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第十二册(人美版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406.37 KB
- 文档页数:18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教材要求,本期我有的放矢的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绘画教学,着力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贯彻加强基础知识,开发智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原则,重视审美教育和加强工艺设计教育,力图把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
二、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
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对美术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和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已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视、色彩等基础知识和技法。
从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
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
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
有个别学生学习美术有困难、有惰性。
要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不足之处:1、学生对于活动作业的认识态度有所偏颇,对于回家进行作业的投入度不高。
学生乐于参与探究活动,但对于自己准备各类身边常见材料的投入度很低。
2、部分学生上课缺少兴趣,作业完成男生较差。
三、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19课,选修课2节。
其中造型·表现14节,设计应用2节,欣赏评述3节,综合探索2节,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美术学科很难像数学、英语一样分成若干个等级,总体是块状的,尽管内容从1—6年级也有递进,但很难截然分清。
有的内容在四年级出现,在六年级还会出现。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教学深浅。
因为是六年级,所以内容越来越广,难度越来越大,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没有充分的备课是上不好六年级的课的。
四、教学目标:1、造型·表现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12册教案版)美术教案六年级第12册袁越六年级第12 册美术教案目录No、1: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一课时)No、2: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二课时)No、3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第一课时)No、4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第二课时)No、5第3课我的书包(第一课时)No、6第3课我的书包(第二课时)No、7第4课画故事(第一课时)No、8第4课画故事(第二课时)No、9第5课装饰画(第一课时)No、10第5课装饰画(第二课时)No、11第6课装饰色彩(第一课时)No、12第6课装饰色彩(第二课时)No、13第7课彩球的设计(第一课时)No、14第7课彩球的设计(第二课时)No、15第8课奇思妙想(第一课时)No、16第8课奇思妙想(第二课时)No、17第9课添画人像(第一课时)No、18第9课添画人像(第二课时)No、19第10课用各种材料来制版No、20第11课动画片的今昔No、21第12课拟人化的卡通(第一课时)No、22第12课拟人化的卡通(第二课时)No、23第13课发现老房子的美No、24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No、25第15课我的成长记录No、26第16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No、27第17课锈在服装上的故事No、28第18课美化我们的居室No、29第19课美在民间 No、1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文化遗产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具准备幻灯片,世界地图及各种材料教学方法:提问法激活方法探究法激活行为展评法激活灵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一谈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六年级第12册美术教案目录No.1: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一课时)No.2: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二课时)No.3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第一课时)No.4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第二课时)No.5第3课我的书包(第一课时)No.6第3课我的书包(第二课时)No.7第4课画故事(第一课时)No.8第4课画故事(第二课时)No.9第5课装饰画(第一课时)No.10第5课装饰画(第二课时)No.11第6课装饰色彩(第一课时)No.12第6课装饰色彩(第二课时)No.13第7课彩球的设计(第一课时)No.14第7课彩球的设计(第二课时)No.15第8课奇思妙想(第一课时)No.16第8课奇思妙想(第二课时)No.17第9课添画人像(第一课时)No.18第9课添画人像(第二课时)No.19第10课用各种材料来制版No.20第11课动画片的今昔No.21第12课拟人化的卡通(第一课时)No.22第12课拟人化的卡通(第二课时)No.23第13课发现老房子的美No.24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No.25第15课我的成长记录No.26第16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No.27第17课锈在服装上的故事No.28第18课美化我们的居室No.29第19课美在民间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二、新授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美术第十二册授课计划第一周准备课教材分析介绍、思想教育、学习准备第二周画画自己的手第三周人物速写第四周劳动中的人物动态第五周我熟悉的人第六周单元学习小结、机动第七周桌子、椅子设计第八周 * 泥塑彩罐(本课作机动,视情况用于人物速写)第九周 * 彩塑——鸟(本课作机动,视情况用于我熟悉的人)第十周彩色纸筒人第十一周邮票设计(一)第十二周 * 邮票设计(二)第十三周古诗配画第十四周美好的童年(记忆、创作)第十五周版报设计(一)第十六周 * 版报设计(二)第十七周电脑美术设计、实用美术作品欣赏第十八周中国、外国雕塑作品欣赏第十九周总复习第二十周测评、总结美术第十二册备课准备课:1、分析介绍第十二册美术课本,布置学习用品的准备:水粉颜料、上色用品、2B铅笔、铅画纸、彩泥等。
2、学习目的性教育、学习标准和要求提示。
3、课本重点内容和要点提示。
一、画画自己的手(一教时)投影叫上男女几个同学做手的投影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手,指导学生用写生的方法画出自己左手的一个造型。
2、从写生手的结构、手的不同造型,提高学生写真、造型能力,理解手在表现不同人物的气质与神态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启发学生努力锻炼自己的双手,用灵巧的双手将来为祖国、为人民效劳。
l 重点:研究、了解手的特证、结构,级用写生的方法描绘自己的手,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l 难点:真实地描绘出手的结构与形态;从所描绘的手表现人的神态和气质、年龄。
l 教学过程:1、欣赏、分析课中不同形态的手,结合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自己的手,讲讲不同性别、年龄、工作的人的手。
2、板书:握、抓、推、举、挡、托胜利、欢送、拒绝、友好、称赞、反对、抗议(1)让学生用手把板书的字义正确地表现出来。
(2)让学生在表现的同时,进一步仔细观察手的形态及皱纹、细节(少年、儿童的手表现不清晰)。
3、示范手的写生方法,步骤。
学生跟画。
4、学生用自己的左手造型、写生、巡视指导学生作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美版)美术教案六年级第12册袁越六年级第 12 册美术教案目录No. 1: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一课时)No. 2: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二课时)No. 3 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第一课时)No. 4 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第二课时)No. 5 第3课我的书包(第一课时)No. 6 第3课我的书包(第二课时)No. 7 第4课画故事(第一课时)No. 8 第4课画故事(第二课时)No. 9 第5课装饰画(第一课时)No. 10 第5课装饰画(第二课时)No. 11 第6课装饰色彩(第一课时)No. 12 第6课装饰色彩(第二课时)No. 13 第7课彩球的设计(第一课时)No. 14 第7课彩球的设计(第二课时)No. 15 第8课奇思妙想(第一课时)No. 16 第8课奇思妙想(第二课时)No. 17 第9课添画人像(第一课时)No. 18 第9课添画人像(第二课时)No. 19 第10课用各种材料来制版No. 20 第11课动画片的今昔No. 21 第12课拟人化的卡通(第一课时)No. 22 第12课拟人化的卡通(第二课时)No. 23 第13课发现老房子的美No. 24 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No. 25 第15课我的成长记录No. 26 第16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No. 27 第17课锈在服装上的故事No. 28 第18课美化我们的居室No. 29 第19课美在民间No. 1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小学美术第十二册(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课题:明与暗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
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
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够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观看、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把握物体的明暗发觉方式。
2.技术: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式去观看、分析、刻画物体的立体感觉。
3.情感:培育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爱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看、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转变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预备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摆放石膏形体的桌子,配以衬布。
4.投影仪。
5.范画两幅6.铅画纸一张(4k )、铅笔、美工刀。
学具预备8开素描纸,画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评判1.从学生作业当选出质量较高与较差的作讨论评讲。
2.确信作业中的优势,同时启发学生,指出缺点与更正方式。
3.学生作业时,教师应该全面辅导、催促学生按要求、方式进行练习,发觉典型问题时再作补充讲解。
教学进程: 活动一:欣赏导入 (设计用意: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爱好,导入新课。
) 1.同窗们,咱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爱好小组同窗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式表现的石膏体。
那么今天咱们就跟大伙儿来一起窗习新的一课“明与暗”。
(出示课题) 活动二:探讨新知(设计用意:提高学生的观看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明白得物体明暗的产生。
) 1.咱们第一来研究研究明暗如何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咱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看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无明暗转变?谁能想方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转变?(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看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转变?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转变。
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古风古韵的美。
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古风古韵的美。
教学难点: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新学年师生问好,鼓励在学生新的学期有个新的开始!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导入新课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三、授新课教师播放课件《世界文化遗产》1、畅游在世界文化遗产的海洋中,你会为人类辉煌的文化而骄傲,欣赏了刚才的课件,老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了解,把你了解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给大家。
2、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欣赏课本中的图片:拉斯科洞窑的岩画(法国)阿布辛拜勒神庙前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塑(埃及)库库尔坎金字塔(墨西哥)比萨斜塔(意大利)法隆寺(日本)竞技表演(希腊)巨石阵(英国)圣瓦西里教堂(俄罗斯)掷铁饼者(希腊)3、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的这一笔不小的财富、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印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4、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都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是一个旅游者到那里游玩,你会如何做呢?四、学生作业要求:分小组合作完成“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幅宣传栏,把自已了解的世界文化遗产知识介绍给大家,倡导人类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六年级美术一、教材分析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学期目标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习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6、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7、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8、造型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措施:1、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平时教学中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进行的“玩”中各种想象画训练,各种不同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自己美术能力充满信心。
2、学习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不再使用黄色构图,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和敢画、敢做的决心。
3、结合不同班级情况与学生各自不同表现,多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美术带给他们的感觉,经过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四、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安排1 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 12 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 23 第3课《我的书包》 24 第 4 课《画故事》 25 第 5 课《装饰画》 26 第 6 课《装饰色彩》 27 第 7课《彩球的设计》 28 第 8课《奇思妙想》 29 第 9课《添画人像》 210 第 10 课《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211 第 11 课《装饰柱》 212 第 12 课《动画片的今昔》 213 第 13 课《拟人化的卡通》 214 第 14 课《发现老房子的美》 215 第 15 课《留给母校的纪念》 216 第 16 课《我的成长记录》 217 第 17 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218 第 18 课《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119 第 19 课《复制与传播》 1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