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民醉酒无证驾驶案情
- 格式:ppt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孙伟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09)成刑初字第158号公诉机关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孙伟铭。
2008年12月15日因涉嫌交通肇事被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刑事拘留,同月25日经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批准逮捕,次日由成都市公安局执行逮捕。
现羁押于成都市看守所。
辩护人施俊英,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律师。
辩护人陈红,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律师。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被告人孙伟铭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案,以成检刑一诉字(2009)第085号起诉书,于2009年4月10日向本院提起公诉。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刘东、尹箫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孙伟铭及其辩护人施俊英、陈红均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被告人孙伟铭自2008年5月购买一辆别克轿车以来,一直无驾驶证上路行驶,并有多次交通违法的记录。
2008年12月14日下午4时许,被告人孙伟铭醉酒后驾驶自己的川A43K66别克轿车从成都市成华区万年场“四方阁”酒楼送其父母前往火车北站,后又继续驾车沿成龙路前往龙泉驿区。
当日下午5时许,被告人孙伟铭在成龙路“蓝谷地”路口从后面撞上正常行驶的川A9T332比亚迪轿车尾部。
事故发生以后,被告人孙伟铭为逃避处罚不顾公共安全,立即高速驾车往龙泉驿方向逃逸,并在窜至成龙路“卓锦城”路段时,以超过每小时130公里的速度向右绕行强行超车后又向左迅速绕回,越过中心双实线,猛烈冲撞对面正常行驶的川AUZ872长安轿车,接着又迎面先后撞上川AKl769长安轿车、川AVD241福特轿车、川AMC337奇瑞轿车,直至川A43K66别克轿车不能动弹。
造成川AUZ872长安轿车内驾驶员张景全、乘客尹国辉、金亚民、张成秀死亡,代玉秀重伤,公私财产损失5万余元。
为支持上述指控的犯罪事实,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当庭宣读和出示了公安机关的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鉴定结论、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等证据。
第1篇一、案件背景孙中海,男,汉族,1975年出生于我国某市。
2007年,孙中海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后因证据不足被取保候审。
然而,在取保候审期间,孙中海因涉嫌故意伤害罪再次被刑事拘留。
2010年,孙中海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2016年,孙中海因“错案”被改判无罪,释放。
二、案件经过1. 案件一:强奸罪2007年,孙中海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
在侦查过程中,警方提取了孙中海的毛发样本,经过DNA鉴定,与被害人阴道内提取的毛发样本不符。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手段有限,鉴定结论未能排除孙中海的嫌疑。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认为证据不足,无法认定孙中海犯有强奸罪,故作出无罪判决。
2. 案件二:故意伤害罪在取保候审期间,孙中海因涉嫌故意伤害罪再次被刑事拘留。
此案中,被害人指认孙中海在酒后对其进行殴打,致其头部受伤。
经鉴定,被害人的伤势构成轻伤。
法院认为,孙中海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遂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
3. “错案”改判2016年,孙中海在服刑期间提出申诉。
经过重新审理,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且程序违法,遂改判孙中海无罪,并当庭释放。
三、案件引发的法律事件1. DNA鉴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孙中海案件中,DNA鉴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案提醒我们,DNA鉴定在司法实践中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对于保障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暴露出我国DNA鉴定技术起步较晚、应用范围有限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
2. 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孙中海案件中,他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犯罪。
这反映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存在一定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方面,要加强对取保候审人员的监管,确保其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取保候审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制观念。
3. 证据规则的完善孙中海案件中,原判决因证据不足而认定事实不清。
这提醒我们,证据规则在司法实践中至关重要。
一方面,要加强对证据的审查,确保其真实、合法、有效;另一方面,要完善证据规则,提高证据的证明力。
参公人员醉驾不开除案例
一、市公安局泰山路派出所事业编制工作人员代忠平酒后驾驶问题。
2021年7月11日,代忠平饮酒后驾驶小型轿车被公安机关查获。
经检测,案发时其血液中乙醇含量为78mg/100ml。
2022年1月24日,代忠平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公安机关暂扣机动车驾驶证六个月、罚款一千元。
代忠平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二、市安全应急管理服务中心事业编制工作人员郭前征醉酒驾驶问题。
2020年12月30日,郭前征醉酒驾驶小型轿车被公安机关查获。
经检测,案发时其血液中乙醇含量为168.9mg/100ml。
2021年7月23日,郭前征因犯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六百元。
【孙林海危险驾驶案】行为人拒绝配合交警进行酒精检测情形下的司法认定▍文徐振华朱荩黄辛▍来源《刑事审判参考》总第97集▍作者单位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孙林海,男,1979年5月2日出生,捕前在江苏某律师事务所工作。
2013年10月16日因涉嫌犯危险驾驶罪被逮捕。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孙林海犯危险驾驶罪,向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2012年12月27日17时许,被告人孙林海至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新城苑20号501室章月方家中吃晚饭。
当晚20时许,孙林海驾驶牌号为苏BV2363的小型汽车从前洲街道娱乐城沿堰玉路由西向东行驶至前石路口西侧路段时,与道路中心隔离护栏碰擦后冲入对向车道,与对向车道内程德林驾驶的牌号为苏JCH423的小型普通客车相撞,造成苏JCH423小型普通客车及道路中心隔离护栏损坏。
20时23分许,无锡市公安局1 10指挥中心接到程德林报警后,民警到达现场,发现孙林海有醉酒驾车嫌疑。
21时40分许,民警将孙林海带回交警中队,对其做酒精含量呼气测试。
经测试,其血液酒精含量为224.9毫克/100毫升。
21时54分许,孙林海未经许可擅自离开交警中队,并于22时许被民警抓获,后带回交警中队抽血取样。
2012年12月28日,被告人孙林海血样被送至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司法鉴定所进行检验。
经检验,其血液中检出乙醇成分,含量为1. 61毫克/毫升。
2013年1月7日经无锡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重新鉴定,孙林海血液中检出乙醇成分,含量为1. 57毫克/毫升。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孙林海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其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之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判处被告人孙林海拘役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孙林海不服,提出上诉。
孙林海及其二审辩护人认为,原审判决书确认的多名证人关于其饮酒的证言相互矛盾,且与相关书证相矛盾:侦查机关没有及时对其进行酒精含量呼气测试和血液酒精含量检验,事后所做酒精含量呼气测试的时间与实际时间不符,两次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报告中的检材与实际提取过程有矛盾,因此认定其构成危险驾驶罪的证据不足,请求二审宣告孙林海无罪。
关于孙伟铭醉酒驾驶案辩护词本人依法接受本案被告孙伟铭的委托,指派我担任孙伟铭醉酒驾驶案辩护人。
接受委托后,我研究了人民检察院对本案的起诉书,查阅了材料,获得充分的事实材料和证据。
我认为起诉书在认定事实上有重大出入(或者事实不清、定性不当等)。
理由如下:一、本案被告并不具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动机首先,本案被告在事发前是一个积极上进、工作出色,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年轻人。
他打两份工每天工作十余小时,并且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他得知范晓琼家庭困难,主动资助她女儿上学,帮助她度过难关,在地震发生后积极参加抗震救灾,这都表明本案被告是热爱生活并回报社会的人。
其次,事发后,孙伟铭头部受到重创缝合十多针,在坐各位可以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当本人已经明知自己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会因两车剧烈撞击遭受巨大威胁时,正常人的做法都会是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撞击的发生,而不是放任撞击带来的车毁人亡结果的出现,试想,有谁会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呢?除非因其他因素介入导致车辆失控,或者是他的意识已不清晰,控制能力下降,否则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积极进取、回报社会的年轻人会用自杀式的极端方法故意危害公共安全。
二、本案被告对本案中受害人的伤亡及财产损失持“放任”的“间接故意”是缺乏证据支持的。
首先,我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从该规定来看,故意犯罪对危害的后果是“明知会”发生,这表明危害结果的必然性。
希望这个结果发生称为直接故意,放任这个结果发生的称为间接故意。
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故意,行为人都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所发生危害后果的必然性。
在这里我们姑且先不讨论醉酒、无证、超速是否必然发生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结果,而是看看本案被告对这个结果的必然性是否是明知。
本案中,我们还应该分清两个主观心态:一是在孙伟铭醉酒驾驶时的主观心态,这时被告对无证醉酒超速驾驶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行为是故意的心态,而对出现“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样的结果却不是故意。
第1篇一、案件背景孙某飞,男,某市某区人,原系某市某区某局副科长。
2018年,孙某飞因涉嫌受贿罪被依法逮捕。
经审理查明,孙某飞在担任某区某局副科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200万元。
法院依法判处孙某飞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二、法律后果分析1.刑事责任(1)定罪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孙某飞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故法院依法判处孙某飞受贿罪。
(2)刑罚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案中,孙某飞受贿数额巨大,且具有其他严重情节,故法院依法判处孙某飞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2.民事责任(1)退赔赃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
”孙某飞在判决生效后,应将非法所得的200万元人民币退赔给国家。
(2)民事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因犯罪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本案中,孙某飞受贿行为给国家利益造成损害,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3.行政责任(1)开除公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务员因违法违纪被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因犯罪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孙某飞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故应被开除公职。
(2)党纪处分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党员因犯罪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醉驾代表的特权错觉从何而来正文:“我是人大代表,你们无权处置我!”2019-08-15 11:24澎湃新闻王选辉“我是人大代表,你们无权处置我!”福建霞浦县人大代表苏某辉酒驾将车子违停在闹市道路中央,之后拒不配合交警执法,并掏出了自己的人大代表证叫嚣,这一系列行为经警方通报后引发社会关注。
8月15日,记者从霞浦县交警大队了解到,经司法鉴定,苏某辉的血样中检出乙醇含量为203.5mg/100m,达到醉驾标准,该大队已对苏某辉以涉嫌危险驾驶罪立案调查。
据霞浦县交警大队介绍,7月17日20:37,苏某辉饮酒后在霞浦县松港街道金山路发现自己的闽JD***8号小车因违规停车被交警贴告知单,遂心怀不满,故意将车行驶至霞浦县太康路正中,以南北朝向将车辆停在太康路中心达23分钟之久,其时正值该路段通行高峰期,苏某辉的行为导致太康路通行不畅直至堵塞。
巡特警大队出警后,苏某辉自称为县人大代表,拒不将车移开。
后霞浦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派霞浦交警协助,苏某辉仍不配合。
交警大队民警将苏某辉带回队部进行调查,到队部后苏某辉酒劲上头仍不配合调查。
随后,交警将其带往医院,苏某辉在其子女的劝解下,才进行了酒精呼气测试和抽血检测,现场呼气值达163 mg/100ml。
7月19日,福建正扬司法鉴定所出具意见书,苏某辉的血样中检出乙醇含量为203.5mg/100ml,霞浦县交警大队对苏某辉以涉嫌危险驾驶罪立案调查。
霞浦县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经查,苏某辉确系霞浦县人大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应当经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苏某辉的行为已经触犯《刑法》、《治安处罚法》涉嫌危险驾驶和寻衅滋事。
目前,霞浦县公安局正在向霞浦县人大提请对苏某辉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行政拘留的许可。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伟,男,30岁,某公司职员。
2021年10月的一个周末,张伟与几位同事聚餐,期间喝下了约2瓶白酒。
酒后,张伟并未选择打车或叫代驾,而是驾驶自己的小型汽车回家。
当晚22时左右,张伟在回家途中,因酒精作用,操作不当,与一辆正常行驶的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电动车驾驶员受伤,两车不同程度损坏。
二、案件经过事故发生后,张伟立即报警,并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
经鉴定,电动车驾驶员受伤程度为轻微伤。
交警部门到达现场后,对张伟进行了酒精呼吸测试,结果显示张伟的酒精含量为124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
随后,张伟被带至医院进行血液检测,结果显示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124mg/100ml,达到了醉酒驾驶的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张伟的行为已构成醉酒驾驶机动车。
三、案件审理案件审理过程中,张伟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悔过,并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张伟的家属也向伤者表达了歉意,并赔偿了伤者的医疗费用。
法院审理认为,张伟醉酒驾驶机动车,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
鉴于张伟当庭认罪、悔罪态度良好,且积极赔偿伤者损失,法院决定对其从轻处罚。
四、判决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法院判决张伟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
同时,法院依法吊销了张伟的机动车驾驶证,并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五、案例分析本案中,张伟醉酒驾驶机动车,不仅严重威胁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还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以下是本案的几个关键点:1. 醉酒驾驶的危害性:酒精会影响驾驶人的判断力、反应速度和操作能力,极易导致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法律责任的严肃性: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包括刑事责任、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
3. 预防醉酒驾驶的措施:为了预防醉酒驾驶,应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驾驶人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醉酒驾驶行为。
商某某、孙某1、孙某2、高某某故意杀人、抢劫、强奸案文章属性•【案由】故意杀人罪,强奸罪(取消奸淫幼女罪),抢劫罪•【审理法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程序】死刑复核裁判规则行为人持械使用暴力致他人死亡,从而抢劫他人财物,情节严重的,其行为构成抢劫罪一罪。
正文商某某、孙某1、孙某2、高某某故意杀人、抢劫、强奸案被告人:商某某,又名商卫军,男,21岁,江苏省盐城市人,农民。
因本案,于年11月9日被拘留,10日被逮捕。
被告人:孙某1,又名孙建中,男,22岁,江苏省盐城市人,农民。
因本案,于年11月5日被拘留,10日被逮捕。
被告人:孙某2,又名孙龙标,男,19岁,江苏省盐城市人,农民。
因本案,于年11月5日被拘留,10日被逮捕。
被告人:高某某,男,21岁,江苏省盐城市人,农民。
因本案,于1995年11月5日被拘留,10日被逮捕。
被告人商某某、孙某1、孙某2、高某某故意杀人、抢劫、强奸案,由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检察院向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被告人商某某、孙某1、孙某2、高某某经预谋,于1995年9月29日晚8时许,携带尖刀、胶带等作案工具,进入无锡市郊区黄巷乡红五月村孙巷36号言勇宝家中,持刀威胁,将言勇宝(男,46岁)、魏伯华(男,51岁)、孙庆娣(女,45岁)、孙某某(女,41岁)的手脚捆绑,用胶带封嘴,劫得人民币2000余元及金项链一条、金戒指一枚等物。
尔后,四被告人分别采用绳与电线勒颈部、尖刀割、戳等手法将言勇宝、魏伯华、孙庆娣杀死,致孙某某轻伤。
被告人商某某、孙某1、孙某2于1995年10月4日上午8时许,携带尖刀、胶带等作案工具,进入常熟市虞山镇湖径村积善寺21号田丽亚(女,21岁)家中,持刀威胁,将田丽亚手脚捆绑,用胶带封嘴,劫得人民币1000余元及中国农业银行储蓄卡一张(卡上有1616.34元存款)等物。
商某某采用暴力手段强奸了田丽亚。
尔后,商某某、孙某1用鞋带将田丽亚勒死。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醉驾不起诉案例
案例一: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一学院副校长刘某某酒后驾车被查获,体内酒精含量为114毫克/100毫升。
检察院认为其系初犯,到案后认罪态度好,自愿认罪认罚,醉酒驾车的行为未造成损害后果,决定对刘某某不起诉。
案例二:
2021年4月16日中午,被不起诉人李某某与妻子尹某某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家中吃饭,期间李某某喝了一两左右的泡酒。
吃完饭后,被不起诉人李某某驾驶两轮摩托车搭载尹某某从家中出发,将尹某某送到怀德镇街上的保险公司打卡签到。
后被不起诉人李某某又搭载尹某某回家,当车行驶至怀德镇桥村新农村村道时被公安机关现场查获,经呼气式酒精检测结果是120mg/100ml。
后被不起诉人李某某被带至医院抽血送检,经鉴定,李某某血液中乙醇浓度为150.4mg/100ml。
警官认为,李某某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的行为,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坦白、自愿认罪认罚,醉驾程度在200mg/100ml以下,系初犯、偶犯,社会危险性不大等情节,犯罪情节轻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决定
对李某某不起诉。
第1篇一、案件背景孙伟铭案件是指2009年12月14日,四川成都发生的一起严重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当事人孙伟铭酒后驾驶一辆红色轿车,在成都市区内高速行驶,撞击多名行人,造成4人死亡、16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事发后,孙伟铭逃离现场,后被警方抓获。
此案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关于酒驾、交通肇事逃逸等法律问题的讨论。
二、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1. 酒驾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孙伟铭在案发时酒后驾驶,属于醉酒驾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孙伟铭在案发后逃离现场,属于交通肇事逃逸,且造成严重后果,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3.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对机动车进行有效管理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本案中,孙伟铭所驾驶的车辆属于其所有,其在酒后驾驶过程中,未对车辆进行有效管理,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4. 保险公司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二条,保险公司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对被保险人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孙伟铭的车辆投保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保险公司应当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对受害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三、案件判决1. 孙伟铭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2. 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对受害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3. 孙伟铭所驾驶的车辆所有人、管理人因未对车辆进行有效管理,被判决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四、案件启示1. 酒驾、交通肇事逃逸等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必须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刑法作业题目:关于孙伟铭案的案件分析班级:法学1501姓名:***学号: **********关于孙伟铭案的案件分析再仔细查阅了有关孙伟铭案的相关案件事实、审判过程和结果、有关各方的回应之后,产生了以下感想:孙伟铭案争论的焦点在于其所犯罪行应该定性为“交通肇事罪”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又或者可以说是其犯下这些罪行的主观心态应该认定为“过失”还是“故意”。
“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均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过失行为,后者则是故意行为。
而在刑法中区别故意和过失,有着特殊意义。
在刑法上,许多犯罪构成要件要求是故意,才构成犯罪,比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等,并且量刑也很重。
而过失犯罪的量刑往往较轻。
与此同时,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对于“过失”和“故意”这两种主观心态又分别有不同的分类,“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行的过失”,“故意”则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在本案中难以界定的则是其行为时的心态究竟是该定性为“过于自行的过失”还是“间接故意”。
而对于这两种心态的认定我认为恰恰是交通类刑事案件中最难界定的。
“过于自信的过失”又叫“有认识的过失”。
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特征表现为认识特征和行为特征,认识特征表现为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同时又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意志特征表现为行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即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的。
行为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认识,采取一定的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措施。
而“间接故意”则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它发生与否,对结果的发生在行为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但在心理上是肯定的,不与其意志冲突。
吕胜、张忠明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人格权纠纷人格权纠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审理法院】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5.22【案件字号】(2020)云03民终1415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李连毅毕丽萍胡蓉仟【审理法官】李连毅毕丽萍胡蓉仟【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吕胜;张忠明;张留花;金泽明;付某1;付某2;李某1;李某2;朱龙礁;钱海瑞;陈怡言;付某3【当事人】吕胜张忠明张留花金泽明付某1付某2李某1李某2朱龙礁钱海瑞陈怡言付某3 【当事人-个人】吕胜张忠明张留花金泽明付某1付某2李某1李某2朱龙礁钱海瑞陈怡言付某3【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民终字【原告】吕胜【被告】张忠明;张留花;金泽明;朱龙礁;钱海瑞;陈怡言【本院观点】本案上诉的争议焦点为吕胜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权责关键词】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撤销法定代理合同过错无过错法定代理人新证据诉讼请求维持原判强制执行【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上诉的争议焦点为吕胜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公民之间聚会饮酒属一种联谊行为,每个饮酒者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有最高的注意义务,对其他共同饮酒者不能恶意劝酒,应有善意的提醒、劝诫,酒后应负有一定的照顾义务。
一是吕胜先与张俊喝了大量白酒后,应当明知张俊喝了多少酒,但并未提醒应少喝酒。
二是吕胜又与张俊主动加入其他被告的聚会继续喝啤酒,并未提醒、劝诫。
三是吕胜与张俊最后离开,吕胜明知张俊喝了很多酒,并未阻止张俊酒后驾车。
四是吕胜作为饮酒者中唯一的成年人,对酒后驾车的危险性应当更有清楚的认识,其未尽一定的照顾义务。
基于上述四点吕胜应按其过错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因此,上诉人吕胜上诉认为一审判决仅凭其为成年人判决其承担15%的赔偿责任,存在明显不当,一审被告没有承担赔偿责任的事实依据、因果关系和法律依据,一审被告不存在过错大小之说,即使承担责任也只能所有被告平均承担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孙国民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案(甬公()行罚决字
[2021]01084号)
【主题分类】公安
【发文案号】甬公()行罚决字[2021]01084号
【处罚日期】2021.07.14
【处罚机关类型】公安部/厅/局/分局
【处罚机关】【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市公安局直属分局
【处罚种类】行政拘留
【执法级别】市级
【执法地域】宁波市
【处罚对象】孙国民
【处罚对象分类】个人
【更新时间】2021.09.18 17:58:20
主要违法事实:2021年06月04日16时22分许,孙国民驾驶牌号为浙B411GG的小型轿车在鄞州区沿箕漕街由北往南行驶至中山东路附近时被执勤民警查获, 经调查其于2020年09月20日被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构成机动车驾驶证吊销期间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九十九条第二款之规定,对机动车驾驶证吊销期间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决定给予孙国民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执行方式和期限:行政拘留由本局民警送宁波市拘留所执行,执行期限:2021年07月14日至2021年07月19日止。
北大法宝1985年创始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为法律人提供法律法规、司法案例、学术期刊等全类型法律知识服务。
孙伟玮、金贵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审理法院】辽宁省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辽宁省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5.06【案件字号】(2021)辽04民终792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马开智张庆敏李艳【审理法官】马开智张庆敏李艳【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孙伟玮;金贵森;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抚顺中心支公司【当事人】孙伟玮金贵森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抚顺中心支公司【当事人-个人】孙伟玮金贵森【当事人-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抚顺中心支公司【代理律师/律所】李学峰辽宁皓日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李学峰辽宁皓日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李学峰【代理律所】辽宁皓日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孙伟玮【被告】金贵森;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抚顺中心支公司【本院观点】本案争议的焦点,一是抚顺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顺城交通警察大队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否能作为本案责任认定的依据。
【权责关键词】代理合同过错鉴定意见反证证明力重新鉴定关联性质证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一是抚顺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顺城交通警察大队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否能作为本案责任认定的依据。
二是抚顺市中心医院法医司法鉴定所作为司法鉴定机构在本案中进行司法鉴定是否存在程序错误。
三是金贵森是否存在过度医疗和治疗无关疾病的事实以及金贵森第五次住院的医疗费和所产生的其他费用是否应由孙伟玮承担。
四是一审认定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的额度是否合理。
五是金贵森部分护理依赖的护理费是否应按5年、30%予以计算。
关于焦点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人民法院应依法审查并确认其相应的证明力,但有相反证据推翻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