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3
《易传》系辞传下·第七章关于易传《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
《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角、《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
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
第七章原文《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履,和而至。
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第七章译文《易经》的兴起,大概所在中古时代吧?《易经》的作者,大概有忧患、艰难吧。
所以履卦所教人行礼,它所建立德业之初基,为其根本。
谦卦教人卑己尊人,虚心忍受,所道德的把柄。
复卦教人除去物欲,教人从善,是德性的根本。
恒卦是教人始终如一,恒久不已,它是道德稳固之所由。
损挂是教人惩忿窒欲的道理,为修德的工夫。
益卦教人迁善改过,使德性日益宽大。
困卦教人穷困不乱,守着正道,是道德的分辨。
并卦教人德泽似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达到道德的地步。
巽卦是教人因势利导,是道德的制宜。
履与礼相通,能和顺人情,处世和睦,是吾人立身行事所因应到的准则。
谦虚待人,则益得他人敬仰,德业自然更加尊贵而光明。
复卦微小的一阳位于群阴暗味之下,但不为五阴所掩没,能于迷途未远旋即回复,而辨别万事万物的是非善恶,事物与环境过于复杂,必使人引起厌倦,惟有恒心,才能克服一切,不为外物的复杂而厌倦,方有成功之日。
损卦惩忿窒欲和克己复礼的功夫是修身的起步,是很艰难的,所以说“先难”。
以后日久习惯成自然,便容易了。
益卦进德修业,长久的增裕自身的德行而无须设防,故弄玄虚,以蒙骗他人。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本卷须知: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C、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一致;E、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7.3重力〔G〕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 G 表示。
3重力的大小:①大小叫重量〔物重〕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 其中g= 9.8N/kg ,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第七章》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第七章》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向往善,这就是自己感到心安理得。
所以君子一定要在独处的时候保持谨慎的态度。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
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曾子说:“许多双眼睛看着,许多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第七章教学(上)第一节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指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想也许、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统一组成的双边活动,知识与方法同样重要。
二、教学的意义(一)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三)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三、教学的任务(一)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二)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三)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第二节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一、古代教学过程的萌芽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并注重“躬行”,即身体力行,初步形成了把“学”、“思”、“行”看做统一的学习过程的思想。
这是我国最早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过程思想。
《中庸》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
思孟学派的《学记》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比较系统完整的教育论专著。
阐述了“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与方法朱熹比较强调学与思,提出了著名的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养,切己体察,居敬持志的读书法,但他对行有所忽视。
苏格拉底的教学过程思想被称为“产婆术”是通过对话、诘问,让学生陷入矛盾的困境中。
然后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真知。
昆体良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教学过程理论二、近代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夸美纽斯认为“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因而教学艺术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模仿和遵循自然的秩序,卢梭极力主张自然教育,卢梭所谓的自然教育是指儿童内在的身心发展,教育必须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
并首创发现教学赫尔巴特重视全面而系统的知识教学,是他教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
《大学第七章》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大学第七章》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文言文。
人教版《第七章 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1.1.人体是导体。
下表是通过人体的电流值和相应的人体反应:人体是导体。
下表是通过人体的电流值和相应的人体反应:人体是导体。
下表是通过人体的电流值和相应的人体反应:电流电流((毫安毫安) )10 30 lOO 人体反应人体反应 触电感觉,触电感觉, 人可挣脱人可挣脱 感到剧痛,感到剧痛, 神经麻木神经麻木 短时间内使短时间内使人心跳停止人心跳停止皮肤干燥的人两手问的电阻约为1×105欧,当皮肤潮湿时,电阻可能降到1.5×103欧,则皮肤潮湿时,只要在两手间加则皮肤潮湿时,只要在两手间加 电压就可能会使人有触电感觉。
电压就可能会使人有触电感觉。
电压就可能会使人有触电感觉。
2.2.兰兰设计了一种测定风力的装置,其原理如图兰兰设计了一种测定风力的装置,其原理如图兰兰设计了一种测定风力的装置,其原理如图7-77-77-7所示,金属迎风板与绝缘轻弹簧所示,金属迎风板与绝缘轻弹簧的一端N 相接,一起套在有一定电阻的光滑金属杆上。
电路中左端导线与金属杆的M 端相连,右端导线接在迎风板的N 点,并可随迎风板在金属杆上滑动,导线与金属杆接触良好。
电源两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风力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将源两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风力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 6V。
若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甲、。
若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甲、乙两表读数之比为1:2;若断开开关,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乙处电流表读数为0.6A 0.6A。
求。
求R 1的阻值为的阻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论语里仁篇》第七章第七章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此章有观过知仁的意思。
而这句话外表看来有歧义,但是其儒家的生命价值是肯定的,也是不变的。
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仁训为人;党为类。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的过错分别归于不同的类别,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可以了解一个人仁还是不仁了。
再有一种的解释就是:人指君子。
过指过错。
结合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来理解,人之过也的人就是君子。
君子可能犯过错,各有所不同,观察君子的过错,才能知道其为仁如何。
此解较为妥当。
以下几种解释可资参考:孔安国曰:小人不能为君子之行,非小人之过,当恕而勿责之。
观过,使贤愚各当其所,那么为仁矣。
〔《论语注疏》〕二程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类。
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
尹焞曰:于此观之,那么人之仁不仁可知矣。
后汉吴佑谓:掾以亲故:受污辱之名,所谓观过知仁是也。
朱熹按:此亦但言人虽有过,犹可即此而知其厚薄,非谓必俟其有过,而后贤否可知也。
〔《论语集解》〕现在看来,仁与不仁是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然而,时过境迁,物似人非。
人们的道德和法律也在不断变化,仁与不仁也不断呈现新的意义,君子小人也在以不同面貌显现。
所以,因恪尽职守,理解偏差造成的失误,是君子之过;而成心知法犯法,穿凿附会,钻法律的空子那么是小人之恶了。
因此,我们不仅要观过知仁,还要观恶知非啊!读《论语.里仁篇》第五章有感1500字第五章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本章主要解释君子的做人原那么。
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论富贵贫贱与道的关系;第二层次说君子成名之道在仁;第三层次说君子如仁者安于仁,穷困潦倒还是疾速缓慢始终坚守仁的做人原那么。
一般说富贵贫贱是指现实中人的处境,有时人们还会说贫穷富裕高贵卑贱,孔夫子这句话富贵与贫贱相对,因此,这四个字没有用其引申意义,也没有褒贬的意思,就其本义而言,仅仅说明人在社会中境遇,富就是有财富,富裕;贵,在社会中处高位,是指为官的人;贫指没有财富,生活拮据,贫穷;贱,表示在社会中位卑,从事具体事务的人,践也,卑下见践履也〔《释名释言语》〕。
国学经典《论语》第七章述而篇及译文《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接下来就由店铺带来国学经典《论语》第七章述而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第七章文件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中对数据进行管理的部分叫做_______.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检索系统
D.数据存储系统
2.文件系统中用_______管理文件。
A.作业控制块
B.外页表
C. 目录
D.软、硬件结合的方法
3.为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问题通常在文件系统中采用______.
A.约定的方法
B.多级目录
C.路径
D.索引
4.磁盘上的文件以_______为单位读写。
A.块
B.记录C柱面 D..磁道
5.磁带上的文件一般只能__________.
A. 顺序存取
B.随机存取
C. 以字节为单位存取
D.直接存取
6.在下列文件的物理结构中,________不利于文件长度动态增长。
A.顺序结构
B.链接结构
C.索引结构
D.Hash结构
7.文件系统采用二级目录结构,这样可以________.
A.缩短访问文件存储器时间
B.实现文件共享
C.节省主存空间
D.解决不同用户之间的文件名冲突问题。
8. _________是由字符序列组成的,不再划分结构。
A. 连续文件
B. 流式文件
C. 有序文件
D. 记录文件
9. 通常说的文件系统,指的是操作系统中的__________。
A.全部文件
B. 全部目录
C. 管理软件
D. 上述三种
10. 目录文件所存放的信息是_______。
A.某一文件存放的数据信息
B.某一文件的文件目录
C.该目录中所有数据文件目录
D.该目录中所有子目录文件和数据文件的目录
11. 在文件系统中,要求物理块必须连续的文件是_______。
A.索引文件
B. 顺序文件
C. 链接文件
D. 散列文件
12. 如果文件系统中存在两个文件重名,不应当采用________结构。
A.一级目录
B. 二级目录
C. 三级目录
D. 多级目录
13 在创建一个文件时,文件系统将为它建立一个_________。
A.逻辑空间
B. 逻辑结构
C. 文件目录
D. 目录文件
14. 在文件系统中,________负责将文件名转换为物理地址。
A.PCB 表
B. 文件路径
C. DCB表
D. 文件目录
15. 相同名字的文件应允许在一个系统中同时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__________。
A.通过文件共享
B. 多级目录管理
C. 采用索引文件
D. 文件安全管理
16. 文件系统概念中,级别由高到低排列的是_________。
A.文件、记录、数据项
B. 目录、文件、记录
C. 目录、记录、数据项
D. 数据项、记录、文件
17. 下列哪两种文件不必存放在连续的存储介质中__________。
A.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
B. 链接文件和索引顺序文件
C. 顺序文件和链接文件
D. 索引文件和顺序文件
18. 下列哪一个文件和其它三种文件在逻辑结构上根本不同___________。
A.可执行文件
B. 库函数文件
C. 源程序文件
D. 数据库文件
19. 下列选项中,_________不是删除文件中所需要完成的工作。
A.释放文件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B. 对文件原存储单元全部清零
C. 在目录中删除该文件
相目录项,即文件控制块D. 若文件为共享文件,还要对共享设置进行处理
20. 数据库文件的逻辑结构形式是_____。
A.字符流式文件
B.档案文件
C.记录式文件
D.只读文件
二、填空题
1.在文件系统中,若按逻辑结构划分,可将文件划分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2.__________文件存在的标志,其中保存系统管理文件需要的全部信息。
3. 文件在外存上的存放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根据题意回答是或否)
1.文件系统为了保证按名存取的正确性,要求用户对不同的文件不能定义相同的文件名。
()
2.物理文件的组织形式是依赖于逻辑文件的组织形式的。
()
3.为文件设置口令是实现文件保密的一种可行方法。
()
4.文件的存取方法可由用户根据文件的性质来选择。
()
5.从当前目录开始设置的路径称绝对路径,该路径必须以“\”开始。
()
四、综合计算题
1.一个树型结构的文件系统如图所示,该图中的框表示目录,圆表示文件。
(1)可否进行下列操作:
a.在目录D中建立一个文件,取名为A。
b.将目录C改名为A。
(2)若E和G分别为两个用户的目录:
a.用户E与共享文件Q,应有什么条件,如何操作?
b.在一段时间内,用户G主要使用文件S和T。
为简便操作和提高速度,应如何
处理?
c.用户E欲对文件I加以保护,不许别人使用,能否实现?如何实现?2.什么是FAT?请写出FAT16、FAT32、NTFS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