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犬瘟热知识大全
- 格式:docx
- 大小:16.82 KB
- 文档页数:3
犬病防治技术:犬瘟热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犬和一些经济动物及野生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是呈双相热、鼻炎、呼吸道和消化道炎症、部分病例伴有皮肤和神经系统的症状等。
临床上时有细菌性继发感染。
1.病原本病病原为犬瘟热病毒,对干燥和寒冷有强的抵抗力。
在室温下可存活7~8天。
2.流行特点病犬、貂等发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最主要传染源。
本病主要通过病犬与健犬直接接触经呼吸道感染,特别是飞沫对本病的传播具有特殊意义,经消化道,交配等也能感染。
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都可感染,以不满1周岁的幼犬最易感。
另外,犬科中的狼、豺、狐,鼬科的貂,浣熊科中的浣熊、白鼻熊及小熊猫等均易感染。
而人类和其他家畜对本病无易感性。
3.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犬3~7天,貂9~14天。
犬病初多表现眼、鼻流浆液性分泌物,倦怠,食欲减少。
初次体温升高达39.5~41℃,持续2天左右,然后下降至常温,维持2~3天,此时病犬似有好转,有食欲。
第二次体温升高可持续数周,呈典型双相热。
这时病情进一步恶化,呈急性经过,表现精神委顿、拒食,眼鼻流黏液脓性分泌物,继而发生肺炎症状,常出现呕吐。
严重病例可表现恶臭下痢呈水样便,混有黏液或血液。
病犬体重迅速减轻,萎靡不振,病死率很高。
有些病犬发病后以神经症状为主,表现委顿、肌肉阵发性痉挛、共济失调、转圈、惊厥或昏迷。
病犬出现惊厥后多以死亡转归。
有些病例在其他症状消失后还遗留舞蹈症状和麻痹等症状。
患本病幼犬,有些在腹下、腹内侧或其他部位的皮肤出现丘疹,常演变为脓疱。
康复后脓干涸而消失。
4.解剖病理改变呼吸道黏膜呈卡他性炎症,有黏液或脓性渗出物、肺炎、肺水肿等。
消化道黏膜呈卡他性出血炎症变化,胃肠黏膜肿胀,黏液增多,黏膜出血和出血性溃疡。
有些病例在病的后期,皮肤出现水疱性或脓疱性皮炎。
有些在趾掌表皮角质层增生,表现增厚(所谓硬脚底病)。
5.诊断典型病例,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可以做出诊断;确诊,应在患病组织的上皮细胞内发现典型的细胞质包涵体。
犬瘟热防治技术问答1.问:为什么说犬瘟热是犬的头号传染病?答: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传染病。
犬瘟热病毒可导致部分犬眼睛损伤,临床上以结膜炎、角膜炎为特征,角膜炎大多是在发病后15天左右多见,角膜变白,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失明。
该病在幼犬期死亡率很高,死亡率可达80%~90%。
并可继发肺炎、肠炎、肠套迭等症状。
临床上一旦出现特征性犬瘟热症状,愈后很差。
特别是未做过免疫的犬。
尽管临床上进行对症治疗,但对病情的发展很难控制,大多以神经症状及衰竭死亡。
部分恢复的犬一般都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2.问:犬瘟热是怎么发病的?答: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发。
本病有一定的周期性,每3年1次大流行。
没有年龄、品种、性别之分。
但以1岁以下未成年的幼犬及外引的纯种犬多发,并且病情严重,死亡率也高。
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犬的鼻汁、眼分泌物、呕吐物、血液、脑脊髓液、淋巴结、肝、脾、心、胸水和腹水中,并可通过尿液长期排毒达90天之久。
3.问:这个病的症状特点是什么呢?答:犬瘟热的潜伏期为3~6天,症状多种多样,与病毒的毒力、环境条件、犬的年龄及免疫状态有关。
50%~70%病例呈现亚临床症状,病初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0℃左右,持续1~2天,厌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然后体温恢复正常,此时往往不被主人注意。
再过8天左右症状再一次表现出来,体温达40℃左右,结膜发炎,有黏性分泌物,咳嗽,呼吸音粗,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至不食,呕吐,腹泻,幼犬在腹泻严重的情况下,往往会继发肠套叠。
病犬可因严重的脱水、衰弱而死亡。
4.问:犬瘟热抽风是怎么回事?答:抽风属于神经症状。
犬瘟热的神经症状通常是在全身症状恢复后7~21天出现。
由于犬瘟热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症状有所差异。
病毒损伤于脑部,表现为癫痫、转圈、站立姿式异常、步态不稳、行为失调、咀嚼肌及四肢出现阵发性抽搐等其它神经症状。
犬瘟热的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该病可影响犬科动物、狐狸、鼬和其他一些食肉动物,但对猫科动物以及人类不具有传染性。
犬瘟热的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症状剖检变化:1. 呼吸道症状:犬瘟病毒侵害狗的呼吸道黏膜,导致恶心、咳嗽和打喷嚏等症状。
咳嗽常伴有痰液,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
2. 眼睛症状:感染犬瘟病毒后,狗的眼睛会出现眼屎、结膜炎和角膜炎等症状,导致眼部发炎、发红和流泪。
3. 消化道症状:犬瘟病毒可导致狗的消化道功能受损,狗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腹泻的粪便常是水样且恶臭,可能带有血液。
4.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犬瘟热可能侵害犬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行动迟缓、肌肉抽搐、痉挛、失明、共济失调和惊厥等症状。
严重时甚至可引起瘫痪和死亡。
5. 全身症状:犬瘟病毒感染还可能导致犬的体温升高,体重下降和免疫力下降等全身症状。
二、防治:1. 疫苗接种:犬瘟热是通过犬瘟病毒引起的,预防最有效的方法是给狗接种疫苗。
一般来说,狗狗在2-3个月龄开始接种第一剂犬瘟病毒疫苗,然后在2-3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接种。
疫苗接种后,犬瘟病毒会引起犬的免疫反应,提高狗的免疫力,从而降低患病风险。
2. 隔离感染狗:犬瘟热是高度传染性疾病,感染的狗狗要及时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给其他狗。
隔离时间一般为2-4周,确保狗狗没有症状后才能与其他狗接触。
3. 加强环境卫生:正确清洁消毒狗狗常接触和活动的环境,减少病毒存活的机会。
使用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消毒剂,如含氯制剂或酒精溶液等,彻底清洁狗狗的卫生用具和犬舍。
4. 加强犬只营养和抵抗力:犬瘟病毒感染后犬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抑制,容易导致犬的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
狗狗的饮食要均衡、营养丰富,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提高犬的抵抗力。
犬瘟热是一种严重的狗病,对狗狗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
及时疫苗接种,隔离感染狗,加强环境卫生和狗狗营养,都是预防和控制犬瘟热传播的重要措施。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本病以呈现典型的双相热型,上呼吸道、肺及胃肠道的卡他性炎症,非化脓性脑膜-脊髓炎为特征。
【易感动物】犬瘟热病毒可感染的犬科、鼬鼠科及部分浣熊科动物。
【流行季节】犬瘟热病毒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无地区性。
【临床症状】犬瘟热病毒感染犬后呈现典型的双相热型,上呼吸道、肺及胃肠道的卡他性炎症,非化脓性脑膜-脊髓炎为特征。
双相热型:患病犬体温39.5~41℃,约持续2d以后下降到常温。
此时病犬感觉良好,食欲恢复,2~3d后再次发热持续数周之久。
上呼吸道、肺及胃肠道的卡他性炎症:患病犬双相热后,其鼻镜、眼睑干燥甚至龟裂,同时伴有厌食,常有呕吐和肺炎症状。
严重病例发生腹泻,水样粪便(恶臭,混有黏液和血液)。
神经症状:犬瘟热的神经临诊症状视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呈现癫痫、转圈,共济失调、反射异常,颈部强直、肌肉痉挛等症状。
但是,咬肌反复节律性的颤动是本病常见的神经临诊症状。
【诊断】依据患病动物临床症状、RT-PCR鉴定、病理学变化和血清学试验结果综合判定。
【治疗】目前采用以下几种方案用于犬瘟热病毒的治疗,当出现明显临诊症状时,多预后不良。
静脉输液:患病动物可以经过静脉输液来纠正脱水及重建离子与酸碱平衡。
病犬及早用血清(每千克体重皮下或肌肉注射1-3ml)、球蛋白、抗菌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增强剂、维生素和对症支持疗法(如输液、脱敏、退热、镇静、止痛、收敛及循环兴奋剂等)进行治疗,配合良好的护理,对早期病犬可获一定疗效。
【预防】目前,常用犬瘟热病毒疫苗来预防本病。
犬用的疫苗有甲醛灭活疫苗、雪貂传代的减弱活毒疫苗、用不同组合方式制成的犬瘟热和传染性肝炎的二价苗和麻疹疫苗。
我国目前用于预防本病的疫苗有单价苗(鸡胚细胞弱毒冻干苗)、三联苗(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和犬细小病毒病)、五联苗(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犬细小病毒病、犬副流感和狂犬病)。
犬瘟热的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犬瘟热,也称犬瘟病,是由犬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该病毒可以影响狗的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导致狗出现严重的症状,并可能导致死亡。
了解犬瘟热的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一、犬瘟热的症状1. 发热:患有犬瘟热的狗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到40℃以上。
2. 眼部症状:犬瘟热常表现为眼结膜炎、角膜水肿和角膜炎等眼部症状,患犬眼睛发红、流泪。
3. 呼吸道症状:犬瘟热还会引起狗咳嗽、打喷嚏、流清鼻涕等呼吸道症状。
4. 消化道症状:患有犬瘟热的狗还会出现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5. 神经系统症状:严重的犬瘟热还可能导致狗出现痉挛、抽搐、共济失调和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6. 淋巴结肿大:患有犬瘟热的狗可能出现全身淋巴结明显肿大。
7. 皮肤症状:犬瘟热也会导致狗出现皮肤瘙痒、皮肤溃烂等皮肤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犬瘟热患者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而且患犬症状严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及时发现和诊断犬瘟热是至关重要的。
二、犬瘟热的剖检变化除了临床表现外,犬瘟热的病理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病理解剖可以提供对犬瘟热病理过程的深入理解,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 组织病理学变化:犬瘟热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组织增生和淋巴细胞减少。
肺部和肠道是犬瘟热病毒主要感染的器官,会出现炎症、坏死、溃疡等情况。
2. 免疫组织学变化:犬瘟热病毒会导致狗的免疫系统受到破坏,表现为淋巴细胞减少、免疫球蛋白生成减少等情况。
3. 神经组织学变化:犬瘟热还会导致狗的神经组织发生变化,出现神经细胞变性、神经原纤维变性等情况。
犬瘟热是一种严重而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为了预防犬瘟热的发生和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预防接种:犬瘟热是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因此定期对狗进行犬瘟热疫苗接种是非常重要的。
在狗幼年时期,可以采用三联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成年犬则需要每年进行犬瘟热疫苗的加强免疫。
犬瘟热名词解释
犬瘟热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犬类病毒性疾病,也称为犬瘟病。
以下是一些与犬瘟热相关的名词解释:
1. 犬瘟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犬瘟病的病原体,属于犬瘟病毒科,是一种RNA病毒。
2. 犬瘟病毒感染:指犬体内被犬瘟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犬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接触病毒污染的物体或食物等途径传播。
3. 犬瘟热症状:犬瘟热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眼部分泌物增多、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皮肤病变等。
4. 犬瘟热疫苗:犬瘟热疫苗是预防犬瘟热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注射疫苗可以激发犬体内的免疫反应,提高犬对犬瘟病毒的抵抗力。
5. 犬瘟热治疗:目前犬瘟热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一般采用对症治疗、抗生素治疗继发感染、支持疗法等手段来缓解症状和提高犬的存活率。
6. 犬瘟热防控:犬瘟热的防控主要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患病犬只、加强环境卫生、避免与患病犬接触等措施。
犬瘟热是一种严重的犬类疾病,对犬类健康和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及早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是保护犬类健康的关键。
犬瘟热的特征、流行与防治1. 犬瘟热的概述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病毒性疾病,能影响犬科动物(如狗、狐狸、狼等)及一些其他犬形科动物,如貂、臭鼬、獴等。
该病最常见的宿主为犬,被认为是犬医学领域中最普遍、最严重的病毒性感染之一。
犬瘟热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病毒病,因此需要高度关注和预防。
2. 犬瘟热的特征犬瘟热可引发多种症状,这些症状多种多样。
具体的症状如下:(1)发热发热是犬瘟热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出现在犬发病后的1至4天内。
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可持续7至10天。
(2)咳嗽和打喷嚏犬感染犬瘟热后,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
这些症状会出现在犬发病后的1至2周内。
(3)泪水和鼻涕增多犬瘟热还会引起泪液和鼻涕分泌物的增加。
这些分泌物通常是清澈的,但可能会变得浓稠。
(4)口腔和消化道症状犬瘟热还会引起口腔和消化道症状,例如口渴、口臭、流口水、呕吐、腹泻、消化不良及贫血等。
(5)神经系统症状在一些病例中,犬瘟热还会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震颤、肢体僵硬、意识障碍、行动迟缓等。
3. 犬瘟热的流行犬瘟热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在未进行有效预防时,很容易在犬群中传播。
夏季和秋季是犬瘟热传染的高发季节,人口稠密的城市是它传播的主要区域。
犬瘟热可以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空气飞沫、唾液、粪便等途径传播。
犬群中,犬瘟热传染的速度和范围几乎是非常迅速和广泛的。
许多传染源主要是病毒携带者,根本没有表现出病症。
因此,犬主人要养成带着狗经常定期检查的习惯,以预防狗犬感染。
4. 犬瘟热的防治(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防治犬瘟热最重要的措施。
犬主人应咨询兽医,定期为犬接种犬瘟热疫苗。
疫苗可以有效地控制犬瘟热的传播,减少病犬的死亡率。
(2)犬舍卫生保持室内的卫生和湿度是防治犬瘟热的重要措施之一。
犬舍应干燥通风,定期清扫。
更换、消毒犬舍的床料,并适当处理犬屎、犬尿和犬专用的餐器。
(3)隔离病犬发现有症状犬瘟热的犬只,应立即隔离,防止疾病传播。
宠物疾病详解-犬瘟热犬瘟热(Canine Parvovirus,CPV)是一种严重的宠物疾病,主要感染犬科动物,尤其是幼犬。
犬瘟热由犬瘟病毒引起,它是一种DNA病毒,主要感染宠物狗的肠道细胞和免疫系统。
以下是关于犬瘟热的详细解释:病毒传播:犬瘟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犬科动物或者接触其分泌物,如粪便、呕吐物、唾液等传播。
感染的动物可以通过环境污染、共用饮食和水源等途径传播病毒。
此外,昆虫如蚤、螨等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
临床症状:犬瘟热的临床症状严重且多样化,通常在感染后的3至7天内出现。
常见症状包括:1.消化系统症状:严重的呕吐、腹泻(可能带有血液)、食欲不振和腹痛等。
2.免疫系统症状:体温升高、虚弱、全身乏力和食欲下降等。
3.消化系统病变:犬瘟病毒主要攻击肠道细胞,导致肠道黏膜破坏,引起吸收不良、水电解质紊乱和脱水等。
4.免疫系统损伤:病毒破坏宠物的免疫系统,使其容易受到其他细菌、病毒感染。
治疗与预防:治疗犬瘟热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支持性治疗。
治疗措施可能包括以下方面:1.密切监测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适量的液体,以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通过给予易消化的食物或者通过静脉输液提供养分。
3.抗生素治疗:用于预防或治疗继发感染。
4.免疫增强:对于重症患者,可能会考虑使用血清疗法或其他免疫增强措施来提高宠物的抵抗力。
5.隔离和环境清洁:将患病的犬只隔离,并对其所在的环境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以避免病毒传播给其他动物。
6.疫苗预防: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犬瘟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疫苗可以帮助提供免疫保护,降低宠物感染犬瘟病毒的风险。
预防犬瘟热的最佳方式是定期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通常从幼犬时期开始,然后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定期接种和加强针。
此外,宠物主人还应注意以下预防措施:•避免与患病动物接触:尽量避免宠物与患有犬瘟热的犬只接触,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注意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宠物用具、床铺和环境,以减少病毒的存在和传播。
哈狗帮宠物生活会所犬病全攻略之犬瘟热一、临床症状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感染犬科、鼬科及一部分浣熊科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病。
犬瘟热临床呈现症状:早期:倦怠、厌食、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眼、鼻流出水样分泌物,干咳。
中期:干咳转湿咳,水样分泌物转为脓性分泌物,呼吸困难,部位会出现呕吐、腹泻、里急后重、肠套叠等胃肠反应症状;晚期: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走路不稳、易摔倒、哀嚎、最终倒地不起四肢呈游泳状且哀嚎不断;鼻端和脚垫的表皮发生角化;二、诊断CDV快速检测卡,C显T不显表示未感染;C和T均显示,则表示感染;C和T都不显示或者T 显示,C不显示,表示本次检测失败,试纸质量问题或取样问题。
Ps:市面上不少廉价试纸,进价10元以内,其中部分试纸成功率很低。
三、治疗1.抗病毒:犬瘟单抗 0.5~1ml/kg 皮下或肌内注射每日一次连用5~7天犬瘟高免血清或五联血清 0.5~1ml/kg 皮下或肌内注射犬重组干扰素 20~40万单位/千克皮下注射利巴韦林(病毒唑) 10~15mg/kg 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一天一次双黄连注射液 0.5~1ml/kg 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2.抗生素(消炎、防继发)氨苄西林50~100mg/kg 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每天2次阿米卡星10~15mg/kg 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头孢唑林钠15~30mg/kg 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天2-3次Ps:抗生素小编只列举了比较容易购买,且风险和副作用较小的,氨苄西林和曲松钠二选一即可。
3.控制体温清开灵注射液0.2~0.4ml/kg 皮下注射每天2次柴胡注射液2ml/次肌内注射每天2次4.止吐甲氧氯普胺(胃复安)0.2~0.5mg/kg 口服/皮下注射每天3~4次爱茂尔0.5~4ml/次肌内注射每天2次5.缓解呼吸困难氨茶碱10~15mg/kg 口服每天2~3次或50~100mg/次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5mg/kg 肌内注射每天1次6.镇静安神(缓解神经症状)氯丙嗪3mg/kg 口服每天2次或1~2mg/kg肌内注射或1~2mg/kg 肌内注射苯妥英钠100~200mg/次口服或5~10mg/kg 静脉滴注1哈狗帮宠物生活会所7.补液/补充能量糖盐水50~80ml,ATP 10mg/kg,辅酶a 20单位/千克,肌苷10mg/kg,维生素C 50mg/kg,50%高糖10~30ml。
犬瘟热总结简介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它主要影响犬科动物,但也可以感染其他动物,如猫、貂、狐狸等。
犬瘟热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常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病变。
本文将对犬瘟热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总结。
病因与传播途径犬瘟热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属于黏液病毒科。
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经腔细胞、气管、呼吸道分泌物、眼泪、唾液、尿液和粪便中。
常通过患病动物的直接接触或与经过病毒污染的环境接触而传播。
犬儿经空气传播也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临床表现犬瘟热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等多个系统的病变。
初期症状通常为高热、食欲不振、眼结膜充血等,随后出现咳嗽、流泪、鼻腔分泌物增加、咳嗽、呕吐、腹泻等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抽搐、偏瘫、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
一些犬只还可能出现皮肤病变,如湿疹和病毒性角膜炎。
诊断方法对于疑似病例的诊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验证: 1. 临床症状观察:根据犬只的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史,初步判断是否为犬瘟热。
2. 实验室检测:通过血液、呼吸道分泌物或其他相关组织的检验,进行病毒抗原或抗体检测,进一步确认诊断。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病毒基因,对疑似病例进行确认诊断。
预防措施犬瘟热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以下是常见的预防措施: 1. 疫苗接种:定期接种犬瘟热疫苗是有效预防犬瘟热的重要手段。
常规疫苗接种包括幼犬初免、加强免疫和免疫持续保护。
2. 环境消毒:对于已经感染犬瘟热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播。
3. 隔离与接触控制:对犬瘟热患犬进行隔离,避免与其他犬只接触,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4. 提高犬只免疫力:保持犬只的良好营养和健康状况,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抵抗犬瘟热等疾病的侵袭。
传染病--犬瘟热犬瘟热是一种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发生于犬科、鼠科和浣熊等动物的疾病。
有高度接触传染性,以复相热型、急性鼻卡他以及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
原发性病原为一种病毒,但自然病例所见很多病变是由于细菌性并发症引起的。
1.病原犬温热病毒为副粘病毒属,电镜测知大多数病毒粒子直径为127~175nm,病毒呈丝状,是对乙醚敏感的RNA病毒。
病兽腔内的病毒于-70℃可存活1年以上,冻干可用以长期保存病毒,而在55℃时,只存活30min。
多种化学药物(如0.75%福尔马林等)对此病毒都有杀灭作用。
像麻疹病毒一样,大瘟热病毒在悬液中处于复制期间对光敏感。
犊牛血清或谷胱甘肽对犬瘟热病毒的灭活速率有减缓作用。
细胞培养基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增强本病毒对光的敏感性,但它们对光灭活并不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一种来自宿主细胞的物质结合到病毒的囊膜上,使犬瘟热病毒对光敏感。
适应于雪貂的毒株能在鸡胚绒毛膜上生长并可继代,形成灰白色增厚的病变。
Cabasso氏报道大瘟热毒株能成功地在鸡胚中繁殖,直到连续通过24--28代仍保持对雪貂的毒力,随后毒力消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后来这一毒株成为商品疫苗的基础。
在鸡胚、乳白鼠、乳鼠、雪貂、犬和各种组织培养系统中可形成中和抗体。
鸡胚系统主要用于大的免疫研究,琼脂扩散试验用于病毒抗原性研究。
各种血清学试验和动物保护试验己确定麻疹、大瘟热和牛瘟的病毒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抗原性物质,它们在各自的易感宿主和某些组织培养系统形成的病变有某些相似之处。
2.流行病学大瘟热是对幼兽危害最严重的疾病,本病在狐、水貂等皮毛兽养殖场,可引起自然流行,造成严重损失。
貂和貂鼠人工感染可发病。
雪貂对犬瘟热病毒特别易感,自然发病的病死率常达100%,因此常用雪貂作为本病的实验动物。
人类或其他家畜对本病无易感性。
本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在早期发热阶段,眼、鼻的浆性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与病兽在同一室内的受传染。
犬瘟热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方法犬瘟热是由于犬感染犬瘟热病毒而患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犬所患的各种疾病中无论是传染强度、病情的严重程度还是死亡率上都可列榜首,那么犬瘟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又该如何预防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犬瘟热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犬瘟热的注意事项1、犬瘟热是瘟热病,若环境温度过高不利于犬体散热,并会促使犬体温度持续地升高,甚至危及生命。
2、犬瘟热是怕热的,让患犬瘟热的病犬晒太阳,特别是强烈的阳光,会导致病犬的体温急剧地升高,呼吸急促,从而引起病情加重,所以患犬瘟热的病犬是不可以晒太阳的。
对于个别体弱的,不表现发热症状的病犬如有必要可以适度地晒太阳,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
3、一般25~28摄氏度的阴凉通风的环境对患犬瘟热的病犬是最有利的,在这样的环境里患犬瘟热的病犬能够更安稳地休息和睡眠,呼吸也会更平稳,会减轻烦躁感,身心都舒服,恢复起来也快。
4、患犬瘟狗是不能打疫苗的,否则疫苗本身就是一种病毒,反而会加重病情。
打针时一个人给狗按摩头部这档眼睛,分散注意力,另一人用一只手捏起动物的皮,另一只手快准把针打到捏起的皮里,千万不可刺激或吓到患犬瘟的动物,刺激会加重病情。
5、若患犬瘟的动物同时又患细小病毒的话,不能喂食喂水,只能输液(营养液)才行。
因为患细小病毒的狗哪怕喂“一丁点”食物或水,都会助涨细菌、病情加重,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
犬瘟热的预防方法1、预防接种:犬瘟热的预防关键是接种犬瘟热疫苗,目前我国常用疫苗较多,有灭活苗、弱毒苗,有单苗和联苗等,免疫接种后一般在1~2周产生中和抗体,4周后达到高峰,免疫期可达1年。
免疫持续期的长短主要受免疫方法、疫苗性状和个体因素等影响,一般在6个月内免疫保护能力较强。
2、隔离病犬:对于同室的狗狗,因为很难彻底隔离,所以建议把确定没有患病的狗,寄养在亲戚朋友家或托狗所、半年左右。
否则,就算病狗痊愈后犬瘟与细小病毒还是在狗体内留多日的,等狗完全病好还得消毒环境1月以上才能接狗回家才行。
(狗)犬瘟热知识大全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病。
据统计,狗狗因病死亡疑似犬瘟热原因,占84.7%。
犬瘟热一直是近几年对狗狗发病率最高、死亡最多、危害最为严重的犬传染病。
为此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试治,有效提高了犬瘟热的防治能力,现将犬瘟热防治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流行特点
1、季节与发病关系:据93—98年门诊病例统计:。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病发率最高。
2、年龄与发病关系:依数据统计,3—12月龄发病幼犬发病率最高,占65%;2岁以上犬较少感染,占17.2%;注射犬瘟热疫苗者,在免疫期内发病5只,占0.2%。
孕犬患犬瘟热幸能分娩,产下乳犬一般在10—20日先后出现明显犬瘟热症状并相继发生死亡,母狗大多能在较长时间恢复到痊愈。
3、病程长。
除少数最急性外,多数病犬病程2个月以上;
4、死亡率差异很大。
一般波动在30—80%之间,大多情况下是由于细菌病毒继发性感染引起死亡。
若并发肺炎和脑炎症状,死亡率可达90%以上。
若和其它病毒混合感染,死亡率也很高。
二、临床症状
1、前期:患犬表现眼鼻水样分泌物,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持续2天左右,病犬似有好转,稍进食,接近常温。
接着又第二次体温升高,持续数周,这时呼吸道、消化道表现卡化性炎症更明显。
这种情形一般维持1—2周之间;
2、中期:随着第二次体温的升高不降,病情进一步恶化,各类细菌继发感染更为严重,畏寒颤抖,精神时好时坏,鼻眼分泌物增多转为脓性,口角糜烂。
咳、气管炎、肺炎症状多有发生,吐、泻等时有发生,食欲减退或根本不进食,机体逐渐消瘦。
这种情形一般持续1月以上。
3、晚期:以神经性症状出现征照。
患犬除中期所表现症状外,偶尔还出现神经性症状,表现萎顿、肌疼无力,肌肉阵发性痉挛,平衡失调,圆圈运动,癫痫状惊劂和昏迷等,一般出现此症状维持1—2周犬之便会死亡。
有的病犬中后期在腹下或股内侧等处皮肤出现丘疹、泡疹等,有的形成什蟅肉趾(脚蹄硬化)。
三、预防
1、预防接种:犬瘟热的预防关键是接种犬瘟热疫苗。
目前常用疫苗较多,有灭活苗、弱毒苗;有单苗和联苗等,免疫接种后一般在1—2周产生中和抗体,4周后达到高峰,免疫期可达1年。
免疫持续期的长短主要受免疫方法、疫苗性状和个体因素等影响,一般在6个月内免疫保护能力较强,但是也有因犬只6个月后因犬瘟死亡原因为犬只自身免疫系统制造滞怠所造成!
2、如已有犬发病,应采取下列措施:
(1)隔离病犬,对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犬,应立即将犬隔离。
对犬舍可用3%甲醛溶液、0.5%过氧乙酸溶液或3%苛性钠溶液进行彻底消毒。
(2)对健康犬紧急预防注射,应用抗犬瘟热高免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注射,时间隔24小时,同时注意环境消毒和加强饲养管理,二十余天后再接种犬瘟热疫苗。
对未发病幼犬,可用人用麻疹疫苗,每只犬皮下注射1ml(2.5人份),并可用同时应用犬瘟热高免血清,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四、治疗
1、对症治疗
(1)防治继发感染。
犬瘟热患犬病情发展迅速,感染严重,主要是由于细菌继发感染结果,单一犬瘟热病毒所造成的危害并非十分严重,因此,治疗犬瘟热疾病要用足量抗元素以防继发感染。
治疗使用常用抗生素有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洁霉素、头孢菌素、丁胺卡那、氟呱酸、环丙沙星等。
临床治疗得知,足量青霉素和氨基甙类联合使用不仅具有很好疗效,而且药物价廉,宜作首选药物,当然广谱抗生素和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往往具有更好疗效,但成本高,可作次或备用。
(2)止吐、止血、镇咳化痰。
犬瘟热患犬发生吐、泻、血痢、咳嗽等症状一般都有,但并犬表现不太严重。
选择药物治疗时,主要根据病发表现情况结合机体状况综合考虑,如肚腹胀满止吐,可选动力性止吐药如胃复安、吗叮啉等;如胃肠空虚止吐,可选爱茂尔、阿托品、氯丙嗪等,让胃肠道静息下来。
维生素B6能够促进氨基酸代谢而表现出止吐效果,它能用犬瘟热止吐,但最好与其它止吐药配应用。
血痢用药:可补充适当剂量葡萄糖酸钙和Vc,同时配合注射维生素K和止血敏。
镇咳化痰:在抗菌消炎基础上,适当选用镇咳化痰药物配合治疗。
如咳必清、咳特灵、必嗽平等,症状一般很快得到缓解。
2、输糖补液。
犬瘟热除早期外,大多长期食欲不振或废绝,病犬处于“饥饿”状态,有的犬只还有不同程度脱水,因此,适时输糖补液,可有效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治疗中针对犬瘟热患犬大多脱水不严情况下,常按5—10%GS和生理盐水1:1比例输入,输液量小狗在200ml左右,大狗500—
1000ml。
在输液中患犬反复多次排尿(多见小狗),特别要注意监护心肺功能,如发现心率过快,呼吸困难,频频挣扎,呕吐等现象,应立即限制输液量和速度。
通常在输液结束或快要结束时,犬有尿出现则显示补液基本满足,否则可酌情加大输液量。
在输糖补液时,还应重视电解质钾的补充。
钾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和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病犬缺钾时,发病时表现神情淡漠和肌肉软弱无力,心律过快,节律不齐。
犬瘟热患犬长期食欲不振或废食,钾摄入不足,加之发病中常伴有吐泻现象,造成一定量钾的损失,特别是治疗时大量补液时,大量钾由尿排出,很易造成低血钾,因此,宜注意补钾。
常用10%Kc15—10ml加入500ml输液中滴注,安全方便,效果显著。
至于酸碱平衡问题,在治疗上也应考虑到。
在不具备血浆CO2结合力测定的条件下,治疗只有通过详尽地了解和观察犬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治疗前期的用药情况,才能对犬只个体酸碱平衡状态大致作出诊断。
犬瘟热患犬吐泻时有发生,但造成胃酸和碱性肠液损失不太严重,因此,治疗时不要盲目使用碳酸氢钠,根据观察,患犬持续发热、食欲匮乏,在连续2次以上补液时,输液中适当加入一定量的碳酸氢钠,非常有利犬的恢复;
3、特异性疗法。
在犬温热早中期注射大剂量抗犬瘟热高免血清,疗效较好。
用量一般每天每次10—15ml,连用3
—5天,同时酌情使用免疫增强剂加左旋咪唑、转移因子、干扰素等,疗效更好。
对中晚期犬,似乎没有效果。
另外还应指出的是,特异性疗法只有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4、护理。
犬瘟热病程长,体质差,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
一般而言,要保持犬生活在干燥舒适的环境中,少吃多餐易消化食物。
五、结果与预后
正确采用上述综合治疗措施,病情控制,一般早期为1个疗程(3—5天),中期1—2个疗程,晚期在2个疗程以上。
所谓病情控制,病犬反应特征为:体温下降到39摄氏度以下,眼鼻口无明显分泌物,食欲基本已恢复,神经性症状没有发展且有好转表现。
在病情控制基础上,内服抗生素如先锋IN、螺旋等和维生素B、C等,患犬可望在2—3周达到痊愈。
预后:早中期病愈率良好,后期病愈率不良,尤其是脑炎和肺炎症状出现时实施治疗意义不大,有的病犬经过治疗,症状一时得到改善,但最终还是转归死亡。
由治疗过程得知,经连续2—3天治疗,尤其采用了输糖补液治疗法,患犬症状未发生明显改善时,一般结果病愈率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