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信念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39.94 KB
- 文档页数:3
高血压患者的文化因素与健康信念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文化因素和健康信念在高血压患者的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和生活方式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高血压患者的文化因素和健康信念,并探讨其对患者健康管理的影响。
文化因素在高血压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族群和文化背景对高血压的理解、治疗和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首先,文化对高血压的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高血压的认知可能存在差异。
一些文化中高血压被认为是一种疾病,需要积极治疗和管理,而在一些文化中高血压可能被视为正常老化的一部分。
这种认知的差异会影响患者对高血压的态度和治疗依从性。
其次,文化也会影响高血压治疗和管理的做法。
不同的文化中,在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替代疗法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一些文化中,患者更愿意依靠传统的草药治疗,而不是使用西药治疗。
另外,一些文化中患者更重视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调整和运动,而不是依赖药物治疗。
这些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选择和依从性,从而影响疾病的控制和管理。
除了文化因素,健康信念也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健康信念是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和疾病治疗的信念和认知。
文化因素会影响患者的健康信念,其中包括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疾病的起因和发展机制、治疗的目标和效果等。
如果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存在误区或不准确,那么他们可能会对高血压的治疗持消极的态度或错误的健康行为。
例如,一些患者可能对高血压疾病的严重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只有在症状严重或发生并发症时才需要治疗。
这种认知可能会导致他们忽视早期的治疗和管理,从而延误疾病的控制。
另外,一些患者可能对药物治疗存在抵触情绪,担心依赖药物或出现药物副作用。
这种信念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治疗依从性,导致药物的不规律使用或长期停药。
此外,健康信念还包括患者对生活方式干预的认知和态度。
一些患者可能对饮食调整和运动的效果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些干预措施没有明显的效果或不值得付出努力。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作者单位:462000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通讯作者:樊玉娥目的探讨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将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
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
结果健康教育后3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运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标签:高血压;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服药依从性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是将健康信念模式的理念、观点贯穿在护理作当中,使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后达到“知、信、行”,从而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树立战胜疾病并克服困难的信心,有利患者健康。
高血压是常见、多发、全球广泛的慢性疾病,高血压需终身服药,否则可导致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而致死,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是普遍现象,也是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原因之一[1]。
因此,本院自2010年1~10月对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10月在本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共160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入选病例都符合WHO诊断标准[2]。
(2)文化程度小学文化以上者,年龄为37~65岁。
(3)同意参与。
(4)病程5个月~1年半。
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组平均年龄(40.5±11.65)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2.37±10.72)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主要有责任护士来完成,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发病特点、防治措施、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一般健康教育。
加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摘要]目的:研究加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
方法:对7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指导患者饮食、适当锻炼及指导患者用药,对进行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饮食合理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前患者血压控制好的为44.3%,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血压控制好的为88.6%,进行健康教育前患者饮食基本合理的为35.7%,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饮食基本合理的为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压,并且合理的控制饮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保健能力。
[关键词]健康教育;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控制;合理饮食原发性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被称为“无声的杀手”[1],该病的病程长,绝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进展,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约有1亿多[2],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因此,在积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同时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识,我院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疾病控制科首次住院的7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8年9月在日本召开的第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大会上确定的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
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31~69岁,平均55.6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1例,高中或中专35例,大专及以上24例。
1.2健康教育方法1.2.1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在临床工作中,要求医生必须严格掌握原发性高血压的知识,积极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语言通俗易懂,使患者了解用药知识及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讲解血压的正确测量方法并教会家属血压的测量方法。
1.2.2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应食用低盐饮食,少食咸菜及腌制食品,食盐摄取量<5g/d,告知患者食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正比,禁止暴饮暴食,减少摄入过多脂肪,如动物内脏及脑髓等,少食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