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塬城市风景共3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17
风景御园一期绿化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根据二、工程概况三、工程目标四、施工组织部署五、进度计划操纵六、工程定位与测量七、协调场外工作八、试验工作计划九、要紧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十、园林电气施工十一、园林设施施工十二、工程验收十三、质量、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体系与保证措施十四、要紧施工管理措施十五、要紧经济技术指标十六、售后服务计划一、编制根据(一)招标文件1、工程名称:风景御园一期绿化景观工程2、工程规模:3、建设地点:西安市凤城八路。
4、运输:公路可直达施工现场。
5、资金来源:本工程由西安名都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三、工程目标(一)工期目标:工程于2010年3月1日开工,2010年6月10日交工。
(二)质量目标:合格工程(三)安全生产目标:无重大伤亡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机械事故、交通事故、中毒事故,无轻伤事故。
(四)文明施工目标:市级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四、施工组织部署(一)施工现场组织机构框图(二)施工现场准备一、施工道路及场地(1)做好现场三通一平,并进行美化装饰,做好临近建筑物、道路等安全防护工作。
(2)根据临水、临电设计方案,搞好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用电管线辐敷设工作;搭设办公、生活、生产临时设施,搞好工程通信工作。
(三)、现场临时供水方案本工程施工临时设施(办公区及生活区)在业主指定位置搭建,施工现场仅安排施工生产临时设施,故临时施工用水需按照不一致区域分别计算。
本工砼使用商品砼,施工现场生产用水要紧考虑模板冲洗用水、砂浆拌与用水、砼养护用水、砌筑用水、绿化养护用水及现场消防用水等。
3.1、施工现场供水计算3.1.1、施工生产用水施工现场临时供水要紧考虑模板冲洗用水、砂浆拌与用水、砼养护用水、砌筑用水、绿化养护用水及现场消防用水等。
为计算方便,假定现场施工生产用水为 4.0(L/S)3.1.2、消防用水施工现场建筑物占地少于25公顷(250000m2)消防定额用水按10~15L/S 计算,本工程取q3 = 11L/s。
前言据载,龙兴古镇原名“隆兴场”,始于元末明初,后因明建文帝避难于此地的一座小庙,扩建为“龙藏寺”——现为道教场所“龙藏宫”,而扬名“龙兴”,后于清朝建禹王宫,现为佛教场所——龙兴寺。
这里,古驿道交通四通八达,商肆繁盛,客栈云集,文化多元,为原江北县有名的旱码头,是民间流传的“五马归巢”之宝地。
而今,这座与重庆市区毗邻而居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老街、大院、祠堂、寺庙、古寨、田园……融合了巴渝小镇的质朴宁静与浓郁的历史氛围,一切都是那么和谐,那么令人回味……我们思索——在古镇资源如此丰厚的重庆市,渝北龙兴,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古镇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我们期待——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在这里,依然保存这份恬静的生活气息,不是被湮没,而是成为一种特质,一种品味;在这里,构筑一个新型的城镇空间,赋予小镇不一样的文化风情。
我们希望——她不但将是未来重庆最具代表性的古镇传统文化深度体验旅游的目的地,更是未来重庆北部新型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高地。
我们畅想——这里未来可以成为代表重庆市城市与旅游形象的文化与经济“特区”,扛起一面复兴传统文化与创新都市文化的大旗!目录第一篇规划总则篇 (4)1规划总纲 (4)1.1项目背景 (4)1.2规划范围 (4)1.3规划性质与任务 (4)1.4规划依据 (4)1.5规划期限 (4)1.6指导思想 (5)1.7规划理念 (5)1.8市场战略 (5)1.9规划目标 (5)第二篇开发分析篇 (6)2旅游开发潜力分析 (6)2.1区位分析 (6)2.2旅游资源分析 (8)2.3市场环境分析 (10)2.4区域竞合分析 (13)2.5旅游开发现状及SWOT分析 (15)第三篇策划思路篇 (19)3核心创意 (19)3.1点穴五马归巢,惊现帝缘龙珠 (19)3.2延续历史文脉,秉承山水格局 (20)3.3挖掘龙兴十景,识破人文玄机 (20)3.4传统时尚并存,隐逸都市田园 (21)3.5追忆明代生活,还原古旱码头 (22)4发展定位 (23)4.1层级定位 (23)4.2形象体系定位 (23)4.3旅游市场定位 (24)4.4旅游产品定位 (25)第四篇空间格局篇 (25)5空间布局解析 (25)5.1空间结构 (25)5.2功能分区 (26)5.3分区发展思路 (26)5.4重点项目策划 (31)6交通及游线规划 (36)6.1交通规划 (36)6.2游线规划 (37)7绿地及景观系统规划 (37)7.1绿地系统规划 (37)7.2景观风貌控制 (37)第五篇产品体系篇 (39)8旅游产品体系 (39)8.1旅游产品谱系 (39)8.2旅游产品体系分类 (39)8.3品牌旅游产品分类 (39)8.4特色旅游商品策划 (40)9特色旅游活动策划 (40)9.1节庆活动 (40)9.2夜间活动策划 (40)9.3特色旅游活动策划 (41)10旅游产业特色 (41)10.1旅游产业格局 (41)10.2产业业态分级发展 (42)10.3旅游十要素构建的经济产业链 (42)第六篇容量控制及环境保护篇 (43)11环境容量控制 (43)11.1环境容量测算与控制 (43)11.2游客容量控制 (43)11.3游人规模预测 (44)11.4环境容量的控制措施 (44)12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容量预测 (44)12.1服务设施现状 (44)12.2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规划 (44)12.3住宿设施容量测算 (45)12.4停车场地规划 (45)12.55A级旅游区相关配套设施规划 (46)13环境保护规划 (46)13.1环境保护规划 (46)14防灾减灾与安全系统规划 (47)14.1防灾减灾规划 (47)14.2旅游安全 (48)第七篇项目运作与管理篇 (48)15营销策划 (48)15.1营销的目标及原则 (48)15.2营销形象策划 (48)15.3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49)15.4近期工作重点 .................................................. 5216项目运作模式策划. (53)16.1项目开发运作模式 (53)16.2融资安排 (53)17商业运作模式策划 (54)17.1商业运作模式 (54)17.2旅游收益点分析 (55)18经营管理策划 (56)18.1龙兴古镇管理模式 (56)18.2管理方案 (56)第八篇投资效益篇 (57)19旅游投资估算 (57)19.1旅游投资估算(2009-2015年) (57)20旅游效益分析 (58)20.1旅游营业收入(2009-2015年) (58)20.2经济效益分析 (58)附件59附件一招商引资方案书 (59)Ⅰ投资环境 (59)Ⅱ投资项目内容 (59)Ⅲ合作方式及投资收益分析 (61)附件二龙兴镇景点故事体系策划 (62)Ⅰ龙兴故事体系策划 (62)Ⅱ部分景点故事传说 (62)附件三龙兴古镇的旅游宣传口号 (64)第一篇规划总则篇1 规划总纲1.1 项目背景本项目所在的龙兴镇位于渝北区东南部,紧邻重庆主城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3A 级旅游景区,现管辖原龙兴镇、原御临镇和原玉峰山镇高笋村所属行政区域,共21个村,2个社区,幅员面积103.68平方公里,境内有长江一级支流御临河流经。
更多资料请访问.(.....)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旅游专题组目录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 1 -一、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调查 .. (1)(一)沿黄地区旅游资源概况 ····························································· - 1 -(二)惠济沿黄地区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 3 -(二)金水沿黄地区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 8 -(二)中牟沿黄地区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 8 -(三)巩义沿黄地区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 9 -(四)荥阳沿黄地区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11 -二、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 (12)(一)沿黄地区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 12 -(二)沿黄地区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 15 -(三)沿黄地区旅游资源分布评价 ······················································- 17 -(四)沿黄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 20 -(五)基本结论 ··············································································- 24 -一、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调查(一)沿黄地区旅游资源概况郑州沿黄河地区(下简称沿黄地区)主要包括了惠济区、金水区、中牟县、荥阳市、巩义市中连霍高速公路以北、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规划面积约为927.5平方公里。
- 1 -户塬小城镇建设专题片解说词(片头语)金钱河畔,天蓬山下,这里,钟灵毓秀;这里,人杰地灵;这是一片美丽的地方,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处处都有富饶的物产;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处处涌动着生命的活力;这是一片祥和的河山,处处都洋溢着幸福的话语;这里不是梦中的桃花源,这里是现实中的户塬。
(推出片名)金钱河畔的一颗璀璨明珠——户塬小城镇建设纪实户塬镇位于山阳县城西南40公里处,西面与镇安县、柞水县接壤, 镇域面积162.8平方公里,全镇辖22个村、115个村民组,总人口为28717人。
城镇建成区面积0.6平方公里,人口6000余人。
金钱河穿境而过,境内谷深峡幽,山清水秀,风景旖旎,在建的天蓬山寨景区和规划建设的腰坪电站库区水上乐园将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山阳旅游热点。
户塬植被丰茂,环境优美,物产富饶,资源丰富,境内森林覆盖率62.5%,空气清新,可谓天然氧吧;盛产核桃、柿子、魔芋、黄姜等经济作物。
户塬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2012年被列为市级重点镇,后发优势巨大,开发前景广阔。
近年来,户塬镇紧紧抓住市级重点镇建设的良好机遇,按照“立足长远,着眼当前,拉大框架,完善功能”的总体思路,以“三镇联创”为抓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狠抓“一横两纵”新街开发、移民搬迁工程、中心社区广场、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山阳县城西副中心镇。
(字幕)突出地域特色,高起点编制规划。
同期声同期声:为了切实拉大城镇框架、完善服务功能、留足:为了切实拉大城镇框架、完善服务功能、留足发展空间、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我们聘请规划设计专家,实地勘测丈量,反复讨论,高起点规划。
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城建、国土、交通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实地察看户塬镇城镇建设情况,并现场召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户塬小城镇开发工作。
根据县长办公会纪要要求,户塬镇聘请了规划设计专家,实地勘测丈量,反复讨论、修改,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城镇修建规划,规划编制一次到位,逐年分步实施,确保了城镇建设不走回头路。
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总体规划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总体规划前言2002年4月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传统建筑与风景园林研究所接受西安市灞桥区美桥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的委托,进行《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五月上旬,我们进行了规划现场的初步踏勘,提出了初步的规划构思方案, 经过与委托单位以及有关专家、顾问的充分讨论和完善后,五月中旬正式开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我们对规划地段的环境作了深入调查研究,走访了当地群众,了解到现场的各种状况,充分地收集基础资料,拍摄了大量现场景观照片,足迹踏遍规划地段的每条沟壑和梁峁,对现场的植被、景观、道路、人口、资源、基础设施都获取了完备的第一手资料。
在充分掌握基础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精心的规划与设计。
工作过程中,我们又数次带着成果与委托单位的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交换意见。
六月下旬提出了正式的规划方案。
此后,在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多次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不断对方案进行修改、提炼和完善。
七月中旬,正式提出总体规划编制的成果。
至此,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欣告完成。
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是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政策而开发的新型农业科技观光园。
它不仅要建成含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水平的农业示范园区,体现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还进一步地具有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和观光的生态型旅游景区,满足现代城市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开发对于促进西安市灞桥区乡镇的招商引资,加速城市郊区的发展建设,促进当地科技、经济进步, 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有重要作用。
在规划编制的工作过程中,始终得到委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工作顺利地进行提供了很多的方便。
在此,谨向委托单位的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祝愿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开发建设早日成功。
一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基本概况(一)项目名称:中文名称: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英文名称:Bailuyuan Panorama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二)项目背景:观光农业是20世纪90 年代新兴的一种旅游产业,它是一种将现代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旅游项目。
西安秦岭自然风景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西安秦岭自然风景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2000年—2010年)西安市旅游事业管理局西安市林业局西安市计划委员会西北大学《规划》领导组:组长:李雪梅(西安市旅游局局长)副组长:马乃喜(西北大学教授)袁治平(西安市林业局副局长)白湘霖(西安市计委副主任)《规划》编写组:主编:马乃喜编委:李雪梅袁治平白湘霖徐楠(西安市计委社会事业处副处长)马小丽(西安市旅游局计财处副处长)郝心华(西北大学副教授)付开会(西安市林业局产业处副处长)薛刚(西安市旅游局计财处·硕士)刘军民(西北大学、助教·硕士生)李景群(西北大学·硕士生)目录前言第一章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 (6)一、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 (6)二、西安市生态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趋势 (6)第二章西安秦岭自然风景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8)一、秦岭山地自然概况 (8)二、秦岭自然风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 (8)2.1 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8)2.2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9)三、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0)3.1 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10)3.2 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 (11)第三章西安市旅游客源市场预测与环境容量 (12)一、旅游客源状况 (12)1.1 海外旅游者 (12)1.2 国内旅游者 (13)二、旅游客源市场发展趋势 (13)2.1 海外客源市场 (13)2.2 国内客源市场 (14)三、环境容量简析 (14)第四章生态旅游综合区划 (15)一、生态旅游综合区划的原则 (15)1.1 突出地方特色与资源最佳组合原则 (15)1.2 可持续发展原则 (15)1.3 互补性原则 (15)1.4 整体性原则 (15)1.5 市场导向原则 (15)二、生态旅游区的划分 (15)2.1 骊山古人文景观与森林生态旅游区 (16)2.2 辋川溶洞与王顺山森林生态旅游区 (16)2.3 终南山山崩奇观与佛教文化生态旅游区 (16)2.4 朱雀——太平森林生态旅游与疗养度假区 (17)2.5 楼观台道教文化与森林生态旅游区 (17)2.6 太白山自然生态科学考察区 (18)第五章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分区建设规划 (19)一、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9)1.1 生态旅游发展战略 (19)1.2 生态旅游总体发展方案 (19)二、分区建设规划与重点建设项目 (22)2.1 骊山分区建设规划 (22)2.2 辋川—王顺山分区建设规划 (23)2.3 终南山分区建设规划 (23)2.4 朱雀——太平分区建设规划 (23)2.5 楼观台分区建设规划 (23)2.6 太白山分区建设规划 (23)第六章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旅游路线、交通等规划 (24)一、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24)1.1 观光型 (24)1.2 度假型 (24)1.3 疗养型 (24)1.4 科学考察型 (24)1.5 民俗风情与文化欣赏型 (24)二、西安秦岭自然风景区旅游路线规划 (24)三、交通规划 (25)3.1 2000年—2005年重点建设项目 (26)3.2 2006年—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 (26)四、通讯设施规划 (27)五、服务设施规划 (27)5.1 服务设施建设原则 (27)5.2 服务中心床位规划 (27)六、小商品规划 (28)6.1 旅游小商品的类型 (28)6.2 旅游小商品开发必须注意的问题 (29)第七章投资与效益评估 (30)一、投资估算 (30)二、效益简析 (30)第八章实施规划的保证条件 (32)一、生态保护简理 (32)二、环境容量管理 (32)三、行政管理 (32)四、企业管理 (32)五、实施规划的保证条件 (33)前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人类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回归自然”成为旅游活动中的种新的追求;另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责任感,使越来越多的游人将“享受自然”与“保护自然”结合起来,使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第二章风景资源评价2.1风景资源体系苍龙山森林公园是以人工林景观为主体的城郊型公园,它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包括其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人为活动等多种景观镶嵌而成的景观复合体。
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2019)标准,将风景资源划分为风景资源——风景资源类型——风景要素——景物(景素或景点)等4个层次,分属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天象资源、人文资源等5个类型。
地文资源:包括雄浑壮观的苍山翠岭、奇异独特的险崖怪石、别具特色的峡谷石滩、神秘幽邃的石洞等富有特色的地文奇观。
水文资源:包括河、溪、湖、潭、泉、瀑等组成的具有较高观赏、娱乐、消闲、保健价值的水体景观。
生物资源:包括由丰富的植物种类、多样的植被类型、明显的季相变化、莽莽的茂密林海、罕见的古树名木、宝贵的珍稀植物等构成绚丽多姿的植物景观和由繁杂多样的动物种类、奇异罕见的珍禽异兽等构成的美妙有趣的动物景观。
天象资源:包括由日月星辰、风云霞虹、雾雨雪冰等形成的奇异天象气象景观。
人文资源:包括由具有一定美学、科学、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各种历史遗迹、古今建筑、宗教文化、民俗节庆、民艺传说以及具有消闲娱乐、休疗保健、购物度假功能的设施和场所等构成的人文景观。
风景资源体系结构图详见图2-1。
2.2 风景资源赋存状况苍龙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赋存较为丰富。
据调查现有主要景观景点32处(个),其中自然景观21处(个),占65.6%;人文景观11处(个),占34.4%。
在自然景观中,地文景观9处(个),水文景观2处(个),植物景观7处(个),动物景观1处(个),天象气象景观2处(个),分别占风景资源总数的28.1%、6.3%、21.9%、3.1%和6.2%。
为便于景观景点的开发和保护,根据GB/T18972-2019《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对公园现有的32处(个)景观景点进行评价分级。
结果为Ⅰ级旅游资源6处(个),Ⅱ级旅游资源5处(个),Ⅲ级旅游资源13处(个),Ⅳ级旅游资源8处(个),分别占旅游资源总数的18.8%、15.6%、40.6%和25.0%。
旅游景区:2002年公司陆续投入“西安城墙”和占地约6000亩的“洽川风景名胜区”,今年,又陆续进入野生动物园餐饮经营和御苑旅游和房地产项目,形成景区产业,扩大公司主导产业规模。
但由于市文物园林局多方掣肘,城墙公司至今无法取得经营权。
洽川公司正在进行开发建设、沁园餐饮分公司将于明年“五一”营业,御苑项目正在进行前期策划。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旅游业的发展有目共睹。
但这几个大项目的前景,则取决于市场经营的运作。
旅游景区:基本处于投资初始阶段,今年1—11月洽川公司收入万元。
成功的企业必须具有主导产业优势。
今年,公司大力拓展旅游主导产业、壮大经营实力,取得了发展景区旅游的重大突破。
西安明城墙,是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举世闻名,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
公司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达成合作协议。
现在,公司投资3008万元的城墙旅游开发公司已经登记注册,产权关系已经理顺,正在积极开展旅游题材的挖掘和开发建设,以期在两、三年内使之成为驰名中外、内涵丰富的旅游热点。
洽川风景区是黄河中游最大的河滨湿地、属陕西省级风景名胜区,是宝贵的生态旅游资源。
通过对该景区考察、论证,公司首期出资1000万元,取得了景区核心地带“处女泉”、“夏阳瀵”四平方公里的经营权。
目前,洽川旅游开发公司在保护湿地资源的基础上,正在进行景区规划和景点建设,该项目将以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为主题,建成以西安市场为突破口、辐射全国的特色旅游景区。
秦岭北麓的太平流水山庄,依山傍水,景致秀丽,公司投资参股并进行运作,现已初步具备了经营条件,明年“五一”节前即可投入营运。
这两大旅游景区的投资建设,弥补了公司旅游资源稀缺和旅游产品单一的缺陷,扩大了经营规模,已经成为构筑公司旅游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3000万元控股兴建西安城墙旅游项目;城墙项目。
西安明城墙,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内蕴,是独一无二的最具垄断性的旅游经济资源。
公司控股投资3000万元组建城墙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取得突破性进展,已获得市政府批文,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