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组织管理办法11
- 格式:doc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5
工厂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合格率,规范工作流程,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厂内所有生产过程,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不得有违反行为。
第三条工厂质量管理人员具体职责:1.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制度;2.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培训;3.督促各部门执行质量管理制度;4.监督产品质量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改进;5.负责质量投诉的处理工作。
第四条各部门的质量管理人员应负责自己的部门质量工作,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工作,并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第二章质量管理制度第五条生产前的准备工作:1.所有原材料必须经过检验合格方可入库;2.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验,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3.制定生产计划,确保生产有序进行。
第六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生产要求操作;2.不得使用已损坏的设备进行生产;3.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质量。
第七条出厂检验工作:1.抽取产品进行全面检验;2.合格产品方可出厂,不得有任何疏漏;3.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处理。
第八条质量管理档案:1.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档案系统;2.保留生产记录,以备日后查证;3.定期汇总质量数据,分析产品质量情况。
第三章质量投诉处理第九条如收到质量投诉,则需要立即组织专人进行调查并处理,追查问题原因,做好产品召回,及时向客户做出解释和赔偿。
第四章质量管理的奖惩制度第十条对于质量管理工作出现重大失误的,将按照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甚至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一条对于质量管理工作出现显著的成绩的,将给予奖励奖金。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制定单位为工厂质量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本制度解释权归工厂质量管理部门所有。
以上为工厂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如有变更将另行制定通知。
制定单位:工厂质量管理部门日期:XXXX年XX月XX日制度编号:QM001总结说明:本规章制度内容详细,涵盖了工厂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到产品出厂检验,再到质量投诉处理和奖惩制度,都有明确规定。
工厂规章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厂的管理,确保生产秩序和安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章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工厂职工,包括管理人员、工人及临时员工。
第三条工厂规章管理制度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工厂的生产经营需要。
第四条工厂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宣传教育机制,确保职工了解并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第二章工作时间与休息第五条工作时间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工厂的生产经营需要进行安排,并向职工公示。
第六条职工必须严格按照工作时间安排的要求上班,不得迟到早退。
第七条工厂应当根据生产情况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和加班工作,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
第三章岗位责任第八条工厂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利,并落实到具体的操作流程中。
第九条职工应当按照工厂的规定和岗位要求,真实、准确地完成工作任务。
第十条工厂应当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提高职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第四章安全生产第十一条工厂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预防措施。
第十二条职工在工作期间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操作危险设备。
第十三条工厂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并开展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五章劳动纪律第十四条职工应当遵守工厂的劳动纪律,不得私自破坏或危害工厂的正常秩序。
第十五条职工不得擅自调休、请假,必须按照工厂规定的程序进行请假手续。
第十六条职工应当保守工厂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和传播工厂的商业机密信息。
第六章奖惩制度第十七条工厂应当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根据职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奖励及相应的奖金。
第十八条职工在违反工厂规章制度或有过错行为时,应当接受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工厂应当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二十条职工在工作期间发生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一条工厂规章管理制度如有修订,应当及时向职工进行公示。
第二十二条职工对工厂规章管理制度有任何疑问或建议,可以向上级管理人员反映。
工厂管理科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工厂管理科的管理,规范工作流程,保障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工厂管理科规章制度》。
第二条工厂管理科是工厂的重要部门之一,负责工厂的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物料采购等工作。
第三条工厂管理科的组织机构包括科长、副科长、主管员工等。
第四条工厂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
第五条工厂管理科应当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六条工厂管理科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1. 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2. 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3. 负责物料的采购和库存管理;4. 负责工厂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七条工厂管理科的科长是工作的领导者,负责科内人员的管理和工作的协调。
第八条工厂管理科的副科长是科长的助手,负责协助科长完成各项工作。
第九条工厂管理科的主管员工是科长的下属,负责具体的工作任务。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十条工厂管理科的工作流程如下:1. 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任务;2. 维护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转;3. 采购物料,管理物料库存;4. 组织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员工安全。
第十一条生产计划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第十二条设备的维护应当定期进行,保证设备在良好状态下运转。
第十三条物料的采购应当根据生产计划进行,确保生产所需物料的供应。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工作应当重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第四章工作纪律第十五条工厂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以下工作纪律:1. 服从领导安排,认真履行工作职责;2. 遵守工作程序,注意工作效率;3. 保护工厂设备和财务财产,杜绝浪费;4. 遵守工作制度,积极参与团队合作。
第十六条工厂管理科的科长、副科长和主管员工应当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工作纪律。
第五章工作奖惩第十七条对于表现突出的工厂管理科工作人员,应当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对于违反工作纪律的工厂管理科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加工厂的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加工厂的管理,保障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加工厂是指进行原材料加工、生产制品的工业单位。
第三条加工厂的管理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效率第一”的原则,各级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
第四条加工厂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合理设置岗位,明确职责。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五条加工厂应当依法建立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制定生产工艺流程。
第六条生产部门应当按照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人员和设备,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第七条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不得私自改变工艺流程。
第八条加工厂应当定期组织生产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质量管理培训。
第九条生产车间应当保持整洁,设施设备应当保持良好状态,及时维修保养。
第三章质量管理第十条加工厂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管理规范,追求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十一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开展质量检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二条加工厂应当建立质量档案,保存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相关文件。
第十三条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产品质量标准,不得以次充好。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四条加工厂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
第十五条加工厂应当定期检查生产设施设备的安全状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六条生产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保障自身安全。
第十七条加工厂应当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章管理监督第十八条加工厂应当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核。
第十九条监督部门应当对加工厂的生产质量、安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要求整改。
第二十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加工厂应当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订,由加工厂管理层制定。
厂子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规范厂子的管理工作,保障生产秩序和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厂子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在厂子工作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并严格执行。
第三条厂子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工作纪律、安全生产、职责分工、奖惩制度等方面的规定。
第四条厂子的管理原则是以人为本,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依法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第二章工作纪律第五条员工必须遵守厂子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得违法乱纪。
第六条员工须按时上下班,未经准许不得擅自迟到、早退,假期需提前请假并得到批准。
第七条员工必须保护厂子的财产,不得私自挪用、盗窃、浪费公司的资金、物资和设备。
第八条厂子禁止任何形式的赌博、聚众打牌、赌博、酗酒等违法活动,一经发现将予以严肃处理。
第九条员工不得在工作时间内私自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在厂子内外进行与公司利益相悖的活动。
第十条员工不得对同事、上级、下属等人进行人身攻击和侮辱,保持友好、公正的态度,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
第三章安全生产第十一条厂子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确保员工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下完成工作。
第十二条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不得违反操作规程。
第十三条厂子要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
第十四条厂子要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五条厂子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第四章职责分工第十六条厂子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分工必须明确,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七条厂子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员工的工作得到公正评价。
第十八条厂子要加强对干部和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第五章奖惩制度第十九条厂子的奖惩制度要公平、公正,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厂子严禁使用体罚、变相罚款等侮辱、损害员工合法权益的手段。
工厂生产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车间生产和产品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明确职责,落实奖罚制度,制定本管理制度.二.职责及产品质量管理和不合格品的处置程序1.椅子沙发车间分椅子和沙发两条生产线,各设主管一名。
胶板车间、屏风车间、实木车间各设车间主管一名。
主管对本车间(生产线)的质量和生产负全责;2.车间根据不同工序可设若干小组,组长对本小组的质量和生产负全责;3.主管根据生产单做好材料配件的采购申请,采购单上须注明材料配件的型号、数量等;主管对材料配件有进料检验的职责和权利,对严重不合格的材料配件主管有权拒收.对材料配件的品质和数量与质检员、采购员、仓管员有异议的,主管有权逐级上报;4.车间主管每天根据生产单和生产部的生产任务做好本车间生产线的生产计划,并将生产计划下到各工序。
各工序根据生产计划、生产单和产品生产工艺图纸及各项技术要求生产.各工序组长必须主动做好上下工序之间的衔接、协调和沟通,并做好产品的自检和互检。
下一工序发现上一工序流下的不合格品时,可无条件返回上一工序返工;上下工序组长对产品质量判断有异议的,由组长逐级上报,由上级主管裁决并提出处置方法。
5.每批产品超过10件/次的,车间必须进行首检,检验方式主要采取操作者自检,组长、主管、质检员互检,且由质检员做好检验记录;每批产品超过10件/次的,车间必须对首件产品进行试装,试装合格后,车间方能批量生产;6.制程中的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可以根据情况采取返修、降级使用、让步接受、报废等方法;7.员工工作失误,制程中不合格品造成的损失,根据经济损失的额度,主管对相关责任人分清责任大小合并处罚。
员工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组长负连带责任;组长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主管负连带责任.20。
00元以下按损失的全额处罚20。
00-——50。
00元按损失的70%处罚50.00-—-300。
00元按损失的50%处罚300.00元以上的由总经理裁决处罚额度8。
工厂的管理及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工厂的管理和生产秩序,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生产作业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及规章制度。
二、工厂组织机构1.1 工厂设立总经理一人,负责工厂的全面管理工作。
1.2 工厂设立生产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品质管理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协同合作。
1.3 工厂设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和政策,指导工厂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工作制度2.1 工作时间:工厂正常工作时间为每周五天,每天工作8小时,上午8:00至12:00,下午1:00至5:00。
2.2 加班工资:加班工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周末和节假日加班按照法定规定支付。
2.3 请假制度:工人如需请假,需提前向主管部门请假并办理请假手续,未经批准离岗者,应按旷工处理。
2.4 纪律要求:工人须遵守工厂的纪律要求,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自带走工厂财物,如有违反,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2.5 培训计划:工厂每年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
四、安全生产管理3.1 安全生产责任制:工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安全生产培训:工厂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3.3 安全防范措施:工厂设立安全防范措施,包括消防设备的配备与维护、安全通道的设置、危险化学品管理等,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五、质量管理4.1 质量管理责任制:工厂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责,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2 质量监控检测:工厂定期组织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控检测,确保产品达到合格标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4.3 质量改进计划:工厂不断优化质量管理流程,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质量风险。
六、员工福利5.1 绩效奖励:工厂设立绩效奖励机制,根据员工的绩效水平给予相应奖励,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工厂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工厂内部管理,保障员工权益,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组织架构
第二条工厂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设立生产部、财务部、人事部等部门,各部门职责明确。
第三章:岗位职责
第三条各岗位职责由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包括岗位名称、职责描述、工作要求等。
第四条员工应按照岗位职责履行工作,如有职责调整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第四章:工作流程
第五条工厂制定各项工作流程,包括生产流程、财务流程、人事流程等,要求员工按流程操作。
第五章:奖惩制度
第六条工厂建立奖惩制度,对员工的出色表现给予奖励,对违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
第六章:安全生产
第七条工厂重视安全生产,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员工安全。
第七章:职工待遇
第八条工厂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保障员工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权益。
第八章:监督检查
第九条工厂设立监督检查机构,定期对工厂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
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九章:附则
第十条工厂管理制度如有变动须经相关部门审批并通知全体员工。
第十一条本管理制度解释权属于总经理,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规
定执行。
以上为工厂管理制度范本,制定日期为XXXX年XX月XX日。
全文完。
工厂综合管理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厂综合管理部的管理行为,提高工厂管理效率,确保生产安全和员工福祉,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工厂综合管理部是公司生产经营的核心部门,是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的纽带和协调者。
负责生产规划、设备管理、生产作业、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工厂综合管理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公司章程和相关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公司决策和工作安排。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四条工厂综合管理部设立综合管理部经理一个,由公司领导任命。
直接下设生产计划组、设备管理组、生产作业组、质量控制组、安全卫生组等职能组。
第五条综合管理部经理全面负责工厂综合管理部的工作,督促和指导各职能组的工作。
负责向公司领导汇报工作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
第六条各职能组负责部门内的具体工作,协同配合,共同完成工作目标。
第三章职责和权限第七条生产计划组负责编制生产计划,组织执行,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根据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生产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第八条设备管理组负责工厂设备的维护、维修和更新。
及时进行设备保养,防止设备停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第九条生产作业组负责生产过程的管理,确保生产作业安全、高效。
组织生产调度,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第十条质量控制组负责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制定质量检测方案,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第十一条安全卫生组负责工厂生产环境的安全和卫生管理。
制定相关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十二条工厂综合管理部负责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定期进行设备巡检,提前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工厂综合管理部负责生产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第十四条工厂综合管理部负责生产作业的管理,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确保生产作业安全、高效。
第十五条工厂综合管理部负责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制定质量检测方案,对产品进行全程跟踪检测。
第十六条工厂综合管理部负责工厂生产环境的安全和卫生管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工厂计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厂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厂计划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工厂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条工厂计划管理制度的内部标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管理制度。
第四条工厂计划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解释权属于工厂管理者。
第五条工厂计划管理制度的宗旨是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计划,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章生产计划的制定第六条工厂生产计划由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共同协商制定。
第七条生产计划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情况、设备状态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第八条工厂生产计划应当以月为单位,同时可以适时调整生产计划。
第九条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全员参与,并与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以及相关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
第十条生产计划应当包括生产线的安排、设备的利用率、员工的工作安排等内容。
第三章生产计划的执行第十一条生产计划的执行由生产部门负责,需要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进行安排。
第十二条生产部门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线和设备,以保证生产计划的执行。
第十三条生产部门需要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充足,以保证生产计划的执行。
第十四条生产部门需要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应对突发情况或市场需求变化。
第十五条生产计划的执行需要与销售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第四章生产计划的评估第十六条工厂管理者需要定期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第十七条生产计划的评估主要包括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原材料利用率等方面的评估。
第十八条生产计划的评估需要与销售部门、生产部门、质检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
第十九条对于执行情况不理想的生产计划,需要及时找出问题原因并进行整改。
第二十条生产计划的评估结果需要及时向管理者报告,并在下一阶段的生产计划中进行合理调整。
第五章报告制度第二十一条生产部门需要定期向管理者报告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相关情况。
第二十二条销售部门需要向管理者报告市场需求、订单情况等相关情况。
工厂规章制度与员工管理条例五篇第一篇: 工厂规章制度与员工管理条例 1、部门为五天工作制,每日8:30至17:30,周六,周日为公休。
2、每周一,三,五上午9:00为例会时间,安排工作,务必准时参加。
3、公时间内,严禁做与工作无关的私人事务,杜绝私人电话。
4、不准在办公室会客,如有业务客户来访,须提前报告主管领导,安排会客时间和场所。
5、办公设备有专人管理和使用,不得乱动乱用电脑,描仪,复印机,打印机等办公用品。
6、外出采访要提前报告主管领导,以保证采编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采访工作顺利进行。
7、采编人员外出领取专用认刊书要登记备案,领取人员签字。
如未能签单应及时交回主管部门,在编号处签字,可在下一次采访时使用。
8、专用认刊书系报社与客户之间的法律文书,采编人员作为报社的业务代表,与客户签单后,需将认刊书(原件),文字材料,照片一并交回主管部门,做为制作版面和依法备案之用。
9、采编人员为客户撰写的文章,一律使用中国改革报社文头纸打印,校对无误后传真或送达客户审阅,重要文章需由主管领导把关。
10、提取支票前,要报告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将安排车辆和财务人员去领取支票;如客户支付的是现金,应提前请示主管部门,原则上不能用现金结算。
11、采编人员要严格遵守部门的规章制度,不能做有损报社形象的任何事情,一经发现解除合同,情节严重者将追究其经济和法律责任。
第二篇: 工厂规章制度与员工管理条例一、目的为加强宿舍日常管理,维护宿舍整洁与卫生,规范员工住宿条件及行为,保障住宿人员人身及财产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对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三、职责1、人事行政部负责本制度的制订、执行、监督、完善。
2、人事行政部负责员工住宿的安排、分配、管理。
3、宿舍长全面负责本宿舍卫生、安全、纪律等方面的日常管理。
四、住宿标准1、公司宿舍按员工职位级别划分为普通员工、主管、经理、高管四类级别标准,具体标准见下表:2、公司宿舍房租费、物业管理费、供热费、有线电视费由公司承担;公司不承担宿舍的水电费(由宿舍成员均摊)、电话费、网络费、宿舍设施非正常损坏产生的费用。
厂区工厂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厂区工厂的管理,确保生产运营的顺利进行,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福祉,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厂区工厂的所有员工和设施,涉及员工生产、职责分工、安全保障、危险品管理等内容。
三、厂区规划1. 厂区规划按照工厂生产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包括车间、办公楼、仓储区等设施的布局和连接方式。
2. 厂区内设置生产通道、消防通道、应急通道等必要通道,确保员工和物品的安全通行。
四、生产设备管理1. 厂区的生产设备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 生产设备的操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培训的员工操作,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私自操作。
五、危险品管理1. 厂区内使用的危险品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并建立专门的存储区域,确保安全管理。
2. 危险品的使用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遵循使用规范,禁止私自使用或存放。
六、安全防范1. 厂区必须设置安全监控系统,并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控、处理事故。
2. 厂区内必须设置消防设备和应急设施,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处置。
七、员工培训1. 厂区必须定期开展员工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培训,确保员工了解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2. 新员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未经培训的员工禁止进行相关操作。
八、员工福利1. 厂区必须保障员工的基本福利和安全,包括工资福利、工作保障等方面。
2. 厂区必须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和定期进行体检,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九、责任追究1. 对于违反厂区管理制度的员工,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并可能面临解雇等后果。
2. 对于造成事故的员工,厂区将依法追究责任,并赔偿受害者的损失。
十、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必要修改,需经相关部门审批后生效。
以上为厂区工厂管理制度,具体执行由相关部门负责监督并落实到位。
希望厂区工厂能够按照制度规定进行管理,确保员工和设施的安全和良好运营。
生产车间管理规章制度8篇生产车间管理规章制度1一、工作职责及处罚办法1、上时按要求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挂好上岗证, 违者每次处以5元罚款,工作服不得穿出车间, 违者罚款10元。
2、车间严格按照生产计划部指令,根据车间设备状况和人员,精心组织生产, 违者每次处以20元罚款。
3、车间如遇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不符合规定,有权拒绝生产,并报告质保部和生产计划部。
如继续生产造成损失,将按《质量管理条例》进行处罚。
4、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工艺规程和sop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标准,在操作的同时并作好记录,违者每次处以10元罚款。
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将按《质量管理条例》进行处罚。
造成安全事故者将交公司处罚。
5、按照GMP、《医疗器械生产条例》要求对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进行管理并作好记录,违者每次处以20元罚款。
6、加强现场管理随时保证场地整洁、设备光洁。
操作人员下班前均要打扫场地和设备卫生,违者每次处以10元罚款。
7、车间生产所剩的边角余料将由专职人员运出车间,由有关部门统一处理,未按时运出车间,每次处以10元罚款。
8、车间员工和外来人员进入特殊工作岗位应遵守特殊规定,确保生产安全,违者每次处以20元罚款。
9、设备维修人员、电工必须跟班作业,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对影响生产者每次处以10元罚款。
10、禁止在车间聊天、嘻戏打闹,违者每次处以10元罚款。
11、车间员工必须服从车间安排,对不服从安排、谩骂者每次处以50元罚款,对人身攻击者每次处以100元罚款并交公司人事部。
12、对盗窃公司财产者,不论价值多少一律交公司行政部处理。
13、本部门人员违反制度当月罚款达100元以上,车间负责人按其金额的20%处罚,车间副职分管人员当月罚款金额在100元以上,按其金额的25%罚款(本制度不包括第11条)。
二、考核的内容主要是个人德、勤、能、绩四个方面。
其中:“德”主要是指敬业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及行为规范。
最新工厂的规章制度最新工厂的规章制度(通用14篇)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
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工厂的规章制度(通用1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工厂的规章制度篇1一、目的为规范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车间生产正常进行,让员工做好本职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厂全体工作人员。
三、具体制度(一)考勤管理:标准考勤时间:办公室人员:上午07︰30—11︰15,下午12︰00—17︰00;生产人员:上午07︰30—19︰30,晚上19︰30—07︰30。
1、严禁迟到或早退、不打卡或代人打卡。
如果出现代人打卡者,双方违反当事人扣除当月全勤奖。
2、如果出现因考勤机故障或员工卡不能正常打卡的,则由本人到车间进行登记,并由直接上级签字认可,否则按旷工处理。
3、上班时间超过半小时到达车间均属于迟到,30分钟以上未到岗位也未请假视为旷工一天,每迟到或早退一次,10分钟以内罚款10元。
迟到10-30分钟(含30分钟)的每次均罚款50元。
一个月内累计迟到的次数达3次者(含3次),记旷工一天。
4、若一个月内累计迟到的次数达10次以上(含10次),或半年内累计迟到的次数达20次以上(含20次)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将予以辞退。
(二)班前会、班后会1、早晨07︰20及晚上19︰20召开交接班会议。
2、如果有事或其他原因造成不能参加会议者,必须提前给班长打电话说明原因。
3、交班班长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尽量在本班解决,为下一班的安全生产打下良好基础,如问题未能解决,做好详细交班记录,并上报车间主任,在交接班时与接班负责人解释清楚后方可下班。
4、交班时交班班长必须如实反映生产状况和设备运行情况,不得对存在的问题隐瞒,接班者要严肃认真,仔细检查,做到交班清,接班严。
5、如果交班者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或有意违反规定,虽然接班者已接班,但发生的后果视情节严重由双方共同承担。
正规厂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规范厂内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职工权益,建立健全正规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厂管理制度,依法制定,严格执行。
二、组织架构1. 厂长办公室:负责全厂的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2. 生产部:负责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生产质量监控等工作。
3. 质量部:负责产品质量检测、质量控制等工作。
4. 人力资源部:负责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等工作。
5. 安全环保部:负责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工作。
6. 行政部:负责厂内行政管理等工作。
三、生产管理1. 生产计划:生产部按照市场需求和公司规定制定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2. 质量控制:质量部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3. 设备维护:生产部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4. 生产安全:安全环保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四、人力资源管理1. 招聘流程:人力资源部按照公司招聘流程开展招聘工作,严格遵守招聘规定。
2. 培训计划:人力资源部制定培训计划,提高职工技能水平。
3. 薪酬管理:根据职工岗位等级,合理制定薪酬标准,确保薪酬公平合理。
五、财务管理1. 费用预算:财务部按照公司规定制定费用预算,合理分配财务资源。
2. 费用核算:财务部对各项费用进行核算,确保公司资金使用合理。
3. 费用审批:严格控制费用支出,经过审批程序方可执行。
六、行政管理1. 文件管理:行政部负责文件的起草、审批和归档工作,确保文件管理规范。
2. 办公设施:行政部管理办公用品和设备,确保办公环境整洁有序。
3. 会议管理:行政部组织召开各类会议,确保信息传达和沟通顺畅。
七、制度执行1. 制度宣传:各部门负责人要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宣传,确保职工了解并遵守管理制度。
2. 制度监督:各部门领导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 制度评估: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
以上为本厂正规厂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全体员工认真遵守,共同努力,推动公司发展!。
11会议管理办法目录11会议管理办法 (1)引言 (1)背景介绍 (1)目的和重要性 (2)会议前的准备工作 (4)确定会议主题和目标 (4)制定会议议程 (5)确定参会人员和邀请函发放 (6)确定会议时间和地点 (6)会议的组织和管理 (7)主持人的角色和职责 (7)会议纪要的记录和分发 (8)会议资料的准备和分发 (9)会议设备的安排和测试 (10)会议的进行和控制 (10)开场白和会议规则的宣布 (10)演讲和讨论的安排 (12)问题解决和决策的过程 (12)时间控制和议程调整 (13)会议后的总结和跟进 (14)会议纪要的撰写和分发 (14)行动计划的制定和跟进 (15)反馈和评估的收集 (16)下次会议的准备工作 (17)结论 (18)会议管理的重要性和效果 (18)对未来会议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19)引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会议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和沟通方式,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会议的有效管理对于组织的顺利运行和决策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会议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许多组织在会议管理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会议管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会议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组织的需求。
传统的会议管理往往依赖于手工操作和纸质文档,导致了信息的不准确和传递的延迟。
此外,传统的会议管理方式还存在着会议安排不合理、会议效率低下、会议纪要不完整等问题,给组织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议管理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
现代会议管理借助于互联网、移动通信和电子设备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会议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这种新型的会议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会议的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会议管理的成本和工作量,为组织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利益。
然而,尽管现代会议管理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会议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会议管理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1.總則
1.1.制定目的
為提高製成品倉庫管理業務,以及經營效率,特訂定本規章。
1.2.適用範圍
1)本規章適用於製成品倉庫的製成品驗收、保管、發貨及盤點之
管理。
2)『製成品』係指本公司所製造經檢查合格,且已包裝可供銷售
的物品。
1.3.權責單位
製造部為本規章之權責單位,權責單位主管經承認單位授權,負責
本規章之管制,並確保依據本規章之規範作業。
2.製成品倉管理規定
2.1.入庫作業
製成品須具備『成品入庫傳票』及『製成品驗收單』,並按下列手
續辦理入庫:
1)製成品之『成品入庫傳票』的受理。
【見】【附件1】表單:M11-T01『成品入庫傳票』。
2)製成品與『成品入庫傳票』的核對。
3)帳(成品帳)卡(存量管制卡)記錄。
4)入庫品與『製成品驗收單』的確認。
5)記入『成品出入庫月報表』。
【見】【附件2】表單:M11-T02『成品出入庫月報表』。
2.2.保管作業
1)物品在指定場所
按物品名稱、大小規格及批別區分保管,並按先進先出的原則
整理。
2)倉庫內的區分
為明確物品的確放位置,將倉庫內加以區劃,在倉庫的明顯地
點標示配置位置。
2.3.出庫作業
2.3.1.發貨原則
發貨時必須依『銷貨申請單』等相關手續辦理,手續完備時始可發
貨,一切按先進先出法辦理。
2.3.2.發貨手續
發貨時雖有門市部銷售、市內發送、地方發送等,送交方法雖有差
異,但其出庫的共通手續均應依如下辦裡:
1)『銷貨申請單』及『送貨單』的受理。
2)『送貨單』的核對。
3)帳(成品帳)卡(存量管制卡)記錄。
4)出庫。
5)記入『成品出入庫月報表』。
2.4.盤點作業
2.4.1.月末盤點
在營業單位會同下,成品庫於每月底實施盤點,編製『成品盤點表
』,分送有關單位。
2.4.2.期中、終盤點
依照本公司『盤點辦法』之規定辦理。
3.附則
3.1.制修廢與頒布實施
本規章屬於管理規章,經『經營會』審議後,呈請總經理核准承認
後,交由權責單位頒布公告實施;修訂或廢止時亦同。
3.2.編號、版本、日期、頁次/頁數
本規章之項類、標題、編號、版本、實施日期、公司名稱、文件頁
次/頁數等項,見本規章之頁首與頁尾。
4.附件
【附件1】表單:M11-T01『成品入庫傳票』。
【附件2】表單:M11-T02『成品出入庫月報表』。
【附件1】表單:M11-T01『成品入庫傳票』
成品入庫傳票
【附件2】表單:M11-T02『成品出入庫月報表』
成品出入庫月報表
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