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复句
- 格式:pps
- 大小:661.50 KB
- 文档页数:15
在现代汉语中,准确区分单句和复句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
单句和复句在语法结构和语义意义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准确地划分单句和复句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准确性,避免歧义和误解。
引言概述:单句和复句是中文句子的两种基本结构形式。
单句是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的完整句子,它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复句由两个或更多个单句组成,其中每个单句都有自己的主谓结构,但它们之间有特定的关系连接起来。
准确区分单句和复句对于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正文内容:一、单句的特点1.单一主语和谓语单句通常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它们可以直接表达主体的动作、状态或描述。
2.完整的意思单句能够独立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需要依赖其他句子。
3.不含有连接词单句通常不含有连接词,因为它们不需要与其他句子进行关联。
二、复句的特点1.由多个分句组成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单句构成,称为主句和从句。
主句是复句的核心,从句则是主句的补充或修饰。
2.存在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复句中的主句和从句之间存在特定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比较关系、条件关系等。
这种关系通过连接词或标点符号来表示。
3.从句的结构与单句相同从句具有与单句相同的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
但从句通常需要通过连接词引导。
三、单句和复句的区别1.结构上的区别单句通常由一个主谓结构构成,而复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
2.完整性的区别单句能够独立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复句需要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来构成完整的句子。
3.联系词的区别单句通常不含有连接词,而复句使用连接词来标识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
四、如何准确区分单句和复句1.分析句子结构我们需要分析句子的结构,确定是否存在主句和从句。
主句是句子的核心,从句是主句的补充或修饰。
2.辨别连接词我们需要辨别是否存在连接词。
连接词可以是连词、关联词、倒装词等,通过连接词确定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
3.理解句子的意义我们需要理解句子的意义,判断句子是否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一、复句概说(一)什么是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紧密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构成的句子。
分句是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
例1: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似乎是无形的,但如果没有它的支撑和引导的作用,自然科学就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例2:在经过战争、吞并和融合之后,华夏族已经成为黄河流域乃至东亚大陆人数最多、经济文化最发达、实力最强的民族,占据了当时地理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二)复句的特点1、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构成,可以表达比单句更为复杂的语义内容。
2、分句之间在意义上紧密相关;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相不做句子成分。
3、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调,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分句之间一般都有停顿,书面上一般用逗号、分号或冒号来表示。
例1:这是一个不幸的人:二老双亡,无亲无故,孑然一身。
例2:你什么情况也不了解,就准备到电视台去赚钱?4、复句之间经常使用关联词语连接分句,关联词语是复句重要的语法标志,是表达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
例1: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
例2:这类信件不仅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而且被历史学家视为研究历史的重要线索。
例1“不是……而是”表明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例2“不仅……而且”表明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三)复句与单句的区别单句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而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分句构成。
复句和单句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结构是否包含构成单句的直接成分之间在结构上互相包含,存在着主谓、偏正、述宾、述补、联合等结构关系。
复句的分句之间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相不作句子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主谓短语充当分句时,与另一个分句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与主谓短语作句子中的一个成分是不同的。
例1: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
例2:我这才明白,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
例1是主谓短语“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在句中作主语。
例2是主谓短语“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在句中作宾语。
现代汉语复句类型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现代汉语复句类型这档子事儿。
你说啥是复句呀?就好比一棵大树,主句是树干,那些分句就是树枝啦!复句可有意思了,种类还不少呢!先说说并列复句吧,就像两个好兄弟肩并肩走在一起。
“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唱歌和跳舞这两件事儿同时进行,互不干扰,多和谐呀!这就好比你左手拿着苹果,右手拿着香蕉,都能拥有,多棒!还有承接复句,那就是一个接着一个来,就像接力赛似的。
“他先打开了门,然后走了进去”,这开门和进去,顺序明明白白,一环扣一环。
递进复句呢,就像是上楼梯,一层比一层高。
“他不但会唱歌,而且唱得非常好”,这不是更上一层楼嘛!选择复句就像是站在岔路口,得选一条路走。
“要么你去,要么我去”,只能二选一,是不是有点纠结呀?转折复句可有意思了,就像本来你以为是这样,结果却不是。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年纪小一般会觉得不太懂事吧,可人家偏不,这就是转折呀!假设复句呢,就是在想象啦。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爬山”,还没发生呢,但先假设一下,多有意思。
条件复句,那就是有个前提条件在那摆着呢。
“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努力就是那个条件。
因果复句,有因才有果呀。
“因为他生病了,所以没来上学”,生病导致没来上学,这关系多清楚。
咱平时说话、写文章,不都得用到这些复句嘛。
用好了,那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章就更有条理,更吸引人啦!要是只用简单的句子,那多单调呀,就像菜里没放盐一样,没味儿!你想想,要是跟人聊天,全是些干巴巴的句子,那多无聊。
但要是用上各种复句,那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就像给语言加了调料,变得有滋有味儿了。
所以呀,咱可得好好学学这现代汉语复句类型,让咱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就像那五彩斑斓的彩虹一样,多好看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对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别人沟通交流可太重要啦!咱可不能小瞧了它呀!。
现代汉语复合句名词解释名词解释:现代汉语复合句现代汉语复合句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的句子结构,其中包含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
它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复合句型,也是表达复杂思想和关系的重要工具。
现代汉语复合句结构多种多样,根据句子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主从复合句:本类复合句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从句在整个句子中作为主要依附于主句。
从句可以是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例句:我听到了一句有趣的话,它让我思考良久。
在这个例子中,“我听到了一句有趣的话”是主句,“它让我思考良久”是一个名词性从句,从句在整个句子中充当宾语的作用。
2. 并列复合句:本类复合句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分句构成,各分句之间表达的意思相对独立,但彼此之间又有一种逻辑关系。
例句:我学习了数学、物理和化学,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音乐。
在这个例子中,“我学习了数学、物理和化学”和“我最喜欢的还是音乐”是两个并列的分句,它们之间通过“但”表示转折的关系。
3. 同位复合句:本类复合句由两个同位语构成,它们用于进一步说明或解释名词的含义。
例句:我对她的离开,心情一直很沉重。
在这个例子中,“我对她的离开”和“心情一直很沉重”是两个同位语,它们之间通过“,”连接,用于进一步解释名词“对她的离开”的含义。
4. 独立主格复合句:本类复合句由一个独立主格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独立主格在句子中充当主语的作用。
例句:站在山顶,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
在这个例子中,“站在山顶”是独立主格,它在句子中作为主语,而“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是从句,它在句子中充当谓语的作用。
现代汉语复合句的使用可以使句子更加精确、准确地表达出复杂的思想和关系。
它能够扩展句子的表达能力,丰富句子的结构,使句子更具逻辑性和语言美感。
然而,使用复合句也需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和逻辑的合理性,以确保句子表达的准确性。
尽管现代汉语复合句的结构较为复杂,但通过学习和不断的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掌握其使用技巧,并灵活运用于写作和日常交流中。
现代汉语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现代汉语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单句和复句都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结构,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句法结构的复杂度和数量。
单句是一个句子中只有一个主语和谓语,而复句则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句子组成的,每个句子都有主语和谓语,它们之间通过连词(如“但是”、“却”、“就”等)或其他连词连接。
复句可以由不同的单句组成,例如由两个短句或由两个长句组成。
在现代汉语中,单句通常是比较简单的,而复句则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来表达意思。
此外,复句在口语中更为常见,而在书面语中则相对较少。
现代汉语单句和复句的区别还体现在句子的使用上。
单句通常用于表达比较简单、单一、独立的意思,如简单的陈述、判断、命令等。
复句则更多地用于表达比较复杂、复杂、相对复杂的意思,如比较、转折、因果、对比等。
单句和复句在现代汉语中都广泛使用,它们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句法结构的复杂度和数量,还涉及到句子的使用和表达等方面。
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组成。
复句里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各个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从复句中的关联词看,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用关联词来表示,这种关联组合的方法叫关联法;有时不用或不能用关联词语表示,这种直接组合的方法叫意合法。
口语中多用意合法,书面语多用关联法。
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
1.联合复句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上平等、无主从之分的叫联合复句,可分为并列、顺承、递进、选择、解说五小类。
2.偏正复句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有主有从,也就是有正句有偏句之分的叫偏正复句。
可以分为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五小类。
一、联合复句一……就……单用:于是,然后,便,继而,终于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C.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③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一般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由易到难。
合用: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单用:反而,甚至,以致,更,还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2.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3.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④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构成选择关系。
合用: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单用:或者,还不如,倒不如1.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2.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3.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现代汉语 • 第五章 语法 • 第八节复句 目录目 录 1. 什么是复句 2.怎样区分单复句 3.复句的类型4. 并列与顺承6. 递进7. 转折与条件 8.假设与因果 9. 目的 5. 解说与选择 10. 多重复句 11. 紧缩复句 12. 复句错误13. 练习 14. 句群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一、什么是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复句里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各个分句可以是主谓短语,也可以是非主谓短语。
(1)天气阴冷,飘着雪花。
(2)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复句里各个分句间通常要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和分号标示(有时也用冒号)。
(3)行李太多,每个人都要拿一些。
(4)我讨厌定时约会,到得早,显得太急切;到迟了,人家说你摆架子;准时到,又似乎太拘谨;索性不去,他们就说你们礼貌。
为使分句间的关系显豁,分句间通常要使用关联词语。
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有关联词语来表达,叫关联法;有时不用或不能有关联词语表示,叫意合法。
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分句间的主语如果相同,通常可以承前或蒙后省略。
(5)我们天天穿衣吃饭,应该知道衣和饭的生产过程。
(6)掌握了汉语拼音方案,我们学习普通话就方便多了。
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通常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个:(7)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时候也可以省略:(8)我也做过这种工作,不算太难。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怎样区分单复句1.从结构上看单句的结构“单一”,只能分析出一套结构成分;复句至少有两套相对独立、不互作句子成分的结构中心,复句的每一个分句各自独立,结构上互不包含,彼此不能互作句子成分。
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写一个农民。
(D)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
(D)只要你能工作,就应当工作。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2.从语音停顿上看语音停顿是区分单句和复句的重要标志,几个谓语中间有停顿的,用逗号后分号隔开的,应看作是复句;中间没有语音停顿的应看作是单句。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目录目录1. 什么是复句2.怎样区分单复句3.复句的类型4. 并列与顺承6. 递进7. 转折与条件8.假设与因果9. 目的5. 解说与选择10. 多重复句11. 紧缩复句12. 复句错误13. 练习14. 句群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一、什么是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复句里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各个分句可以是主谓短语,也可以是非主谓短语。
(1)天气阴冷,飘着雪花。
(2)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复句里各个分句间通常要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和分号标示(有时也用冒号)。
(3)行李太多,每个人都要拿一些。
(4)我讨厌定时约会,到得早,显得太急切;到迟了,人家说你摆架子;准时到,又似乎太拘谨;索性不去,他们就说你们礼貌。
为使分句间的关系显豁,分句间通常要使用关联词语。
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有关联词语来表达,叫关联法;有时不用或不能有关联词语表示,叫意合法。
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分句间的主语如果相同,通常可以承前或蒙后省略。
(5)我们天天穿衣吃饭,应该知道衣和饭的生产过程。
(6)掌握了汉语拼音方案,我们学习普通话就方便多了。
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通常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个:(7)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时候也可以省略:(8)我也做过这种工作,不算太难。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怎样区分单复句1.从结构上看单句的结构“单一”,只能分析出一套结构成分;复句至少有两套相对独立、不互作句子成分的结构中心,复句的每一个分句各自独立,结构上互不包含,彼此不能互作句子成分。
❖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写一个农民。
(D)❖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
(D)❖只要你能工作,就应当工作。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2.从语音停顿上看语音停顿是区分单句和复句的重要标志,几个谓语中间有停顿的,用逗号后分号隔开的,应看作是复句;中间没有语音停顿的应看作是单句。
例如:❖他推开门走到屋外。
❖他推开门,走到屋外。
❑他躺下来看小说。
3从关联词语上看单句中一般很少用关联词语,而复句中,一般的复句和紧缩复句常用关联词语,表示种种关系。
❖鲁迅一生爱人民恨敌人。
❖鲁迅一生爱人民,恨敌人.有语音停顿的不一定都是复句。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复句类型从复句间的语义关系上,可分为——1. 联合复句2. 偏正复句❖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的区别详见下表——联合复句偏正复句分句数目不限只限2个❶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系扣子。
❷只要刻苦努力,就能学得知识。
分句间语义关系平等通常一从一主增加分句数目复句间的关系和层次不改变复句间的关系和层次均增加❶’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系扣子,一面叫醒华小栓,一面叫小栓妈准备东西。
❷’只要刻苦努力,就能学得知识,否则,将一无所获。
关联词语可以相同通常成对二、复句的类型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前后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并列关系的复句里,分句间的关系或者是平列的,或者是对举的,顺序一般可以调换。
常用的关联词语见下表:并列和顺承1山清了,水绿了,花开了,梅江水哗哗的响声也变得格外清脆了。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又是人生的止痛药。
他一方面收拾行李,另一方面又认真思考刚才谈的问题。
绿既是美的标志,又是科学、富足的标志。
(一)联合复句2.顺承关系3.解说关系4.选择关系5.递进关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
1.并列关系而而是单用不是A ,而是B 是A ,不是B 合用对举也又同时另外单用既A ,又(也)B 又也)A ,又(也)B 有时A ,有时B 一方面A ,(又、另)一方面B 一边A ,一边B 一会儿A ,一会儿B 合用平列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3.解说关系4.选择关系5.递进关系前后分句按时间、空间或逻辑事理上的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分句之间有先后相承的关系。
顺承关系又叫做承接关系、连贯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见下表。
顺承关系的复句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语。
2.顺承关系单用就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继而终于合用首先(起先、先)A,然后(后来、随后、再、又)B刚A,就B一A,就B院子中间摆着一张石头桌子,桌子上方有一个木架,木架上面全是葡萄。
她先到厨下,次到堂前,后到卧房,全不见淘箩的影子。
我们一踏进那绿色海洋般的果林,就闻到了浓烈的苹果香味。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一)联合复句2.顺承关系3.解说关系4.选择关系5.递进关系1.并列关系刚下了无轨电车,便看到南希独自在马路上丢魂落魄地走着。
(王朔《编辑部的故事》)她的脸有如浇了一掬沸水顷刻通红,眼神儿如同遇见日光的变色镜渐渐变暗泪水先是从她的眼底涌了出来,愈聚愈多,然后一滴一滴往下掉,犹如钟乳岩的水滴。
(同上)单用就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继而终于合用首先(起先、先)A,然后(后来、随后、再、又)B刚A,就B一A,就B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解说(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4.选择关系5.递进关系3.解说关系分句间有解释或说明、总分的关系。
解说关系一般不用关联词语,也有少数在后一分句单用“即、就是说”等关联词语。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王老师有两个女儿:大的是医生,小的是律师。
先分述,后总说。
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根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后面分句解释前面分句。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解说关系5.递进关系有的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这叫未定选择;内部又分数者选一(又称任选)和二者选一(又称限选)两类;有的说出选定其中一种,舍弃另一种,这叫已定选择,又称决选。
常用的关联词语见下表:她那时的样子简直好看透了,简直像个公主,或者像个女王,而床前的尹小跳和孟由由甘愿一心伺候她。
(铁凝《大浴女》)您多年不出马,人生地不熟,还是我二进通州吧!(刘绍棠《老侠金钟罩》)或者痛骂,或者毒打,尹亦寻你就来吧,……(铁凝《大浴女》)或者或是或还是单用或者(或、或是)A,或者(或、或是)B是A,还是B 合用数者选一未定选择4.选择关系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合用先取宁可(宁、宁肯、宁愿)A ,也不(决不、不)B (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解说关系5.递进关系4.选择关系年荒劫大,百姓们不是离家逃荒,就是等待饿死。
我们要么被困难吓倒,要么坚决战胜它。
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地死去。
(杨沫《青春之歌》)或者或是或还是单用或者(或、或是)A ,或者(或、或是)B 是A ,还是B 合用数者选一未定选择不是A ,就是B 要么A ,要么B 合用二者选一还不如倒不如单用与其A ,不如(无宁、宁肯、还不如、倒不如)B 合用先舍后取已定选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同上)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解说关系4.选择关系5.递进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反之亦可。
内部可区分为一般递进关系和衬托递进关系两类。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解说关系4.选择关系5.递进关系我们赞美洞庭湖的珍珠,更要赞美培育珍珠的千千万万的滨湖人民。
数年来最知心的同学,从那一天起,不但隔了音容,而且绝了音信。
(冰心《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尚且何况反而单用尚且A ,何况(更不用说、还)B 别说(慢说、不要说)A ,连(就是)B 合用衬托递近(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解说关系4.选择关系5.递进关系在代表们讲话之顷,天际黑云四合,雨点纷纷洒来。
海波声中,台下的群众,不但没有散开,反而更拥紧在台前。
(冰心《日本纪行》)老年人尚且这样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何况我们青年人呢。
而且并且何况况且甚至更还甚至于更何况单用不但(不仅、不只、不光、非但)A ,而且(还、也、又、更、就连)B 不但(不但不、非但没)A ,反而(反倒还、相反还、偏偏还)合用一般递进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二)偏正复句1.转折关系2.条件关系3.假设关系4.因果关系5.目的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后面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突然转成同前面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说法,后面分句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
使用的关联词语如下表所示: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只是不过倒单用弱转(二)偏正复句1.转折关系2.条件关系3.假设关系4.因果关系5.目的关系当时,虽然大雪纷纷扬扬,可是人们那股欢乐劲,好像早把风雪严寒忘掉了。
尽管这条路上障碍重重,但是在蛤蟆滩上毕竟出现了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梁生宝互助组。
我的故乡蓬莱是个倚山抱海的古城,城不大,风景却很别致。
虽然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单用轻转虽然(虽是、虽说、虽则、虽、尽管、固然)A ,但是(可是、然而、但、却、还、也、而)B合用重转事情到了后头,他倒不干了。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二)偏正复句1.转折关系2.条件关系3.假设关系4.因果关系5.目的关系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
从条件和结果间的关系,可以将之分为两种情况:常用的关联词语如下:有条件充足条件必要条件无条件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二)偏正复句1.转折关系2.条件关系3.假设关系4.因果关系5.目的关系只要刻苦努力,就能学得知识。
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A,都(总、总是、也、还)B合用无条件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学得知识。
无论走到哪里,我总是怀念东北。
才要不然单用只有(唯有、除非)A,才(否则、不)B合用必要条件便就单用只要(只需、一旦)A,就(都、便、总)B合用充足条件有条件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二)偏正复句1.转折关系2.条件关系3.假设关系4.因果关系5.目的关系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表示假设实现后所产生的结果。
具体又分两种情况,相应的关联词语也不完全相同: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也还单用即使(就是、就算、纵使、纵然、哪怕)A ,也(还)B 再A ,也B 合用相背(二)偏正复句1.转折关系2.条件关系3.假设关系4.因果关系5.目的关系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