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8.98 MB
- 文档页数:44
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选择题1谭其骧在1994年说:“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理所当然,在文化上也应该采用同样的。
〞文化上的“对内搞活〞,主要指的是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五讲〞“四美〞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三个面向〞2“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文化事业的繁荣,“双百〞方针提出的社会形势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B.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C.中共八大刚刚结束D.三大改造已经完成3.“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选项是A.春天是指伟大新的建立B.文学艺术、学术思想都可以自由发表C.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D.坚持百花齐放对社会主义开展有利4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文化艺术自由开展,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A.不能宣传唯心主义错误B.不能违背科学精神C.不能违背国家宪法的根本原那么D.不能宣传资产阶级倾向观点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开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开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年6月,时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的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假设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
为此, 给郭沫假设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的意见表达了A“百家争鸣〞的方针B“百花齐放〞的主张C“科教兴国〞战略D“为人民效劳〞的宗旨7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开展的经验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D.总结了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8 说:“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根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
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标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知道“双百”方针的内容、背景、提出的时间、贯彻的历程;(2)认识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3)运用史料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课前通过独立完成学案预习部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完成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总结贯彻“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双百”方针的重要性,更加坚定解放思想、开放创新,发展和繁荣我国文化事业的信心。
教学重点:“双百”方针的含义、提出的背景、贯彻的历程。
教学难点:双百遭遇挫折的原因、认识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朗诵诗歌、分享作品、合作讨论等。
教学过程:正式上课前观看精美的图片,欣赏美妙的音乐,学生感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指导下的我国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
导课:课前调查:请同学们写下自己喜欢的文艺形式,并举一例子。
教师分享自己喜欢的诗人贺敬之创作的诗歌,由大家共同朗诵。
由此,导入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课标要求: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师与学生共同掌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含义与实施的前提。
接下来,在学生课前针对政治史和经济史认真复习整理的基础上。
设置給史实,找联系的环节。
学生就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做简单点评和总结。
由此问题得出一个原理: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过渡: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后,知识分子欢喜鼓舞的心情溢于言表,文艺、科研领域硕果累累。
使学生感受的“双百”方针的正确性。
但是。
“双百”方针的贯彻的实施不是一帆风顺,遭遇寒冬,寒冬指什么时期?学生回答:“文革”时期。
老师与学生共同指出“文革”是因为左倾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