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复习题.pdf
- 格式:pdf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7
《医学统计学》课程考试试题(A卷)(评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核方式:□开卷 V 闭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2分,只选一个正确答案)1、医学科研设计包括( D )A.物力和财力设计 B.数据与方法设计C.理论和资料设计 D.专业与统计设计2、医学统计资料的分析包括( D )A.数据分析与结果分析 B.资料分析与统计分析C.变量分析与变量值分析 D.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3、医学资料的同质性指的是( D )A.个体之间没有差异 B.对比组间没有差异C.变量值之间没有差异 D.研究事物存在的共性4、离散型定量变量的测量值指的是( D )A.可取某区间内的任何值 B、可取某区间内的个别值 C.测量值只取小数的情况 D.测量值只取整数的情况5、变量的观察结果表现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情况是( A )A.无序二分类变量 B、定量变量.C.等级变量 D.无序多分类变量6、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组距的选择( D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C.与变量值的个数无关 D.与变量值的个数有关7、比较一组男大学生白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度应选( D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8、若要用方差描述一组资料的离散趋势,对资料的要求是( D )A.未知分布类型的资料 B.等级资料C.呈倍数关系的资料 D.正态分布资料9、频数分布两端没有超限值时,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也可用( D ) A.标准差 B.几何均数 C.相关系数 D.中位数10、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A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11、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其正确的是( A )A.没有度量衡单位的系数B.描述多组资料的离散趋势C.其度量衡单位与变量值的度量衡单位一致D、其度量衡单位与方差的度量衡单位一致12、10名食物中毒的病人潜伏时间(小时)分别为3, 4,5,3,2,5.5,2.5,6,6.5, 7,其中位数是( B )A.4 B.4.5 C.3 D.213、调查一组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如果资料属于正态分布,描述这组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最好为( C )A.全距 B.四分位数间距 C.标准差 D.方差14、正态分布曲线下,当μ不变,σ变大时,( D )A.曲线形态不变,中心位置向左移 B.曲线形态不变,中心位置向右移C.曲线形态变的瘦高,中心位置不变 D.曲线形态变的矮胖,中心位置不变15、用于描述一组对称分布资料全部观察值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是( A )A.S B.R C. D.CV16、下列指标中,不属于集中趋势指标的是( A )A.变异系数 B.中位数 C.算术均数 D.几何均数17、总体是由( A )组成A.同质个体的所有变量值 B.全部个体 C.相同的观察指标D.部分个体18、随着样本例数的增大,样本均数( A )A、与总体均数更加接近. B.减小 C.不变 D.增大19、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A )A.个体变异 B.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C.仪器测量不准确D.观察对象不纯20、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A )A.个体 B.全部对象 C.样本 D.观察指标21、变异系数CV是( B )A.整数 B.百分数 C.小数 D.率22、各观察值同加上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B )不变A、算术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23、下列资料( B )为等级资料A、体重B、病人的病情分级C、某病发病率D、血型24、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0到2.58的面积为( B )A.90% B.49.5% C.95% D.50%25、测定一组人群的听力,已知听力过低为异常,若制定其医学参考值范围,应选择( B )A.单侧上限 B.单侧下限 C.双侧 D.单侧26、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样本例数不能太少 B.只能选95%的百分界限C.不受资料分布类型的限制 D.选择单侧和双侧的结果是一样的27、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一般指( B )A、所有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最小值到最大值范围B、绝大多数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波动范围C、所有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波动范围D、少部分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波动范围28、有关样本均数的标准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与样本例数的大小无关 B.表示样本均数离散趋势的大小C.表示样本变量值差异的大小 D.与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变量值的离散趋势无关29、下列哪项不是样本均数标准误的用途( C )A.可用来计算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B.可表示样本均数抽样误差的大小C.可用来计算医学参考值范围 D. 可用于均数假设检验的计算.30.t分布曲线随自由度的增大( D )A.曲线下的总面积变小 B.曲线的中心位置向左移C.曲线的高峰变低,尾部翘得较高 D.曲线的高峰变高,尾部翘得较低31.自由度一定的t分布曲线,当t值增大时,其尾部面积( A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清楚32、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主要是用于( A )A.估计总体均数有95%的可能性在此区间内 B.反映某指标的可能取值范围C.95%的样本均数在此范围内 D.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33、要提高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把握度与精确度,最好的方法是( B )A.改变计算公式 B.增加样本例数C.减小样本例数 D.样本例数保持不变34、假设检验中,同一资料,作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D )A.结论一致 B.结论不清楚C.作单侧检验更容易接受无效假设 D、作单侧检验更容易接受备择假设35、假设检验中,同一资料,作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C )A.结论一致 B.结论不清楚C.作双侧检验更容易接受无效假设 D、作双侧检验更容易接受备择假设36.单样本t检验的目的是( B )A.推断未知总体均数是否小于零B.推断已知总体均数与未知总体均数是否相等C.推断样本均数与未知总体均数是否相等D.推断未知总体均数是否为负数37、配对设计的目的是( A )A.提高组间可比性 B.计算简便 C.易于理解 D.为了结论更可靠38、配对设计t检验的目的是( A )A.推断差数的总体均数是否等于零B.推断差数的样本均数是否等于零C.推断差数的总体均数是否大于1D.推断差数的样本均数是否大于139、两样本均数t检验的目的是( A )A.推断两总体均数是否相等.B.推断两样本均数是否相等.C.推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等.D.推断两样本方差是否相等.40、甲乙两人分别从同一总体中各抽得30个与50个变量值作为两个样本,求得、S12,、S22,则有( D )A、做两样本t检验,必然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的结论B、做两样本t检验,必然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C、分别有甲、乙两样本求出的总体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必然有重叠D、分别有甲、乙两样本求出的总体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很可能有重叠41、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若两样本例数分别为n1和n2,自由度为( D )A.n1+n2 B.n1+n2-1 C.n1+n2+1 D.n1+n2-242、若同时减少第一类错误与第二类错误,最佳的方法为( A )A.增加样本例数 B.减少样本例数 C.样本例数不变 D.改变检验水准43、拒绝无效假设,只可能犯( A )A、第一类错误. B.第二类错误C.推断结论不可靠的错误 D.检验水准不一致的错误44、反映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宜采用( A )A.构成比 B.标准化率 C.相对比 D.率45、某地某年乙脑的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病人数的20%,该指标为( A )A.构成比 B.率 C.相对比 D.发病率46、甲乙两地进行冠心病发病率的比较,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的情况有( A )A.年龄内部构成不同 B.年龄内部构成相同C.两地的发病率相差太大 D.两地各年龄组的发病率相差不大47、甲、乙两组资料进行率的标准化时,选择标准人口数或选择该标准人口数换算成相应的标准人口构成比,两方法得出的结论( A )A.相同 B.甲组标化率大于乙组标化率C.不同 D.甲组标化率小于乙组标化率48、某医师给某地全部的麻疹易感儿童进行免疫接种,共有2000人,一个月后,从中随机抽取400人进行抗体水平的测定,其中阳性人数是300人,若计算该疫苗接种的阳性率,其数值为( B )A.10% B.75% C.50% D.60%49、某医师从工人与干部两个总体中进行高血压发病情况的抽样研究,样本例数为n1、n2 ,高血压的患病人数为x1、x2 ,则两样本合计的高血压发病率为( D )A.x1/ n1 B.x2 / n2 C.x1 / n1+ x2 / n2 D.(x1+x2) / (n1+n2)50、有关样本率的标准误,下例错误的是( D )A.表示样本率围绕总体率的离散趋势B.表示样本率相互之间的离散趋势C.表示样本率抽样误差的大小D.表示样本阳性率与样本阴性率之间的差异51、总体率估计的最佳方法是( B )A.点值估计 B.区间估计 C.概率估计 D.频率估计52、值是反映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 B )A.相差多少的指标 B.吻合程度的指标C.是否相等的指标 D.以上均不对53、四格表检验时,不需要进行连续性校正的条件是( A )A.n≥40, T≥5 B.n<40,1≤T<5C.n≥40,T<1 D.n≥40,1≤T<554、四格表资料的检验,理论频数T的计算是根据( A )A.π1 =π2 B.π1≠π2 C.π1<π2 D.π1 >π255、用甲乙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鼻咽癌患者100名,甲法阳性者80名,乙法阳性者60名,两法均为阳性者50名,欲检验两法结果有无差别,宜选用( B )A.行X列表资料的检验 B.配对设计四格表检验C.t检验 D.两样本率比较的四格表检验56、3个样本率作比较,< 0.05,2,则在α=0.05检验水准下,可认为( B )A.各总体率不等或不全相等 B.各总体率均相等C.各样本率均相等 D.各样本率不全相等57、相关系数是表示两变量x与y之间( D )A .有无数量关系的指标 B.那个变量较大的指标C.有无依存关系的指标 D.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指标58、相关系数假设检验的无效假设是( B )A .ρ≠0 B.ρ=0 C.β≠0 D.β=059、相关系数假设检验的自由度为( B )A.n - 1 B.n - 2 C.n D.n + 1 60.最小二乘法原理是( C )A.各实测点距所求直线的纵向距离最小B.各实测点距所求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C.各实测点距所求直线的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D.各实测点距所求直线的垂直距离平方和最小61、对于同一资料的直线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系数,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C )A.相关系数越小,回归系数也越小 B.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无关系C.回归系数有单位,相关系数没有单位 D.样本相关系数为0时,样本回归系数也为062、关于回归系数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是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 B.同一资料x作自变量与y作自变量计算的b相等C.取值范围为 (-∞,+∞) D.b>0时,随x的增大y也增大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答题卡上涂A,若错误,请在答题卡上涂B,每题1分,共10分)63、绘制定量资料的频数表时,各组段的组距一定要相等。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一章 绪论习题一、选择题1.统计工作和统计研究的全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D )A . 调查、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B . 实验、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C . 调查或实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2.在统计学中,习惯上把(B )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A.10.0≤PB. 05.0≤P 或01.0≤PC. 005.0≤PD.05.0≤PE. 01.0≤P 3~8A.计数资料B.等级资料C.计量资料D.名义资料E.角度资料3.某偏僻农村144名妇女生育情况如下:0胎5人、1胎25人、2胎70人、3胎30人、4胎14人。
该资料的类型是( A )。
4.分别用两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A 与B )培养鼠疫杆菌,重复实验单元数均为5个,记录48小时各实验单元上生长的活菌数如下,A :48、84、90、123、171;B :90、116、124、225、84。
该资料的类型是(C )。
5.空腹血糖测量值,属于( C )资料。
6.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愈8人、显效23人、好转6人、恶化3人、死亡1人。
该资料的类型是(B )。
7.某血库提供6094例ABO 血型分布资料如下:O 型1823、A 型1598、B 型2032、AB 型641。
该资料的类型是(D )。
8. 100名18岁男生的身高数据属于(C )。
二、问答题1.举例说明总体与样本的概念.答:统计学家用总体这个术语表示大同小异的对象全体,通常称为目标总体,而资料常来源于目标总体的一个较小总体,称为研究总体。
实际中由于研究总体的个体众多,甚至无限多,因此科学的办法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称为样本。
例如,关于吸烟与肺癌的研究以英国成年男子为总体目标,1951年英国全部注册医生作为研究总体,按照实验设计随机抽取的一定量的个体则组成了研究的样本。
(一) 单项选择题3.抽样的目的是(b )A. 研究样本统计量 C •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4 •参数是指(b )oA. 参与个体数 C.样本的统计指标 5. 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a )。
A. 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 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 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 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6.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 )。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7.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变异系数 C.极差 d )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B. 几何均数D.标准差c )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B. 标准差D.四分位数间距10. 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b )不变A. 算术均数 C. 几何均数 D.中位数11. (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 对称B.左偏态C. 右偏态 12. 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c )分布。
A. 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13. 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c )集中趋势。
A. 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4. ( c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B.标准差 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D.研究总体统计量B.总体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a ) oB.差D.标准差8. 以下指标中( A.算术均数 C.中位数 9. 偏态分布宜用( A.算术均数 C.中位数 B.标准差D.偏态描述其C.标准误D.极差15. 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c )A. 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平均数16.变异系数CV的数值( C ) 0A. 一疋大于1B. 一定小于1C.可大于1,也可小于1D.定比标准差小17.数列8、-3、5、0、1、4、-1的中位数是(b )oA. 2B. 1C. 2.5D. 0.519.关于标准差,那项是错误的(D)。
(一)单项选择题3.抽样的目的是( 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B.差C.极差D.标准差8.以下指标中(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9.偏态分布宜用(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11.(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B.左偏态C.右偏态D.偏态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13.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c )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4.( c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B.标准差C. 标准误D.极差1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c )。
A. 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 平均数16.变异系数CV的数值( c )。
A. 一定大于 1B.一定小于 1C. 可大于1,也可小于 1D.一定比标准差小17.数列8、-3、5、0、1、4、-1的中位数是( b )。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的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变量值)的集合。
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2•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
样本应具有代表性。
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3.随机抽样:随机抽样(ran dom sampli ng )是指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到样本中),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
随机抽样是样本具有代表性的保证。
4.变异:在自然状态下,个体间测量结果的差异称为变异(variation )。
变异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
严格的说,在自然状态下,任何两个患者或研究群体间都存在差异,其表现为各种生理测量值的参差不齐。
5•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
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
.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
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6.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cou ntdata)。
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
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
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7.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
等级资料又称有序资料。
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
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2.概率P=0,则表示 BA某事件必然发生 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以上均不对3.抽签的方法属于 D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二级抽样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 E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人数 8 23 6 31该资料的类型是: D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6.样本是总体的 CA有价值的部分 B有意义的部分 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 E典型部分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以上均不对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责任事故 E以上都不对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A对照的原则 B随机原则 C重复原则D交叉的原则 E以上都不对第八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全距 E率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A XB GC MD SE CV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均不对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CA 5B 5.5C 6D 10E 1215.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 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极差16.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95%正常值范围 AA X±1.96SB X±1.96SXC μ±1.96SXD μ±t0.05,υSXE X±2.58S17.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B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18.正态分布是以 EA 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 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C 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 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19.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BA从未患过病的人 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E以上都不是20.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E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21.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 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 E分组不合理2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第一部分复习练习题一、最佳选择题1、X表示一组对称分布的变量值的 ____________a. 平均水平b. 频数分布c. 离散情况d. 极差2、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理论上有________________a. X —> Mb.X <M —c. X=M —d. X _>M或或X M3、反映一组血清学滴度资料或效价资料平均水平采用______ 。
a. X —b. Mc. Gd. R4、在c未知且n较大时,估计卩95%可信区间可用 _______ 表示。
a. X —土1.96Sb. X —土2.58Sc. X —土2.58Sxd. X —土1.96SX5、来自同一总体中的两个样本,其中__ 小的那个样本均数估计卩时更可靠。
a. Sx —b. S2c. Sd. CV6、在假设检验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假设,则—。
a. 犯第I类错误b. 犯第II类错误c. 推断正确d. a,b 都有可能7、在假设检验中,由于抽样偶然性,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假设,则—。
a. 犯第I类错误b. 犯第II类错误c. 推断正确d. a,b 都有可能& 在假设检验中,接受了实际上成立的H0假设,则 ________ 。
a. 犯第I类错误b. 犯第II类错误c. 推断正确d. a,b 都有可能9、a =0.05, t>t 0.05, v,统计上可认为______ 。
a. 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b •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c. 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10、在均数为□,方差为/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每组样本含量n相等,u=(X- )/ O--X7 则u》1.96 的概率是____ 。
a. P>0.05 c. Pb. P<0.05<0.025 >0.025 d. P11、在均数为i,标准差为d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得| X- 1 | > 的概率为0. 05。
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2.概率P=0,则表示 BA某事件必然发生 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以上均不对3.抽签的方法属于 D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二级抽样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 E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人数 8 23 6 31该资料的类型是: D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6.样本是总体的 CA有价值的部分 B有意义的部分 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 E典型部分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以上均不对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责任事故 E以上都不对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A对照的原则 B随机原则 C重复原则D交叉的原则 E以上都不对第八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全距 E率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A XB GC MD SE CV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均不对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CA 5B 5.5C 6D 10E 1215.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 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极差16.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95%正常值范围 AA X±1.96SB X±1.96SXC μ±1.96SXD μ±t0.05,υSXE X±2.58S17.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B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18.正态分布是以 EA 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 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C 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 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19.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BA从未患过病的人 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E以上都不是20.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E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21.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 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 E分组不合理2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医学统计学考试习题集文档版实习一统计学基础一、是非题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设计、收集、整理、分析和表达的科学。
( ) 2.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
( ) 3.设计是影响研究成功与否的最关键环节。
( ) 4.对200例患者外周血的红细胞进行计数所得的资料为计数资料。
( ) 5.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 ) 6.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可根据研究目的和分析的需要而相互转化。
( ) 7.欲了解中国40岁以上人口的高血压患病率,现对某地40岁以上人口进行调查,所得到的患病率是一个统计量。
( )8.统计推断的目的是由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因此,样本应该是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 )二、最佳选择题1.统计学中对总体的要求是。
A.有限的B.同质的C.随机的D.典型的E.大量的2.统计中所说的同质是指。
A.研究指标的可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B.研究指标的不可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C.研究对象之间个体差异很小D.研究对象的测量指标变异很小E.以上都不对3.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参数C.研究抽样误差D.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E.计算样本统计指标4.抽样误差是指。
A.个体指标值与参数值之差B.个体指标值与样本统计量值之差C.样本统计量值与参数值之差D.个体指标值与个体指标值之差E.以上都对5.欲研究某地成年男性血红蛋白的参考值范围,现随机调查了该地*****名健康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那么本次调查的总体是。
A.该地所有成年男性B.该地所有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值C.该地所有健康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值D.抽取的这*****名健康成年男性E.抽取的这*****名健康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值6.某医生对200名糖尿病患者采用某新疗法进行治疗,该研究的总体是。
A.全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B.该医生收治的所有糖尿病患者C.接受该新疗法的所有糖尿病患者D.所有糖尿病患者E.这200名糖尿病患者7.以下对概率描述错误的是。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3)医学统计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总体2、样本3、随机抽样4、变异5、概率6、随机误差(偶然误差)7、参数8、统计量9、算术均数10、中位数11、百分位数12、频数分布表13、⼏何均数14、四分位数间距15、⽅差16、标准差17、变异系数18、标准正态分布19、医学参考值范围20、可信区间21、统计推断22、参数估计23、标准误及24、检验⽔准25、检验效能26、率27、直线相关28、直线回归29、实验研究30、回归系数⼆、单项选择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A.样本B.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D.个体E.观察指标2.总体是由( )组成。
A.部分个体B.全部对象C.全部个体D.同质个体的所有观察值E.相同的观察指标3.抽样的⽬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总体统计量E.研究特殊个体的特征4.参数是指( ) 。
A.参与个体数B.总体中研究对象的总和C.样本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E.总体的统计指标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机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越好E.选择符合研究者意愿的样本6.反映计量资料平均的指标是()。
A.频数B.参数C.百分位数D.平均数E.统计量7.表⽰总体均数的符号是( ) 。
A.σB.µC.XD. SE. M8.下列指标中,不属于集中趋势指标的是()。
A.均数B.中位数C.百分位数D.⼏何均数E.众数9. (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分布B.正偏态分布C.负偏态分布D.对数正态分布E.正态分布10.⼀组某病患者的潜伏期(天)分别是:2、5、4、6、9、7、10和18,其平均⽔平的指标该选()。
A.中位数B.算术均数C.⼏何均数D.平均数E.百分位数末端有确定数据11.利⽤频数分布表和公式 ∑-+=L m f n f iL M 2(计算中位数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