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上册《漂亮的建筑》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16 KB
- 文档页数:5
一年级美术教案——漂亮的建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建筑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建筑的特点和风格,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创作建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建筑:介绍一些著名的建筑,如故宫、埃菲尔铁塔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风格。
2. 分析建筑:引导学生观察建筑的立面、屋顶、门窗等部分,了解建筑的结构和造型。
3. 创作建筑:学生运用彩泥进行建筑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建筑的美感,培养学生运用彩泥创作建筑的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建筑的特点和风格,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著名的建筑图片或视频,用于讲解和展示。
2. 准备彩泥、画纸、画笔等美术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著名的建筑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建筑的美感。
2. 讲解:教师讲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引导学生了解建筑的结构和造型。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彩泥创作建筑,讲解创作方法和技巧。
4. 创作:学生根据观察和分析,运用彩泥进行建筑创作。
5. 展示: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学生作品的造型、色彩和创意,给予肯定和鼓励。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和附近的建筑,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风格。
2. 下一堂课分享观察结果,共同探讨建筑的美感。
八、课后反思2.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后续教学计划和内容。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建筑师或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建筑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建筑展览或实地考察著名建筑,拓宽视野。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建筑,培养审美意识。
3. 期待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继续发挥创意,提高美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涵盖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以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评价标准。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漂亮的建筑》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建筑的基本结构,掌握绘画建筑的基本技巧,运用色彩表达建筑的美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建筑。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对建筑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增强对生活美的感知。
教学内容1. 建筑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建筑的结构与特点: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观察不同建筑的结构和特点,如屋顶、窗户、门等。
3. 绘画建筑的基本技巧: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来表现建筑。
4. 色彩的应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建筑的美感,如使用对比色、邻近色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绘画建筑的基本技巧和色彩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建筑,并运用所学的技巧表现建筑的美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 PPT、图片、实例建筑模型等。
2. 学具:绘画纸、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漂亮的建筑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新授:讲解建筑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特点,教授绘画建筑的基本技巧和色彩的应用。
3. 实践: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建筑,并运用所学的技巧进行绘画实践。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建筑的美感和艺术表现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漂亮的建筑》2. 内容:建筑的基本概念、结构与特点、绘画技巧、色彩应用等。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建筑,运用所学的技巧进行绘画。
2. 作业要求:注意建筑的结构和特点,运用适当的色彩表达建筑的美感。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绘画建筑的基本技巧和色彩的应用。
2. 教学改进: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观察建筑,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漂亮的建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建筑之美,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建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美术表现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的基本概念:介绍建筑的定义、分类、功能等内容。
2. 建筑之美:分析欣赏各种风格的建筑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建筑之美。
3. 建筑的表现手法:学习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建筑。
4. 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探讨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建筑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建筑之美,以及运用美术元素表现建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建筑图片、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风格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建筑之美,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
2. 教学新课:介绍建筑的基本知识,分析欣赏各种风格的建筑作品,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3. 课堂实践: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建筑,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4.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漂亮的建筑》2. 板书内容:(1)建筑的基本知识:定义、分类、功能(2)建筑的表现手法:线条、形状、色彩(3)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环保、创新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建筑作品。
2. 作业要求:构图饱满,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体现建筑之美。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美术素养。
《漂亮的建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建筑及其特点,培养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
2. 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使学生掌握建筑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建筑美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内容:1. 建筑的分类和特点:民居、宗教建筑、现代建筑等。
2. 建筑绘画的基本技巧:线条、色彩、透视等。
3. 建筑装饰和细节的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建筑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难点:透视原理的应用和建筑细节的表现。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建筑模型、图片、PPT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不同类型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建筑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建筑绘画练习。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并给予建议。
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板书设计:1. 《漂亮的建筑》2. 副建筑绘画技巧3. 内容:建筑分类、绘画技巧、透视原理、作品展示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建筑,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绘画。
2. 研究作业:学生收集不同类型的建筑图片,分析其特点和风格。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使学生掌握了建筑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建筑美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建筑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详细补充和说明:建筑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线条、色彩、透视等基本技巧,将建筑物的外观、结构和特点展现出来。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这些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以便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漂亮的建筑》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建筑的基本构造和特点,学会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表现建筑。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教学内容1. 建筑的基本概念:介绍建筑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建筑的特点:讲解建筑的形状、线条、色彩和材质等特征。
3. 建筑的表现方法: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描绘建筑,注意比例和透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建筑的基本构造和特点,用图形和线条表现建筑。
2. 难点:建筑的比例和透视,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建筑的美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建筑模型、图片、PPT等。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建筑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2. 新授:讲解建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3. 示范与指导:教师示范如何用图形和线条描绘建筑,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4. 实践与展示:学生独立完成建筑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
板书设计1. 《漂亮的建筑》2. 内容:建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方法。
作业设计1. 必做题:用图形和线条描绘自己喜欢的建筑。
2. 选做题:收集更多关于建筑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用图形和线条表现建筑。
2.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课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3. 改进措施:加强对建筑比例和透视的讲解,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总字数:约500字)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整堂课程的核心,涉及到教师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参与、以及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
一年级美术教案——漂亮的建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各种漂亮的建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掌握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和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创作建筑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漂亮的建筑。
2.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创作建筑作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掌握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建筑作品。
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漂亮的建筑图片或视频。
2. 准备彩泥、工具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收集的各种漂亮的建筑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和观察。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它们由哪些部分组成?二、基本知识(10分钟)1. 讲解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墙体、门窗、屋顶等。
2. 分析各种建筑的特点,如:古代建筑、现代建筑、地标建筑等。
三、创作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建筑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引导学生运用彩泥创作出所选建筑的作品。
3. 鼓励学生发挥个人创意,在作品中添加自己的特色元素。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大家介绍创作思路和过程。
2.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欣赏他人的作品,给出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本次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real-world buildings,加深对建筑的理解和欣赏。
2. 开展建筑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10分钟)教学内容:1. 学习建筑的色彩搭配和纹理运用。
2. 分析不同建筑风格的特点和魅力。
漂亮的建筑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建筑,感受建筑的魅力。
2. 学习基础的建筑素描技巧,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建筑的美。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不同风格的建筑特点。
2. 学习基础的建筑素描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建筑的美。
2. 如何让学生通过素描表现建筑的特色。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2. 教学PPT3. 建筑素描范例作品4. 建筑模型、实物或照片5. 素描纸、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学生之前学过的绘画基础,引出建筑素描的相关知识。
2. 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实操练习。
3. 学生活动:素描实践,分享作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各种风格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建筑美吗?美在哪里?引入课题:漂亮的建筑美术。
2. 讲授新课(15分钟)介绍不同风格的建筑特点,如哥特式、巴洛克式、现代主义等。
示范基础的建筑素描技巧,如如何构图、如何表现建筑的立体感等。
3. 巩固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素描自己喜欢的一座建筑。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归纳小结(5分钟)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共同评价。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5. 布置作业(5分钟)完成一幅自己家乡的特色建筑的素描。
下节课带回学校与同学分享交流。
6《漂亮的建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外建筑的特色与美感,培养学生对优秀艺术的热爱。
2.用各种彩纸剪、撕、贴的方法,设计一幅漂亮的建筑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在小组分工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分享合作成果。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古代建筑的美,并能用各色纸张,通过撕、剪、贴等方法设计一幅漂亮的建筑图。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建筑图。
教学准备:各色纸张,剪刀,双面胶,课,组合图形,示范作品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了画汽车,你们画的汽车款式独特,种类丰富。
今天老师想考一考同学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你们敢于接受老师的挑战吗?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事物?(课件播放图片)你们还记得刚才都看到了什么呢?生:房子,高楼,大桥,长城,亭子,塔……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你们说的这些,都是人类双手和智慧的结晶,我们都统一称它们为建筑。
这些建筑年代不同,用途各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建筑的世界,来学习漂亮的建筑。
(板书课题)二、新授1.同学们,这里的建筑主要是指房子。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见过各种各样的建筑,请你和周围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最漂亮的建筑是什么样的,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2.同学们,人类最初的建筑物是遮风避雨的住所。
虽然比较简陋,但它凝聚了人类的劳动与创造,使人感到舒适和安全。
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在追求实用功能的同时,建筑的外形和空间也变得更加完美和理想化。
中国的建筑艺术形式多样,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
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这些建筑图片,仔细观察,你能说出这些建筑的名称吗?你都在哪里见过,这些建筑在形状、色彩、装饰上有什么特点呢?(1)这是北京的天坛祈年殿,这座漂亮的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三层圆顶、蓝色的琉璃瓦、红色的门窗、白色的基座和栏杆,真好看!(2)这是北京天安门城楼,这座建筑雄伟壮丽,金碧辉煌,红墙黄瓦、雕梁画柱,高台基、大屋檐,多圆柱屋顶多样,等级分明,屋脊上有“仙人”、“走兽”。
一年级美术上册《漂亮的建筑》教案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人文性,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表现的多样性及对美术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从而产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2、表现内容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实践能力,并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3、表现方式的探究合作性教材分析:、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天坛祈年殿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体验中国古建筑的美感。
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
2、P37的学生的制作图暗示了本练习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
3、制作技法中的剪、撕、贴在本册教材中多次出现,学生也有多次的实践经验,因此本的练习内容侧重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即设计一幅有个性、有特色的建筑,而技法可忽略教学,对个别出现制作中的难处时,教师可个别辅导。
教学目标:、感悟与发现:了解中外建筑的特色与美感,培养学生对优秀艺术的热爱。
2、实践与创造:用各种彩纸剪、撕、贴的方法,设计一幅漂亮的建筑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欣赏与评议:讲述自己的作品,并能对同学作品的优缺点进行简单的评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体验与合作:在小组分工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分享合作成果。
教学重点:感受古代建筑的美,并能用各色纸张,通过撕、剪、贴等方法设计一幅漂亮的建筑图。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建筑图。
教学具准备:生:各色纸张,剪刀,双面胶师:、组合图形、示范作品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游览首都北京的一些名胜古迹。
(图片:带领学生游故宫、颐和园、白塔、卢沟桥、天坛)2(出示天坛祈年殿)看到这座建筑了吗?它就是北京天坛公园的代表性建筑——祈年殿。
这座建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漂亮、雄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漂亮的建筑。
(出示题)二、探究式学习介绍祈年殿请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老师告诉大家这座漂亮的中国古代建筑。
有三层的圆顶,蓝色的琉璃瓦,红色的门窗,白色的基座和栏杆,真好看啊!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在生活中还知道或见过哪些建筑?(学生自由回答)3同学们的外知识可真丰富,那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建筑,让我们一起看看。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建筑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的基本特点:形状、线条、色彩等。
2. 建筑的美感:对称、和谐、独特等。
3. 创作方法:观察、想象、绘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建筑的基本特点和美感,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建筑作品。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运用适当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建筑的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建筑物图片、绘画工具、彩色卡纸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铅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漂亮的建筑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建筑物的形状、线条、色彩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建筑物的基本特点和美感,让学生了解建筑物的美感是如何产生的。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建筑作品,讲解创作方法和要求。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观察和想象,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建筑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漂亮的建筑》2. 板书内容:建筑的基本特点:形状、线条、色彩建筑的美感:对称、和谐、独特创作方法:观察、想象、绘画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建筑物,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建筑作品。
八、课后反思1. 本次教学设计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建筑的基本特点和美感是否有所了解和掌握。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观察、想象并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建筑的美感。
3. 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指导和支持,学生的作品是否具有个性和创意。
4. 作业设计是否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漂亮的建筑》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从建筑物的外形、用途、特点等角度认识建筑。
2.引导学生感知和领会建筑物的美。
3.激发学生对社区中建筑的关注,为日常生活中的建筑色彩提供素材。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让学生认识和感知建筑物。
2.通过观察、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创作出能够代表建筑物特征的形象。
难点1.让学生对建筑物的特点进行分类和描述。
2.引导学生将建筑物的特点转化为具体形象,形成美的表达。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教学内容1.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建筑物,让学生对这些建筑物的用途、特点等进行描述和分类。
2.创作“我眼中的建筑物”画作。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让学生看一组建筑物图片,随后问:“大家看到这些建筑物,它们分别用来做什么?有什么特点?它们都一样吗?”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描述和分类。
第二步:描述建筑物的特点教师以一幅建筑物的图片为例,向学生介绍这个建筑物的特点,如外形、颜色、窗户、门等。
随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建筑物的特点,并进行梳理分类。
第三步:模仿建筑物形象让学生将自己眼中的建筑物特点转化成具体的形象,例如大门、窗户、房顶等,模仿出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形象。
第四步:创作“我眼中的建筑物”画作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建筑物的理解和表达,创作出自己的画作,展示自己眼中的建筑物特点和内涵。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涉及到观察、描述、分类、模仿、创作等多种方法。
旨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和感知建筑物,以及在具体形象中表达美。
五、教学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能否准确描述和分类所观察的建筑物。
2.学生能否通过模仿建筑物形象,创作出自己眼中的建筑物形象。
3.学生能否表达出自己对建筑物的美的理解。
六、教学资源1.建筑物图片。
2.装饰画纸、蜡笔、水彩笔等画画工具。
七、教材参考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六课《漂亮的建筑》。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观察、模仿、创作等方式,让学生领略建筑物的美。
教案名称: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漂亮的建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建筑的基本特征,学会观察和欣赏建筑的美。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建筑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建筑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色彩。
2. 学习观察和欣赏建筑的方法。
3.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自己心目中的漂亮建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欣赏建筑的美,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建筑。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性地表现建筑,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建筑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漂亮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教师讲解建筑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色彩),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建筑的美。
3. 示范与练习: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建筑,然后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创作与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漂亮建筑,进行展示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漂亮的建筑》2. 板书内容:建筑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色彩观察和欣赏建筑的方法创作步骤: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建筑,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心目中的漂亮建筑。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建筑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建筑。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和表现漂亮的建筑,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建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年级美术《漂亮的建筑》教学设计一年级美术《漂亮的建筑》教学设计(精选1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一年级美术《漂亮的建筑》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美术《漂亮的建筑》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1、编辑指导思想低年级美术造型与表示,主要是引导同学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和身边容易找到的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示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这是一节动手课,目的在于培养同学的制作能力。
通过对旧画报、海报、旧挂历、蜡光纸进行粘贴、剪刻等方法进行制作。
同学剪贴画时,思维活动贯穿整个取材、撕、摆、组合、粘贴的全过程,如同积木游戏一样是一种手、脑、眼的综合训练。
课本第38页展示了同学剪贴的各种作品,风格多样,稚拙有趣,充沛表示出小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感。
2、⑴ 、教学内容与目标a、显性内容与目标尝试使用不同纸材,体验造型快乐b、隐性内容与目标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对生活的热爱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尝试用不同纸材撕贴一幅《漂亮的建筑》难点:引导同学体验不同纸材赋予作品的不同感受3、学习资料废旧挂历纸广告纸蜡光纸剪刀固体胶等二、优秀教案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⑴、同学介绍自身最喜欢的建筑今天学习《漂亮的建筑》,这里的建筑主要是指房子,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见过各种各样的房子,请你和周围的小朋友自由交流一下,说说你见过的最漂亮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请几名同学用自身喜爱的方式(说说、画画)向大家介绍自身最喜爱的建筑。
⑵、欣赏不同风格的建筑图片人类最初的建筑物是遮风避雨的住所,虽然较其简陋,但它凝聚了人的劳动与发明,使人感到舒适和平安。
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在追求实用功能的同时,还要求它的外形和空间更加完美和理想化,由于不时地追求和发明,使中国的建筑艺术形式多样,并且具有鲜明的风格。
6漂亮的建筑
一、课题:《漂亮的建筑》
二、目标分解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
低年级美术的造型与表现,主要是引导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的吧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基于标准的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分析自己较为熟悉的中国古代建筑——天坛祈年殿,引导他们初步观察、了解建筑的外形、色
彩特征和用途,并在此基础上,将欣赏扩展至古今中外的代表性建筑。
然后大胆想象,尝试以画、撕、剪、贴等制作方法,用各种形状的彩纸,组合出有特点的“漂亮的建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深对建筑的喜爱,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基于标准的学情分析
一年级好奇心重、敢于想象、敢于动手,勇于尝试性的利用疏密、大小及前后遮挡关系表现出来。
这样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现造型活动的乐趣。
4、学习表现程度
三、评价方案设计
1、通过倾听、观察来评估学生的课前自主探究目标落实情况。
2、通过学生展示作品、巡视学生实践情况等方式来评价技法的掌握落实情况。
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学习表现程度课堂评价《漂亮的建筑》观摩
初步掌握、掌握、熟练掌握自评探究
独立、自由师评、自评创作
创新、合作小组评、自评评价运用美术语言(构图、造型、色彩
等)比较准确的表述多元性评价结合。
一年级美术上册《漂亮的建筑》教案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的人文性,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表现的多样性及对美术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从而产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2、表现内容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实践能力,并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3、表现方式的探究合作性
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天坛祈年殿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体验中国古建筑的美感。
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
2、P37的学生的制作图暗示了本练习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
3、制作技法中的剪、撕、贴在本册教材中多次出现,学生也有多次的实践经验,因此本的练习内容侧重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即设计一幅有个性、有特色的建筑,而技法可忽略教学,对个别出现制作中的难处时,教师可个别辅导。
教学目标:
、感悟与发现:了解中外建筑的特色与美感,培养学生对优秀艺术的热爱。
2、实践与创造:用各种彩纸剪、撕、贴的方法,设计
一幅漂亮的建筑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欣赏与评议:讲述自己的作品,并能对同学作品的优缺点进行简单的评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体验与合作:在小组分工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分享合作成果。
教学重点:
感受古代建筑的美,并能用各色纸张,通过撕、剪、贴等方法设计一幅漂亮的建筑图。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建筑图。
教学具准备:
生:各色纸张,剪刀,双面胶
师:、组合图形、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游览首都北京的一些名胜古迹。
(图片:带领学生游故宫、颐和园、白塔、卢沟桥、天坛)
2(出示天坛祈年殿)
看到这座建筑了吗?
它就是北京天坛公园的代表性建筑——祈年殿。
这座建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漂亮、雄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漂亮的建筑。
(出示题)
二、探究式学习
介绍祈年殿
请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老师告诉大家这座漂亮的中国古代建筑。
有三层的圆顶,蓝色的琉璃瓦,红色的门窗,白色的基座和栏杆,真好看啊!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在生活中还知道或见过哪些建筑?
(学生自由回答)
3同学们的外知识可真丰富,那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建筑,让我们一起看看。
(大屏幕出示张建筑图片)
4看了这么多图片,谁来说说这些建筑的外形,从整体上看像什么?
(指名回答:像火箭、帆船等)
可以用哪些形状组成?长方形?三角形?等等
6游戏互动:拼一拼
请三位同学用黑板上的形状拼一个建筑,谁来试试?
(尝试组合建筑,总结出建筑外形独特)
7唐老鸭也建了一个房子,可是它并不满意,让我们一起来帮它想想办法吧。
如何让它的房子更好看呢?谁有办法?
(出示幻灯片,解决色彩美、环境美。
)
小结:唐老鸭对他的新房子非常满意,看来要想建筑漂亮,外形要独特,色彩要丰富鲜艳,还要注意环境的搭配。
三、教师示范
看了唐老鸭的房子,老师也想动手做一做了。
月光下的小屋:1准备色彩不同的两张卡纸
2在一张纸上画出建筑的外形3再用剪刀剪下来并粘贴在另外一张卡纸上。
4装饰画面,色彩美、环境美。
如果用红色制作房子,我还用红色做背景好看么?是的,色彩可以多一点。
还可以在你的建筑周围布置上美丽的环境。
让我们的建筑更加漂亮。
四、作品分析
有几位同学也为我们带来了他们的作品,谁来说说你喜欢哪一副?
(引导学生从构图、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进行分析)
五、学生作业
作业提示:用彩色纸货其它纸任意撕、剪、粘贴后,完成一张小房子的画。
(要求:构图饱满,色彩丰富艳丽,注意环境的布置与美化。
)
在制作的时候要把建筑做的大一点,让整个画面构图饱满,色彩上可以选择你喜欢的颜色,最后别忘了,把剪下来
的废纸装在袋子里。
保持我们教室的干净。
六、展示评价
老师这里有几位同学的作品,你们喜欢哪一幅?
谁来夸夸他们,或者给他们提一点意见?
(师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7认识了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等等建筑,学习了建筑所独有的外形美、色彩美、环境美,感受到了建筑的独特魅力。
希望同学们在后设计制作一幅漂亮的建筑送给我们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