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考试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6
中科院2023年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工程科技202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讨论生入学试卷物理化学一、选择题(20分)1. 苯在一刚性绝热容器中燃烧:C6H6(l)+A. U=0, H0,Q=0 C. U=0, H=0,Q=015O2(g)=6CO2(g)+3H2O(g)()2B. U=0, H0,W=0 D. U≠0, H≠0,Q=02. 对于肯定量抱负气体,些列过程不行能发生的是()A.等温绝热膨胀B.等压绝热膨胀C.吸热而温度不变D.吸热而体积缩小3. 在封闭体系的S-T图中,通过某点可以分别作出等容线和等压线,其斜率分别为:S S=x和=y T T V p则在该点两曲线的斜率的关系是()A. xyB. x=yC. xyD.无固定关系4. 恒温时,B溶解于A形成溶液,若纯B的摩尔体积大于溶液中B 的偏摩尔体积,则增加压力将使B在A中的溶解度如何变化?()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肯定5. 在平动、转动、振动运动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中,下述关系式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 Fr=GrB. Uυ=HυC. Cv,υ=Cp,υD. Cp, , t=Cvt--6. 400K时,液体A的蒸汽压为4104Nm2,液体B的蒸汽压为6104Nm2。
二者组成抱负液体混合物。
当达气—液平衡时,在溶液中A的摩尔分数为0.6,则在气相中B的摩尔分数为()A.0.31 B.0.40 C.0.50D.0.607. 反应CO(g)+H2O(g)=CO2(g)+H2(g)在600℃,100kPa下达到化学平衡。
当p=5000kPa时,各气体的逸度系数为:γ(CO2)=1.90, γ(H2)=1.10, γ(CO)=1.23, γ(H2O)=0.77则平衡点()A.向右移动B.不移动C.向左移动D.不能确定8. 对临界胶束浓度(CM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MC是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B.在CMC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有显著变化C.在CMC前后溶液的电导值变化显著D.达到CMC以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有明显变化-9. 0.001molkg1的K3[Fe(CN)6]水溶液的例子强度为()----A.6.0103B. 5.0103C. 4.5103D.3.0010310. 反应NO+A. B. C. D.1O2=NO2的速率在温度上升时反而下降,这是由于()2该反应是一个光化学反应该反应催化剂的活性随温度上升而下降速控步骤前的快速平衡步骤放热显著这是一个放热的简单反应二、(8分)已知反应:(1)Na(s) →Na(g), H=+105kJ (291K) (2)Cl2(g) →2Cl(g), H=+250kJ (291K) (3)1Cl(g)+Na(s) →NaCl(s), H= 411kJ (291K) 2+→Na(g)+e,U=493kJ (0K) (4)Na(g)(5)Na(g)+Cl(g) →NaCl(s),U= 766kJ(0K) (6)NaCl(s)(0K) →NaCl(s), H=100kJ (291K)(7)Na(g)(0K)+Cl(g)(0K) →Na(g)(291K)+Cl(g)(291K), H=12.1kJ 求氯原子的电子亲合势,即(8)Cl(g)+e →Cl(g)的U(0K)三、(6分)计算1mol苯的过冷液体在-5℃,p+时凝固过程的lsS和lsG。
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考试卷A 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填上“√”,错误的填上“×”)(每题1分,共20分)1、A 、B 两组分构成溶液,当其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较大正偏差时,在p~x 图上具有最高点, 在T~x 图上具有最低点(√)2、对正溶胶,以下一价负离子聚沉能力的顺序为 NO -3<Cl -<Br - <I -(×)3、以∑≤0i i μν作判据,条件仅限于等温等压 (×)4、离子的迁移速率与电解质溶液的温度、浓度及离子的本性有关 (√ )5、在恒容反应中,体系能量的增减全部用于内能的增减。
(√ )6、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的吸附层为单分子层, 化学吸附的吸附层为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7、A 、B 两组分构成理想溶液,当P B 0>P A 0时,在p~x 图上,气相线总在液相线上方。
( × )8、盐桥的作用是沟通第二类导体,消除液接电势 (√ )9、在平行反应中,不论什么情况下速率常数k 1/k 2值总是常数。
(× )10、只有被物系吸收的光,对于发生光化学变化才是有效的(√ )11、活化能是指使寻常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要的最少能量 (√ )12、∵B A i B A T Q S →-∑>∆)(*δ,∴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不可逆过程的熵变(× )13、任意热机效率η=(T 2-T 1)/T 2(× )14、冷机从低温热源吸热,必须体系对环境作功才能实现 (× )15、Helmholtz 自由能A 是等压条件下体系作功的本领 ( × )16、双原子理想气体的C v.m =5/2R (√ )17、非理想气体,不指明途径时△H=⎰21T T P dT C ( × )18、气体的绝热节流过程为恒焓过程 (√ )19、封闭体系是体系与环境之间有物质交换,无能量交换。
北大物化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是物质的物理性质?A. 可燃性B. 导电性C. 氧化性D. 还原性答案:B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A. ΔH = q + wB. ΔU = q - wC. ΔH = q - pΔVD. ΔU = q + pΔV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物质的化学平衡状态?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相等C.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D. 所有选项答案:D4. 以下哪个是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洪特规则C. 能量最低原理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物质的相变过程?A.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B.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C. 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是___________。
答案:6.022 x 10^23 mol^-12.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___________。
答案:功3. 物质的摩尔质量与___________的质量之比是1。
答案:1摩尔4. 根据量子力学,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状态由___________描述。
答案:波函数5.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当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会向___________方向移动。
答案:吸热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布朗运动及其意义。
答案: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微小颗粒由于受到液体分子无规则撞击而产生的无规则运动。
它的意义在于证明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为分子运动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2. 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常数,并给出其表达式。
答案: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达到平衡时的常数,它表示了反应进行的程度。
表达式为Kc =[C]^c[D]^d / [A]^a[B]^b,其中[A]、[B]、[C]、[D]分别代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平衡浓度,a、b、c、d分别代表它们的化学计量数。
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考试题答案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考试卷A 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填上“√”,错误的填上“×”)(每题1分,共20分)1、A 、B 两组分构成溶液,当其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较大正偏差时,在p~x 图上具有最高点,在T~x 图上具有最低点(√)2、对正溶胶,以下一价负离子聚沉能力的顺序为 NO -3<Cl -<Br - <I -(×)3、以∑≤0i i μν作判据,条件仅限于等温等压 (×)4、离子的迁移速率与电解质溶液的温度、浓度及离子的本性有关(√ )5、在恒容反应中,体系能量的增减全部用于内能的增减。
(√ )6、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的吸附层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的吸附层为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7、A 、B 两组分构成理想溶液,当P B 0>P A 0时,在p~x 图上,气相线总在液相线上方。
( × )8、盐桥的作用是沟通第二类导体,消除液接电势 (√ )9、在平行反应中,不论什么情况下速率常数k 1/k 2值总是常数。
(× )10、只有被物系吸收的光,对于发生光化学变化才是有效的(√ )11、活化能是指使寻常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要的最少能量 (√ )12、∵B A i B A T Q S →-∑>∆)(*δ,∴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不可逆过程的熵变(× )13、任意热机效率η=(T 2-T 1)/T 2(× )14、冷机从低温热源吸热,必须体系对环境作功才能实现 (× )15、Helmholtz 自由能A 是等压条件下体系作功的本领 ( × )16、双原子理想气体的C v.m =5/2R (√ )17、非理想气体,不指明途径时△H=⎰21T T P dT C ( × )18、气体的绝热节流过程为恒焓过程 (√ )19、封闭体系是体系与环境之间有物质交换,无能量交换。
考研物化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A. ΔU = Q + WB. ΔH = Q + VC. ΔG = ΔH - TΔSD. ΔS = Q/T答案:A解析: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过程中的表现,其数学表达式为ΔU = Q + W,其中ΔU表示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做的功。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A. PV = nRTB. PV = nRT + aC. PV = nRT - aD. PV = nRT + b答案:A解析: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理想气体状态的方程,其表达式为PV = nRT,其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n表示摩尔数,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3. 以下哪个选项是熵的宏观定义?A. S = ∫dQ/TB. S = k∑pi ln piC. S = Q/TD. S = ΔH/T答案:B解析:熵的宏观定义是S = k∑pi ln pi,其中k是玻尔兹曼常数,pi是第i个微观状态的概率。
4. 以下哪个选项是范特霍夫方程?A. ln K = -ΔH/RT + ΔS/RB. ln K = ΔH/RT - ΔS/RC. ln K = ΔH/RT + ΔS/RD. ln K = -ΔH/RT - ΔS/R答案:C解析:范特霍夫方程是描述化学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的方程,其表达式为ln K = ΔH/RT + ΔS/R,其中K是平衡常数,ΔH 是反应的焓变,ΔS是反应的熵变,R是气体常数,T是温度。
5. 以下哪个选项是阿伦尼乌斯方程?A. k = A exp(-Ea/RT)B. k = A exp(Ea/RT)C. k = A exp(-Ea/R)D. k = A exp(Ea/R)答案:A解析:阿伦尼乌斯方程是描述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方程,其表达式为k = A exp(-Ea/RT),其中k是反应速率常数,A是指前因子,Ea是活化能,R是气体常数,T是温度。
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考试题(A 卷)一、判断题(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共20分,每题1分)1、A 、B 两组分构成溶液,当其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较大正偏差时,在p~x 图上具有最高点, 在T~x 图上具有最低点。
( )2、对正溶胶,以下一价负离子聚沉能力的顺序为 NO -3< Cl - < Br - < I -( )3、以作判据,条件仅限于等温等压。
( )4、离子的迁移速率与电解质溶液的温度、浓度及离子的本性有关。
( )5、在恒容反应中,体系能量的增减全部用于内能的增减。
( )6、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的吸附层为 单分子层,化学吸附的吸附层为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 )7、相内部均匀时就一定连续 ( )8、盐桥的作用是沟通第二类导体,消除液接电势。
( )9、在平行反应中,不论什么情况下k 1/k 2值总是常数。
( )10、只有被物系吸收的光,对于发生光化学变化才是有效的。
( )11、活化能是指使寻常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要的最少能量。
( )12、∵, ∴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不可逆过程的熵变。
() 13、任意热机效率η=(T 2-T 1)/T 2 。
( )14、冷机从低温热源吸热,必须体系对环境作功才能实现。
( )15、Helmholtz 自由能A 是等压条件下体系作功的本领。
( )16、双原子理想气体的C v.m =5/2R 。
( )17、非理想气体,不指明途径时。
( )18、气体的绝热节流过程为恒焓过程。
( )19、封闭体系是体系与环境之间有物质交换,无能量交换。
( )20、热机效率与工作介质无关。
( )二、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1、工作在100℃和25℃的两个大热源间的卡诺热机的效率是 ( )A 、20%B 、25%C 、75%D 、100%2、1mol 理想气体经一等温可逆压缩过程,则 ( )A 、△G>△AB 、△G<△AC 、△G =△AD 、△G 与△A 无法进行比较3、下列各式哪个不受理想气体的限制 ( )A 、∆H =∆U +p ∆VB 、C p -C v =RC 、pV γ=常数D 、W =nRTln(V 2/V 1)4、用 判断过程自发、平衡的条件是( )A 、等T 、等P ,除体积功外无其它功B 、等T 、等V ,W 非=0C 、等T 、等P ,除化学功外无其它非体积功D 、等T 、等P ,W 非≠05、实际气体中,标准态化学势是( ) ∑≤0i i μνB A i B A T QS →-∑>∆)(*δ⎰=∆21T T P dT C H φφμμp fn L RT ∙+=φμ∑≤=nii i P T dn dG 0.μA 、温度为T ,时符合理想气体的假想状态B 、温度为T ,时的化学势C 、温度为T ,时的化学势D 、温度为T ,,γ = 1时符合理想气体行为的假想状态6、熵产生率是 ( )A 、单位时间的熵产生B 、单位物质的量的熵产生C 、单位时间内热的流量D 、单位物质的量内热的流量7、从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常数式看,由于仅与温度有关,则( )A 、亦仅与温度有关;B 、与温度及压力有关;C 、与温度、压力均无关;D 、仅与压力有关8、Hoff 等温方程可判别下述那个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A 、等温、等压;B 、等温、等压,除体积功、化学功外无其他功;C 、不限于等温、等压;D 、等温、等压,除体积功外不作其他功9、理想气体在可逆的绝热膨胀过程中( )A 、内能增加B 、熵不变C 、熵增加D 、温度不变10、应用关系式dG =―SdT + VdP 时,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下列各点中哪一点是不必要( )A 、只作膨胀功的封闭体系B 、双变量体系C 、必须是可逆过程D 、过程无论是否可逆都适用11、已知MgO(s)及SiO 2(s)的生成热∆H f 分别为-601.8 kJ ·mol -1及-910.9 kJ ·mol -1,则反应2 MgO(s)+Si(s)→SiO 2(s)+2Mg(s)的反应热为( )A 、292.7 kJB 、-292.7 kJC 、309.1 kJD 、-309.1 kJ12、几种纯物质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时( )A 、∆V 混= 0,∆H 混≠ 0,∆G 混≠ 0,∆S 混=0B 、∆V 混≠ 0,∆H 混= 0,∆G 混=0,∆S 混≠ 0C 、∆V 混= 0,∆H 混= 0,∆G 混≠ 0,∆S 混≠ 0D 、∆V 混≠ 0,∆H 混≠ 0,∆G 混=0,∆S 混=013、液体接界电位是由于( )A 、离子的迁移速率不同而产生B 、金属离子在化学位不同的相间发生转移而产生C 、不同金属的电子逸出功不同而产生D 、上述所有原因14、假设A ,B 两组分混合可以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 ,B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微弱B 、A ,B 都遵守拉乌尔定律C 、液体混合物的蒸气压介于 A ,B 的蒸气压之间D 、可以用重复蒸馏的方法使 A ,B 完全分离φp f =φp f <φp f >φp p f ==νφφ∆-=)(f p K K φK fK t an ,V a P T Q RT K RT G ln ln +∆φ=-、15、反应级数是()A.、对总反应而言B、只对基元反应而言C、只能为正整数D、理论上的概念三、填空题(共30分)1、某一电池反应 r S m(298)> 0,则25℃原电池可逆工作时是吸热还是放热?______热。
物理化学考研考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考研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A. ΔU = Q - WB. ΔH = Q + WC. ΔS = Q/TD. ΔG = ΔH - TΔS2.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的表达式是:A. dlnK/dT = ΔH/RB. dlnK/dT = ΔS/RC. dlnK/dT = -ΔH/RT^2D. dlnK/dT = -ΔS/RT^23. 以下哪个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A. PV = nRTB. PV = nRT + aC. PV = nRT - aD. PV = nR(T + a)4. 阿伏伽德罗定律适用于:A. 所有气体B. 理想气体C. 固体和液体D. 所有物质5.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下列哪个表达式是正确的?A. ΔG = ΔH - TΔSB. ΔG = ΔU + PΔVC. ΔG= ΔU - TΔSD. ΔG = ΔH - PΔV6. 反应速率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遵循:A. 阿累尼乌斯方程B. 范特霍夫方程C. 阿伏伽德罗定律D.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7. 以下哪个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A. 能量守恒B.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C. 没有永动机D. 所有自发过程都伴随着熵的增加8.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下列哪个表达式是正确的?A. K = [A][B]/[C][D]B. K = [C][D]/[A][B]C. K = [A]/[B]D. K = [B]/[A]9. 以下哪个是溶液的拉乌尔定律?A. P = XA * PAB. P = (XA * PA) + (XB * PB)C. P = (PA + PB) / 2D. P = (PA * PB)^0.510. 根据亨利定律,下列哪个表达式是正确的?A. P = kH * CB. P = kH * C^2C. P = kH / CD. P = kH * C^-1####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方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
2023年攻读硕士学位硕士入学考试试卷(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物理化学(含物理化学试验)合用专业: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环境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1. C6H6在100kPa时旳熔点为5℃,摩尔熔化焓为9916J·mol-1,C p,m(l)=126.8J·K-1·mol-1,C p,m(s)=122.6J·K-1·mol-1。
求100kPa、–5℃下1 mol过冷C6H6凝固成固态C6H6旳Q、△U、△H、△S、△A、△G,假设凝固过程旳体积功可以忽视不计。
(12分)解:波及过程如下:∆H= ∆H1+ ∆H2+ ∆H3= C p,m(l)(T’-T) +∆H2+C p,m(s)(T-T’)=9916 J·mol-1+(122.6-126.8)×(268-278) J·mol-1= 9958 J·mol-1恒压Q= ∆H= 9958 J·mol-1∆U= ∆H- ∆pV ≈∆H=9958 J·mol-1∆S= ∆S1+ ∆S2+ ∆S3= C p,m(l)ln(T’/T) +∆H2/T’+C p,m(s)ln(T/T’)= ∆H2/T’+[C p,m(s)-C p,m(s)]ln(T/T’)=9916 J·mol-1/278K+(122.6-126.8)ln(268/278) J·K-1·mol-1= 35.8 J·K-1·mol-1∆G≈∆A= ∆H- T∆S = 9958 J·mol-1-268K×35.8 J·K-1·mol-1 = 363.6 J·mol-12. 卫生部规定汞蒸气在1m3空气中旳最高容许含量为0.01mg。
已知汞在20℃旳饱和蒸气压为0.160Pa,摩尔蒸气发焓为60.7kJ·mol-1(设为常数)。
2mol 2mol 300K 350K 100kPa 800kPaS∆−−→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浙江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乙)参考答案一、填空:1. a b c d2.联系统计热力学与宏观热力学的桥梁,表明了熵的统计意义。
3.0.618min -1。
4.0.770V 。
5.00ln ()pp m RTRT V dp RTbdp RTbp pϕ=-==⎰⎰exp()bp ϕ= ,exp()f p p bp ϕ==。
6.n 2/n 1=0.32二、答:不矛盾。
当0p →时,任何气体符合理想气体模型,,1m pV RT Z ==。
在一定压力下,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小,分子间的吸引力较大,使真实气体较气体易被压缩;同时,真实气体的分子又占一定体积,气体分子自由活动空间变小,使真实气体难被压缩。
这两种相反的作用因素对真实气体行为的影响在b 和b’点刚好抵消,数值上满足Z=1,,1m pV RT Z ==成立。
三、解:1.F =C -P +2=1-3+2=02.OA 线是冰的熔化曲线,OA 线斜率为负表示增大压力,冰的熔点下降。
根据克拉佩龙方程:**m mH dp dT T V ∆=∆,熔化过程,*m H ∆>0,***()()0m m m V V l V s ∆=-<,所以0dp dT <。
3.ln /b RT p p μμ=+ ,*ln /c RT p p μμ=+ , *p p >b c μμ∴>,说明同温度下过冷水(b )能自发地转变为冰(c ),过冷水与其饱和蒸气的平衡不是稳定平衡,但因为过冷水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存在,所以称亚稳平衡。
四、提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2ln a E d kdT RT=,对于平行反应,活化能不同,反应速率受温度的影响不同,可以通过选择最适宜温度来控制反应物产率。
(2)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3)选择适当波长的光,可以进一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
安 徽 大 学 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
(本大题分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1mol 液苯在298K 弹式热量计中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水,放热3264kJ ,则等压摩尔燃烧焓为:(A )3268kJ/mol (B )-3268kJ/mol (C )3264kJ/mol (D )-3264kJ/mol2、某化学反应在300K ,P Θ条件下进行,放热6×104J ,同条件的可逆电池中反应,吸热6×103J ,则反应的∆S 体为:(A )-200J/K (B )200J/K (C )-20J/K (D )20J/K3、反应NH 4Cl(s)→NH 3(g)+HCl(g),平衡常数K P 与分解压P 的关系为:(A )K P =0.5P 2 (B )K P =0.25P 2 (C )K P =P (D )K P =P 24、等式BB n S n T P H P G ,,)()(σσσσ=式的使用条件为: (A )等温过程 (B )等熵过程(C )等温等熵过程 (D )任何热力学平衡过程5、723K 下,在抽空容器中,将氮气与氢气以1:3的比例通入并建立平衡,系统内组分数C 和自由度数f 分别为:(A )C=3,f=2 (B )C=2,f=2 (C )C=1,f=1 (D )C=1,f=26、已知反应Cu 2++2e -→Cu 的E Θ=0.34V ,则反应1/2Cu →1/2Cu 2++2e -的E Θ为:(A )0.17V (B )0.34V (C )-0.17V (D )-0.34V7、不能用于鉴定溶液的pH 的电极是: (A ) 氢电极(B ) 醌氢醌电极(C ) 玻璃电极(D ) Ag|AgCl(s)|Cl -电极8、反应A →B ,A 的反应速率与时间成直线关系,则反应为几级反应?(A )一级 (B )零级 (C )二级 (D )不确定9、水平细管中有一段润湿性液体,在细管的左端加热,则管内液体将:(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动 (D )左右来回移动10、解释反应物分子的结构对速率常数的影响的理论有:(A )单分子反应理论 (B )碰撞理论 (C )过渡态理论 (D )以上都有二、填空题。
考研物化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定律B. 能量可以无中生有C.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D. 能量可以自由转换答案:A解析: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A. PV = nRTB. PV = nKTC. PV = mRTD. PV = mKT答案:A解析: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 = nRT,其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n表示摩尔数,R表示理想气体常数,T表示绝对温度。
3. 以下哪个选项是熵的物理意义?A. 系统混乱度B. 系统有序度C. 系统能量D. 系统温度答案:A解析:熵是热力学中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系统混乱度的大小。
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哪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A. 热量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 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C. 热量在没有外部工作的情况下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D. 热量在外部工作的情况下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答案:C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在没有外部工作的情况下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5. 以下哪个选项是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A. 绝对零度不可达到B. 绝对零度是温度的最低极限C. 绝对零度是温度的最高极限D. 绝对零度是能量的最低极限答案:A解析: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最低极限,但无法达到。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热力学系统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时,系统处于________状态。
答案:热力学平衡2.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当一个系统在恒温恒压下自发进行变化时,吉布斯自由能会________。
答案:减小3.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________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答案:功4. 理想气体的内能仅与温度有关,不依赖于________。
物理化学试题库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满分20 分。
1、一个隔离体系的熵()(A)保持不变(B)总是减小(C)总是增大(D)永不减小2、某化学反应在300K, pө于烧杯中进行时,放热60 kJ,若在相同条件下在可逆电池中进行吸热6 kJ,则该系统的熵变为()J·K-1(A) –200 (B)200 (C ) –20 (D) 203、下列各量哪个是偏摩尔量?( )(A) (B) (C) (D)4、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因素是()(A) 温度 (B) 压力(C) 惰性气体(D) 物质的量5、在水的相图中存在几条两相平衡线()(A) 0 (B) 1 (C) 2 (D) 36、将两个银电极插入溶液,通以电流共30,则( )(A) 阴极析出银 (B) 阳极析出银(C) 阴极质量减轻 (D) 阴极质量不变7、在电场作用下,正、负离子传输的电量是否相等?()(A) 一定相等(B) 一定不相等 (C) 一般不相等 (D) 无法比较8、天旱时,农民通过锄地可以保持土壤水分,称为锄地保墒,锄地保墒的科学道理可以用下列哪个物理化学原理解释?()(A) 附加压力(B)渗透压(C)毛细管现象(D)液体的润湿与铺展9、以和溶液混合制备溶胶,若制备时过量,则胶核优先吸附()(A) (B)(C) (D) 没有选择性10、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A) 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B) 适用于复合反应(C) 适用于基元反应和简单反应(D) 适用于所有反应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满分22分。
1、由循环关系式可知=2、1理想气体始态体积为,温度为℃,经等温恒外压膨胀到终态体积为,气体所做的体积功为3、在下图中,AB 线代表等温可逆过程,AC 线代表绝热可逆过程。
若从A点出发经绝热不可逆膨胀到达V2,则终点将在 C 之下、B 之上。
B 和 C 之间?:4、已知37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105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0.5×105pa。
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考试卷A 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填上“√”,错误的填上“×”)(每题1分,共20分)1、A 、B 两组分构成溶液,当其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较大正偏差时,在p~x 图上具有最高点, 在T~x 图上具有最低点(√)2、对正溶胶,以下一价负离子聚沉能力的顺序为 NO -3<Cl -<Br - <I -(×)3、以∑≤0iiμν作判据,条件仅限于等温等压 (×)4、离子的迁移速率与电解质溶液的温度、浓度及离子的本性有关 (√ )5、在恒容反应中,体系能量的增减全部用于内能的增减。
(√ )6、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的吸附层为单分子层, 化学吸附的吸附层为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7、A 、B 两组分构成理想溶液,当P B 0>P A 0时,在p~x 图上,气相线总在液相线上方。
( × ) 8、盐桥的作用是沟通第二类导体,消除液接电势 (√ ) 9、在平行反应中,不论什么情况下速率常数k 1/k 2值总是常数。
(× ) 10、只有被物系吸收的光,对于发生光化学变化才是有效的(√ )11、活化能是指使寻常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要的最少能量 (√ ) 12、∵BA iB A T Q S →-∑>∆)(*δ,∴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不可逆过程的熵变(× )13、任意热机效率η=(T 2-T 1)/T 2(× )14、冷机从低温热源吸热,必须体系对环境作功才能实现 (× )15、Helmholtz 自由能A 是等压条件下体系作功的本领 ( × ) 16、双原子理想气体的C v.m =5/2R (√ )17、非理想气体,不指明途径时△H=⎰21T T P dTC ( × )18、气体的绝热节流过程为恒焓过程 (√ ) 19、封闭体系是体系与环境之间有物质交换,无能量交换。
word物理化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定律B. 能量不守恒定律C. 能量可以创造D. 能量可以消灭答案:A2.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PV=nRT表示的是:A. 气体的体积B. 气体的压强C. 气体的温度D. 气体的摩尔数答案:B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C. 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熵增加的方向进行D.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答案:D4.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p与温度的关系是:A. 与温度无关B.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 随温度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5.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是:A. 22.4LB. 22.4mLC. 224LD. 224mL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
答案:ΔU = Q + W2.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只有做功而没有热交换,那么系统的内能变化为:______。
答案:ΔU = W3. 一个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在标准大气压下,其压强为______。
答案:1 atm4. 一个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等于______。
答案:ΔG = ΔH - TΔS5.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当温度升高时,一个吸热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
答案:增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
答案: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
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效果。
2. 什么是化学势?它在化学平衡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化学势是一个衡量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参与化学反应的倾向性的物理量。
研究生招生物化a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A.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 蛋白质的空间构象C.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D.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答案:A2. 下列哪种化合物不是酶的辅因子?A. 辅酶AB. 金属离子C. 核苷酸D. 辅基答案:C3. DNA复制过程中,引物的作用是:A. 提供起始点B. 提供模板C. 提供能量D. 提供原料答案:A4. 糖酵解过程中,哪个步骤是不可逆的?A. 第一步B. 第二步C. 第三步D. 第四步答案:B5. 以下哪种维生素是辅酶A的组成部分?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C. 维生素B2D. 维生素B5答案:D6. 细胞呼吸过程中,电子传递链的主要功能是:A. 产生ATPB. 产生NADHC. 产生FADH2D. 产生CO2答案:A7. 真核生物中,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核糖体D. 高尔基体答案:A8. 下列哪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A. 丙氨酸B. 谷氨酸C. 赖氨酸D. 丝氨酸答案:C9.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B10. 以下哪种物质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 蛋白质B. 脂质C. 碳水化合物D. 核酸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由____和____组成。
答案:氨基酸残基;金属离子2. 真核细胞中,mRNA的帽子结构位于____端,多聚A尾位于____端。
答案:5';3'3.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____是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的载体。
答案:tRNA4.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和____。
答案: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5. DNA聚合酶在复制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____和____。
答案:合成新链;校对错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清华物理化学考研真题答案清华大学是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其物理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同样具有很高的挑战性。
考研真题通常包含了理论知识的测试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以下是一份假想的清华物理化学考研真题答案,仅供参考。
清华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在第一能级时,其能量最低。
这是因为电子在最低能级时,与原子核的距离最近,受到的库仑力最强,从而能量最低。
(正确)2. 范德华力是分子间的一种弱相互作用力,它主要影响分子的物理性质,如沸点和溶解度。
(正确)3. 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正确)二、填空题1.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公式,\(\Delta G = \Delta H - T\DeltaS\),当\(\Delta G < 0\)时,反应自发进行。
2.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 \(6.022 \times 10^{23}\) mol\(^{-1}\),它表示的是每摩尔物质中所含有的粒子数。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布朗运动的物理意义。
答: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由于受到液体分子的碰撞而产生的无规律运动。
这种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是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
2. 什么是化学动力学中的速率方程?答:速率方程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它通常表示为 \(v = k[A]^m[B]^n\),其中 \(v\) 是反应速率,\(k\) 是速率常数,\([A]\) 和 \([B]\) 是反应物的浓度,\(m\) 和\(n\) 是反应物的指数。
四、计算题1.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 \(k = 0.1\) min\(^{-1}\),初始浓度 \([\text{A}]_0 = 1\) mol·L\(^{-1}\),求反应进行 10 分钟后,反应物 A 的浓度。
解:设反应物 A 的浓度为 \([\text{A}]\),由于反应是一级反应,所以有 \(\frac{d[\text{A}]}{dt} = -k[\text{A}]\)。
物理化学考研真题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系统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加B. 系统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增加C. 系统内能的改变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做的功D. 系统在绝热条件下,内能的改变等于系统对外做的功答案:B2.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中,下列哪个变量是温度的函数?A. P(压强)B. V(体积)C. n(摩尔数)D. R(气体常数)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这意味着在热机中,热量不能完全转化为机械功,总会有一部分热量被排放到低温热源中。
2. 什么是化学平衡常数?在什么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化学平衡常数(K)是一个在特定温度下,表示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比的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而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初始浓度无关。
三、计算题1. 已知某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体积从 V1 变化到 V2,求气体的温度变化。
设气体的初始温度为 T1,压强为 P。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PV/T = 常数。
因此,V1/T1 = V2/T2。
解得 T2 = (V2/V1) * T1。
2. 某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为 50 kJ/mol,求在 300 K 和 400 K 下的速率常数比值。
使用阿累尼乌斯方程 k = Ae^(-Ea/RT),其中 A 是频率因子,Ea是活化能,R 是气体常数,T 是温度。
在 300 K 和 400 K 下的速率常数比值为 k2/k1 = e^(-Ea/R * (1/300 - 1/400))。
四、论述题1. 论述化学动力学中的碰撞理论及其局限性。
碰撞理论认为,化学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反应物分子的碰撞频率和碰撞的有效性。
有效碰撞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活化能)和正确的取向。
然而,碰撞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它无法解释某些反应的立体效应和电子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考试卷A 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填上“√”,错误的填上“×”)(每题1分,共20分)1、A 、B 两组分构成溶液,当其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较大正偏差时,在p~x 图上具有最高点, 在T~x 图上具有最低点(√)2、对正溶胶,以下一价负离子聚沉能力的顺序为 NO -3<Cl -<Br - <I -(×)3、以∑≤0iiμν作判据,条件仅限于等温等压 (×)4、离子的迁移速率与电解质溶液的温度、浓度及离子的本性有关 (√ )5、在恒容反应中,体系能量的增减全部用于内能的增减。
(√ )6、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的吸附层为单分子层, 化学吸附的吸附层为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7、A 、B 两组分构成理想溶液,当P B 0>P A 0时,在p~x 图上,气相线总在液相线上方。
( × ) 8、盐桥的作用是沟通第二类导体,消除液接电势 (√ ) 9、在平行反应中,不论什么情况下速率常数k 1/k 2值总是常数。
(× ) 10、只有被物系吸收的光,对于发生光化学变化才是有效的(√ )11、活化能是指使寻常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要的最少能量 (√ ) 12、∵BA iB A T Q S →-∑>∆)(*δ,∴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不可逆过程的熵变(× )13、任意热机效率η=(T 2-T 1)/T 2(× )14、冷机从低温热源吸热,必须体系对环境作功才能实现 (× )15、Helmholtz 自由能A 是等压条件下体系作功的本领 ( × ) 16、双原子理想气体的C v.m =5/2R (√ )17、非理想气体,不指明途径时△H=⎰21T T P dTC ( × )18、气体的绝热节流过程为恒焓过程 (√ ) 19、封闭体系是体系与环境之间有物质交换,无能量交换。
( × )20、热机效率与工作介质无关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工作在100℃和25℃的两个大热源间的卡诺热机的效率是(A ) A.20% B.25% C.75% D.100%2、1mol 理想气体经一等温可逆压缩过程,则 ( C )A .△G>△A B.△G<△A C.△G=△A D.△G 与△A 无法进行比较 3、下列各式哪个不受理想气体的限制 ( A )A.∆H =∆U +p ∆VB.C p -C v =RC.pV γ=常数D.W =nRTln(V 2/V 1) 4、用0≤∑iidnμ判断过程自发、平衡的条件是( C )A 、等T 、等P ,除体积功外无其它功;B 、等T 、等V ,W 非=0C 、等T 、等P ,除化学功外无其它非体积功;D 、等T 、等P ,W 非≠05、实际气体φφμμpf nL RT •+=中,规范态化学势φμ是( D ) A 、温度为T ,φp f =时符合理想气体的假想状态; B 、温度为T ,φp f <时的化学势; C 、温度为T ,φp f >时的化学势;D 、温度为T ,φp p f ==,γ = 1时符合理想气体行为的假想状态。
6、熵产生率是( A ) A 、单位时间的熵产生B 、单位物质的量的熵产生C 、单位时间内热的流量D 、单位物质的量内热的流量 7、从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常数νφφ∆-=)(f p K K式看,由于φK 仅与温度有关,则f K( A )A 、亦仅与温度有关;B 、与温度及压力有关;C 、与温度、压力均无关;D 、仅与压力有关8、t an ,V Hoff 等温方程a P T Q RT K RT G ln ln +∆φ=-、可判别下述那个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B )A 、等温、等压;B 、等温、等压,除体积功、化学功外无其他功;C 、不限于等温、等压;D 、等温、等压,除体积功外不作其他功 9、理想气体在可逆的绝热膨胀过程中(B )A.内能增加B.熵不变C.熵增加D.温度不变10、应用关系式dG =―SdT+VdP 时,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 下列各点中哪一点是不必要的 ( C )A .只作膨胀功的封闭体系B .双变量体系C .必须是可逆过程D .过程无论是否可逆都适用11、已知MgO(s)及SiO 2(s)的生成热∆H f 分别为-601.8 kJ ·mol -1及-910.9 kJ ·mol -1,则反应2 MgO(s)+Si(s)→SiO 2(s)+2Mg(s)的反应热为( A ) A.292.7 kJ B.-292.7 kJ C.309.1 kJ D.-309.1 kJ12、几种纯物质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时( C ) A 、∆V 混= 0,∆H 混≠ 0,∆G 混≠ 0,∆S 混=0; B 、∆V 混≠ 0,∆H 混= 0,∆G 混=0,∆S 混≠ 0;C 、∆V 混= 0,∆H 混= 0,∆G 混≠ 0,∆S 混≠ 0;D 、∆V 混≠ 0,∆H 混≠ 0,∆G 混=0,∆S 混=0; 13、液体接界电位是由于(A )A.离子的迁移速率不同而产生B.金属离子在化学位不同的相间发生转移而产生C.不同金属的电子逸出功不同而产生D.上述所有原因14、假设A ,B 两组分混合可以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A 、A ,B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微弱 B 、A ,B 都遵守拉乌尔定律C 、液体混合物的蒸气压介于 A ,B 的蒸气压之间D 、可以用重复蒸馏的方法使 A ,B 完全分离 15、反应级数是( A )A. 对总反应而言;B. 只对基元反应而言;C. 只能为正整数;D. 理论上的概念。
三、填空题(共30分)1、某一电池反应∆r S m (298)> 0,则25℃原电池可逆工作时是吸热还是放热?__吸__热。
因为_Q R =T ∆S ,∵∆S>0,∴Q R >0_。
而实际电池放电时是吸热还是放热? __吸__热。
实际热量较可逆情况下哪个大?__Q R >Q 实际__。
因为__∆U 相同时,W R >W 实际__。
(每空1分,共5分)2、对于电解池,实际外加分解电压V i =E r +∆V ;对于电池,不可逆电池电动势E i = E r -∆V 。
(2+2=4分)3、对理想气体化学反应,规范态是指反应物和产物的分压__均为1__;对非气体反应则指反应物和产物的_活度_均为1。
(每空1分,共2分)4、有以下a 、b 、c 三个平衡 a. CO + H 2O ≒ CO 2 + H 2 b. CO + 1/2O 2 ≒ CO 2 c. H 2 + 1/2O 2 ≒ H 2O独立的化学平衡数R=2,因为a=b-c 。
(2+2=4分)5、液-固界面的接触角θ<900(<,=,>)为润湿;θ>900(<,=,>)为不润湿。
θ角的大小取决于气-液、液-固、固-气三个界面的界面张力γ的相对大小。
(1+1+3=5分)6、当几种纯物质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时,必然伴随着两个通性:①∆V 混=0 ②∆H 混=0。
(每空1.5分,共3分)7、在水的相图中,水的蒸气压曲线OA 越过三相点向下延伸的OF 线代表过冷水与蒸气的平衡。
(2分)8、在多相体系中相与相间的平衡与相的数量无关(有、无) 9、ξ电位的大小决定胶粒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
(2分)10、Langmuir 吸附等温式的两个基本假设为①单分子层吸附②理想吸附。
(每空1分,共2分)五、计算题(共70分)1、.碘化氢分解反应:2HI →H 2+I 2,在556K 时,E=183.92KJ ·mol -1 ,d=3.5×10-8cm, M=127.9,试计算反应速率常数k 。
(10分) 解:RTE e M RT d N k /203~104-⋅=π 4分()556314.8/1839202/17282339.12755610314.814.3105.310023.6104⨯--⋅⎪⎪⎭⎫⎝⎛⨯⨯⨯⨯⨯⨯⨯⨯=e 4分=5.23×10-7(dm 3·mol -1·sec -1) 2分2、在298K 及规范压力下,环丙烷、石墨及氢的燃烧热∆Hc 分别是-2092、-393.8及-285.84kJ ·mol -1。
(1)求环丙烷的生成热∆H f ;(2)若己知丙烯的生成热∆H f =20.5 kJ ·mol -1,求环丙烷异构化为丙烯的∆H 。
(10分) 解:(1)3C +3H 2→ 环丙烷求∆f H =?由题给条件可得 环丙烷→3C +3H 2∆r H 燃=-53.08k J ·mol -1∴环丙烷的生成热∆f H =-∆r H 燃= 53.08kJ ·mol -14分(2)环丙烷→3C +3H 2……①∆r H 燃①= -53.08 k J ·mol -13C +3H 2→ CH 3-CH =CH 2……②∆f H ②=20.5k J ·mol -1①+②得: 2分环丙烷 →CH 3-CH =CH 2∆r H =?∴环丙烷异构化为丙烯的∆r H =∆r H 燃①+∆f H ②=-32.58k J ·mol -14分3、在水溶液中,2-硝基丙烷与碱的反应为二级反应,其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316390.11)min /lg(131K T mol dm k -=⋅-- ,试求反应的活化能,并求当两种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均为8×10-3mo l ·dm -3,10℃时反应的半衰期为多少?(10分) 解:∵B RT E k +-=ln , Tk 10ln 316310ln 90.11ln -= 2分 ∴ E =60.56k J ·mol -14分10℃时,lgk =0.7233,∴k =50288dm 3·mol -1·min -1 2分二级反应t 1/2=1/k ·C 0=23.64min 2分4、利用反应 2AgCl(s) + Zn(s) = ZnCl (aq) + 2Ag 构成电池时,25℃时的电动势为 1.1558V ,ZnCl 的浓度m (ZnCl)= 0.01021mol ·kg -1,设此浓度的平均活度系数γ±= 0.702,试求此反应的规范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10分) 解:∵2ln 2ZnCl FRTE E αφ-=,3分 ∴E φ=0.983(V )3分 因此17.1892-⋅-=-=∆mol kJ FE G m r φφ4分5、在25℃及规范压力下,1molHe 膨胀到0.1P φ,经过 (1)等温可逆过程;(2)绝热地突然使压力减至0.1P 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