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有机化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617.0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化学有机知识点总结一、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的命名是化学中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正确的有机物命名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在有机物的命名中,要根据分子结构、官能团和取代基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碳链的命名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是构成分子骨架的基本元素,因此首先需要对分子中的碳链进行命名。
一般情况下,按照主链的长短、分支情况等因素确定碳链的命名。
2. 官能团的命名官能团是有机物中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功能团,它们的存在对有机物的性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在有机物的命名中,需要对官能团进行准确的命名。
3. 取代基的命名在有机物中,取代基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原子取代了有机物分子的氢原子所形成的官能团,它们的存在会改变有机物的性质。
在有机物的命名中,还需要对取代基进行准确的命名。
二、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们的相互联系对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性至关重要。
有机物的结构主要包括碳骨架结构、官能团结构、取代基结构等,而有机物的性质则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1. 物理性质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是指有机物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的情况下所呈现的性质,包括颜色、气味、溶解度、熔点、沸点等。
这些性质可以反映有机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对有机物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化学性质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是指有机物在参与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的性质,包括燃烧、发生置换、加成、脱水、水解等。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可以反映有机物分子中官能团所带来的特定化学性质,这些性质对于有机合成和有机反应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有机物的合成与反应有机物的合成与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包括有机物的合成方法、有机物的反应类型以及有机物的化学反应机理等内容。
1. 有机物的合成方法有机物的合成方法是指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来制备目标有机物的方法,包括加成反应、置换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等。
化学人教版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3)含醛基物质(氧化)1(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5(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基本步骤:分离和提纯→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一、分离和提纯1、蒸馏:利用有机物与杂质沸点的差异(一般温度差大于30℃),将有机物以蒸汽的形式蒸出,然后冷凝得到产品(1)适用条件:①分离提纯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也可用于分离液体和可溶性固体②被提纯的有机物的稳定性较强③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大于30℃)(2)仪器: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蒸馏烧瓶、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石棉网(3)装置:(4)注意事项: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1/3≤V≤2/3②蒸馏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③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④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⑤冷水从下口进,上口出⑥检查装置气密性:用酒精灯对蒸馏烧瓶微热,伸入到水槽的牛角管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且停止加热后,牛角管口形成一段水柱,说明不漏气⑦操作顺序:实验前:先通水,再加热;实验后:先停止加热,再停水2、萃取:(1)分类:①液液萃取: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②固液萃取:用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待分离组分的过程。
例:用水浸取甜菜中的糖类;用酒精浸取黄豆中的豆油以提高产量(2)萃取剂:萃取用的溶剂称为萃取剂。
萃取剂的选择原则: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密度相差较大,易于静置分层②萃取剂与原溶剂、原溶质均不发生反应③被萃取物质在萃取剂中的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得多常见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乙醚、石油醚、二氯甲烷、苯(密度小于水)、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3、分液: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1)仪器:分液漏斗(2)步骤:验漏→装液→振荡(排气)→静置分层→分液(上上,下下)(3)注意事项:①通过打开其上方的玻璃塞和下方的活塞可将两层液体分离②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③萃取和分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液可以单独进行,但萃取之后一定要进行分液④萃取或分液之前必须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 、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原子: —X官能团 原子团(基): —OH 、—CHO (醛基) 、—COOH (羧基) 、C 6H 5— 等化学键: C=C 、—C≡C—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烷烃A) 官能团:无 ;通式: C n H 2n+2;代表物: CH 4B) 结构特点:键角为 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中的每个 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 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 C1~C4 气态, C5~C16 液态, C17 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 1g/cm^3 ,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D) 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CH 4 + Cl 2 CH 3Cl + HCl ,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
点燃②燃烧 CH 4 + 2O 2 CO 2 + 2H 2O高温C 16H 34 催化剂C 8H 18 + C 8H 16加热、加压④烃类燃烧通式: C x H t + (x +y )O 2 点———燃 xCO 2 + y H 2O 4 2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 : C x H y O z + (x +y - z )O 2 点———燃 xCO 2 + yH 2O 4 2 2E) 实验室制法:甲烷: CH 3 COONa + NaOHOCH 4 个 +Na 2 CO 3△注: 1.醋酸钠:碱石灰=1: 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 NaAc 晶体) 4.CaO :吸水、稀释 NaOH 、不是催化剂(2)烯烃:A) 官能团: C=C ;通式: C n H 2n (n≥2);代表物: H 2C=CH 2B) 结构特点:键角为 120° 。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一、同系物构造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假设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1、通式一样,但通式一样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一样3、构造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一样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
构造相似不一定完全一样,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一样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一样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构造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⑴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构造而造成的异构。
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
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
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⑴ H 2n +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
如CH 3(CH 2)3CH 3、CH 3CH(CH 3)CH 2CH 3、C(CH 3)4⑵ H 2n :单烯烃、环烷烃。
如CH 2=CHCH 2CH 3、CH 3CH=CHCH 3、CH 2=C(CH 3)2、 、 ⑶ H 2n -2:炔烃、二烯烃。
如:CH≡CCH 2CH 3、CH 3C≡CCH 3、CH 2=CHCH=CH 2⑷ H 2n -6: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⑸ H 2n +2O :饱和脂肪醇、醚。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 1 - 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 1 -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和同分异构现象.................................................. - 5 - 第二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 8 - 第1课时有机物的分离、提纯和确定实验式.......................................................... - 8 -第2课时有机物分子式与分子结构的确定............................................................ - 12 - 章末总结 ............................................................................................................................... - 15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一、依据碳骨架分类1.脂肪烃一般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
2.环状化合物这类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结构。
(1)脂环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碳环(非苯环)的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班级:姓名:一、有机化学反应类型1、取代反应指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等。
2、加成反应常见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酚类、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即植物油)等。
3、消去反应常见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卤代烃(或含卤原子的物质)、醇类物质Ⅰ、卤代烃的消去:NaOH的醇溶液,加热Ⅱ、醇的消去:浓H2SO4,加热4、聚合反应指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小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
参加聚合反应的小分子叫作单体,聚合后生成的大分子叫作聚合物。
聚合反应的类型:5、氧化和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得氧或失氢的反应为氧化反应.(2)还原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失氧或得氢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二、有机反应的条件与对应的有机反应1、NaOH水溶液,加热——卤代烃,酯类的水解反应。
2、NaOH醇溶液,加热——卤代烃的消去反应3、浓H2SO4,加热-—醇消去、酯化、苯环的硝化等。
4、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浓溴水—-酚类的取代反应。
25常见有机反应类型微专题○【知识基础】1.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特点2.常见有机反应类型与有机物类别的关系、—C≡C—与X2(X:Cl、Br,下同)、H2、HBr、H2O加成,后三种需要有催化剂等条件—CHO、与H2加成,需3.常见反应条件与反应类型的关系①卤代烃的水解();②酯的水解(酯基)卤代烃的消去()醇羟基催化氧化(—CH2OH、)【专题精练】1.关于有机反应类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2.关于有机反应类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3.化合物E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1)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反应1:________;反应2:________;反应3:________;反应4:________。
(2)写出D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以芳香烃A(C7H8)为原料合成某中间体H的路线如下:已知:①RCl+R′C≡CNa―→RC≡CR′+NaCl ②RCOOR′+R″OH 醇钠→ RCOOR″+R′OH 回答下列问题:(1)①的反应条件及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②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是抗肿瘤药物中一种关键中间体G 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已知以下信息:Ⅰ.B比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79;Ⅱ.反应④包含一系列过程,D的分子式为C2H2O3,可发生银镜反应,且具有酸性;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和⑥的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一必修二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其中常常包括氢和氧,还可能包括氮、磷、硫、卤素等元素。
需要注意的是,碳的氧化物、碳酸及其盐、碳的金属化合物都属于无机化合物。
烃是指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其中甲烷是最简单的烃。
一、甲烷甲烷的分子式为CH4,电子式结构式为四面体结构,其中四个C-H键的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也相等。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可以通过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甲烷。
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不会与酸性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发生反应,也不会与强酸、强碱反应。
但在一定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例如,纯净的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另外,甲烷还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会生成五种产物,其中两种是气体,三种是液体。
二、烷烃烷烃是指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也称为烷烃。
烷烃的分子通式为XXX。
烷烃的命名方法是,当烷烃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碳原子数在十以上时,则使用汉字数字代表,例如十一烷。
烷烃的物理性质与碳原子数有关,碳原子数在四以下时为气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依次升高,烷烃的密度也依次增大。
烷烃与甲烷类似,通常情况下,不会与强酸、强碱、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反应。
烷烃都能燃烧,反应通式为CnH2n+2+O2→nCO2+(n+1)H2O。
在光照条件下,烷烃也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它们属于同类物质,通式相同(如烷烃:CnH2n+2),分子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n。
2.化学中存在一种现象,即具有相同分子式但不同结构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
有机化学知识点汇总一、有机化学基础概念。
1. 有机物定义。
- 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₂)、碳酸盐、碳化物等,由于它们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通常被归为无机物。
2. 有机物的特点。
- 多数有机物熔点低、受热易分解。
例如,蔗糖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熔化,继续加热则会分解碳化。
- 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如苯难溶于水,却能很好地溶解在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
- 有机物反应速率一般较慢,反应复杂且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例如,乙醇的酯化反应需要加热且反应时间较长,同时还可能发生乙醇的脱水等副反应。
二、烃。
1. 烷烃。
- 结构特点。
- 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都以单键相连,其余价键都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因此烷烃又称为饱和烃。
例如甲烷(CH₄),其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四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
- 通式:CₙH₂ₙ + ₂(n≥1)。
- 命名。
- 习惯命名法:对于直链烷烃,根据碳原子数称为“某烷”,碳原子数在十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碳原子数大于十的,用汉字数字表示。
例如,C₅H₁₂称为戊烷。
- 系统命名法。
- 选主链:选择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为“某烷”。
- 编号:从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给主链碳原子编号。
- 写名称: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的位置,数字与名称之间用短线隔开。
如果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合并,用汉字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
例如,CH₃CH(CH₃)CH₂CH₂CH₃命名为3 - 甲基戊烷。
- 化学性质。
- 稳定性:烷烃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反应。
- 可燃性:烷烃都能燃烧,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ₙH₂ₙ + ₂+(3n +1)/2O₂→nCO₂+(n + 1)H₂O。
高中(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必记知识点目录一、必记重要的物理性质二、必记重要的反应三、必记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四、必记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五、必记有机物的鉴别六、必记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除杂)七、必记有机物的结构八、必记重要的有机反应及类型九、必记重要的有机反应及类型十、必记一些典型有机反应的比较十一、必记常见反应的反应条件十二、必记几个难记的化学式十三、必记烃的来源--石油的加工十四、必记有机物的衍生转化——转化网络图一(写方程)十五、煤的加工十六、必记有机实验问题十七、必记高分子化合物知识16必记《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一、必记重要的物理性质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苯酚在冷水中溶解度小(浑浊),热水中溶解度大(澄清);某些淀粉、蛋白质溶于水形成胶体溶液。
1、含碳不是有机物的为:CO、CO2、CO32-、HCO3-、H2CO3、CN-、HCN、SCN-、HSCN、SiC、C单质、金属碳化物等。
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常见气态: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衍生物类:一氯甲烷、氟里昂(CCl2F2)、氯乙烯、甲醛、氯乙烷、一溴甲烷、四氟乙烯、甲醚、甲乙醚、环氧乙烷。
4.有机物的颜色☆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常见的如下所示:☆三硝基甲苯(俗称梯恩梯TNT)为淡黄色晶体;☆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2,4,6—三溴苯酚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但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苯酚溶液与Fe3+(aq)作用形成紫色[H3Fe(OC6H5)6]溶液;☆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应用二、官能团的性质三、官能团得引入(1)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H2O;R—X+H2O;R—CHO+H2;RCOR′+H2;R—COOR′+H2O;多糖发酵(2)官能团的消除①消除双键:加成反应。
②消除羟基:消去、氧化、酯化反应。
③消除醛基:还原和氧化反应。
四、有机综合推断1.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1)“光照”为烷烃的卤代反应。
(2)“NaOH水溶液、加热”为R—X的水解反应,或酯(CROOR′)的水解反应。
(3)“NaOH醇溶液、加热”为R—X的消去反应。
(4)“HNO3(H2SO4)”为苯环上的硝化反应。
(5)“浓H2SO4、加热”为R—OH的消去或酯化反应。
(6)“浓H2SO4、170 ℃”是乙醇消去反应的条件。
2.根据有机反应的特殊现象推断有机物的官能团(1)使溴水褪色,则表示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或醛基(注意酚羟基的邻对位取代、液态有机物的萃取等)。
(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该物质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醛基或苯的同系物、醇酚。
(3)遇FeCl3溶液显紫色或加入浓溴水出现白色沉淀,表示该物质分子中含有酚羟基。
(4)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或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有银镜出现),说明该物质中含有—CHO。
(5)加入金属钠,有H2产生,表示该物质分子中可能有—OH 或—COOH。
(6)加入NaHCO3溶液有气体放出,表示该物质分子中含有—COOH。
(7)能与碳酸钠反应,则有酚—OH 或—COOH3.以特征的产物为突破口来推断碳架结构和官能团的位置(1)醇的氧化产物与结构的关系(2)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取代产物的种类或氢原子环境可确定碳架结构。
有机物取代产物越少或相同环境的氢原子数越多,说明该有机物结构的对称性越高,因此可由取代产物的种类或氢原子环境联想到该有机物碳架结构的对称性而快速进行解题。
人教版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1.化合物分类
(1)有机化合物(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等)
有机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有机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等
有机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如淀粉、蛋白质等
(2)无机化合物(无机物):一般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2.有机物特点
(1)大多数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2)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易燃烧
(3)绝大多数不易导电,熔点低
(4)反应一般比较复杂。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催化剂加热、加压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D) 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②燃烧③热裂解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④烃类燃烧通式: O H 2CO O )4(H C 222y x y x t x +++−−−−→−点燃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 O H 2CO O )24(O H C 222y x z y x z y x +-+ +−−−−→−点燃 E) 实验室制法:甲烷:3423CH COONa NaOH CH Na CO +→↑+ 注:1.醋酸钠:碱石灰=1: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NaAc 晶体) 4.CaO :吸水、稀释NaOH 、不是催化剂(2)烯烃:A) 官能团:;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
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与X 2、H 2、HX 、H 2O 等) 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 CH 4 + 2O 2CO 2 + 2H 2O 点燃 CH 4 C + 2H 2 高温隔绝空气C=C 原子:—X 原子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C 6H 5—等化学键: 、—C ≡C —C=C 官能团 CaO△催化剂②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③燃烧④氧化反应 2CH 2 = CH 2 + O 2 2CH 3CHO⑤烃类燃烧通式:O H 2CO O )4(H C 222y x y x y x +++−−−−→−点燃 D) 实验室制法:乙烯:CH 3CH 2OH C H 2CH 224+↑H 2O注:1.V 酒精:V 浓硫酸=1:3(被脱水,混合液呈棕色)2. 排水收集(同Cl2、HCl )控温170℃(140℃:乙醚) 3.碱石灰除杂SO2、CO2 4.碎瓷片:防止暴沸E) 反应条件对有机反应的影响:CH 2=CH -CH 3+HBr CH 3CH 3Br(氢加在含氢较多碳原子上,符合马氏规则)CH 2=CH -CH 3+HBrCH 3-CH 2-CH 2-Br (反马氏加成)F )温度不同对有机反应的影响:CH 2CH CH CH 280℃2CH CH 2Br Br+ Br 2CH 2CH CH CH 260℃2CHCH 2BrBr + Br 2(3)炔烃:A) 官能团:—C≡C—;通式:C n H 2n —2(n ≥2);代表物:HC≡CH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