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1.2《银河系》教案(1)(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
- 格式:docx
- 大小:101.47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节银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银河系的构成、大小与形状;学生知道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地位;学生了解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在宇宙中的地位,认识宇宙的无限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讨论、制图等活动,学生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表达、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勇于探索宇宙的兴趣,尊重科学原理,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对迷信,培养正确的宇宙观。
二、教学重点:银河系的组成、大小及形状;教学难点:光年、天文单位。
三、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讲授、提问、讨论、启发。
四、教学准备:预备道具;收集照片,视频,并制作幻灯片。
五、教学设计1、引入:师:【展示PPT牛郎织女的图片】同学们知道这个传说吗?(学生:知道、牛郎织女)。
师:恩,那这位同学,你能再给大家讲讲故事的结局吗?(学生回答:牛郎织女被天河/银河分隔在两边,每年通过鹊桥相会一次)师:恩,请坐,大家看,【展示夏季星空银河图片】在夏季夜晚,就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没有发现中间一条淡淡的“光带”,“宛如”奔腾的河流,这便是传说中的我们说的“天河”,也叫银河。
师:唉,那银河是“河”吗?(学生回答:不是)师:既然它不是真正的“河”,那你了解的银河是怎样的呢?学生:……师:对于银河系你又想了解哪些呢?学生:……师:银河系真像我们了解到那样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展示课题】师:今天主要从三个方面,了解银河系。
下面,请同学们自学书本相关的内容,找到银河系的组成【提示:将获取的信息用直观的方法表示出来,记录在学案中】学生:阅读,记录。
(3分钟左右)师:好,哪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
【投影学案】其实这位同学使用了……方法(描述法、归纳法、作图、列表)。
请你给我们讲解一下。
学生:银河系是由……师:恩,很好,请坐。
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的?学生:……师:它们都是组成部分,但最主要的是?学生:是恒星。
银河系【设计用意】:本节教材偏重介绍银河系的大体情形,目的是帮忙学生成立正确的宇宙观,培育学生形成壮大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观察进程中寻觅答案,获得知识;整个教学进程联系人类探索宇宙和咱们自身生活的影响实际,突出了新课程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标】:了解银河系的组成、大小与形状。
了解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地位。
了解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在宇宙中的地位熟悉宇宙的无穷,培育正确的宇宙观[方式与进程]通过查资料、读图讨论[教学重点、难点]银河系的大小天文单位与光年的换算[教学手腕]师生一路参与讨论、讲解【教学进程设计】目标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在夏末、秋初的晴朗夜晚,你到空旷的场地上去遥望星空,就会看到一条淡淡的光带从东北向南横贯天穹,宛如奔腾的河流一泻千力。
这真的是天空中银色的河吗??描述对夜晚星空的感受银河系的组成课件展示美丽的银河讲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回忆和讨论是否看到过银河银河系的形状1.出示银河系的照片。
引导学生用一段话描述对银河的新感受。
2.介绍银河系图象正面形状侧面形状叙说对银河的新感受。
银河系的大小1.着重介绍天文学上常用的距离量单位2.介绍银河系的质量、年龄和自转3.引导学生在银河系的正面和侧面寻找太阳讲解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天文单位与光年的换算在银河系中寻找太阳笔记河外星系1.介绍河外星系的概念2.银河系在宇宙中的地位3.宇宙的无限和浩瀚讨论归纳提高对河外星系的认识。
小结。
银河系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1、了解银河系的大小。
2、河外星系。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2)理解“光年”的概念。
2、能力培养目标(1)能够描述比较抽象的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重难点:知道地球、太阳系与银河系的关系,理解光年的概念。
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银河系的相关资料;银河系的视频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课件)牛郎织女的图片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传说吗?3、问:谁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4、(出示课件)讲述:在夏季夜晚,会看到天空中有一条淡淡的“光带”,这便是传说中的我们说的“天河”,也叫银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银河系(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活动了解银河系的大小1、师问:银河是“河”吗?(不是)2、(出示课件)师:既然它不是真正的“河”,那银河系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1面第二自然段资料,找出银河系的组成特点。
3、学生汇报,师出点击课件。
4、师:我们知道了银河系是由上千亿颗太阳这样的恒星组成,那么银河系有多大呢?我们用什么计量单位来表示银河系的大小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1面第三自然段。
(用“光年”)5、提问:为什么用“光年”这个计量单位来表示银河系的大小?6、(出示课件)讲述:对,要知道光是目前最快的物质,光的传播速度每秒约30万千米,可以绕地球赤道7圈多。
7、(出示课件)问:有谁知道,什么是“1光年”?“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呢?(94605亿千米)8、(出示俯视和侧视图)提问:这是银河系的俯视图,看上去像什么?这是银河系的侧视图,看上去又像什么?(学生回答)9、师:请同学们再次的阅读61面三至四自然段的资料,回答两个问题:(1)银河系直径是多少?(2)太阳距离银河系中心多少光年?(生回答,师出示课件)10、讲述:银河系呈漩涡状,所有的恒星都围绕着银河系中心做高速旋转。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引入单元主题教学目标- 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教学准备- 课件及相关教具- 课堂展示素材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入科学研究的实例,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概念解释(10分钟)- 通过简洁清晰的语言,解释科学的定义和特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3. 科学方法介绍(15分钟)- 以生活中的问题为例,向学生展示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数据等。
4. 小结和拓展(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激发学生思考与科学相关的问题。
第二课时:科学实验设计与实施教学目标- 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基本要素- 掌握科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教学准备- 实验所需材料和装备- 课件及相关教具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复上节课学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引入科学实验的概念。
2. 实验元素解析(15分钟)- 分析实验的基本要素,包括问题、假设、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
与学生一起讨论各要素的作用和关系。
3. 实验设计与实施(20分钟)- 选取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一起设计和实施实验,注重观察数据和记录结果。
4. 实验总结(10分钟)- 学生交流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三课时:探索科学的趣味之处教学目标- 发现科学研究的趣味和乐趣- 激发学生主动研究的动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教学准备- 互动小组活动素材- 课件及相关教具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呈现一道富有趣味性的科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探索活动(2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互动式探索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科学问题,独立设计探索方案,并进行实践和观察。
3. 结果分享(10分钟)- 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探索的过程、发现和结论。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一章
科学华师大版第一册第1章全章教案
第1节观天认星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观天认星》
教学目标:
1.科研课题与技能目标
(1)了解星空的视运动及其变化现象
(2)学会辨认恒星和行星
(3)通过使用星图及实际观测了解四季星空
(4)使用星图和望远镜认识若干着名的恒星和星座
2.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树立自信心,使之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培养学生形成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良好的独立思维习惯,积极参与科学问题的讨论,并勇于发表或交流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实地观察星空变化,学会辨认恒星和行星
教学难点:
使用星图及实际观测了解四季星空
教学方法:
通过探究、合作、交流方式导入新课内容。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章星空巡礼
第一节观天认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测及讨论,能说出星星的运动特点;
2)学会辨别恒星和行星;
3)学会借助星图辨认出有名的星座和亮星;
4)了解天文台与天文望远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天认星,培养学生学习天文知识的情趣和探究意识;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积极探索;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相互交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星空的变化特点;借助星图辨认着名的星座和亮星
教学难点:星空的变化规律与空间想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雨后的彩虹,外星人,飞蝶,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漫步者,每当我们想起这些词,不禁会注意起我们头顶无边无际的天空。
在美丽的夜晚,群星璀璨,更是令人浮想联翩,虽然太空离我们很遥远,我们也很少在意它,可是它又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也从未停止过……。
银河系
【设计意图】:本节教材侧重介绍银河系的基本情况,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学生形成强大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整个教学过程联系人类探索宇宙以及我们自身生活的影响实际,突出了新课程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标】:
了解银河系的构成、大小与形状。
了解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地位。
了解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在宇宙中的地位
认识宇宙的无限,培养正确的宇宙观
[方法与过程]
通过查资料、读图讨论
[教学重点、难点]
银河系的大小天文单位与光年的换算
[教学手段]
师生共同参与讨论、讲解;
【教学过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