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13高考物理复习课时安排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4
2013山东高考理综之物理考前方法与知识指导理综篇1. 合理时间分配。
理综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来划分时间,选择题在50分钟左右,非选择题在100分钟左右;就学科分配时间物化生大约为65:45:40.此作为建议,具体视学生的情况稍加修订。
2. 做题顺序。
选择题以顺序进行,其中选择题20题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建议先选一个选项;二卷可先做学生的优势学科;对于二卷中某一学科,选做题可提到该学科的必做部分最后一题前面。
3. 大胆取舍。
容易得分的地方,自己有把握的地方,做好,不失分;无把握,一点头绪没有的要坚决放弃,把时间有用在中档题上,向中低档题目要成绩。
物理篇一、 选择题7个1. 物理学史和方法:重点伽利略、牛顿、法拉第、奥斯特、安培、库伦 卡文迪许的贡献2. 万有引力与航天:2g GM R =公式的应用(g 与a 的求解);卫星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加速度的公式。
3. 物体的平衡:一般为连接体。
采用的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受力分析,受力要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题目重点词语:静止、光滑、一起、缓慢、匀速等。
4. 运动的图像:看图像的斜率,得出物体的加速度,判断物体所做的运动,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物体的受力。
5. 交流电与变压器:正弦交变电流的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及其关系;周期与角速度的关系;原副线圈电压、电流功率的关系6. 电场:主要考察场强(矢量)、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物理量及其关系。
沿场强方向电势降低;离正电荷越近电势越高,离负电荷越近电势越低;qAB AB U W =;尤其注意等量同种电荷和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场强、电势的特点。
7. 电磁感应:一般为导体棒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安培力、功能关系、电流与时间的关系;解答可从动能定理及克服安培力做功等于全电路中转化的电能、电量公式q=R φ∆总此题若无把握可选一个选项。
二、 力学实验打点计时器类实验。
牛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
此类实验要会根据12n n s s v T -+=求速度;根据2x aT ∆=求加速度;此类实验也可换用光电门;小车的质量远大于桶和沙的质量;机械能守恒的实验是系统机械能守恒。
高三物理二、三轮复习计划与安排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学生对高中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在原来的基础上大都有了一定提高。
但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来说是比较零散的,同时,由于新高考划线录取模式未完全出炉,前两年——高一、高二对物理在高考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老师、学生对物理不够重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第一轮复习较往年同样时间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更存在较大的问题。
根据往年的经验,在第二轮复习中,主要的任务是能把整个高中物理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实现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如何才能在最后阶段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复习效率,这是每位高三同仁都会思考的问题。
我们学校高三物理组根据新高考、新形势,结合本校学生具体情况,参照以往经验制订了2008届高三物理二、三轮复习计划,今天利用市教研室给我们提供的机会,把我们的一些还不成熟的做法向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汇报一下,敬请批评指正。
一、二轮复习主要任务(一)、立足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网络化由于高一高二认识的问题,使得前期基础知识的学习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第一轮复习后学生的基础知识比以前还是有点不足的。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知识理解不到位:⑴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记忆不清,常在考试中将公式表达错;⑵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理解不到位,以致于在具体应用中出错;⑶对定理、定律理解单一,缺乏从不同角度理解;2、解题不规范:解题格式,语言表达不规范3、解题方法不灵活:对物理学科而言,现在的高考在选择题方面,由于单选与多选分开,在解题上有很强的技巧性。
比如这次统测的第9题(讲解):4、解综合题能力不够:以上几方面在本次市统测中都有明显的体现,相信这是我们每个兄弟学校的共性,针对这种现状,在二轮复习中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把分章节复习的比较零散的知识点从整体的高度重新认识,突出主干知识,抓住重点,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2012-2013学年度高三毕业班物理教学计划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对我的信任,让我这个尚无经验的年轻人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深感压力很大的同时我也意志坚定,相信只要足够努力肯定也会取得好的成绩。
假期时我向资深教师进行请教,和以前的同学进行探讨,听取多方意见,根据自己以前学习过程中的感受,结合我校自身学生的情况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复习安排1、高三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9月至2013年底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训练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第二阶段2013年4月至2013年5月按知识块(力学、电磁学、光学、物理实验)进行小综合复习训练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电磁学、光学)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在本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在小综合内的运用(包括物理实验拔高)第三阶段2013年5月至2013年6月进行学科内大综合复习训练、模拟测试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进行大组合复习训练,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2、每个阶段的具体操作。
(1)一轮复习按照单元复习,每一单元分为若干节,每节内容按照三个层次递进式展开。
第一层次:学生回归课本,重温基础知识,进行初步的基础训练,旨在回顾、重温知识,进行热身活动。
操作:针对有的学生不愿再看课本,利用练习册知识回顾题和基础训练题,学生利用自习时间完成,在这里,学习册起到了督促学生看课本,检查学生看课本的效果的作用。
第二层次:1.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强化讲解,并配备跟踪训练题强化巩固.2.经典题型的分析与变式训练。
操作:在备课时,我一般会做基本资料上同一章节的题目,把本节的重点知识、难点理出来,形成自己的东西,然后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进行相应的跟踪训练。
体现重点知识重点讲、重点练,强化教师的点拨指导作用;选取经典题型与学生分析(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进行相应的变式训练(选取相同、相近的模型或相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一题多变,可以变条件,可以变设问。
高三物理复习计划及进度安排表
目标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准备物理考试,制定了以下复计划和进度安排表。
复计划
1. 复内容:根据学校物理课程要求,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等内容。
2. 复时间:每天安排2小时,共10周的复时间。
3. 复方式:
- 阅读教科书:每天阅读相关章节,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 做题:根据教科书上的题,每天解答一定数量的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 做实验:根据实验要求,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巩固实践操作技巧。
- 制作总结笔记:将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复笔记。
进度安排表
注意事项:
- 阅读教科书时要紧扣复内容,重点理解与考试相关的知识点。
- 做题时要注重思考,确保掌握解题方法和思路。
- 做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
- 制作复笔记时要简明扼要,便于复和回顾。
希望以上复习计划和进度安排能够帮助高三学生更加有序地进
行物理复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2--2013高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高三物理备课组一、指导思想通过物理总复习,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渗透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安排高三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至2012年3月底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训练,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第二阶段至2012年4月中旬按知识块(力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进行小综合复习训练,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在本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在小综合内的运用(包括物理实验拔高)。
第三阶段至2012年5月底进行学科内大综合复习训练、模拟测试,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进行大组合复习训练,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
三、复习策略1、立足课本,着眼基础,循序渐进。
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
2、钻研教材,狠抓常规教学,落实好备、教、批、辅、考、评等各个教学环节,做到精选、精练、精讲、精评。
3、加强方法教学和规范教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探究,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使之能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进行实验设计,提高实验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关注高考信息,随时了解最新动态。
5、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学生多沟通,及时进行反馈,让学生学得开心,学有所成。
四、具体措施(一)紧抓课本,细挖教材,扎实推进基础知识复习工作1、在复习中应立足基础知识,通过透彻理解,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如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应该让学生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引导学生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
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各种常用电学仪器以及正确读数.2.学会使用螺旋测微器以及正确读数.3.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从而测出金属的电阻率.实验原理1.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用伏安法测导线的电阻R(R=).电路原理如图所示.2.用米尺量得接入电路中的金属丝的有效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量得金属丝的直径,算出横截面积S.3.利用电阻定律R=ρ,得出金属丝电阻率的公式ρ=.附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原理螺旋测微器内部测微螺杆的螺距是0.5mm,则圆周上的点转一周,螺杆前进或后退0.5mm.将大圆周分成50等份,则圆周上的点转过一等份,螺杆前进或后退0.01mm.固定刻度的最小分度对应螺距,即0.5mm,活动刻度的最小分度对应螺距的1/50,即0.01mm.读数方法先从固定刻度上读出半毫米整数倍的部分,不足半毫米的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即看可动刻度上的第几条刻度线与固定刻度线上的横线重合,从而读出可动刻度示数(注意估读).即有:测量长度=固定刻度示数+可动刻度示数×精确度.(注意单位为mm)如图所示,固定刻度示数2.0mm,不足半毫米部分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6.1格,最后的读数为:2.0mm+16.1mm×0.01mm=2.161mm.实验器材被测金属丝,米尺,螺旋测微器,电压表,电流表,直流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2.按上图所示的电路原理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电键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分别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记入记录表格内,断开电键S.求出导线电阻R的平均值.5.将测得R、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ρ=中,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6.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注意事项1.(1)为了准确,应在金属导线连入电路前测导线直径并求平均值,应测量拉直悬空的连入电路的导线的有效长度,且各三次,取平均值.(2)由于被测导线电阻较小,测量电路应选用电流表外接线路,且测电阻时,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太长.(3)为准确求出R平均值,应采用U-I 图象法求电阻.(4)对螺旋测微器读数时,毫米的整数部分由固定刻度读出,并且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2.实验误差的来源与分析(1)直径测量;(2)长度测量;(3)测量电路中电流表及电压表对电阻测量的影响;(4)通电电流大小,时间长短,若通电时间长致使电阻丝发热,电阻率随之变化.由于本实验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所以R<R真,由ρ,所以ρ测<ρ真.测实验目的1.理解实验原理,掌握伏安特性曲线的描绘方法.2.知道小灯炮的灯丝电阻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会根据实验所需器材选择正确的实验电路.3.了解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的原因,并会利用伏安特性曲线求电阻.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在纯电阻电路中,当电阻的阻值恒定时,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成线性关系,U-I图线是一条直线;如果电阻的阻值是变化的,U -I图线不再是一条直线.本实验用伏安法测出小灯泡两端电压及电流,描绘出小灯泡的U-I图线.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对一只灯泡来说,不正常发光和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值可以相差几倍到几十倍,所以,它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曲线.实验器材小灯泡,直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变阻器,开关,坐标纸,铅笔,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原理图连接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靠近图中所示的A端.2.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读出十几组U、I值,并记录在表格中.3.建立U-I坐标系,将所得几组U、I 值在坐标上描出所对应的点.4.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即为U-I图线.数据处理实验中,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改变灯泡两端电压时,尽量使灯泡的电压变换有规律,再对应地读电流值,然后再根据所取的电压、电流的最大值,选取适当的横、纵坐标分度,描点画图,这样可以使所取的点在坐标平面内分布的尽量大而且点子分布疏密程度均匀一些.注意事项1.本实验中被测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值较小,因此测量电路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本实验要作出U-I图线,要求测出一组包括零在内的电流、电压值,故控制电路必须采用分压接法.3.为保护元件不被烧毁,开关闭合前变阻器滑片应位于图中的A端.4.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要超过灯泡的额定电压.5.连图线时曲线要平滑,不在图线上的数据点应均匀分布在图线两侧,一定不要画成折线.注意事项本实验所描绘的小灯泡的U-I特性曲线本身就包含了一定的定性特征,所以误差分析不是本实验的主要实验目的.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测量电路存在系统误差,即未考虑电压表的分流,测得的电流值比真实值大;其次还存在着读数误差和作图时的描点误差.命题规律根据所给螺旋测微器上的刻度读出其值.[考例1]将下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写出来.[解析]先读出固定尺上的读数,再读出可动尺上的读数.A.(8+47.5×0.01)mm=8.475mm. B.(8+7.5×0.01)mm=8.075mm=0.8075cm.[答案]8.475mm0.8075cm[总结评述]读数=固定尺读数+可动尺读数×精度.在读数时一定要注意固定尺上的读数问题,注意是否超过上面刻度,露出了0.5mm刻度线,若露出应加上0.5mm,若不超过上面刻度线,则不能加上0.5mm,读数单位先为mm,最后进行单位换算.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某一物体的宽度情况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mm;用螺旋测微器测某一物体的长度情况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mm.[解析]该题考查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对游标卡尺,从主尺上可读出12mm,游标尺上20个分度,所以游标尺上每一分度表示0.05mm,游标尺上第7条刻线与主尺上某刻度对齐,故为7×0.05mm =0.35mm,所以甲图读数为12mm+0.35mm=12.35mm.对螺旋测微器,先读出固定刻度为5.5mm,再读出可动刻度为4.5×0.01mm=0.045mm(最末一位是估读的),千分尺精确到0.01mm,读数则到0.001mm;两数相加(5.5mm+0.045mm)=5.545mm,此即为乙图读数.[答案]12.35 5.545(5.543~5.547)命题规律根据题目要求和所给器材选择合适器材,设计合理的测量电路.[考例2]在“测定金属导体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 x约为5Ω,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A.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为15k Ω)B.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为75kΩ)C.电流表A1(量程0~3A,内阻约为0.2Ω)D.电流表A2(量程0~600mA,内阻约为11Ω)E.滑动变阻器R1(0~100Ω,0.6A) F.滑动变阻器R2(0~2000Ω,0.1A) G.电池E(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0.3Ω)H.开关S,导线若干(1)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填代号)________.(2)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图甲中________(填“a”或“b”)为该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并按所选择的电路原理图把图乙中的实物图用导线连接起来.甲乙(3)若用刻度尺测得金属丝长度为60.00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导线的直径及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导线的直径为________mm,电阻值为________Ω.[解析](1)由于电源的电动势为3V,所以电压表应选A,被测电阻约为5Ω,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约为I=A=0.6A,电流表应选D,根据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可知,滑动变阻器应选E,还要选用电池和开关,导线若干.故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ADEGH.(2)由于,应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应选b所示电路,实物连接如图所示.(3)从螺旋测微器可以读出导线的直径为0.635mm;从电压表可以读出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20V,从电流表可以读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50A,被测电阻的阻值为R x==2.4Ω[答案](1)ADEGH(2)b(3)0.635 2.4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Ω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A.电池组(3V,内阻1Ω)B.电流表(0~3A,内阻0.0125Ω) C.电流表(0~0.6A,内阻0.125Ω) D.电压表(0~3V,内阻3kΩ)E.电压表(0~15V,内阻15kΩ) F.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0~1750Ω,额定电流0.3A)H.电键、导线(1)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________(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2)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________接法(填“内”或“外”).(3)设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某组示数如图甲所示,图示中I=________A,U=________V.甲(4)为使通过待测金属导线的电流强度能在0~0.5A范围内改变,请按要求在方框内画出测量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 x的原理电路图,然后根据你设计的原理电路将图中给定的器材连成实验电路.[答案](1)ACDFH(2)外(3)0.48 2.30(4)如图所示.[考例3]某同学测绘标有“4.8V,0.3A”小灯泡的电功率随电压变化的图象,要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从0到4.8V连续变化,为了使测量尽可能地准确,除了导线和开关外,可供选择的仪器还有()A.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为1ΩB.电流表:量程0~3A,内阻约为0.2ΩC.电压表:量程0~6V,内阻约为2k ΩD.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为4.5k Ω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2A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kΩ,额定电流0.5AG.电池组:电动势6V,内阻约为1Ω(1)选用的器材代号为________;(2)画出电路图;(3)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描出P-U图线,如图所示,则小灯泡在1.5V电压下的电阻值R=________Ω.[解析](1)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4.8V,额定电流为0.3A,电流表选择A,电压表选择C.由于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由0至4.8V连续变化,应采用分压电路,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宜太大,应选E. (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16Ω,R≪R V,因此选用安培表外接电路,电路如图所示.(3)由图象可得小灯泡在1.5V电压时功率为1.0W,故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R==2.25Ω.[答案](1)ACEG(2)如图所示(3)2.25(2009·北京海淀模拟)现在要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U=3V的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P(约为0.3W).实验室备有如下器材:电流表(量程200mA,内阻r1=10Ω)电流表(量程300mA,内阻约为几欧姆) 定值电阻R(10Ω)滑动变阻器R1(0~100Ω,0.5A)电源E(E=5V,r≈1Ω)单刀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设计出实验电路(画在方框中).(2)按(1)中设计的电路图把图中仪器连接起来;(3)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4)实验中计算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________.(必须用题中给定的符号及你在(3)中设计的记录符号来表示)[答案](1)如图(a)所示(2)如图(b)所示(3)①按设计好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阻值最大的位置.②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电流表的示数I1==A=150mA,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同时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2.③断开开关S,拆除电路、整理仪器.(4)P=U(I2-I1)命题规律根据实验的要求及条件,确定实验原理、步骤、数据处理.[考例4](2008·江苏模拟)某同学想要了解导线在质量相同时,电阻与截面积的关系,选取了材料相同、质量相等的5卷导线,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导线的直径如下图所示.读得直径d=________mm.(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及相关计算得到如下数据: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判断,该种导线的电阻R与截面积S是否满足反比关系?若满足反比关系,请说明理由;若不满足,请写出R与S应满足的关系.(3)若导线的电阻率ρ=5.1×10-7Ω·m,则表中阻值为3.1Ω的导线长度l=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固定刻度读数为1mm,可动刻度读数为0.200mm,所以读数为1.200mm.(2)由表中数据,分析发现RS2=常量,所以R与S不满足反比关系.(3)根据电阻公式R=得l=,代入数据得l≈19m.[答案](1)1.200(2)不满足,R与S2成反比(或RS2=常量)(3)19[总结评述]本题考查螺旋测微器读数及考查学生分析数据,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2)问中是在质量一定时R与S的关系,(3)问中的公式R=是物理上得到的公式,不要受第(2)问影响.(2009·江苏)有一根圆台状匀质合金棒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猜测其电阻的大小与该合金棒的电阻率ρ、长度L和两底面直径d、D有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游标卡尺测量合金棒的两底面直径d、D和长度L图乙中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20个等分刻度)的读数L=________cm.(2)测量该合金棒电阻的实物电路如图丙所示(相关器材的参数已在图中标出).该合金棒的电阻约为几个欧姆.图中有一处连接不当的导线是________.(用标注在导线旁的数字表示).(3)改正电路后,通过实验测得合金棒的电阻R=6.72Ω.根据电阻定律计算电阻率为ρ、长为L、直径分别为d和D的圆柱状合金棒的电阻分别为R d=13.3Ω、R D=3.38Ω.他发现: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电阻R满足R2=R d·R D.由此推断该圆台状合金棒的电阻R=________.(用ρ、L、d、D表示)[解析](1)l=mm=99.40mm.(2)本实验为测定一个几欧姆的电阻的阻值.在用伏安法测量其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时,因安培表内阻较小,为了减小误差,应用安培表外接法,⑥线的连接使用的是安培表内接法.(3)根据电阻定律计算电阻率为ρ、长为L,直径分别为d和D的圆柱状合金棒的电阻分别为R d=13.3Ω,R D=3.38Ω,即R d=,R D=,而电阻R满足R2=R d·R D,将R d、R D代入得R=.[答案](1)9.940(2)⑥(3)[考例5](2009·江苏模拟)小电珠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利用下列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变化范围0~10Ω)、电源、小电珠、开关、导线若干来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电珠上的电流和电压).图甲图乙(1)请在上面的方框图中画出实验电路图.(2)在图甲坐标系中画出小电珠的I -U 曲线.(3)把本题中的两个相同的小电珠L 并联接到如图乙所示电路中,若电源电动势E=2.0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1Ω,则此时每个小电珠的功率是________W. [解析](1)实验电路图如图a所示图a图b(2)小电珠的I-U曲线如图b所示.(3)设小电珠的电压为U,电流为I,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2IR,代入数据得:U=2-2I,作出U-I图象,与小电珠的特征曲线的交点坐标为小电珠工作时的电压和电流,两者之积为0.47W,即每个小电珠的功率为0.47W. [答案](1)实验电路图如图a所示.(2)小电珠的I-U曲线如图b所示.(3)0.47[总结评述]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由于小电珠的电阻较小,在电路连接时应使电流表外接,这样测量的误差较小,为了能较大范围地测量通过小电珠的电流和小电珠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应用分压接法.表格中所列数据是测量小灯泡U-I关系的实验数据(1)分析上表内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2)在方格纸内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见图).分析曲线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I变大而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丙所示,用一个定值电阻R和两个上述小灯泡组成串并联电路,连接到内阻不计、电动势为3V的电源上.已知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流过灯泡b电流的两倍,则流过灯泡b的电流约为________A.[解析]由表格中给出U、I数据可以发现小灯泡的实验电压由0逐渐增加到3.0V,故控制电路应选用分压式接法,图甲所示电路符合要求.由绘出的U-I 图线(见图)可知U/I的值随电压或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故小灯泡的电阻随I变大而变大.图丙所示电路中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流过灯泡b电流的两倍,令灯泡的电阻为R0,则R=R0,灯泡b与电阻R的并联电阻R并=R0,故灯泡a所占电源电压的即U a=3×V=2.25V,在U-I图中查得U=2.25V,I约为0.20A,则流过灯泡b的电流I b=I×≈0.07A.[答案](1)甲(2)变大(3)0.07。
高三物理复习安排方案高三物理复习安排一(1)课堂听讲是关键课堂教学是学生驾驭学问的主要途径,听课要抓住以下环节:①学问是怎样引出的。
②学问内容是什么。
③所学学问概念怎样理解。
④所学学问在生活、生产中有什么应用。
(2)读好物理书,抓好基础。
我们所学学问基本上都来自课本,所以通过读书才能对学问的来龙去脉有全面的了解。
读书的过程就是对物理学问加深理解的过程。
在读书时还应对重点学问、概念、规律、定义、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
(3)建立学问体系在读书基础上打破章节界限,按学问条块归类,并建立相关的学问体系,将各学问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晰,由点到面形成学问网络。
vcm仿真试验在这方面不错,通过试验串起全部物理学问,同学们可以每天抽10分钟做试验,做多了自然有一个整体的物理思维。
建立学问体系的过程也就是提高综合实力的过程,也是使物理复习质量升华的过程。
(4)重视做题训练做题训练是考查学问是否驾驭的重要环节。
要有足够量的习题训练。
多做题,熟能生巧,在做题中明思路、找方法、寻规律,力争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只要驾驭好以上几点,信任同学们肯定能学好物理。
高三物理复习安排二1、高三物理复习安排第一阶段: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练习,时间上约从高三上学期到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前,即头年九月到其次年三月初,大约须要六个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学问点及相关学问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其次阶段:按学问块(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物理试验)进行小综合复习练习,时间上其次年三月到四月,大约须要二个月,这个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在本学问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在小综合运用。
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辨析各学问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2013级高三物理第三轮复习计划第三轮复习是适应高考、回扣课本、拾遗补漏和纠错阶段,这阶段主要做两项工作:一、进行考前仿真模拟,巩固一、二轮阶段的复习成果,克服回生现象,使学生保持题感,将学生作题能力、应试水平再提高一步(2016.5.16—2016.6.1)。
这需要注意:⒈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模拟训练;⒉根据《2016年考试大纲说明》,精选仿真模拟题,适当涉及新题,不要出难题、怪题、偏题;⒊限时训练,明确要求学生尽量将物理作题时间控制在60分钟内;⒋强调学生在心理上把每次模拟高考化;⒌书写习惯再强化,解题环节再规范,从细节上提高得分环节。
在这一阶段,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如何做对”比“如何会做”可能更重要,训练时、评讲对答题规范要强调以下几个问题:(1)解答题中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即对非题设字母符号要加以说明;对物理关系的判断要加以说明,如两个物体分离时弹力N=0,或分离时加速度a、速度v仍然相同;对方程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要加以说明;作出某项判断的依据要加以说明,如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等等;对结果中的矢量要说明“+、-”号的意义;(2)要有主要的解题步骤。
一般分三步:原始方程,代入量,结果(如果是矢量应交待大小和方向)和结果的讨论(如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要讨论取舍)。
其他次要的步骤可以省略,如:解方程的具体步骤;几何关系只要求会正确判断(如三角形相似),不要求证明;(3)书写要讲究规范。
如每一个小题号要分开;具体数字相乘应该用符号“×”,不能用点“•”;方程两端同样的字母不能在方程中约去,如qE=qvB;如无特殊要求,最后结果一般取2~3位数字就可以了;以字母表示最后结果的不要把具体数字写进去。
二、查漏补缺、调整状态(2016.6.2—2016.6.6)。
这一阶段的作用不可小看,各类学生都能从自身的查漏补缺中获益,取得主动权。
⒈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⒉要求学生看整理的错题集。
2013届高三物理复习建议近三年来,我市高考成绩突出,北大清华录取稳定在30人以上,一本和本科的录取增长率在20%以上。
2010年全省课程实施检查验收评比,我市名列全省第一。
在17地市中,我市高考尤其尖子生培养处于上游水平。
这些是市局正确指导的结果,各区(市)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各位奋力拼搏的结果。
优异的成绩中凝聚着在座各位的汗水,浸透着各位的心血。
会议在****中南校召开,希望大家多看多问多交流。
***中领导办学很用心,老师们教学很尽心,他们有很多好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
如,每天学生提交问题清单给老师,晚自习的辩论会,都有独特的作用。
尤其尖子生的培养,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2010年有3位同学获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国家一等奖,并有一人代表山东队参加全国决赛。
一、考纲依据山东省考纲,瞄向全国新课程卷考纲二、进度跟市里保持一致四次考试的时间要吻合。
第一学期期中,11月中旬。
第一学期期末,2013年1月底(2月9日是春节)。
第三次质量检测,3月20日左右。
第四次质量检测,5月初。
三、备课方式可以按主题单元进行。
四、复习策略1.夯实基础概念,规律,实验。
解释现象,解答习题,答题的规范和技巧。
典型、重点、难点问题及解答技巧。
实验原理、器材使用、实验操作。
读数技巧。
如,电流表的读数,0~0.6A量程的。
,请西耕说明。
看西耕的文章。
强调重要的概念、规律及其应用。
2.做好课堂评价。
江苏栟茶中学采用的办法是,就不会做的题目,对个别同学一遍一遍地讲,变式练,直到会了为止。
以学定教、顺学而教、以学评教。
3.遵循复习原则全面、系统、扎实、灵活;巩固、完善、综合、提高;模拟、强化、回扣、调节。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今年高考的确切信息。
我们无论备考哪个卷,都要扎实做好一轮复习教学。
仍然先按山东卷的模式进行复习。
当然,也要做换全国卷的准备。
选题要有全国高考题的味道:(1)数学要求高,(2)思维强度大,(3)知识点分布无规律,可能一个知识点有多个题,(4)题目情境有的很新颖,有的很陈旧,而旧题翻新的还真不少。
高三物理复习计划高三物理复习计划6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三物理复习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物理复习计划1一、物理复习指导思想1、全面复习,打好基础,彻底扫除知识理解上的障碍,落实每一个知识点。
2、指导学生,学会复习,提高学生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3、强调创新,质疑并联系实际,强化实验。
在日常生活中多视角地观察、思考、理解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问题,学会物理知识的应用。
4、严格规范,认真审题,减少失分,学会考试,提供学习成绩。
二、学情分析1、课堂情况:由于是高三年级,即将面临着高考的选拔考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求知欲望比较强烈。
所以课堂纪律比较好,都比较认真地听课,自觉地与老师互动,完成教学任务。
2、学习能力:大多数的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各章各节的知识点尚处于分立状态,不能很好地利用知识解决相应的基本问题,所以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待地提高。
3、解题技能:利用物理知识解决有关综合问题的能力很差,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还有待提高。
三、复习进度高三物理复习从今年的8月份开始到次年的6月份结束,共8个月多的复习时间,大概35周的时间,根据复习的指导思想已经学生的现状,特将高三物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称为基础复习阶段,计划从8月份开始到下年3月份结束。
在这个阶段,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扫除理解上的障碍。
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各种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
这轮复习的主要对象就是基础知识,主要强调“全面”、“系统”两点。
学生复习中的障碍主要有:概念不清、公式不会运用、计算不准、原理模糊等等。
因此,不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复读课本这一环节,要逐章逐节、逐篇逐段,甚至逐字逐句地复习,做到毫无遗漏。
(1)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
山东省枣庄市2013高考物理复习课时安排[课时1]一、高考物理考什么?怎么考?
二、物理题解的表述原则和表述规则
第1章运动的描述
[课时2]1.1描述运动的概念
[课时3]1.2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课时4]1.3运动图象及应用
[课时5]1.4自由落体及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
[课时6]1.5实验。
[课时7、8]章末测试题(一)第1章运动的描述A、B
[课时9、10] 《第1章运动的描述》章习题讲评。
第2章相互作用
[课时11] 2.1力和常见的三种力
[课时12] 2.2物体的受力分析
[课时13] 2.3力的合成与分解
[课时14] 2.4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
[课时15] 2.6实验
[课时16、17]章末测试题(二)第2章相互作用A、B
[课时18、19] 《第2章相互作用》章习题讲评。
第3章运动定律
[课时20] 3.1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单位制
[课时21] 3.2牛顿第二定律
[课时22] 3.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一)
[课时23] 3.4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二)
[课时24] 3.5实验
[课时25、26]章末测试题(三)第3章运动定律A、B
[课时27、28] 《第3章运动定律》章习题讲评。
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课时29] 4.1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课时30] 4.2平抛运动
[课时31] 4.3圆周运动
[课时32] 4.4万有引力及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课时33] 4.5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课时34、35]章末测试题(四)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A、B [课时36、37] 《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章习题讲评。
第5章机械能和能源
[课时38] 5.1功和功率
[课时39] 5.2动能动能定理
[课时40] 5.3重力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时41] 5.4功和能的关系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课时42] 5.5实验
[课时43、44]章末测试题(五)第5章机械能和能源A、B
[课时45、46] 《第5章机械能和能源》章习题讲评。
[课时47、48] 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课时49] 《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讲评。
第6章电场
[课时50]6.1库仑定律电场强度
[课时51]6.2电势电势差
[课时52]6.3电场线和等势面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容器
[课时53]6.4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一)
[课时54]6.5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二)
[课时55、56]章末测试题(六)第6章电场A、B
[课时57、58] 《第6章电场》章习题讲评。
第7章电路
[课时59]7.1部分电路
[课时60]7.2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
[课时61]7.3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课时62]7.4电路的简化和动态分析
[课时63]7.5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
[课时64]7.6实验(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二)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课时65]7.7(三)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课时66]7.8(四)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课时67、68]章末测试题(七)第7章电路A、B
[课时69、70] 《第7章电路》章习题讲评。
第8章磁场
[课时71]8.1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课时72]8.2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课时73]8.3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课时74、75]章末测试题(八)第8章磁场A、B
[课时76、77] 《第8章磁场》章习题讲评。
第9章电磁感应
[课时78]9.1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课时79]9.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课时80]9.3自感涡流
[课时81]9.4电磁感应规律的综合应用
[课时82]9.5电磁感应的实验及图象问题
[课时83、84]章末测试题(九)第9章电磁感应A、B
[课时85、86] 《第9章电磁感应》章习题讲评。
第10章交变电流
[课时87]10.1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
[课时88]10.2变压器电能的输送
[课时89]10.3传感器与现代生活
[课时90、91]章末测试题(十)第10章交变电流A、B
[课时92、93] 《第10章交变电流》章习题讲评。
[课时94、95]201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课时96] 《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讲评。
第11章选修3-3
[课时97]11.1分子动理论
[课时98]11.2气体
[课时99]11.3固体和液体物态变化
[课时100]11.4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
[课时101]11.5实验
[课时102、103]章末测试题(十一)第11章选修3-3A、B
[课时104、105] 《第11章选修3-3》习题讲评。
第12章选修3-5
[课时106]13.1碰撞和动量守恒
[课时107]13.2 原子结构
[课时108]13.3原子核波粒二象性
[课时109]13.4实验
[课时110、111]章末测试题(十三)第13章选修3-5A、B
[课时112、113] 《第12章选修3-5》习题讲评。
[课时114、115]全市统一调研考试备考复习综合训练题
[课时116、117] 《综合训练题》习题讲评。
[课时118、119]201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课时120] 《201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讲评。
[课时121——124]专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课时125——128]专题二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课时129——132]专题三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
[课时133——136]专题四功和能
[课时137——140]专题五静电场、磁场的基础知识
[课时141——144]专题六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课时145——148]专题七电磁感应
[课时149——152]专题八交、直流电路
[课时153——156]专题九力学实验
[课时157——160]专题十电学实验
[课时161——164]专题十一热学
[课时165——168]专题十二动量守恒定律
[课时169——172]专题十三原子物理
[课时173、174]2013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课时175] 《2013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讲评。
[课时176、177]2013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课时178、179] 《2013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讲评。
[课时180] 考前指导。
百度文库文辑:山东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
/album/view/260d74d233d4b14e85246883欢迎选用
创建者:sumg创建时间:2012-09-27修改时间:2012-11-13
介绍:本文辑是2012年用过的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多数题目来源于网络,但经过理化生三科老师的精选和重新组合。
前2套是与2011年山东高考模式相同,后面的几套与2012年山东高考的理科综合试题的模式相同。
都是优秀生实际用过的题目。
关键词:山东高考理科综合理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