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 格式:docx
- 大小:30.61 KB
- 文档页数:16
食品安全知识资料(精选8篇)食品安全是大家都关注的话题,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所以,食品的安全就十分重要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食品安全知识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品安全知识资料篇1一、什么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危害。
二、在您选购食品时,务必做到“六不买”1、无证无照经营的食品不能买。
在您选购食品时,尽可能选择在大中型商场、超市、粮油专卖店、食品安全示范店和证照齐全的食品店等正规店铺购买。
如果您购买的食品是在无证、无照经营的摊贩或流动商贩处购买的,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或者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您将很难追偿或索赔,合法权益无法保障。
2、有包装的食品标签内容不全的不能买。
标识内容不全、不清楚的包装食品,一般都不是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样的食品不能买。
3、感觉不好的食品不能买。
感觉不好的食品是指变味、变色、沉淀、混浊、杂质、絮状物、结块、异物、发粘、返砂、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油脂酸败、霉变生虫、腐败变质等现象。
这样的食品不能买。
4、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的食品不能买。
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的食品是指一些不法分于为谋取暴利对食品采取掺兑、替代、抽取、粉饰、混充、假冒等手段,使食品质量降低,有的甚至带毒,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建议您最好到正规的店铺购买,以防上当受骗。
5、露天经营的食品不能买。
露天经营的食品一般情况下无防蝇防尘设施、无食品专用器具,其食品极易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您的健康。
6、过期食品不能买。
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一旦过期,食品质量就会发生变化,失去原有的风味和滋味,有的甚至会变质,食用后可能影响到您的健康,还可能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这样的食品不能卖。
三、经营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销售明知是过期、变质、掺假掺杂、假冒伪劣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经营者除接受工商部门的处罚外,消费者可以依据《食品安全法》,要求经营者支付10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
食品安全一食品安全的概念与内涵♐1、狭义的食品安全概念,主要是食品卫生。
即食品应该无毒、无害,保证生命安全、维持身体健康需要。
♐2、广义的食品安全概念,则是持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环境生态质量,使人类社会可以持续、长久地存在与发展。
这个意义上的食品安全,包含了卫生安全、质量安全、数量安全、营养安全、生物安全和可持续安全等六大要素。
♐3、从我国现阶段行政执法的具体实践来看,食品安全的着眼点主要还是卫生安全、质量安全和营养安全;除了特别说明的食品安全外,一般都是指这个意义上的食品安全。
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随着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爆出,食品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也抱以越来越谨慎的态度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从抗生素滥用到瘦肉精问题,即使政府和企业从未停止过他们在食品安全和防止食源性疾病上所做的努力,食品安全问题却似乎从未消失。
♐食品安全有三方面问题尤为重要:♐第一,食品原材料安全控制。
过去的一些食品安全事故,究其源头往往是采购的原材料所含的有害物质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
如何检验和消除农产品原材料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以及非法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生产关注的首要问题。
♐第二,食品添加剂问题。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法规尚在发展阶段,一些标准仍需完善。
作为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如何在研发和生产中选择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进口中确保食品所含添加剂符合国内标准,都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
♐第三,从整个供应链角度保障食品安全与质量。
如今,控制食品安全已不仅仅停留在生产过程中,食品的物流环节(包括包装、储藏和运输等)越来越受到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视。
只有真正实现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提高食品物流(尤其是对冷链)的管理水平,才能确保食品的安全与质量。
三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主要的微生物及寄生虫污染♐微生物危害是目前食品安全最大的危害,也是食源性疾病的最大祸根。
食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一.食品安全的狭义概念与广义概念1.狭义的食品安全概念:主要是食品卫生,即食品应该无毒、无害,保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持身体健康.2.广义的食品安全概念:是持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环境生态质量,使人类社会可以持续、长久地存在与发展。
包括卫生安全、质量安全、数量安全、营养安全、生物安全、可持续性安全六大安全要素。
总结:我们将食品安全的涵义归结如下:富有营养的、不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类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二.食品安全概念的内涵1.食品卫生安全(1)食品卫生概念: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2)食品卫生安全:食品的基本要求是卫生和必要的营养,其中食品卫生是食品的最基本要求。
强调保证食品卫生,是解决吃得干净不干净、有害与无害、有毒与无毒的问题,也就是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问题。
食品卫生是创造和维持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生产环境,必须在清洁的生产加工环境中,由身体健康的食品从业人员加工食品,防止因微生物污染食品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
同时,使引起食品腐败微生物的繁殖减少到最低程度。
食品安全是以食品卫生为基础。
食品安全包括了卫生的基本含义,即“食品应当对人体无毒、无害”.2.食品质量安全(1)食品质量的概念:食品满足消费者明确的或者隐含的需要的特性.包括功用性、卫生性、营养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功用性:色、香、味、形,提供能量,提神兴奋,防暑降温i、爽身;卫生性:不污染、无毒、无害;营养性:生物价值高;稳定性:易保存、不变质、不分解;经济性:物美价廉、食用方便。
(2)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产品品质的优劣程度,是指食品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如感官指标色、香、味、形:内质包括口感、滋味、气味等。
食品要符合产品标准规定的应有的营养要求和相应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
3.食品营养安全(1)营养安全: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解释,营养安全就是“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要有足够、平衡的,并且含有人体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供给,以达到完善的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
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食品不合格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
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十大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选择新鲜食材
选购食材时应选择新鲜的、质地均匀、无异味的食材。
注意检查食材包装是否完好,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2. 注意食品存储
将生食和熟食分开存放,冷藏食品要保持适宜的温度。
冰箱要经常清理,避免食品交叉污染。
3. 煮熟食品
确保肉类、海鲜等动物性食品煮熟煮透,防止食物中的细菌感染人体。
4. 饮用安全水源
饮用水源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含有有害细菌或化学物质的水源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5. 避免生食
避免食用生肉、生蛋、生海鲜等生食品,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6. 注意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在不洁净环境下加工或保存食品。
7. 合理膳食搭配
合理搭配各类食品,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减少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8. 避免过量食用
控制食品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量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
9. 注意食品安全事件
如果发现食品有异物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食用并报告相关机构。
10. 定期检查食品安全知识
不断关注食品安全新闻和知识,保持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
以上就是十大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希望大家能够以健康的方式饮食,远离食品安全问题,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什么是食品安全?食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但当食品不安全时,它可能会成为引发社会问题的根源。
世界各地都有许多国家在不断努力保障食品安全。
那么,什么是食品安全?为什么它在当前社会如此重要?一、什么是食品安全?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食品安全是指人们在食用过程中不会因为食品本身的原因而受到身体健康的威胁。
它涉及到食品的质量、卫生、营养、非法添加物等方面。
2. 食品安全的标准食品安全的标准是指评估食品是否安全可靠的标准,除了国家法规标准,还有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等。
通常来说,评估食品安全需要综合考虑毒理学、流行病学、营养学、农业科学、生物技术等方面。
二、为什么食品安全如此重要?1. 食品安全直接关乎人类的身体健康食品是人类必需的物品之一,而安全的食品才能为人类健康提供保障。
当食品带有有害物质或有致病菌,人们食用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损害。
2. 食品安全关乎国民经济与社会稳定食品安全不仅影响到个人的身体健康,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食品出现安全问题时,会对生产企业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同时,当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时,还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3. 食品安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食品安全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类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寻求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生产技术,以适应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如何保障食品安全?1.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国家在立法、修法以及法规制度方面应比较完善,这才能为食品安全提供最基本的法律保障。
2. 加强食品检测与监管政府应该对检测机构进行加强监督,加大食品检测的力度,严格执法,加大行政惩处力度。
对于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企业、厂商以及个人,应该严格依法处理。
3. 强化产业自律一个可靠的产业体系对于食品安全的保障非常关键。
因此,企业应完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加大对食品生产流程的监管力度,严格把关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的概念1. 概念定义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任何危害的状态。
它包括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储存和消费的整个过程中,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确保人们食用的食品无害于健康。
2. 关键概念2.1 食品质量食品质量是指食品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没有任何添加剂、污染物或其他有害物质。
其评价指标包括外观、口感、香味、营养成分等。
2.2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保障人们在饮食过程中不受到任何有害物质或微生物侵害的状态。
确保食品安全需要预防和控制污染源,并进行检测和监测,以确保消费者饮食能够放心。
2.3 风险评估与管理风险评估是指通过科学方法对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确定潜在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风险管理是指制定和执行措施,以减少或消除潜在风险,保障食品安全。
2.4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法规是国家或地区制定的关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法律法规,旨在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标准是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具体要求和限制,用于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和监督检测。
2.5 预防控制体系预防控制体系是指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标准化操作程序,从源头控制污染物、微生物等危害因素,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符合卫生要求,从而预防和避免潜在的危害。
3. 重要性3.1 保障人民健康食品是人们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来源之一。
如果食品不安全或质量差劣,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于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3.2 维护社会稳定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导致社会动荡和民众不满情绪。
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3.3 促进经济发展食品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保障食品安全有助于提高市场信心,促进消费者对食品的消费信心,从而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4. 应用4.1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卫生标准化操作程序,确保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食品安全指的是什么食品安全是指人们在食用食品时不会受到任何有害物质的侵害,确保食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那么,食品安全究竟指的是什么呢?首先,食品安全包括食品的卫生安全。
食品的卫生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环节中不受到污染,保持食品的卫生和新鲜。
这需要生产者和经营者严格遵守卫生标准和规定,采取相应的卫生措施,确保食品不受到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的污染,也不受到化学物质、重金属、农药、激素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其次,食品安全还包括食品的营养安全。
食品的营养安全是指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符合人体的营养需要,能够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保障人体的健康。
这需要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食品的种类和特点,合理搭配食品的营养成分,确保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平衡和充足。
此外,食品安全还包括食品的质量安全。
食品的质量安全是指食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保证食品的品质优良,不含有任何质量缺陷。
这需要生产者和经营者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定生产和经营食品,确保食品的口感、色泽、气味、外观等符合要求,不含有任何异物、变质、霉变等质量问题。
最后,食品安全还包括食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食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是指食品的标签和广告宣传内容真实可靠,食品的生产和经营符合法律法规,不含有任何虚假成分和欺诈行为。
这需要生产者和经营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以假充真,不得以次充好,不得以假标真,确保食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的卫生安全、营养安全、质量安全,以及真实性和合法性。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生产者、经营者、监管部门和消费者都应当履行自己的责任,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确保人们能够放心食用健康、安全的食品。
食品安全与健康1.食品安全的工作目的减少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
2.食品安全的内涵首先,食品安全是个综合概念。
作为种概念,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
其次,食品安全是个社会概念。
食品安全是个社会治理概念。
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时期,食品安全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治理要求有所不同。
再次,食品安全是个政治概念。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都是企业和政府对社会最基本的责任和必须做出的承诺。
第四,食品安全是个法律概念。
3.食品安全的概念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该概念表明,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4.我国食品安全五大问题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卫生状况令人堪忧;乳制品营养指标不达标;食品标签不规范。
5.食品安全研究的内容食品生产与消费链中危害物和因素的分析、检测、安全性检测、以及控制与管理。
6.食品安全危害的概念食品中所含有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的因素或食品存在的状况。
食品安全危害包括过敏原。
食品的危害按其性质可分为生物性的、化学性的和物理性的三种。
种植和养殖过程中的污染:滥用农药、催熟剂、饲料添加剂等。
不适当的添加香味剂、防腐剂、保鲜剂、发色剂、护色剂等,造成对食品污染。
非食品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对食品的污染。
食品流通体系造成的微生物污染等。
7.食品污染的种类生物性污染1 .细菌与细菌素污染.2 .霉菌及毒素污染.3 .寄生虫及虫卵污染.4 .昆虫污染.5 .病毒污染.化学性污染1 、工业“ 三废”污染.2 .化学农药污染.3 .食品添加剂污染.4 ,食品容器、设备、包装材料对食品的污染.放射性污染8.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食品安全宣传知识食品安全宣传知识食品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物品之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你对食品安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食品安全宣传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一、食品安全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1) 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 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3) 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
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如何判别伪劣食品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
《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
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
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二防白。
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饮食安全注意哪些事项_食品安全小常识现在食品安全已经被相关部门重视,但是还有很多不法分子在破坏,在触犯。
那么饮食安全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饮食安全注意哪些事项,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日常饮食安全注意事项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吃东西时不要狼吞虎咽;吃东西时不要同时做别的事情,更不要相互追逐、打闹;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2、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
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3、食物一旦煮好就应尽快吃掉。
食用在常温下已存放45小时的煮过的食物有危险。
4、保持厨房清洁。
烹饪用具、刀叉餐具等都应用干净的布揩干净。
这块揩布的使用不应超过1天,下次使用前应把布在沸水中煮一下。
如有条件,不用揩布,而用活水先冲用具,再晾干。
5、不要让昆虫、兔、鼠和其它动物接触食品。
动物通常都带有致病菌的微生物。
6、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
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7、食物煮好后常常难于一次全部吃完。
如果需要把食物存放45小时,应在高温(接近或高于60°C)或低温(接近或低于10°C)的条件下保存。
常见的错误是把大量的、尚未冷却的食物放在冰箱里。
8、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9、在商店购买食品、饮料,要特别注意是否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过期食品饮料。
不食、饮过期食品饮料。
食品安全小常识一、什么是食品质量?(一)明示的食品质量安全:包括食品标签、食品说明中阐明的要求,消费者明确提出的要求。
(二)内在的食品质量内容:包括:一是食品必须保证的食品安全,不能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二是必须履行的内容。
指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篇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对食品经营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公司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
三、列入进货查验的食品,是指消费者经常食用的食品,包括肉、禽、畜,粮食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饮料和酒类等食品。
四、采购者购进食品时,应查验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食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
五、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内容包括:(一)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二)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产品标准号、定量包装。
(三)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
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四)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五)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品损坏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食品的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语。
六、经营的农产品及其他散装食品,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经营者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
七、应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八、按照食品广告指引购进食品时,要注意查验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九、市场开办者应配备相应的检测设施,对在市场内销售的食品进行自检,经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并登记检测结果存档备查。
十、做好食品进货查验工作,进货查验工作的落实,索取的重要食品的相关票证,应统一保管,集中备案,随时接受工商部门的检查。
十一、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
发现有假冒伪劣食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第一条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上市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索证索票制度是指为保证食品安全,在购进食品时,本单位员工必须向供货方索取有关票证,以确保食品来源渠道合法、质量安全。
第三条与初次交易的供货单位交易时,应索取证明供货者和生产加工者主体资格合法的证明文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证明文件,每年核对一次。
第四条在购进食品时,应当按批次向供货者或生产加工者索取以下证明食品符合质量标准或上市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1、食品质量合格证明;2、检验(检疫)证明;3、销售票据;4、有关质量认证标志、商标和专利等证明;5、强制性认证证书(国家强制认证的食品);6、进口食品代理商的营业执照、代理资料、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报关单、注册证。
第五条下列食品进货时必须按批次索取证明票证:1、活禽类:检疫合格证明、合法来源证明;2、牲畜肉类: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或畜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3、粮食及其制品、奶制品、豆制品、饮料、酒类: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
第六条对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或者省级以上安全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牌产品称号的优质食品,可凭以上称号相应标识和凭证直接销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证。
第七条对实行购销挂钩的食品,可凭购销挂钩协议和供货方的销售凭证直接销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证。
第八条对索取的票证要建立档案,并接受市场服务中心和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
[篇二:食品卫生检查制度]1、设立食品卫生宿命检查监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堂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和环境卫生检查;2、把好食品采购、进货关,特别是对油、米、肉、菜等大宗,关键的食品要定点,不准采购霉变、有毒、有害或无证不合格的食品,确保所购食品卫生安全;3、规范食品加工操作流程。
做到粗细分区、肉菜分开、生熟隔离、洗消严格;4、对储存食品应进行冷藏保鲜,无须保鲜的食品应做到离地隔墙,分类堆放整齐,先进先用、用前应检查有无变质变味;5、保证不出售变质或夹生不熟食物,严防病毒交叉感染引发食物中毒;6、规范食品运送渠道。
做好的食品,通过专用电梯密闭容器运送。
7、检查结果应有记录,有汇报,查出问题,立即解决,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食品存贮制度1、食品储存有专门的食品库房,进出食品应登记。
2、库房周围保证无污染源。
3、库房应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定期清扫,定期通风换气,定期查看是否有超期食品,如有超期食品及时处理。
4、经检验合格包装的成品应贮存于成品库,其容量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
按品种、批次分类存放,防止相互混杂食品库房内不得存放个人物品,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特别是外观与食品相似的有毒有害物品或其他易腐、易燃品。
5、冷藏食品应配备专用的冰箱、冰柜。
6、食品储存配备专用消毒设备,随时对储存的工具、容器、水果、蔬菜等进行洗刷消毒。
7、成品码放时,与地面,墙壁应有一定距离,便于通风。
要留出通道,便于人员、车辆通行,要设有温、湿度监测装置,定期检查和记录。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一、食品生产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二、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
三、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四、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
五、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为做好食品经营工作,切实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以下制度:食品经营基本条件与要求一、食品经营范围与证照要求:1、我单位申请许可经营范围为食品流通许可范围为;2、我单位保证仅在食品流通许可部门核准的许可范围及第一条所列的食品范围内从事食品经营活动;3、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若本单位经营场所的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符合食品经营要求时,将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潜在风险的,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需要重新办理许可手续的,将依法办理;4、如若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食品生产或餐饮服务的,本单位保证在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及增加经营范围后,方始经营。
二、本单位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1、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2、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3、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4、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5、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6、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7、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8、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9、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安全、无害;11、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三、本单位不得经营下列食品:1、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2、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3、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4、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6、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7、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8、超过保质期的食品;9、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10、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11、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四、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五、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
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1、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2、成分或者配料表;3、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4、保质期;5、产品标准代号;6、贮存条件;7、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8、生产许可证编号;9、法律、法规或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六、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责一、制定本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
二、制定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三、按有关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流通许可证,无食品流通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
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四、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流通经营。
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六、对本单位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