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中医器具
- 格式:ppt
- 大小:11.96 MB
- 文档页数:15
中药熏药操作流程嗨,朋友们!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中药熏药的操作流程。
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盒,里面装着中药的精华,能给咱们的身体带来好多好处呢。
咱先说说这准备工作吧。
首先得有个熏药的容器,这就好比是一个小舞台,中药们要在这个舞台上释放它们的能量。
这个容器可以是专门的熏药器具,也像个精致的小蒸笼似的,或者是一个能加热并且能让药气散发出来的锅之类的东西。
然后呢,就是中药的选择啦。
这中药啊,可不是随随便便抓一把就行的。
就像你做菜,得选对食材一样。
不同的病症要选不同的中药。
这时候就得找个懂行的人啦,比如说老中医。
我有个朋友,之前身体不舒服,想要做熏药。
他自己瞎琢磨着弄了些中药,结果差点没出问题。
还好他去问了老中医,老中医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舵手,给他指出了正确的方向,选了合适的中药。
选好中药之后,要把这些中药处理一下。
有些中药可能需要捣碎,这就像把坚硬的堡垒打破,让里面的力量释放出来。
你想啊,如果中药还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它的药效怎么能充分发挥呢?把它们捣碎之后,放在熏药的容器里。
下面就是加热环节啦。
加热这个过程啊,就像是给中药们加油打气,让它们活跃起来。
在加热的时候,可得小心点,不能火太大。
我就见过一个人,火弄得特别大,那场面,就像要把整个世界都烧起来似的。
结果呢,药都烧焦了,不但没效果,还可能有反作用呢。
要小火慢慢加热,让药气缓缓地散发出来。
这时候啊,人要找个合适的位置来享受这个熏药的过程。
就像找个舒服的座位看一场精彩的演出。
一般来说,要坐在距离熏药容器合适的地方,既不能太远,远了就像隔了千山万水,感受不到药气的滋润;也不能太近,近了那药气太浓,就像被浓雾笼罩,可能会让人受不了。
在熏药的时候,要放松心情。
我认识一个阿姨,她做熏药的时候总是很紧张,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
我就跟她说:“阿姨,你这么紧张,药气都被你吓跑啦。
”她听了之后就努力放松自己,效果就好多了。
这熏药啊,就像是一场和中药的对话,你得用平静的心态去迎接它的到来。
中国古代医药器具清单
中国古代医药器具清单包括:
1. 九针:一种用于刺激穴位的针具,用于针灸治疗。
2. 刀:用于手术和疗养的医疗工具。
3. 砥石:用于磨刀的工具。
4. 药杵:用于研磨草药的工具。
5. 草药刀:用于剪切和处理草药的刀具。
6. 银丹炉:用于炼制药物的炉具。
7. 药壶:用于装药和煎药的容器。
8. 药杖:用于搅拌煎药的工具。
9. 磨药盘:用于研磨和配制药物的盘子。
10. 药筒:用于储存药物的筒状容器。
11. 扁鹤针:用于刺激特定穴位的针具。
12. 骨针:用于治疗骨折和骨病的针具。
13. 仙人指针:用于针灸治疗的针具。
14. 笄子:用于刺破疗养穴位的器具。
15. 辨象镜:用于观察病人面色和舌苔等征象的工具。
16. 诊脉器:用于诊断脉搏的仪器。
17. 船形药盒:用于药物盛放和携带的容器。
18. 药箱:用于储存和携带药物的箱子。
19. 药瓶:用于储存药物的瓶子。
20. 针灸床:用于进行针灸和推拿的床榻。
以上是中国古代医药器具的一些常见例子,根据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医药器具的种类和形式可能会有所变化。
中医治疗设备清单1. 针灸设备
1.1 针灸针
- 针体:不锈钢
- 规格:长约 3-4 寸
- 用途:用于针刺经络穴位,调节气血,治疗疾病
1.2 针灸台
- 材质:实木
- 尺寸:标准尺寸 200cm x 80cm x 70cm
- 用途:供患者躺卧或坐位接受针灸治疗
2. 中药熏蒸设备
2.1 蒸锅
- 材质:不锈钢
- 尺寸:直径 30cm,高度 20cm
- 用途:熏制中药草,将药物精华蒸发出来,用于治疗特定疾病
2.2 蒸馏器
- 材质:玻璃
- 尺寸:容量 500ml
- 用途:将蒸发出的药物精华收集起来,以备后续使用
3. 推拿按摩设备
3.1 按摩椅
- 材质:皮革和绒布
- 尺寸:标准尺寸 100cm x 80cm x 80cm
- 用途:提供按摩功能,通过挤压和轻柔敲击等方式,舒缓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3.2 推拿床
- 材质:实木
- 尺寸:标准尺寸 200cm x 80cm x 70cm
- 用途:供患者躺卧接受推拿按摩治疗
4. 中医仪器
4.1 中医诊断仪
- 型号:ZY-100
- 用途:通过测量患者的脉搏、舌苔、眼底等指标,辅助中医师进行诊断
4.2 中医煎药机
- 型号:ZY-2000
- 用途:将中药草煎煮成浓缩液,以方便患者服用或外用
以上是我整理的中医治疗设备清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联系。
中国古代医药器具清单在现代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各类医疗设备及工具日益丰富,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实践与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以下各类器具在中医药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按摩器具1.1推拿椅:推拿椅是一种电动按摩设备,模拟专业按摩师的手法,为患者提供舒适的颈部、背部、腰部及腿部按摩。
它有助于缓解肌肉疲劳、消除疼痛、提高睡眠质量等。
1.2推拿锤:推拿锤是一种敲击式按摩工具,通过敲击身体各部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松弛神经。
1.3推拿球:推拿球是一种适用于自我按摩的工具,可在家中轻松进行肌肉放松和疼痛缓解。
2.针灸器具2.1针灸针:针灸针是中医针灸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规格、材质的针灸针,进行刺激人体特定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2针灸刺激器:针灸刺激器是一种电子设备,通过模仿针灸手法,对穴位进行刺激,适用于针灸科、康复科等科室。
3.汽化器具3.1汽化壶:汽化壶是一种用于中药熏蒸治疗的设备,通过加热使药物挥发,将药气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3.2蒸汽机:蒸汽机可用于中药熏蒸治疗,通过产生高温蒸汽,使药物成分充分挥发,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4.手术刀具4.1手术刀片:手术刀片是手术过程中必备的切割工具,根据手术需要,选择不同形状、规格的刀片。
4.2手术剪刀:手术剪刀用于手术过程中的剪切操作,如剪切组织、血管等,具有精确、安全、易于操作等特点。
5.草药研磨器具5.1研钵研臼:研钵研臼是中药制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于将草药进行粉碎、研磨,以便于煎煮、服用。
6.煎草药用具6 一对煎草药用的瓦壶:瓦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适用于长时间煎煮中药。
6 一对用的铁锅:铁锅传热性能好,适合快速煎煮中药。
6 一对用的铜锅:铜锅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适用于煎煮对温度要求较高的中药。
6火炉一个:火炉为煎药提供稳定的火源,确保药液的质量。
7.草药制剂工具7 一个制丸机:制丸机用于将草药粉末制成丸剂,便于患者服用。
中国古代的医疗器械中国古代医疗器械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石器时代。
在古代医疗实践中,医疗器械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医学的进步,并且相应的器械也日趋丰富和多样化。
这篇文章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的医疗器械,其中包括了汉代、唐代、宋代和明清时期等历史阶段的器械。
一.汉代医疗器械在汉代,中国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医学理论逐渐系统化。
同时,医疗器械也逐渐丰富起来。
当时已经使用的医疗器械包括针灸钩、桥钩、木梳、针刺石、葫芦、陶罐和钩刮等。
在这些器械中,葫芦是一种典型的器械。
根据汉代医书《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载:“阴病者以阴所治,善用葫芦。
”在汉代,葫芦已被用于处理心肾疾病。
二.唐代医疗器械唐代医学成就不可忽视,医学理论在此时期取得了重大发展,并且医疗器械日益丰富多样。
此时期已知的医疗器材包括:针灸钩、小盆、匙子、骨针、扇针、珈罗、劝泻屉、针盒、雍割针、额点器和蒸气器等。
唐朝时期的骨针就类似于现代的骨科手术用针。
三.宋代医疗器械在宋代,医学理论经过了大量的修正与发展,并且医疗器械也从唐代时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和改进。
此时期的器械包括扇针、针灸钩、痰盂、银铙子、通经铙、导轮、水铙、吸管和勾药匙等。
其中,痰盂是宋代常用的器械之一。
由于当时的医学理论认为各种疾病的原因主要是外邪入侵,因此治疗方法一般是内服药物和排出痰液。
而痰盂则是帮助患者排出痰液的器械。
四.明清时期医疗器械明清时期,尽管中国的医学理论已经逐渐趋于稳定,但医疗器械的开发和应用并没有停滞,相反还更加广泛和深入。
这个时期的医疗器械主要有:扇针、针灸钩、吸管、耳烛、靴钩、瑶台镜、鼻导管、锥子、吸口和书侧等。
明朝医学家张元素发明的针刺眼镜,曾创造奇迹般的治病佳绩。
总之,中国古代的医疗器械进步不断,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发展,各类医疗器械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古代医药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进步。
切药刀,搓丸板,铁研船:这些老物件才是传统中医的标配传统中医,医药不分家。
会看病的医生,同时自己也会识药和做药。
中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在丰富的实践和中医的智慧中,产生了许多种剂型,传统意义上分为生药(饮片)和熟药(丸散等)。
生药即饮片,根据炮制技艺的不同,分为蒸、炒、炙、煅、炮、炼、煮沸、火熬、烧、斩断、研、锉、捣膏、酒洗、酒煎、酒煮、水浸、汤洗、刮皮、去核、去翅足、去毛等。
而熟药指的是成药,主要以丸、散、膏、丹为特色。
制作饮片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切药刀,将中药切制成不同的形状,以适应用药的需求。
好的老药工能将药物切得极薄极细,江西的樟树帮是全国有名的三大要帮之一,樟帮优秀药工切出的药片“薄如纸,吹得起,断面齐、造型美”,有“白芍飞上天,木通不见边,陈皮一条线,半夏鱼鳞片,肉桂薄肚片,黄柏骨牌片,甘草柳叶片,桂枝瓜子片,枳壳凤眼片,川蝴蝶双飞片,槟榔切108片,一粒马钱子切206片”之称,真能称得上是“鬼斧神工,不类凡品”。
白芍飞上天与现代机械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不同的是,传统中医秉持的是手工操作,这种不厌其烦、特别考验耐心和心形的工作,通常被看作是中医学徒的入门功课与进一步学习的考核项目。
唯有在制备药物上达到老师要求的学生,才被评判为“合格”,方可跟着老师学习更加深入的中医知识,而这段时间需要多长,则完全凭徒弟个人的修行了。
切药刀是制药的第一把利器。
每当操作前,需先将药物软化,或烘烤(如高丽参、龟板胶等都比较硬脆,需用酒精灯烘烤软化)。
将药材放置在刀架上,左手扶住,右手握刀柄,由左手推进拖后控制饮片的厚薄长短,右手快速下切。
手起刀落之间,便成就了薄而规整的饮片。
搓丸板是制作丸药的工具,它由上下两块带有凹槽的木板组成。
做药丸之前,先在药槽内刷芝麻香油以润滑,然后用蜜和好药团,搓成药条,再置于搓丸板的沟槽底板上,将上下两板对合,然后由轻至重前后搓动数次,直至丸条被切断且搓圆成丸。
铁研船和杵臼都是中医碾药用的工具。
中医行业的医疗设备与工具中医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中医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医疗设备和工具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中医相关的常用医疗设备和工具,以及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针灸器具针灸作为中医治疗的核心疗法之一,依赖于一系列特殊的器具。
其中最常见的是针管、针头和灸具等。
针管是用来插入皮肤并将针头固定的工具,通常由不锈钢制成。
针头则是进行针刺治疗所需的部分,尖锐且精确,以便能够准确刺激人体经络穴位。
灸具则是进行灸法疗法时的辅助工具,包括艾绒、灸盒等。
这些针灸器具的应用,有助于调理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提高人体免疫力,对于治疗一系列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二、中药研磨器具中草药是中医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研磨以便制成药剂。
中药研磨器具主要包括研钵、研臼和研棒等。
研钵是用来盛放中药材并进行研磨的容器,多用石制或陶制。
研臼则是用来锤磨中草药的工具,通常为圆锥形。
而研棒则是用来搅拌和研磨中草药的棒状工具,多用木质或石质制成。
这些器具的应用,可以确保中药粉末的细腻均匀,更好地释放草药的有效成分,提高药效。
三、中医诊断仪器中医传统诊断主要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和观察,但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中医诊断带来了一些新的仪器。
如脉搏诊断仪、舌诊仪和脉诊仪等。
脉搏诊断仪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脉搏变化,辅助医生判断疾病类型和病程。
舌诊仪可以观察舌苔、舌质的颜色和形态,帮助医生判断体内脏腑功能和病理变化。
脉诊仪则可以通过电子传感器测量脉搏的频率和节律,帮助医生获取更准确的脉搏信息。
这些中医诊断仪器的应用,提高了中医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四、推拿按摩工具中医推拿按摩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通过按摩穴位、经络,调节气血,舒缓疼痛,促进身体康复。
推拿按摩工具主要包括推拿刷、拇指套和石头等。
推拿刷是用来刺激人体经络的工具,常用于推拿按摩过程中,以增加手法的力度和效果。
拇指套是用来保护推拿师的手指,防止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减轻双方的不适感。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龙纹器具中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在这个古老的医学体系中,龙纹器具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龙纹器具是一种特殊的医疗工具,其形状和纹饰都与龙有关。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龙纹器具及其应用。
一、龙纹针龙纹针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常用的一种针灸工具。
它的形状像一条弯曲的龙,纹饰上刻有龙的图案。
龙纹针通常由贵重的材料制成,如黄金、银、玉等。
在针灸治疗中,医生会将龙纹针插入患者的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龙纹针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据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在古代,龙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具有神奇的力量。
人们相信,龙纹针可以借助龙的力量,帮助治疗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纹针逐渐成为针灸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二、龙纹药瓶龙纹药瓶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常见的药物容器。
它的外形呈圆柱状,上面刻有龙的图案。
龙纹药瓶通常由陶瓷或玉石制成,具有一定的保温和保湿功能。
在中药治疗中,医生会将药物放入龙纹药瓶中,然后用火烧热瓶口,使药物产生蒸汽,患者通过吸入药物蒸汽来治疗疾病。
龙纹药瓶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中药治疗中的一种特殊方法。
人们相信,龙纹药瓶可以借助龙的力量,增强药物的疗效。
此外,龙纹药瓶还具有一定的装饰功能,常被用作医疗机构的摆设,以展示医学的神奇和文化的底蕴。
三、龙纹刀龙纹刀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术工具。
它的形状像一条龙,刀身上刻有龙的图案。
龙纹刀通常由精钢制成,刀刃锋利,使用方便。
在手术中,医生会使用龙纹刀进行切割和缝合,以治疗疾病或进行解剖。
龙纹刀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人们相信,龙纹刀可以借助龙的力量,帮助医生进行手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此外,龙纹刀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医学技术的象征和医生的荣誉。
四、龙纹药箱龙纹药箱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常见的药物储存工具。
它的外形呈长方形,上面刻有龙的图案。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参观心得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那可是个宝藏地儿。
一进去,就感觉像是掉进了一个中医知识的大漩涡,被各种奇妙的东西给吸住了眼球。
刚踏入馆内,看到那些古老的中医药器具,就好像看到了一群默默诉说着历史的老人。
你看那一个个陈旧的药柜,小抽屉密密麻麻的,就像蜂巢一样。
每一个抽屉仿佛都藏着一个小秘密,以前的郎中们就是从这些小抽屉里拿出各种各样的药材,来给病人配药的。
这药柜就像一个魔法盒,不同的药材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神奇的效果,能把人的病给治好,是不是很神奇呢?再往前走,那些栩栩如生的中药标本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有长得像小爪子一样的广佛手,就像小小的佛手在跟你打招呼呢。
还有那片仔癀,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可你要是知道它在中医药里的地位,就会觉得它像个低调的武林高手。
这些标本就像是中医药的名片,让人们一眼就能看到中药材的模样。
要是没看到这些标本,光听名字,谁能想象得出这些药材长啥样啊?这就好比你只听别人说有个超级英雄,可你从来没见过他的样子,心里总是觉得空落落的。
馆里还有很多关于中医名人的介绍。
看着那些古代名医的画像和事迹,就像穿越回了古代,在看一场场精彩的医术大比拼。
像华佗,那可是医界的传奇人物啊。
他的麻沸散,在当时就像现在的超级麻醉药一样厉害。
他就像一个医术的开拓者,在医学的荒原上开辟出了新的道路。
还有李时珍,他为了写《本草纲目》,到处去采集药材,就像一个探险家在寻找宝藏。
他这种执着的精神,现在的人有几个能比得上呢?看到这些,就会想,咱们现在的中医能这么厉害,都是这些前辈们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啊。
中医理论的展示部分也特别有趣。
那些经络图,就像一张神秘的地图。
人体的经络就像是一条条隐藏在身体里的河流,气血就在这些河流里流淌。
如果哪条河流堵住了,人就会生病,就像真正的河流堵住了会发大水一样。
中医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来疏通这些经络,让气血畅通。
这和修理水管是不是有点像呢?水管堵了,就得找办法通一通,经络堵了也是一样的道理。
【中医中药】中华医学瑰宝——中医的砭、针、灸、药、导引按跷五大疗法!请珍惜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健康奢侈品吧!!大自然——我们的健康奢侈品!(四)【中医中药】中华医学瑰宝——中医的砭、针、灸、药、导引按跷五大疗法!从西汉以来的2000多年中,中国发生320多次瘟疫(急性传染病),正是由于中医药的防治,使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才使中国从未出现过像欧洲那样动辄上千万人暴死的悲剧。
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草药——拥有与中华灿烂文明的一样的奇葩——中医药。
中医作为是中国传统民族医学,激励着一代代国人为之传承,与中华民族历史一样悠久,凝聚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髓与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类为了生存空间与恶劣环境、猛兽作斗争,只能用随手拾来的木棒和石块加以还击,维持生命。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智慧也在增长,在于自然界和猛兽较量的过程中,难免疲劳和受伤,在劳作过程中发现使用具有一定棱角的石块按摩身体的某些部位能减轻疲劳或者消除疾病的困扰,而我们的祖先没有药理知识,每当身体不适时,就抓起火堆旁被烤热的石头进行热敷和刮拭,他们慢慢发现,一些特殊形状的石头对于病痛颇有疗效,于是逐渐保留、总结、继承而成为为中医的体系之一——砭术。
之后,在“砭”基础上又衍生发展了新的祛除疾病的治疗办法:“针”、“灸”,因此“砭”也成为的“针”、“灸”之母。
再加上智慧的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导引按跷”和“药”两种预防与治疗疾病的保健方法,从而形成了今天完整的五大疗法之中医体系。
一、“砭石”砭石疗法是人类为了生存与疾病痛苦作斗争,在石器时代用石片切皮排脓,历经几万年,是中国古代第一大发明,上古诸子百家中记述以石即砭石调理痛肿。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古名医俞拊用砭石一拔,见病之应。
马王堆《帛书·脉法》记述“以砭启脉”发现静脉和足臂十一脉中齿脉、肩脉和耳脉调理特定部位的疾病。
从古至今,在古籍中有砭石的记载和传说,如《周礼·天官》曰疡医用砭石切割排脓。
中医治疗所设备列表一、诊断设备1. 脉诊仪器: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脉诊仪器可以客观、量化地记录脉象,有助于诊断。
脉诊仪器: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脉诊仪器可以客观、量化地记录脉象,有助于诊断。
2. 舌诊相机:舌诊相机用于拍摄舌象,以便医生更准确地分析舌色、舌质、舌苔等信息。
舌诊相机:舌诊相机用于拍摄舌象,以便医生更准确地分析舌色、舌质、舌苔等信息。
3. 中医体质检测仪:可以对人体体质进行科学的测量和分析,帮助医生确定病人的体质类型,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体质检测仪:可以对人体体质进行科学的测量和分析,帮助医生确定病人的体质类型,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设备1. 针灸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针灸针、电针仪、激光针灸仪等。
针灸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针灸针、电针仪、激光针灸仪等。
2. 刮痧仪器:包括牛角、水牛角等传统刮痧板,以及现代的硅胶刮痧板。
刮痧仪器:包括牛角、水牛角等传统刮痧板,以及现代的硅胶刮痧板。
3. 拔罐器具:有传统的火罐、竹罐,也有现代的真空罐。
拔罐器具:有传统的火罐、竹罐,也有现代的真空罐。
4. 艾灸设备:包括艾条、艾炷、艾灸仪等。
艾灸设备:包括艾条、艾炷、艾灸仪等。
5. 推拿床:用于接受推拿治疗的患者使用,能够让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感到舒适。
推拿床:用于接受推拿治疗的患者使用,能够让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感到舒适。
6. 中药煎煮器:用于煎煮中药,确保药效的充分发挥。
中药煎煮器:用于煎煮中药,确保药效的充分发挥。
7. 中药研磨机:用于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方便服用和吸收。
中药研磨机:用于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方便服用和吸收。
8. 中药保健器:如足浴器、理疗仪等,可以帮助患者在家中进行中医保健。
中药保健器:如足浴器、理疗仪等,可以帮助患者在家中进行中医保健。
三、辅助设备1. 中药柜:存放中药材,有助于保持中药材的新鲜度和药效。
中药柜:存放中药材,有助于保持中药材的新鲜度和药效。
2. 中药称:用于准确称量中药材,保证治疗的准确性。
中医特色传统诊疗器具及设备的挖掘整理中医特色传统诊疗器具及设备在中医临床诊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器具和设备不仅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还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特色传统诊疗器具及设备。
一、针灸器具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而针灸器具是针灸治疗的必备工具。
常见的针灸器具有针管、针头、针盒等。
针管是用来放置针头的管状器具,方便医生使用;针头则是用来刺激穴位的部分,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头;针盒则是用来存放和保护针头的容器,以确保其清洁和安全。
二、拔罐器具拔罐是一种通过产生负压来刺激皮肤和组织的疗法,可以改善气血循环,舒缓疼痛。
拔罐器具包括吸罐、火罐和玻璃罐等。
吸罐是使用负压泵产生负压,将罐贴附在患者的皮肤上;火罐是在罐内点燃火焰,产生负压,然后迅速贴附在患者的皮肤上;玻璃罐则是利用燃烧后的热胀冷缩原理,将罐快速贴附在患者的皮肤上。
三、刮痧器具刮痧是一种通过刮擦皮肤来改善气血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的疗法。
刮痧器具主要包括刮痧板和刮痧油。
刮痧板一般是由玉石、牛角等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光滑度,以确保刮擦时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刮痧油则是用来润滑皮肤,减少摩擦力。
四、艾灸器具艾灸是一种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热量来刺激穴位的疗法,可以温通经络、调理气血。
艾灸器具包括艾绒、艾灸盒和灸具等。
艾绒是用来包裹艾叶的绒状物,可以保护皮肤不受热量直接烫伤;艾灸盒是用来放置艾绒和燃烧的艾条的容器,以防止艾灰散落;灸具则是用来点燃艾条的工具,一般有火机和灸针等。
五、推拿器具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和压迫穴位来调理气血和舒缓疼痛的疗法。
推拿器具主要包括推拿板、推拿球和推拿油等。
推拿板是一块平整的木板,用来进行按摩和推拿手法;推拿球是用来按摩和压迫穴位的球状物,通常由橡胶或硅胶制成;推拿油则是用来润滑皮肤,减少摩擦力,方便推拿手法的施展。
中医特色传统诊疗器具及设备是中医临床诊疗的重要工具。
这些器具和设备不仅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还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壶翁传说仁哉壶翁,悬壶济世传说中有你,你却不是传说汇整部中医史与济世情怀在一只药葫芦“悬壶”与“葫芦”的故事发表者:蔡日初2637人已访问关键词:悬壶葫芦医道在中国传统文化词汇的海洋中,人们耳熟能详或脱口而出的字词,莫过于道家(老子)哲学思想核心慨念的“道”;在中国千姿百态的传统文化现象中,最具活力与生命力、且与“道”有亲缘关系的文化现象,莫过于具有国粹之称的中国“医道”;在中国经典故事的集粹中,最能表达中医学“医道”特征的经典故事,莫过于典出《后汉书》及《神仙传》的“悬壶(葫)”。
由此说明:道——医道——悬壶三者,它们有着一脉相传、前后相随的内在联系。
为了说明它们三者之间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我们不防先去熟悉“悬壶”的故事,然后再去探求“葫芦”的神奇,而后我们才能揭晓“三者”之间的真实关系,最后我们就会明了“悬壶”的蕴意,以揭示它“葫芦里的秘密”。
一、“悬壶”的故事“悬壶”,是典出南北朝范晔《后汉书》及晋代葛洪《神仙传》等书所载述的一个神奇医人的如下故事:说的是在汝南郡地(今河南上蔡西南),有位不知其姓名的老翁,忽然从远方而来,并入市卖药。
这位老翁卖药时,常在他店铺大门口的上方悬挂着一个壶,这样,市里的人就称呼他为壶翁。
壶翁卖药有个特点,就是“药不二价”,不能还价;他的药效也神奇,其“治病皆愈”;壶翁看病配药后,常要与病人交待:“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
”因为壶翁的药效神验,他卖的药钱也日收数万,但他都将这些钱用于济施市内贫乏饥冻的人。
壶翁本是个神人,他卖药收市后,就跳入壶中休息,但集市里的人却视而不能见,看不到他进入壶中,惟有“费长房”这个人在楼上看见了。
费长房对此很惊奇,认为壶翁是个非常之人,于是他就到壶翁那儿去拜了两拜,并很恭敬地献上了酒肉;壶翁也知道费长房把他当作神人,就约费长房明天来。
第二天早晨,费长房如期以约,壶翁就和他一起进入了壶中。
然而,那壶中是别有天地,眼前所见的尽是些“玉堂严丽”似的“仙宫世界”,那美酒佳肴的“旨酒甘肴”也“盈衍其中”,于是两人席坐对饮。
古代针灸用具大全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
那么古代针灸用具是几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1、鑱针鑱针,古针具名。
九针之一。
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灵枢·九针论》:“鑱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
”该针形如箭头。
主要用于浅刺出血,治疗头身热病及皮肤疾患等。
2、圆针古代九针的一种。
针体如圆筒状,针尖呈卵圆形。
多用于按摩穴位以治疗肌肉疾病。
3、鍉针古针具名。
九针之一。
《灵枢·九针论》:“鍉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
又称推针,是通过对经络穴位的皮肤表面进行按压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鍉针长约3~4寸,以粗钢丝制成,也可采用骨质或硬木制成。
针头钝圆,不致刺入皮肤,用于穴位表面的推压。
柄部或用铝丝缠绕,在推压时可以用指甲沿上下方向刮动,以增强感觉。
4、锋针古代九针的一种。
即现代常用的”三棱针“。
针体圆,针尖呈三棱状,有刃。
主要用于刺破皮下静脉及小血管,治疗痈肿、热病、急性胃肠炎等。
5、铍针铍针,古针具名,九针之一,亦称铍刀、剑针。
《灵枢·九针论》:”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
“是形如宝剑,两面有刃的针具。
多用于外科,以刺破痈疽,排出脓血。
6、圆利针古代九针的一种。
状如马尾,针尖又圆又尖。
多用于治疗痈肿、痹病和某些急性病。
7、毫针毫针,是用金属制作而成的,以不锈钢为制针材料者最常用。
不锈钢毫针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针体挺直滑利,能耐热和防锈,不易被化学物品腐蚀,故目前被临床上广泛采用。
也有用其他金属制作的毫针,如金针、银针,其导电、传热性能虽明显优于不锈钢毫针,但针体较粗,强度、韧性不如不锈钢针,加之价格昂贵,一般临床比较少用。
至于铁针和普通钢针,因容易锈蚀,弹性、韧性及牢固度也差,除偶用于磁针法外,目前已不采用。
8、长针古代九针的一种。
针体较长,一般为六至七寸(相当于 20~23 厘米)或更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