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最经典的几个题型整理了出来
- 格式:pdf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29
小学数学典型应题归类总结(30种)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小学数学13种典型例题口诀及解析小学数学的难点在哪里?和差、和比、差比、路程、工程、植树、盈亏……这些题型都是小学数学的难点内容,也是考试必考的题型之一。
今儿,贴心的小编为亲们整理小学数学13种题型的例题口诀及解析,让孩子做题轻松愉快!!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
例:已知两数和是10,差是2,求这两个数。
【口诀】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和减去差,越减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
按口诀,则大数=(10+2)/2=6,小数=(10-2)/2=4。
2差比问题(差倍问题)例:甲数比乙数大12,甲:乙=7:4,求两数。
【口诀】我的比你多,倍数是因果。
分子实际差,分母倍数差。
商是一倍的,乘以各自的倍数,两数便可求得。
先求一倍的量,12/(7-4)=4,所以甲数为:4X7=28,乙数为:4X4=16。
3年龄问题例1:小军今年8 岁,爸爸今年34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军的3倍?【口诀】岁差不会变,同时相加减。
岁数一改变,倍数也改变。
抓住这三点,一切都简单。
分析:岁差不会变,今年的岁数差点34-8=26,到几年后仍然不会变。
已知差及倍数,转化为差比问题。
26/(3-1)=13,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13X3=39岁,小军的年龄是13X1=13岁,所以应该是5年后。
例2:姐姐今年13岁,弟弟今年9岁,当姐弟俩岁数的和是40岁时,两人各应该是多少岁?分析:岁差不会变,今年的岁数差13-9=4几年后也不会改变。
几年后岁数和是40,岁数差是4,转化为和差问题。
则几年后,姐姐的岁数:(40+4)/2=22,弟弟的岁数:(40-4)/2=18,所以答案是9年后。
4已知整体,求部分。
例:甲乙丙三数和为27,甲:乙:丙=2:3:4,求甲乙丙三数。
【口诀】家要众人合,分家有原则。
分母比数和,分子自己的。
和乘以比例,就是该得的。
分母比数和,即分母为:2+3+4=9;分子自己的,则甲乙丙三数占和的比例分别为2/9,3/9,4/9。
小学数学考试常见题型小学数学考试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的数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多种多样,涵盖了不同的数学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这些题型,并为备考提供参考。
选择题选择题是小学数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这类题目需要学生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常见的选择题有以下几种:1.单选题:从若干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常见的形式是“以下哪个选项中……”或“下面哪个选项是……”。
2.多选题:从若干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以下哪些选项中……”是这类题目的典型形式。
3.判断题:判断题目的陈述是正确还是错误。
学生需要从“正确”或“错误”中选择一个选项。
选择题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有一定的考察作用,同时也需要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计算题计算题是小学数学考试中另一类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计算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算式填空题:给出一个或多个算式,要求在其中填写正确的数字或符号,使整个算式成立。
2.运算题:要求进行一系列运算,如加、减、乘、除等,并给出最终的结果。
3.口算题:要求学生在没有计算工具的情况下,凭借口算能力答题。
计算题对于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要求较高,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
应用题应用题是小学数学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之一,要求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常见的应用题有以下几种:1.阅读理解题:给出一个有关数学的问题,需要学生通过阅读题目和问题描述,理解问题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2.算术填空题:在一段文字描述的问题中,缺少数值或符号,学生需要根据问题描述,推导出正确的结果。
3.推理题:通过已知条件进行推理,解答问题。
应用题考察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解答题解答题是小学数学考试中的较高级别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30种典型问题001归一问题002归总问题003和差问题004和倍问题005差倍问题006倍比问题007相遇问题008追及问题009植树问题010年龄问题011行船问题012列车问题013时钟问题014 盈亏问题015工程问题016正反比例问题017按比例分配问题018百分数问题019“牛吃草”问题020鸡兔同笼问题021方阵问题022商品利润问题023存款利率问题024溶液浓度问题025构图布数问题026幻方问题027抽屉原则问题028公约公倍问题029最值问题030列方程问题1 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 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小学数学中的13种典型例题口诀及解析二和差问题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
【口诀】: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和减去差,越减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
例:已知两数和是10,差是2,求这两个数。
按口诀,则大数=(10+2)/2=6,小数=(10-2)/2=4。
三鸡兔同笼问题【口诀】:假设全是鸡,假设全是兔。
多了几只脚,少了几只足?除以脚的差,便是鸡兔数。
例:鸡免同笼,有头36 ,有脚120,求鸡兔数。
求兔时,假设全是鸡,则免子数=(120-36X2)/(4-2)=24求鸡时,假设全是兔,则鸡数=(4X36-120)/(4-2)=12四浓度问题(1)加水稀释【口诀】:加水先求糖,糖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便是加糖量。
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水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10%?加水先求糖,原来含糖为:20X15%=3(千克)糖完求糖水,含3千克糖在1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3/10%=30(千克)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30-20=10(千克)(2)加糖浓化【口诀】:加糖先求水,水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求出便解题。
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糖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20%?加糖先求水,原来含水为:20X(1-15%)=17(千克)水完求糖水,含17千克水在2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17/(1-20%)=21.25(千克)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21.25-20=1.25(千克)五路程问题(1)相遇问题【口诀】: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
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
例:甲乙两人从相距12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多少时间相遇?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
即甲乙走过的路程和恰好是两地的距离120千米。
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
即甲乙两人的总速度为两人的速度之和40+20=60(千米/小时),所以相遇的时间就为120/60=2(小时)(2)追及问题【口诀】:慢鸟要先飞,快的随后追。
六年级上册数学经典题型
六年级上册数学经典题型包括但不限于:
1. 分数混合运算:涉及分数加减乘除、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分数运算的简便计算等。
2. 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用假设法、代数法、方程法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 图形与几何:包括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计算,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等几何变换。
4.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涉及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题,如求平均数、比例问题等。
5. 代数初步知识:包括正反比例、正负数、代数式的运算等,为初中代数打下基础。
6. 数学广角:如鸡兔同笼问题、抽屉原理等,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数与式:包括数的分类、数的运算、数的性质等,以及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
8. 空间与图形: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等,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9. 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以及概率初步知识。
10.综合与实践: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综合性问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经典题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六年级上册数学还包括其他知识点和题型,建议查阅数学教材和教辅材料,了解更全面的学习内容。
四年级经典题型数学一、四则运算类。
1. 计算:25×(4 + 8)- 解析:根据四则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乘法。
- 先算4 + 8=12,然后25×12 = 25×(10+2)=25×10 + 25×2=250+50 = 300。
2. 125×88- 解析:可以把88拆分为8×11或者80 + 8进行简便计算。
- 方法一:125×88=125×8×11 = 1000×11=11000。
- 方法二:125×88 = 125×(80+8)=125×80+125×8 = 10000 + 1000 = 11000。
3. 360÷(70 - 4×16)-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 先算4×16 = 64,然后70-64 = 6,最后360÷6 = 60。
二、数的认识类。
4. 一个数由3个百万、5个万、7个千和9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 解析: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写几,没有的用0占位;读数时从高位读起,每级末尾的0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 这个数写作:3057090,读作:三百零五万七千零九十。
5.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 5600000 =()万。
- 解析:去掉末尾的4个0,加上“万”字。
所以5600000 = 560万。
- 1300000000 =()亿。
- 解析:去掉末尾的8个0,加上“亿”字。
所以1300000000 = 13亿。
三、小数的认识与计算类。
6. 把3.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再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是()。
- 解析: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扩大100倍,变为305;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缩小1000倍,得到0.305。
小学数学中最经典的30个题型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
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2、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小学数学中经典题型整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典题型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题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整理一些小学数学中的经典题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加减法题在小学数学中,加减法是基础而重要的运算方式。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加减法题,使他们逐步掌握这一技巧。
1. 将下面的数排成一列,求和:15 + 38 + 72 + 64 + 19这道题目要求学生将给定的数相加得到最后的结果。
在求解过程中,学生需要加法的运算规则,进行进位计算,并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
2. 小明有12颗糖果,他吃掉了5颗,还剩多少颗?这道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减法运算。
学生需要理解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计算出小明最后剩下的糖果数量。
二、乘除法题乘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另一个重点。
通过大量的乘除法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和除法计算方法。
1. 将下面两个数相乘:7 × 8这道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乘法运算。
学生需要掌握乘法口诀,并用正确的乘法方法计算出结果。
2. 用除法计算下面的数:48 ÷ 6这道题目要求学生进行除法运算。
学生需要理解除法的运算规则,并用正确的除法方法计算出结果。
三、几何题几何题是小学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通过几何题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1. 下面的图形是什么形状?这道题目要求学生观察给定的图形,并认识到它的形状。
通过这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各种几何形状,并逐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用直尺测量下面线段的长短:这道题目要求学生运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学生需要准确使用直尺,并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出线段的长度。
四、逻辑题逻辑题在小学数学中也占有一定比重。
通过解逻辑题,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下面的数字序列中,找出规律并填写下一个数字:2, 4, 6, 8, __这道题目要求学生观察给定的数字序列,并找出规律。
小学数学必考题型及口诀汇总20以内进位加法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加零头。
(掌握“凑十法”,提倡“递推法”。
)20以内退位减法20以内退位减,口算方法和简单。
十位退一,个加补,又准又快写得数。
加法意义,竖式计算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做和。
数位对其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
例:435+697=减法的意义竖式计算从大去小用减法,减的结果叫做差。
数位对齐从右起,不够减时前位拿。
例:756-569=两位数乘法两位数乘法并不难,计算过程有三点:乘数个位要先算,再用十位乘一遍,乘积末位是关键,要和十位来对端;两次乘积相加完,层层计算记心间。
例:15×24=两位数除法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除三位。
除到那位商那位,余数要比除数小,然后再除下一位,试商方法要灵活,掌握“四舍五入”法,还有“同商比较法”,了解“折半定商法”,不足除数商九、八。
(包括:同头、高位少1)例:84÷24=混合运算拿到式题认真看,先算乘除后加碱。
遇到括号要先算,运用规律要改变。
一些数据要记牢,技能技巧掌握好。
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计算题,以点对准好对齐。
算法如同算整数,算毕把点往下移。
例:3.24+7.83=小数乘法小数乘小数,法则同整数。
定积小数位,因数共同凑。
例:0.45×2.5=分数乘除法分数乘法易学懂,分子分母分别乘。
算式意义要搞清,上下能约更轻松。
分数除法方法妙,原来除号变乘号。
除数子母打颠倒,进行计算离不了。
正方体展开图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当沿着某棱将正方体剪开,可以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形,很显然,正方体的展开图形不是唯一的,但也不是无限的,事实上,正方体的展开图形有且只有11种,11种展开图形又可以分为4种类型:1、141型中间一行4个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
2、231型中间一行3个作侧面,共3种基本图形。
3、222型中间两个面,只有1种基本图形。
4、33型中间没有面,两行只能有一个正方形相连,只有1种基本图形。
小学数学50经典题型一.解答题(共50题, 共282分)1.张叔叔购买了三年期国债, 当时年利率为3.14%。
到期时张叔叔除本金外, 拿到942元利息款。
张叔叔购买了多少元的国债?2.一个圆柱形水池, 在水池内壁和底部都镶上瓷砖, 水池内部底面周长25.12m, 池深2m, 镶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 把一块铁块从这个容器的水中取出后, 水面下降2厘米, 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4.在一个底面半径为10厘米的圆柱形杯里装满水, 水里放了一个底面半径为5厘米的圆锥形铅锤, 当铅锤从水中完全取出后, 杯里的水面下降了0.5厘米, 这个铅锤的体积是多少?5.三家文具店中, 某种练习本的价格都是0.5元/本。
“儿童节”那天, 三店分别推出了不同的优惠措施。
中天店: 一律九折优惠家和店: 买五本送一本丰美店: 满65元八折优惠学校教导处要购买120本练习本, 去哪家商店比较合算?为什么?(通过计算说明理由)6.一件西服原价180元, 现在的价格比原来增加了10% , 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7.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各种地势所占百分比如下图。
(1)请你计算我国国土中山地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根据图中的信息, 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并列式解答。
8.观察下图, 回答问题。
(1)2和-2与0距离相等吗?(2)用正数和负数还可以表示哪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9.学校购进图书2000本, 其中文学类图书占80%, 将这些文学书按2:3全部分给中、高年级, 高年级可以分得多少本?10.下列商品是打五折后的价格, 原价格分别是多少?11.一个圆柱, 高减少2厘米, 表面积就减少18.84平方厘米, 这个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面积的和是多少平方厘米?12.一个圆柱体水桶, 从里面量, 底面直径是32厘米, 高是50厘米, 这个水桶大约能盛水多少千克?(1dm3的水重1千克)13.银行某窗口某天5分钟内客户存款、取款的流水记录为:存款3000元、取款1000元、取款3000元。
小学数学经典题型30例1. 计算题例题1求下面数列的和:1+2+3+4+…+10解答1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为1,公差为1,共有10个项。
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和结果为:1+2+3+4+...+10 = (10 + 1) * 10 / 2 = 552. 算术题例题2某箱子里有20个苹果,小明拿走了其中的4个苹果,那么还剩下多少个苹果?解答2用箱子里的苹果数减去小明拿走的苹果数,即可得到剩下的苹果数:20 - 4 = 163. 排列组合题例题3小明有3个篮球,他想穿不同颜色的袜子,他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袜子,分别有2双。
那么他有几种搭配的方式?解答3根据排列组合的原理,分别计算每种颜色袜子的搭配方式,再相乘得到总的搭配方式:红色袜子的搭配方式:2黄色袜子的搭配方式:2蓝色袜子的搭配方式:2总的搭配方式:2 * 2 * 2 = 84. 几何题例题4长方形的长为5cm,宽为3cm,求它的面积和周长。
解答4面积可以通过长和宽相乘得到,周长可以通过长和宽相加,再乘以2得到:面积 = 5 * 3 = 15周长 = (5 + 3) * 2 = 165. 比例题例题5某商店陈列了40本书,其中5本是数学书,9本是科学书,剩下的是其他类型的书。
问其他类型的书有多少本?解答5首先计算已知的数学书和科学书的总数,然后用商店陈列的总书数减去这两个总数即可得到其他类型书的本数:数学书的本数 + 科学书的本数 = 5 + 9 = 14其他类型书的本数 = 40 - 14 = 26……(继续列举其他题目)以上就是小学数学经典题型的30个例子。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孩子们巩固数学基础,提升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孩子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些题目的解题方法,将会在数学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希望这份文档对你有所帮助!。
【小升初数学】30个常考题型汇总及知识点大全新学期备战小升初,做好预习及知识总结,抓住重点最必要,今天整理了数学题型汇总及知识点,好好收藏~工程问题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解: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
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
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解:由题意知,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
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 =10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
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
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解: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小学数学常见的10种典型题分析数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对学生的将来学习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数学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为大家精心选编了小学数学常见的10种典型题,供你参考,希望有一些帮助。
一、和差问题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
【口诀】: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和减去差,越减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
例:已知两数和是10,差是2,求这两个数。
按口诀,则大数=(10+2)/2=6,小数=(10-2)/2=4。
二、鸡兔同笼问题【口诀】:假设全是鸡,假设全是兔。
多了几只脚,少了几只足?除以脚的差,便是鸡兔数。
例:鸡免同笼,有头36 ,有脚120,求鸡兔数。
求兔时,假设全是鸡,则免子数=(120-36X2)/(4-2)=24求鸡时,假设全是兔,则鸡数 =(4X36-120)/(4-2)=12三、浓度问题(1)加水稀释【口诀】:加水先求糖,糖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便是加糖量。
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水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10%?加水先求糖,原来含糖为:20X15%=3(千克)糖完求糖水,含3千克糖在1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3/10%=30(千克)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30-20=10(千克)(2)加糖浓化【口诀】:加糖先求水,水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求出便解题。
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糖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20%?加糖先求水,原来含水为:20X(1-15%)=17(千克)水完求糖水,含17千克水在2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17/(1-20%)=21.25(千克)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21.25-20=1.25(千克)四、路程问题(1)相遇问题【口诀】: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
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
例:甲乙两人从相距12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多少时间相遇?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
一、和差问题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口诀】: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和减去差,越减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例:已知两数和是10,差是2,求这两个数.按口诀,则大数=(10+2)/2=6,小数=(10-2)/2=4.二、鸡兔同笼问题【口诀】:假设全是鸡,假设全是兔. 多了几只脚,少了几只足?除以脚的差,便是鸡兔数.例:鸡免同笼,有头36 ,有脚120,求鸡兔数.求兔时,假设全是鸡,则免子数=(120-36X2)/(4-2)=24求鸡时,假设全是兔,则鸡数=(4X36-120)/(4-2)=12三、浓度问题(1)加水稀释【口诀】:加水先求糖,糖完求糖水.糖水减糖水,便是加糖量.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水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10%?加水先求糖,原来含糖为:20X15%=3(千克)糖完求糖水,含3千克糖在1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3/10%=30(千克)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30-20=10(千克)(2)加糖浓化【口诀】:加糖先求水,水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求出便解题.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糖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20%?加糖先求水,原来含水为:20X(1-15%)=17(千克)水完求糖水,含17千克水在2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17/(1-20%)=21.25(千克)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21.25-20=1.25(千克)四、路程问题(1)相遇问题【口诀】: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 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例:甲乙两人从相距12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多少时间相遇?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即甲乙走过的路程和恰好是两地的距离120千米.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即甲乙两人的总速度为两人的速度之和40+20=60(千米/小时),所以相遇的时间就为120/60=2(小时)(2)追及问题【口诀】:慢鸟要先飞,快的随后追. 先走的路程,除以速度差,时间就求对.例:姐弟二人从家里去镇上,姐姐步行速度为3千米/小时,先走2小时后,弟弟骑自行车出发速度6千米/小时,几时追上?先走的路程,为3X2=6(千米)速度的差,为6-3=3(千米/小时).所以追上的时间为:6/3=2(小时).五、工程问题【口诀】:工程总量设为1,1除以时间就是工作效率. 单独做时工作效率是自己的,一齐做时工作效率是众人的效率和. 1减去已经做的便是没有做的,没有做的除以工作效率就是结果.例:一项工程,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6天完成.甲乙同时做2天后,由乙单独做,几天完成?[1-(1/6+1/4)X2]/(1/6)=1(天)六、盈亏问题【口诀】:全盈全亏,大的减去小的;一盈一亏,盈亏加在一起. 除以分配的差,结果就是分配的东西或者是人.例1: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求有多少小朋友多少桃子?一盈一亏,则公式为:(9+7)/(10-8)=8(人),相应桃子为8X10-9=71(个)例2:士兵背子弹.每人45发则多680发;每人50发则多200发,多少士兵多少子弹?全盈问题.大的减去小的,则公式为:(680-200)/(50-45)=96(人)则子弹为96X50+200=5000(发).例3:学生发书.每人10本则差90本;每人8 本则差8本,多少学生多少书?全亏问题.大的减去小的.则公式为:(90-8)/(10-8)=41(人),相应书为41X10-90=320(本)七、牛吃草问题【口诀】:每牛每天的吃草量假设是份数1,A头B天的吃草量算出是几?M 头N天的吃草量又是几?大的减去小的,除以二者对应的天数的差值,结果就是草的生长速率. 原有的草量依此反推. 公式就是A头B天的吃草量减去B天乘以草的生长速率. 将未知吃草量的牛分为两个部分:一小部分先吃新草,个数就是草的比率;有的草量除以剩余的牛数就将需要的天数求知.例:整个牧场上草长得一样密,一样快.27头牛6天可以把草吃完;23头牛9天也可以把草吃完.问21头多少天把草吃完.每牛每天的吃草量假设是1,则27头牛6天的吃草量是27X6=162,23头牛9天的吃草量是23X9=207;大的减去小的,207-162=45;二者对应的天数的差值,是9-6=3(天)结果就是草的生长速率.所以草的生长速率是45/3=15(牛/天);原有的草量依此反推.公式就是A头B天的吃草量减去B天乘以草的生长速率.所以原有的草量=27X6-6X15=72(牛/天).将未知吃草量的牛分为两个部分:一小部分先吃新草,个数就是草的比率;这就是说将要求的21头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15头牛吃新生的草;剩下的21-15=6去吃原有的草,所以所求的天数为:原有的草量/分配剩下的牛=72/6=12(天)八、年龄问题【口诀】:岁差不会变,同时相加减. 岁数一改变,倍数也改变. 抓住这三点,一切都简单.例1:小军今年8 岁,爸爸今年34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的小军的3倍?岁差不会变,今年的岁数差点34-8=26,到几年后仍然不会变.已知差及倍数,转化为差比问题.26/(3-1)=13,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13X3=39岁,小军的年龄是13X1=13岁,所以应该是5年后.例2:姐姐今年13岁,弟弟今年9岁,当姐弟俩岁数的和是40岁时,两人各应该是多少岁?岁差不会变,今年的岁数差13-9=4几年后也不会改变.几年后岁数和是40,岁数差是4,转化为和差问题.则几年后,姐姐的岁数:(40+4)/2=22,弟弟的岁数:(40-4)/2=18,所以答案是9年后.九、和比问题已知整体求部分.【口诀】:家要众人合,分家有原则. 分母比数和,分子自己的. 和乘以比例,就是该得的.例:甲乙丙三数和为27,甲;乙:丙=2:3:4,求甲乙丙三数.分母比数和,即分母为:2+3+4=9;分子自己的,则甲乙丙三数占和的比例分别为2/9,3/9,4/9.和乘以比例,所以甲数为27X2/9=6,乙数为:27X3/9=9,丙数为:27X4/9=12.十、差比问题【口诀】:我的比你多,倍数是因果. 分子实际差,分母倍数差. 商是一倍的,乘以各自的倍数,两数便可求得.例:甲数比乙数大12,甲:乙=7:4,求两数.先求一倍的量,12/(7-4)=4,所以甲数为:4X7=28,乙数为:4X4=16.。
小学数学考试常见题型及解法小学数学考试中的题型丰富多样,每种题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解法。
掌握这些常见题型及其解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能够提升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小学数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及其解法解析。
首先,选择题是小学数学考试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
选择题通常提供一个问题和多个选项,学生需要从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解决选择题的关键在于仔细阅读题目和每一个选项,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并通过逐一验证来找出正确答案。
在处理选择题时,特别是涉及计算的题目,建议学生先在草稿纸上进行计算,避免因粗心大意而选错答案。
接下来,填空题在考试中也非常常见。
填空题要求学生在空白处填入一个或多个数字,完成数学问题的解答。
解答填空题时,首先要弄清楚题目要求填入的是什么类型的数字,然后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和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填空题通常涉及基础的加减乘除运算,也可能涉及简单的应用题。
因此,学生需要对基础运算非常熟练,并能够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运算方法。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考试中另一种重要的题型。
应用题通常以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为背景,要求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种题型不仅考察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还考察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答应用题时,学生需要先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然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最后进行运算并得出答案。
应用题通常需要进行多步骤的解答,因此学生需要保持条理清晰,逐步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考试中,画图题也是常见的一种题型。
画图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绘制几何图形或示意图。
这类题目考察学生的几何知识和动手能力。
在解答画图题时,学生需要准确地根据题目要求绘制图形,并标注出相关的尺寸和角度。
有时候,题目还会要求学生根据图形回答相关问题,这时需要学生结合图形进行分析。
另外,找规律题也是小学数学考试中的常见题型。
找规律题要求学生发现数列或图形中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进行解答。
找规律题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经典10大压轴题型(含例题讲解及练习)列方程问题【数量关系】方程的等号两边数量相等。
【解题思路和方法】可以概括为“审、设、列、解、验、答”六字法。
例题:甲乙两班共90人,甲班比乙班人数的2倍少30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第一种方法:设乙班有Χ人,则甲班有(90-Χ)人。
找等量关系:甲班人数=乙班人数×2-30人。
列方程:90-Χ=2Χ-30解方程得Χ=40 从而知 90-Χ=50第二种方法:设乙班有Χ人,则甲班有(2Χ-30)人。
列方程(2Χ-30)+Χ=90解方程得Χ=40 从而得知2Χ-30=50答:甲班有50人,乙班有40人。
最值问题【数量关系】一般是求最大值或最小值。
【解题思路和方法】按照题目的要求,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题:在火炉上烤饼,饼的两面都要烤,每烤一面需要3分钟,炉上只能同时放两块饼,现在需要烤三块饼,最少需要多少分钟?解:先将两块饼同时放上烤,3分钟后都熟了一面,这时将第一块饼取出,放入第三块饼,翻过第二块饼。
再过3分钟取出熟了的第二块饼,翻过第三块饼,又放入第一块饼烤另一面,再烤3分钟即可。
这样做,用的时间最少,为9分钟。
答:最少需要9分钟。
公约公倍问题【数量关系】绝大多数要用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来解答。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确定题目中要用最大公约数或者最小公倍数,再求出答案。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最常用的是“短除法”。
例题:一张硬纸板长60厘米,宽56厘米,现在需要把它剪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最大的正方形,不许有剩余。
问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解硬纸板的长和宽的最大公约数就是所求的边长。
60和56的最大公约数是4。
答: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
抽屉原则问题【数量关系】基本的抽屉原则是:如果把n+1个物体(也叫元素)放到n个抽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着2个或更多的物体(元素)。
抽屉原则可以推广为:如果有m个抽屉,有k×m+r(0<r≤m)个元素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要放(k+1)个或更多的元素。
小学数学最经典的几个题型整理了出来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和基础,而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那么解决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灵活运用书本里的知识,这是学习数学的原理,也是很多老师共同强调的学习道理。
学习数学最根本的是运用理性思维对学科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
家长可以在学生放学回家后,一起与孩子回顾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这个过程等同于复习巩固,有利于加深孩子的理解记忆,这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那么家长该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对那些知识点进行回顾呢?
无疑例题是最好的方法。
因为例题是将书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标本,孩子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并且加以巩固,最终达到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
今天将小学数学最经典的几个题型整理了出来,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