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S《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之治疗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243.96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2023年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创新与综合管理的里程碑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的诊疗策略也在不断演进。
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之治疗策略(全文)肺动脉高压包括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肺部疾病或低氧相关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TEPH)以及未明机制的肺动脉高压等五大类。
各种类型的肺动脉高压治疗方法不同,如对于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主要以治疗原发病为主,CTEPH首选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对于PAH,由于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开发了一系列针对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因而,PAH的治疗在十年间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治疗药物不断增加,治疗方案较为复杂。
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呼吸病学会(ESC/ERS)发布的《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1]中对PAH的治疗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推荐,现主要对PAH的治疗解读如下。
PAH的治疗策略可分为三个主要步骤:(1)一般措施:包括患者的健康指导和支持治疗等;(2)个体化治疗:包括予急性血管反应试验阳性患者高剂量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治疗,以及对急性血管反应试验阴性患者使用靶向药物治疗;(3)联合治疗或终末期治疗:对于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推荐批准药物的联合应用及肺移植。
一、一般措施对PAH患者日常生活进行合理建议和指导非常重要,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
一般措施的建议主要包括体力活动和康复锻炼,妊娠、生育控制、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选择性外科手术,感染的预防,社会心理支持,治疗的依从性,遗传咨询和旅行等各方面。
简言之,PAH患者应该在不引起症状的范围内多运动,可在指导下进行运动康复锻炼。
妊娠是高死亡率相关的因素,需要告知患者妊娠的风险,一旦发生,还需要讨论终止妊娠等问题。
PAH患者进行手术的风险极大,确需手术时,采用硬膜外麻醉可能比全麻的安全性高[2]。
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之流行病学及遗传学(全文) 肺动脉高压的诊治相对复杂,常涉及多个学科,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医疗保健问题。
全面提高对肺动脉高压的防治意识,规范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加强对肺动脉高压的基础和临床硏究是提高其诊治水平的关键所在。
欧州D脏病学会/欧洲呼吸病学会(ESC/ERS)于2015年8月底发布了新版《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1],其中就流行病学、遗传学的前沿知识进行了介绍,现就这部分内容进行简要归纳与总结。
肺动脉高压因其诊断困难、就诊率低等原因,而导致流行病学统计资料较难获得[2],所以全球发病率统计数据少见。
多年来对肺动脉高压病因学的研究集中于血管收缩和舒张调控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调节等方面。
但这些硏究工作难以解释部分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者呈家族性发生的原因,因此,探讨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学至关重要。
-流行病学文献报道,肺动脉高压的患病率英国为97/100万,女/男比为1.8 , 美国年龄标准化的死亡率为(4.5 ~ 12.3)/10万[1 ]。
就不同类型而言,左心疾病(策2类)是导致肺动脉高压最常见的原因[3]。
1•第1类肺动脉高压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PAH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相对较多,McGoon等[4]统计了不同国家和时期的一些注册硏究数据(表1)o从表中数据可见,成人PAH和IPAH 患病率至少分别为15/100万、5.9/100万,每年PAH发病率至少为2.4/100万,IPAH占PAH的35%-48% ;在疾病相关的PAH中,首要原因是结缔组织病,占PAH的15%〜30% ,其中系统性硬化症(SSc)最为常见。
AKift HIR踐q:給Hit年fi) ttMtt f:«rAii t vft/iit XIM IPAH19X1 IW5321X7■AH PAII >I8MHtt I9H2—2<)W2tTM—咖3-Il'MI 皿笛.(nibHAUI m j:Hh.rui II^PAII I6・G5 少1986—2001->?4PAII 36/M Al IPAII2.6/M AI,9/MAI IP All JXfr. (:W・PW m.ciihPAiu}^枕山PAII 岁2CO2-20W n IPAII I.O/MAI.5.9/MAI IP.AII 3V%・(7TI2AIHB r;•沁站性严.ClIhl'All 11%1'M P.MI 岁IW-3OH i72--P.MI yitfi«nn:妙一2009553515PAH 2.C/MrM.IQJ>/MMI IPAII 46% , tni»-PAIH 25*1 ( SSc 广.t lllhi'tll 1M-.mi > I4乡IVM 2<«Xi 20072W831PAHIFAH 1.2/ M Al.4.6 / M AIIPAII 如H・CTIhPABI 时匕(:& “啊严. Cll ft-PAH 1醉«IMMfflXPAHttntt2001—2009S4X2l.l/MI .6.6 /Ml-PAII >tt 92OM—20119啦■CIIIM'.MI 4JIU t IPAUI 必另tcn>.rxnPAII MHtt IW-20W14M4-FA II 24-4esiM ll'All A 18 岁2007—20112«5S7-IPAII ICIO-X氐畔1九左穴桂心用槪川块“;■沾闸曲卜冷祐戌爪;川"II抽体性細止缜⑹魚"1/方強人人【几川“万Arh 内内再为EP川1軒冬All PAH WAMitM表1不同注册硏究对于PAH的流行病学统计[4]PAH的发生、发展可能与患者使用过的一些药物、毒物相关,称之为PAH 危险因素,根据与肺动脉高压相关性或致病性的强弱,指南将危险因素分为明确的、很可能的、有可能的三大类[5]。
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SC和ERS联合发表了新版“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生理学状态,其定义为海平面条件下,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定的平均肺动脉压≥25 mm Hg。
正常人静息状态下的平均肺动脉压为(14±3)mmHg,正常上限为20 mm Hg,介于20~25 mm Hg之间为临界肺动脉高压。
新的指南首次将肺血管阻力(PVR)包括在肺动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定义中,对于毛细血管后肺动脉高压亚型的血液动力学定义,提出了新的内容和参数(表)。
PAPm 平均肺动脉压PAWP 肺动脉楔压PVR 肺血管阻力DPG舒张压WU 伍德单位新指南对肺动脉高压的分类更为全面。
第1类为动脉型肺动脉高压(包括了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药物或毒物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和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等);第2类左心疾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第3类呼吸系统疾病或缺氧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第4类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第5类原因不明和(或)多因素所致的肺动脉高压。
与既往的指南主要不同点在于:1、慢性溶血性贫血相关的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从1类中移出,归入第5类。
2、1类中血管闭塞性疾病和(或)毛细血管瘤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范围扩展,包括特发性、遗传性、药物或毒素等其他相关类型。
3、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由于包含异源性因素,和传统的肺高压不同,因此列为1的二组类别中。
4、儿童先天性或获得性导致的左室流入道或流出道梗阻,以及先天性心肌疾病被分入第2类。
对于儿童,第1类肺高压最常见(其中以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和遗传性肺动脉高压占大部分),其次为第3类,第4和第5类肺高压则少见。
对于可疑肺动脉高压患者,首选检查是超声心动图检查,但右心导管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儿童进行心导管检查需承受较大的风险,特别是年龄小于1岁儿童。
肺动脉高压的评估当不存在肺动脉瓣狭窄或右室流出道梗阻时,肺动脉收缩压相当于右室收缩压。
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之诊断思路与策略本文原载于《中华医学杂志》2016 年第22 期肺动脉高压(PH) 是由已知或未知原因引起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的疾病或病理生理综合征[1] ,它既可来源于肺血管自身病变,也可继发于其他心肺疾患,病因广泛,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难度大。
病理、病因识别技术的提高促进了PH 的临床诊断水平。
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呼吸病学会(ESC/ERS)于2015年8月发布了最新版《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2],并在一个独立的章节中阐述了更新的诊断流程。
在网络附录中展示了全新的筛查策略。
PH 的诊断需要心血管、呼吸、风湿免疫、影像等多个学科专家的综合评估与讨论,尤其是对于病因复杂患者,早期转诊、多学科专家的交流与协同诊疗更为重要。
一结合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识别可疑PH 患者临床上如果出现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都应考虑到PH 的可能。
PH 早期可表现为活动后气短、疲劳、乏力、心绞痛、晕厥,部分不典型患者还可表现为干咳和运动后恶心、呕吐,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亦可出现症状。
随着右心衰的加重,患者可出现腹胀和下肢水肿。
如患者存在可引起PH 的其他相关疾病,也会出现相对应的临床表现。
PH 的部分临床表现与机械性并发症和肺血管床血流异常分布有关。
其中包括:支气管动脉过度扩张破裂引起的咯血(往往提示预后不佳);肺动脉扩张引起的相关症状(如左喉返神经受压所致声音嘶哑、主气道受压引起的喘息以及冠状动脉左主干受压引起的心绞痛);显著的肺动脉扩张可引起肺动脉破裂或夹层,导致心包填塞。
PH 的体征包括左侧胸骨旁抬举感、肺动脉瓣第二心音(P2) 亢进、分裂,剑突下心音增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明显扩张时,可出现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早期反流性杂音;右室扩张时,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闻及三尖瓣全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吸气时增强。
晚期右心衰竭者可见颈静脉充盈、肝脏肿大、外周水肿、腹水及肢端发冷。
《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解读——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摘要: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PH)属于第3类PH,是临床中最常见的PH类型之一,其存在显著影响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患者的预后。
《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对该类PH的诊断、治疗和管理进行了推荐。
建议首选超声心动图对该类PH进行无创筛查,在特定条件下行右心导管(RHC)检测。
对存在重度PH的该类患者,需鉴别合并其它类型PH。
治疗应强调原发疾病治疗,推荐长期氧疗,不推荐常规给予靶向药物治疗。
同时也建议将优化肺部疾病治疗后效果不佳的患者转诊至PH中心。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肺部疾病;低氧;靶向治疗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PH)是目前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PH类型之一,是一类由于长期的肺实质或间质破坏、缺氧以及继发的肺血管床损害所致的PH。
对该类PH的认识和探索由来已久,世界卫生组织(WHo)举办的第一届肺循环大会便是在1960年召开的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专家会议[1]。
随着半个多世纪以来对该类肺动脉高压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临床发展规律的不断深入了解,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肺动脉高压的存在显著影响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患者的预后。
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该类PH患者是临床医生急需掌握的知识,也是国内、国际指南广泛关注的话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该类PH最常见的病因,也是我国患病率最高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规范和提高我国各级医务人员对该类PH 的诊治水平有助于改善广大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现将《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中针对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PH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2]。
1血流动力学定义及临床分类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PH的定义即: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经右心导管测得平均肺动脉压(mPAP)225mmHg[3]o在2018年第六届世界肺动脉高压大会(WSPH)中,有专家建议将PH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修改为mPAP>20mmHg,但由于仍存在较为广泛的争议,且我国目前尚缺乏mPAP在21~24mmHg之间患者的相关研究,本指南中暂未采纳这一诊断标准。
2022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一部分)8.1.定义、预后和病理生理学在左心疾病(LHD)患者中,经常出现PH 和RV 功能不全并与死亡率增高相关。
47这包括HFrEF、HFmrEF 或HFpEF、左侧瓣膜性心脏病以及导致毛细血管后PH 的先天性/获得性心血管疾病的HF 患者。
13,631–635可以说,PH-LHD 是最普遍的PH 形式,占病例的65–80%。
47与PH 的一般定义一致,PH-LHD的定义是mPAP >20 mmHg 和PAWP >15 mmHg。
在毛细血管后PH 的这种血流动力学条件下,独立的毛细血管后肺动脉高压(IpcPH)由PVR ≤2 WU 定义,毛细血管前后联合肺动脉高压(CpcPH)由PVR >2 WU 定义(表5)。
舒张压梯度(DPG)(计算为dPAP 和PAWP 之间的差异)不再用于区分IpcPH 和CpcPH,因为关于LHD 预后的数据存在矛盾。
142在整个LHD 范围内,PAP 和PVR 的增加与疾病负担的增加和较差的结局相关。
13 , 631 , 633 , 635在一项大型患者队列中——主要是毛细血管后PH——PVR ≥2.2 WU 与不良结局相关并被认为是异常的。
13然而,即使在这一LHD 和CpcPH 患者亚组中,随着PVR 的进行性升高,死亡风险也会增高。
在晚期HFrEF患者和在HFpEF或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PVR > 5 WU 可提供额外的预后信息,并被认为具有临床意义。
142 , 450 , 631–639升高的PVR 似乎还与特殊情况下的生存率降低有关,例如在接受干预以纠正瓣膜性心脏病、634心脏移植、142、633或LVAD 植入的患者中。
142 , 637根据可用数据,PVR >5 WU 可能表明存在严重的毛细血管前成分,其存在可能促使医生将患者转诊至PH 中心进行专门护理。
LHD 患者的PH 患病率难以评估,取决于诊断测试方法(UCG或有创血流动力学)、用于定义PH 的临界值和研究人群。
2022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治指南解读(全文)2022年8月26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和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重磅公布《2022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对2015年发表的指南进行了全面修订。
以下对新版指南的部分修订部行介绍。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种病理生理疾病,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与多种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
近年来,在PH 的诊断和管理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新的证据被纳入2022 ESC/ERS PH 指南的诊断和治疗中。
该工作组包括心脏病学专家和肺病学专家、胸外科医生、方法学家和患者,反映了在管理PH值患者和解释新证据方面的多学科投入。
指南部分更新内容包括:1.PH的新定义,包括修订了肺血管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的临界值和运动PH的定义。
2.PH的分类,包括肺血管舒张试验阳性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IPAH)患者的重新定位,以及将第5类PH中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所致PH重新定位至第3类中。
第2大类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left heart diseases PH,PH-LHD)以及肺部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管理建议已经更新,包括肺部疾病患者严重PH的新的血流动力学定义。
在第4类PH中,引入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病(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disease,CTEPD)这一概念,认同在有或无PH的患者休息时存在灌注不足、组织的纤维化阻塞等类似症状。
3.细化了危险分层,扩展到包括的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成像。
初步药物治疗的建议已经简化,建立在修订的三层多参数风险模型上,以取代功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