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8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21年3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了由“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火星侧身影像。
图像中,火星呈“月牙”状,表面纹理清晰。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天问一号”在围绕火星飞行期间,与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不属于2.关于“天问一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太空中运行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属于大休B.整装待发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属于天体C.“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太空中运行期间,其能量来自太阳能D.“天问一号”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首次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2023年8月6日北京时间2时33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 10千米,多人受伤。
震中位置如图1,图2为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与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 3~5题。
3.小斌亲身经历了地震的整个过程,据他回忆,当地震发生时,他的感受为A.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再上下颠簸4.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圈层,在图2中对应的字母是5.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
绝密★启用前天津十四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天文学家发觉一颗热木星EPIC 220504338b,距离地球约1800光年。
热木星是指公转轨道极为接近其宿主恒星的类木行星,其特点类似于太阳系的木星。
完成第下列各题。
1.热木星位于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2.热木星的特点有A. 体积和质量较大B. 由岩石组成C. 公转轨道为正圆D. 存在生命物体3.岩石圈是指 ( )A. 地壳B.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C. 地壳和地幔D.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4.关于天体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 河外星系是最高级的天体系统B. 太阳系是比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C. 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D. 银河系包含地月系5.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薄的是( )A. 青藏高原B. 死海C. 马里亚纳海沟D. 贝加尔湖6.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正确的是 ( )A. 岩石圈、地幔、地壳B.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 岩石圈、地幔、地核D. 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7.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图中序号①~④依次是(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 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 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8.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9.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白( )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章的,且都相互联系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进展变化的D. 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10.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进展的自然环境。
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下图为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拍摄的太阳活动示意图)和1985~2001年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
2023-2024学年江西省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土卫六是土星的最大卫星,也是太阳系第二大的卫星。
自从1965年以来,科学家们就一直对这颗卫星感兴趣。
随着对土卫六的了解越来越多,我们发现它上面有液态水,有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甚至可能存在生命体。
完成下面小题。
1. 土卫六分布液态水的基本条件是()A.表面岩层较薄B.地下存在熔融岩浆C.具有适宜温度D.体积质量接近地球2.土卫六可能存在生命体,说明该卫星()A.距离地球近B.具有大气层C.自转周期短D.公转速度快在太阳照射下,一天中物体影子的朝向和长度是有变化的。
图为一空旷地木杆一天中影子朝向与长度的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地点可能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4.图中太阳分别移到甲、乙、丙、丁四处,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5.该日该地的昼夜状况是()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C.昼夜等长D.正值极昼在地球陆地表面起伏的山峦中,有很多都被塑造出了独特的形状,在这些形状独特的山中,有一种山壁如刀削,形似板薄,相对高度在数十米或几百米之间,岩体倾角近90°,被称为墙状山。
图为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的板山到黎城县阳坡、广志山一带的山体——典型的岭脊型墙状山。
完成下面小题。
6.武乡县的岭脊型墙状山形成的地质基础是()A.岩层深厚,岩性松软B.地表径流的下切作用强C.日温差大,风化强烈D.岩层内部垂直节理发育7.武乡县岭脊型墙状山的形成说明,该地()A.频繁受到火山喷发的影响B.持续发生地壳相对抬升运动C.大量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D.曾被第四纪冰川大面积覆盖8.岭脊型墙状山持续被风化、侵蚀,可能演化为()A.峰林、孤峰B.沙丘、侵蚀谷C.盆地、洼地D.台地、尖顶山我国新疆天池位于天山北坡三工河上游,三工河由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大致向北流向天山山麓。
天池的山谷风相当典型,多发生在天气晴朗、大范围气压梯度不大、风速较小的天气形势下。
人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东向西B. 自南向北C. 自西向东D. 自北向南2、下列哪个不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观点?A. 地壳由若干个刚性板块组成B. 板块在地幔软流层之上漂移C. 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拉伸形成地质构造D. 地球表面的岩石是均匀且不变的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
B、长江流域是我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水资源,被称为“水能宝库”。
C、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D、海南岛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4、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C、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公转产生了五带划分。
D、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在两极处最慢。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地球内部结构的三个主要层次?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大气层6、地球表面最大的水体是?A. 海洋B. 河流C. 冰川D. 湖泊7、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 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西北地区B. 喀喇昆仑山脉横跨西北、西南和南方地区C. 黄土高原位于华北地区D. 珠江三角洲属于东北地区8、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全年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小,东西温差大B. 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普遍高温,冬季普遍低温C. 我国西部地区夏季高温,冬季低温D. 我国南方地区四季分明,冬季温暖9、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东向西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即一个太阳日C. 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更替D. 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慢 10、下列哪一项不是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11、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A. 黄土高原B. 长江中下游平原C. 西藏高原D. 华北平原12、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B. 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C.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D. 四季分明,夏季多雨13、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D. 经济发展水平14、关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昼夜更替B. 地方时差异C. 四季变化D. 彭福斯效应(地转偏向力)15、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小,夏季南北普遍高温B. 我国东部地区全年雨量充沛,西部地区干旱少雨C. 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D.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1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B. 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太平洋C.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D. 我国地形对气候有显著影响,形成多样的气候类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中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评估高一地理(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读“太阳系模式图”“太阳和八颗行星部分物理性质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选择题均为单选)。
太阳系成员距日远近(地球=1)体积(地球=1)半径(地球=1)太阳0130万1090.390.060.38水星金星0.720.860.95地球111火星 1.520.150.53木星 5.21321.3311.21763.599.45土星9.58天王星19.263.08 4.01海王星30.0557.74 3.88(1)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与其他行星一起,围绕着太阳公转,他们的轨道形状为____,各行星公转方向____。
(2)按照各行星公转轨道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____和____。
(3)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却是太阳系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其主要原因是____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地球有一颗卫星C.地球所处宇宙环境不稳定D.地球是太阳系行星之一(4)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层,它“黑”的原因是____。
(5)图中60°N~70°N区域内降水量和黑子相对数之间的相关性是____,而70°N~80°N区域的相关性是____,太阳活动的周期大致为____年。
(6)此图表明了太阳活动对地球____有影响。
(7)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不需要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的部门是()A.通信部门B.航天部门C.冶金工业部门D.气候研究部门(8)太阳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极光现象B.磁暴现象C.地热资源D.水能资源(9)人类带着地球在寻找太阳系外人类新家园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有()A.水星、金星、火星、木星B.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D.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10)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该技术属于()A.RSB.VRC.GISD.GPS2.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选择题均为单选)。
地理必修1模块期中考试试卷地理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小行星带位于()A、水星与金星之间B、火星与金星之间C、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D、木星和土星的轨道之间2、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A、耀斑B、黑子C、太阳风D、黑斑3、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①引起潮汐现象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④诱发降水量变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发射到宇宙中的同步卫星应与()A、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相同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相同5、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90ºW 89ºSB、80ºE 40ºNC、10ºE 1ºSD、180ºW 71ºN6、当汕头欢度元旦时,地球公转位置在()A、近日点附近B、远日点附近C、春分点D、秋分点7、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A、重合B、每天重合一次C、在二分日重合D、在二至日重合8、某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该地位于()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南纬30º9、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B、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C、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D、相对位置偏东地点的地方时要晚一些10、国家足球队于2001年4月22日18点55分在我国西安(东八区)和马尔代夫队实行“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小组预选赛”揭幕战,正在美国的中国球迷准时收看比赛的时间应该是纽约时间(西五区)()A、4月23日7点45分B、4月22日6点15分C、4月22日5点55分D、4月22日20点45分11、对于我国来说,下列节日白昼最长的是()A、元旦B、春节C、儿童节D、国庆节12、下列四幅图中,准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13、北半球某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º,为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南北两幢楼间距与楼高关系至少应是()A、楼高的2倍B、楼高的3倍C、与楼高相等D、楼高的4倍14、当23.5ºN的昼与夜等长时,说明正值什么时期()A、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B、太阳直射在23.5ºNC、冬至日D、春分日或秋分日15、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5月1日B、 7月1日C、8月1日D、10月1日16、如果黄赤交角变大()A、五带范围不变B、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C、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D、热带、温带范围不变,寒带消失17、当120ºE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伦敦(0时区)是()A、12时B、8时C、0时D、4时18、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A、只上下颠簸B、不产生运动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19、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分属于()A、岩浆岩和沉积岩B、岩浆岩和变质岩C、沉积岩和变质岩D、变质岩和沉积岩20、是地球历史的记录,内含有化石,被称为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岩石是()A、岩浆岩B、火山岩C、沉积岩D、变质岩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24年湘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湘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湖南省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B.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C. 位于中国中部地区,东临江西,南接广东D. 位于中国南部地区,东临江西,南接广西2、湘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单项选择题:2、下列关于湖南省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B.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C. 属于地中海气候,四季分明D.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3、湖南省位于我国哪个地理区域?A. 青藏高原B. 黄土高原C. 华南地区D. 华中地区4、下列关于洞庭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B.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湖泊C.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D. 洞庭湖的湖水主要来自长江5、湖南省位于我国地理区域的哪个部分?A. 东部沿海B. 东南沿海C. 西部高原D. 南部山区6、下列关于洞庭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B.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C.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湖泊D. 洞庭湖具有调节长江洪水的作用7、湖南省位于中国南部,长江中游,因大部分地域处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以下关于湖南省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湖南省地势整体东高西低B. 湖南省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C. 湖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D. 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8、以下关于我国长江流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长江流域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千米B. 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年径流量约为9600亿立方米C.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粮食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D.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9、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A. 太平洋暖流B. 印度洋暖流C. 青藏高原的阻挡D. 大陆性气候特征 10、下列哪个地区的地形特征是“七山二水一分田”?A. 四川盆地B. 黄土高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云贵高原11、关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根据气候和地形,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B. 根据人口和民族,我国划分为五大地理区域C.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划分为六大地理区域D. 根据地理位置,我国划分为七大地理区域12、以下哪个地理现象是季风气候带来的?A. 雨季B. 雪季C. 雨雪混合季D. 无明显季节变化13、题干: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B、我国气候类型单一,以热带气候为主C、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不显著D、我国气候类型单一,以温带气候为主14、题干:以下关于我国主要河流的描述,错误的是()A、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流经多个省份B、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经多个省份C、珠江是我国第三长河,流经多个省份D、黑龙江是我国第四长河,流经多个省份15、【题目】下列关于湖南省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湖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河流为长江B. 湖南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C. 湖南省地形以山地为主,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说法D. 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16、【题目】下列关于湖南省交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是我国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B. 湘江是湖南省内最大的河流,也是湖南省的交通大动脉C. 湘潭是湖南省内的铁路枢纽城市,有多条铁路线交汇D. 湖南省公路网络发达,高速公路里程位居全国前列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选择题地球本身具备“金锁链条件”的原因是①日地距离适中②体积质量适中③自转公转周期适中④稳定的太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①日地距离适中、②体积质量适中、③自转公转周期适中、④稳定的太阳这四个条件中,稳定的太阳是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可以排除,所以A项正确。
日地距离适中和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获得的热量适中,温度适宜,水可以呈液态存在;体积质量适中,引力适中,在地球上形成大气层。
选择题行星冲日指的是地外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状态。
下列天体中能发生行星冲日的是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木星【答案】D【解析】行星冲日指的是地外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状态。
地外行星有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行星冲日指的是地外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状态。
下列天体中能发生行星冲日的是木星,D对。
水星、金星是地内行星,A、B错。
地球不属于地外行星,C错。
选择题据研究,当太阳、地球与月球三者相互位置关系合适时,太阳风可将地球氧气“吹到”月球上,在月球附近带电荷的氧离子明显增多。
完成下面小题。
【1】当月球附近带电荷的氧离子明显增多时,月球所处的位置最有可能是A. ①B. ②C. ③D. ④【2】太阳风对地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A. 磁针指向偏离B. 流星出现频繁C. 乔木年轮变密D. 高纬常现极光【答案】【1】C【2】D【解析】【1】太阳风吹向远离太阳的方向,可将地球氧气“吹到”月球上。
当月球附近带电荷的氧离子明显增多时,月球所处的位置最有可能是③,C对。
① 太阳风由月球吹向地球,A错。
②、④位置不易吹到月球上,B、D错。
【2】太阳风对地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高纬地区极夜时期常现极光,D 对。
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是耀斑暴发引起的,A错。
与流星出现频繁、乔木年轮变密无关,B、C错。
选择题2017年11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德国闭幕。
下半年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命题人:廖 敏限时: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60分)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 、陨石B 、正在升空的火箭C 、在空中飞行的飞机D 、正在工作的人造卫星2、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 ( )A 、太阳系B 、银河系C 、总星系D 、河外星系 3、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 )A 、太阳B 、比邻星C 、金星D 、月球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5、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区是 ( )A.赤道地区B.两极地区C.南北纬300附近 D.南北纬600附近6、下列地点与诗句“坐地日行人万里”最吻合的是( ) A 、(90w 、89s ) B 、(10E 、1s ) C 、(80w 、40N )D 、(180、71N )7、天安门广场上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是( ) A 、国庆节B 、元旦C 、五一D 、七一8、紫金山天文台于6月9号晚上9时,将一台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并保持望远镜位置和一切状况不变,0W0W到6月10望远镜再次对准织女星的时刻是()A、晚上9点B、晚上9点3分56秒C、晚上8点56分4秒D、晚上8点3分56秒9、公元前28年,曾有记载:“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B.色球C.日冕D.大气层之外10、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是()A、酸雨的形成B、地震的发生C、电离层的强烈扰动D、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11、(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自力的影响,自西向东流向的河流()A、南岸没有北岸冲刷严重B、北岸日久将成平原C、南岸将成平原D、以上全不对12、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广州B.上海C.北京D.哈尔滨13、今年国庆节我们吉安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是()A、昼长夜短,白昼在变长B、昼长夜短,白昼在变短C、昼短夜长,白昼在变短D、昼短夜长,白昼在变长读“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回答14、我国太阳能最多的地区,其原因主要是()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天气晴朗干燥③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④地势高,离太阳近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15、有关我国太阳辐射能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四川盆地是太阳能丰富的地区B.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C.东部沿海地区太阳能最丰富D.太阳能分布东南比西北丰富16、下列地点中,利用太阳热水器条件最好的是()A、海南岛B、拉萨C、重庆D、漠河17、下列自然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A、阴天的白昼天空仍然明亮B、白天的气温晴天比阴天高C、夜间的气温晴天比阴天低D、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18、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A、晴天地面辐射强B、晴天大气辐射强C、晴天大气逆辐射强D、晴天大气逆辐射弱19.读下列四图,若只考虑昼夜和云量情况,下列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a>b>c>d B.b>a>c>d C.c>b>d>a D.c>d>a>b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21.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22.近地面大气层热量的主要来源是()A.吸收太阳辐射B.臭氧的吸收作用C.地面的反射作用D.地面辐射23、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A、气旋和反气旋B、风C、大气环流D、热力环流24、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D、前三个力的合力25、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之一是:()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高低纬度间受热均匀C.地转偏向力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26、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有四个低气压带和三个高气压带B.从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打破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27、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正确叙述是:()A.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B.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南移,冬季北移C.北半球夏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大致南移D.元旦前后向高纬移动28、有关大气活动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A.海陆热力差异是其形成的根源B .是指冬夏季节在陆地上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C .其位置随季节而南北移动D .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29、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A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B .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C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D .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30、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的形成是由于受:( )A 、高气压控制B 、气旋控制C 、低气压控制D 、以上说法都错二、综合题(共40分)3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共16分)太阳光线(1)这是一幅表示以 极为中心的太阳光照面。
2024年上海市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个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A、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B、非洲的撒哈拉沙漠C、亚洲的华北平原D、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2、以下哪个地理现象属于地质构造运动?A、海平面上升B、气候变迁C、火山喷发D、冰川融化3、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的是:A.昼夜更替B.地方时差C.五带划分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4、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很少B.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C.西北地区干旱少雨,青藏高原降水较多D.南方地区冬季温暖,北方地区夏季炎热5、题干:黄河流经我国多个省区,下列关于黄河的说法错误的是()A.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B. 黄河自西向东流经九个省区C. 黄河流域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D. 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形成了“地上河”6、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 西南地区以山地和高原为主B. 东北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C. 华北地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D. 东南地区以高原和盆地为主7、关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正确的是:A. 自东向西B. 自南向北C. 自西向东D. 自北向南8、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势D. 人口密度9、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的分界线B、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的分界线C、大兴安岭-阴山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天山-阿尔泰山是我国干旱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10、以下关于世界地理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赤道地区是地球上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分布区域B、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C、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D、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11、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势D. 人口密度12、关于河流侵蚀作用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石灰岩地区B. 下蚀作用会使河床加深C. 侧蚀作用会使河谷展宽D. 河流侵蚀作用不会改变地貌1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的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B. 我国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山地和丘陵较少C. 我国河流主要流向太平洋,部分流向印度洋和北冰洋D.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居世界前列14、关于我国四大区域的地理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经济发达B. 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农业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C. 西南地区: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气候多样,生物种类繁多D. 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气候干旱,沙漠广布15、下列哪一项不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基础证据?A. 大陆边缘的形态匹配B. 海底山脉的分布C. 地球表面风向的变化D. 地磁条带在洋中脊两侧对称分布16、下列哪种地貌是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A. 沙漠B. 河口三角洲C. 峡谷D. 冲积平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 2024.11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 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中。
) 2024年9月17日中秋节的夜晚,月球公转至近地点附近,人们可以欣赏到又大又圆的“超级月亮”和“土星合月”现象。
图1为某网友中秋当天19:30拍摄的“土星合月”照片。
据此回答1-2题。
1.“超级月亮”“土星合月”所属于的天体系统分别是A .太阳系 地月系B .银河系 河外星系C .地月系 太阳系D .地月系 河外星系2.月球上至今未发现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 .体积质量太小B .距离太阳较远C .公转速度过快D .陨石撞击较多有着“贵州屋脊”之称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素有“阳光城”的美誉,全县平均海拔2200米,年平均日照1812小时,远高于全省太阳总辐射量平均值。
目前,威宁县已建成光伏发电项目38个,装机总容量234万千瓦,为贵州新能源发电画上浓墨重彩一笔。
图2为贵州省等高线(单位:m )示意图。
据此回答3-4题。
3.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①维持地表温度 ②是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为火山爆发提供能源 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图1图24.威宁县太阳总辐射量高于贵阳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低,太阳辐射量大 ②晴天更多,降水较少,大气透明度好③地势高,距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小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2024年10月10日晚间到11日晚间,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爆发影响,地球出现强地磁暴。
2024年人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临日本海,西濒太平洋B、北邻俄罗斯,南接印度C、东临太平洋,北靠俄罗斯D、南邻印度,西接欧洲2、关于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B、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C、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D、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的高原地带3、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不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以黄河为界,南方地区以长江为界B、西北地区以大兴安岭为界,青藏地区以昆仑山为界C、青藏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地区以横断山脉为界D、华东地区以黄河为界,华南地区以长江为界4、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类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东部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B、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C、青藏地区以高原气候为主D、西南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位于东经0°,北纬0°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C、我国最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D、我国最北端在海南岛6、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D、高原和丘陵的分布较为均匀7、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B. 我国位于西半球,北半球,赤道穿过我国南部C. 我国位于东半球,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北部D. 我国位于西半球,南半球,赤道穿过我国北部8、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面积较小B. 我国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山地面积较小C. 我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大D. 我国地形以高原、丘陵为主,盆地面积较小9、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两极处最慢B、地球自转速度在春分和秋分时最快,夏至和冬至时最慢C、地球自转速度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都是恒定的D、地球自转速度在地球公转过程中会逐渐减慢 10、关于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普遍高温,冬季普遍寒冷B、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冬季风主要来自印度洋C、季风气候区域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D、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1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阿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023年3月28日,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天王星在天空排列成一条直线,上演了“五星连珠”的天文奇观,成为观赏到五颗行星璀璨光芒的绝妙机会。
完成下面小题。
1.观测地点往往选择在远离城市的地方,主要原因是城市()A.晴朗天气多B.人口数量多C.交通车辆多D.灯光干扰多2.“五星连珠”这一天文现象难得一见,主要是因为各天体()A.自转周期不同B.体积大小不同C.自转方向不同D.公转周期不同3.比“五星连珠”现象所属的天体系统高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可观测宇宙“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
2023年3月24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
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4.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与地球相比,金星上没有生命存在,主要原因是()A.平均气温低B.自转方向不同C.缺少液态水D.宇宙环境不安全日照时数是指一天内太阳光线直接照射地面的时间。
长郡中学202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凌日现象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呈某种排列次序与太阳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使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
据此完成1~2题。
★1.假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则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此现象的是A.AB.BC.CD.D★2.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星是太阳的卫星B.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地球C.金星属于巨行星D.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2020年1月12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的塔阿尔火山开始剧烈喷发。
大量火山灰从马尼拉上空飘过,迫使马尼拉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关闭,上百趟航班被取消。
火山灰的高度达到1000米,并被吹往西南方向。
由于岩浆上升,多个地区出现裂缝。
受塔阿尔火山喷发影响,40126人撤离到189个疏散中心。
读图,完成3~5题。
3.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4.火山喷发时,造成飞机航班取消,说明火山灰弥漫在A.岩石圈B.生物圈C.水圈D.大气圈5.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厚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丹娘沙丘位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丹娘乡,它背靠葱茏的青山,面对雅鲁藏布江。
季风不仅给这里送来了湿润,也成就了一片沙海。
下图为丹娘沙丘周边地形及景观图。
读图,完成6~8题。
6.丹娘沙丘所处河段的地貌为A.U形浅槽谷B.高原宽谷C.冲积平原D.河口三角洲★7.丹娘沙丘属于A.河流侵蚀地貌B.河流堆积地貌C.风力沉积地貌D.冰川堆积地貌★8.该沙丘的沙主要来源于A.印度洋海滩B.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C.附近沙洲和河漫滩D.雅鲁藏布江的河谷阶地2024年5月9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发布磁暴预警,受到高能带电粒子抛射(太阳风)的影响,5月10日、11日可能出现地磁活动,其中5月11日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地磁暴,预计地磁活动将持续到5月11日甚至5月12日。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号填入第Ⅱ卷的表格中,每小题选对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共60分)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B、高空和地面温度的差异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压差异2、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A、锋面B、垂直运动C、水平运动D、热力环流3、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A、赤道上B、极圈上C、北回归线上D、南回归线上4、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日冕、色球B、太阳活动有多种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C、太阳的能量巨大,主要是由核裂变反应产生的D、太阳辐射能是化学能5、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主要的成因是A、纬度差异大B、地势高低悬殊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D、风向季节变化明显6、今天是11月16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减慢B、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快C、太阳直射南回归线D、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7、夏季白天多云,中午不会太热的主要原因是:A、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B、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C、云层对太阳辐射的散射D、云层对地面的逆辐射8、假如黄赤交角为15°,则A、热带范围扩大B、温带范围不变C、北极圈纬度为75°ND、南回归线南移9、我国二十四节气中,作为春季和冬季起点的节气是:A、芒种、立冬B、春分、冬至C、谷雨、冬至D、立春、立冬10、当阳光直射某地时,则该地A、一定位于赤道B、白昼时间达一年中的最大值C、昼夜等长D、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11、下列纬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 、20°NB 、30°SC 、68°ND 、70°S12、下列图示中,表示北半球秋分到春分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状况的是(图中“ ”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13、太阳活动的周期为A 、76年B 、11年C 、15年D 、1年 14、下列各图中,表示6月22日日照情况的是15、大气中的水汽与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A 、X 射线B 、红外线C 、紫外线D 、可见光16、不考虑大气的折光、散射等作用,赤道上每天第一缕阳光出现的时间应是 A 、6点 B 、6点30分 C 、5点 D 、7点 17、下列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 、哈尔滨B 、北京C 、广州D 、南极长城站18、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主要原因是A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B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C 、海陆分布状况不同D 、地形起伏状况不同 19、纽约(西五区)为10月1日6时,“北京时间”是( ) A 、8点 B 、16点 C 、19点 D 、14点 20、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 )A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 、夏季南移,冬季北移C 、7月北移,1月南移D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无关 21、下列日期中,永春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 A 、7.1 B 、3.12 C 、6.1 D 、9.1023°26´N 23°26´S 0°N NN N22、同一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A、气压低 B 、空气稀薄C、到达的太阳辐射少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23、下列“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由于()。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地理(答案在最后)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进行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采集月表岩石和土壤样品。
嫦娥六号运行至月球背面时,需要借助鹊桥二号中继卫星与地球进行通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嫦娥六号的探测对象()A.是人造天体B.属于小行星C.属于地月系D.绕太阳公转2.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需要借助鹊桥二号中继卫星与地球进行通讯的原因是()A.日地距离过于遥远B.月球正面太阳辐射强烈C.太阳活动干扰磁场D.通讯信号无法穿过月球3.与地球土壤相比,月球土壤可能()A.缺少有机质和水B.质地更加黏重C.剖面构造更复杂D.淋溶作用更强【答案】1.C 2.D 3.A【解析】【1题详解】嫦娥六号的探测对象为月球,月球是自然天体,A错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是地球的卫星,因此属于地月系,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题详解】由于地球和月球存在潮汐锁定,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完全相同,人类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却看不到月球背面,地球上的通讯信号无法穿过月球与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取得联系,因此要借助鹊桥二号中继卫星与地球进行通讯,D正确;与日地距离、太阳活动、太阳辐射无关,ABC错误。
故选D。
【3题详解】月球地表非常干燥,土壤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对动植物残体的分解,月球自然环境恶劣,月球上没有生物,因此土壤中缺少有机质和水,A正确;由于缺水,月壤质地疏松,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土壤剖面构造分为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等,土壤剖面构造是在气候、生物、地形、母质、时间等成土因素影响下形成,土壤越发育,土壤剖面构造越复杂,由于月球自然环境恶劣,月壤发育程度低,月壤剖面构造简单,C错误;淋溶作用是指土壤物质在渗漏水的作用下由土壤上部向下部迁移,或发生侧向迁移的一种土壤发生过程,降水越多,淋溶作用越强,由于月球地表缺水,因此淋溶作用弱,D错误。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68分)1.(4分)读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A.温带平原地区B.热带平原地区C.高山高原地区D.寒带内陆地区2.以下地区人口稠密的是A.撒哈拉沙漠B.亚马孙平原C.南极半岛D.长江三角洲2.(4分)右图为埃及人口密度分布图(2010年),回答3-4问题。
3.甲地和乙海沿岸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土壤、交通B.地形、水源C.气候、地形D.水源、交通4.近几十年来,甲河沿岸人口密集区出现不断向东西两侧拓宽的趋势,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展B.农业灌区扩展C.交通建设D.气候变暖3.(4分)“胡焕庸线”(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见下图),据此完成5-6题。
5.形成我国“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是A. 自然环境B. 民族分布C. 国家政策D. 宗教信仰6.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疆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未有大的改变,是因为该地区的人口分布受控于A. 地形分布B. 绿洲分布C. 沙漠分布D. 铁路分布4.(4分)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图是我国某市2002-2018年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统计图。
据此完成7-8题。
7.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是A. 外出务工人口增多B. 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C. 老年人口比例下降D. 劳动力需求数量减少8.人口数量的变化对该市产生的负面影响是A. 加大就业压力B. 制约经济发展C. 加剧环境问题D. 促进文化交流5.(4分)数据显示,2018年“五一”期间,外地到兰州的总人数为170万余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16.04%。
期中陕西到兰州的人数最多,达到26.74万人次,青海省为20.6万人次,宁夏为13.6万余人次。
图1土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嫦娥五号”是我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拟于2019年从海南文昌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带上约2 kg 的月壤返回地球。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 .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B .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属于天体C .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D .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 2.“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3.月球上一片荒凉,看上去并无生命迹象,而月球的邻居地球上却生机盎然,主要是因为月球A .体积与质量太小B .缺少太阳光照C .宇宙环境不安全D .离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远2019年7月10日出现了土星冲日现象。
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读图1,完成4~5题。
4.下列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A .水星B .火星C .木星D .海王星5.土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A .方向相同B .轨道近圆C .轨道共面D .安全稳定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对第一次银河系行星数量普查做出的估计,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至少达到500亿颗,其中大约有5亿颗坐落于所谓的“金发姑娘区”,也就是适居区。
据此完成6~7题。
6.对“金发姑娘区”描述不正确的是A .这一地区的星球温度适中,适宜生命存在B .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C .这一地区宇宙环境比较安全D .这一地区星球有适宜呼吸的大气7.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和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 .液态水——地球的大气成分B.稳定的光照——适中的日地距离C.适宜的温度——安全的宇宙环境D.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拥有的金黄色所展现的所有魅力,使它能够掌握着世界上所有生物的命运。
据此完成8~9题。
8.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A.光球层释放的电磁波B.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中心高温高压下的核聚变反应D.色球层耀斑的爆发9.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有①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②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火山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④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央视节目《北纬30°·中国行》,向我们展示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环境,图2是某校地理考查小组收集整理的北纬30°附近地区五个城市(①拉萨②重庆③恩施④武汉⑤杭州)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2,完成10~12题。
10.图中年太阳辐射量最高的城市位于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横断山区11.到达重庆地面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拉萨市少的主要原因是重庆市A.海拔高B.多阴雨天气C.距海远D.植被丰富图212.长期生活在拉萨市的人比生活在重庆市、武汉市的人肤色要黑的主要原因是拉萨市A.海拔高,气温低B.纬度较低,降水较多C.地势高,紫外线照射强D.地势较高,白昼时间长2019年4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附近行星的大气层。
据此完成13~14题。
13.此恒星耀斑爆发时A.呈现出增亮的斑块B.一定会造成地球上气候异常C.呈现出暗黑的斑点D.一定会造成地球上短波通信中断14.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表面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①引起大气层扰动②其表面温度一定会升高图3③行星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现象 ④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图3是NASA 拍摄的“太阳笑脸图”。
如果你把头向右边倾斜,你从这张照片上会清楚地看到太阳的两只眼睛、鼻子、嘴以及颧骨。
科学家表示,“两只眼睛”可能是太阳活动活跃的区域。
读图3,完成15~16题。
15.“两只眼睛”位于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D .地球内部16.太阳活动周期大约为A .11年B .18年C .20年D .23年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
”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读图4,完成17~18题。
17.宇航员爸爸的年龄是多少A .30岁B .45岁C .60岁D .90岁18.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的时段是图中的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①2019年7月26日11时57分,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实现“一箭三星”发射,13时40分,该火箭在贵州黪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被顺利找到,落点在设定的落区范围内,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首次“格舵分离体落区安全控制技术”试验取得成功。
据此完成19~20题。
19.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起飞时A .伦敦(52°N,0°)旭日东升B .堪培拉(35°S,149°E)夕阳西斜C .莫斯科(56°N,38°E)烈日当空D .纽约(41°N,74°W)夜色深沉 20.与该火箭发射日最接近的节气是A .清明B .夏至C .大暑D .立秋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5°,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
图5是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读图5,完成21~22题。
21.黄赤交角为24.24°时A .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 .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大图4图6C .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 .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大 22.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22.1°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D .③④家住上海(约31°N)的李女士发现:所购商品房居室日照时间极短,达不到满窗。
她就此向法院起诉,法院依据地方法规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 XX 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条款,责成房产公司退还其各类费用。
据此完成23~24题。
23.题干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XX 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标准,你认为XX 应为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24.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的距离。
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情况下,北京的楼间距比上海应宽些。
原因是A .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B .冬季北京比上海白昼短C .北京比上海年太阳辐射量小D .北京比上海阴雨天气多图6为手机软件Yahoo weather 的截屏图。
读图6,完成25~26题。
2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数为A .75°EB .120°EC .150°ED .165°E26.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 .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的较长时段D .赤道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最短时段图7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段横剖面示意图,读图7,完成27~28题。
27.若仅考虑地转偏向力,该河流的流向是A .自北向南B .自南向北C .自东向西D .自西向东28.下列关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河东岸地势平坦,适宜聚落分布B .该河西岸泥沙易沉积,适宜建挖沙场C .该河东岸河床坡度陡,不需要修筑防洪堤坝图7D .该河西岸河床坡度缓,适合修建港口、码头“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上的白云,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地面银装素裹,融化后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图8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读图8,完成29~31题。
29.材料描述的现象体现了________的变化A .大气圈B .圈岩石C .水圈D .生物圈30.图示圈层①②③④依次为A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B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C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D .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3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 ℃以上。
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
在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后,2017年9月我国在青海省钻获236 ℃的高温干热岩体。
读图9,完成32~33题。
32.岩石圈A .由岩石组成B .就是指地壳C .全球厚度均一D .包括软流层 33.干热岩位于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软流层“血迹石”是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
“千人石”为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
读图10,完成34~35题。
34.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相同的岩石分别是A .大理岩和砂岩B .砂岩和片麻岩图8图9图10C .花岗岩和石灰岩D .石灰岩和玄武岩35.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A .“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B .“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C .“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却凝固作用D .“血迹石”的形成依次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 过程遵化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 2019.11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注意事项:1.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题号二总分3637得分二.综合题(本题共2道小题,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2019年9月30日在国内首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目前票房已破27亿,这部电影一共讲了七个故事,其中我对《白昼流星》这个故事印象很深。
它讲述的是2016年11月18日14时07分许,“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着陆。
随后搜索人员在主着陆场区内蒙古四子王旗(北纬41°10′~43°22′,东经110°20′~113°)找到“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
材料二:“神舟十一号”着陆当日某时刻的太阳光照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