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县主要资源调查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94.00 KB
- 文档页数:11
射洪调研报告射洪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射洪县的发展现状、经济特点、产业结构以及相关问题,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1. 采访法:通过采访相关部门、企业和居民,收集信息和数据。
2. 实地考察:参观并了解射洪县的工业园区、农田、旅游景点等。
三、调研内容1. 射洪县的发展现状:a. 经济总体情况:射洪县的GDP、人均收入、财政收入等指标;b. 产业布局:主要的产业类型和发展重点;c.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信、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2. 经济特点:a. 农业:射洪县的农业发展情况,主要农作物和养殖业;b. 工业:工业园区的规模、重点企业和主要产品;c. 服务业:射洪县的商贸、旅游业发展情况。
3. 产业结构:a. 产业结构的优势和特点;b. 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方向和措施。
4. 相关问题:a. 射洪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b. 问题原因分析;c. 可能的解决方案。
四、调研结果1. 射洪县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县城,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农田流转、农产品销售等问题。
2. 工业发展较为薄弱,工业园区规模较小,需要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
3. 服务业发展较为落后,商贸和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4. 射洪县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如交通便利性、教育和医疗等方面。
5. 射洪县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需要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五、建议和对策1.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供土地流转和农产品销售的有利条件。
2. 加强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促进工业发展。
3. 加强商贸和旅游业的宣传和推广,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
4. 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水平。
5. 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射洪县的产业竞争力。
六、总结射洪县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通过加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射洪县可以实现更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射洪农村调研报告射洪是四川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成都市所辖的南充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川东南边境,是一个山区农村地区。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和实地访谈的方式进行,主要目的是了解射洪农村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射洪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种植业以稻谷、玉米、蔬菜和水果等为主,养殖业则以猪、牛、羊等为主。
农村居民普遍认为射洪的农产品质量较好,但销售渠道相对薄弱,导致农产品价格偏低,收入较为困难。
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射洪农村的交通条件较为艰苦,山路崎岖,交通不便。
有限的公交车和农村道路的状况不佳,给居民的日常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
此外,农村的供水、用电和通信设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村庄的供水甚至完全依靠自然水源,用电和通信设施也不及城市成熟。
教育和医疗是农村居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调研发现,尽管射洪农村的教育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比城市落后,偏远的山区有些孩子因为交通困难没有上学的机会,农村小学的教师资源也相对紧缺。
医疗方面,农村的医疗设施有限,部分村庄的居民需要长途跋涉才能获得医疗服务,这对于病情急剧恶化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困难。
尽管面临上述问题,射洪农村的居民精神面貌较为乐观。
大多数居民表示他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希望通过农村的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来改善生活条件。
他们希望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农村居民也期望能够有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射洪农村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基础设施问题以及教育和医疗条件的落后。
为了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射洪乡村应加大农业产业升级和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的交通、供水、用电和通信设施;加强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射洪调研报告范文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射洪是四川省的一个县级市,坐落于四川盆地南缘。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射洪的市场潜力、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特色以及人口结构等方面的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
2.调研过程首先,我们对射洪市进行了整体概况的了解,包括市区规模、地理位置、人口等基本情况。
然后,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并在射洪市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采集了大量的数据。
最后,我们整理了这些数据,并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和分析工作。
三、射洪市的市场潜力1.人口规模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射洪市的人口规模较大,人口数量超过了50万。
这意味着市场潜力巨大,有利于吸引各种产业的发展。
2.经济发展情况射洪市的经济发展较快。
据统计,射洪市的GDP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尤其是一些产业,如制造业和建筑业等,更是表现出了较大的发展潜力。
3.产业特色射洪市的产业特色主要有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农业方面,射洪市以水稻和玉米等为主,农产品种类较多且品质较好,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制造业方面,射洪市拥有一些大型企业,如汽车制造厂和电子产品制造厂等,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服务业方面,射洪市的餐饮业、旅游业和物流业等也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四、射洪市的人口结构1.性别比例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射洪市的人口性别比例大致为男女各占50%。
2.年龄分布射洪市的人口年龄分布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
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较高,这表明射洪市面临着养老服务的挑战。
3.教育程度射洪市的人口教育程度较高,大部分人受过中等及以上学历的教育,这为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4.就业情况射洪市的就业情况较好,尤其是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的就业机会较多。
就业率较高,且一些企业还存在用工缺口。
五、结论和建议通过对射洪市的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射洪市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有利于吸引各种产业的发展。
射洪县情概况【地理区位】射洪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上游,遂宁以北,东靠南充,西邻成都,南接重庆,北抵绵阳,位于成渝经济区北弧中心,属全省“一极一轴一区块”成都都市圈增长极,与成都、重庆距离都在200公里以内,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射洪现辖30个乡镇,其中20个镇(太和、金华、仁和、青岗、明星、洋溪、香山、大榆、广兴、潼射、涪西、陈古、凤来、金家、天仙、太乙、曹碑、沱牌、复兴、官升),10个乡(伏河、青堤、双溪、文升、瞿河、万林、太兴、东岳、金鹤、玉太),590个行政村、3个街道办事处(子昂、紫云、平安)、66个社区。
【人口状况】截至2014年末,全县总人口100.78万。
男女人口比例为105.76:100,人口密度为676人/平方公里。
人口自然出生率7.93‰、死亡率5.4‰、自然增长率2.53‰。
全县农业人口71.2万,非农业人口29.6万。
【历史沿革】射洪县建置是在南北朝西魏时期,始置射江县,于北周(公元557年)改名射洪县,故称“西魏置县,北周正名”。
射洪县得名源于其境内有射江(射江今称梓江,又名梓潼江),古“江”与“洪”同音,古人将“射江”讹为“射洪”,后北周从俗,遂改为射洪。
《元和郡县图志》载:(射洪)“县有梓潼水,与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江口。
蜀人谓水口曰洪,因名射洪”。
今射洪县境内建立县级政权已1500多年。
【古今名人】射洪历史文化名人众多。
包括:陈子昂(约659—700),字伯玉,唐代文学家,开初唐诗坛一代诗风,其《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是流传千古;谢东山,字阳升,号高泉,嘉靖二十年(1541年)登辛丑科进士及第,授兵部主事,后迁郎中,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孙竹篱,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绵阳书画院院长,擅长中国画,其国画作品具有极高收藏价值;于渊,名光藻,号邦齐,川中著名爱国将领之一。
【自然条件】射洪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射洪县主要资源调查报告射洪县主要资源调查报告一.调查时间11月~12月二.调查地点四川省射洪县三.调查对象四川省射洪县主要自然资源四.调查目的依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教学要求,即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区域问题的能力及进行区域规划实践操作的能力,最后确定教学实践为以学生家乡所在区县作为调查区域,对其几种主要自然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自然资源的评价。
五.调查方法本调查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和重点调查法。
经过文献和网络查找筛选出射洪县主要的自然资源,进而分析所选自然资源的储存和利用现状及对其进行资源评估评价。
六.调查内容1.射洪县及其资源概况射洪县隶属于四川省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上游,遂宁以北,东靠南充,西邻成都,南接重庆,北抵绵阳,位于成渝经济区北弧中心,与成都、重庆距离都在200公里以内,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
射洪现辖30个乡镇,其中20个镇,10个乡、590个行政村、3个街道办事处、58个社区。
射洪县自然资源状况良好。
气候资源:射洪生态环境良好,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耕地67万亩,光热资源充沛,年平均日照1306.9-1471.8小时,农业复种指数268%,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稻麦一年两熟,并可种植多种经济作物;水资源:县内雨量较充沛,水系发达,溪河密布。
自然水系以涪江为主干流,梓江、青岗河、桃花河、富同河为主支流,呈树枝状延伸全县境域。
境内有4处天然湖泊,生态环境好,碳排放指标充分。
全县还人工修建了人民渠、前锋渠、武引渠等引水工程渠系。
植物资源:森林覆盖率40.5%,是全国首期造林绿化百佳县和省级环保模范县,植被主要是以柏木为代表的针叶林,其次是以栎柏、桤柏为代表的针阔混交林,再其次是以栎木、桤木为代表的阔叶林。
另外,在村舍四周,还有以慈竹为代表的竹林。
动物资源:动物物以养殖动物为主,有养殖动物30种,野生动物18种,鸟类74种,鱼类94种;矿藏资源:射洪县境内石油、天然气、盐卤等资源较丰富,已成功开采天然气井3口,实现天然气自给有余。
射洪县的地理位置射洪地处四川盆地中部,位于遂宁市西北部,涪江中游,东靠南充,西邻成都,南接重庆,北抵绵阳,西晋置县,面积14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993公顷。
人口104万。
县境南北长58.3km,东西宽46km。
介于北纬30°40′∽31°10′,东经105°10′∽105°39′之间,海拔最高674.4米,最低299米。
县境呈心脏形,西北高,东南低.全县以丘陵地貌为主,丘陵地区占89.1%,涪江、梓江河谷地貌占10.9%。
辖20个镇、10个乡、630个村射洪县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总体上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的特点。
年平均日照1306.9-1471.8小时,年平均辐射总量为90.67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7.2°C。
年降雨量908—993mm,年平均蒸发量为985.7—1265.1mm。
由于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加上蒸发量比较大,所以干旱是严重的自然灾害。
射洪生态环境良好。
城市乡村,绿树葱茏,森林覆盖率40.5%,是全国首7造林绿化百佳县。
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农业复种指数268%。
射洪县的历史文化射洪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
公元554年置县,因境内梓江箭一般直射涪江而名射江,北周改名射洪,沿用至今。
射洪是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是享誉中外中国名酒沱牌曲酒的产地。
射洪是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全国科技示范县,全国乡镇工业开发示范县,全国玉米制种基地,全国商品瘦肉猪基地县,全国劳动力开发试点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全国电气化达标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和四川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点县射洪县的经济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8.9亿元,增长15.6%,县域财政收入实现4.275亿元,增长20%。
是四川省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
1996年在上海成功上市的沱牌公司,20年前还是一个小作坊,现已跻身国家大型一档企业行列,占地12平方公里的沱牌酿酒生态工业园已初具规模。
调查四川省射洪县地理环境、人口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等,撰射洪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弧中心,现辖21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282个行政村、68个社区,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人口95.81万。
先后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全国财政管理工作先进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全国最美乡村创建先进县、全省唯一的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全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全省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县、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市、全省服务业强县示范县、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成功入列全省8个全国百强县培育县之列,争取到全省“一县一策”培育政策和遂宁市21条扶持措施。
射洪历史文化悠久。
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在此设郡,公元555年西魏恭帝置“射江”县,北周更名射洪并沿用至今,境内建立县级政权已1500余年。
2019年11月18日,射洪正式撤县建市。
初唐大诗人陈子昂、著名国画家孙竹篱、“松鹤大师”王辛、“西部虎王”张扬学、“巴蜀奇书”赵敬亭、“画家将军”敬庭尧等才俊辈出。
射洪经济实力较强。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0.09亿元、同比增长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7.94亿元、增长1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亿元、增长33.7%。
荣登赛迪2021年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榜第89位、西部第2位。
射洪产业发展迅猛。
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达126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6%,锂电新材料、食品饮料、机械电子和能源化工四大主导产业,总产值达到307.2亿元、增长20.7%。
拥有舍得酒业、美丰股份、天齐锂业3家上市公司。
天齐锂业、沱牌舍得连续4年、绿然集团连续3年跻身“四川省民营企业100强”。
锂电高新产业园区获评全省首批“5+1”重点特色园区。
射洪县主要资源调查报告射洪县主要资源调查报告一、概述本报告旨在对射洪县的主要资源进行调查,以评估该县的资源状况及潜力。
通过采集数据和分析统计,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二、人力资源根据统计数据,射洪县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截至目前,该县总人口约为50万人,其中劳动力人口约为30万人。
射洪县拥有多所职业学校和技工学院,为培养和造就各类专业技能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自然资源射洪县地处四川盆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1. 农业资源:射洪县是农业县,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和油菜。
县内的农田面积广阔,适宜农业发展。
2. 矿产资源:射洪县地下潜藏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铁矿石和石油等。
3. 水力资源:射洪县地处长江上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县内有多座水库和水电站,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经济资源射洪县的经济资源主要集中在农业和工业领域。
1. 农业经济:射洪县的农业发展相对较为成熟,农产品产量稳定。
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小麦、油菜和蔬菜等。
农民通过农产品销售和农业加工业带动了县域内的经济发展。
2. 工业经济:射洪县的工业经济也有较大潜力,目前主要以建材、机械制造和化工等行业为主。
县内工业园区的建设为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提供了平台。
五、旅游资源射洪县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1. 自然景观:县内的四川盆地风光独特,有多个自然景点,如洪山风景区、红军公园等。
2. 历史文化:射洪县历史悠久,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红军广场、抗战纪念馆等。
凭借以上的资源优势,射洪县在旅游业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六、环境资源射洪县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县内的森林覆盖率较高,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水质也较为清洁。
县政府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在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七、结论,射洪县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
该县的农业、工业和旅游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射洪县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射洪县主要资源调查报告射洪县主要资源调查报告一、概况射洪县位于四川省广元市下辖,地处长江上游平原腹地。
全县总面积约为1500平方公里,下辖12个乡镇,总人口约为40万人。
射洪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也是四川省农产品的重要产区之一。
二、农业资源射洪县以农业资源为主要经济支柱。
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茶叶、果树等经济作物。
县内拥有大片肥沃的土地,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射洪县还拥有充足的水利资源,有利于农田的灌溉和农作物的生长。
三、矿产资源射洪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主要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灰石、石英砂等。
其中,煤炭资源是最为丰富的,可用于发电、采暖等多个领域。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射洪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水资源射洪县水资源丰富,主要以长江和包鱼河为主要水源。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为射洪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供应。
射洪县还有多个水库,如北羊山水库、人工湖水库等,可用于灌溉、发电等用途。
五、生态资源射洪县的生态资源丰富多样。
县境内有大片的森林和湿地,为众多珍稀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生活环境。
射洪县还拥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如梨树河自然保护区、锦屏山自然保护区等,是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
六、人力资源射洪县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县内有多所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射洪县的人口数量庞大,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七、旅游资源射洪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主要景点包括北羊山风景区、梨树河风景区、锦屏山风景区等。
这些风景名胜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射洪县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八、发展前景射洪县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农业方面,射洪县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推广,提高经济效益。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射洪县可以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射洪县在生态旅游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旅游基础设施,吸引更多游客,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射洪县主要资源调查报告射洪县主要资源调查报告1·介绍本文档是关于射洪县主要资源的调查报告。
通过对射洪县的资源调查和分析,对其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和参考意见。
2·自然资源调查2·1 水资源2·1·1 河流水资源根据调查,射洪县主要河流包括河、河等,总水量约为万立方米。
其中,河水质清澈,适宜农田灌溉。
河水质稍差,不适合直接供水。
2·1·2 地下水资源射洪县存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水质良好。
根据调查数据,地下水位平均深度约为米,总储量约为万立方米。
部分地下水已被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
2·2 农田资源射洪县的农田资源较为丰富,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农业。
根据调查,射洪县的农田总面积约为平方公里,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大部分。
2·3 矿产资源射洪县存在铁矿、煤矿、石油等矿产资源。
据调查,铁矿储量约为吨,煤矿储量约为吨,石油储量约为万吨。
3·经济资源调查3·1 工业资源射洪县的工业资源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镇和镇等地。
主要产业包括行业、行业等。
据调查,射洪县的工业企业总数约为家,其中中小企业占大部分。
3·2 农业资源射洪县的农业资源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产业发展较为蓬勃。
调查显示,射洪县的农业产值约为万元,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
3·3 旅游资源射洪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景区、景区等。
调查显示,射洪县的旅游接待量约为人次,旅游收入约为万元。
4·社会资源调查4·1 人力资源射洪县的人力资源较为充足,具备丰富的劳动力。
根据调查,射洪县的劳动力总数约为人,其中熟练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占比较高。
4·2 教育资源射洪县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好,中小学、职业教育机构等完善。
根据调查,射洪县的教育覆盖率约为%,教育资源分布均衡。
4·3 医疗资源射洪县的医疗资源较为健全,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完备。
射洪调研报告射洪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射洪的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人口分布以及当地特色产业等情况,为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发展潜力和投资机会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确保获得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当地居民、企业负责人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三、调研结果1. 经济发展状况射洪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县级市,农产品种植和养殖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的限制,农业发展相对较慢,产量和效益都较低。
射洪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2.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射洪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道路交通、水电供应和通信网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政府正努力改善这些方面的条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服务水平。
3. 人口分布射洪县拥有较多的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相对较慢。
射洪政府计划加大城市建设的力度,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吸引农村人口转移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4. 特色产业射洪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如竹木制品、中药材种植和养殖业等。
这些产业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是该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政府鼓励这些产业的发展,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四、调研结论射洪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
然而,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我们建议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时扶持和发展特色产业,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以上是本次射洪调研的粗略结果,仅供参考。
详细的数据和信息将在后续的报告中给出。
射洪县主要资源调查报告射洪县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县级市,是成都市副中心城市群的一部分。
经过对射洪县的主要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以下为本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水资源射洪县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江河和地下水。
其中,嘉陵江是射洪县最主要的水源,是该地区的重要水域交通通道和水利资源供应来源。
射洪县地下水资源也十分丰富,为农业灌溉和城市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二、农业资源射洪县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拥有优质的农业资源。
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其中特色农产品有射洪米、射洪蜜橙等。
射洪县农业以粮食种植和养殖业为主,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在该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旅游资源射洪县具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主要旅游景点包括邛崃山、夹江古镇、玉环洞等。
射洪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度假。
四、矿产资源射洪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灰石、铁矿石等。
其中,煤炭资源是射洪县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五、人力资源射洪县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
近年来,射洪县加大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了当地劳动力素质。
目前,射洪县的劳动力资源主要用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领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六、环境资源射洪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资源相对良好。
县内山清水秀,空气相对较好,自然环境适宜生活和发展。
射洪县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注重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
以上为射洪县主要资源的调查报告,对射洪县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了简要介绍。
射洪县在充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射洪调研报告射洪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射洪市位于四川省南充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是典型的农业县。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射洪市的农业生产情况、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制定农村扶贫政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首先在射洪市的几个村庄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收入来源;然后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了一些农业生产基地和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实地了解。
三、调研结果1.农业生产情况射洪市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和蔬菜为主。
水稻是主要的农作物,占据了大部分土地面积。
玉米和蔬菜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
农民普遍使用化肥和农药来提高产量,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2.农民收入水平射洪市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作物的销售和务工。
由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较大,农民的收入也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
农民在农闲时会选择去城市打工增加收入,但力所能及的工种种类较少,工资水平也较低,难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农村发展现状射洪市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虽然农民合作社逐渐发展起来,但规模较小,发展潜力不足。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普遍不完善,如道路、供水、电力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四、问题分析和建议1.农业生产问题射洪市的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建议引导农民转向有机农业,提倡绿色种植方式,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
2.农民收入问题射洪市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需要更多的就业机会。
建议政府扶持农民创业,提供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旅游业。
3.农村发展问题射洪市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尤其是道路、供水和电力方面,需要加大改善力度,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效率。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射洪市的农业生产情况、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发展现状。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射洪市进一步加强农村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射洪调查报告射洪调查报告射洪,位于四川省内江市的一个县级市,素有“天府之门”之称。
近日,笔者对射洪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了解该地的经济发展、社会状况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以下是本次调查的报告。
一、经济发展射洪作为内江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射洪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农业和工业。
农业方面,射洪拥有广阔的农田资源,土地肥沃,种植业发展良好。
尤其是水稻种植,射洪的优质稻米在全国享有盛誉。
工业方面,射洪拥有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如电子、纺织、化工等行业,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社会状况在社会状况方面,射洪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射洪在教育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探索和发展。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射洪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拥有一些优质的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为当地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此外,射洪还注重文化事业的发展,拥有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三、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射洪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为射洪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如道路、交通、医疗等方面的改善,也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此外,射洪还注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面临的挑战尽管射洪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射洪的农业发展虽然较好,但仍然存在着农民收入不高、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其次,射洪的工业发展相对较快,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射洪的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大投入和改善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射洪在经济发展、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射洪县主要资源调查报告射洪县主要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1.1 背景介绍根据射洪县发展规划的需要,本调查报告旨在全面了解射洪县的主要资源情况,为未来的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1.2 调查目的通过对射洪县主要资源进行调查,了解其种类、分布、利用状况等情况,为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利用资源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自然资源调查2.1 土地资源2.1.1 土地利用现状2.1.2 土地类型及分布情况2.1.3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2.2 水资源2.2.1 河流水系情况2.2.2 水库水质及用途2.2.3 地下水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2.3 森林资源2.3.1 森林面积及类型分布2.3.2 木材资源储量及利用情况2.3.3 森林保护与管理情况2.4 矿产资源2.4.1 主要矿产种类及分布2.4.2 矿产资源储量及开采情况2.4.3 矿产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情况三、生态环境状况调查3.1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3.1.1 主要污染源及排放情况3.1.2 空气质量分级及影响因素3.1.3 大气污染治理情况及成效3.2 水环境质量状况3.2.1 河流水质状况及污染源分布3.2.2 水污染治理措施及成效3.2.3 水资源保护及利用情况3.3 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3.3.1 重点保护物种及保护区划分3.3.2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及成效3.3.3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情况四、经济资源调查4.1 农业资源4.1.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4.1.2 畜禽养殖产业规模及发展状况4.1.3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及可持续发展情况4.2 工业资源4.2.1 主要工业企业及产业类型4.2.2 工业产品产量及市场需求情况4.2.3 工业园区建设及环保措施4.3 旅游资源4.3.1 旅游景点及分布情况4.3.2 旅游接待情况及游客来源分析4.3.3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情况五、社会资源调查5.1 人力资源5.1.1 人口数量及结构情况5.1.2 教育、医疗、文化等人力资源状况5.1.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情况5.2 经济基础设施资源5.2.1 城乡交通情况及发展规划5.2.2 都市供水、供电及通信设施状况5.2.3 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供给情况六、结论与建议根据上述资源调查结果,综合分析射洪县的资源状况,提出发展与利用资源的建议。
射洪县主要资源调查报告
射洪县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处巴蜀之间,是川渝地区的交汇点,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下面是对射洪县主要资源的调查报告:
1.水资源:射洪县地理位置优越,有着丰富的水资源。
县内有多条河流穿过,包括大渡河、嘉陵江等。
这些河流为射洪县提供了可观的水资源,也为水力发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农业资源:射洪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等,还有蔬菜、水果等农产品。
农业资源在射洪县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3.矿产资源:射洪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主要矿产有煤炭、铁、铜、硫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为射洪县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4.旅游资源:射洪县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其中,大熊山风景名胜区是射洪县的主要旅游胜地,这里有壮美的山水景观、
古老的寺庙遗址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
县内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5.人力资源:射洪县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当地居民勤劳勇敢,具备各种工种的技能。
这些人力资源为县内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领域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总体而言,射洪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些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射洪县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强开发与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川射洪报告四川射洪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美丽而充满活力的地方。
作为四川省内一个重要的县级市,射洪在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发展潜力。
经济方面,射洪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民们努力耕种着广阔的土地,不断追求农业现代化的进步。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射洪县注重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并不断鼓励农民创业。
现在,射洪的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了不少高效农业示范基地,这既提高了农业产出,也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射洪县的工业也在蓬勃发展,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这里有一些以家具制造、电子设备生产和纺织业为主的企业。
这些企业不仅给射洪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还为县政府提供了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动力。
在文化领域,射洪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而闻名。
这里有独特的溜溜球表演,是一种地方传统民俗活动。
在农闲和节假日,人们便会组织各类比赛和演出,吸引了来自四川以及其他省市的游客。
此外,射洪还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射洪瓜节和白族三月三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射洪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美德,同时也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旅游业在射洪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射洪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风景秀丽的汉江和宜人的山脉。
射洪县旅游局一直致力于推广这些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
他们建造了许多景点和旅游设施,如五虎关和滑翔机场。
同时,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旅游业之间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平衡,使得射洪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射洪还有一大特色是他们的美食文化。
射洪人热爱美食,尤其擅长烹饪。
当地的特色菜有宜宾燃面、四季豆炖鸡、糟皮肘子等等。
这些美食不仅在四川地区有口皆碑,也吸引了许多游客远道而来品尝。
总之,射洪作为一个美丽的地方,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而备受赞誉。
无论是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还是旅游的推广,射洪都在不断努力,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如果你有机会来四川,不妨来射洪走走,领略一下这个有着深厚底蕴的美丽县城。
射洪县情概况射洪居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西近成都,南邻巴渝,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101.6万人。
射洪是唐代伟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是中国名酒沱牌曲酒的产地,是四川省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
射洪历史文明悠久。
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被史学家称为“射洪人”。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在此设郡;公元555年,西魏恭帝置县,因梓江箭一般直射涪江而名“射江”;北周更名射洪,沿用至今。
射洪工业发展迅猛。
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沱牌、美丰、银华3大工业城建设深入推进,食品、化工、家纺、机电配套、包装印刷、冶金建材6大优势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截止2010年底,射洪有上市公司4家(沱牌集团、美丰股份、华纺银华、天齐锂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1户,年产值上亿元企业51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51家。
百亿园区、百亿产业、百亿企业加快发展,县域工业经济体系已经形成。
深入实施科技强县战略,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射洪农业发展成绩喜人。
有耕地70379.79公顷,气候条件优良,农业复种指数达到287%。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标准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基地农业、大户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蓬勃发展,成绩喜人,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
射洪基础设施完善。
县城太和镇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42万人,三横七纵主体骨架已经形成,东、西、南、北四大片区开发热火朝天,十大休闲广场、主题公园点缀其间,一座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正在崛起。
全县城乡基础设施完善,新农村电气化全县覆盖,是全国电气化建设先进县;绵渝高等级公路全县贯通,遂绵高速射洪段顺利推进,涪江五桥正加紧筹建,农村公路建设荣获全省先进。
射洪文化特色鲜明。
陈子昂高举诗歌革新大旗,开唐诗鼎盛之先河;孙竹篱融诗书画“三绝”于一体,显来着大家之风范;“松鹤大师”王辛、“西部虎王”张扬学、“巴蜀奇书”赵敬亭,以及不断创新的川剧艺术和杂技表演被誉为巴蜀文化的“射洪现象”,被评为“中国特色民间艺术之乡”。
关于射洪农村经济现状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我认为研究农村经济的现状是很有必要的一项课题。
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农民的小康致富更是中国经济腾飞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
因为面对8亿农民的庞大数字,我想到不是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巨大困难而是应该盯住这个庞大的市场,正逢利用这一机遇发挥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扩内需”它的巨大作用。
在此背景下我们利用暑假时间对农村经济的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通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农村经济现状的调查,了解当前政府对农村发展所实施的政策,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现状,研究提高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方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具体情况调查我们根据自填式问卷特点合理制作调查问卷个人一般情况,如:职业、、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人口数;家庭财政收支方面,如:家庭的年收入、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庭每年的支出比重、家庭支出的主要项目;家庭设施方面,如:日常的交通工具;家庭消费方面,如:消费地点﹑消费环境等;国家政策方面,如:村村通工程﹑新型医疗合作政策﹑减免农业税﹑小额信用贷款等本村企业方面,如:企业的行业性质﹑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等。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所调查的人群男女性别比为22:11。
调查人群的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
从文化程度来看,人群总体的文化程度较低,在被调查人群中3/4的人具有初中以下文凭,其中40岁以下人群受教育程度高于40岁以上的人群。
从婚姻状况来看,90%都已婚。
从职业状况来看, 80%的调查者的职业都是务农。
家庭平均人口为5人左右。
家庭劳动力人口平均3人左右。
家庭年收入平均4000左右。
(二)农村经济现状的了解情况调查中的相关问题有4道小题,在此引用两道小题,分别用表格形式展示:一﹑在您家每月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种类比例日常生活必需40%品教育支出20%赡养老人9%农业成本20%其它11%二﹑您家一月的总收入大概是:范围比例1000元以下5%1000元到三千30%元三千元到五千50%元五千元以上15%三﹑调查时间: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28日四﹑此次农村经济现状调查的体会:对国家政策的认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普遍认为国家政策的方向及目的是为老百姓谋福利,但是其执行到地方以后已经有所变味甚至扭曲。
射洪县主要资源调查报告————————————————————————————————作者:————————————————————————————————日期:射洪县主要资源调查报告一.调查时间2014年11月~12月二.调查地点四川省射洪县三.调查对象四川省射洪县主要自然资源四.调查目的依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教学要求,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区域问题的能力及进行区域规划实践操作的能力,最后确定教学实践为以学生家乡所在区县作为调查区域,对其几种主要自然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自然资源的评价。
五.调查方法本调查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和重点调查法。
通过文献和网络查找筛选出射洪县主要的自然资源,进而分析所选自然资源的储存和利用现状及对其进行资源评估评价。
六.调查内容1.射洪县及其资源概况射洪县隶属于四川省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上游,遂宁以北,东靠南充,西邻成都,南接重庆,北抵绵阳,位于成渝经济区北弧中心,与成都、重庆距离都在200公里以内,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
射洪现辖30个乡镇,其中20个镇,10个乡、590个行政村、3个街道办事处、58个社区。
射洪县自然资源状况良好。
气候资源:射洪生态环境良好,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耕地67万亩,光热资源充沛,年平均日照1306.9-1471.8小时,农业复种指数268%,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稻麦一年两熟,并可种植多种经济作物;水资源:县内雨量较充沛,水系发达,溪河密布。
自然水系以涪江为主干流,梓江、青岗河、桃花河、富同河为主支流,呈树枝状延伸全县境域。
境内有4处天然湖泊,生态环境好,碳排放指标充足。
全县还人工修建了人民渠、前锋渠、武引渠等引水工程渠系。
植物资源:森林覆盖率40.5%,是全国首期造林绿化百佳县和省级环保模范县,植被主要是以柏木为代表的针叶林,其次是以栎柏、桤柏为代表的针阔混交林,再其次是以栎木、桤木为代表的阔叶林。
另外,在村舍四周,还有以慈竹为代表的竹林。
动物资源:动物物以养殖动物为主,有养殖动物30种,野生动物18种,鸟类74种,鱼类94种;矿藏资源:射洪县境内石油、天然气、盐卤等资源较丰富,已成功开采天然气井3口,实现天然气自给有余。
中石油天然气北环主干线纵贯全境,已成功争取3亿立方米天然气指标。
岩盐资源已探明储量,卤水12.89亿立方米,盐源67.72亿吨。
2.自然资源及县内主要自然资源介绍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
自然资源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
自然资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
根据自然资源的属性分类和有关射洪县自然资源文献网络资料及访谈总结,可知射洪县主要的自然资源有:。
现将主要资源现状及评价陈列如下:(一)水资源射洪县县境位于盆中岷、沱、嘉中下游与盆北嘉陵江中下游春季较少水区的分界线上,江河资源丰实。
以一级河流涪江为主,辅以二级河流梓江,加上青岗河、桃花河、潼射河等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溪河共40余条,特别是因建电航而形成的金华湖、螺湖、天仙拦河埝,正在建设的打鼓滩电站、沱牌电站共形成5个湖区。
下面具体分析射洪县水文特征:径流深。
县境地形、地理位置和年降水量差异甚微,据《四川省水文手册》载:平均径流深金华、金家、复兴三区为220毫米;天仙区210毫米;其余区为200毫米。
河流泥沙。
涪江水多年(1956-1985)平均含沙量1.81公斤每立方米。
最大年为2.48公斤每立方米,1981年7月14日高达20公斤每立方米。
而“老山水”含沙量仅0.503公斤每立方米,梓江水多年(1956-1985)平均含沙量1.41公斤每立方米,最大是的1963年5月23日为15.7公斤每立方米。
《四川省水文手册·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模数等值线图》载:射洪年输沙模数为430吨每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以坡耕地及陡坡开荒地最严重。
据测算涪东乡钟家店水库年平均流入泥沙量为450立方米每平方公里。
水质。
江河水质,涪江太和镇段江水是重碳酸型淡水,矿化度0.151-0.154克每升,酸碱度6.7-8,总硬度40-50毫克每升,水温8-27℃。
1977年8月25日化验,有害物质酚、氰、汞、砷为零;1980年同期化验,每升含酚0.0005毫克、砷0.002毫克、氰0.002毫克、汞0.0005-0.015毫克。
20世纪70年代以来,每年的春节前后上游黄磷厂排污入涪江时,每公斤江水含磷有时高达12.647克,比重1.83。
特别是1976年含磷超过国家规定标准(0.001毫克每升)80倍以上,江面大批死鲁漂浮。
之后,该厂作了沉淀处理,但在排污时仍有死鱼浮江。
地下水质。
据51件井水水样化验,85%以上为重碳酸钙型淡水,矿化度0.3-0.5克每升,酸碱度6-7.6,总硬度67-165毫克每升,水温15-21℃,符合农业及生活用水标准。
唯青岗、武东乡少数水样的矿化度为0.5-1克每升,水味微咸,不宜饮用。
补给主要以降水为主。
累看平均降水量931毫米,最多的是1981看1389.2毫米,最少的1971年602.2毫米,变差787毫米,每五年即有2-3年低于累年平均水平。
累年平均春季降水178.1毫米,占全年的19%;夏季降水413.3毫米,占全年的49%;秋季降水268.1毫米,占全年的28%;冬季降水34.8毫米,占全年的4%。
累年平均降水日为135天,最多1975年143天,最少1977年108天。
基于这样的水文总体特征,射洪人民充分利用水资源,在满足生产生活的同时,首先兴修水利,先后兴建螺湖水电站,东风电站,小螺丝池电站,沈水河电站,八一电站,金华电站,打鼓滩电站等数十水利项目,其中4座水电站入全国农村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试点电站名单。
其次利用丰富的水面资源大力发展渔业生产,先后建成太和镇磨咀渔业示范村项目,射洪县竹林村水产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四川顶昊农业有限公司在洋溪镇新桥村实施的泥鳅养殖项目,射洪县汪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瞿河乡桅杆村实施的鱼藕生态养殖项目,射洪县涪东水产有限公司在文升乡高石阶村实施的泉水养鱼项目,射洪县江龙水产有限公司在广兴镇彭家埝村实施的稻鱼养殖项目,回乡大学生杜俊雄在大于镇小于坝实施的黄鳝养殖项目,大大拉动了射洪县经济发展。
(二)矿产资源射洪县矿产资源贫乏,矿种少,储量有限。
目前为止,县境内发现的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盐卤、岩盐、砖瓦用页岩、膨润土等矿种。
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凤来镇至金家镇一带;膨润土分别出露在潼射、金华两镇;盐卤主要分布在县域中部、东部及南部地区,较为广泛;砖瓦用页岩分布在县域广大地区。
县境内现已开采的矿种为砖瓦用页岩和膨润土,主要为砖瓦用页岩。
截止2009年6月30日,县境内共设置52个采矿权,砖瓦用页岩矿权51个,膨润土矿权1个。
根据射洪县矿产资源贫乏及结构短缺的实际,区内基本没有依托矿产资源的大、中型企业,射洪县国土资源局制定了《射洪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在规划期内,砖瓦用页岩可以满足市场供给和长期需求,地下水和膨润土需进一步勘查与开发利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本区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缺口将会更大。
对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和采矿权投放总量进行有效调控,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主要内容为:1.提高主要矿产资源供应能力:非金属矿产:鼓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研究开发新型非金属矿产品和非金属矿物材料,扩大非金属矿应用领域。
合理开采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建材等非金属矿产,实现矿山布局与城乡建设、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的有机衔接。
保持开采量稳步增长,鼓励规模开采砖瓦用页岩等非金属矿产。
地下水:分层合理开采地下水,促进地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保护区域地质环境。
2.加强优势矿产保护和开采管理:非金属矿产:县境内优势矿产--岩盐、天然卤水属限制开采矿种,贯彻落实省、市规划,加强保护管理。
3.规划开采矿种县境内规划开采的矿种:砖瓦用页岩矿和膨润土矿。
4.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逐步融入省规划中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川东北矿产资源经济区。
贯彻执行经济发展方向“开发资源、培育产业”。
继续做好红层干旱地区地下水的勘查开发。
2015年,矿山企业数维持在47个左右。
5.实行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管理: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矿产资源禀赋条件,统筹矿产资源勘查与开采,规划不同功能的矿产资源开采区,对全县矿产资源开采实行分区管理,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布局。
据《规划》,射洪县境内除5个禁止开采区外,其余皆为允许开采区。
加强区内矿产资源规模开采和集约利用。
在矿产资源比较集中和开发利用条件好的地区,如城区周边以及乡镇附近交通条件便利、有一定辐射空间等,规划和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促进大中型矿产地整体勘查和整装开发,提高新建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依法做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优化矿山布局和企业结构,引导资源向大中型现代化矿山企业集中,实现有序勘查开发、规模开采和集约利用,形成一批矿产资源稳定供给和创新资源开发模式的矿产资源开发基地。
严格禁止开采区的管理。
加强岩盐、天然卤水保护。
严格控制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依法禁止在以上五处禁止开采区等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一定范围内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2015年采矿权设置总数控制在47个以内。
禁止开采区内严禁开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功能不相符的勘查开发活动,已有开发活动逐步有序退出,及时复垦被破坏的土地。
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有关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应当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开采情况,未经规划论证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压覆重要矿产地或矿床。
划分主体功能区,设置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范围时,有关主管部门应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充分衔接。
6.科学划分开采规划区块并指导采矿权合理设置:据《规划》,县境内共有35个开采规划区块(参见表8),开采规划区块一经划定,不得擅自更改。
设立、延续、变更和整合采矿权,应以划定的开采规划区块为依据,符合规划准入条件。
7.采矿权设置:截止2009年6月30日,县境内共设置了52个采矿权,按照《规划》要求,到2015年底,县境内采矿权应为47个,鼓励大中型矿山企业通过合理补偿、整体收购、联合经营等方式整合周边小矿山,鼓励中小型矿山企业按照市场规则实施兼并重组,鼓励以矿产品为原料的优势企业参与矿山企业的兼并、重组和改造,促进矿业集中化、规模化、基地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