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景模拟演练在提高儿科低年资护士综合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77.39 KB
- 文档页数:2
典型案例教学法联合OSCE考核模式在儿科护理本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1. 内容描述本案例教学法联合OSCE考核模式在儿科护理本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旨在通过模拟真实临床场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此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儿科护理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通过提供真实的病例,让学生在分析、讨论和实践中学习。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临床思维。
在儿科护理领域,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
OSCE考核模式是一种全面评估学生临床能力的考核方法。
它包括多个站点,如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技能操作等,每个站点都有特定的评分标准。
这种考核模式可以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接受全面的评估,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指导。
将案例教学法和OSCE考核模式相结合,可以为儿科护理本科实习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培养优秀的儿科护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1 研究背景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临床教学作为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其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创新。
近年来,这种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评估技术,旨在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决策能力和沟通技巧,为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护士打下坚实基础。
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儿科患者年龄跨度大,病情变化快,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理论化,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基于案例的教学法的兴起:典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OSCE考核模式的引入:OSCE考核模式是一种全面、客观的临床技能评估方法,通过模拟不同的临床场景,评价学生的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
情境模拟法在中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护理职业教育活动与其他职业教育活动有着根本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强调理论和实践教育需要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更好的专业技能,以应对不同类型的临床工作和培训在此基础上,下文讨论了情景建模在中级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模拟法;中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应用引言护理专业培训涉及综合多种技能培训和综合多种理论知识培训。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面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向,学生的理论教学也必须立足于全面的技能培养,注重企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因特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优化促进了社会各部门的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和教育的一体化也为创新教育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中职护理专业课教学现状(一)课程较多、课业压力大此外,语言、数学、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初中学生的入学率较低,因为他们在许多课程、有限的教学时间和高强度的教学中面临学习困难。
为了在毕业后与专业对口单位取得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护士资格证书,这使他们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理论知识,而忽视生活技能的提高。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中缺乏工匠精神特色当前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并没有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忽视了对工匠精神理念的融入,在这种情况下,便无法实现课程体系与工匠精神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
与此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通常会注重学科的系统性以及完整性,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的培养,这种情况便会导致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导致护理专业的学生只能够应付理论考试,缺乏自身的实践能力,难以将工匠精神有效地融入临床过程当中,不利于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
(三)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一些中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动机较低,容易对学习产生反感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练习越差此外,学生不注重课堂教学,在遇到更复杂的问题时没有积极思考的能力,没有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学习动力不足。
教师标准化病人联合情景模拟在儿科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摘要】通过分析实习护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护理操作培训中的问题,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在护理操作培训中采用教师标准化病人联合情景模拟的模式,调动实习护士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实习护士的综合护理水平。
【关键词】教师标准化病人;情景模拟;护理操作培训;实习护生;带教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是培养医学护理专业实习生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动手能力的第一步。
通过临床实习,使实习护生熟练地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并具备观察和正确处理患者病情变化的能力,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的发展,对实习护生带教的关注度日益增多,对实习护生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实习护生带教也需不断改进和提升,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要分析原因,及时改进,不断优化带教方法。
1教师标准化病人及情景模拟概述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又称为模拟病人,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1]。
教师标准化病人(teacher as standardized patients,TSP)是由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又称模拟病人(stimulated patient)延伸而来,是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且善于表演的教师,经过培训后,担任标准化病人并发挥相应的功能[2]。
李小玲等人将TSP联合OSCE模式应用于康复护理本科学生临床实践教学干预,证实TSP可以通过营造逼真的临床环境,有效地锻炼了其在各种环境下的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和操作技能[3]。
国外的研究也同样证实了TSP的优势[4]。
情景模拟教学即情境环境与角色扮演教学相结合可以生动的再现医疗环境和模拟接诊过程,通过完成带教老师布置的任务而达到学习目的,并穿插理论知识[5-6]。
充分利用模拟进行实战演练模拟实战演练是一种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许多领域,无论是军事战争、医疗急救、企业管理还是学术研究,通过模拟实战演练可以有效地锻炼个人和团队的应对能力。
本文将探讨充分利用模拟实战演练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成功案例。
首先,模拟实战演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来模拟真实情况。
在战争中,模拟实战演练可以在不牺牲实际士兵和装备的情况下测试和改进战术。
在医疗领域,通过模拟实战演练,医生和护士可以熟悉紧急情况的处理步骤,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
同样,通过模拟企业危机,公司管理层可以了解各种情况下的决策对企业的影响,并及时调整战略。
其次,模拟实战演练可以帮助个人和团队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模拟战场中,士兵可以通过与虚拟敌人的交战发现自己战术上的不足,并在实际作战中加以改进。
在医疗实战演练中,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模拟病人的情况找到最佳治疗方法,并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类似地,在企业管理的模拟实战演练中,管理层可以发现内部管理中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通过模拟实战演练,个人和团队可以增强协调和沟通能力。
在战场上,部队成员需要密切合作,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完成任务。
模拟实战演练可以提供一个让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彼此角色和责任的平台。
类似地,医疗团队通过在模拟场景中互相协作,可以更好地评估病人的状况和制定治疗方案。
企业团队也可以通过模拟实战演练来提高内部沟通和合作,从而提高效率和绩效。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成功的模拟实战演练案例。
在军队中,美国海军陆战队通过使用虚拟实境技术进行战斗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士兵的战术素养。
在医疗领域,许多医院使用仿真人体模型进行急救演练,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救治能力。
此外,许多企业也使用模拟演练来培训员工,提高危机管理和决策能力。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模拟实战演练是一种提高个人和团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模拟环境,个人和团队可以在安全的情况下模拟真实场景,并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来改进自己的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引言情景模拟教学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不仅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护理教育领域,也逐渐在我国护理教育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情景模拟教学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护理情境,培养学生的护理技能和实践经验,提高其临床能力和专业素养。
本文将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情景模拟教学的定义和特点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基于真实护理情景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护理环境和情况,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护理工作,并接受相应的指导和反馈。
情景模拟教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情景:教师根据实际护理情境设计模拟场景,包括患者病情、护理任务和相关器械。
2.进行模拟:学生以真实的护理环境为背景,扮演护士角色执行相应的护理任务。
3.观察和评估:教师和同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估,包括技能、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4.反馈和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反思,提供指导和建议。
情景模拟教学的特点在于其实践性、交互性和多维评估。
学生可以在模拟环境中真实地体验和实践护理工作,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和讨论,从而加强学习效果和培养综合素质。
情景模拟教学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目前,在我国护理教育中,情景模拟教学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是情景模拟教学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1. 护理技能培训情景模拟教学提供了一个模拟的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通过模拟场景来练习和掌握各种护理技能,如插管、换药、心肺复苏等。
在模拟环境中,学生可以反复练习,熟悉操作流程和技巧,从而提高其护理技能水平。
2. 临床沟通和团队合作情景模拟教学不仅关注护理技能的培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在模拟环境中扮演护士角色,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与其他护士进行密切合作。
这种情景模拟培训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护士人才。
标准化病人与护理情景模拟案例在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及考核中的应用作者:卜宏业孙苏荣刘爱兰杨秀彦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30期【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討标准化病人与护理情景模拟案例在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及考核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临床护理工作年限1~12年的所有护理人员当中,随机收集268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4名护理人员。
前者采用常规技能操作流程进行培训与考核,后者采用标准化病人与护理情景模拟案例进行培训及考核,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操作质量。
结果观察组案例分析能力、评估病人能力、护理技能操作能力、沟通及解决问题能力、健康宣教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标准化病人;护理情景模拟案例;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培训;考核;应用【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0..02标准化病人及护理情景模拟案例在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及考核中的应用是一种十分新型的培训及考核模式。
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是临床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运用十分广泛[1]。
护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护理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作为基础的学科,它的普及性非常高。
并且随着近些年来,患者对于护理要求和需要的提升,护理工作也受到了社会的更多关注[2]。
传统的培训及考核模式,往往只关注护理人员的成绩,比较片面,局限性也较大。
本文将对标准化病人与护理情景模拟案例在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及考核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院临床护理工作年限1~12年的护理人员当中,选取268名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134名,年龄24~34岁,平均(27.5±1.3)岁;工作年限4~12年,平均(7.5±1.1)年;其中男8名,女126名。
护理教育中模拟训练的重要性一、护理教育与模拟训练的概述护理教育是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护理教育中,模拟训练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和学习者的重视。
模拟训练通过模拟真实护理场景,让学生在安全无风险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
1.1 护理教育的目标与要求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护理技能以及良好职业道德的护理人才。
教育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样重要。
护理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在各种护理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护理操作和决策。
1.2 模拟训练在护理教育中的作用模拟训练通过模拟真实或虚构的护理情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近临床实践的学习环境。
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没有真实患者的情况下,练习护理操作技能,减少对患者安全的潜在风险。
同时,模拟训练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二、模拟训练的类型与实施方法模拟训练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形式多样,包括基础技能训练、高级技能训练以及综合情景模拟等。
不同类型的模拟训练对应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法。
2.1 基础技能训练基础技能训练主要针对护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如静脉注射、伤口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
通过模拟训练,学生可以在模拟患者或模型上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各项技能。
2.2 高级技能训练高级技能训练则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如急救技能、重症监护等。
这类训练通常涉及复杂的临床情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2.3 综合情景模拟综合情景模拟是将多个护理操作和决策过程融合在一起,模拟一个完整的护理过程。
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护理操作之间的联系,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模拟训练在护理教育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尽管模拟训练在护理教育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模拟设备的局限性、教师培训的需求、学生接受度等。
综合模拟训练在护理本科生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中的应用及效果邓海艳;王惠珍【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4(11)13【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模拟训练在护理本科生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4月自愿参加本研究的100名即将开始实习的2009级护理本科生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采用综合性情景模拟训练法进行40学时的强化训练,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训练法进行40学时的强化训练,两组训练内容相同.强化训练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护理技能强化训练效果的评价.实习1个月后,调查临床带教老师对两组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技能强化训练效果明显,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参与意识、训练效果、训练满意度均提高(P<0.01),技能操作能力增强(P<0.05);其技能操作熟悉程度、团队合作、表达沟通、观察判断能力、应急应变能力、评判性思维及健康教育能力均得到提高(P<0.01).结论综合模拟训练提高了强化训练的效果并增强了临床综合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习质量,值得在其他医学院校推广.【总页数】4页(P118-121)【作者】邓海艳;王惠珍【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515;湘南学院,湖南郴州423000;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4【相关文献】1.护理本科生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强化训练的研究 [J], 贺菊红;汪露红;潘年华;任发;李黔运;袁爱华2.护理本科生实习前护理综合技能强化训练效果评价 [J], 鲁玉苗;严文静3.综合模拟训练在学生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中的实施效果 [J], 陈薇嘉4.护理本科生实习前护理综合技能强化训练效果评价 [J], 鲁玉苗;严文静;;5.综合模拟训练在护理高职生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J], 薛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86•云南医药2021年第42卷第2期•护理园地•OSCE模式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新冠疫情期间低年资护士院感防控培训中的应用李淑文,杨明艳,毛英,李惠(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神外胸外科,广东深圳518000)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情景模拟;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6-4141(2021)02-0186-02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在湖北省武汉爆发,并迅速从局部地区蔓延至国内外,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直接影响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叫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一种临床实践能力评价的工具,它是由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 SP)模拟临床场景,用来训练或考核医学生的临床技能、体格检查和沟通能力叫而情景模拟是为受训者提供一个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其在体验角色的过程中完成任务。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将OSCE与情景模拟结合在一起应用于低年资护士院感防控培训中,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在我院工作1~3年的护士40名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5.51±0.84)岁;男护士2名,女护士38名;已完成返岗员工核酸检测及流行病史采集且培训前无发热、咳嗽、流涕等情况,测量体温W37.3P。
二、方法1.组建培训工作组由医院院感防控专项护理小组承担培训工作,由护理部、院感科及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联合筛选有院感防控工作经验及教育护士资质的护士共6名,护士长1名,担任组长,统筹培训的方案、内容以及质量控制,组员5名,负责培训课程的组织并实施。
2.制定培训方案分四批进行培训,每批10人,周期为5d,1~2d为线上理论授课和操作视频播放;3~5d为OSCE模式情景模拟演练,分3组进行,每组3~4人。
情景模拟在临床规培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摘要:情景模拟训练是通过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手段创设情境,在特设的情境中进行各种技术操作及处理事情的一种方法。
它将形象生动的表现与具体的实践锻炼相结合,有利于激发护士的情感体验,培养沟通实做能力,在护士的培训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我科是一个集输液.注射.抢救又与众多家属合作的综合性科室,通过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和考核训练护士多方面综合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情景模拟;临床规培护士培训;应用引言医院各科室中,急诊科是聚集各种繁重抢救任务的科室。
相比于其他科室,急诊科护理工作中面临的任务更加复杂,其预见性不佳,所以护理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较高。
随着近年来护理人员年轻化特点的显现,急诊科护士普遍缺乏急救意识与护理经验,所以有必要针对急诊科护士开展有关急救技能的培训,以全面提升其急救能力。
情景模拟演练培训打破了以往传统带教模式,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等方面内容整合起来,以达到培养护士思维能力的目标,有效提升护士的应急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其急救能力。
1重要性病房每天接触的人多,人杂处理方式灵活多样。
护士通过情景模拟的训练后,在服务原则的前提下能按自己的方式灵活处理各类问题,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护士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当这种知识得到认可时常常会产生成就感,提高了他们为病人服务的积极性。
培养医患沟通能力,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可见沟通的重要性。
通过进行各种临床情况模拟训练包括角色转化,使用标准化病人,标准化家属等可有效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减少医疗纠纷,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
有利于护士的基本技能和应急能力的培养:通过仪器演练,提高了护士对专科技术的操作能力,扎实了基本功,并且对护士进行了应急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在应急环境下的分析判断果断决策能力;模拟急救中先设置模拟患者,应用有关急救模型,将复苏全过程进行标准化操作训练,使一系列抢救操作通过科学的编排有序联系起来,培养了护士的急救技能及应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