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报告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报告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xx〕116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xx〕574号)等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选定市一院、市延安医院和官渡区人民医院作为试点医院。
各试点医院均按照要求,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人均药费情况整体有下降趋势,患者对临床路径管理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为保障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卫生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市试点工作。
各试点医院均成立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各试点专业科室、医务管理、护理管理、药学管理、信息统计、病案管理、经济管理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制订本院具体试点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各试点医院试点科室成立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小组,由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临床药学人员和相关科室的负责人任成员。
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二、围绕目标,扎实开展(一)市一院:在去年原有的重点试点科室和病种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增加了临床路径管理科室和病种。
今年在心内科、呼吸科、普外科和产科等10个科室共21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进入路径例数、完成路径例数和变异例数分别为444例、426例和28例,完成率为95.9%。
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推进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巩固我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果,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安徽省人民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皖政〔2015〕16号)和我委《关于做好县级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推广工作的通知》(卫医秘〔2015〕51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县级公立医院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文件精神,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要求,通过在全省县级公立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逐步建立适合我省实际的临床路径管理和医疗质量评估工作体系和机制,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持续改进机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感受。
具体目标如下:(一)到2017年底,力争实现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县级医院70%的出院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二)控制住院病例均次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实现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的县级医院住院病例均次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或增幅不超过当年度CPI指数。
(三)缩短平均住院日,实现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县级医院平均住院日较上年同期降低。
(四)降低药占比,到2017年底,实现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县级公立医院药占比降到30%,每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逐步降到20元以下。
(五)抗菌药物使用达到卫生部的标准,到2017年底,实现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县级公立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4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六)按照《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7号)文件要求,严格控制辅助用药的比例,使用量不断下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卫医管发[2009]99号【失效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的通知(2017修订)【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发布日期】2009.10.13【实施日期】2009.10.13【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卫医管发〔2009〕9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供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参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三日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参照本指导原则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第三条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下分别简称管理委员会和指导评价小组)。
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指导评价小组的工作。
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应当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以下简称实施小组)。
第四条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
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一)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五条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二)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安徽省立医院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以病例为单元的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医疗机构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暂行规定》(皖卫医[2001]51号)、《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单病种限价收费工作的指导意见》(皖卫计 [2006]6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单病种临床路径是医护专家针对无并发症单纯性疾病制定的,以病人及其疾病(或手术)为中心、以时间作为横轴,以入院、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教育、出院等技术与服务的提供作为纵轴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有时限要求的整体医疗计划和服务程序,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
临床路径的内容一般应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单病种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1.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为了保证临床路径的顺利进行,必须使所有参与人员在统一的领导下紧密协作。
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各分管院长为副组长、以医务处、护理部、党委办公室、质控处、院办、宣传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各试点科室科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医务处负责组织临床科室科主任制定临床医师路径,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制定护理路径,党办负责组织制定医患沟通路径。
质控处、医务处、护理部、党办负责单病种路径管理的综合考评,病案室和信息中心负责相关病案信息收集、统计工作,经管科、审计科、出入院管理科负责合规收费的实时监控;办公室、宣传部负责社会公告及宣传工作,信息中心负责信息技术保障工作。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09.09.16•【字号】卫医秘[2009]640号•【施行日期】2009.09.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安徽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的意见(卫医秘〔2009〕640号)各市、县卫生局: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我省血液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建立和完善了覆盖全省的采供血服务体系,血液供应和安全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但是,全省血液安全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临床用血管理工作问题突出,隐患较多。
为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确保血液安全,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强临床用血管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把临床用血安全监管工作作为血液安全和医疗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来抓,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不断强化监管力度,打击和纠正临床用血中的违法行为,督促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规范用血。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不断强化依法执业和安全用血意识,把临床用血管理纳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来抓,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血液管理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强化临床用血的质量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二、加快推进医院输血科和血库建设,完善临床用血技术服务设施和条件。
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常规开展择期手术和以输血治疗为主要科目的专科医院要严格按照《安徽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配置标准》的要求,配置输血科(血库)的人员、业务用房和设备设施,保证临床用血管理和技术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源、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
血液供应属于公共卫生产品服务,医疗机构不得对输血科(血库)进行独立的经济核算,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的待遇,包括工资、福利和奖金由所属医疗机构参照本院检验等同类型科室在医院经费中列支。
自2010年1月1日起,我厅将把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医院执业许可动态校验和医院评价(等级评审),重点进行考核,凡未达到《安徽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配置标准》要求的,责成医疗机构进行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将采取延期校验或暂停等级评审等措施。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公布“十二五”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11.08.23•【字号】卫中医药秘[2011]521号•【施行日期】2011.08.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公布“十二五”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卫中医药秘〔2011〕521号)各市卫生局、省直有关单位:根据《安徽省中医药“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工程实施方案》(皖卫中医药〔2011〕8号),省卫生厅会同省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等组织专家对“十二五”省级重点专科专病申报项目进行评审。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经研究,确定安徽省中医院外科等91个专科、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脑卒中后抑郁症等38个专病为我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
同时决定将“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和“十一五”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合格项目列入“十二五”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续建项目(其中专科续建项目44个、专病续建项目25个),现予公布(名单附后),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是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医院发展的有效举措。
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要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加大扶持力度,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要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加强督查和指导。
各市卫生局要在“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基础上,同步开展“十二五”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的建设工作。
二、“十二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单位要按照《安徽省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领导,确定项目建设负责人,制定项目建设计划书,认真组织实施;各专科专病要根据实际,按照《安徽省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要求,选择1个以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开展试点,同时积极进行我省中医优势病种的筛选、整理,形成我省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6〕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4月21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一、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一)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加强分类指导和示范引领,选择江苏省启东市、安徽省天长市、福建省尤溪县、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工作,带动面上改革完善。
(卫生计生委、财政部负责,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局参与。
排在第一位的部门为牵头部门,下同)(二)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新增100个试点城市,使全国试点城市达到200个。
中央财政对每个新增试点城市按照2000万元的标准予以一次性补助;对所有试点城市有公立医院的市辖区按照每个10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同时,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效果评价工作,建立评价结果与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拨付挂钩机制。
先行推动10所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委管医院参加属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研究制订军队医院参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性文件。
(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资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分别负责,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局参与)(三)落实政府责任。
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所有省、市、县分别制定并实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责任。
(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分别负责)(四)健全科学补偿机制。
巩固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改革成果,新增试点城市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医务工作
【发文字号】卫医秘[2011]509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卫生厅
【发布日期】2011.08.19
【实施日期】2011.08.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卫医秘〔2011〕509号)
各市卫生局,省直医疗机构:
按照《2011年医政医管工作要点》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为确保2011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取得实效,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范围
(一)试点医院
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二)试点专业和病种
三级医院选取不少于10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其中至少包括心血管介入、神经血管介
入和骨关节植入治疗各1个病种;二级医院选取不少于5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其中至少包括骨关节植入治疗1个病种。
(三)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病例入组率和完成率,各试点医院要进一步加大临床路径管理的执行力度,加强对本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对于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达到入组率不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低于70%的目标。