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形体(球体、水平柱体、垂直台阶)重力异常的正演计算
- 格式:xls
- 大小:886.50 KB
- 文档页数:12
球体重力异常正演程序报告球体重力异常正演是地球物理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研究地下物质分布和地球内部结构。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球体重力异常正演程序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一、原理球体重力异常正演是基于牛顿引力定律和球体模型的数学计算方法。
根据牛顿引力定律,在球体表面上的任意一点,重力加速度可以表示为:g = G * (M / r^2)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G为引力常数,M为球体的质量,r为球心到该点的距离。
根据球体模型,球体的质量可以表示为:M = (4/3) * π * ρ * R^3其中,ρ为球体的密度,R为球体的半径。
将质量公式代入重力加速度公式,可得到球体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公式:g = (4/3) * G * π * ρ * R / r^2二、步骤球体重力异常正演程序的步骤如下:1. 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和高度,以及球体模型的半径和密度。
2. 计算球体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根据上述公式进行计算。
3. 根据观测点与球心的距离,计算球体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的投影值。
4. 重复步骤3,直到计算出所有观测点的重力加速度投影值。
5. 计算观测点的球体重力异常值,即观测点的重力加速度减去球体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投影值。
三、应用球体重力异常正演程序在地球物理勘探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勘探:通过球体重力异常正演,可以对地下的岩石密度分布进行推测,从而帮助地质勘探人员确定地质构造和找到潜在的矿产资源。
2. 油气勘探:油气藏通常与地下的密度异常有关,通过球体重力异常正演,可以对潜在的油气藏进行初步判断,指导油气勘探的方向和深度。
3. 地壳构造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与地下岩石的密度分布密切相关,通过球体重力异常正演,可以揭示地壳的变形和演化过程,为地壳构造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 火山和地震研究:火山和地震活动通常与地下的岩浆和断层有关,球体重力异常正演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火山和地震的发生机制,预测可能的灾害风险。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刘天佑)习题解答1、外生矿床是指在地球表层由外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是在岩石圈表层与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下,成矿物质经过迁移和富集形成的。
内生矿床是由内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内生矿床既可由岩浆作用形成,也可由气化热液作用形成,主要包括三大类: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气化热液矿床。
变质矿床是指早期形成的矿床或岩石,受到新的温度、压力、构造变动或热水溶液等因素的影响,即遭受变质作用,使其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形态、产状发生剧烈变化所形成的矿床。
2、煤的密度范围主要分布在1.2-1.7g/cm-3,相对较低;表土、粘土密度范围主要分布在1.0-2.0g/cm-3,密度较低;砂岩、页岩密度范围主要分布在2.0-2.8g/cm-3,密度偏低;橄榄岩、玄武岩、辉长岩、花岗岩、大理岩等大部分岩矿石密度范围主要分布于2.5-3.5g/cm-3;各种铁矿、铜矿密度范围主要分布在4.5-5.2g/cm-3,密度较大;锰矿、钙矿密度很大,多分布于5.0-6.0g/cm-3。
研究表明,决定岩矿石密度的主要因素为: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成分及其含量;岩石中孔隙度大小及孔隙中的充填物成分;岩石所承受得压力。
3、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属顺磁性与抗磁性。
例如:橄榄石、辉石、云母属于顺磁性;而石英、正长石、方解石、石墨属于抗磁性。
自然界中不存在纯铁磁性矿物,最重要的磁性矿物当推铁-钛氧化物。
沉积岩的磁性一般较弱,主要决定于副矿物的含量和成分;火成岩的磁性一般较强,且具体明显的天然剩磁;变质岩的磁性主要与其原岩有关。
岩石的磁性是由所含磁性矿物的类型、含量、颗粒大小与结构,以及温度、压力等因素决定。
4、金属导体的导电性十分好,其电阻率ρ值很低,一般ρ≤10-6Ω·m;大多数金属矿物属于半导体,其电阻率ρ通常分布在10-6-106Ω•m;绝大多数造岩矿物(如辉石、长石、云母、方解石、角闪石、石榴子石等)在导电机制上属于固体电解质,电阻率很高,一般大于106Ω•m。
第一章绪论物探的定义:以地壳表层不同岩土介质的物性差异为基础,利用天然存在或人工建立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类探测方法。
物性差异:不同岩土介质由于其组成成份不同而造成的其地球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包括:磁性差异、弹性差异、电性差异、放射性差异、密度差异。
地球物理场:地球周围存在的具有物理作用的空间。
包括:地磁场;地电场;重力场;弹性波场;放射性场。
物探方法特点:通过观测研究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间接方法。
1)可透过覆盖层解决隐伏地质问题。
2)与钻孔等直接勘探手段相比具有经济快速特点。
3)用专门的仪器。
4)异常具多解性。
5)存在干扰异常。
地质因素可引起场的变化—有用异常;非地质因素也可引起场的变化—干扰异常。
物探应用条件:(1)探测对象周围岩土介质有明显物性差异。
(2)探测对象有一定规模和较小的埋深,能产生用现有仪器可测到的场的变化。
(3)各种干扰场相对有效场要足够小或能够分离。
物探异常具有多解性--尽量多种方法同时使用;结合地质资料进行解译。
第二章重力勘探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是以岩、矿石密度差异为物质基础,由于密度差异会使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发生局部变化(即产生重力异常),观测和研究重力异常,就能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
重力异常:在重力勘探中,由地下岩(矿)石密度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重力变化称为重力异常。
重力勘探应用条件:1)探测对象与围岩要有一定的密度差。
2)岩层密度必须在横向上有变化,即岩层内有密度不同的地质体存在密度不同的地质体存在,或岩层有一定的构造形态3)剩余质量不能太小(即探测对象要有一定的规模一定的规模)4)探测对象不能埋深过深。
5)干扰场不能太强或具有明显的特征岩(矿)石的密度及地球密度分布Ⅰ、岩(矿)石密度的一般规律:岩浆岩密度>变质岩密度>沉积岩密度根据长期研究的结果,认为决定岩、矿石密度的主要因素为:1、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的多少2、岩石中孔隙度大小及孔隙中的充填物成分3、岩石所承受的压力等一、地形校正:(校正原因or定义)地形起伏往往使得测点周围的物质不能处于同一水准面内,对实测重力异常造成干扰,必须通过地形校正予以消除,又称为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