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七年级历史下册朝代基本信息列表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1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在七年级下学期的历史课程中,学生将继续扩大他们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这个学期的历史知识点涵盖了一系列的主题,包括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文化传承以及对外贸易等方面。
本文将为您介绍七年级下历史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1. 秦汉时期在七年级下学期的历史课程中,学生将学习秦汉时期的历史。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强大王朝,始皇帝统一了六个诸侯国,重新划定了中国的行政区划,统一了文字和货币。
然而,秦朝的高压政策和残酷的统治方式也导致了农民起义和社会动荡。
汉朝是秦朝的后继者,建立了更为稳定的政治制度,提倡儒家思想和科举制度,这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也是七年级下学期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个时期发生了著名的三国鼎立,有魏、蜀、吴三个国家相互对抗。
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战略家和将领崛起的时期,例如诸葛亮和司马懿等。
通过学习三国时期的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到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3.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也是七年级下学期的历史知识点之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盛世的帝国势力达到了南亚及东南亚的领土。
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繁荣的文化,如诗歌、绘画和文学等。
值得一提的是,隋朝的建立和唐朝的兴起也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往,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发展。
4.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时期,也是七年级下学期的历史知识点之一。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权,这个时期的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
这个时期中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如火药的发明和造纸术的发展,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权,这段历史时期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也带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5.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朝代,也是七年级下学期的历史知识点之一。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约公元前 1600 年)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相传夏朝共传十四代,延续约 471 年。
商朝(约公元前 1600 年公元前 1046 年)商朝是中国古代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汤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建立商朝。
商朝经历了多次迁都,最终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
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公元前 771 年)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周幽王时期,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东周(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256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战国时期,各国兼并战争频繁,最终秦国逐渐强大。
秦朝(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7 年)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统一度量衡、文字等。
但秦朝因暴政,仅存在短短十几年就灭亡了。
西汉(公元前 202 年公元 8 年)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战胜项羽,建立了西汉。
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时期,西汉达到鼎盛。
新朝(公元 8 年公元 23 年)王莽建立新朝,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未能解决社会矛盾,引发了绿林赤眉起义。
东汉(公元 25 年公元 220 年)刘秀在绿林赤眉起义中崛起,建立东汉。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三国(公元 220 年公元 280 年)东汉灭亡后,进入三国鼎立时期。
曹魏、蜀汉、东吴相互对峙,战乱频繁。
西晋(公元 266 年公元 316 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完成了短暂的统一。
但西晋内部的争斗和外族的入侵,导致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西晋很快灭亡。
东晋(公元 317 年公元 420 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朝代中国历史是一部源远流长的史书,其时间跨度长达几千年之久,而且在这漫长的历程中,中国不断变化,出现了许多朝代和王朝。
这些朝代和王朝有着各自特点和轨迹,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来看都有不同的表现。
对于中国历史的学习而言,了解各个朝代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就是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朝代篇,带大家一起了解中国的历史。
一、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也是迄今为止唯一没有实物证据的朝代。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大约从公元前2070年开始,历时约五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夏朝的特点是使用青铜器,又称铜器时代,同时夏朝也是中国神话和传说时代的开端,如五帝传说和尧舜传说等都和夏朝有关。
二、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王朝之一,大致时间为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商朝时期,中国的青铜器进一步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商朝宗教信仰主要是对祖先的崇拜,此外还有许多神话故事,比如女娲补天等。
三、西周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封建王朝,大致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
西周时期,中国文化得到了更为深厚的积淀,同时还有许多有名的文学作品问世,如《诗经》《尚书》《礼记》等。
此外,西周时期还出现了著名的铜鼎,足见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四、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771年,周王室由于不断地内忧外困,最终导致东周的出现。
东周时期变动频繁,经历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其间中国的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中国的后期历史奠定了基础。
五、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了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大致时间为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全面的中央集权制度,并推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政策。
同时,秦朝也是中国城墙、宫殿和道路的开创时期。
六、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和最长久的一个封建王朝,大致时间为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历时近四百年之久。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阶段特征:繁荣与开放。
制度创新: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繁荣的社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开放的社会: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国际化都市长安。
民族关系:开明、平等。
担任官职、册封首领、设置机构,加强管理;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内容标准: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初的发展: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时间:从605年起。
③五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正式确立。
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内容标准: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客观措施: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边疆管理上: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治”。
二、女皇武则天统治措施:政治上: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扩大了统治基础。
七年级下册隋~清王朝更替时间轴
关于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其他版本歌诀: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七年级历史下册年代朝代及建立者中国历史朝代简表朝代起止年代创建人都城黄帝尧舜禹约170万-4000年前黄帝尧舜夏朝前2100-1600 启阳城商朝前1600-1100 汤亳→殷西周前1100-771 武王镐东周前770-256 周平王洛邑春秋前770-476 /洛邑战国前475-221 //秦朝前221-206 秦始皇咸阳西汉前202-公元8年汉高祖长安新朝 8-23 王莽长安东汉 25-220 光武帝洛阳三国魏 220-265 曹操洛阳蜀 221-263 刘备成都吴 229-280 孙权建业西晋 265-316 司马炎洛阳东晋 317-420 司马睿建康十六国 304-439 / /南北朝 420-581 //隋朝 581-618 杨坚大兴唐朝 618-907 唐高祖长安五代十国 907-960 //宋朝北宋 960-1127 赵匡胤开封南宋 1127-1279 高宗临安辽朝 916-1125 耶律阿宝机上京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兴庆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中都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大都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南京→北京清朝 1644-1911 努尔哈赤北京(1)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2)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朝代简介:夏朝:约前2146-1675年安邑山西夏县禹商朝:约前1675-1029年亳河南商丘汤周朝:西周:约前1029-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春秋:前770-476年战国:前475-221年秦朝: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汉朝:西汉:前206-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新朝:9-23年王莽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三国:曹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孙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晋朝:西晋:265-316 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东晋: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十六国 304-439南北朝:南朝: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北朝:北魏: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魏道武帝拓跋洛阳河南洛阳东魏:534-550 邺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535-556 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北齐:550-577 邺河北临漳齐文宣帝高洋北周: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隋朝: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唐朝: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汴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后唐: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唐庄宗李存勖后晋:936-947 汴河南开封晋高祖石敬瑭后汉:947-950 汴河南开封汉高祖刘后周:951-960 汴河南开封周太祖郭威宋朝:北宋: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南宋:1127-1279 临安浙江杭州宋高宗赵构辽国:907-1125 皇都辽宁辽国耶律阿保机大理:937-1254 太和城云南大理西夏:1032-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金国:1115-1234 会宁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中都北京开封河南开封元朝:1206-1368 大都北京元世祖忽必烈明朝:1368-1644 南京→北京南京→北京明太祖朱元璋清朝:1616-1911 北京北京清世祖努尔哈赤中华民国:1911-1949 南京孙中山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北京所有的都在这里咯,自己看看吧。
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通过研究历史事件,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下面是人教七年级下册的历史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
一、秦朝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统一大业。
秦始皇使用中央集权的手段,强制实行施行法家的政治思想并实施一系列变革,这一时期被称为秦朝。
二、汉朝的兴起公元前206年,刘邦在楚地称王,开创了汉朝。
汉朝从西汉、东汉、新的三个时期,共持续了近400年之久。
三、中国历史上的女真族女真族是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之一,其贵族拥有世袭的统治地位。
早在10世纪时,女真族就开始与中国的辽朝和金朝进行政治和军事互动。
四、唐朝的开放和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享受盛世的朝代,被誉为“盛世”,是世界上最为繁华、辉煌的时期之一。
唐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盛产艺术、哲学、文学成就。
五、明朝的崛起和超越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经历了较长的近300年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发生了非常多的改革,这些改革也为中国向世界顶峰迈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六、清朝的兴起和变迁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它是由女真族后裔的兴起,至1644年时取代了明朝对中国进行统治。
在这一时期内,中国先后经历了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统治者的时代。
以上就是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了解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世界发展的脉搏,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从而更好地掌握未来。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历史的学习,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