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六中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39.66 KB
- 文档页数:12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检测试题班级 姓名 分数一、慧眼识真(认真看、仔细想,相信你一定能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每小题2分,共70分)1.电影《青春之歌》中有一组反映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场景: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学生振臂高呼口号。
游行学生呼喊的口号中应该有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一个时代”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C.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3.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
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
”这表明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③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上海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历程。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上海的包括①《青年杂志》创办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地 ③中共一大召开地 ④中华民国成立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
”开创这一“功绩”的是 A.胡适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蔡元培6.张海鹏教授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在右图中的B 段,中华民族进行的救国救民的探索有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③五四运动 ④新文化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题号 3132333435望认真审题!答案忆的空间。
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转眼间到了八年级历史月考考试了,相信自己并且做好历史月考试题的复习。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A. 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B. 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C. 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D. 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3.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地点是在A. 北京B. 上海C. 南京D. 武汉4.胡适先生1923年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其中《新青年》创造的“新时代”是A. 君主专制时代B. 君主立宪时代C. 民主共和时代D. 民主科学时代5.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这一运动最先爆发于A. 天津B. 上海C. 北京D. 南京6.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担当起先锋队作用的是A. 农民阶级B. 工人阶级C. 民族资产阶级D. 青年学生7.“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 新中国的成立B. 中华民国的建立C. 遵义会议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8.黄埔军校创办于A. 1912年B.1921年C. 1924年D. 1927年9.北伐战争的对象不包括A.吴佩孚B. 孙传芳C.张作霖D. 袁世凯10.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判断是A. 武昌起义B. 南昌起义C. 秋收起义D. 井冈山会师11.井冈山会师的双方是A. 朱德、毛泽东的队伍——陈毅的队伍B. 朱德、陈毅的队伍——刘伯承的队伍C. 朱德、周恩来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D. 朱德、陈毅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12.下列选项与遵义会议有关的是A.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B. 三军会师,长征胜利C.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在A. 遵义B.瑞金C. 吴起镇D. 会宁14.九一八事变后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沦陷的是A. 华东地区B. 华北地区C. 平津地区D. 东北地区15.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 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C. 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实现共同抗日D. 粉碎日本想引起中国内战而趁机扩大侵略的企图16.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 誓师北伐B. 九一八事变C. 东北抗日义勇军成立D. 七七事变17.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A. 南京大屠杀B. “三光政策”C. 细菌战D. 旅顺大屠杀18.1938年春,中国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的国民党指挥官是A. 李宗仁B. 张学良C. 杨虎城D. 张自忠19.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的A. 8月15日B. 9月2日C.9月9日D. 10月25日20.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是A. 1944年B. 1945年C. 1946年D. 1947年2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相逢一笑泯恩仇”达成了A.《论统一战线》B.《论解放区战场》C.“双十协定”D.《论联合政府》22.三大战役中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3.解放南京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4.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时间和事件是A.1840年,鸦片战争B.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C.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D.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5.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间和事件是A.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B.1898年的戊戌变法C.1911年的辛亥革命D.1919年的五四运动二、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南京这座世界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
初二历史第二次月考检测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分数: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 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虎门销烟”“哭泣的圆明园”、“邓世昌”“太平军痛打洋枪队”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A. 近代化的起步B. 侵略与抗争C. 帝国的彷徨D. 王朝的振兴【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内容可知,有两条主线,一是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二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虎门销烟”、“邓世昌”、“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可知这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题最准确的概括是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史,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 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A. 鸦片战争B. 甲午中日战争C. 太平天国运动D. 义和团运动【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无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请求西方列强出兵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西方列强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外反动势力第一次联合。
故选C。
3. 第二次鸦片战争,它“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它”及“更多的好处”是()A. 英国侵占的领土最多B. 俄国侵占的领土最多C. 英国得到的战争赔款数最多D. 俄国得到的战争赔款数最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得到的“最大的好处”。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华的机会,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4.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A. 丰岛海战B. 平壤战役C. 黄海战役D. 威海卫战役【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日本偷袭了在黄海大东沟巡航的北洋舰队,邓世昌带领致远舰英勇抵抗,舰身中弹几近沉没,为了保护旗舰,邓世昌下令致远舰向敌舰撞去,最后壮烈牺牲,所以答案选择D。
河北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
”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该是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2.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3.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俄国C.葡萄牙D.日本4.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毁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下列诗句中,颂扬左宗棠收复新疆业绩的是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D.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6.清政府收复新疆后,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A.行省B.行中书省C.宣政司D.驻藏大臣7.19世纪70年代,清军收复了除哪个地方以外的新疆地区A.伊犁B.喀什噶尔C.库车D.乌鲁木齐8.为建立邓世昌纪念馆而收集文物,准备打捞“致远舰”,你认为应该到哪里打捞A.丰岛海域B.威海卫海域C.旅顺海域D.大东沟海域9.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于A.黄海海战B.平壤战役C.威海卫战役D.丰岛海战10.中日《马关条约》是继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来,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平等条约之一。
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国A.开埠通商B.索取赔款C.割占土地D.开办工厂11.在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该对联反映了哪个条约签订后的情形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A.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B.获得更多侵略权益C.帮助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D.全面占领中国13.“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线……………………………………部编版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命题人: 审题人:(考试时间:50分,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2小题,每题3分,共6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1. 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
该城市是2. 我们生活在英雄的国度,我们成长于英雄的民族、英雄的时代,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英雄的业绩,我们年轻一代肩负着继往开来的英雄的的使命。
在虎门炮台英勇抗击英军壮烈牺牲的英雄将领是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琦善 D. 陈化成3.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文中的“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A. 《南京条约》 B. 《虎门条约》 C. 《望厦条约》 D. 《黄埔条约》4.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得比其他帝王墓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
”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 广州 B. 香港岛 C. 台湾 D. 辽东半岛5. “长江的险要重地和满洲防军驻地镇江也被攻占。
运河因此被封锁,帝国被切成两半,曾经做过明朝的都城和统治象征的南京也暴露于英军的面前。
河北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B.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C.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D.鸦片走私使中国银弱兵荒,不堪一击2.以下事件和《南京条约》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A.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
”材料描述的是()A.鸦片输入的危害B.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C.中国边疆的危机D.中日《马关条约》的后果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共割占我国多少领土()A.100多万平方千米B.150多万平方千米C.60万平方千米D.40万平方千米5.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主要目的是()A.宣传西方的基督教教义B.为中国农民追求平等自由C.推翻清朝统治D.反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6.太平天国后期,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写成《资政新篇》的领导人是()A.洪秀全B.洪仁玕C.韦昌辉D.杨秀清7.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北伐、西征8.《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A.开设工厂B.割占土地C.增辟通商口岸D.获得赔款9.近代日本军队为了炫耀战功,将定远舰部分舰体结构运回日本,修建了一座“定远馆”,大门还特意挑选了带有弹孔的定远舰的钢板。
这是哪一次战争后发生的情况()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10.《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增开通商口岸D.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11.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
河北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任军饷的白银了。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远见卓识的是()A.林则徐B.邓世昌C.魏源D.严复2.“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
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
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4.《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此项规定主要破坏了中国的()A.司法主权B.贸易主权C.关税主权D.海关主权5.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100万元C.开五口通商口岸D.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6.下边图是中华民族屈辱的标志,它发生于()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7.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俄国C.葡萄牙D.日本8.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马神甫事件B.亚罗号事件C.贩卖的鸦片被查禁、销毁D.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9.左宗棠被称为中华民族英雄,是因为他()A.收复新疆失地B.创办洋务企业C.领导维新变法D.抗击侵华日军10.“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幅挽联哀悼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A.林则徐B.邓世昌C.岳飞D.戚继光11.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的主题之一,再现邓世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片是()A.《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C.《太平天国》D.《甲午风云》12.十九世纪末年,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第一小题2分,共50分)A、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B、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C、为抗日救亡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D、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2、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出发点是()A、改善国共双方的关系B、打击国民党内部亲日派C、联合国民党内部的亲美派D、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3、你看过电影《大决战》吧!你一定被影片中我军领导人高超的指挥艺术所深深吸引。
请你指出邓小平同志参与指挥煌战役是……()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D、孟良崮战役4、下列成就出现于辛亥革命前夕的是()A、京张铁路全线通车B、发明“侯氏制碱法”C、编成《海国图志》D、译著《天演论》5、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的是()A、《义勇军进行曲》B、《抗战进行曲》C、《中华民族进行曲》D、《爱国进行曲》6、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是指()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7、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是()A、广州---南京----重庆----武汉B、广州---南京----武汉---重庆C、广州----武汉----重庆---南京D、广州-----武汉---南京----重庆8、图中一座造型独特的纪念馆,建筑的外观设计成台历,可以看到上面写着: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这座建筑所纪念的事件发生在()A、沈阳B、北京C、上海D、南京9、下列哪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A、侵华日军投降仪式B、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C、、中华民国的成立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10、歌曲往往是时代背景的重要反映,下列歌曲反映了同一时代背景的是()A、《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B、《翻身农奴把歌唱》---《毕业歌》C、《志愿军战歌》---《解放区的天》D、《翻身农奴把歌唱》---《黄河大合唱》11、下列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A、重庆谈判B、转战陕北C、千里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12、小丽读初中时,她爷爷给她讲一个他亲身经历的、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某个战役的故事,这个战役可能是()A、四渡赤水河B、平型关大捷C、淮海战役D、台儿庄战役13、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等。
2018年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初二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XXX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A.为了继续推行闭关政策B.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C.XXX请求严禁鸦片D.维护清朝的统治2.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A.1839年,清政府派XXX去广东禁烟C.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B.1839年,XXX在虎门销烟D.1840年,英军直达天津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D、中国国内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4.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
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XXX、中法《天津条约》B.中美《望厦条约》C.中英《南京条约》D.中法《黄埔条约》5.某班历史研究性研究小组在编写《晚清风云》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XXX则徐上书XXX,请求严禁鸦片B.英美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C.甲午中日战争中,XXX三军覆没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XXX再度出逃6、XXX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 俄国得到的“好处”就是在这次战争前后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计()A.100多万平方千米B.150多万平方千米C.60多万平方千米D.40多万平方千米7、太平天国运动存在的时间是:()A.1851—1856年B. 1851—1853年C. 1851—1862年D. 1851—1864年8、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定都天京B、西征和东征的胜利C、天京事变D、天京陷落9、XXX在浙江慈溪击毙的洋枪队头目是()A、XXXB、华尔C、义律D、XXX10、洋务派创办洋务的根本目标是()A、研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B、抵制本国经济权力的扩张C、发展民族本钱主义D、维护清朝统治11、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中不包括()A.安庆内XXX12."XXX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XXX布局开办后,XXX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石家庄市六中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24题;共48分)1.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与“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相关的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2.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是()A.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B. 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C. “宁汉合流”D. 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3.北洋军阀首领是()A. 慈禧太后B. 孙中山C. 袁世凯D. 康有为4.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A.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B. 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C. 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D. 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5.“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 中华民国的建立C.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6.为变法而甘愿流血牺牲的人物()A. 康有为B. 梁启超C. 李大钊D. 谭嗣同7.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下列与虎门销烟有关的人物是()A. 林则徐B. 康有为C. 关天培D. 陈化成8.作为革命的宣传口号,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说明革命党人()①摒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②仍然排斥其他少数民族③追求各民族之间的平等④视各族人民为一个整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2013年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100周年﹐孙中山等发动二次革命是为了维护____________的成果()A. 辛亥革命B. 新文化运动C. 维新变法D. 国共合作10.(2017·营口)“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
”对联中“废两千年帝制”的革命是()A. 辛亥革命B. 西安事变C. 南昌起义D. 洋务运动11.从国民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A. 北伐战争的胜利B. 抗日战争的胜利C. 红军长征的胜利D. 解放战争的胜利12.2014年2月21日,武警甘肃森林总队陇南支队200多名官兵兵分两路赴腊子口和哈达铺开展了“重温红色之旅,激发强军活力”活动,领悟和传承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其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A. 遵义会议B. 四渡赤水C. 巧渡金沙江D. 飞夺泸定桥13.图片承载着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A. 虎门销烟B. 圆明园遗迹C. 侵略者坐上清朝皇帝的宝座D. 日军在旅顺的暴行14.八年级的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经过讨论,他们得出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共同点。
正确的是( )A.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C.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15.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A.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B. 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C.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D. 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16.综合下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A. 虎门销烟B. 鸦片战争C. 第二次鸦片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17.(2015. 福建省龙岩市)中国近代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历史事件是()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北伐战争18.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
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B. 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C. 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D. 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19.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 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 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 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D.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0.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红军到陕北……”。
歌词描述的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晤的感人场景。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陕甘革命根据地)的()A. 遵义B. 瑞金C. 吴起镇D. 会宁21.北京东郊民巷是重要的外国使馆界,这一地区单独被辟为“使馆界”始于()A. 《北京条约》B. 《瑷珲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22.2016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成立中国同盟会②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③发动武昌起义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⑤建立兴中会A. ①②④⑤③B. ②①④③⑤C. ⑤①③②④D. ②①④⑤③23.使康有为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情是()A. 洋务运动的失败B. 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C. 鸦片战争的失败D. 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24.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A. 关天培B. 林则徐C. 左宗棠D. 邓世昌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52分)25.(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分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判行为时,得以动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
第十八条:在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
第二十一条:在总统制定官制、官规。
大总统任免文武百官。
第二十三条:在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
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
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
第四十九条: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
——《中华民国约法》(1)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什么?这具有什么进步意义?(2)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对防止袁世凯专权有何规定?(3)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分别是什么性质的法律文件?(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26.(14分)阅读以下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5月大事记:4日,北京大学等学校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遭到军警镇压。
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
警察总监答曰:无权释放。
8日,总统要求审判学生,整顿学风。
9日,蔡元培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之职。
10日,32名学生受审。
13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同时上交辞呈。
14日,政府命令武力镇压学生活动。
19日,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
20日,全市所有的中学也开始罢课。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今年是该事件爆发多少周年?(2)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学生斗争的两种方式。
(3)根据材料,指出当时政府和校长对学生活动分别作出了哪些反应?请各举一例。
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认为:“泰西之所以富强,横绝地球者,不在其炮械军兵,而在其学校,今日振兴之策,首在育人才。
”“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于教育……国之强弱,视人才为转移。
”材料二: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对北大进行了教育改革。
蔡元培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
他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这一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他对学生提出抱定(求学)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三点要求,并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
他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则,(遵)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
”北大还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则。
在他的努力下,北大出现流派纷呈、学术繁荣的局面,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来到北大任教,《新青年》也从上海迁到北京。
(1)在材料一中,梁启超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在百日维新内容中有什么具体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蔡元培在北大推行的教育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8.(14分)李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栏目一:举步艰难栏目二:柳暗花明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只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栏目三:旭日东升(1)图1至图4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的什么活动,并简述活动的理由.(2)阅读图5及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奋斗目标是否实现,为什么?(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充分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故选D。
2.【答案】D【解析】1927年7月15日,国民党右派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事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故选D。
3.【答案】C【解析】“北洋军阀”源自清末中国训练的新军,使用新式火器,因当时新军主要在天津等北方港口城市得名。
袁世凯是在天津训练新军的总统领,清亡后,形成以袁世凯为首的武装集团,袁世凯死后,其部下冯国璋、段祺瑞等各领一支军队,纷争割据,形成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