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湘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3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第一篇: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划”两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也是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
因此,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材内容虽然比较单一,但涉及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错综复杂。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须反复运用地图,读图、拼图、填图,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
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学习的革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知,通过做游戏使学生熟记各省的名称及其位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4、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一个省;香港和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教材剖析本节教材由“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划”两部分内容构成。
此中,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将来工作和生活所一定具备的知识,也是此后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
所以,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地点是本节教课的要点。
b5E2RGbCAP本节教材内容固然比较单调,但波及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界限形态又各不同样,它们之间的相对地点也盘根错节。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所以,教师在教课中须频频运用地图,读图、拼图、填图,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散布的空间观点,“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
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取学习”(《学习的革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新知,经过做游戏使学生熟记各省的名称及其地点。
p1EanqFDPw经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我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地点、简称及省府所在地。
经过叙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国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拍手称快等事实,向学生表示:保护祖国一致,国土完整,保护民族利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学生关怀祖国,期望祖国一致的感情。
DXDiTa9E3d 本节识记的知识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地点。
理解的知识有:三级行政区的区分,特别行政区的建立。
能力培育有: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中国政区图是本节能力培育的主线。
【二】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运用资料,认识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联合地图,经过活动和比赛,让学生认识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着全国34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地点。
RTCrpUDGiT3、认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4、培育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5PCzVD7HxA(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指引学生学会剖析、比较、研究,获取新知。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2)能够说出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3)能够识别一些重要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形状;(4)在我国空白政区图上准确填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5)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拼图、识图游戏(6)组织学生办几期关于这一节的黑板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编儿歌的形式,提高学生地理记忆能力;(2)通过读图、识图、拼图游戏,关注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编儿歌,拼图游戏,办黑板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2)对香港、澳门和台湾相关内容的学习,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肩负起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重任。
教学重点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分布教学难点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教学过程:导入:请同学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祖国的大好河山可真美呀!同学们可想到祖国的各地去看看,(想),老师也想,那就一起去吧!出示几辆车的图片,问:“同学们,我们该上哪辆车呢?同学们回答,并解释原因。
引出行政区划。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见课件),强调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
过渡:请同学们打开书第七页,迅速浏览一下,做以下两题(见课件)播放:播放港、澳回归时的盛大而庄严的场面录像,教师讲解。
小组讨论后,抽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肩负起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重任。
过渡:同学们可知道我国的34个省区都有谁,啥模样,家住哪?让我们先来看看它们的全家福。
出示中国政区图:看他们的全家福像?(一只雄鸡),不错,很形象,不过老师觉得应该是:“一只鸡加俩蛋”。
别笑,别笑,看你课前画的中国空白政区图,(指台湾岛和海南岛)这俩蛋丢了没?你丢了,你也丢了,他也丢了,那请补上吧。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海峡两岸的人们都期盼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划”两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也是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
因此,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b5E2RGbCAP本节教材内容虽然比较单一,但涉及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错综复杂。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须反复运用地图,读图、拼图、填图,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
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学习的革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知,通过做游戏使学生熟记各省的名称及其位置。
p1EanqFDPw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简称及省府所在地。
通过讲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快人心等事实,向学生表明: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利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DXDiTa9E3d本节识记的知识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理解的知识有: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能力培养有: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中国政区图是本节能力培养的主线。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RTCrpUDGiT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4、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5PCzVD7HxA(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是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划分方法的介绍。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一次重要拓展,也是对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一次深入了解。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表和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国行政区划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行政区划这一块内容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行政区划的概念和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划分方法,能够识别和理解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和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尊重和理解,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划分方法。
2.难点:不同级别行政区划的识别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表和案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行政区划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表和案例。
2.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不同行政区划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地图上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5分钟)介绍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划分方法,通过展示相关的地图、图表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划分,熟悉认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其分布,并且会在“中国区政图”上正确填图。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让学生认识我国34个行政区的名称,熟悉它们的各自分布,记住简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的34个行政区,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省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操,热爱自己的国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一)教材编写意图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二课。
要了解中国,在明白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之后,还要清楚中国的行政区划这方而的基本国情。
这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
因此,本节内容能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本节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中国区政图”让学生了解认识34个行政区的名称、简称。
2.教学难点:准确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3.培养填绘地图确认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及空间想象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的疆域非常辽阔,那么我们要怎样来管理这辽阔的疆域呢?同学们还记得你们刚刚入学的时候为了方便对你们的管理,学校将你们分成了四个班,那么我们的国家为了方便对我国辽阔疆域的管理,也将我们国家分成了很多份,大家知道有多少份吗?对,就是同学们刚刚说的34份。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省级34个行政区。
【推入新课】一、34个省级行政区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户口所在地吗?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你的户口所在地吗?板书: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三级县(自治县,自治州,市),如常州市(地级市)乡(镇,民族乡)二读图L 7中国政区图找出5个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板书: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23个省二34个朗读一遍以提高学生的记忆三、全称,简称,行政中心读图将34个省级行政区读一遍要求(读一遍全称,一遍简称,一遍行政中心)使学生初步认识34个省级行政区并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四、记忆1,先读一遍,熟悉各个位置P10页2,读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找出规律四川省川或蜀成都贵州省贵或黔贵阳云南省云或滇陕西省陕或秦甘肃省甘或陇板书:1、取全称中的第一个字(这是简称中用的最广的)讲述: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刚刚的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的另一个简称如云南省云或滇(滇国的疆域)陕西省陕或秦(古代秦国之地)还有其他的省如山东省鲁(鲁国之地)山西省晋(晋国之地)还有我们的湖北省简称鄂(为古代的鄂州治所)总结:大家发现这些简称是根据这个省的历史名称来的板书2、历史名称我们再来看看江西省赣南昌(江西境内有条河叫赣江)安徽省皖合肥(安徽省有座著名山叫皖山)还有湖南省简称湘(因为境内有条河叫湘江)总结大家发现这一组简称是根据各个省区境内的山或作水得来的板书山水讲述:好大家下面看着地图册上的我国的行政区图找到陕西省看看他想什么啊很像它那里出名的跪着的兵马佣啊黑龙江省想不想一只天鹅啊内蒙古像一只狐狸安徽省像一只甲鱼板书3、形象记忆讲述:不管大家把它想象成什么,只要你认为好记的都是正确的4、歌谣记忆下而我们来看一首歌谣板书:三北两广两宁山五江四南藏蒙川陕甘青货福吉安港澳重天上台湾下面我找同学来解释一下他们都代表了哪些省的名称学生回答总结:同学都非常的聪明,今天我们主要讲的就是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我们重点的是要记住它们,不但是全称还有简称和行政中心。
《1.2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国的行政区划》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从八年级中国地理来看,本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以确定地区空间位置的知识为主,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
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机会也越来越多,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也就成了必然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②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其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读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填准省级行政区名称,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中国政区图的能力和记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心系祖国的情怀。
三、教学重点、难点:地理新课标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掌握好中国的行政区划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作用,因此,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是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涉及到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级行政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位置也错综复杂,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弄清省级行政区的地理分布则成为了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设计依托我校“两段五环节”教学模式,根据个人模式——“引趣”课堂模式设计了教学环节,分为以下两个时段:第一时段:第一环节:导入1.《大中国》地理小苹果版,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
2.展示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及行政区划简称“三字经”。
第二环节:小组讨论活动一:“特殊”的省份活动二:猜猜“我”来自哪里。
(看车牌猜省份,并快速在拼图中找到这个省份)第三环节:小组合作活动三:“神奇的梦”活动四:看图判断第四环节:小组展示活动五:1分钟拼图第二时段: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总结本节可所学内容2.布置作业,完成导学案课后提升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抓住了八年级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设计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力量。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河北省鹿泉市宜安镇中学牛文贤【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2、掌握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3、了解港澳台都是我国的领土,培养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能力性目标:1、正确阅读和使用中国政区图2、通过读图、识图、拼图等活动,初步形成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并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通过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教具准备】1、《中国政区挂图》;2、《中国政区拼图》;3、省级行政单位七字歌投影【教学重点】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和其空间位置及简称的记忆。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行政区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就简单多了。
但由于本节课内容有的问题记忆很琐碎、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拼图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竞赛、动手拼图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三、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及水文特征,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所以在这节课主要通过这些形式来完成。
一开头播放视频《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学生感受我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引出这节教学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对于重点部分河流的分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读图析图记图。
在图中找出主要河流的位置、名称并记忆,然后在空白的中国水系图上找出这些河流。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2、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3、通过讲述本节有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香港和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填图、忆图、拼图等形式,加强对学生记忆方法的培养。
2、理解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3、通过香港澳门回归的实例增强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中国辽阔的疆域,树立伟大的爱国热情。
2、增强爱国意识,树立日常生活离不开地理的意识。
教学设计;一、【回顾重点】课前回顾1、读图简述我国的地理位置2.在图上指出并说出我国的四至点、临海和邻国二、【知识导学】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管理我国辖设了哪几级行政区划?像我们山东这样的省级行政单位你还知道哪几个?自读教材第七页,完成填空1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大致分为(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县、县级市)和(乡)三级。
2、我国共有()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总计()个省级行政单位,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对照上图认识省区:中国行政区划歌——找出省区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青陕甘;川藏云贵福吉安,内重台海北上天。
港澳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已实现。
猜谜语熟悉省区名称:1)碧波万顷(打一省名)—— 2)船出长江口(打一省市名)——3)双喜临门(打一省市名)—— 4)宝地(打一省名)——5)地下文物(打一自治区) 6)装上标志(打一省名)7)秋烦春恼恶冬寒(打一自治区)4、为了使用上的方便,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都有简称,在各省行政中心图上填写34个省级行政单的简称(试着简称和行政中心对比记忆)简称的命名,大致可归纳为:(1)、以全称中的一或多个字代替:如京、津、苏、浙、黑、吉、辽、内蒙古、藏、新、青、宁、甘、川(蜀)、陕、皖、贵(黔)、台、港、澳,等等这些记忆就比较简单。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2《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2《中国的行政区划》是本学期起始阶段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掌握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及特点,同时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便于学生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行政区划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强化。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设置及特点。
2.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3.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及特点。
2.难点:行政区划的作用及意义。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运用地图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行政区划的实际应用。
4.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准备好教学PPT,以便于课堂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我国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划,引导学生关注行政区划的概念。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及特点,让学生了解行政区划的级别、名称及范围。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行政区划的作用及意义。
3.操练(15分钟)发放地图,让学生阅读地图,找出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分布。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行政区划设置的合理性。
4.巩固(10分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填空、选择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2、在我国行政区划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单了解他们的历史取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3、通过讨论,找特点分区域记住各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大概位置,发挥想象,联想各种事物图形大致记住各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
4、了解我国幅员辽阔,激发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我国行政区划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难点:在我国行政区划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学,明确主题我们国家疆域辽阔,陆地面积相当于25个多日本的面积,如此广阔的地区,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呢?其实早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郡县制,形成于秦汉时期,元朝时期出现了行省制,现在我们对于国家的管理依旧能找到历史的影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中国的行政区划。
(二)讲授讲解,提炼归纳分别介绍行政区划:一个国家为了便于管理,会将国土分为若干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这就是行政区划。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信封、邮件上的地址,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现行行政区划:省级、县级、镇级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三)自主探究,尝试解决指导学生利用绍行政区划表格熟悉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学生结合查找的资料,利用“活动”,组织学生熟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和简称。
1、根据一些历史名城、名地、名人、名事取的名字。
例如:春秋鲁国,大致位于现今山东省,其简称鲁。
香港特别行政区,历史上有名的沉香产地,通过水路运输至北方,因而的名香港。
山西省与陕西省的简称,可以通过秦晋之好的典故来记忆。
西藏自治区是清朝时期定的名称。
问鼎中原的中原是现今的河南省。
2、以山川湖海、方位命名。
例如:洞庭湖以北是湖北,以南是湖南。
中国的行政课题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中国的行政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使学生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学习重点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学习难点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教学方法讲解、记忆、参与教具准备班班通、政区图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应注重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教学内容过程反思及备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1、中国的全称?位置?面积?2、中国领土的四个端点?3、中国的主要邻国?进行新课: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三级行政区1、省(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2、县(自治县、县级市)3、镇(乡)提问提问阅读课文学生指图回答看书自学:行政区域可分为哪三级?京津沪、黑吉辽、二、省级行政单位1、共有34个2、包括:1)23个省黑、吉、辽、晋、陕、甘、青、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川、黔、滇、粤、闽、琼、台2)5个自治区桂、内蒙古、宁、藏、新3)4个直辖市京、津、沪、渝4)2个特别行政区:港、澳有陆上临国的省级行政单位:(9个)逆时针认识辽、吉、黑、内蒙古、甘、新、藏、滇、桂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14个)从北向南认识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港、澳、台、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4用七字歌帮助记住省级名称可以进行猜迷活动。
利用位置进行记忆多种方式进行记忆看书回答问题结合课本p9“活动”内容自学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
学生的拼图游戏内蒙古、晋陕甘、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川黔滇、桂粤闽、藏琼台、渝港澳3、有的简称来源于山、河、湖青、赣、辽、沪、湘、陇4、有双称的省级行政单位: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上海阅读“三字经”(p6),以竞赛方式记忆作业:1、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注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2、利用“中国行政拼图板”做拼图练习,为下节课的竞赛作好准备第二课时1、全班参与拼图练习2、以组为单位,选出代表参赛3、用记分方法检测中国行政区划拼图4、快速填图练习作业:完成目标检测学生拼图练习学生完成目标检测小结: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的行政区划,记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并且能够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注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
教案: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7-P10。
主要包含“中国的行政区划”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体系,包括省、市、县三级。
掌握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了解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意义。
二、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地图识别并指出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征及相对位置。
培养学生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形成空间观念。
三、思想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提问:“你知道我国的行政区划是如何划分的吗?”设计意图:从具体到抽象,导入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教学。
二、讲授新课1.三级行政区划介绍解释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区,此外还有特别行政区。
展示中国地图,标出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划的层级关系。
2.省级行政区划分列举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并分别介绍它们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小组活动:任选一个题目进行讨论并回答。
例如:由南向北,找出临海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如辽宁、河北等)。
位置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省区(如黑龙江、新疆等)。
邻省最多的省区(如陕西)。
3.中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解释中国香港和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的设立背景及其重要性。
提问:“为什么中国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我们的国家更加完整?”三、课堂练习指图说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1.选择题练习:下列每个选项的两个省区,在我国政区图上并不相邻的是(A)广东和广西(B)山东和山西(C)湖北和湖南(D)河南和河北。
四、总结归纳1.总结总结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体系及其特点。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主要介绍了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划分及分布。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人口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对于行政区划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划分及分布,能够运用地图识别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分析,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大事的地理素养,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划分及分布。
2.难点:行政区划的等级划分及各级行政区划的分布。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的展示、分析,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行政区划的等级、划分及分布。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行政区划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行政区划的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地图:中国行政区划图、各省行政区划图。
3.课件:相关行政区划的图片、案例分析。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行政区划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划分及分布。
通过地图展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级行政区划的分布情况。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1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我国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轮廓及其位置,从而培养学生图与名统一的地理经历能力。
2.使学生了解香港专门行政区和澳门专门行政区的设立,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培养学生关怀祖国,希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划分的标准。
2.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轮廓及其位置。
能力目标:1.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专门行政区)的名称、位置,同时正确填注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适应。
情感目标:通过讲述我国的行政区划,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专门是通过了解香港专门行政区和澳门专门行政区的设立,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培养学生关怀祖国,希望祖国统一的情感,进而鼓舞他们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教学重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轮廓及其位置。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行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弄清行政区地理分布。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疆域,明确了我国疆域宽敞,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地区差异明显,为了便于行政治理和经济建设,我国设立了各级行政区划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我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第二课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一课时)二新课导入【出示PPT课件】1.提问:信封上显现的湖北省、麻都市、龟山镇三个地名,它们的行政级别相同吗?从中能够看出我国的行政区划差不多上分为几级?2.课件上显现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三传授新知板书:一行政区域的划分【出示PPT课件】1.了解我国行政区域差不多上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2.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数量和构成情形。
3.介绍一些专门的行政区划单位,香港、澳门专门行政区和台湾省,指出它们差不多上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板书:二省级行政区域1.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
初二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备课
(一)理解课程要求
1、教学重点
掌握好中国的行政区划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作用,因此,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是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难点
本节涉及到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级行政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位置也错综复杂,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弄清省级行政区的地理分布则成为了本节的难点。
(二)分析学生知识背景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媒体对对我的个别行政单位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准备资源
1、查找互联网资源中提供的本节课的教学示范教案,加以分析、借鉴。
2、在互联网中查找适合教师讲授的演示课件和一些扩展资料。
(四)确定教学活动
1、选择教学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更好的展示媒体,方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
2、设计学生活动
本节课知识容量大,学生记忆有一定的难度。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反复做读图、填图和拼图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选择评价方式
三、过程分析:本节课知识容量大,学生记忆有一定的难度。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反复做读图、填图和拼图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激情导入互动启思合
四、教法学法分析:(一)、教法分析: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直观,创设出乐学的氛围,尽可能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采用猜谜、寻找点子王、找朋友、重温红色之旅等手段,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要学的新知识有了期待感,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获取信息加工信
息贮存信息应用信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他们真正“动”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动手,主动探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品质,让学生学会自觅知识,自得方法,使他们乐学,也会学。
(二)、学法分析: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人人动手动脑,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使得学习的过程很愉快,同时又轻松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和程度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五、评价分析:留给学生一个舞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共同收获成功果实。
本节课目的性强,层次感强,实践性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注重获得知识的同时注重让学生的情感也获得熏陶。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们私毫觉察不到学习的枯燥、勉强,学得开心;用合作交流学习经验的形式让学生们学得自在,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多次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巩固知识,做到了留给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教给学生攻破难关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师生一起收获成功的果实。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