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的细部构造
- 格式:doc
- 大小:621.51 KB
- 文档页数:10
详解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细部构造范本一:正文:钢筋混凝土楼梯细部构造详解1. 概述- 标准要求:根据相关建筑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楼梯应具备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人员安全通行。
- 构件类型:钢筋混凝土楼梯主要由楼梯踏板、扶手、楼梯板、梁和柱构成,每个构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楼梯踏板的细部构造- 材料选用:楼梯踏板一般采用预制混凝土板或实心钢筋混凝土板,具备足够强度和耐久性。
- 支撑方式:楼梯踏板通过设置支撑梁或设计合理的钢筋芯板来支撑和传递荷载。
- 防滑措施:为了防止人员滑倒,楼梯踏板表面常常会加工防滑纹理或安装防滑垫。
- 尺寸要求:楼梯踏板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应根据标准规范进行设置,以保证人体步行的舒适度。
3. 扶手的细部构造- 高度位置:扶手应在合适的高度设置,一般为900mm至1100mm之间,以便人员正常抓握。
- 材料选用:扶手材料常常使用实心木材、钢材或铝合金等,具备良好的抗压性和耐久性。
- 固定方式:扶手可以通过螺栓、焊接等方式固定在楼梯梁或楼梯板上,保证其牢固可靠。
4. 楼梯板的细部构造- 材料选用:楼梯板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板或木质板材,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 安装方式:楼梯板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在楼梯梁上,确保其与梁之间的良好连接。
5. 梁和柱的细部构造- 材料选用:梁和柱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构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 承载能力:梁和柱的截面尺寸、钢筋配筋、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应根据荷载计算确定,以保证其承载能力满足需求。
6. 附件- 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7. 法律名词及注释- 根据《建筑设计规范》:该规范是国家标准,规定了建筑物各个构件的设计与施工要求,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
- 防滑垫:一种专门用于防止楼梯踏板滑动的材料,通常采用橡胶或塑料制成。
范本二:正文:钢筋混凝土楼梯细部构造详解1. 综述- 标准要求:根据国家相关建筑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楼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
河南省宏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强制规定节点及细部二O一二年十月二十日目录一、楼梯 (2)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相关规定 (2)1.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相关规定 (2)1.3《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相关规定 (2)二、栏杆 (2)2.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相关规定 (2)2.2《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99-86)相关规定 (2)2.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相关规定 (2)2.4《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相关规定 (2)2.5《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相关规定 (2)三、扶手 (2)3.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相关规定 (3)3.2《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相关规定 (3)3.3木扶手安装要求 (3)3.4不锈钢管扶手的焊接要求 (3)四、护栏、扶手制作安装其他规定 (3)五、细部做法及节点构造 (4)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河南省宏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所有项目楼梯、扶手、栏杆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一.楼梯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相关规定1.1.1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 ~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1.1.2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度;1.1.3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小于3级;1.1.4梯段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的净高不应小于2m。
梯段高度净高不应小于2.2m;1.1.5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0.2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1.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相关规定1.2.1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 1.1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m;1.2.2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楼梯细部构造名称楼梯是连接建筑物不同楼层之间的重要构件,其细部构造对于楼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楼梯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细部构造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楼梯细部构造的一些重要名称,并探讨其作用和设计原则。
1. 踏面踏面是楼梯中人们踏脚的部分,也是承受人体负荷的主要区域。
踏面的设计应考虑人的步幅和脚部舒适度,通常采用适度的倾斜度和合适的宽度。
踏面的材质应具备防滑、耐磨和易清洁等特性,以确保人们在行走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2. 楼梯扶手楼梯扶手是供人们扶持和支撑的部分,起到保护和平衡的作用。
扶手的高度、宽度和形状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人们在上下楼梯时能够自然地握住,并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扶手的材质可以选择木材、金属或玻璃等,取决于楼梯的风格和使用环境。
3. 楼梯踏步楼梯踏步是连接楼梯踏面的垂直部分,也是楼梯的主要承重构件。
踏步的尺寸、坡度和间距应符合建筑规范和人体工程学要求。
通常情况下,踏步的高度应控制在17~20厘米之间,宽度应在25~30厘米之间。
踏步的表面应平整、防滑,以提供良好的行走感受和安全性能。
4. 楼梯承重梁楼梯承重梁是支撑楼梯踏步的水平构件,承担着踏步和楼梯自身重量的传递。
承重梁的设计应满足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等材料。
承重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以保证楼梯的安全使用。
5. 楼梯地脚楼梯地脚是连接楼梯踏步和地面的部分,起到稳定和固定楼梯的作用。
地脚的设计应考虑楼梯的垂直和水平受力,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式。
通常情况下,地脚可以采用钢板焊接或混凝土浇筑等方式进行固定,以确保楼梯的安全和稳定性。
6. 楼梯扶梯楼梯扶梯是一种可移动的装置,用于方便人们上下楼层。
扶梯由一系列平行的踏步组成,通过电动机驱动,使踏步沿着轨道上下运动。
扶梯的设计应满足人体工程学要求和安全标准,确保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和安全。
7. 楼梯栏杆楼梯栏杆是用于防止人们从楼梯旁边掉落的设施,具有一定的防护和导向作用。
5楼梯
5.4 楼梯的细部构造
5.4.1 踏步的踏面
楼梯踏步的踏面应光洁、耐磨,易于清扫。
面层常采用水泥砂浆、水磨石等,亦可采用铺缸砖、贴油地毡或铺大理石板。
前两种多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后几种多用于有特殊要求或较高级的公共建筑中。
为防止行人在上下楼梯时滑跌,特别是水磨石面层以及其它表面光滑的面层,常在踏步近踏口处,用不同于面层的材料做出略高于踏面的防滑条;或用带有槽口的陶土块或金属板包住踏口。
如果面层系采用水泥砂浆抹面,由于表面粗糙,可不做防滑条。
[防滑处理如图]
防滑处理[防滑处理实例]
防滑处理实例1
防滑处理实例2
防滑处理实例3
防滑处理实例45.4.2 栏杆、栏板与扶手
一、栏杆
栏杆多采用方钢、圆钢、钢管或扁钢等材料,并可焊接或铆接一成各种图案,既起防护作用,又起装饰作用[栏杆实例]。
栏杆实例1
栏杆实例2
栏杆与踏步的连接方式;有锚接、焊接和栓接三种。
锚接是在踏步上预留孔洞,然后将钢条插人孔内,预留孔一般为50mm×50mm,插人洞内至少80mm,洞内浇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嵌固。
焊接则是在浇注楼梯踏步时,在需要设置栏杆的部位,沿踏面预埋钢板或在踏步内埋套管,然后将钢条焊接在预埋钢板或套管上。
栓接系指利用螺栓将栏杆固定在踏步上,方式可有多种。
[栏杆与踏步的连接方式见下图]
栏杆与踏步的连接方式
(a)锚接;(b)焊接;(c)螺栓连接
二、栏板
栏板多用钢筋混凝土或加筋砖砌体制作,也有用钢丝网水泥板的。
钢筋混凝土栏板有预制和现浇两种。
[栏板实例]
栏板实例
三、混合式
混合式是指空花式和栏板式两种栏杆形式的组合,栏杆竖杆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栏板则作为防护和美观装饰构件,其栏杆竖杆常采用钢材或不锈钢等材料,其栏板部分常采用轻质美观材料制作,如木板、塑料贴面板、铝板、有机玻璃板和钢化玻璃板等[下图为混合式栏杆构造]。
混合式栏杆构造
[混合式栏杆实例]
混合式栏杆实例1
混合式栏杆实例2
5.4.3 扶手
楼梯扶手按材料分有木扶手、金属扶手、塑料扶手等,以构造分有漏空栏杆扶手、栏板扶手和靠墙扶手等。
木扶手、塑料扶手藉木螺丝通过扁铁与漏空栏杆连接;金属扶手则通过焊接或螺钉连接;靠墙扶手则由预埋铁脚的扁钢藉木螺丝来固定。
栏板上的扶手多采用抹水泥砂浆或水磨石粉面的处理方式[栏杆及栏板的扶手构造见下图]。
栏杆及栏板的扶手构造
(a)木扶手;(b)塑料扶手;(c)金属扶手;(d)栏板扶手;(e)靠墙扶手
5.4.4 楼梯的基础
楼梯的基础简称梯基。
梯基的做法有两种:一是楼梯直接设砖、石或混凝土基础;另一种是楼梯支承在钢筋混凝土地基梁上[梯基的构造见下图]。
梯基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