、北美、大洋洲•D. 东亚、东南亚、南亚我国淅江盯的温岭县是我国大陆上長早迎来新年“第一缕曙光”的地方•回答7〜8題.7.该地区“第一道曙光”可能出现在北京时间A・ 5: 35B・ 6: 32 C. 4: 50D・ 5: 438.温岭县的位垃最可能是A・ 117° E 23° N B・ 121° E 28° NC・ 136° E 31° N D・ 122° E 42° N读“重庆巫溪县望坪村人口现状统计表和该村人口迂往地区统计图”,完成9〜10題。
天津和平区2019-2020下学期(3月)高三新高考线上学习阶段性评估检测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国庆70周年阅兵后的庆祝活动中,各省市以花车的形式展现了本地特色,下面左图为我市的花车,右图为某省的花车,该省花车上有如意(代表该省形状)、火箭、山河、飞马等元素,读图回答1—2题。
1.天津彩车上能代表我市作为我国北方航运中心地位的元素是A.桥上的“天津之眼” B.“大火箭”基地项目C.天河超级计算机 D.龙门吊和集装箱2.右图彩车代表的省的简称是A.陇B.蜀C.琼D.鄂北京房山石花洞上下共有8层(如下图所示),①层是地表以上的东山穿洞,②层至⑧层位于地表以下。
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有一条地下暗河,推测该地下河的水位应A.高于②低于① B.④⑤之间C.低于或等于⑧ D.与该地地表河流水位一致4.在石花洞形成过程中,该区域地壳经历了A.稳定的持续下沉B.稳定的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沉D.间歇性抬升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中西风的风速分量(数值大于0为西风,小于0为东风)。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南、北半球1. 7月西风分速在不同纬度的分布。
读图,回答5-6题。
5.以下对应正确的是A.①为南半球1月②为北半球1月③为南半球7月④为北半球7月B.①为南半球7月②为北半球7月③为南半球1月④为北半球1月C.①为北半球1月②为南半球1月③为北半球7月④为南半球7月D.①为北半球7月②为南半球7月③为北半球1月④为南半球1月6.导致南、北纬20-30地区1、7月东风都比较强的主要因素是A.地表状况B.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D.洋流自然村是指自然聚居形成的村落,一般多个自然村组成行政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进一步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积极稳妥地调整乡镇建制,有条件的可实行并村”。
下图为1990—2017年中国自然村数量变化图。
回答第7—8题。
和平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线上学习阶段性评估检测地理学科试卷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国庆70周年阅兵后的庆祝活动中,各省市以花车的形式展现了本地特色,下面左图为我市的花车,右图为某省的花车,该省花车上有如意(代表该省形状)、火箭、山河、飞马等元素,读图回答1-2题。
1.天津彩车上能代表我市作为我国北方航运中心地位的元素是A.桥上的“天津之眼”B. “大火箭”基地项目C.天河超级计算机 D.龙门吊和集装箱2.右图彩车代表的省的简称是A.陇 B.蜀 C.琼 D.鄂北京房山石花洞上下共有8层(如下图所示),①层是地表以上的东山穿洞,②层至⑧层位于地表以下。
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有一条地下暗河,推测该地下河的水位应A.高于②低于①B.④⑤之间C.低于或等于⑧ D.与该地地表河流水位一致4.在石花洞形成过程中,该区域地壳经历了A.稳定的持续下沉B.稳定的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沉 D.间歇性抬升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中西风的风速分量(数值大于0为西风,小于0为东风)。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南、北半球1、7月西风分速在不同纬度的分布。
读图,回答5-6题。
5.以下对应正确的是A.①为南半球1月②为北半球1月③为南半球7月④为北半球7月B.①为南半球7月②为北半球7月③为南半球1月④为北半球1月C.①为北半球1月②为南半球1月③为北半球7月④为南半球7月D.①为北半球7月②为南半球7月③为北半球1月④为南半球1月6.导致南、北纬20。
-30。
地区1、7月东风都比较强的主要因素是A.地表状况B.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D.洋流自然村是指自然聚居形成的村落,一般多个自然村组成行政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进一步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积极稳妥地调整乡镇建制,有条件的可实行并村”。
下图为1990-2017年中国自然村数量变化图。
回答第7-8题。
和平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线上学习阶段性评估检测地理学科试卷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国庆70周年阅兵后的庆祝活动中,各省市以花车的形式展现了本地特色,下面左图为我市的花车,右图为某省的花车,该省花车上有如意(代表该省形状)、火箭、山河、飞马等元素,读图回答1~2题。
1.天津彩车上能代表我市作为我国北方航运中心地位的元素是A.桥上的“天津之眼”B.“大火箭”基地项目C.天河超级计算机D.龙门吊和集装箱2.右图彩车代表的省的简称是A.陇B.蜀C.琼D.鄂北京房山石花洞上下共有8层(如下图所示),①层是地表以上的东山穿洞,②层至⑧层位于地表以下。
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有一条地下暗河,推测该地下河的水位应A.高于②低于①B.④⑤之间C.低于或等于⑧D.与该地地表河流水位一致4.在石花洞形成过程中,该区域地壳经历了A.稳定的持续下沉B.稳定的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沉D.间歇性抬升高三年级地理答案第1页(共2页)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中西风的风速分量(数值大于0为西风,小于0为东风)。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南、北半球1、7月西风分速在不同纬度的分布。
读图,回答5~6题。
5.以下对应正确的是A.①为南半球1月②为北半球1月③为南半球7月④为北半球7月B.①为南半球7月②为北半球7月③为南半球1月④为北半球1月C.①为北半球1月②为南半球1月③为北半球7月④为南半球7月D.①为北半球7月②为南半球7月③为北半球1月④为南半球1月6.导致南、北纬20°~30°地区1、7月东风都比较强的主要因素是A.地表状况B.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D.洋流自然村是指自然聚居形成的村落,一般多个自然村组成行政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进一步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积极稳妥地调整乡镇建制,有条件的可实行并村”。
下图为1990~2017年中国自然村数量变化图。
回答第7~8题。
7.推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颁布实施的时间可能是A.1992年B.1996年C.2004年D.2012年8.我国自然村数量变化反映了A.人口的分布趋于均衡B.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C.生态破坏环境承载力下降D.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高三年级地理答案第2页(共2页)武汉在近现代一直是我国的工业重镇,有众多“始祖级”工厂,诸如亚细亚火油公司、和利汽水厂、汉口英商电灯公司、南洋烟厂等(下右图),虽然今天它们已经成为“工业遗产”,但它们仍是这座城市的荣光,更见证了中国工业化起步与经济腾飞的历史征程。
下左图为“武汉市中心城区首批工业遗产分布图”,回答9~10题。
9.工业遗产的分布反应了武汉城市早期A.主要工业类型为大型重工业B.工厂分布在交通干道沿线C.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D.中心城区的面积比现在小10.以下处理工业遗产的措施,最合理的是A.适度改造开发,形成城市景观B.原封不动保存,完整保留城市记忆C.全部拆除改建,用作公共绿地D.全面改造升级,恢复传统产品生产从1869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到2019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150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下图为我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
回答第11~13题。
11.下面关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陕青川三省,集中连片分布B.气候较温暖湿润,没有寒潮冻害C.以盆地丘陵为主,建设难度较大D.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12.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退耕还草,防风固沙C.梯级开发,综合利用D.清淤治污,提升水质高三年级地理答案第3页(共2页)13.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熊猫保护与脱贫致富双赢过程中,应该A.建设基础设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消费B.实施生态移民,将人口全部迁移到发达地区C.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D.增加财政拨款,严格限制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金星凌日”是难得一见的天象奇观,每当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大致位于一条直线时才会出现。
2012年6月6日,本世纪最后一次金星凌日上演,北京时间6时9分到12时49分,金星像一个黑点从明亮的太阳表面缓缓划过。
在印度阿格拉市(27.18°N,78.02°E),一只飞鸟在金星凌日时从泰姬陵(下左图)上空飞过,仿佛准备去衔取一粒落在太阳上的石子,摄影师借助天文望远镜和镜头加装滤膜拍到了这个画面(下右图)。
回答14~15题。
14.图中飞鸟的飞行方向最可能是A.西南向东北B.东北向西南C.西北向东南D.东南向西北15.与这次金星凌日天文现象失之交臂,无法观测的地区是A.欧洲大部分地区B.南美洲大部分地区C.北美洲大部分地区D.大洋洲大部分地区高三年级地理答案第4页(共2页)第Ⅱ卷综合题本卷共3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8分)唐山市乐亭县投资发展扇贝养殖并建设了海产品仓储基地。
扇贝通常生长在海面以下3~10米,适宜温度范围为18~28°C,海水盐度不能过高。
下面左图是京津冀部分区域图,右图是扇贝筏式养殖示意图(筏式养殖是指在水面上利用浮球和绳索组成浮筏,并用缆绳固定于海底,使扇贝固着在养殖笼中,悬挂于浮筏的养殖方式)。
近年来,为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相关部门制定了《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规划》。
(1)分析乐亭县选择在渤海沿岸海域采用“筏式养殖”法养殖扇贝的原因。
(8分)(1)渤海为内海,风浪较小,盐度较低;渤海沿岸海域海水较浅,光照充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海水温度适宜扇贝生长的时间较长(5~10月);附近有河流注入,饵料丰富。
(答出2点即可,4分)扇贝筏式养殖便于根据水温、光照、盐度等变化,调节吊笼的深度;养殖筏可以灵活移动到养殖条件好的海区;便于管理和收获,利于规模化养殖,提高产量。
(答出2点即可,4分)(2)分析乐亭县建设海产品仓储基地的有利条件。
(6分)(2)乐亭县临近京津,地理位置优越(位于环首都1小时鮮活农产品物流圆内);京津冀城市群的交通网日益完善,物流系统发达;靠近扇贝等海产品生产基地;可提供较为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
(答出3点即可,6分)(3)说明打造《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规划》的实施,对提高乐亭县海产品竞争力的作用。
(4分)(3)京津冀交通、物流一体化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配送快捷,时效性强,产品质量、安全更有保障。
(答出2点即可,4分)高三年级地理答案第5页(共2页)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8分)中国和尼日利亚两国合作建立的莱基自由贸易区,距尼日利亚人口稠密的工业中心拉各斯市区约50 千米(如下图)。
这里原为大片平坦的荒地,只有少量零散分布的村落,但气候宜人,风景秀丽。
莱基自由贸易区总体规划面积30 平方千米,发展定位为拉各斯的卫星城、产业与人居和谐共存的生态城。
(1)从土地利用开发成本角度说明莱基自贸区选址的优势条件。
(4分)(1)位于城市远郊,人口较少,可开发的荒地多,地价较低;地势平坦,建设成本低。
(4分)(2)分析莱基自贸区内石油化工区布局的合理性。
(6分)(2)位于莱基自贸区的东南角,距离城市中心区和居住区较远;位于市中心区与盛行风垂直方向的郊外,对居民区的污染小;靠近海港,距仓储区和物流区近,便于原油(原料)和石化产品(产品)储存和运输。
(6分)(3)简述莱基自贸区的发展定位对拉各斯市及当地乡村发展的作用。
(8分)(3)对拉各斯:分散城市职能,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缓解城市交通、住房等问题;疏散、转移了工业区和污染源,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4分)对周边村落:促进水电、交通(机场、海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人民收入;零散村落逐渐集中,形成社区,推动了当地城镇化,促进了社会进步。
(答出2点即可,4分)高三年级地理答案第6页(共2页)1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9分)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地势低洼,分布着大面积沼泽(如下图)。
每年6~10月,奥基乔比湖湖水溢出,并通过克拉莎草沼泽缓慢注入海洋。
18世纪前,克拉莎草沼泽地区的先民仅在出露水面的小块高地上耕作。
甘蔗生长要求年积温5500-8500℃以上,需水量大却怕涝。
20世纪初,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种植了4000公项甘蔗。
当地抽取沼泽水灌溉蔗田,为了避免洪涝,还切断了湖泊与沼泽地连通的水道。
此后,克拉莎草沼泽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导致海岸红树林生长范围向陆地方向扩张。
(1)说明18世纪前,当地农民只在克拉莎草沼泽地区的小块高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原因。
(4分)(1)地势较高,雨季不易被淹没;周边地区人口稀少,农产品需求量小。
(4分)(2)说明与奥基乔比湖以北地区相比,湖泊以南地区种植甘蔗的有利气候条件及原因。
(4分)(2)纬度较低,光热较充足;奥基乔比湖调节气候,减小了年较差,冬季不易遭受寒潮冻害。
(4分)(3)分析大面积种植甘蔗后,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和水质的变化特点及原因。
(7分)(3)水量减少,水质变差。
(2分)原因:与湖泊的联系被切断,沼泽补给水源减少;甘蔗生长过程耗水量大,引水灌溉导致沼泽水量减少;沼泽面积减小,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造成水体污染。
(5分)高三年级地理答案第7页(共2页)(4)分析克拉莎草沼泽生态环境变化导致红树林生长范围扩张的原因。
(4分)(4)水量减少导致沼泽南部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水体和土壤含盐量升高,红树林生长范围向陆地方向扩展。
(4分)高三年级地理答案第8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