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度假村设计思路

度假村设计思路

度假村设计思路
度假村设计思路

度假村设计思路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旅游需求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国内旅游已经成为目前我国主要的旅游市场。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06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已达到亿人次,出游率为%,旅游消费为亿元人民币人均旅游消费为元。其中,城镇居民的出游人数达亿人次,出游率为%,旅游总消费为亿元人均旅游消费为766元。另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orldTravel & Tourism Council,WTTC)公布的统计数据,2002、2007年,旅游需求以年均%的速度增长,居世界各国之首;2006年中国的旅游总需求达到了亿美元,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旅游客源国。

度假村建设的现状

国内旅游需求不仅在数量上出现巨大增长,而且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模式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目前,国内旅游市场上出现了个性化、休闲化、生态化的消费需求,人们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的团体包价观光游览型产品,而将目光转向能够提供舒适、悠闲、静谧环境和满足人们个性化、生态化、休闲化的度假旅游产品。正是在此背景下度假旅游产品及其主要载体――度假村在国内旅游市场上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一些地方的度假村在满足旅游者的度假休闲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缓解了旅游市场上一度出现的度假型旅游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并为度假村所在地的居民、旅游企业、相关企业和政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在设计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度假村的建设和经营也

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这些负面影响主要包括

(1)度假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无疑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所属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度假村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如果当地的荒地资源不足,则可能会出现挤占农业耕地的情况,从而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3)度假村面积往往较大,为了方便游客到达各自的目的地,就要依赖机动车。而普通机动车会对度假村的环境造成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严重破坏良好的休闲度假氛围。

(4)一些度假村的设计往往并未脱离城市景观设计窠臼,不能满足人们远离尘嚣,贴近自然,缓解工作压力,得到全面放松的要求。

为了克服上述弊端,在满足旅游者对度假型旅游产品需求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周边环境,促进度假地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我们以可持续性发展理论为基础,借鉴国际上一些度假地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建造生态度假村的设想,既满足旅游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也能够有效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基于此设想,我们选择了一处位于大城市附近的岛屿进行生态度假村的设计。该岛屿由于交通不便,其自然和人文环境未遭到破坏,具有良好的旅游度假潜力。居住在周围大城市的人们,生活压力大,需要定期旅游度假进行缓解;由于每天工作繁忙,往往又不能离开太久,进行远途旅游度假,所以在这个岛屿上建设度假村是非常好的选择。

生态度假村的基本设计原理

我们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探寻资源的永续利用建设环境友好型度假村,在满足旅游者度假需求的同时,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因此,我们确定了生态度假村的基本设计原理:以农业生态特色为主题,以自然风光为主线,以生态技术为主要手段,以意大利式风格与现代建筑相结合为基础,强调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旅游者与当地社区的和谐、度假村建筑风格与当地原有建筑风格的和谐,以促进度假村及其所在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度假村的设计要点

1.坚持以农业生态特色为主题

我们所设计的生态度假村位于农村地区,其用地在岛屿的边缘,占地

360ha,是一处理想的休闲度假场所。度假村的东侧为一片候鸟过往和栖息的温地,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环境宜人,为住在度假村的游客们亲近自然,观赏野生鸟类和植物提供了便利。

为了给度假村营造一个带有浓厚农业生态特色的环境氛围,使那些为了逃避都市喧嚣而来此度假的旅游者们享受到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我们在设计中引入了“农业美学(AesthetlcAgnculture)”的概念。农业美学作为农业与美学的完美结合体,是农业的艺术化。一方面,农业需要美学的敏感性,利用人们的感觉、记忆和比较的能力,将当前的景象印映在人们的大脑里或是以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农业景观设计的深层次美学表现也需要有相关的农业知识。

我们按照农业美学的原理,坚持以农业生态特色为主的原则,在设计中利用一条穿行于度假村的道路,将度假村分成两个区域。小路北面的区域是农业生产区,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包括猪圈、牛栏、羊圈、能源中心和欧式牧场。除了西南端的欧式牧场外,本区域不对旅游者开放。小路南面的区域是度假区。为旅游者提供的住宿设施主要坐落在本区域的西部,东部则是农田,包括农场、回收中心、小镇、旅馆、别墅区、停车场、马场、水景和植物公园。旅游度假者主要在此活动。在这里,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观赏到田里庄稼,欣赏农作物的颜色和气味。不同作物的颜色和气味,代替了花卉草木,成为景观的主体,构成了美丽的大地艺术。此外,谷物在指间滑过的感觉,风吹过时庄稼发出的声音和尝起它们来的味道,都是农业美学带给游客与普通景观不同的感觉,使旅游者在享受视觉美感之余,还能够得到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上的满足。

2.坚持以自然风光为主线

回归自然,欣赏自然风光是当今旅游的主流趋势之。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这一消费需求,我们坚持将自然风光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设计。为此,我们在度假村里设计了大量的人工自然风光。

首先,我们利用度假区最东端现有的一个大水渠,进行人工水渠的挖掘。这个人工水渠采取自由的形式,从东端的大水渠开始,一直绵延到西端形成人工湖,湖的中央设置一个小岛,旅馆就设置在上面,构成优雅自然的居住环境。

其次,由人工湖延水渠向南不远,紧挨着水渠我们布置了高级别墅区。这些别墅主要面向高层次、高收入者,共

有九座。每三座别墅一组,布置在一个小半岛的边缘,每个小半岛的中央设置服务用房,向周围别墅提供包括清洁、餐饮和问讯等服务。组与组之间用桥连接,形成一个体系整个别墅区借鉴古典园林手法,采取大量回路,种植大量草木,使得此区域内所有单体互不干扰,居住者可以有更多的私人空间,既能够看到美丽的水景,又不会被别人影响。如同古代庄园紧挨着小溪布置一样,这些亲水的别墅与水渠及其周围的树木构成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形成了良好的气氛。

再次,我们决定利用在挖掘水渠过程中产生的土方,在度假区的中心构筑一座5~10m高的山丘,既避免了因将这些土方向度假村外输出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通过在度假村内自行处理这些土方,增添了一处景色,收到良好的观赏效果。水渠沿其北侧缓缓流淌,形成山水呼应的美景。同时,在前面提到的农场的原料加工区的西侧构筑另一座占地较小的矮丘,向西侧庇护主人口的停车场。

最后,为了最大限度的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我们将这两座矮丘设计成为一座以各种植物为主要景观的山林型植物公园。从山脚下看,两座矮丘仿佛是一幅由不同颜色和不同层次的植物绘制的美妙图画,置身其中,则会给人远离尘嚣,栖身山林的感觉。我们在山林中布置一些诸如亭子,观景平台的景观小品,供人们休息赏景。同时,还开设一些设计风格独特,贴近自然质朴的酒吧、茶室和咖啡厅在这种树林密布,“不见天日”的环境中,饮水休息,畅谈观景,形成一种完美的氛围,使人们仿佛回到了士大夫时代或骑士时代,这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是在任何普通度假村中不可能体会得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两座矮丘上种植的树木是如此之多,以至于穿过它们的道路被山上伸出的树冠完全遮挡,形成了一条条曲径通幽的林间小路。这条小路通往山丘东面不远处的农场的原料加工区,可以作为农产品展示和销售的场所,一如阿拉伯大巴扎,美丽、热闹、富于生活气息。这些正是穿行于现代都市的人们最缺乏也是最向往的。

3.坚持以生态技术为主要手段

生态技术包括高技术和低技术,后者又常被称作传统技术。在此度假村的设计中,我们努力运用这两种生态技术使度假村具有可持续性。

在房屋建造尤其是农业用房的建造上,我们更多地采用低技术,即传统民居的木结构建造方法,以木头为结构骨架,以土坯为填充的维护材料,土墙内部使用密织的柳条加固泥土;将屋面倾斜以利排水,将网状劈裂的棕榈树枝条绑扎固定在上,然后用茂密的棕榈树叶覆盖其上,并用钩子层层固定,鉴于当地人的经验,此屋顶防水保温效果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所采用的土坯、棕榈枝叶等建筑材料皆为环保材料,并易于获取,价格低廉,从而对周围的环境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从能源上讲,我们主要使用一些高技术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能(如沼气)作为生态能源。一块功率为2kw的小型光电板足以提供一个家庭的能量需求;以生活30年计算,它将产生84000kw/h的能量,将因此节约21000kg的石油。而采用风力发电技术,每千瓦时可以节约石油,可减少的CO2排放量。前面提到,因为整个度假村是以农业为主体的,所以产生生物能(如沼气)的资料相当充足,足以成为支撑整个区域的主要能源,对于石油的节省和有害气体

排放量的减少也是相当可观的。可见,利用这些生态能源,不但可以减少对外界能源的索取还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从交通工具上讲,为了既不破坏度假村内的良好氛围,又可以在如此大面积的区域内为游客提供交通上的便利,我们引进了三种交通工具:电瓶车、空气压缩车(一种靠吸进和排除外界空气为驱动的环保型机动车,时速100km,可以以时速60km的速度行驶200km,是非常合适的交通工具)和马匹。

区域内禁止普通机动车入内,度假者在入口处换乘电瓶车或空气压缩车前往目的地。同时,这种车将如同公交车一样,环行于度假村内的主要道路,帮助人们到达想要参观的地方,成为区域内的主要代步工具。另外,在度假区东北侧的大水渠边,设有养马场,为喜欢骑马的人提供马匹既没有污染,又符合以农业为主题的代步工具。这些交通工具,不但可以解决交通污染的问题,也可以将度假村内的道路营造成浪漫的乡间氛围,体现出度假的真正意义。

度假村充分利用农业生态技术,种植各种有机作物、粮食、蔬菜、水果等,以满足旅游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并减少因区域功能转变或人员增加而对当地社区食品供给的压力。在度假区的南部,设置了原料加工区,对度假村里生产的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作后期处理,并制造奶酪、葡萄酒等高级产品及一些生活品。在生态度假村北部的生产区里,安排了猪圈、牛栏、羊圈等,作为奶和肉食的供应基地,是度假村自给自足系统得以良好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4.采用意式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

整个度假村的核心――小镇,采取的是意大利建筑及布局风格,使人感受到亚平宁半岛的美丽与浪漫,也是主要的住宿和娱乐场所。小镇内沿道路设置

水系,宽度2m,深度低于1m,有利于调节小镇的温度与湿度。广场采取意大利式的建筑围合广场,主要的一个广场位于主干道旁,演奏厅前,长度35m、宽度25m,其余的较小一点,长20m、宽15m。主干道宽20m,步行道宽

8m,路两侧各余6m放置休息椅及小桌,其余道路4~8m宽,相较主干道而言更具舒适性及私密性。从建筑到空间,整个小镇都力图借鉴意大利老城对于空间的理解,运用现代手段,营造传统人性化空间。

小镇的西侧为旅馆,位于人工湖中的小岛上,向一部分人提供住宿,形式如山石堆砌,达到与周围生态自然环境的和谐。它是由四个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入口的娱乐休闲区,包括餐厅、KTV、SPA;东侧沿湖的高级客房;西侧两栋普通客房。四个建筑之间有覆盖的温室空间连接,使建筑群形成一个完整的大空间,客人可以在当中休息,同时便于管理和使用。虽然其形式非常现代,但是其对于空间的理解尤其是建筑之间休憩交流空间的营造,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意大利老城的传统空间,是现代风格与传统空间的结合。

除此之外,度假村内的多数建筑,都采用了棕色的墙面和红色的坡屋顶,具有亚平宁半岛的北地中海风情,美丽而浪漫。紧贴着道路,直直的墙面,深深的门洞,方正的小窗,建筑部分旋转后围台的休憩空间,无一不将意大利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5.加强游客与当地人的互动

单纯的度假只能给人们提供休息的机会,缓解工作压力,而要真正满足人们,尤其是都市人,在精神方面的要求就必须采取“游客参与其中”的方法。

这种“游客参与其中”,指的是加强游客与当地人的互动,是一种体验、尝试、探索和学习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真正使游客融入生态度假村中。我们主要为游客提供了三处互动场所:农场的原料加工区、温室和采摘区。

农场的原料加工区是主要的互动空间,向人们展示初级产品(如谷物等)、高级产品(如奶酪、酒等)和一些生活用品(如陶器、水桶等)的制作过程,告诉人们食物是怎样从最开始到进入餐馆的过程。

温室主要提供人们参观了解蔬菜和水果及其附属品的生长过程;采摘区则是供人们自行采摘一些食物的地方,使人们通过扮演农民的角色,了解作物的采摘过程,达到真正深切体验不同于都市文明的清新的乡村文明,净化心灵,感受自然的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