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课稿》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21
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案/讲稿教师姓名:李奇涵学院(部、中心):机电工程学院教研室∕实验室:模具教研室2004 年8 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模具是大批量生产同形产品的工具,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工艺装备。
采用模具生产零部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等一系列优点,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
现代经济的基础工业。
现代工业品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模具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起越来越大的作用。
1989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把模具列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第一位、生产和基本建设序列的第二位(仅次于大型发电设备及相应的输变电设备),确立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1997年以来,又相继把模具及其加工技术和设备列入了《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经国务院批准,从1997年到2000年,对80多家国有专业模具厂实行增值税返还70%的优惠政策,以扶植模具工业的发展。
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对发展模具工业的重视和支持。
目前全世界模具年产值约为600亿美元,日、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从1997年开始,我国模具工业产值也超过了机床工业产值。
据统计,在家电、玩具等轻工行业,近90%的零件是综筷具生产的;在飞机、汽车、农机和无线电行业,这个比例也超过60%。
例如飞机制造业,某型战斗机模具使用量超过三万套,其中主机八千套、发动机二千套、辅机二万套。
从产值看,80年代以来,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模具行业的产值已超过机床行业,并又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据国际生产技术协会预测,到2000年,产品尽件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0%将由模具完成;金属、塑料、陶瓷、橡胶、建材等工业制品大部分将由模具完成,50%以上的金属板材、80%以上的塑料都特通过模具转化成制品。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案(第16讲)授课类型实验课授课时间 2 节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冲杯实验二、实验目的1、掌握冲杯实验方法及技能,进一步加深拉深成型原理及工艺过程;2、能用本实验结果说明板材拉深成形性能。
三、实验原理测定板料拉深成形性能时,常用圆柱形平底凸模冲杯实验。
下图是冲杯实验过程,它是用不同的圆形毛坯试片,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拉深成形,取试片侧壁不被拉破时可能拉深成功的最大毛坯直径Dmax与冲头直径dp之比值,即 LDR=Dmax / dp 作为评价板材拉深成形性能指标。
LDR越大,冲杯高度越高,板材拉深成形性能就越好。
冲杯实验时相邻两级试片之间的直径差一般为1.25mm,压边力FQ应能防止试片起皱,同时还允许法兰材料向凹模内流动。
四、实验设备及用具1、材料试验机;2、实验模具;3、 0.8——1.2mm的钢板、铝板等;4、卡尺、圆规和铁剪等;五、实验方法和步骤1、剪下的圆形试片夹紧在凹模与压边圈之间,并保证试片与凹模中心重合;2、放入凸模,然后将整个实验模具放置在材料试验机的工作台面上;3、启动试验机慢慢加压。
注意观察压力指针的移动,当指针从最大压力值开始回转时,应立即关闭电源,打开回程阀门;4、取下实验模具,取出试片检查;5、若试片侧壁无拉破现象,应加大式样直径,否则应减小试片直径;6、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取得试片侧壁无拉破时可以拉深成功的最大毛坯直径;7、按上述方法和步骤,对其它材料进行实验。
六、实验报告要求简述实验原理及方法分析实验材料的冲压性能分析影响冲杯实验结果的因素七、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1] 实验指导书。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案教案标题: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流程。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冲压工艺的概述a. 冲压工艺的定义和分类b. 冲压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2. 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a. 冲压工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流程b. 冲压工艺中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参数控制3. 模具设计的基本要素a. 模具设计的定义和分类b. 模具设计中的基本元件和结构c. 模具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4. 模具设计的流程a.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b. 模具设计中的重点考虑因素和技术要求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要素。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中的问题。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冲压模具,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应用能力。
3. 实践成果评估:评估学生设计和制作的冲压模具的质量和效果。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提供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2. 实验室设备和工具:提供必要的实验室设备和工具,支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模具制作。
教学时间安排:本教案建议安排为10个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1-2课时:冲压工艺的概述和基本原理- 第3-4课时:模具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第5-6课时:实例分析和案例讲解- 第7-8课时:实践操作和模具制作- 第9-10课时:教学评估和总结教学建议:1.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和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案(总30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授课班级:16机械3、4、5班? 学期: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面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时共64学时,其中课程讲授48学时,实验8学时,上机8学时。
2.前后续课程关系
1.前序课程
机械制图识图,手工电脑绘图能力
机械基础常用机构的应用及设计能力
互换性与公差测绘及确定工件公差的能力
材料热处理选择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方式的能力
3.教材选用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教程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梁国栋主编
4.内容选取
课程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本着基础知识够用兼顾后期发展原则,按照模具设计的流程整合了教学内容;课程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思路设计了冲裁模,弯曲模,拉伸模,成形模。
本课程实践性强加强了实验学时,上机学时安排为专业模具绘图软件PressCAD绘制模具图,提高工作效率。
第1章
第2章。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说课稿汇报人:2023-12-28•课程导入•冷冲压工艺基础•模具设计基础目录•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关系•案例分析与实践•课程总结与展望01课程导入0102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掌握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本课程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机械制造领域中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制造工艺和模具设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冷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参数选择与优化、模具设计要点等核心知识点。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模具设计、工艺制定和优化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概述冷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冲压工艺参数的选择与优化模具结构设计要点与实例分析冲压材料的性能与选择02冷冲压工艺基础冷冲压工艺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主要通过模具对金属板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冷冲压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
冷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
整形对零件进行修整和精加工,使其达到所需精度和表面质量。
拉深将板料或零件进行拉伸,使其成为所需深度或高度的容器。
弯曲将板料或零件进行弯曲,使其成为所需形状。
下料将金属板料剪切成所需尺寸和形状。
冲裁通过模具对板料进行剪切,获得所需形状的零件。
通过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可以加工出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
可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冷冲压工艺可以充分利用金属板料的面积,减少浪费。
材料利用率高冷冲压工艺可以实现连续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高冷冲压工艺所需的设备和模具成本相对较低,且易于维护和保养。
加工成本低03模具设计基础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特定形状和尺寸零件的工具,由两个或多个组件组成,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成型材料。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模具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成型材料可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按结构可分为简单模具和复合模具等。
冲压模具设计说课一、引言冲压模具设计是现代制造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冲压件是工业产品中常见的零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器等领域。
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冲压模具设计的教学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对冲压模具设计课程的说课,介绍了冲压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
二、教学目标冲压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学习冲压模具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4.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5.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达到以上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技术和方法,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三、教学内容冲压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冲压模具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以及冲压过程中的力学原理和变形规律;2.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讲解冲压模具设计的整体流程和主要步骤,包括产品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设计和模具装配等;3.冲压模具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介绍冲压模具设计中常用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如尺寸公差、表面质量要求等;4.冲压模具的CAD设计与仿真:学习使用CAD软件进行冲压模具的三维设计和装配,以及使用仿真软件进行模具的力学分析和优化;5.冲压模具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了解冲压模具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参数。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冲压模具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并能够独立完成冲压模具的设计工作。
四、教学方法冲压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学生能够理解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2.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模具设计案例和实际项目,运用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和装配,学习模具的力学分析和优化。
第1篇一、引言冲压工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成形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航空等行业。
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精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
模具是冲压工艺中的关键设备,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冲压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对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进行简要介绍。
二、冲压工艺概述1. 冲压工艺原理冲压工艺是利用模具对金属板材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
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是金属的塑性变形,即金属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连续性的过程。
2. 冲压工艺分类(1)拉深:将平板金属沿模具凹模形状变形,形成空心或实心零件的过程。
(2)成形:将平板金属沿模具凸模形状变形,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零件的过程。
(3)剪切:将平板金属沿剪切线剪切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的过程。
(4)弯曲:将平板金属沿模具凸模形状弯曲,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零件的过程。
三、模具设计概述1. 模具设计原则(1)满足产品精度和尺寸要求:模具设计应保证冲压产品具有高精度和尺寸稳定性。
(2)提高生产效率:模具设计应优化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加工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3)降低生产成本:模具设计应选用合适的材料,降低模具成本。
(4)确保模具寿命:模具设计应考虑模具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2. 模具设计步骤(1)产品分析:分析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等,确定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2)工艺分析:根据产品形状和尺寸,确定冲压工艺类型,如拉深、成形、剪切、弯曲等。
(3)模具结构设计:根据工艺要求,设计模具结构,包括凸模、凹模、导向装置、压边装置等。
(4)模具零件设计:根据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如凸模、凹模、导向装置、压边装置等。
(5)模具加工:根据模具零件设计,进行模具加工。
(6)模具调试:完成模具加工后,进行模具调试,确保模具性能符合要求。
四、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要点1. 冲压工艺要点(1)合理选择材料:根据产品形状、尺寸、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教案(五篇材料)第一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教案《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教案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验室:实验教师:材料成型控制实验室毕庆霞实验一冲模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冲压模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了解冲压模具上主要零件的用途及相互间的关系。
3、掌握正确拆装冲压模具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1、冲压模具若干副。
2、拆装用工具(扳手、旋具等)。
三、实验原理冲压模具是板料冲压生产中主要的工艺装备。
模具的结构与技术性能对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和工人的操作安全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冲压模具根据其工艺用途有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翻边模等,按工序组合的程度则可分为简单模、连续模和复合模。
1、冲压模具的基本型式 1)简单模在压力机的—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模具、称为简单模,也称单工序模。
2)连续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模具的不同部位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这种模具称为连续模。
连续模具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但要求定位精度高,制造复杂,成本较高。
3)复合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位置完成二道以上工序的模具称复合模。
复合模结构复杂,不易制造,但所冲制的零件精度较高,生产效率也高。
2、冲压模具的主要零件通常分为如下五个部分: 1)工作零件冲模的工作零件是凸模和凹模。
在复合模中还有凸凹模。
它们成对互相配合.完成对坯料的成型。
它们的形状、尺寸精度、固定方法及材质处理等决定着冲模的性能、模具成本及使用寿命2)辅助装置用于协助凸模、凹模完成工艺成型必不可少的装置。
如材料送进的定向定位装置、废料排除装置、卸料退件装置、压料抬料装置等。
它们的结构形式对工件质量、操作安全、生产效率等都至关重要。
3)导向装置用于保证上模、下模推确合模的装置。
要求工作可靠,导向精度好.有一定互换性。
导向装置目前已基本标准化.并有商品供应。
4)支承零件指上模架和下模架。
凸模、凹模和其它所有的零件安装在其上组成一个模具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