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特长班训练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9篇第1篇示例: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一、引言小学舞蹈队是开展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方式。
为了提高小学舞蹈队的表现水平,我们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二、训练目标1.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2.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和表达能力;3.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训练内容1.基础舞蹈技巧的训练在日常训练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功,包括舞姿、步法、转体、跳跃等基本技巧的练习。
通过系统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水平,为以后更高难度的舞蹈编排打下坚实基础。
2.舞蹈表演的训练在日常训练中,设计一些小组舞蹈和个人舞蹈的编排,注重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舞台魅力和感染力。
3.形体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在日常训练中,加强学生的形体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通过拉伸、扭转、伸展等训练,增强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舞蹈技巧。
4.团队合作的训练舞蹈队是一个团队,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
在日常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团队凝聚力。
四、训练方法1.分层次的训练根据学生的舞蹈水平和年龄特点,分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采取不同的训练内容和难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系统性的训练设计一套系统性的训练计划,包括日常训练、集体训练、分组训练等,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训练。
3.激励性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小组比赛、个人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激励。
五、训练计划1.周一至周五,每天进行1-2小时的日常训练,包括基础舞蹈技巧的练习、舞蹈表演的训练、形体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
2.周六进行集体训练,设计一些集体舞蹈和合唱舞蹈的编排,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舞台表现能力。
3.提前安排一些节日或校园活动的表演机会,让学生有展示舞蹈成果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舞蹈兴趣班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舞蹈兴趣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同时增强身体协调性和舞蹈修养。
二、教学内容。
1.基础舞蹈功底的培养。
在舞蹈兴趣班的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基础功底培养。
包括舞蹈姿势、舞步基本动作、节奏感等方面的训练,打好舞蹈基础。
2.舞蹈技巧的提高。
在基础功底打好之后,要逐步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包括舞蹈动作的连贯性、舞蹈表情的把握、舞蹈配合的默契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
3.舞蹈作品的创作和表演。
除了技巧的提高,舞蹈兴趣班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通过学习舞蹈编排和排练舞蹈作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通过舞台表演和比赛经历,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
老师要通过自身的示范,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舞蹈动作和表演技巧,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学习。
2.分组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分组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学习、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3.个性化指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水平,老师要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教学和提高。
四、教学环节安排。
1.热身活动。
每堂课开始前要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的准备,避免受伤。
2.基础功底训练。
在热身活动之后,要进行基础功底的训练,包括舞蹈姿势、舞步基本动作等方面的练习。
3.舞蹈技巧提高。
在基础功底训练之后,要进行舞蹈技巧的提高训练,包括动作连贯性、表情把握、配合默契等方面的练习。
4.舞蹈作品排练。
在基础功底和舞蹈技巧训练之后,要进行舞蹈作品的排练,包括舞蹈编排和舞台表演的练习。
五、教学效果评估。
1.日常表现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动作技巧、表演能力等方面,进行日常表现评估。
2.定期考核评估。
定期组织考核活动,对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演水平进行考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以上就是舞蹈兴趣班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舞蹈领域有所收获,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培养出一批舞蹈爱好者和优秀的舞蹈人才。
艺体特长学生训练方案引言:艺体特长学生是指在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体育等方面具有非常出色表现的学生。
他们在学校中展现出的优秀才艺和特长,不仅为学校增光添彩,同时也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然而,要培养出一名优秀的艺体特长学生,并不仅仅靠天赋,还需要合理的训练方案和系统的培训。
一、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每位艺体特长学生的天赋和潜力都有所不同,因此,首要任务是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根据学生的特长及水平以及个人发展需求,制定学习目标和时间表,明确训练内容和方法。
例如,音乐方面的学生可以制定针对技巧、音乐理论、曲目演奏等方面的训练计划,舞蹈方面的学生可以制定针对身体柔韧性、舞蹈技巧和舞台表演等方面的训练计划。
二、坚持有计划的日常训练艺体特长学生的训练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还需要日常坚持的训练。
学校应为艺体特长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场地和设备,确保他们可以方便地进行日常训练。
学生和家长也应自觉配合,制定规范的日常训练计划,并监督执行。
保持每日的训练时间和次数的稳定,并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自身素养。
三、加强集体培训和竞赛训练艺体特长学生应该积极参加集体培训和竞赛训练。
集体培训能够增加学生与同龄人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学校可以开设艺体特长学生的集体课程,组织他们参与团队活动和演出。
同时,参加竞赛训练可以将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与其他优秀学生进行比较和交流,刺激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学校可以组织参加各种规模的校际、区域和全国性竞赛,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四、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辅导艺体特长学生的训练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和辅导。
学校应聘请专业的艺术家和体育教师,结合学生的特长和需求,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和训练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反馈和评估结果,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相关艺术院校、体育学院等建立合作关系,争取更多专业指导资源,并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会,给予学生更全面的培训。
舞蹈室培训目标及计划一、培训目标1. 帮助学员全面提高基本舞蹈技能,包括舞姿、舞步、舞蹈表达能力等。
2. 帮助学员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舞蹈技巧。
3. 培养学员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提高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演绎能力。
4. 培养学员的创作力和表演能力,提高学员的舞蹈综合素质。
5. 通过舞蹈培训,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员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力。
6. 培养学员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的舞蹈素质。
7. 提高学员的审美修养,提升学员的综合文艺修养。
8. 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学员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培养学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学员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
二、培训计划1. 开设基础舞蹈课程基础舞蹈课程是舞蹈教育的重要一环。
基础舞蹈课程的目的是让学员掌握基本舞蹈技能,包括扎实的舞姿、柔韧的身体、稳健的步伐等。
这些基础技能是学员走向专业舞蹈之路的重要基础。
培训计划包括有氧训练、身体柔韧性训练、肢体协调性训练等内容。
2. 开设专业舞蹈课程专业舞蹈课程是对学员进行进一步培训的重要环节,这些课程包括不同的舞蹈风格,如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爵士舞等。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专业舞蹈课程培训内容包括舞蹈动作的规范化训练,舞蹈表达能力的培养,舞台表演技巧的训练等。
3. 开设音乐节奏感培训课程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对于舞蹈学员至关重要,因为音乐和节奏是舞蹈表演的灵魂。
培训计划包括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解、节奏感训练、音乐韵律的理解等内容。
4. 开设创作表演训练课程创作表演训练课程是对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课程主要包括创意舞蹈编排、舞蹈舞台表演等内容,训练学员的创作力和表演能力。
5. 培训学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舞蹈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培训计划包括学员小组合作表演、集体编排等内容,培养学员对于团队合作的认识和实践。
6. 提供舞蹈比赛和演出机会舞蹈比赛和演出是检验学员舞蹈水平和舞蹈表演能力的重要途径。
舞蹈培训机构一周计划一周舞蹈培训机构计划是为了让学员们在短短一周内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潜力,提高技艺水平,增加对舞蹈的理解和热爱。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周舞蹈培训机构的具体计划,希望能给学员们一个更加清晰的指导。
第一天:周一上午10:00-12:00:拉伸训练拉伸训练是舞蹈训练的基础,通过拉伸可以有效防止运动伤害,增加身体的柔韧性。
下午14:00-16:00:基础功课学员们将进行基础功课的训练,包括舞蹈基本功的练习,姿势的纠正等。
晚上19:00-21:00:舞蹈排练学员们将开始进行具体的舞蹈排练,老师们将根据学员们的水平进行不同难度的排练,让学员们有一个全方位的锻炼。
第二天:周二上午10:00-12:00:形体训练形体训练是舞蹈训练的关键,通过形体训练可以改善姿势,提高舞姿美感。
下午14:00-16:00:舞蹈挑战赛学员们将进行舞蹈挑战赛,每个学员都可以展示自己的特长,并且获得老师们的指导和鼓励。
晚上19:00-21:00:表演技巧训练学员们将进行表演技巧训练,包括情感表达,音乐感和气场培养等方面的训练。
第三天:周三上午10:00-12:00:舞蹈课程讲解老师们将为学员们讲解舞蹈课程的内涵和历史,让学员们对舞蹈有更深入的了解。
下午14:00-16:00:群舞排练学员们将进行群舞排练,学习如何和团队配合,让舞台上的表演更加完美。
晚上19:00-21:00:身体感知训练学员们将进行身体感知训练,提高对自身身体的控制和感知,增强舞台上的表现力。
第四天:周四上午10:00-12:00:音乐节拍训练学员们将进行音乐节拍训练,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把握,对舞蹈的节奏感有更深入的理解。
下午14:00-16:00:舞蹈技巧训练老师们将进行具体的舞蹈技巧训练,包括转体、跳跃、摆动等技巧的训练。
晚上19:00-21:00:表演排练学员们将进行表演排练,模拟真实的表演情景,让学员们适应舞台的氛围和压力。
第五天:周五上午10:00-12:00:自由表演学员们将进行自由表演,可以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特长和舞蹈技巧。
舞蹈特长班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舞蹈特长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舞蹈技能和艺术修养,为未来的舞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包括舞姿、步法、节奏感等方面的训练,使其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优美的舞姿和高水平的舞蹈技艺。
2.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魅力,让他们能够在表演中展现出自信、大气和个性。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舞蹈配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群舞和合作舞蹈中协调一致地完成动作。
4. 提高学生的舞蹈理论知识和舞蹈历史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5.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让他们在日常训练和学习中能够自觉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
1. 基础舞蹈技巧训练,包括舞姿训练、基本舞步练习、身体柔韧性训练等,旨在提高学生的舞蹈基本功。
2. 节奏感培养,通过音乐节拍训练、音乐韵律感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增强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 舞蹈表演训练,包括情感表达训练、舞台表现训练、肢体语言训练等,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表演技巧。
4. 团队合作训练,通过群舞排练、合作舞蹈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舞蹈配合能力。
5. 舞蹈理论知识学习,包括舞蹈史、舞蹈理论、舞蹈风格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理论认识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老师进行舞蹈动作示范,学生观摩学习,通过模仿和练习掌握舞蹈技巧。
2. 指导训练法,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纠正动作错误,提高舞蹈技能。
3. 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练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配合能力。
4. 理论结合法,将舞蹈理论知识融入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5. 多样化教学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如舞蹈比赛、舞蹈展示、舞蹈作品创作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安排。
1. 每周安排固定的基础舞蹈技巧训练课程,包括舞姿训练、基本舞步练习、身体柔韧性训练等。
舞蹈特长班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舞蹈特长班旨在针对舞蹈初学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和舞蹈能力。
通过系统、科学的舞蹈训练和舞台演出,着重锻炼学生的舞蹈基本功和舞蹈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基本功训练(1)舞蹈姿势训练,包括站姿、行姿、转转及起伏等动作,达到优美、舒展、协调和优雅的效果。
(2)脚步训练,包括基本步型、旋转步型、跳跃步型及芭蕾舞步等,提高学生的足部协调能力,加强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掌握。
(3)转体训练,包括体态转换、翻转技巧、旋转和转体跳等,通过训练锻炼学生对身体的掌控能力,增强舞者的表现力和动感。
2.舞蹈表演训练(1)舞蹈编排,通过编排各种形式和风格的舞蹈,激发学生的表演潜力,锤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2)演出排练,根据演出需求,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排练,包括音乐热身、队形彩排、演员表演、反复排练等,打造高品质精彩的舞台演出。
3.舞蹈知识训练(1)基本舞蹈知识,包括舞蹈起源、学科内容、舞蹈效果及鉴赏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舞蹈鉴别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
(2)舞蹈历史传统,包括中外舞蹈的历史流变、舞蹈技巧的演变及著名舞蹈家的经历和成就等,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舞蹈知识体系。
三、教学方法1.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舞蹈水平不同,分组进行教学,不断调整课程难度及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多样化教学,采用不同方法和形式进行教学,如教练示范、体验式教学、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下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注重思维培养,通过反思、总结、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舞蹈实践中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思想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时间安排1.周一至周五下午2点至5点为固定课时时间,每节课持续3小时。
2.周六上午为演出排练时间,具体时间根据演出需要而定。
3.周日为自主练习时间,学生可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训练计划,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幼儿园舞蹈特长班计划书一、班级概述在2024年,我们幼儿园计划开设一个舞蹈特长班,旨在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发掘他们的艺术潜能,同时促进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自信心。
这个班级将面向3-6岁幼儿,由专业的舞蹈教师指导,提供系统性的舞蹈训练和表演机会。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舞蹈的热爱,通过舞蹈学习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2.帮助幼儿发展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3.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提供多样化的舞蹈学习体验,包括不同风格和形式的舞蹈。
三、课程设置1.基础训练:包括热身、基本功训练、舞蹈组合练习等,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舞蹈姿势和身体控制能力。
2.舞蹈技巧:学习不同舞蹈风格的技巧,如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等,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力。
3.舞蹈剧目:排练完整的舞蹈剧目,为幼儿提供舞台表演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4.创编与即兴:鼓励幼儿参与舞蹈创编和即兴表演,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游戏教学法:将舞蹈动作融入到游戏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舞蹈。
2.模仿教学法:通过模仿老师的动作和观看视频,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舞蹈动作。
3.小组合作学习: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和展示舞蹈,培养团队精神。
4.个性化指导: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和进度,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训练,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发展。
五、评估与反馈1.形成性评估:通过日常观察和阶段性汇报表演,评估幼儿的舞蹈进步和成长。
2.总结性评估:在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正式的舞蹈表演,邀请家长和专家进行评估和反馈。
3.家长参与: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和工作坊,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展,并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六、安全与健康1.健康检查:定期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确保他们适合参加舞蹈训练。
2.安全措施: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安全保护措施,避免在舞蹈训练中发生意外伤害。
3.饮食与休息:合理安排舞蹈训练期间的饮食和休息时间,保证幼儿的能量和健康。
2024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书当今世界,天文技术迅速发展,天文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____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现代化的关键就是天文技术的现代化。
“四化”建设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科教兴国”势在必行。
____为全国首届青少年科技展览开幕时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天文的希望。
”现在的学生,担负着科技兴国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把科技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学生抓起,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天文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
因此,我觉得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之一。
(一)、活动目的与内容: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学生“合格+特长”的素质教育发展,丰富青少年课余实践活动等精神;在本学年中,我校的天文科科组制定以下几项评比活动:①小发明、小制作评比、②表演小实验、③创作小发明论文评比、④创作小发明绘画评比、⑤创作小发明工艺评比、⑥天文与气象站评比等活动。
力争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科技作品,能够参加市科技创作小发明等评比活动;同时也争取得到校外单位的技术支持、实践理论指导;具体开展兴趣小组项目如下:兴趣小组名称解释说明活动评比形式物理兴趣小组适用3-____年级①制作各种小飞机、小船、小车等玩具模型;②改造我们生活、生产、学习常用的工具,目的是使我们用起来更方便、快捷。
③改造教师经常用的教学用具,使教师教学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可以交实物或写小论文。
环境化学兴趣小组适用4-____年级主要是中学一些趣味性强、危险低的化学实验,目的是引起学生对天文知识探究的兴趣,以及指导每年举办“世界环境日”论文评比活动。
实验表演节目、论文生物兴趣小组适用3-____年级了解有关各种植物的种植情况,以及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饲养小动物写出有关种植、饲养动物的心得科技小论文。
舞蹈特长生辅导计划
1. 项目概述
本辅导计划旨在为具有舞蹈天赋和潜力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培养和指导,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舞蹈特长,为将来从事专业舞蹈表演或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 招生对象
面向中小学生,通过舞蹈专业测试等方式遴选出具备良好舞蹈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学生加入该项目。
3. 培养内容
(1) 基础舞蹈技巧训练:包括芭蕾舞、现代舞、民族民间舞、即兴舞蹈等多种舞种的系统训练。
(2) 舞蹈理论课程:舞蹈历史、舞蹈剧目赏析、舞蹈编导等相关理论知识学习。
(3) 音乐和力量训练:为舞蹈做好配套训练,提高音乐素养和身体协调能力。
(4) 舞台表演实践:安排定期公开展示及比赛,锻炼舞台表现力。
(5) 个人指导: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
4. 师资团队
由资深专业舞蹈教师、舞蹈编导和舞蹈理论专家组成高水平师资团队。
5. 未来发展方向
为学生保留直接进入专业舞蹈院校深造的绿色通道,并为有意从事舞蹈教学的学生提供就业指导。
杨木小学舞蹈特长班教学方案
王艳敏
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舞蹈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之更好地掌握肢体语言,有表情、有创造性地使用肢体语言,以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
主要通过练习舞蹈基础和形体训练,学习舞蹈动作,来增强身体协调能力,训练社员的舞蹈感觉以及培养社员的整体气质。
舞蹈社团还通过观摩一些舞蹈视频,舞蹈现场秀,给他们讲解舞蹈的不同类型及渊源,增加同学们对舞蹈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培养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准。
一、训练目的:
1、通过课外活动时间的训练,要求学生在学期末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软度、开度得到一定的训练,在音乐舞蹈中表现美、感受美。
2、使同学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3、在进行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强自信,学会展现自我。
4、本学期计划排练两个大型成品舞蹈以备学校搞大型活动使用。
二、本学期的训练内容
第一周:课前热身动作详细讲解。
第二周:课前热身、地面前压、旁压腿;
第三周:课前热身、胯的练习、腰部练习(地面起后腰、元宝腰、扳小燕等)
第四周:肩的开度训练;胸腰和腹肌的训练;后腿和背肌的训练等。
第五周:踢腿和力量的练习、勾绷脚练习、半蹲、全蹲训练、擦地练习等。
第六周:脚位训练、小踢腿训练、后踢腿训练、小跳练习、大跳练习等。
第七周:课前热身活动,秧歌舞蹈组合示范讲解。
第八周:课前热身、芭蕾基训、秧歌基本舞步示范讲解。
第九周:课前热身、秧歌基本舞步示范讲解。
第十周:编排秧歌舞蹈组合,根据所选内容对学生进行排练。
第十一周:编排秧歌舞蹈组合,根据所选内容对学生进行排练。
第十二周:民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舞蹈组合。
如:新疆、藏族、傣族等民族舞蹈。
第十三周:芭蕾基训、民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第十四周:选取喜庆、积极向上的乐曲作为舞蹈编排曲目。
第十五周:芭蕾基训、民族舞蹈的创编及示范教学。
第十六周:舞蹈节目的编排与训练。
第十七周:舞蹈节目的编排与训练。
第十八周:舞蹈节目的编排与训练。
第十九周:舞蹈节目汇报演出。
四、训练时间:每周一至周四下午间操
五、训练地点:舞蹈室。
201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