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市台路地块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可公开版本
- 格式:pdf
- 大小:112.26 KB
- 文档页数:5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山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山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宝府〔2017〕160号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宝山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2017年12月29日宝山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和《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沪府发〔2016〕111号),切实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逐步改善本区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指标(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国家和上海市的决策部署,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原则,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土壤污染治理。
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强化空间布局管控,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土壤污染存量,促进土壤资源安全、永续利用,为把宝山建设成现代化滨江新城区提供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成。
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大型居住社区BSP0-0103单元0301-18地块(区属动迁房)项目效果评估报告摘要宝山区顾村大型居住社区BSP0-0103单元0301-18地块(区属动迁房)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地块”)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潘广西路北面,广南路穿过整个地块,总面积约为35089m2。
历史用途为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其中农业用地面积22517m2,工业用地面积12572m2),现为闲置空地,后续拟作为住宅用地进行开发。
2017年8月,受上海地产北部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业主单位)委托,上海纺织建筑设计研究院对项目地块实施了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块部分土壤存在污染超标情况。
为确定场地污染范围及污染程度,并确保后续用地的人体健康,业主单位委托上海纺织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19年2月对项目地块进一步实施了详细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估工作。
调查与评估结果显示,地块内部分区域的土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部分关注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超过了可接受风险水平。
2019年10月,受业主单位委托,上海纺织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大型居住社区BSP0-0103单元0301-18地块(区属动迁房)修复技术方案》,根据前期调查结果,制定了土壤异位淋洗的修复技术方案。
根据前期调查结果,0301-18地块规划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超过风险可接受水平的点位3个,超风险污染物为锑、砷、镍、锌和三价铬。
受业主单位委托,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依据修复方案,采用异位淋洗技术对污染土壤进行了修复,总修复面积1199m2,其中I区土壤污染面积约为218m2,污染区域周长为55m,修复深度为1.0m(修复深度为0~1.0m),设计修复土方量约为218m3,实际修复方量为248m3;II-1区土壤污染面积约为51m2,污染区域周长为27m,修复深度为1.0m(修复深度为0~1.0m),设计修复土方量约为51m3,实际修复方量为63m3;II-2区土壤污染面积约为930m2,污染区域周长为120m,修复深度为1.5m(修复深度为1.0m~2.5m),设计修复土方量约为2092.5m3,实际修复方量为2105m3。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宝山区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6―2008年)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公布日期】2006.02.08•【字号】宝府[2006]11号•【施行日期】2006.02.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宝山区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6-2008年)的决定(二OO六年二月八日宝府〔2006〕11号)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宝山区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工作,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经研究,作如下决定:一、统一认识,多层面充分重视区域环境保护(一)各镇、街道、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想,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加强环境保护的矛盾,克服牺牲环境谋求经济发展的短期行为,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区政府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将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
进一步完善宝山区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工作协调推进委员会等工作推进机构,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环保局,成员单位为: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各镇、街道、工业园区、吴淞工业区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构及宝钢集团等。
(三)各镇、街道、工业园区和区政府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把环境保护纳入到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充分调动与发挥相关职能部门在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认真履行职责,把责任逐一落实到每个基层单位与企业,保证各项环境保护任务的完成。
(四)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力度,面向公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教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促进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在全区营造和形成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环境文化氛围。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结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日期】2024.08.01•【字号】沪环评〔2024〕141号•【施行日期】2024.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结果的通报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产业园区“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跟踪评估工作的通知》等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总体情况2024年,我局按照园区自评-各区初评-市局抽查的方式对110个产业园区(含重点管控单元以外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产业社区)进行了全覆盖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本市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要求总体得到有效落实,产业准入、结构调整、环境风险防范、环境监测等重点指标落实率逐年提升,但部分园区在企业巡查和档案建立、监测指标全覆盖、整改计划落实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各区产业园区跟踪评估指标扣分情况见附件1,跟踪评估报告(含问题清单及整改要求)将由各区生态环境局及相关管委会逐一反馈至各产业园区管理机构。
二、评估结果1. 闵行区航天科技产业园2期等8个园区评估得分在90分以上(名单详见附件2),符合本市实施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条件。
经园区自愿申报,现核定将相关园区增补为联动园区,有效期至2025年7月31日。
产业园区内的建设项目,可按照《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的实施意见》(沪环规〔2021〕6号)有关规定简化项目环评管理。
2. 已联动的59个园区中,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高桥保税区)等12个园区评估得分在90分以下(名单详见附件3),主要存在未全面落实园区环境管理机制建设(一企一档)、日常污染源巡查要求等问题,两年联动实施期满后存在不符合产业园区联动条件的风险。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规划土地局制订的《宝山区建设项目代(带)征土地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5.26•【字号】宝府办〔2015〕45号•【施行日期】2015.05.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规划土地局制订的《宝山区建设项目代(带)征土地管理办法》的通知宝府办〔2015〕45号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委、办、局:区规划土地局制订的《宝山区建设项目代(带)征土地管理办法》,已经区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5月26日宝山区建设项目代(带)征土地管理办法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进一步加强宝山区代(带)征土地管理,规范土地供应审批和后续管理,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依法促进批而未用土地利用的通知》及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有关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行政区域内因建设项目征地引起的代(带)征土地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代征土地是指因建设项目征地引起的规划道路、规划绿化、规划河道和防汛通道等规划代征土地,待实施具体项目时应重新办理土地供应手续。
本办法所称带征土地是指因撤制村队、无法利用等原因需由建设项目实施带征的土地。
代(带)征土地管理,应以集约节约利用为核心,以合法、合理、高效、有序利用为管理目的。
第三条代征土地管理(一)管理模式代征土地由项目建设主体实施土地征收并落实相关征地补偿、劳动力安置后,按不同分类实施土地供应并核发划拨决定书。
其中规划道路、规划绿化、镇级规划河道及防汛通道无偿划拨至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或园区管委会,区级及以上规划河道及防汛通道无偿划拨至区水务局,并由对应部门负责日常管理。
(二)审批流程区规划土地局审批主体项目土地供应手续,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时,通知代征土地拟供应单位书面征询区发展改革委和区规划土地局规划部门意见,办理代征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后,按照国有土地划拨审批流程向区规划土地局申请办理代征土地划拨审批手续,并申领《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工业项目向宝山工业园区集中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公布日期】2004.09.01•【字号】宝府[2004]119号•【施行日期】2004.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工业项目向宝山工业园区集中的若干意见(二○○四年九月一日宝府〔2004〕119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为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战略,按照区委、区政府“加速发展,加快变样”的总体要求,鼓励和引导乡、镇、街道将招商项目向宝山工业园区(下称园区)集中,形成“聚全区之心,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的工作态势,推进宝山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步伐,经2004年7月26日区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特制订鼓励工业项目向宝山工业园区集中的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根据《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纲要)》关于建设北部产业区的规划要求,坚持工业园区化战略,通过开放、放开、市场化办园区的模式,形成各方联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运作的合作机制,发挥工业园区规模效应,加快建设,加快招商,加快见效,使园区成为全区招商引资的腹地、工业集中的基地、经济增长的高地。
二、运作模式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实行三个“统一”的模式:统一企业的入驻标准与项目地块;统一核定土地开发成本,并实行“谁招商、谁投入、谁得益”;统一入驻项目的预审、报批和入驻后的日常管理与服务。
三、准入条件向园区集中的工业项目,包括引进的内外资项目、企业搬迁项目和标准厂房建设项目。
入驻项目需符合园区的产业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需符合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按市级工业园区投入产出比要求,原则上投入密度每亩需达20万美元以上,产出每亩需达30万美元以上;能源、水资源消耗水平不超过上海市经委发布的产业能效参考性指标。
上海宝山城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17年度部门决算目录第一部分上海宝山城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概况一、主要职能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第二部分上海宝山城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17年度部门决算表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二、收入决算表三、支出决算表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及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表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第三部分上海宝山城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17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第四部分名词解释第一部分上海宝山城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概况一、主要职能上海宝山城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为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属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机关,参照镇一级财政管理。
园区管委会主要职责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积极组织实施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各项决定、决议;负责制定园区发展的战略、规划、计划和重要政策等。
负责园区资产和财务管理;负责制定和调整园区产业政策、对引进项目及土地使用行使审核权,负责产业准入、项目招商、企业管理与服务等。
负责辖区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市容环境的建设和管理;负责园区内土地开发,辖区内征收补偿等事宜。
负责区域内城市管理、人口服务管理、社会管理等地区性、综合性工作;负责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关工作,承担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职能;负责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根据上述职责,上海宝山城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设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组织人事部、总工会、财务部、社保部、综治办、信访办、招商部、企管部、安全办、规划建设部、房产和物业管理部、动迁办等。
园区管委会行政编制单位1个,事业编制单位1个,在岗在职公务员12人,在岗在职事业人员19人,机关行政退休人员4人,事业退休1人。
因所有人员在一起办公,日常经费开支在一起,所以编制一本部门决算。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产业园区“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跟踪评估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日期】2023.01.20•【字号】•【施行日期】2023.0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产业园区“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跟踪评估工作的通知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强化本市产业园区“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效力监管,推动新一轮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园区评估和名单发布,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开展2023年度产业园区“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评估范围对已开展规划环评的105个“三线一单”重点管控单元(产业园区)和重点管控单元以外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3个产业社区开展“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实施情况跟踪评估(以下简称跟踪评估),具体清单见附件1。
二、责任分工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高桥保税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的跟踪评估和联动申报,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并对各区跟踪评估结果开展抽查。
各区生态环境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内各产业园区跟踪评估和联动申报,指导和督促园区做好整改落实。
各产业园区管理机构是落实“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的责任主体,负责园区落实情况的全面自查,组织提交评估材料、配合现场核查、落实跟踪评估整改,根据评估结果,按自愿原则申请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
三、工作要求各有关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工作手册(文件将另行下发)的要求,制定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要求,做好工作经费和技术保障,按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年度跟踪评估工作。
5月底前,各区上报跟踪评估工作总结和辖区内各产业园区跟踪评估报告。
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市台路地块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可公开版本
1 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市台路地块项目
(2)建设单位:上海金地宝山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2)项目地点:东至规划道路,南至市台路,西至嘉定区界,北至规划锦秋路的范围
(3)项目所属行业:房地产业
(4)项目内容:
本项目为商品住宅小区,同时设置了标准菜场、小区休闲会所、垃圾压缩站、市政设施等配套功能。
本项目用地性质为综合用地(商业、居住用地),项目总用地面积91359.6㎡;总建筑面积255167m2。
2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 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空气二类区、地表水V 类区、声环境2 类区。
(2) 现状环境质量评估
本次评价期间监测点二氧化硫小时平均浓度范围0.023 mg/m3~0.056mg/m3,小时最大浓度占标率为11.2%;二氧化氮小时平均浓度范围0.0234mg/m3~0.128mg/m3,小时最大浓度占标率为53.3%;PM10日均浓度范围0.036 mg/m3~0.126 mg/m3。
以上三项常规大气因子监测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
本项目所在区域内的薀藻浜及新槎浦监测断面,pH、DO、石油类监测结果均能达到Ⅴ类水质要求,COD、BOD、氨氮监测结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
区域地表水已经存在相当的有机污染影响,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不够理想,不能满足功能区划要求。
本评价区域内地块西北侧边界外1米昼间噪声有所超标,原因主要是离混凝土搅
拌站较近,除上述点位噪声超标外,其余点位昼间、夜间噪声全部达标,项目地块内的声环境质量基本能够达到2类声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3 评价范围
环境空气:以项目为中心,半径2.5公里范围内的区域,评价范围外的重点污染源也要考虑。
声环境:项目区域边界外100米之内的范围组成的区域(包括四周的交通)。
水环境:进入污水管的污水排放口。
4 评价重点
根据拟建工程和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及污染物排放特点,确定本次评价工作内容包括总则、区域环境概况、工程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本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外环境对本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区域规划相容性及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居住区生态适宜性分析、公众参与、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结论与建议等。
其中以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外环境对本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保措施可行性论证为重点。
5 主要环境敏感目标
地块位于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北边界处,项目东面板块为祁连社区,主要为已经建成的住宅小区及文教单位;南面为宝山城市工业园区片区,主要是企业单位分布其中;西面为嘉定南翔工业开发区,以企业为主;北面隔蕰藻浜为宝山顾村镇范围。
此外,从项目性质来看,项目主体将成为区域内重要环境敏感目标。
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1) 工程分析
项目废水主要来自区内住户的生活污水,其次为商业建筑内产生的办公和餐饮废水。
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住户厨房及餐饮产生的燃烧废气和厨房油烟气。
项目建成后项目产生的噪声源主要有各类水泵、变压器、通风风机、空调室外机组等设备。
本项目固体废物来源于各类生活垃圾,此外餐饮项目还将产生少量油泔脚;
隔油池隔离少量动植物油及矿物油;垃圾站产生少量渗滤液。
(2)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建设范围内燃气采用天然气,属清洁能源,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厨房燃烧废气与油烟废气统一经排烟管道屋顶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
项目油烟废气主要来自各居民住户的厨房,经各住户脱排油烟机处理后通过烟道升至屋顶排放,由于其外排污染物浓度不高,且较为分散,因此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很小。
地下车库设置了机械通风系统,稀释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本项目在按照《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合理设置地下车库排气口和进出口位置情况下,本项目范围内汽车尾气对环境影响较小。
垃圾储存场所远离居民区,符合《小型压缩式生活垃圾收集站设置标准》规定要求。
垃圾房内安放塑料袋,运输前扎口减少臭气散逸。
适当增加收集频率,杜绝收集桶和三轮运输车垃圾外逸。
收集后及时处理,减少臭气散逸,垃圾每天清运,因此垃圾房臭气对环境的影响有限,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本项目地块周边已经建有较完善的污水系统,且具备市政管网。
本项目污、废水由小区污水管网收集后,就近排入市台路、规划锦秋路的市政污水管道,经市政合流工程排入石洞口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长江口,不会对区域地表水体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本项目噪声源经计划实施的降噪减振措施后,噪声传至住宅的过程中,经建筑物的阻挡与吸收,以及空间的衰减作用后,噪声强度明显降低,与环境背景噪声叠加后,各预测点噪声强度有所增加,昼间最大增加值约0.6dB(A),夜间最大增加值约3.3dB(A),但噪声源强衰减至最近居民住宅墙外时的噪声强度仍能满足2类功能区要求。
7 外环境对本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北面规划锦秋路昼间交通噪声传至本项目第一排住宅楼墙体外的噪声值为54.4dB(A)~60.4 dB(A),其中1~5楼的噪声有所超标,超标范围为0.1dB(A)~0.4 dB(A),6~33楼噪声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的要求。
夜间交
通噪声传至本项目第一排住宅楼墙体外的噪声值为48.7dB(A)~54.6dB(A),其中1~24楼的噪声有所超标,超标范围为0.1dB(A)~4.7 dB(A),25~33楼噪声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的要求。
风速3m/s时,在锦秋路下风向30m处,NO
落地浓度日平均影响值约0.067mg/m3,
X
是GB3095-1996中二类区标准浓度值的55.8%,则待项目建成后,周围交通路线的汽车尾气在通常气象条件下,一般不会对本项目的环境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
但在风速1m/s时,NO X落地浓度日平均影响值约0.164mg/m3,是GB3095-1996中二类区标准浓度值的136%,则待项目建成后,周围交通路线的汽车尾气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对本项目的环境质量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周边工业区中对项目影响较大的为上海瑞丰混凝土有限公司,其主要污染为噪声及扬尘,经建设方与上海瑞丰混凝土有限公司协商一致后,共同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噪措施,瑞丰公司噪声及扬尘对本项目地块内住宅影响将明显降低,大大提高了项目地块环境质量。
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本工程产生的污水性质较为简单,餐饮废水经隔油处理后纳管排放。
本工程产生主要为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负责处理;餐厨垃圾根据规范处理处置。
本工程噪声设备主要为公建设施的运行噪声,经消声、隔声、距离衰减后对居民住宅影响不大。
根据上海市总量控制指标的管理要求,本项目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
9 公众参与方式及阶段性成果
本项目评价过程中,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要求,进行了网上公示,并在项目附近地区发放问卷调查表,征询公众意见。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1)对当地环境质量现状满意或较满意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7%,对当地环境质量现状不满意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3%;认为该区域主要环境问题为废水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3%,认为主要环境问题为废气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1%,认为主要环境问题为噪声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2%,认为主要环境问题为固废的人占被调
查人数的11%;认为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环境的占7%,认为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大气环境的占11%,认为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声环境的占43%,认为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环境的占12%,认为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生态环境的占27%。
(2)知道本项目准备在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建设的人占被调查者的82%,不知道的占18%,经现场问卷调查,上述人群均表示对项目有所了解。
(3)95%的被调查者认为本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利或可能有利;2%的被调查者认为本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不利;3%的被调查者不清楚本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是否有利。
(4)84%的被调查者对本项目的建设持赞成态度;7%的被调查者对本项目的建设持有条件赞成态度;9%的被调查者对本项目的建设持无所谓态度;没有人对本项目的建设持反对态度。
10 建设项目评价结论
本项目属于房地产类开发项目,符合当地规划发展要求,项目的建设将改善项目地块的环境现状,因此具有积极的建设意义。
从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情况来看,当地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基本满足相应的环境功能区要求。
从总体来说,当地具备项目建设所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条件。
项目建成运行后,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可控性较强。
在通过合理布局、污染控制等措施后,可以做到达标排放,其对外界影响较小,不会对当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当地群众对项目持支持态度,无人反对。
综上,本评价认为在通过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措施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尚能够控制在当地环境保护的规定要求之内,在满足本报告书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条件下,建设项目在环境上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