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检查裁判组工作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检录裁判工作任务、程序、细则及预案一、检录裁判工作任务及程序检录管理裁判的工作任务是:在赛事主管和赛事主管助理的领导下,确定各项目的起点位置,负责检录管理的全面工作;协调各起点检录工作,准备好各种检录用品,检查各检录处的各种设施是否符合比赛要求;准确掌握检录时间及出发时间,保证各起点检录主裁判按时将运动员带进比赛场地,将运动员集合在起点线后;控制好起点运动员的秩序,对运动员做好各项检查工作。
听到鸣枪后使运动员安全有序地出发,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5公里、10公里、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检录裁判的工作任务是:根据比赛的要求,按时对运动员进行检录,组织运动员准确进入比赛起点区域,维护好运动员在起点的秩序,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和运动员的安全。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参加5公里、10公里比赛的人数较多,要确保运动员的正确到位和安全起跑。
检录裁判的工作程序是:1.前期准备:学习、了解、掌握比赛的总体情况,如路线、人数、等,制定工作细则和紧急预案。
2.预演实习:通过预演实习发现和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3.准备、落实比赛使用的器材、设备和用品。
4.比赛。
5.总结。
二、检录管理裁判工作细则赛前:1.认真学习田径规则、竞赛规程及参赛须知。
2.组织检录组裁判员,参加竞赛部组织的各类裁判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
3.熟悉各起点检录的具体位置,做好检录的各项准备工作(场地布置,裁判员位置安排,所需物品等),检查各项设施是否符合比赛要求。
4.了解各起点检录主裁判工作细则,明确各起点检录的裁判工作流程,对检录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并对裁判员和志愿者进行安全工作培训。
5.要求每个裁判员都必须明确各自的检录地点,明确各自的检录时间及要求。
在赛前弄清楚各个项目参赛运动员的人数,运动员的服装颜色、布颜色及佩戴布的要求,使参赛者按照大会的要求佩戴各自布进入与比赛项目相应的出发区进行检录。
6.参加裁判实习和赛前预演。
通过赛前培训、预演、联调,使各起点检录裁判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及时发现和解决联调中存在的问题,齐心协力完成检录工作,保证运动员安全有序地出发,做到万无一失。
检查裁判组工作细则及要点裁判组工作细则及要点,对于比赛的公平、公正及秩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一个检查裁判组工作细则及要点的详细内容,以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1.裁判组组织架构:-确保裁判组主要负责人明确,并有明确的组织架构。
-确保裁判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职责,并且清楚分工。
2.裁判人员选拔:-确保裁判人员具备相关经验和技能,可以胜任所负责的职位。
-确保裁判人员进行培训,了解比赛规则和程序,并熟悉裁判组工作细则。
3.裁判组工作计划:-确保制定详细的比赛日程表,包括比赛时间、地点和所需的裁判人员。
-确保根据比赛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调整裁判人员的数量和职能。
4.比赛前准备:-确保比赛前的例行检查已完成,如场地安全检查、器材检查等。
-确保裁判组成员了解比赛规则和程序的最新修改,以及所使用的技术装备和工具的操作方法。
5.裁判组工作规范:-确保裁判组成员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和相关条例,及时进行裁决,并保持中立。
-确保裁判组成员严禁有偏见和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6.裁判组工作协调:-确保裁判组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以确保裁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确保裁判组与其他比赛组织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如安全组、通信组等。
7.裁判组成员的服装和形象:-确保裁判组成员穿着整洁,佩戴标识,并维持裁判形象的专业性。
-确保裁判组成员严格遵守服装要求,如佩戴符合规定的裁判证件、通信设备等。
8.与队员沟通和协商:-确保裁判组成员与队员保持适当的沟通,解释和解答比赛规则和裁判判决。
-确保裁判组成员与队员协商并解决问题和争议,以保持比赛的公平性和秩序。
9.纪律监督:-确保对裁判组成员进行监督和纪律处分,以确保其遵守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
-确保对不当行为和违规行为进行跟踪和处理,如裁判判决失误、公然偏袒等。
10.比赛后的总结和反馈:-确保裁判组进行比赛后的总结和反馈,以识别不足之处并改进工作。
-确保裁判组对相关建议和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并将其纳入下次比赛的改进计划中。
马拉松检查裁判组工作细则一、任务在外场裁判长的领导下,检查组全体裁判员根据田径竞赛规则,检查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犯规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
二、人员设置与分工1.人员设置:主裁判: 2 人裁判员:34 人检查员共分6组,每组6人,其中组长1人。
后援团:全体裁判员。
三、工作流程主裁判职责赛前:(1)组织全体检查裁判员学习田径竞赛规则、竞赛规程和竞赛须知等文件,统一裁判方法与判罚尺度。
组织实习,明确检查工作流程。
(2)根据马拉松项目特点,合理安排每名检查员的位置和负责区域。
(3)制定检查员上岗、下岗的时间和车辆,明确联络方法等。
(4)按外场裁判长要求带领检查员检查马拉松场地、寻找各自上岗的位置。
(5)确定比赛中出现犯规情况后的联络方法。
(6)与场地器材组联系,落实检查组所需器材、用品的领取办法。
赛中:(1)1号主裁判在终点附近,掌握比赛进程,负责比赛前、后与检查员和外场裁判长的联络。
(2)2号主裁判在比赛中落位于半程处,负责前半程检查员的上岗及犯规的处置。
在检查员报告表上签署意见并签名后,立即通知外场裁判长。
(3)密切注意比赛全过程,了解各检查员的工作情况。
赛后:(1)比赛结束,全体检查员随车辆返回后及时进行小结。
检查员职责比赛前按规定时间认真参加裁判学习和实习。
明确集合时间地点、明确上岗、下岗路线、明确工作位置、负责区域。
比赛中按主裁判分配的任务准时到达指定的位置。
按照规则要求,认真检查运动员在本区域内有无犯规情况。
如发现违反规则的情况,应立即向检查主裁判报告,待返回后向主裁判、外场裁判长提交书面报告。
赛前1、按照赛前工作日程,在主裁判的组织下学习田径竞赛规则相关内容、竞赛规程和竞赛须知等有关文件,制定检查工作细则。
2、统一裁判方法和判罚尺度,确定判罚原则。
3、根据竞赛日程,检查组进行具体分工。
对检查员进行分组,确定工作位置和检查区域,明确工作任务。
4、确定比赛前检查组集合时间、地点,明确进、退场和换位路线。
检查裁判工作方法一、任务在比赛前检查主裁判组织全体裁判员复查径赛场地、器材和设备;在比赛中依据田径竞赛规则及规则精神检查径赛运动员有无犯规情况。
在跨栏、障碍跑项目中,检查栏数、栏位、栏高是否准确;在4×100米接力跑中,组织、管理第二、三、四棒运动员上道。
二、人员设置与职责(一)人员设置1、主裁判 2人2、检查员 32人(二)职责1、检查主裁判(1)负责组织全体检查裁判员学习田径竞赛规则、竞赛规程和竞赛须知等文件,统一裁判方法与判罚尺度。
组织实习,明确检查工作流程。
(2) 带领检查员按照规则要求检查径赛场地、器材与设备,熟悉抢道线、栏架、障碍栏架、接力区等位置。
(3)制定各项比赛检查员进退场路线、换项路线,统一旗示,明确联络方法等。
(4) 根据径赛各项目特点,合理安排各检查组所负责的项目、区域和检查员的位置。
(5)与径赛裁判长商定每组比赛前检查准备就绪后和比赛中出现犯规情况后的联络方法。
(6)与场地器材组联系,提供检查组用品清单,及单元或每日用品清单,落实检查组所需器材、用品和每单元领取办法。
(7)一名主裁判在终点附近,掌握比赛进程,负责每组比赛前、后与检查员和径赛裁判长的联络。
(8)一名主裁判在每项比赛易犯规地点,如有犯规情况报告,应迅速到犯规现场了解、察看、处理问题,遇到疑难情况应协调主裁判一同解决。
在检查员报告表上签署意见并签名后,及时送交径赛裁判长。
(9)关注每组比赛全过程,了解各检查员的工作情况。
(10)每单元比赛结束,全体检查员退场后及时进行小结,并提出下一单元裁判工作要求。
(11)比赛全部结束后组织全组评议和工作总结。
2、检查员(1)比赛前认真参加裁判学习和实习。
做到5明确:即明确集合时间、地点;明确进退场和换项路线;明确工作位置和联络旗示;明确裁判方法与尺度;明确抢道线、栏架、障碍栏架、接力区等的位置和规格。
(2)熟悉径赛场地,比赛中按主裁判分配的任务准时到达指定的位置。
田径中的检查裁判职责田径中的检查裁判职责1、任务:赛前检查径赛场地设备(如:栏高、栏位、栏数是否准确),比赛中检查径赛运动员有无犯规情况,4×100米接力跑中组织第二、三、四棒运动员的上道。
2、田径比赛规则中规定:(1)检查员是裁判长的助手,无权作最后裁决。
只有径赛裁判长有权作最后裁决。
(2)有关裁判长应指定检查员站在能仔细观察比赛的地点。
如发现运动员或其他人员犯规或违例时,应立即向有关裁判长提交书面报告。
(检查员写好检查报告表后,由检查主裁判签字后送交径赛裁判长处理。
)(3)出现违反规则的情况,应举黄旗示意。
(一般在头上用手摇旗)(4)在接力赛跑时,各接力区应指派足够数量的检查员。
(监察接力区的情况)注:检查员发现运动员离开自己的分道或在接力区外交接棒,应立即用适当的材料在跑道上标出犯规地点。
发现运动员违例后,应看准违例和受影响运动员的道次和号码,在不影响运动员比赛的情况下立即用适当的材料(一般为胶布)在跑道上标出犯规地点,并面向终点处检查主裁判举黄旗在头上摇摆,直至主裁判示意,填写检查报告表交主裁判。
(先看道和号、做记号、举黄旗、写报告。
)3、检查组人员设置:主裁判2人,检查裁判员可根据比赛规模和需要而定,一般为8~16人,大型比赛时设20~46人不等,如奥运会达60人,亚运会46人,全运会24~30人(第九届全运会27人)。
4、位置:根据不同的项目确定检查员的进出场路线和所站的位置。
A.由主裁判安排检查员的位置和所负责的区域。
主裁判一般在终点附近,如设有两名主裁判,另一位流动在各项目容易犯规的区域。
B.直道项目:检查员分布在跑道的两侧,距离跑道内、外沿两米左右,内外交错排列,分段负责检查。
C.200米跑时,在弯道两侧交错分布,重点检查弯道。
D.400米及中长跑项目,应分布在弯、直道交接处、抢道标志线附近;接力跑项目应分布在各接力区和抢道标志线两侧。
5、检查裁判员必须全面、深入、细致地学习田径规则的有关条款,并理解其精神实质。
检查裁判工作细则范本一、工作任务1、在径赛裁判长领导下进行工作,确保径赛项目的比赛符合田径规则的规定。
2、赛前要复查径赛场地设备和器材。
3、在比赛过程中检查径赛运动员有无踩内侧分道线,有无提前抢道,有无故意推、挤、撞等情况。
4、在跨栏、障碍跑项目前检查栏数、栏位、栏高是否准确,比赛中检查运动员有无犯规。
5、在4____米接力项目中,安排好第二、三、四棒运动员上道。
检查接力比赛中运动员的犯规情况。
6、正确判定运动员的犯规情况,及时准确判定犯规运动员的道次、犯规地点、犯规情况,受损运动员的情况。
及时与检查主裁判联系,认真填写检查员报告表。
由于检查工作直接涉及到运动员的录取资格,关系重大,加之塑胶跑道的应用,对检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要求检查员必须准确掌握规则,认真负责地进行工作。
二、裁判组主要学习内容1、学习竞赛规程;2、学习规则的有关章节;(1)、第____条关于检查员的规则要求;(2)、第____条关于跑道上的阻挡和分道跑的规定;(3)、第____条对运动员提供帮助的规定;(4)、第____条跑道与分道的规则规定;(5)、162、163、164、____条的规定。
3、学习本次比赛的竞赛须知。
4、学习裁判组工作细则。
5、讨论本次比赛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裁判组分工1、检查主裁判一人在终点负责全组的裁判工作,另一位主裁判在内场负责处理比赛中出现的犯规情况。
2、裁判员根据项目的不同进行具体分工,确定各自的裁判位置,并根据项目的交换情况规定裁判员交换位置行动路线。
3、确定检查裁判员的联络旗势:检查主裁判裁判员询问情况:将旗高举不动,没问题:将旗高举;有问题。
将旗高举并左右摆动。
换位:将旗高举在头顶上画圈。
根据赛前的具体安排,按照换位路线及时到位。
联络:与终点主裁判联络时将旗举至胸前。
四、裁判工作细则赛前工作:1、赛前认真学习有关规则、规程、以及大会安排的特殊项目的规则和具体规定,讨论研究具体的工作方法;2、根据裁判员的人数、项目进行分工,熟悉换项路线,换项位置,进出比赛场地的集合地点及进出路线;3、正确掌握不同项目的裁判方法,掌握径赛分道项目、部分分道项目、不分道项目、接力项目、跨栏项目,特殊项目的裁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4、正确掌握裁判旗势及联络方法,掌握检查员报告表的填写方法;5、准备比赛用品,检查场地情况,了解接力区、抢道线及各项目起点的位置;6、进行裁判实习,对裁判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提高;7、进行大组联合实习,在大组实习过程中进一步检查整个裁判组的工作情况,对裁判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改进。
田径运动竞赛组与裁判工作手册1. 引言本手册是为了规范田径运动竞赛组与裁判在比赛中的工作流程,确保比赛的公正、有序进行而编写的。
本手册适用于各类田径运动比赛,包括但不限于田赛、径赛、径赛路跑、马拉松等。
2. 竞赛组工作流程田径运动竞赛组是组织、管理比赛的核心部门,下面是竞赛组的工作流程:1.预赛筹备阶段:–确定比赛日期、场地和参赛项目。
–制定比赛章程以及各项管理细则。
–联络各方相关单位,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2.运动员注册与资格审核:–开放运动员注册通道,接收参赛申请。
–对参赛申请进行资格审核,确保注册的运动员符合比赛要求。
3.比赛日准备:–进行场地布置,包括设置起跑线、终点线、计时系统等。
–确认裁判组人员,分配各项裁判工作。
4.比赛进行:–开幕式,介绍比赛规则,提醒参赛选手注意事项。
–比赛项目按照预定时间表进行,严格监督比赛过程,确保参赛选手的公平竞争。
5.比赛结束:–进行颁奖仪式,表彰各项优胜选手。
–清点比赛官方纪录和成绩,确保无误。
3. 裁判工作手册裁判是比赛的监督执行者,负责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规范化。
下面是裁判工作手册的内容概述:3.1 比赛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比赛章程和各项管理细则。
2.确认自己的裁判岗位和职责,与其他裁判进行沟通协调。
3.熟悉场地设施和相关设备的操作。
3.2 比赛中的裁判工作1.应到场地安排,与竞赛组进行沟通协调。
2.对参赛选手进行身份验证和装备检查。
3.判定运动员在比赛中是否犯规,做出公正判决。
4.负责比赛成绩的计时与记录。
5.协助竞赛组维护比赛秩序,处理紧急情况。
3.3 比赛后的工作1.协助竞赛组进行奖项颁发。
2.提交比赛记录和相关资料给竞赛组。
3.记录比赛中的问题和建议,为下一次比赛做准备。
4. 结论田径运动竞赛组与裁判工作手册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指导方案,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遵循本手册的规定,将有助于保持比赛公正、有序,提高比赛质量和水平。
不断完善和更新本手册将有助于提升田径运动比赛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性。
马拉松收容车裁判工作流程一、赛前准备。
咱当马拉松收容车裁判啊,赛前那可得好好准备一番呢。
比赛前几天就得把自己要用到的那些个东西都收拾好。
像工作证啊,这可是咱的身份象征,没有它可不行。
还有记录的本子和笔,可别小瞧这俩小物件,到时候全靠它们记下重要的信息呢。
得提前去了解一下收容车的情况,看看车上的空间够不够大,座位舒不舒服,毕竟咱们可能要在这车上待挺长时间的。
而且要跟司机师傅混个脸熟,聊聊天,了解一下师傅的开车习惯啥的。
这就像是跟战友先打好关系,到时候在赛场上才能配合默契。
再就是要熟悉比赛的路线,知道哪一段比较容易出现选手退赛或者需要收容的情况。
这就好比是提前踩点,心里有底了,工作起来才不慌。
咱可不能到时候选手都上了收容车了,咱还不知道往哪开呢,那可就闹笑话啦。
二、比赛当天出发。
比赛当天啊,那气氛可热烈了。
咱得早早地到达出发点,那时候人可多了,选手们一个个都充满斗志的样子。
咱们裁判也要精神抖擞才行。
上了收容车之后,先检查一下车上的设备是不是都齐全,有没有什么突发情况的应对工具。
比如说急救包之类的,虽然咱们主要是裁判工作,但万一选手有点小伤小病的,咱也能帮上忙不是?这时候啊,就看着选手们在起跑线上跃跃欲试,咱心里也跟着激动呢。
随着一声枪响,比赛开始啦,咱们的收容车也缓缓地跟着大部队出发。
这时候可不能掉以轻心,眼睛得时刻盯着赛道,看看有没有选手一开始就出现状况的。
三、收容过程。
在收容车跟着跑的过程中,要是看到有选手跑不动了,或者受伤了,就赶紧把车开过去。
这时候要特别温柔地询问选手的情况。
比如说:“亲,你怎么啦?是不是受伤了呀?如果实在坚持不了,咱车上可舒服啦,能让你休息呢。
”可不能像个机器人一样,得有人情味。
当选手决定上收容车的时候,要记录下他的号码牌、姓名(如果他愿意说的话)还有他大概是在什么位置上的车。
这就像是给选手做一个小小的档案一样,说不定以后还能派上用场呢。
在车上啊,要照顾好选手的情绪。
有的选手可能因为退赛心里不好受,咱们就得安慰安慰他。
田径中的检查裁判职责1、任务:赛前检查径赛场地设备(如:栏高、栏位、栏数是否准确),比赛中检查径赛运动员有无犯规情况,4×100米接力跑中组织第二、三、四棒运动员的上道。
2、田径比赛规则中规定:(1)检查员是裁判长的助手,无权作最后裁决。
只有径赛裁判长有权作最后裁决。
(2)有关裁判长应指定检查员站在能仔细观察比赛的地点。
如发现运动员或其他人员犯规或违例时,应立即向有关裁判长提交书面报告。
(检查员写好检查报告表后,由检查主裁判签字后送交径赛裁判长处理。
)(3)出现违反规则的情况,应举黄旗示意。
(一般在头上用手摇旗)(4)在接力赛跑时,各接力区应指派足够数量的检查员。
(监察接力区的情况)注:检查员发现运动员离开自己的分道或在接力区外交接棒,应立即用适当的材料在跑道上标出犯规地点。
发现运动员违例后,应看准违例和受影响运动员的道次和号码,在不影响运动员比赛的情况下立即用适当的材料(一般为胶布)在跑道上标出犯规地点,并面向终点处检查主裁判举黄旗在头上摇摆,直至主裁判示意,填写检查报告表交主裁判。
(先看道和号、做记号、举黄旗、写报告。
)3、检查组人员设置:主裁判2人,检查裁判员可根据比赛规模和需要而定,一般为8~16人,大型比赛时设20~46人不等,如奥运会达60人,亚运会46人,全运会24~30人(第九届全运会27人)。
4、位置:根据不同的项目确定检查员的进出场路线和所站的位置。
A.由主裁判安排检查员的位置和所负责的区域。
主裁判一般在终点附近,如设有两名主裁判,另一位流动在各项目容易犯规的区域。
B.直道项目:检查员分布在跑道的两侧,距离跑道内、外沿两米左右,内外交错排列,分段负责检查。
C.200米跑时,在弯道两侧交错分布,重点检查弯道。
D.400米及中长跑项目,应分布在弯、直道交接处、抢道标志线附近;接力跑项目应分布在各接力区和抢道标志线两侧。
5、检查裁判员必须全面、深入、细致地学习田径规则的有关条款,并理解其精神实质。
检录裁判工作任务、程序、细则及预案一、检录裁判工作任务及程序检录管理裁判的工作任务是:在赛事主管和赛事主管助理的领导下,确定各项目的起点位置,负责检录管理的全面工作;协调各起点检录工作,准备好各种检录用品,检查各检录处的各种设施是否符合比赛要求;准确掌握检录时间及出发时间,保证各起点检录主裁判按时将运动员带进比赛场地,将运动员集合在起点线后;控制好起点运动员的秩序,对运动员做好各项检查工作。
听到鸣枪后使运动员安全有序地出发,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5公里、10公里、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检录裁判的工作任务是:根据比赛的要求,按时对运动员进行检录,组织运动员准确进入比赛起点区域,维护好运动员在起点的秩序,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和运动员的安全。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参加5公里、10公里比赛的人数较多,要确保运动员的正确到位和安全起跑。
检录裁判的工作程序是:1.前期准备:学习、了解、掌握比赛的总体情况,如路线、人数、号码等,制定工作细则和紧急预案。
2.预演实习:通过预演实习发现和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3.准备、落实比赛使用的器材、设备和用品。
4.比赛。
5.总结。
二、检录管理裁判工作细则赛前:1.认真学习田径规则、竞赛规程及参赛须知。
2.组织检录组裁判员,参加竞赛部组织的各类裁判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
3.熟悉各起点检录的具体位置,做好检录的各项准备工作(场地布置,裁判员位置安排,所需物品等),检查各项设施是否符合比赛要求。
4.了解各起点检录主裁判工作细则,明确各起点检录的裁判工作流程,对检录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并对裁判员和志愿者进行安全工作培训。
5.要求每个裁判员都必须明确各自的检录地点,明确各自的检录时间及要求。
在赛前弄清楚各个项目参赛运动员的人数,运动员的服装颜色、号码布颜色及佩戴号码布的要求,使参赛者按照大会的要求佩戴各自号码布进入与比赛项目相应的出发区进行检录。
6.参加裁判实习和赛前预演。
通过赛前培训、预演、联调,使各起点检录裁判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及时发现和解决联调中存在的问题,齐心协力完成检录工作,保证运动员安全有序地出发,做到万无一失。
终点工作细则一、工作任务准确无误地完成中、长距离跑和竞走比赛的记圈工作及记取马拉松比赛的总名次。
二、职责(一)径赛主裁判职责1.领导记圈员完成中长距离跑和竞走的记圈工作及记取马拉松比赛的名次。
2.按径赛裁判长的要求,协助做好其他径赛裁判工作。
3.负责与其他组进行联系,检查场地器材和用品。
4.每组比赛结束后,收记圈表,核实签字。
(二)记圈员职责根据要求准确记取运动员跑走的圈数及记取马拉松比赛的名次三、工作方法(一)赛前工作1.组织裁判员学习规则,竞赛规程和裁判法中的有关条款。
2.做好裁判员分工,定岗位、定职责、定方法。
3.检查场地、器材,熟悉设备性能,领取所需用品和表格4.在径赛裁判长领导下,搞好现场实习联调。
(二)赛中工作1.中长距离跑的记圈工作(1)径赛主裁判①领导记圈员按时到位,根据该项目(组)参赛人员、水平,布置相关工作。
②比赛开始后,核对参赛人数,随时了解裁判员工作情况。
③一名径赛主裁判及时向终点摄影计时主裁判通报脱圈或中途退场运动员的号码,另一名径赛主裁判全面掌握各组工作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比赛中的有关问题。
④随时掌握前8名运动员跑进顺序。
最后一圈时,当领先运动员下弯道进入终点直道时,及时向终点摄影计时主裁判通报运动员到达终点的顺序。
最后根据总记圈组的记录,再次核实运动员到达终点的顺序。
⑤每组比赛后,将各记圈组记录的表格和总名次表交竞赛秘书组。
(2)总记圈组(A、B、C三名裁判员)①根据比赛项目,确定使用相应的表格,了解参赛人数和运动员水平。
②比赛开始,核对参赛人数并记入表内,每次运动员距离终点约50米处,有A报号,B依次在总记圈表上记录(当运动员脱圈时,及时标出脱圈符号),C监看记录。
③当运动员还剩最后一圈时,由径赛主裁判通知圈数显示裁判员摇铃。
(3)人盯人记圈组(若干裁判员)①根据比赛项目,确定使用相应的表格,比赛开始前,了解实际参赛人数。
②记圈员认真计取自己所记运动员通过终点时的剩余圈数,并计取每名运动员每圈时间。
检查裁判工作细则1、比赛前旗示—在比赛开始前,就位后,裁判长要旗,检查员一起站立向检查裁判员挥旗。
准备就绪旗示规范:旗子先侧平举,然后直臂上举;2、比赛中旗示—在每位或每一个小集团路过检查员时护送运动员,检查员向运动员挥旗。
旗示规范:旗子直臂上举(绿旗);犯规旗示,旗子直臂上举,头上左右摆动(黄旗)。
直至主裁判示意。
3、比赛后旗示—项目结束后,看检查裁判长旗示,检查员统一换位。
4、检查裁判长旗示:旗子先侧平举,然后直臂上举—准备就绪旗子直臂上举,头上旋转摆动—换位旗子直臂上举,头上左右摆动—集合召回5、4____米接力跑中组织第二、三、四棒运动员的上道,运动员就位后向检查主裁判挥旗。
6、运动员出现犯规时检查员的工作程序规范1)看清运动员的号码、道次与犯规情况,还要看清受影响运动员的号码、道次与受影响的情况。
2)用胶布在犯规地点做记号。
3)举黄旗示意,通知检查裁判长。
4)及时填写检查报告单。
填写检查报告单的规范要求。
写清比赛项目、赛次、组次;犯规运动员的号码、道次;犯规地点和犯规情况;受影响运动员的号码、道次与受影响的情况;1,任务:赛前检查径赛场地设备(如:栏高,栏位,栏数是否准确),比赛中检查径赛运动员有无犯规情况,4____米接力跑中组织第二,三,四棒运动员的上道.2,田径比赛规则中规定:(1)检查员是裁判长的助手,无权作最后裁决.只有径赛裁判长有权作最后裁决.(2)有关裁判长应指定检查员站在能仔细观察比赛的地点.如发现运动员或其他人员犯规或违例时,应立即向有关裁判长提交书面报告.(检查员写好检查报告表后,由检查主裁判签字后送交径赛裁判长处理.)(3)出现违反规则的情况,应举黄旗示意.(一般在头上用手摇旗)(4)在接力赛跑时,各接力区应指派足够数量的检查员.(监察接力区的情况)注:检查员发现运动员离开自己的分道或在接力区外交接棒,应立即用适当的材料在跑道上标出犯规地点.发现运动员违例后,应看准违例和受影响运动员的道次和号码,在不影响运动员比赛的情况下立即用适当的材料(一般为胶布)在跑道上标出犯规地点,并面向终点处检查主裁判举黄旗在头上摇摆,直至主裁判示意,填写检查报告表交主裁判.(先看道和号,做记号,举黄旗,写报告.)3,检查组人员设置:主裁判____人,检查裁判员可根据比赛规模和需要而定,一般为8~____人,大型比赛时设20~____人不等,如奥运会达____人,亚运会____人,全运会24~____人(第____届全运会____人).根据不同的项目确定检查员的进出场路线和所站的位置.a.由主裁判安排检查员的位置和所负责的区域.主裁判一般在终点附近,如设有两名主裁判,另一位流动在各项目容易犯规的区域.b.直道项目:检查员分布在跑道的两侧,距离跑道内,外沿两米左右,内外交错排列,分段负责检查.c.____米跑时,在弯道两侧交错分布,重点检查弯道.d.____米及中长跑项目,应分布在弯,直道交接处,抢道标志线附近;接力跑项目应分布在各接力区和抢道标志线两侧.5,检查裁判员必须全面,深入,细致地学习田径规则的有关条款,并理解其精神实质.对常用的条文要熟记.对场地栏位,栏高,栏距及接力区等务必明确,填写检查报告表要简明,准确.6,临场时应密切注意如下的犯规情况:(1)分道跑和部分分道跑的项目:规则163条3规定,在分道跑的比赛中,运动员应自始至终在自己的分道内跑进.易犯规的情况有:跑出自己的分道,尤其是从弯道转入直道容易发生串道和妨碍他人跑进的犯规现象,踏上或越过内侧分道线,从中获得利益,或以任何方式阻碍其他运动员,或未过抢道线提前切入里道.注:出现下列情况不应取消运动员的比赛资格:a.运动员由于受他人推,挤或被迫跑出自己的分道,未从中获得利益;b.在直道上跑出自己分道,没有获得实际利益;c.在弯道上跑出自己分道外侧分道线,未从中获得实际利益,也未阻挡其他运动员.(2)不分道跑的项目:有冲撞,推挤,阻挡,踩踢他人;擅自离开跑道或比赛路线;超越他人时有冲撞或阻挡的动作.(3)跨栏跑,障碍跑项目:未跑完全程的栏架或跨越他人栏架;有意用手推或用脚踢倒栏架;过栏时有绕栏动作,即运动员跨越栏架瞬间其脚或腿低于栏顶水平面(重点是直道的第一,第八道栏和弯道栏);手臂的摆动影响他人;跨弯道栏的上,下栏时起跨腿或摆动腿踩踏或越过左侧分道线;在障碍跑时踏上水池两边或从两侧越过水池.(4)接力跑项目:a.接棒运动员站位不正确;b.是否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棒(以接力棒为准);c.提前在接力区外触及接力棒(规则第170条14款规定:在所有接力跑中,必须在接力区内传递接力棒.接力棒的传递开始于接力棒第一次触及接棒运动员,接棒运动员手持接力棒的瞬间才算完成传递.);d.以抛掷的方式传棒;e.是否借助他人的推动跑进;f.掉棒是否由掉棒者拾起;g.拾棒时有无阻碍别道运动员跑进;h.离开自己分道拾棒时,有无缩短比赛距离;i.传棒后离开自己跑道时有无阻碍他人跑进;j.是否有运动员连续跑两段或多段距离;k.未持棒跑完全程或在终点前抛棒;l.4____米,4____米接力跑是否提前抢道切入;m.4____米接力跑的第3,4棒运动员在公共接力区内改变排列位置或阻挡他人..接力跑的一些其它规定:每个接力区的长度为____米,在中心线前后各____米,接力区的开始与结束均从接力区分界线的后沿算起;4____米和4____米接力项目,第2,3,4棒运动员可从接力区后面____米以内的地方起跑;4____米接力的接棒运动员必须在接力区内起跑;为了帮助运动员确认抢道线,可在各分道线与抢道线的交界处放置锥形物或棱柱体(5厘米____5厘米),这些标志物最大高度15厘米,与抢道线颜色相同.7,检查员的协调与配合:a.检查主裁判与裁判员联系旗示要统一规范.b.检查主裁判要与径赛裁判长密切联系,及时报告发生的情况,以免影响后继比赛.c.遇到径赛项目与标枪,跳高等项目比赛同时进行时,场地互有交叉,在该地段跑道位置的检查裁判员,应加强与标枪或跳高的管理裁判员的相互联系,协调配合,防止产生干扰和引发事故.d.检查裁判员要密切注意跑道上的动向,对可能突然闯入比赛场地的人员,或出现在比赛场地影响比赛的物品等障碍物,应及时处理和排除,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e.跑道上的标志物,接力跑运动员在自己分道内使用胶布做标志,最大尺寸为5____40厘米,不允许使用粉笔或其它任何不易去除痕迹的类似物质.在煤渣或草地跑道上,允许使用钉鞋在自己的分道内画出标记,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不得使用其它标志物.f.____米以上项目,可设水站,水站位置一般在非终点直道上.检查裁判工作细则(二)裁判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细则根据裁判工作的实际需要和特点制定,以规范裁判员的工作行为,保障比赛公正公平。
马拉松检查裁判组工作细则;一、任务;在外场裁判长的领导下,检查组全体裁判员根据田径竞;二、人员设置与分工;1.人员设置:;主裁判:2人裁判员:34人;检查员共分6组,每组6人,其中组长1人;2.分工竞赛项目马拉松主裁判数量2检查员数量全部;主裁判职责;赛前:;(1)组织全体检查裁判员学习田径竞赛规则、竞赛规;(2)根据马拉松项目特点,合理安排每名检查员的位;马拉松检查裁判组工作细则一、任务在外场裁判长的领导下,检查组全体裁判员根据田径竞赛规则,检查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犯规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
二、人员设置与分工1.人员设置:主裁判:2 人裁判员:34 人检查员共分6组,每组6人,其中组长1人。
后援团:全体裁判员。
2.分工竞赛项目马拉松主裁判数量2 检查员数量全部工作小组数量全部备注三、工作流程主裁判职责赛前:(1)组织全体检查裁判员学习田径竞赛规则、竞赛规程和竞赛须知等文件,统一裁判方法与判罚尺度。
组织实习,明确检查工作流程。
(2)根据马拉松项目特点,合理安排每名检查员的位置和负责区域。
(3)制定检查员上岗、下岗的时间和车辆,明确联络方法等。
(4)按外场裁判长要求带领检查员检查马拉松场地、寻找各自上岗的位置。
(5)确定比赛中出现犯规情况后的联络方法。
(6)与场地器材组联系,落实检查组所需器材、用品的领取办法。
赛中:(1)1号主裁判在终点附近,掌握比赛进程,负责比赛前、后与检查员和外场裁判长的联络。
(2)2号主裁判在比赛中落位于半程处,负责前半程检查员的上岗及犯规的处置。
在检查员报告表上签署意见并签名后,立即通知外场裁判长。
(3)密切注意比赛全过程,了解各检查员的工作情况。
赛后:(1)比赛结束,全体检查员随车辆返回后及时进行小结。
检查员职责比赛前按规定时间认真参加裁判学习和实习。
明确集合时间地点、明确上岗、下岗路线、明确工作位置、负责区域。
比赛中按主裁判分配的任务准时到达指定的位置。
按照规则要求,认真检查运动员在本区域内有无犯规情况。
马拉松检查裁判组工作细则
一、任务
在外场裁判长的领导下,检查组全体裁判员根据田径竞赛规则,检查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犯规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
二、人员设置与分工
1.人员设置:
主裁判: 2 人
裁判员:34 人
检查员共分6组,每组6人,其中组长1人。
后援团:全体裁判员。
三、工作流程
主裁判职责
赛前:
(1)组织全体检查裁判员学习田径竞赛规则、竞赛规程和竞赛须知等文件,统一裁判方法与判罚尺度。
组织实习,明确检查工作流程。
(2)根据马拉松项目特点,合理安排每名检查员的位置和负责区域。
(3)制定检查员上岗、下岗的时间和车辆,明确联络方法等。
(4)按外场裁判长要求带领检查员检查马拉松场地、寻找各自上岗的位置。
(5)确定比赛中出现犯规情况后的联络方法。
(6)与场地器材组联系,落实检查组所需器材、用品的领取办法。
赛中:
(1)1号主裁判在终点附近,掌握比赛进程,负责比赛前、后与检查员和外场裁判
长的联络。
(2)2号主裁判在比赛中落位于半程处,负责前半程检查员的上岗及犯规的处置。
在检查员报告表上签署意见并签名后,立即通知外场裁判长。
(3)密切注意比赛全过程,了解各检查员的工作情况。
赛后:
(1)比赛结束,全体检查员随车辆返回后及时进行小结。
检查员职责
比赛前按规定时间认真参加裁判学习和实习。
明确集合时间地点、明确上岗、下岗路线、明确工作位置、负责区域。
比赛中按主裁判分配的任务准时到达指定的位置。
按照规则要求,认真检查运动员在本区域内有无犯规情况。
如发现违反规则的情况,应立即向检查主裁判报告,待返回后向主裁判、外场裁判长提交书面报告。
赛前
1、按照赛前工作日程,在主裁判的组织下学习田径竞赛规则相关内容、竞赛规程和竞赛须知等有关文件,制定检查工作细则。
2、统一裁判方法和判罚尺度,确定判罚原则。
3、根据竞赛日程,检查组进行具体分工。
对检查员进行分组,确定工作位置和检查区域,明确工作任务。
4、确定比赛前检查组集合时间、地点,明确进、退场和换位路线。
5、落实检查组所需器材、用品以及领取办法。
6、熟悉对讲机、裁判用具的使用方法,统一旗示和检查报告表的填写要求。
联络方式
1.小组长、主裁判、外场裁判长之间的联络
检查小组长与检查主裁判之间,检查主裁判之间,检查主裁判与径赛裁判长之间用对讲机直接通话。
2. 组员与组长之间的联络
检查员发现问题后,通过手机向主裁判报告。
备用预案
1.检查主裁判与检查员之间的联络:
(1)比赛前检查主裁判骑电动车巡视各点检查员到岗准备情况。
(2)比赛过程中,检查员发现犯规情况立即通过手机通知主裁判。
(3)比赛结束后,检查员依次退场。
2.检查主裁判与外场裁判长的联络:
检查主裁判收到检查员发出的犯规信息后,寻找外场裁判长并告之犯规,如若外场裁判长在途中,可通过手机报告,并请其进行处理。
1、检查组提前3小时到达集合地点,随车辆上岗。
2、检查主裁判随车出发,并向检查员进一步明确本单各检查员所处的位置和退场车辆。
3、比赛开始,检查员在其负责的区域内游动,选择最佳视角观察运动员在本区域内有无犯规情况。
4、发现运动员犯规时,按以下流程及时处理:
(1)检查员看清运动员的号码,如影响其他运动员,则要看清被影响运动员的号码;(2)检查员用对讲机或手机立即报告检查主裁判,检查主裁判立即报告径赛裁判长,请外场裁判长处理。
(3)检查员及时、准确填写检查报告表的每项内容:项目、赛次、组次、犯规运动员的道次、号码,犯规地点,犯规情节等,最后签名,待返回鸟巢后上交。
(4)检查员在秩序册上简要记录犯规情况,以备后查。
5、比赛中运动员中途退场(中退),该区域的检查员应将该运动员交给收容车,并填写检查报告单,立即通知检查主裁判,检查主裁判立即报告外场裁判长。
6、比赛中发现在比赛区域内提供或接受帮助的任何运动员,立即请外场裁判长给予警告,并告戒他如重犯将被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7、本区域比赛结束后,检查员按预定的方案随车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